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危儿登记表

高危儿登记表

高危儿登记表
高危儿登记表

附表1

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登记表地址:市区(县)街道(乡)居委会(村)

附表2

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记录编号: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转诊单位:高危因素:既往患病情况:

转归:正常□转诊□拒转诊□失访□死亡□结案日期:年月日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按照高危药品A、B、C等级分类法,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三、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有明显专用标识。 四、药库将高危药品标识维护在药品信息中,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五、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六、A、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A级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再次确认并双签字;B级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七、高危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八、高危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九、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十、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十一、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均应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危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和精神发育退滞的息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毎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三、管理方法 (一)预约:约定时间来保健门诊诊治。 (ニ)随访:因患儿病情或其他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来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的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其他高危儿视病情而定。中度以上肥胖症,每季度随访1-3次。 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督促其家长带息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三)信访:必要时可采取信访的方式,以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指导。

(四)转诊:高危儿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要及时转诊到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五)结案:高危儿经系统治疗后,疾病痊愈或达到结案标准时,要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结案的标识。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 一、高危药品概念 高危药品,亦称为高警讯药物,即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二、高危药品种类 包括:毒、剧、麻醉药、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性药等,具体详见“高危药品使用指南”。 三、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护理部分) 1、建立高危药品清单、摆放及库存原则、管理原则及标准化操作规程,同时做好教育工作。 2、严格执行两人核对,在给药时,严格执行给药的5R原则,即病人对(Right patient)、药品对(Right drug)、剂量对(Right dose)、给药时间对(Right time)、给药途径对(Right route)、确保正确给药。 3、病区原则上不储存高危药品;如有必要,需要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基数,剩余高危药品退回药房。 4、高危药品应分开存放,并有醒目警示标识---黄边白底红字,并标明“高危药品”标志。避免与包装类似的药物近放。 5、存放药物的柜符合要求,麻醉、第一类精神药物做到“五专”:专人、专柜、专本、专处方、专锁;数量齐全,用后及时补充。 6、建立交接班制度,进行班班交接,钥匙随身携带,基数及使用情况设本登记。 7、口服、注射的高危药品应分别放置,贴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药瓶及药盒内不能混放不同规格、颜色的药片或针剂。 8、病区定期组织学习管理制度、药物种类名称,并考核,考核成绩每年上报护理部。另外,科及护理部组织抽查。

疼痛科康复医学科高危药品目录 10%氯化钾注射液 安定注射液 浓氯化钠注射液 盐酸曲马多注射液 25%硫酸镁注射液 肝素钠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 胰岛素注射 50%葡萄糖 安定片 巴氯芬片 盐酸度乙哌立松片

高危孕产妇管理人员职责

高危孕产妇产科人员工作职责 产前门诊工作人员: 1、产前门诊,必须填写“高危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登记本”、“孕 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登记本”。不承担建册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可 以不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登记本”,而用门诊登记本代替。 2、所有的产前门诊都需填写《母子保健服务手册》,建册应在孕妇 妊娠12周前,对前来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并分别于学12周前、28周、37周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 (降消项目要求)进行评分,如系高危孕产妇应增如评分次数。 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转至危门诊进行管理。 3、高危妊娠门诊要有专用“高危妊娠”印章,对筛査出的高危孕 妇要在《母子保健服务手册》首页的右上角印上“高危妊娠” 标记,并将每次评分结果记录在《母子保健服务手册》中。4、对高危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要使用统一的“高危孕产妇系 统保健管理登记本”,对首次发现的每例高危孕妇进行登记,实 行专案管理,专人负责,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认真填写“高危妊娠报告卡”(附件1),特别是孕妇姓名、地址、 联系电话等信息。每星期按时将“高危妊娠报告卡”上报同级 妇幼保健院,对急、危、重症即使电话上报,随后补填上报“高 危妊娠报告际”。对复诊的高危孕妇不予重复上报。 5、高危妊娠门诊要针对每位孕妇的高危因素定期检査、监护与处

理,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认真记录并预约下次检査日期, 转诊或收入高危妊娠病房进行严密监护和处置。每次对筛查出 的高危孕妇进行的产前检査及监护都要认真填写《母子保健服 务手册》中。 6、各医疗保健机构的高危妊娠门诊对未按约定时间来诊者,应进 行电话追踪,对预约追访2次未来诊者要及时上报同级妇幼保 健院,由保健院负责采取相应措施,对高危孕妇进行追踪、随 访。 产科人员: 1、对高危孕产妇住院治疗好转未分娩的出院者,产科医生应将相 关治疗内容填写在《母子保健服务手册》上,并对存入住院病案中的相关检查单复印后粘贴在《母子保健服务手册》上,对未曾上报过的高危孕产妇,应填写“高危妊娠报告卡”,报予保健机构。 2、对于分娩后出院仍有高危因素的产妇,需填写“助产机构高危 孕产妇转诊登记表”,电话通知产妇居住地的乡卫生院同时填写“高危孕产妇出院转诊单”一式两份,一份报同级妇幼保健院,一份由产妇带回交予当地保健员,保健员及时将“高危孕产妇出院转诊单”交乡妇幼专干乡妇幼专干及时对该产妇进行产后访视。 3、对自己要求出院、但病情严重不允许出院的孕产妇,特别是高 危孕产妇,应立即报告本院医务科、院领导,直至卫生行政部门,动用一切力量,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均应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危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和精神发育退滞的息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毎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三、管理方法 (一)预约:约定时间来保健门诊诊治。 (ニ)随访:因患儿病情或其他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来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的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其他高危儿视病情而定。中度以上肥胖症,每季度随访1-3次。 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督促其家长带息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

. 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三)信访:必要时可采取信访的方式,以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指导。 (四)转诊:高危儿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要及时转诊到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五)结案:高危儿经系统治疗后,疾病痊愈或达到结案标准时,要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结案的标识。 . 2

西安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西安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孕产妇姓名: 年龄:岁 现住址:区(县) 现住址居住时间:个月 户口所在地:省区县 建册日期:年月日 第一次随访日期:年月日 随访医生: 健康管理机构(签章):

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由医生在第一次接诊孕妇(尽量在孕12足周前)时填写。若未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需同时建立。随访时填写各项目对应情况的数字。 2.填表孕周:为填写此表时孕妇的怀孕周数。 3.孕次:怀孕的次数,包括本次妊娠。 4.产次:指此次怀孕前,孕期超过28周的分娩次数。 5.末次月经:此怀孕前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 6.预产期:可按照末次月经推算,为末次月经日期的月份加9或减3,为预产期月份数;天数加7,为预产期日。 7.既往史:孕妇曾经患过的疾病,可以多选。 8.家族史:填写孕妇父亲、母亲、丈夫、兄弟姐妹或其他子女中是否曾患遗传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若有,请具体说明。 9.孕产史:根据具体情况填写,若有,填写次数,若无,填写“0”。 10.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分类: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体重过低<18.5 kg/m2 体重正常18.5~23.9 kg/m2 超重24.0~27.9 kg/m2 肥胖≥28 kg/m2 11.总体评估:根据孕妇总体情况进行评估,若发现异常,具体描述异常情况。 12.转诊:若有需转诊的情况,具体填写。 13.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孕妇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孕妇。 14.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药品安全管理规定

药品安全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常规药品管理 常规药品要按需确定种类,建立账目,专柜、分类放置,标识清楚,专人管理,清理、补充及时,无积压、过期、变质,并有交接登记。 (一)口服药、外用药品区分放置,瓶签清晰。 1.病区口服药基数按需求设置,存放于干燥清洁玻璃瓶内, 瓶外蓝框白底标签应清楚标识药名、剂量、数量。 2.病房根据病情需要设置外用药品基数,如石蜡油、漱口液、 硫酸镁溶液等。外用药应专柜存放,使用红框白底标签标识,标签清晰,勿与消毒剂混放。 (二)静脉用抗生素:用黄色正三角形警示标识贴于液体袋醒目位置,提示护理人员加强用药观察,防止发生药物延迟反应等意外情况。 (三)各病区按病情种类和救治患者的需要设置普通针剂的基数。 1.针剂应整齐存放于治疗室抽屉内,护士每日领回针剂后按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顺序放入抽屉中。若有药品过期、字迹模糊、破损应及时更换。 2.护士每月检查一次针剂的质量、数量及有效期等,并签名登记。 二、急救药品管理 (一)严格执行医院《病区特殊药品管理暂行规定》。 (二)急救药品做到“四定”: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完好率100%。 (三)建立急救药品一览卡、药品放置示意图、急救药品交接本。班班交接,交接人员签名。 (四)每周一护士长与治疗护士共同清查一次,有记录并签名。

(五)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救药品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观察处理,并有培训考核记录。 (六)急救药品有备用基数,按分类依次放置,药物应标注有效期,用后及时补充。 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一)高危药品:包括建立高危药品目录、严格使用登记、落实高危药品警示制度,明确高危药品潜在风险及使用注意事项,做好相应指标监测。 (二)毒麻限剧药:置保险柜存放、达到“四定”要求,保持与医院“关于科室存放麻醉和精神药品基数的通知”相一致的固定种类与数量,按要求登记、交接,基数不可随意增减,需变更时,要按照科室申请——医务处、护理部审批——下发公布通知的程序落实(详见《病区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四、冰箱内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冰箱内存放药品时应按照类别、性质、用途等分区放置,摆放整齐,标识清楚。 (二)冰箱内药品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 (三)常规药品(如肝素、胰岛素等)应注明日期、时间。 (四)专用药品或贵重药品(如白蛋白、丙种免疫球蛋白等)需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及日期、时间、药物名称、数量、规格、剂量等。 (五)开启后需冷藏的药品,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用法。

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总结

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 一、目的:高危妊娠筛查工作是围产保健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孕产妇、 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 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此制度。 二、高位孕产妇概念: 1. 年龄小于18岁、大于35岁的第一产产妇(初产妇),40岁以上 的经产妇(已经分娩过一个孩子)。或身材过矮(身高在1.4米以 下),体重过轻(小于45公斤)或过重(大于85公斤)的孕妇。 2.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在怀孕期间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炎、 肝炎、肺结核、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贫血、哮喘、甲状腺功 能亢进、子宫良性肿瘤等内科病。 3. 怀孕期间异常: 如母子(女)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过期妊娠、 骨盆太小、多胎妊娠、胎盘位置异常、羊水太多或太少等。 三、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业务院长任组长,成员:妇幼保健人 员及产科医师。 四、职责: 1.妇幼保健人员负责指导连队妇幼保健人员按照“高危孕产期评分 登记表”,对孕产妇逐一筛查、登记造册,及时发现高危孕妇。 2.产科医师对连队妇幼人员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评分并及时填 写“高危妊娠登记簿”,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随诊,出现异常情况予以及时处置。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我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孕、中、晚(或临)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指导孕期产前检查。 2.查出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凡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治疗监护;重症高危孕妇,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3.由有经验的医师专人管理高危孕产妇,科主任要定期出高危妊娠门诊。 4.在产前检查中,对高危孕妇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实行专案管理, 5.查出高危孕妇要及时登记、预约下次检查日期。 6.做好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7..做好宣传动员,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8.高危孕妇必须到县级医疗机构分娩。重危高危孕妇转诊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及干预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 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视为慢病高危人群: 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 2、现在吸烟者; 3、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mmol/L;(6.1≤FBG<7.0 mmol/L) 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5.2-6.2 mmol/L(5.2≤TC<6.2 mmol/L) 5、中心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应采 取哪些策略? 进行重点三级预防: 1、初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结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鼓励公众多食蔬菜、水果、减少肉类、蛋类脂肪饮食的比例,不吸烟,不酗酒,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防止80%的冠心病和90%的乙型糖尿病的发生,可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 2、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检,早期发现病人。如在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测量血压,检测血脂,询问心绞痛病史等。 3、三级预防:对慢性病人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同时给予心理和躯体的康复措施,减少并发症与致残,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如何识别慢性病高危人群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慢病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癌症等)发病率快速上升。 不同的个体患常见慢性病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如何识别慢性病高危人群呢?《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指出,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为具有下列特征之一者:1、血压水平收缩压在130-139 mmHg 之间,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者;2、现在吸烟者;3、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mmol/L之间者;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5.2-6.2 mmol/L之间者;5、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以上的人群。 对照标准,如果您符合其中一条或者几条,那么您患慢性病的风险就很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展成慢性病。但是不要过于担心,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及早加以控制,也是可以避免得慢性病的。具体怎么做呢?首先要加强对自身的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腰围的测量,除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家庭内的自我测量,及时关注自身的变化情况。另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常规药品管理 常规药品要按需确定种类,建立账目,专柜、分类放置,标识清楚,专人管理,清理、补充及时,无积压、过期、变质,并有交接登记。 (一)口服药、外用药品区分放置,瓶签清晰。 1.病区口服药基数按需求设置,存放于干燥清洁玻璃瓶内, 瓶外蓝框白底标签应清楚标识药名、剂量、数量。 2.病房根据病情需要设置外用药品基数,如石蜡油、漱口液、 硫酸镁溶液等。外用药应专柜存放,使用红框白底标签标识,标签清晰,勿与消毒剂混放。 (二)静脉用抗生素:用黄色正三角形警示标识贴于液体袋醒目位置,提示护理人员加强用药观察,防止发生药物延迟反应等意外情况。 (三)各病区按病情种类和救治患者的需要设置普通针剂的基数。 1.针剂应整齐存放于治疗室抽屉内,护士每日领回针剂后按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顺序放入抽屉中。若有药品过期、字迹模糊、破损应及时更换。 2.护士每月检查一次针剂的质量、数量及有效期等,并签名登记。 二、急救药品管理 (一)严格执行医院《病区特殊药品管理暂行规定》。 (二)急救药品做到“四定”: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完好率100%。 (三)建立急救药品一览卡、药品放置示意图、急救药品交接本。班班交接,交接人员签名。 (四)每周一护士长与治疗护士共同清查一次,有记录并签名。 (五)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救药品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观察处理,并有培训考核记录。

(六)急救药品有备用基数,按分类依次放置,药物应标注有效期,用后及时补充。 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一)高危药品:包括建立高危药品目录、严格使用登记、落实高危药品警示制度,明确高危药品潜在风险及使用注意事项,做好相应指标监测。 (二)毒麻限剧药:置保险柜存放、达到“四定”要求,保持与医院“关于科室存放麻醉和精神药品基数的通知”相一致的固定种类与数量,按要求登记、交接,基数不可随意增减,需变更时,要按照科室申请——医务处、护理部审批——下发公布通知的程序落实(详见《病区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四、冰箱内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冰箱内存放药品时应按照类别、性质、用途等分区放置,摆放整齐,标识清楚。 (二)冰箱内药品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 (三)常规药品(如肝素、胰岛素等)应注明日期、时间。 (四)专用药品或贵重药品(如白蛋白、丙种免疫球蛋白等)需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及日期、时间、药物名称、数量、规格、剂量等。 (五)开启后需冷藏的药品,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用法。

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干预方案

黄陵县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工作方案 按照黄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陵县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为做好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及干预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掌握我市与慢性病相关的高危人群情况,并对其进行适宜技术指导,控制超重、肥胖、血压和血糖等水平。 (一)对慢性病相关的高危人群建立电子化管理信息档案,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二)开展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危险因素为核心内容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提高居民慢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使其掌握健康生活方式技能,并能主动采取行动。 (三)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向辖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引导其实行自我管理,增进慢性病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了解,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二、工作范围和内容 (一)工作范围 在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中开展工作。 (二)工作内容 1.建立慢性病高危人群档案。依据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

案,各医疗卫生机构以35岁以上居民为重点,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并动态掌握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为高危人群建立电子档案,并做好汇总登记(附件1)。 2.动态监测与定期随访。对具有一项慢性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特征者要就危险因素定期进行指标监测,正常高值血压者半年测血压一次,中心性肥胖者每季度测量体重及腰围一次,空腹血糖异常者及总胆固醇水平异常者每年监测血糖及总胆固醇水平一次,吸烟者每半年询问一次吸烟情况,并填写动态监测表(附件2)。对具有三项及以上慢性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特征者每半年随访一次,随访基本体格检查包括体重、血压(血糖)、腰围等,每次随访要提供膳食和身体活动等行为的指导,并填写随访表(附件3)。慢性病高危人群半年随访率不低于80%,对失访人群应当记录原因。 3.开展危险因素控制、干预及效果评价。按照慢病高危人群标准,以体重和血压为核心指标,参考腰围、血糖、血指、身体活动等综合指标,通过膳食指导、身体活动促进血压管理等适宜措施的实施,采用有关指标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4.开展以控制慢病危险因素为核心内容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宣传,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广适宜技术,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5.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单位内部规划区域,如在健康教育宣传室或全科医生诊室,设立健康自助检测点,张贴统一标示,将《健康指标标准范围》(附件6)张贴在监测点醒目处,同时提供相关宣传资料,向社区居民宣传健

高危孕产妇评价表和登记表

附件1 济南市高危孕产妇评分表 高危因素 及范围 5分(A级)10分(B级)20分(C级) 固定因素基本情况 1.年龄<18岁,≥35岁 1.年龄>40岁,身高<140cm 体重<40kg 1.血型为Rh阴性 2.身高≤145cm 3.体重<45kg或≥80kg 2.输卵管吻合术后及辅助生育 怀孕者。 4.不孕2年 3.产道(软、骨)畸形,骨盆 狭小,宫颈内口松弛 2.严重遗传性疾病 5.孕妇及一级亲属有遗传病 史 4.胸廓畸形,脊柱畸形★ 3.胸廓畸形伴肺功能不全 ★ 6.孕妇或丈夫轻度智力低 下、文盲或半文盲 5.中度智力低下 6.精神病静止期 4.重度智力低下 5.精神病发作期 7.心肌炎史★ 7.重度子痫前期史★ 8.肾脏疾病史★ 6.心衰史★, 7.新生儿ABO或RH溶血症 换血史 异常妊娠 分娩史 8.流产(自然、人工)≥2次; 9.早产史1次 9.(3次自然流产或早产≥2次) 10.围产儿死亡史 10.先天畸形史,巨大儿分娩史 11.低出生体重史 11.附件手术史 12.疤痕子宫(剖宫产史、子宫 肌瘤剜除史等); 13.阴道难产史; 14.产后出血史 8.子宫破裂史 妊娠合并症心血管病 12.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持续 ≥140/90mmHg★ 15.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持续≥ 160/110mmHg★ 9.心功能Ⅲ-Ⅳ★ 16.心功能Ⅰ-Ⅱ级★ 10.心房颤动★ 11.先天性心脏病(紫绀 型)★ 17.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 (频发早搏、传导阻滞)★ 12.肺动脉高压★ 肝病 13.正常<ALT<100单位18.ALT≥100单位★13.重症肝炎★ 14.乙、丙肝病毒携带者19.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14.急性脂肪肝★ 20.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肾病15.(急、慢性)尿路感染 21.肾脏疾病伴肾功能轻度损 害★ 15.肾脏疾病伴肾功能重 度损害★ 呼吸道 疾病 16.肺结核稳定型22.肺结核活动型★ 16.开放性肺结核,粟粒性 肺结核★ 23.哮喘★17.哮喘伴肺功能不全★血液病 17.中度贫血:Hb61~90g/L★24.重度贫血:Hb31~60g/L★ 18.极重度贫血、再障等血 液病★ 18.(7×109≥血小板≥5× 109/L)★ 25.(5×109/L≥血小板≥2× 109/L)★ 19.血小板<2×109/L★

高危孕产妇门诊职责等

南召XXXXXX 高危孕产妇门诊职责 一、目的:高危妊娠筛查工作是围产保健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此制度。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对所有的孕产妇进行高危因素筛查。 二、高危孕产妇概念: 1. 年龄小于18岁、大于35岁的第一产产妇(初产妇),40岁以上 的经产妇(已经分娩过一个孩子)。或身材过矮(身高在1.4米以 下),体重过轻(小于45公斤)或过重(大于85公斤)的孕妇。 2.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在怀孕期间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炎、 肝炎、肺结核、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贫血、哮喘、甲状腺功 能亢进、子宫良性肿瘤等内科病。 3. 怀孕期间异常: 如母子(女)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过期妊娠、 骨盆太小、多胎妊娠、胎盘位置异常、羊水太多或太少等。 三、专职人员:XXXX 副主任医师 XXXX 主治医师 四、职责: 1.科室人员负责按照“孕产期危险因素评分登记表”,对孕产妇逐一筛查、登记造册,及时发现高危孕妇。

2.产科医师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评分并及时填写“鄂尔多斯市高危妊娠登记簿”,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随诊,出现异常情况予以及时处置。 XXXXX 2018年01月16日

高危孕产妇首诊制度 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要实行首诊负责制 发现高危孕产妇要建档管理 专人负责 早期干预 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高危孕产妇逐级报告制度 村级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全乡(镇)高危孕产妇,及时将评分在30分以上者报县妇幼保健院,对高危孕妇进行动态管理; 县级医疗机构定期报告给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动态管理。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制度 妇幼保健院负责将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及时反馈到孕产妇所在的乡(镇)卫生院 乡妇幼保健人员定期下村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 高危孕产妇的产后访视由乡镇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实施

【010】高危儿管理方案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印发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辖区各医疗助产机构: 根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办法(试行)》下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根据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高危儿童的管理服务,不断提高我县高危儿童的管理工作水平。 附件:1、《***高危儿童专案管理方案(试行)》 2、***高危儿转诊存根、通知单、反馈单 3、***高危儿转接诊登记本 4、***高危儿专案管理记录表 5、***高危儿专案管理登记册 6、***高危儿信息报送表 7、***高危儿管理理质量督导、考核表 8、***高危儿筛查管理流程

***卫生计生局 2018年8月18日 附件1: ***高危儿童专案管理方案(试行)为促进我县儿童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婴幼儿生长发育质量,加强高危儿童的管理,特制定我县高危儿童专案管理方案。 一、目的:制定本方案是为了提高对高危儿童的发现率、及时管理率、转归率,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二、组织管理与职责 (一)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方案监督管理。 (二)县妇幼保健院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实施及业务指导。 (三)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均为高危儿筛查机构。

(四)***人民医院、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为***高危儿的定点转诊和治疗医院。 各类机构主要职责。 1、县级医疗机构职责: (1)负责本单位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2)开设高危儿专科门诊,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座诊,接受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转诊的高危儿,做好接诊及登记工作。 (3)对转诊高危儿进行体格、运动、心理等发育情况评估,对伴有神经精神、运动等发育异常的高危儿提出干预指导意见。填写“高危儿诊疗反馈单”报送长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备案。 (4)有条件的单位应成立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训练中心,开展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早期及综合康复治疗和定期随访。 (5)在日常门诊中开展高危儿筛查工作。 2、县妇幼保健院职责: (1)负责县、乡级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2)定期召开辖区妇幼卫生例会,通报高危儿管理和上级医院的反馈及转诊等情况。

慢性病高危人群登记表

慢性病高危人群登记表

————————————————————————————————作者:————————————————————————————————日期:

附件1慢性病高危人群登记表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联系方式危险因素项目1 (只填序号) 发现渠道2 (只填序号) 是否宣教建档时间 备注:1、危险因素项目:①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②.现在吸烟者;③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mmol/L;④超重或肥胖(BMI≥24kg/m2和/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5.2-6.2 mmol/L;。 2、发现渠道:①主动筛查;②去医疗机就诊;③建立健康档案;④健康体检;⑤收集不在辖区确诊的患者信息;⑥其它。 3、此表登记附表2中符合其中3项以上者,登记后为该患者建立档案并定期进行随访。 - 1 -

附件2: 慢性病高危人群动态监测表 危险因素项目 序号姓名 性 别 年 龄 现住址①血压值 (mmHg) ②血糖值 (mmol/L) ③腰围 (cm) ④吸烟 数/天(支) ⑤血清总胆固 醇水平mmol/L 合计 是否 建档 档案编号 建档 人 建档时间 年/月/日 危险因素: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2.现在吸烟者;3.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mmol/L;4. 腰围:男≥90cm,女≥85cm; 5.胆固醇在5.2- 6.2 mmol/L。 - 1 -

附件3: 慢性病高危人群随访表 姓名:年随访时间 随访方式 危险因素①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 ②现在吸烟者; ③空腹血糖水平为 6.1≤FBG<7.0mmol/L; ④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 5.2≤TC< 6.2mmol/L; ⑤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随访情况 血压(mmHg) 血糖(mmol/L) 体重(Kg) 腰围(cm) 是否吸烟 1、否 2、是 支/天 1、否 2、是 支/天 行为指导 膳食指导1、开展 2、未开展1、开展 2、未开展身体活动指导1、开展 2、未开展1、开展 2、未开展 戒烟指导1、开展 2、未开展1、开展 2、未开展 限酒指导1、开展 2、未开展1、开展 2、未开展 是否失访 1、否 2、是 (原因) 1、否 2、是 2、(原 因) 下次随访日期 受访者签名 随访医生签名

高危儿管理制度

高危儿专案管理制度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婴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危儿范围: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 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每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三、管理方法: (一)预约:约定时间来保健门诊诊治。 (二)随访:因患儿病情或其它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来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中度以上肥胖症患儿每1~3个月随访一次。其它高危儿视病情而定。 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督促其家长带患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三)信访:必要时可采取信访的方式,以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指导。 (四)转诊:高危儿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要及时转诊到上一级医疗保健部门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 (五)结案:高危儿经系统治疗后,疾病痊愈或达到结案标准时,要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结案的标识。 附一: 部分高危儿结案标准: (一)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1.按年龄别体重或按身高别体重达到均值(中位数)减去1个标准差以内,并维持2个月无变化。 2.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吸吮能力增强、体温保持正常、大小便正常等。 (二)营养不良(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 1.按年龄别体重达到均值(中位数)减去1个标准差以内,且症状体征消失,并维持2个月。 2.虽然症状体征消失,但按年龄别体重仍未达到均值(中位数)减去1个标准差以内者,可采取按身高别体重已达到均值(中位数)减去1个标准差以内者。 (三) 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者: 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上升。 (四)肥胖(中度以上): 身高别体重大于同性别同身高组均值(中位数)的15%以下或中位数加上2个标准差以下。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附表:10%KCL溶液、10%NaCl溶液、25%硫酸镁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胰岛素制剂、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琥珀胆碱、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尼莫司汀、甲氨喋呤、氟尿嘧啶、替加氟、替加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卡莫氟、羟基脲、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

比星、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紫杉醇、多西他赛、他莫昔芬、来曲唑、甲羟孕酮、氟他胺、曲普瑞林、顺铂、卡铂、奥沙利铂、亚砷酸、亚叶酸钙。 另从香港一家医院观察到,他们将肝素钠、胺碘酮、氨茶碱、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爱通力)、地高辛等也列为高危药品(High Alert),还有其他药品吗? 毒、麻、精神类药品使用管理规定 一、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的管理品种是指《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品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公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国内已生产和使用的麻 醉药品。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药物。二、购进、贮存、管理和使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必须遵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入库和取用须及时登记注帐,并每天进行清点。

(新)高危儿管理表格

表1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登记表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1

表2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出生史:早产低体重多胎 6个月内喂养史: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开始食物转换年龄:月 既往患病情况: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2

表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母孕期贫血情况:孕周周Hb g/dl 铁剂治疗:无有(药物:计量:疗程:周)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儿童开始添加含铁食物年龄:月 儿童既往患病情况: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3

表4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母孕期和哺乳期:未补充VitD 日照不足下肢痉挛 儿童服用VitD: 无有(开始服用VitD年龄:月天品名:计量:IU/d 儿童既往患病情况: 体征:方颅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手(足)镯X型腿O型腿 血液检查:血钙:血磷:血AKP:血25-(OH)D: X线检查: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4

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登记表 地址:市区(县)街道(乡)居委会(村)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5

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记录编号: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转诊单位:高危因素:既往患病情况: 转归:正常转诊拒转诊失访死亡结案日期:年月日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6

药品管理制度

药品管理制度……………………………………………… 一、病房药品管理制度---------------------------------------- 二、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三、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五、医疗毒性药品、易制毒类药品管理制度---------------------- 六、放射性药品管理制度-------------------------------------- 七、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 八、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管理制度-------------------------------- 九、化疗药物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一、病房药品管理制度 1.病区药柜中的药品根据病种配备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各病区配备基数药的品种、数量须报护理部及药剂科备案,账物相符,不得囤积药品。 3.药柜中的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及毒麻药应严格分开放置,不得将不同规格的药品同放一盒或瓶内。 4.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必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按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5.毒、麻、精神类药品严格按毒、麻、精神类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6.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者,均不得使用。

有关药品管理 储存 标识的规定

有关药品管理、储存、标识的规定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提醒药学人员在药品管理、储存、标识方面做到准确统一规范,根据《药品法》、《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制度,制订本规定: 一、毒性药品 管理:毒性药品必须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并建立毒性药品消耗登记簿。处方保留2年。 储存:专柜加锁保管,不得与其它药品混放。 标识: 二、易混淆药品 管理:对于听似、看似、多规、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识,标识放置位置必须与摆放的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储存: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标识: 1、听似药品:贴在药品标签左侧 2、看似药品:贴在药品标签左侧 3、多规格药品:贴在药品标签左侧 三、高危药品 管理: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警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储存:高危药品应专柜单独存放,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标识:贴在药品标签左上角 四、易制毒及有毒危险化学品 管理:易制毒、有毒危险化学品实行专人负责、专用帐册、专册登记管理。 储存:专库(柜)加锁储存。

五、精神药品 管理: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管理;第二类精神药品应专人管理,建立收支帐目,季度盘点。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留3年。 储存:第一类精神药品库房必须配备保险柜,门、窗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调剂部门、病区必须配备保险柜。第二类精神药品专柜存放。 标识:贴在药品标签左侧 六、麻醉药品 管理:麻醉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管理。麻醉药品处方保留3年。 储存:药品库房必须配备保险柜,门、窗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调剂部门、病区必须配备保险柜。 标识:贴在药品标签左侧 七、外用药 管理:外用药和注射剂、口服药不能混放。 标识: 管理:调剂部门分柜承包到个人,每季度检查;病区专人负责,护理部、药剂科定期抽查。对于红色标识药品,调剂人员在调剂时必须查看效期,组长和责任人每周检查。 标识: 1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