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200054

学时:32

学分:2

授课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材:王钦德,杨坚主编.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资料:

1.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袁志发,周静芋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选修课。

食品质量保持、贮藏方法、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经济特性的研究及卫生标准的制定等都离不开调查和试验,都必须通过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获得可靠的数据。

试验设计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力求以最经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试验设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为食品科学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正确制定试验方案,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高级专业人才。针对食品数据的特点,巧妙地选用恰当高效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可靠的结果和科学的结论。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熟练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处理分析;

(2)能够利用统计假设测验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方差分析的基本知识处理实践中的问题;

(4)能够建立两个变量间的简单回归方程,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5)能够熟练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与方法处理科研与生产实际问题;

(6)基本掌握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

通过平时测验(包括考勤、课后习题)和课程结束闭卷考试进行成绩考核。力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在正确阐述重要的统计学原理的同时,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介绍;每一种设计或分析方法都安排有步骤完整、过程详细的实例予以说明;各章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且配备有习题供学生练习。作业要求:独立思考、演算正确、作图清楚、书写整齐。

三.教学内容

1 绪论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概述

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2 数据资料

常用术语

数字资料的性质

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特征数

异常数据的处理

3 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

理论分布

抽样分布

4 统计假设检验

概论

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

二项百分率的假设检验

统计假设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数的区间估计

5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多重比较

单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两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6 回归与相关

回归与相关的概念

直线回归

直线相关

应用直线回归与相关的注意事项多元线性回归

7 非参数统计

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和特点

χ2检验

8 试验设计基础与抽样方法

试验设计概述

基本概念

食品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食品试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试验计划与方案

试验误差及控制

完全随机设计

样本含量的确定

9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随机区组缺值估计及其统计分析10 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的意义

正交表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11 均匀试验设计

均匀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均匀设计表

均匀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均匀试验设计实例

12 回归的正交设计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一次回归正交设计及统计分析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回归的旋转设计

四.学时分配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

生物统计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动物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 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参数、统计数?二者有何关系? 4.什么是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5.什么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 6.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可分为哪三种形态?拉普拉斯、高斯、高尔顿、皮尔森、哥塞特、费 舍尔对统计学有何重要贡献?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 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 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成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表、统计图有哪些?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有 何基本要求?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资料单位:g/100ml列于下表,将其整理成次数分布表, 并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表格1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g/100ml) 13. 4 13. 8 14. 4 14. 7 14. 8 14. 4 13. 9 13. 13. 12. 8 12. 5 12. 3 12. 1 11. 8 11. 10. 1 11. 1 10. 1 11. 6 12. 12. 12. 7 12. 6 13. 4 13. 5 13. 5 14. 15. 15. 1 14. 1 13. 5 13. 5 13. 2 12. 7 12. 8 16. 3 12. 1 11. 7 11. 2 10. 5 10. 5 11. 3 11. 8 12. 2 12. 4 12. 8 12. 8 13. 3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习题集 (动物医学专业用)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含量随机样本参数统计量准确性精确性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畜牧、水产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 2、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3、如何提高试验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4、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 一、名词解释 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半定量(等级)资料计数资料计量资料 二、简答题 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 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怎样? 3、在对计量资料进行整理时,为什么第一组的组中值以接近或等于资料中的最小值为好? 4、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图、统计表有哪些? 第三章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一、名词解释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调和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离均差的平方和(平方和)变异系数 二、简答题

1、生物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2、算术平均数有哪些基本性质? 3、标准差有哪些特性? 4、为什么变异系数要与平均数、标准差配合使用? 三、计算题 1、10头母猪第一胎的产仔数分别为:9、8、7、10、1 2、10、11、14、8、9头。试计算这10头母猪第一胎产仔数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随机测量了某品种120头6月龄母猪的体长,经整理得到如下次数分布表。试利用加权法计算其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组别组中值(x)次数(f) 80—84 2 88—92 10 96—100 29 104—108 28 112—116 20 120—124 15 128—132 13 136—140 3 3、某年某猪场发生猪瘟病,测得10头猪的潜伏期分别为2、2、3、3、 4、4、4、 5、9、12(天)。试求潜伏期的中位数。 4、某良种羊群1995—2000年六个年度分别为240、320、360、400、420、450只,试求该良种羊群的年平均增长率。 5、某保种牛场,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保种牛群世代规模发生波动,连续5个世代的规模分别为:120、130、140、120、110头。试计算平均世代规模。 6、调查甲、乙两地某品种成年母水牛的体高(cm)如下表,试比较两地成年母水牛体高的变异程度。 甲地137 133 130 128 127 119 136 132 乙地128 130 129 130 131 132 129 130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一、名词解释 随机事件概率的统计定义小概率原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双侧概率(两尾概率)单侧概率(一尾概率)二项分布波松分布标准误t分布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广东药学院自编教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014.8

第一章绪论 在医药卫生、食品等专业研究领域,常需要开展大量的试验来确定或验证研究者在科研过程中提出的科学假设,例如临床上研究某种新的降糖药的疗效时,研究者需要将研究对象(如糖尿病患者)随机地分组,使其中一组患者服用研究中的该降糖药,另一组患者服用传统的降糖药,进而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但在具体的试验实施之前,研究者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如试验中试验对象应如何选择和分组?如何在试验过程中避免服用不同试验药物对试验对象心理产生影响,继而影响到最终疗效的判断?选择什么样的指标可更好的反映药物疗效?样本量需要多少?试验数据应如何收集以及运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等等问题。因为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病情可能影响药物疗效,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方法使这些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均衡,就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为使科学研究在消耗最少人力和物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获得科学可靠的结论,需要在研究开始之前对整个试验过程做出精心安排,制定详细具体的试验实施方案,即进行试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一个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试验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医学试验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处理因素、试验对象和试验效应。如研究某降糖新药的疗效,处理因素为降糖新药及比较的传统降糖药;研究者需用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试验效应是能反映药物疗效的指标,如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的下降。处理因素作用于试验对象后产生试验效应(图1),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因此试验设计时要先明确三个基本要素,再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1. 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treatment)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施加于试验对象,以考察其试验效应的因素。如临床上研究降糖药的疗效,降糖药即为处理因素。在试验过程中处理因素的状态称为水平(level),如比较降糖新药和传统降糖药的疗效,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一、名词解释 科技论文: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文字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科技管理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每开展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或建设项目,投资者都要对投资效果进行预测,要多方周密地调查研究,寻找能够获得最佳投资效果的可行方案,以便为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种调查研究叫可行性研究。 科技合同:科技合同(协议)是在科研、试制、成果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等科技活动中,采用经济合同这一法律形式签订的契约,合同各方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才能签订科技合同。 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试验指标:在试验设计中,根据试验的目的而选定的用来衡量或考核试验效果的质量特性试验因素:凡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 正交试验设计:正交实验设计也称正交设计,是用来科学地设计多因素试验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可把科技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 2.科技应用文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科技合同、和科技论文。 3.根据科技论文写作目的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学术性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后者又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4.试验设计的三原则重复原则、随机化原则、局部控制。 5.试验误差可分为三类,即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疏忽误差。 6.统计推断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 7.显著性检验方法,常用的有t检验、F检验、x2检验、μ检验等。 三、简答。 1.简述科技论文作用。 答:1.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审科技成果的重要依据。 2.科技论文是政府或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决策的依据。 3.科技论文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考核科技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科技人员申报、晋升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4.4.科技论文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标志着某个部门、单位、企业的研究水平越高,也是其科技工作成效和科学研究实力的具体体现。 2.试比较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写作格式和风格方面的异同。 答:①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程序,一般包括8个部分前置部分(题名、论文作者、关键词、摘要)主题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②风格客观朴素在学术论文里,不需要用一些华丽的或是带情感的词句;单独性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实验(Experiment):指由研究者主动地决定给予部分实验对象某种处理,给予另部分对象某种对照处理的研究设计形式,这种处理的分配常常是随机的。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是通过良好地计划对象的选择、处理因素的分配、结果指标的测量和资料分析来保证比较组间对象和实验条件是均衡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并且较好地控制误差以能用较小的样本获取可靠的结论。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treatment):根据研究目的,对受试对象施加的某种措施,称为处理因素。 注意:①抓住主要因素。 ②控制混杂因素(“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应尽可能相同)。 ③标准化(处理因素应该标准化,即研究过程中处理应该自始至

终保持一致,不能因任何原因中途改变。) 2.受试对象(subject):动物——种类,品系,窝别 人——诊断,依从性 注意受试对象的同质性(homogeneity) 3.实验效应(effect): 指标选择:有效,客观,灵敏,精确。(头痛,发烧) 指标观察:对人的观察应注意避免偏性,提倡盲法。 主观指标的量化:如划记评分。 完全不满意完全满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实验研究的分类:根据实验的对象不同,实验分成三类。 1.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2.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 现场干预试验(Intervention trial) 三.实验中的变异及其来源: 在实验中,由于实验对象自身特点、实验条件的变化和实验结果测量的不确定性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值的差别称实验误差,根据统计分析上的处理不同,实验误差分成两类: 1. 随机误差:由大量、微小的、偶然的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称随机误差。如在实验中,温度、湿度、风向、振动、试剂、仪器、操作员等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偏差。 随机变异是没有倾向性的,在大量观察条件下,随机误差的分布呈标准N。随机误差的规律可以用统计方法分析。 正态分布()1,0 2.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由于在对象选择、处理因素分配的不随机、测量结果的不准确造成实验结果有倾向性地偏离真值称系统误差,或称偏倚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试题式样 一、名词解释 1、置信区间:在一定概率保证下,估计总体参数μ所在的区间或范围。 2、回归系数:x 每增加一个单位数时,平均地将要增加或减少的单位数。 3、相关系数:表示变数x 和y 相关密切及其性质的统计数称相关系数。 4、多重比较:方差分析中平均数间的比较,称多重比较。 5、置信系数:保证置信区间能覆盖参数的概率称置信系数。 二、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1、多重比较结果常用的表示方法有 列梯形法 、 划线法 、 字母表示法 。 2、裂区试验主区如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总变异可分解为 A 因素 、 区组 、 主 区误差 、 B 因素 、 A×B 、 副区误差 。 3、当多个处理与共用对照进行显著性比较时,常用 最小显著差数法(LSD) 方法进行 多重比较。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田间试验的顺序排列设计包括 ( C )。 A 、间比法 B 、对比法 C 、间比法、对比法 D 、阶梯排列 2、对一个单因素6个水平、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若按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多重比较,比较所用的标准误及计算最小显著差数时查表的自由度分别为( C )。 A 、 , 3 B 、 , 3 C 、 , 12 D 、 , 12 3、下列哪种成对比较的无效假设的设立是正确的( B )。 A 、 H 0:d≤15 B 、 H 0:μd ≥12 C 、H 0:μ1-μ2≤10 D 、 H 0:d≠0 4、卡平方的连续性矫正的公式为( D )。 A 、Xc 2=∑(O i -E i )2/E i B 、Xc 2=∑(O i -E i -0.5)2/E i C 、 Xc 2=∑(|O i -E i |-0.5)2/O i D 、 Xc 2=∑(|O i - E i |-0.5)2/E i 5、回归系数b 的标准误等于( A )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 2、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 理的总体。( √ ) 3、u 测验中,对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值 为 1.96。 ( ×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 5、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方差分析中,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哪些? (1)平方根转换 (2)对数转换 (3)反正弦转换 MSe/6MSe/62MSe/3MSe/3X SS n Q )2( A.-X X Y SS x X n s 2 /)(1 B.-+ X X Y SS x X n s 2 /)(11 .C -+ + X X Y SS x n s 2 /1 .D + H A :μμ<0αu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Experiment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课程编码:10501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适用专业:资环、环科等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学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科学研究中的试验设计、抽样观测和统计推断,是一门应用数学。课程还同时融入国际权威的SAS统计分析,通过上机处理试验实例的数据,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统计原理及方法。课程不仅讨论如何科学地设计试验,而且还讨论如何科学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和做出结论,是从事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资环、环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 课程。 2、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课下作业和上机数据处理三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掌握试验数据处理的程式步骤和技能。 3、教学要求 针对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学科特点,结合专业的性质,讲授课程时理论与方法并重,力图把统计原理讲解的清晰易懂,使学生了解典型内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统计方法的理论背景,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

二、课程内容 绪论 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 掌握:(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概念、特点;(2)总体与样本、样本含量、参数与统计量的概念;(3)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了解:(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作用及其主要内容;(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发展概况;(3)错误与误差、准确性与精确性的概念。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概念、特点;总体与样本、样本含量、参数与统计量的概念;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式方法建议: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时:2学时 一、试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试验研究的一般程式及过程 三、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涵义 四、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必要性 五、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六、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思考题: 1、总体与样本、样本含量、参数与统计量的概念; 2、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田间试验设计(6学时) 第一节田间试验设计基础 1、田间试验设计概述 2、试验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田间试验的种类 1、按试验性质分类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填空题 1.数据资料按其性质不同各分为资料和资料两种。 2.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团称为。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观测,用以估计总 体的一般特性,这部分被观测的个体总称为。 3.由总体中包含的全部个体求得的能够反映总体性质的特征数称为;由样本的全部观察 值求得的用以估计总体参数的特征数叫。 4..试验误差可以分为误差和误差两种类型。 5.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必须是抽取的样本。 6.样本根据样本容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和。 8.小麦品种A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值为12cm和3cm,品种B为18cm和3.5cm,根据__________,判断品种______的 该性状变异大。 9.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抽取50绳测其毛重,结果如下所示: 平均数X(kg)极差R(kg)标准差S(kg)变异系数CV% 贻贝单养42.70307.0816.58贻贝与海带混养52.1030 6.3412.16根据和,判断的效果好。 10.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和。 11. 12. 13. 14. 15. 16. 17. 简答题 1.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 2.什么是准确性,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的正确性? 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图、统计表有哪些? 4.生物统计学中常用的平均数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5.为什么变异系数要与平均数、标准差配合使用? 多选题 1.下列总体中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A 保定地区棉田中棉铃虫的头数 B 20m2的试验小区中鲁玉4号玉米的株高 C 66.7万公顷鲁玉4号玉米的株高 D 320株水稻中糯稻的株数 2.下列数据资料中属于连续型变数资料。

成组实验设计方案及其统计分析

成组实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成组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1. 实验设计 设实验因素A有A1,A22个水平,将全部n(n最好是偶数)个受试对象随机地均分成2组,分别接受A1,A22种处理。再设每种处理下观测的定量指标数为k,当k=1时, 属于一元分析的问题。当k≥2时,属于多元分析的问题。 在成组设计中,因2组受试对象之间未按重要的非处理因素进行两两配对, 无法消除个体差异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因此,其实验效率低于配对设计。 2. 前提条件与检验法的选用 在分析成组设计资料前,需考察资料是否满足下述2个前提条件:①正态性,即各组数据应独立抽自正态总体。②方差齐性,即2组资料的总体方差应该相等。下面根据这2个前提条件的满足情况,给出统计检验法的选用办法: 前提条件满足情况可选用的统计检验法 ①、②均满足成组设计资料的一般t检验 ①满足、②不满足近似t检验,即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①不满足非参数检验 在后2种情形中,若资料经过某种变量变换后能满足①、②2个前提条件,则对变量变换后的数据可用成组设计资料的一般t检验来分析。 3.应用实例 (1)一元的情形 ①成组设计资料的一般t检验 [例2.2.8]随机将20只雌性中年大鼠均分为甲、乙2组,甲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处理(即空白对照),乙组中的每只大鼠接受3mg/kg的内毒素。分别测得2组大鼠的肌酐(mg/L)数据,试检验2总体均数之间有无显著差别。 甲(对照)组: 6.2,3.7, 5.8,2.7,3.9,6.1,6.7,7.8,3.8,6.9 乙(处理)组: 8.5,6.8,11.3,9.4,9.3,7.3,5.6,7.9,7.2,8.2 [分析与解答]先假定此资料满足正态性这一前提条件(后面将用程序来实现)。 2总体方差的齐性检验:H0:σ12=σ22,H1:σ12≠σ22,α=0.05。 用计算器实现统计计算所需的公式: (2.2.4) 式中MS1为较大均方、MS2为较小均方,SS、df分别为离差平和及自由度。F~F(df1,df2), 拒绝域:F≥Fα(df1,df2),则P≤α。 本例的已知条件和中间结果: 甲组: n=10, df=9, ∑X=53.6, X-=5.36, ∑X2=313.26, SS=25.964, MS=2.884889 乙组: n=10, df=9, ∑X=81.5, X-=8.15, ∑X2=687.17, SS=22.945, MS=2.549444 显然,甲组MS大于乙组MS,故应把甲组的有关统计量放在式(2.2.4)的分子上。 代入公式(2.2.4)计算的结果: F=1.132 查方差齐性检验用的F临界值表,得:F0.05(9,9)=4.03,因F0.05,

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常见设计类型与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140327 化药药物评价 >> 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常见设计类型与统计分析 张学辉,卓宏,王骏 化药临床二部 一、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统计分析问题现状 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在新药上市注册申请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大样本量的 临床试验相比,这类试验样本数少、 观测指标少,其统计分析问题要简单很多, 未引起申请人或研究者的重视,一般较少邀请统计专业人员参与。甚至一些人 认为这类试验是描述性试验,不需要进行专业的统计分析。其实正是因为这类 试验的样本数少,才要更加重视其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规范性,才能得出相 对可靠的专业结论。从目前申报资料看,存在较多问题: 1 )研究设计时未充 分考虑三要素”(受试者、试验因素、观察指标),无法满足研究目标的专业 需要;2)研究设计不符合 四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和均衡),不采用常见 的设计类型,设计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异型试验; 3)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选用不当,与研究设计类型不匹配,尤其是滥用 t 检验和单因素多水平设计资 料的方差分析方法。 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一般要求参见技术指导原则 ⑴。本文拟介绍这类试 验的常见研栏目 标题 作者 部门 正文内容

究设计类型与统计分析方法,供大家参考。 二、创新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 这里的创新药物是指新化学实体。这类药物通常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多项 的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包括单次给药、多次给药、食物影响、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等药代动力学试验。后续还要进行目标适应症患者和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2.1创新药物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 创新药物的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通常在I期耐受性试验结 束后进行。受试者例数一般要求每个剂量组8?12例,男女各半。药物剂量, 一般选用低、中、高三种剂量,有时会选用更多剂量。剂量的确定主要根据I 期临床耐受性试验的结果,并参考动物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试验的结果,以及经讨论后确定的拟在∏期临床试验时采用的治疗剂量推算。高剂量组剂量必须接近或等于人最大耐受的剂量。 由于该类药物初上人体试验,出于安全性和伦理的考虑,每位受试者只给药一次,最常采用多剂量组平行设计。一般设计为在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中、随机、开放、多剂量组平行、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试验。整理这类试验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时,可以归类为两因素(剂量、性别)析因设计。各剂量组内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或者不考虑性别因素时,可以将该试验简化为单因素(剂量)的平行组设计。 安全性好的药物,在伦理允许情况下,也可采用多剂量组、多周期的交叉设计。交叉设计的优点是节省样本量、自身对照、减少个体间变异,缺点是多周期时间长、重复测量次数多、受试者依从性差易脱落、统计分析方法复杂。 当选用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时,通常采用随机、开放、单次给药、三剂量组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200054 学时:32 学分:2 授课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材:王钦德,杨坚主编.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资料: 1.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袁志发,周静芋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选修课。 食品质量保持、贮藏方法、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经济特性的研究及卫生标准的制定等都离不开调查和试验,都必须通过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获得可靠的数据。 试验设计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力求以最经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试验设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为食品科学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正确制定试验方案,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高级专业人才。针对食品数据的特点,巧妙地选用恰当高效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可靠的结果和科学的结论。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2-0001-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 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2-0001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5826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8题,共40分) 1.(5分) 下列不属于算术平均数的特征的是()。 A、平均数没有单位 B、平均数大小与每个样本值都有关 C、离均差的平方和最小 D、各观测值与平均数之差的总和等于0 参考答案:A 2.(5分) 某水稻试验中,从320株水稻杂交后代中随机抽样,全部样本中紫色株头有20株,黄色株头的有10株,该试验的样本容量是()。 A、320 B、30 C、20 D、10 参考答案:B 3.(5分) 一批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称为()。 A、极差 B、差值 C、区组 D、组距 参考答案:A 4.(5分) 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 A、方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变数 参考答案:C 5.(5分) 对花的颜色、芒的有无、果实性状的圆扁等性状的观察记载数据,称为()。 A、质量变数 B、数量变数 C、连续性变数 D、间断性变数 参考答案:A 6.(5分) 在某冷藏库中,抽取红色切花的概率是40%,抽取玫瑰的概率是50%,那么抽取红色玫瑰切花的概率是()。

A、20% B、40% C、50% D、90% 参考答案:A 7.(5分) 某玉米品种成熟期测得5株的株高分别为240、243、245、250、257(单位:cm),那么该玉米品种的平均株高是()cm。 A、240 B、245 C、247 D、257 参考答案:C 8.(5分) 有100粒玉米种子,30粒为黄色、30粒为紫色、40粒为白色,采用复置抽样,连续两次抽到白色玉米的概率为()。 A、0.16 B、0.3 C、0.4 D、0.6 参考答案:A多选题(共5题,共30分) 9.(6分) 下列属于常用变异数的有()。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平均数 参考答案:ABC 10.(6分) 下列有关样本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样本是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 B、样本内个数为样本容量 C、随机样本能代表总体 D、样本和总体是具有相对性的 参考答案:ABCD 11.(6分) 下列有关频率和概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频率和概率是用于描述事件出现可能性的数量指标 B、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了a次,那么事件A出现的频率为a/n C、频率也可以称为概率 D、当次数n充分大时,能对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做出估计 参考答案:ABD 12.(6分) 正态分布在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于()。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大纲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Food experiment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课程编号:102D0006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开课学期:大二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32/2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解决生物工程试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分析->描述、分析结果的总结->解释->表达等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教学目标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在食品科学试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试验设计的基础和原则,常用的试验设计的方法和分析步骤。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统计分析的软件,如Excel,Spss,SAS等. 4、先修课程 概率论,高等数学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主要介绍试验设计的定义、作用,在食品当中的地位,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食品科学实践当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别从基础型生物科学研究、应用基础型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型生物科学

研究的过程看生物统计学在科学实践中的地位。 教学方式方法建议: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 学时:2 第一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 1 定义 2 发展简史 第二节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功用 1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内容 2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功用 第三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实践中的地位 1 食品科学实验的特点与要求 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思考题: 1 试验设计的定义 2 统计学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二章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时数 4) 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主要介绍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当中常用术语,资料的分类及整理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等;要求学生掌握用excel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方法,数据资料的整理方法,以及了解常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掌握常用术语、算术平均数的特性、标准差和变异数。 教学目标:重点掌握总体和样本的概念,与科学试验的关系;随机变数的性质与分类;次数分布表与图的制作;算术平均数等主要平均数种类,定义公式与应用;极差、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误的概念、公式与应用;EXCEL的频数表工具和描述统计工具的应用。难点为统计数和参数之统计意义的理解,应该将抽象概念用于学生熟悉的不同事物,最后归纳总结。 教学方式方法建议: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 学时:4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实验设计 名词解释 总体: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个体进行研究,这部分个体的总合称为样本或抽样总体 极差:资料中最大观察值与最小观察值的差值称为极差 方差:离均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方差 标准差:方差的正平方根称为标准差 变异系数:该样本的标准差对均数的百分数 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某一事件已发生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率称为频率 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概念 频数:总体或样本中某观察值或某区间的观察值所出现的次数 频数分布:总体或样本中不同观察值或不同区间的观察值出现的次数组成的分布 抽样分布:研究从总体中独立抽取随机样本的统计数的概率分布 置信限:区间的上下限 置信概率(置信系数):保证合理误差范围的概率 因素:对某些事物的存在状况能够产生影响的其他事物 试验因素:人为控制该影响因素的变化状态,使其影响程度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或判断 不同水平:一个试验因素不同质或不同量的存在状态,叫试验因素的不同水平 试验处理:人为地使试验因素处于不同水平或试验因素不同水平的组合,称为试验处理 试验方案:同一试验所处理的总和称为试验方案 试验效应:指因素的相对独立作用,也就是因素对性状所引起的增加或减少作用 简单效应:在一种情况下因素的相对独立作用 主效应:同一试验中同一因素的简单效应平均值称为主效应 重复:同一处理在试验中出现的次数(重复具有降低试验误差,扩大试验的代表性;估计试验误差大小,判断试验可靠程度) 个体试验:同一内容的试验只在一两个不同的地点设置 群体试验:同一内容试验在有许多代表性的地点统一布置、统一方法、同时进行,这样的试验叫做群体试验 参数:能说明不同总体集中性和变异性特征的数值称总体特征数 匀地播种:在即将进行试验的土地上连续几茬播种密生植物以便均衡土壤肥力差异的方法。相关系数:对于坐标散点,显线性相关的两个变量,如果不需要由x预测y,只需要了解x 与y是否确定有相关系数,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以及相关性质,则只需计算出一个新的统计量 简答题 1、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是一种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连续性随机变量的理论分布。其特点①以算术平均数u为轴点,左右对称②在x=u处,值最大,其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等,合并为一③正态分布的多数次数集中于算术平均数u附近,离平均数越远,其相应的次数越少④正态分布曲线在∣x-u∣≧ō处有拐点,曲线左右延伸⑤正态分布曲线与x轴之间的总面积等于 1. 2、试验研究一般程序 答:㈠选题确定试验研究的具体目标和任务㈡作好试验计划设计和确定完成试验任务的方法步骤(①设计试验方案②确定试验方法③制定管理措施④确定观察测定项目及其方法与

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

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 1.中位数:将资料所有观测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的数. 2.I型错误:是拒绝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叛为非真实差异. 3.总体:是由研究目的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个体总和. 4.参数:是指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 5.相关分析:即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共同受到另外因素的影响. 6.回归分析:即一个变量的变化受到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影响. 7.精确性:是重复观测值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 8.显著水平:是检验无效假设的水准.但另一方面它也是进行检验时犯错误概率大小. 9.随机单位组设计:它的原理与配对设计类似,抽每一头试验动物具有相等的机会,接受任一处理而不受人为影响. 10.统计量: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 11.准确性:是观察值与真实值间的接近程度. 12.随机误差:是由试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3.系统误差: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它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的偏差. 14.样本:是在总体中进行抽样,从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15.众数:资料中出现最多的观测值或次数最多的一组中值. 16.样本标准差:统计学中样本平方差S^2的平方根 17.试验处理:在一项试验中,同一条件下所做的试验称为一个处理. 18.几何平均数:几个观测值相乘之积开n次方所得的方根称为几何平均数. 19.顺序抽样法:是将有限总体内所有个体编号,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每隔一定的数目,均匀抽出一个个体,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20.试验指标:用来平衡量试验效果的量. 21.随机抽样法:是将总体内所有的个体编号,然后采取抽签,拈阄或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部分个体取出而做为样本进行调查. 22.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不可能发生的原理. 23.重复:在试验中,同一处理内设置的动物数量,称为重复. 24.局部控制:在试验设计时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非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25.算术平均数: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个数所得的商. 26.变异系数:是标准差相对平均数的百分数,用CV表示. 27.II型错误:在接受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判为非真实差异. 28.因素水平:每个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处理的某种特定状态或数量上的差别)称为因素水平. 29.配对设计:是指将条件一致的两头动物酿成对子,然后采取随机的方法在同一对子内两头动物进行分配处理. 30.试验处理:指对受试对象给予的某种外部干预或措施,是试验中实施的因子水平的一个组合. 31.调和平均数:资料中各观测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称调和平均数. 32.效应:是指因素对某试验指标所起的增进或减退的作用. 33.顺序抽样:它是按某种既定顺序从总体(有限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构成样本. 34.独立性检验:判断二项,多项分部计数资料两类因子相关性或独立性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35.适合性检验:是判断实际观察的属性分配是否符合已知属性分配的理论或学说的一种检验方法. 36.单因素试验:在试验中所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时,称为单因素试验. 37.局部控制:在试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方法来控制或降低试验因在各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8.分等按比例随机抽样:先按某些特征或变异原因将抽样总体分成基于等次在各等次内按其占总体的的比例随机投篮各等次的样本,然后将各等次抽取的样本合并在一起即为整个调查样本.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科学,面对不确定性数据作出科学的推断。因而统计学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数理统计原理与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作用:1.提供试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方法2.提供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一般步骤:1.数据搜集2.数据整理3.数据分析4.呈现结果 食品试验科学的特点:1.食品原料的广泛性2.生产工艺的多样性 3.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4.不同学科的综合性 正确运行试验应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代表性 统计学发展概貌: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中一个独立的研究单位 样本:根据一定方法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 样本含量:也称样本容量,即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随机样本: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组成样本 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代表性、随机性 参数: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 统计量: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 两者的关系:由相应的统计量来估计参数,如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 试验的准确性:在调查或试验中某一实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试验的精确性:在调查或试验中同一实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如何提高试验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在调查或试验中应严格按照调查或试验计划进行,准确地 进行观测记载,力求避免人为差错,特别要注意试验条件 的一致性,除所研究的各个处理外,其他供试条件应尽量 控制一致,并通过合理的调查或试验设计努力提高试验的 准确性和精确性。 随机误差:由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不可避免和消除,影响试 验的精确性 系统误差:也称片面误差,由于试验对象相差较大,测量的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所 引起,可以通过改进方法、正确试验设计来避免、消除, 影响试验准确性 怎样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可以通过试验控制尽量降低,并经对试验 数据的统计分析估计之。将试验工作做得精细,严 格按照试验要求计划进行,准确进行试验。 资料的分类:连续性资料,对每个观测值单位使用仪器或试剂等量测手段来测定其某项指标 的数值大小;间断性资料,用计数方式得到的数据; 分类资料,可自然或人为地分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类 别的资料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所考察的性状或指标的等级顺序分组,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次 数而得的资料 统计次数法:在一定的总体或样本中,根据某一性状的类别统计其个体数 资料的完整性:原始资料无遗缺或重复 资料的正确性:原始资料的测量和记载无差错或未进行不合理的归并 连续性资料的整理:采用组距式分组1.求全距2.确定组数3.求组距4.确定组限和组中值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统计学: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科学,面对不确定性数据作出科学的推断。因而统计学是认识世界 的重要手段。 2.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数理统计原理与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 3.食品试验科学的特点:1.食品原料的广泛性2.生产工艺的多样性3.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4.不同学科的综合性 4.统计学发展概貌: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 第二章 5.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个体:总体中一个独立的研究单位。 7.样本:根据一定方法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 8.样本含量n(样本容量):即样本中个体的数目。(n≤30的样本叫小样本,n≥30的样本叫大样本) 9.随机样本: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组成样本。 10.参数: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 11.统计量: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 12.参数和统计量的关系:由相应的统计量来估计参数,如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 准差。 13.准确性(准确度):在调查或试验中某一实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观测值与真实值之间) 14.精确性(精确度):在调查或试验中同一实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观测值与观测值之间) 15.试样中的误差: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16.随机误差(抽样误差):由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不可避免和消除,影响试验 的精确性。 17.系统误差(片面误差):由于试验对象相差较大,测量的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所引起,可以通过改 进方法、正确试验设计来避免、消除,影响试验准确性。 18.资料的分类:连续性资料:对每个观测值单位使用仪器或试剂等量测手段来测定其某项指标的数值大小而得 到的资料。 间断性资料:用计数方式得到的数据资料。 分类资料:可自然或人为地分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别的资料。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所考察的性状或指标的等级顺序分组,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次数 而得的资料。 19.连续性资料的整理:采用组距式分组 1.求全距 2.确定组数 3.求组距 4.确定组限和组中值(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第一 组的组中值以接近于或等于资料中最小值为好。)5.制作次数分布表 20.统计表的绘制原则:结构简单,层次分明,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数据准确,便于理解和分析 21.统计表种类:简单表,复合表 22.统计图:用图形将统计资料形象化。长条图、圆图、线图、直方图、折线图。 23.平均数 X:指出资料中数据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描述资料的集中性。反应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24.平均数的种类: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25.算数平均数计算方法:直接法、加权法 26.算数平均数的特性:离均差为0,离均差平方和最小。 27.离均差:每个观测值均有一个偏离平均数的度量指标。算术平均数的离均差之和为零。 28.离均差平方和:各个离均差平方后相加。 29.方差(MS):也称均方,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与自由度的比。样本方差用S2表示。(无单位) 30.自由度df:样本内独立而能自由变动的离均差个数。 31.标准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有单位,与观测值单位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