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1、淀粉酶标准操作规程(AMY)

51、淀粉酶标准操作规程(AMY)

51、淀粉酶标准操作规程(AMY)
51、淀粉酶标准操作规程(AMY)

前言

为使临床检验操作规范化,指导检验人员严格按规程进行正确的常规操作,保证检验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本规程的编写遵循了ISO 15189《医学实验室——关于质量和能力的特殊要求》及WS/T 227-2002《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产品实际情况制订,作为本产品的标准操作程序。

本规程从2007年5月2日起实施,每2年复审1次。

本规程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制。

本规程起草单位: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蒙凯、蔡其浩。

本规程首次起草。

目录

1 检验申请 (3)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3)

3 试剂及成份 (4)

4方法原理 (4)

5 仪器 (4)

6 校准液及校准模式 (4)

7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4)

8标本检测步骤 (5)

9 结果计算 (5)

10 操作性能 (5)

11试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5)

12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 (5)

13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5)

14临床意义 (6)

15结果审核分析以及相关项目的联系 (6)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6)

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6)

18参考文献

附录A XX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

α-淀粉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α-淀粉酶(α-Amyiase,缩写Amy)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肝功能测定。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受检者的准备:

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正常状况记录。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2标本采集

2.2.1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

度。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黄色盖子SST真空采血管,如为急诊标本,使用浅绿色盖子PST试管。

2.2.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2.3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为急诊标本,加上急查标识。

2.2.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

格标本予以拒收。

2.2.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2.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2.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黄疸和浑浊的标本。

2.2.5.3对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2.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3标本处理

2.3.1接收标本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3.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12h,普通冰箱中(2~8℃)稳定60d。-20℃保存稳定60d。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d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3.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内保存7d。

2.4标本的注意事项

2.4.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24h不饮酒和12h以上禁食空腹状态。

2.4.2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2.4.3不建议使用抗凝的血液标本,常用的抗凝剂对AMY有抑制作用。

2.4.3血清标本出现溶血、脂血、黄疸或抗坏血酸的干扰情况参见抗干扰能力。

3.试剂及成份

3.1试剂

本科使用的α-淀粉酶检测试剂盒,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货号为:XXX,试剂为液体双试剂,其组份如下:

3.2试剂盒保存及效期

未启封试剂盒在2~8℃保存,可储存至失效期。启封使用的试剂置仪器试剂仓冰箱内稳定30d。开盖后避免污染。当试剂变混浊,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3.3试剂盒准备

液态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方法原理

4.1测定方法:速率法。

4.2原理:α-淀粉酶将对-硝基苯麦芽糖水解为游离的寡糖(G5、G4、G3)及葡萄糖单位减少的对-硝基苯寡糖苷(4NP- G2、4NP- G3、4NP- G4);4NP- G2、4NP- G3及一部分4NP- G4,受到α-葡萄糖苷酶催化,水解为对-硝基酚和葡萄糖。对-硝基酚的生成量,在一定范围内与α-淀粉酶活力成正比。

5.仪器

XX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

6.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6.1校准品:使用XXX公司提供的复合校准液(Cat.No.XXXXXX)或采用因数法。采用因数法时按照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参数中样本和试剂比例,理论因数=7959。实际因数可根据自行进行校准。

6.2标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X个校准点。

6.3校准周期:

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

全点定标: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需要全点定标。

6.4校准液重建方法:复合校准液用XXX ml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后即可使用。

7.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7.1质控品采用由XX公司提供的两个不同水平定值质控血清,产品号为XXXXX和XXXXX。

7.2质控液重建方法:用XXX ml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后即可使用。

7.3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至少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7.4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7.5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8.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进行校准→进行质控→输入标本检测项目→加载标本→标本测定→结果复核→报告。

9.结果计算

9.1采用校准液校准的计算方式:

ΔA/min×V t×1000

样品中AMY 活性(U/L) = ----------------------------- = ΔA/min×F

e×V s×d

式中:ΔA/min——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 e ——摩尔吸光系数10.5;

V t——反应液总体积(ml); d ——比色杯光径1cm;

1000——变化因数;

V s——标本体积(ml);

9.2采用理论因子数测定的计算方式:(理论因子数:7957)

α-AMY(U/L)= ΔA T/min×理论因子数(U/L)

仪器根据此公式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

10.操作性能

10.1精密度:批内CV ≤4.0%,批间相对极差CV≤6.0%。

10.2 准确度:测量结果在质控血清靶值±2SD范围内。不同方法学试剂的质控结果之间会存在差异,使用时请确保质控选择与试剂的方法学保持一致。

10.3线性范围:5~1000/L(血清与试剂用量之比为1:62.5时)

10.4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当样品中抗坏血酸浓度≥1704μmol/L ,胆红素浓度≥684 μmol/L,血红蛋白浓度≥4.00g/L,甘油三酯浓度≥20mmol/L时对测定结果有干扰。

11.试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11.1本试剂仅应用于体外诊断。

11.2扔弃废物应符合当地的法规要求。

12.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

血清AMY参考范围(酶测定温度37℃):<140U/L

13.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3.1结果的报告

13.1.1结果经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3.1.2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

相同的医学信息。

13.1.3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3.2报告范围:血清与试剂用量之比为1:62.5时,测定上限为1000U/L。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准确可靠的文字说明,并经上级主管技师审核后报告。

14.临床意义

14.1淀粉酶包括两种同工酶即胰腺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血清和尿液的总淀粉酶活性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14.2在急性胰腺炎疾病发作期淀粉酶活性显著增高。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h也会升高。某些慢性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以及流行腮腺炎、唾液腺化脓或腺管堵塞时,血清淀粉酶也会有所升高,而对于各种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癌及胆囊炎等,则淀粉酶活力下降。

14.3淀粉酶由于其对底物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酶,所以测定方法繁多,结果的表示极不统一,各种结果不能相互对比。本法以符合参考方法要求的原理测定,结果以国际单位表示。

14.4急性胰腺炎时,淀粉酶在血中和尿中的升高有时间规律,临床应注意采标本的时间并在判断结果时将这一因素结合考虑。

15.结果审核分析以及相关项目的联系

15.1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审核者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15.3相关项目:分析血清与尿液淀粉酶水平的关系。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16.1 血清淀粉酶>1000U/L为引起临床重视的紧急值,可能有较严重的急性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情况。

16.2处理程序

16.2.1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16.2.2审核者首先根据审核程序,分析质控、定标、试剂的情况是否正常,当天其他已做标本本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确认实验有关的基础是正常状态中。

16.2.3出现紧急值的标本有无异常,该标本其他相关项目如脂肪酶有无异常。

16.2.4对该标本进行一次重复测定,确认紧急值是否重现。

16.2.5报告技术质量主管及科主任,立即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相关情况。

16.2.6确认此紧急值是可报告的,由技术主管或科主任立即电话向主管临床医生报告,并作好电话报告记录,包括电话报告时间和对方接听人员的标识。

16.2.7及时签发正式检验结果报告。

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17.1XXX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17.2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7.3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7.4标本送检和接受程序。

18.参考文献

18.1 . 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α-淀粉酶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18.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附录A XX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参数

耐压测试仪操作规程

医用耐压测试仪操作规程 一、熟悉仪器的各项性能及操作要求,应由固定岗位人员操作、非本岗位人员严禁操作。 二、操作步骤: 操作者坐椅和脚下必须垫好橡胶绝缘垫,只有在测试灯熄灭状态下,无高压输出方可进行被测机型连接或拆卸操作,操作时需戴绝缘手套。 ①打开仪器开关前,确保电压表指示值为“0”,测试灯灭,处于复位状态。 ②将高压测试线夹在被测机型电源输入端(用导线将插头L,N短接),并合 上被测机型的开关。 ③将仪器接地端(测试回路低端)夹在被测机型的已接地的可触及金属部分。 ④按下预置开关,选择报警电流范围为2mA,预置报警电流值为0.9mA。 ⑤将定时开关打开,调节定时为60s。 ⑥按启动按钮,将测试电源旋至1500V。 ⑦定时时间结束,测试电源被切断,无发生闪络或拉弧现象,被测物合格; 定时时间结束,仪器超漏灯亮或发生闪络现象,被测物不合格。 拆卸测试线应确保仪器处于复位状态,测试灯灭,电压表指示为“0” ①~②步骤同上 ③将测试线接地端(测试回路低端)夹在应用部分【心电导联输入端(用导线 将各输入端短路)】 ④按下预置开关,选择报警电流范围为2mA,预置报警电流值为0.69mA。 ⑤将定时开关打开,调节定时为60s。 ⑥按启动按钮,将测试电源旋至4000V。 ⑦定时时间结束,测试电源被切断,无发生闪络或拉弧现象,被测物合格; 定时时间结束,仪器超漏灯亮或发生闪络现象,被测物不合格。 示波器与检验仪的连法与设置 1.用BNC-BNC连接线将耐压测试仪x轴与示波器x轴连接。 2.用BNC-BNC连接线将耐压测试仪y轴与示波器y轴连接。 3.将示波器的x轴和y轴分别设置为0.2V/格。 4.接通耐压测试仪和示波器电源,调节示波器使显示出一个平滑的椭圆环。 5.根据上述方法测试,在测试期间不得发生闪络或拉弧现象。 三、使用注意事项: 1.接通该仪器的电源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否则,当仪器输出短路时,使仪器 外壳带有高压,人接触外壳会发生意外事故。

分光光度计复习资料题

分光光度计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在一定的光强照射下,光电流与射入的光量近似成正比。( √) 2. 在分光光度计中,用光电管代替硒光电池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 3.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根据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区辐射(光)产生的吸收光谱和Lambert-Beer定律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含量的分析仪器。( √) 4.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 ×) 5.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仪器类别分为A类和B类。(×) 6. 检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使用的光谱中性滤光片的标称值为10%、20%、30%(或40%)。(√) 7. 仪器无需预热就能检定。(×) 8.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规定,仪器透射比重复性应不大于相应投射比准确度绝对值的2倍。(×) 9. 适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常用的有钨灯和普通灯。( ×) 10.杂散光的存在,会使测量结果吸光度值增加,透射比值减小。( ×) 11. 分光光度计最重要的计量指标是波长的准确度和投射比正确度。(√) 12. 表征干涉滤光片特性的参数是峰值波长和半宽度。(√) 13.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要求温度在10℃以上,相对湿度不大于80%。( ×) 14.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电源电压:(220±22)V,频率:(50±1)Hz。( √) 15.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可不进行外观检查。(×) 16. 可见分光光度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当波长置于580nm处时,在样品室内应能看到绿色光斑。(×) 17. 样品室应密封良好,无漏光现象。(√) 18. 吸收池的透光面是否光洁,有无划痕和斑点都不影响检定。(×)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保密等级:保密版本/状态:发文号: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2014-11-3 发布2014-11-3 实施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修订履历表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反射计以20°、60°或85°几何条件测定色漆漆膜、塑料、陶瓷、石材、纸张或金属材料等平面制品的镜面光泽度的测试方法。本方法不适用于含金属颜料色漆漆膜的光泽测量。

20°几何条件适用于高光泽材料(即60°镜面光泽高于70单位的材料); 85°几何条件适用于低光泽材料(即60°镜面光泽低于10单位的材料)。2参考标准 GB/T 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 面光泽的测定 GB/T 8807-1988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ISO 2813:2014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ASTM D523-2014光泽度测试方法 3仪器设备 三角度光泽度测试仪 生产商:深圳市三诺仪器有限公司型号:SN-206085 4测试条件 4.1测试对象:液体漆样 4.1.1试验用底材(底材应是镜面质量的玻璃,厚度为3mm ,尺寸150 x 100mm , 玻璃最小尺寸至少应等于光照区域的长度); 4.1.2漆膜涂布器(槽深为150 ± 2 pm的块状涂布器或采用其他施涂方法); 4.2 20 °、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方法: 4.2.1 60。条件适用于所有的漆膜,但是对于很高光泽和接近无光泽的漆膜,20°或85。也许更适用。 4.2.2 20 °条件在对高光泽漆膜(即60 °镜面光泽高于70单位的漆膜)的情况能给出更好的分辨率。 4.2.3 85。条件在对于低光泽的漆膜(即60 °镜面光泽低于10单位的漆膜)的情况能给出更好的分辨率。 5测试步骤 5.1校准 本设备共有黑色涂料及白色涂料两个校准模块并附有不同角度下的校准参考 值,在测试之前要对照测试条件对该角度(20。或60。或80 °)进行校准以保证测

耐压测试仪操作规程

1.0目的 为耐压测试仪的操作提供规范指导,以保证测试安全及被测产品的质量合符要求。 2.0范围 各类高压测试仪的操作。 3.0职责 3.1 各操作员负责高压测试仪的实际操作、维护和保养。 3.2 工程部负责仪器的统一管理、培训指导工作。 4.0定义 无 5.0操作步骤 5.1 将高压测试仪放于平整的台面上,逆时针旋转电压调节旋钮至最小,使之处于输出零伏位置。 5.2 插上电源插座,开启电源开关。 5.3 参数设定: 5.3.1 漏电电流设定:根据相关安全标准要求,在做例行检验时,设定漏电流值为5mA。 5.3.2 电压设定:根据相关安全标准要求设定电压值。将电压量程选择开关设置在5KV;时间设置开 关设置到关(OFF)位置,按一下测试按钮,此时测试指示等亮,电压指针有电压值显示,调整电压调节旋钮,使指针指示的电压值为所需电压值。设定好电压后按复位按钮,以切断电压。 5.3.3 时间设定:参照相关安全标准要求,在做例行检验时,设定定时时间为2s。时间设定由两位拨 盘组成,从左往右分别为十位、个位,单位为秒。定时时间范围从1秒至99秒连续可调。按显示窗上、下(减、加)按键。将时间设定为02即可。 5.4将耐压测试仪输出端与被测物正确连接,在连接被测物前必须保证高压指示灯熄灭和电压表指示为零。 5.5 测试: 5.5.1 手动测试方式: a.将定时设为关。 b. 在复位状态下按启动键仪器进入测试状态,高压指示灯亮。 c. 测试结束仪器也没有进入报警状态,按复位键,仪器切断电压输出,高压指示灯熄灭,退出到复 位状态,被测物为合格品。

d.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测试电流达到漏电流设定值时,仪器自动切断输出电压、高压指示灯熄灭, 进入报警状态,被测物为不合格品,此时按复位键可退出报警状态并转入复位状态。不合格品按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5.2定时测试方式: a. 将定时设定为开(ON)。 b. 在复位状态下按启动键,仪器进入测试状态,高压指示灯亮。 c. 定时测试过程中,如果测试电流达到漏电流设定值时,仪器自动切断输出电压并进入报警状态, 被测物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定时时间到,仪器也没有进入报警状态,仪器自动切断输出电压并退出到复位状态,被测物为合格品。 6.0 运行检查方法和要求 6.1耐压测试仪在每次使用之前要预热10分钟,并于使用前进行设备功能点检。 6.2将耐压测试仪设置为:测试电压交流3000V,时间设置5s,漏电电流5mA,串一阻值为600KΩ 的电阻组成回路对耐压测试仪进行检查。 6.3将耐压测试仪的输出测试夹和高压棒分别接至标准点检电阻(阻值600KΩ)的测试端,将耐压 测试仪的电压值缓慢调至3000V,当电压≥3000V耐压测试仪发生报警,则说明被检查的耐压测试仪读数和功能均正常;如果不报警,则说明被检查的耐压测试仪读数和功能不正常。 6.4当发生仪器功能失效时,须采用下述“功能失效时应采取的措施”所述方式处理。 7.功能失效时应采取的措施 7.1如发现运行检查中出现不符合现象,须追溯到上次已检测的产品,并将仪器校准后,重新对产品 进行检测,并保留相关记录; 7.2对耐压测试仪进行运行检查需保留相关记录,并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7.3耐压测试仪点检在每天上午、下午、加班开机使用前点检一次,并做好记录。 7.4如果耐压测试仪在点检过程中,没有发出长鸣警报声和产品超漏指示灯不长亮,证明耐压测试仪 发生故障。 7.5发生故障后,应及时停止使用,进行隔离,并加贴“暂停使用”字样标志,同时通知工程部进 行检修,送国家认可计量检测机构校验。 7.6及时将上一次点检到本次点检之间所有已检测过的产品追回,同时换用其他经外校合格的耐压测 试仪,点检合格后投入使用,重新对追回之产品进行抗电强度测试。 8.0 注意事项 8.1 操作者必须戴合适的绝缘手套和站在适当的绝缘垫上。 8.2 仪器必须可靠接地,并与被测物的地可靠连接。 8.3 被测物应放置在恰当的绝缘垫上。 8.4 对被测物,测试线和高压输出端的操作必须在高压指示灯熄灭和电压表指示为零的状态下进行。

多功能X辐射剂量计操作规程

RaySafeX2型(多功能X辐射剂量计)操作规程 1、工作原理 RaySafeX2由主机、传感器组成。R/F传感器:用于放射和透视测量值,含有或不含有传感器和X射线源间的体模;MAM传感器:用于所有种类乳腺机测量;CT传感器:CT剂量应用上的用于测量的电离室;Light传感器:用于照度测量和监视器、读片灯箱上的亮度测量。 2、性能指标 (1)RaySafeX2主机 ①电磁兼容性:按照EN61000-6-1:2007和EN61000-6-3:2007; ②USB电缆:2米,5米,5米扩展线; ③外尺寸:34x85x154mm; ④重量:521g; ⑤显示:4.3"触摸液晶屏; ⑥内存容量:10000条曝光数据; ⑦SOFTWAREX2View数据分析处理软件,数据可导出至MicrosoftExcel; ⑧mAs电流时间积参数(介入式测量): 1)mAs电流时间积:量程0.001~9999mAs,分辨率0.001mAs,不确定度1%; 2)mA管电流:量程0.1~1500mA,分辨率0.01mA,不确定度1%; 3)time加载时间:量程1ms~999s,分辨率0.1ms,带宽1kHz,不确定度0.5%; 4)pulses加载脉冲:量程1~9999个脉冲,分辨率1个脉冲; 5)pulserate脉冲率:量程0.1~200脉冲/秒,分辨率0.1脉冲/秒; 6)mAs/pulse电流时间积/脉冲:量程0.001~9999mAs,分辨率0.001mAs,不确定度1%; 7)测试波形:当曝光时间低于3秒时,分辨率为125μs;带宽1kHz。(2)R/F传感器(常规摄影及透视探测器) ①重量:42克; ②尺寸:14x22x79mm;

综合测试仪操作规程

22000HV 综合测试仪操作规程 一、测试前的准备: 1、扦上电源线和测量冶具; 2、按下电源开关,“POVVER ”; 3、准备一条良品线和一条良品线。 二、操作步骤 1、耳机自我测试之输出/输入测试反针对输出/输入合独立测试若各点有不良或开路可贞测出,排线测试则提供排完测试。 2、排线测试是以自动扫瞄之方式测试,测试中除了要显示或打印其资料。可按【上下键】或【打印键】操作外,其余反需装卸排线没有必要按键。 3、开机自我测试结果,LCD 显示主面后,在输出/输入牛角装上排线,需A-B ,C-D 全数排线一对一接好。 4、按功能键进入功能选项按全【测试键】此时 LCD 显示如右: 以确认要使用排线测试,按测试键进行排线 测试,否则按【设定键】回到功能选单, 测试OK 时LCD 显示“良品” 5、测试错误时直接显示LCD ,按【上下键】可显示资料,资料方式是以错误状况显示,正确之排线测试资料VT 、AB 端口为例: 6、按其它键便可跳出排线测试。 三、LCD 显示说明 1、“A01-A02-B01-B02”在标准资料里,A01这点分别和A0 2、B01与B02连接【表示为通路】; 2、“S :A01-A02”在测试线上A01与A02短路,亦即在标准资料里A01与A02没有连接。 3、“O :A01-A02”在测试线上A01与A02开路,也就是在标准资料里A01-A02是相连的。 4、“O :A01-B01”在测试线上A01与B01开路,且在靠近B01端开路,英文字母小写表示开路的位置。 5、“I :B01-B02”在测试线上B01与B02绝缘不良。 6、“H :B01-B02”在测试线上B01与B02高压绝缘不良。 7、“C :A01-B02”在测试线上A01与B02导通不良,也就是A01与A02之间的阻抗介于导通与开路之间,而三这两点在标准资料内是相连的。 端口测试 按测试键继续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 操作规程: 使用前应确认被测机动车前照灯的基准中心与灯光仪光接收箱正面透镜的距离为1米。 1.被测车辆的对正 检测时,要求被测车辆的纵向中心线与灯光仪的光学中心线平行。在被检车辆纵向中心线上选定前后相隔1米以上的亮点。上下移动光箱,使受光箱侧面的准星两个点与上述两点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时,则车辆以摆正,否则,重新摆正车辆。如果准星电与上述两点有些小偏差,可通过旋动角度调整装置的调整杆,让光接收箱在水平方向一定范围内绕立柱转动,使灯光仪与被检车辆对准。 2.前照灯远光检测步骤 ⑴打开被测机动车的前照灯,对于4等制前照灯,须把辅助灯或主灯的灯光遮住,然后逐盏灯检测。 ⑵打开灯箱背部的反光镜盖,上下或左右移动光接收箱使被检车灯灯影中心与反光镜中心重合。 ⑶观察灯箱上部屏幕板上车灯投影,调节位于光接收箱顶部“上下、左右的光轴旋转钮”使水平与垂直偏角指示灯均显示在中间的零点(即偏角指示灯全灭)。此时左边的数码显示值为被测的前照灯的水平偏移量,右边的数码显示值为被测的前照灯的垂直偏移量,中间的数码显示值为被测的前照灯上的发光强度。

3.前照灯近光检测步骤 ⑴将灯光仪移至被测前照灯前面,调整光接收箱的位置使灯光仪对准被测前照灯。 ⑵把灯光仪“上下、左右光轴旋钮”回至0°,打开被测近光灯,其配光特性就可以通过屏幕显出来。如下图所示光斑似于10米屏幕上的光分布特性。 暗区 15° 亮区 ⑶对于上图的配光特性,可分别旋动灯光仪“左右、上下光轴旋钮”,使明暗截止线的水平部分与屏幕上水平方向的0°线重合,使明暗截止线的水平部分与斜线部分的拐点和水平方向0°线重合,则左右偏角值、上下偏角值读书即是明暗截止线的拐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移量。 维护保养: 仪器应保持洁净,灯箱前部的聚光透镜不得有灰尘或其他杂物,应经常用湿布进行清洗。同时应在每月一次加适量黄油,至螺杆立柱。以下为基本故障处理。 1.仪器光强值显示为0. ⑴检查被检测的车灯是否打开,车灯光是否照进仪器灯箱,仪器屏幕板上是否可以观察到车灯光斑,如均无问题则执行以下操作。 ⑵检查受光箱内部反光镜后面的螺母,是否有松脱。如有,则

粗糙度仪操作规程

版本变更历史 文件审批栏

为确保公司之仪器的有效操作,避免因操作方法、操作步骤等失误而造成仪器的损坏、或因仪器的维 护不到位导致测试结果不精准,而产生产品的误测,特追溯至通用使用规程对本仪器制定正确的操作 规则。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生产的磨砂材料表面粗糙度测试。 3.0 引用文献手持式粗糙度仪使用说明书(随机附)。 4.0 仪器概述 4.1 工作原理 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时,将感应器放在工件被测表面上,由仪器内部的驱动机构带动传感器沿被测表 面做等速滑行,传感器通过内置的锐利触针感受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此时工件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引起触针产生位移,该位移使传感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杂相敏整流器的输出端产生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比例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及电平转换之后进行数据采集系统,DSP芯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和参数计算,测量结果在液晶显示器上读出,可以存储,也可以在打印机上输出。 4.2 仪器主体概述 4.4 显示屏使用界面

5.0 操作步骤 5.1 测量前准备 将传感器插入仪器底部的传感器连结套中 . 提示: 1. 传感器的触针是本仪器的关键零件 ,应给予高度重视。 2. 在进行传感器装卸的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不要碰及触针 ,以免造成损坏 ,影响测量 3.在安装传感器时 ,应特 别注意连接要可靠 . 5.2 测量步骤 步骤 图片 说明

将标准件(1.68 μm)放置在传感器下,调高机脚,进行校准 按启动键开始测量,传感器在被测表面上滑行,液晶屏的 采样符号“”动态逐级显示,表示当前仪器的传感器正在拾取 信号。当采样符号“ --- ”变为快速变动时,表示采样结束,正在 进行滤波及参数计算,测试完毕,本次测试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在测量状态时,除电源 校准完毕,本次测试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键外,按其余键无效。 将被测物放置在传感器下,按启动键进行测试,步骤与校准一致。 测试完毕,按红色键,关闭仪器,卸下传感器保护套和机脚 7

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

YB-2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YB-2型澄明度检测仪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正确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YB-2型澄明度检测仪的使用。 3 职责: 3.1 质量控制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审核、修订、培训和执行。 3.2 质量控制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和监督执行。 3.3 质量中心经理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3.4 质量保证部现场监控员负责本规程执行情况的监控。 3.5 仪器管理员负责YB-2型澄明度检测仪的日常管理。 4 定义: 无 5 引用标准: YB-2型澄明度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6 流程图: 无 7 程序 7.1 将检品盘正向放入灯箱内,保护电器箱内电器元件。 7.3 启动照度开关,此时照度显示数字“00”表示照度0×1001×。 7.4 将仪器配备的照度传感器插头插入面板孔,掀开光池保护盖,将其放在平行与伞栅边

缘,检品检测位置,测定照度,同时旋转仪器上部的照度调节旋钮至所需照度为止。 7.5 根据所测要求,用仪器面板上的拨盘开关,设定所需检测的时间。 7.6 在检测样品的同时,按动计时微触开关,指示灯每秒闪烁一次,而且起始和终止有声 响报警。 7.7 测试完毕后,关上仪器的总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7.8 填写使用记录。 7.9 清洁、维护:每次使用完毕,将仪器内残留的碎屑彻底清理干净,并用微湿的抹布擦 干净,晾干防止锈蚀。 7.10 仪器的维修: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8 注意事项: 该仪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电源插座的地线是否可靠接地,检品盘内若留有药水应及时 清除以防流入电器箱内造成其它事故。 9 派生记录: 无 10 引用文件: 无 11 修订记录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

编号:SM-ZD-10861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目的 为加强班组试验用仪器、仪表维护检修的安全、规范、科学,提高仪器、仪表设备的检修、维护水平,保障仪器、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制定《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XXX水力发电厂。 3 仪表的概念 本规程所称的仪器、仪表设备是指在XXX电厂继电保护、直流和通信专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分析仪器仪表、各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4 职责 4.1 当班人员负责本班的仪器仪表安全。

4.2 当班人员负责控制相应的技术参数,没受权的技术参数不得随意更改。 4.3 做好巡回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应及时上报。 4.4 做好仪表的维护、保养及计划检修工作,确保仪器仪表完好运行。 5 一般安全规定 5.1 仪表工作人员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5.2 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5.3 仪表工作前,须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方可开始工作。 5.4 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5.5 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及相关客户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6 仪表维修

testo540照度仪操作规程

一、目的:制定操作规程,确保其安全使用。 二、范围:适用于测量公共场所等照度。 三、责任者:操作人员、QA人员 四、程序: 安全说明 关于本操作手册 请在使用本产品之前,仔细通读该操作手册,并熟悉本产品的操作。请小心保管本文档,以便你在需要时可以查阅。请把该操作手册提供给其他用户阅读。 请特别注意下列标识的提示信息: 重要提示! 避免人身伤害或仪器损坏的预防措施 请在操作手册规定的用途范围,以及限定的技术参数内,正确操作仪器。不要使用强力。 不要将仪器与溶剂、硫酸以及其他腐蚀性溶液存放在一起。 请务必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描述来执行维护和维修工作。请遵循规定的步骤。为了确保仪器安全,请务必使用德图的原装备件。 环保回收 将损坏的充电电池/废电池送到指定的电池回收点。 在仪器使用寿命结束时,将其寄回德图。我们将保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处置这些产品。技术数据 测量数据常规仪器数据 ·传感器:·保护等级:IP40 光电晶体管·环境温度: 0~+50℃,+32~+122℉·参数:·存放/运输温度 勒克斯Lux(lm/m2)-40~+70℃,-40~+158℉ 呎烛光foot candle(lm/ft2)·电源: 2节1.5V AAA 电池·量程:电池寿命: 0~99999Lux 200小时(背光灯关闭) 0~93000ftc ·尺寸: 133×46×25mm ·分辨率:·重量: 1Lux(0~19999Lux); 95g(包括电池和保护帽)10Lux(其余量程) 0.1ftc(0~1858ftc); 1ftc ·精度 参考值的±3%

·测量速率 0.5秒 标准和规范 ·EC 标准:2004/108/EEC 保修 保修期:1年回传随附的保修登记卡,可免费获得6个月的延长保修期) 保修条款:见保修卡 初始步骤 安装电池 1. 向下推动电池盒盖,打开电池盒 2. 放入电池(2节1.5V AAA 电池)。注意电池极性! 3. 向上推动电池盒盖,关闭电池盒 基本设置 可调整功能: ·自动关机功能:OFF,ON (如果10分钟未作操作,仪器将自动关机) 1 打开仪器:持续按住 按钮,直至屏幕上显示▲和 标识(配置模式)。 - 屏幕上显示调整功能,当前功能的标识闪烁。 2 按 )数次,直至所需的功能标识在屏幕上闪烁。 3 按)确认设置。 仪器操作 为确保测量读数的准确性:仪器水平放置,以便传感器朝上。 打开仪器 >按按钮 -打开测量模式 打开屏幕背光灯 √仪器已经打开 >按按钮 -如果10秒未作操作,屏幕背光灯自动关闭 键,直至所需的单位显示出来。 可设置的参数: ·Lux

光学测量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光学测量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光学测量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J.J/QO 0721 1 目的与范围 提出光学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规程,以免仪器物理性损坏,并确保施工定位仪器应有的精度。 本规程适用于定位人员、维修人员和计量管理人员对公司拥有的经纬仪、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使用、维修、保养。 2 引用文件(标准) 2.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3 术语(略) 4 资格与培训 使用人员、维修人员和计量管理人员必须经本文件培训。 5 职责 5.1维修人员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维护记录。 5.2测量人员做好现场保护工作,确保仪器的安全,并做好现场使用记录。 5.3测量人员要正确使用仪器,确保仪器的测量准确度。 6 操作规程 6.1领用之前,检查光学仪器是否有有效检定证书。 6.2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缺损,附件是否齐全。6.3测量仪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防震工作,小心轻放,避免震动受损。 6.4仪器安放时小心谨慎,固定螺丝应仔细拧紧,搬运时应将仪器放置箱中。 6.5野外作业宜打伞,防日晒、雨淋,以免损坏仪器。 B/0 页码:1/3 光学测量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J.J/QO 0721

6.6使用光学测量仪器人员,使用前必须按说明或操作手册规定的顺序进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水准仪在现场要进行i角检查,经纬仪、全站仪要进行2C、归零差及指标差的检查,确定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如存在问题或水准仪i角检查,经纬仪及全站仪要2C、归零差、指标差中有一项或几项不符合规范规定,及时报项目经理部进行维修校正,项目经理部并按照规范或相关规定做好校正记录。 6.7测量过程中,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现场保护,做到人不离仪,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6.8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保养、保洁工作,防尘、防腐蚀。 6.9仪器使用完毕后,用软布擦去灰尘,按要求放入仪器箱内,锁好并归还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在机历簿上,以保证仪器的完好状态。所有进库电子仪器(包括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及GPS等)的电池要进行充放电(每月充放电一次),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6.10仪器设备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有关部门派人修理或送维修部门检修,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拆卸修理。 6.11光学测量仪器使用情况应在机历簿上作详细记录,以便向有关部门申报统计。 6.12光学测量仪器按规定每年送检一次,以保证光学测量仪器的精度。未经送检或超送检周期的全站仪禁止使用。 7 质量记录 7.1仪器领用在配置簿上记录 B/0 页码:2/3 光学测量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J.J/QO 0721 7.2使用、维修、保养在机历簿上记录 8 附加说明

紫外老化试验箱操作规程

紫外老化试验箱操作规程 一、操作须知 本试验绝对不能用于对下列物质或含这些物质的试验: A、爆炸物: 1.硝化甘醇(乙二醇二硝酸酯)、硝化甘油(丙三醇三硝酸酯)、硝化纤维素及其它爆炸性的硝酸酯类。 2.三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及其它爆炸性的硝基化合物。3.过乙酸、甲基乙基甲酮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以及其它有机过氧化物。 B、可燃物: 1.自燃物: 金属:锂、钾、钠、黄磷、硫化磷、红磷。 赛璐璐类:碳化钙(电石)、磷化石灰、镁粉、铝粉、亚硫酸氢钠。 2.氧化物性质类: 氯酸钾、氯酸钠、氯酸铵以及其它的氯酸盐类。 过氧酸钾、过氧酸钠、过氧酸铵以及其它的过氧酸盐类。 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酸钡以及其它的无机过氧化物。 硝酸钾、硝酸钠以及其它的硝酸盐类。 次氯酸钾以及其它的次氯酸盐类。 亚氯酸钠以及其它的亚氯酸盐类。

3、易燃物: 乙醚、汽油、乙醛、氧化丙烯、二硫化碳及其它燃点不到-30℃的物质。 普通乙烷、氧化乙烯、丙酮、苯、甲基乙基甲酮及其它燃点在-30℃以上而小于0℃的物质。 甲醇、乙醇、二甲笨、酸醋戊酯及其它燃点在0℃以上低于30℃的物质。 煤油、轻油、松节油、异戊醇、酸醋及其它燃点在30℃以上低于65℃的物质。 4、可燃性气体: 氢、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及其它在温度为15℃时1大气压情况下可能会燃烧的气体。 二、产品说明 自然界的阳光和湿气对材料的破坏,每年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紫外 光加速耐候试验机可以再现阳光、雨水和露水所产生的破坏。设备通过将 待测材料曝晒放在经过控制的阳光和湿气的交互循环中,同时提高温度的 方式来进行试验。设备采用紫外线荧光灯模拟阳光,同时还可以通过冷凝 或喷淋的方式模拟湿气影响。 只需要几天或几周时间,设备可以再现户外需要数月或数年所产生的破坏。 所造成的损害主要包括退色、变色、亮度下降、粉化、龟裂、变模糊、脆化、强度下降及氧化。设备提供的测试数据在对新材料的选择、对现有材 料的改进或评估影响产品耐用性的组成变化等方面有极大的帮助。设备可 以极好地预测产品将在户外遭遇的变化。 紫外线(UV)与阳光的模拟

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1. 目的 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2. 适用范围 化验室及拥有计量器具部门。 3. 主要内容 3.1 ZT/PTT/DTT/DJ/TP/LED/LCD系列电子称 3.10.1操作步骤 1)天平按键功能。ON/OFF:“开关”键,UNITSW:“单位转换”键,TARE:“去皮”键,MODE:“模式”键,CAL:“校准”键。 2)天平开关。接上电源或装上9~12V干电池。按ON/OFF“开关”键 (HZT/PTT/DJ/TP/LED系列红色按钮开关在天平后部),天平显示“最大称重值”等待3-5秒后显示“0-0.0-0.00-0.000”的称重模式。 3.10.2注意事项 1)仪器内若需加热或制冷时,“加热”或“制冷”指示灯会自动亮,超温时“超温”指示灯也会亮。 2)顶部要定期清洁,不能积有灰尘。 3)定期用温度计测定箱内温度。 4)开关门时注意轻开轻关。 3.2电子分析天平 3.11.1操作步骤 1)安装环境:置天平于稳定、平坦的平面上;不要将仪器安装在阳光直晒或者暖气附近;不要将仪器置于空气对流环境下。 2)调水平:调整地脚螺栓高度,使水平仪内空气气泡位于圆环中央。 3)开机:接通电源,按开关键,电子天平自动实现功能。当显示器显示零时,自检过程即告结束,此时,天平工作准备就绪。

检测仪器操作规程页次:2/ 2 4)预热:电子天平在初次接通电源或者在长时间断电之后,至少需要30分钟的预热时间,只有这样,天平才能达到所需的哦你工作温度。为取得理想的测量结果,天平应保持在待机状态。 5)校正:首次使用天平必须进行校正,在显示器出现零时按下“CAL”键,校正程序被启动执行,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校正砝码的质量值g,将校正砝码放到秤盘的中间,电子天平自动执行调校过程。当屏幕显示校正砝码的质量值g,并当显示数值静止不动时,调校过程即已结束。电子天平自动进行内部校准直至出现g,校正结束。在调校时,不允许在秤盘上加载。 6)称量:置容器于秤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按TARE去皮键后,置所称物品于容器中,即显示称物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7)关机:天平应一直保持通电状态(24小时),不使用时将开关键关至待机状态,使天平保持保温状态,可延长天平使用寿命。 3.11.2注意事项 1)称量重量不得过天平的最大载荷。 2)称量易挥发和具有腐蚀性的物品时,要盛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以免腐蚀和损坏电子天平。 3)在称量完化学样品后,应用毛刷清洁称盘和底板。保持天平内部清洁,必要时用软毛刷或无水乙醇擦净。 4)经常对电子天平进行自校或定期外校,保证其处于最佳状态。 5)天平发生故障,不得擅自修理,应立即报告检验中心质量负责人。

温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 操作规程 1.试样压头及试样的安装: 维卡试验选择针式压头,热变形试验选择斧刃式压头。安装方法:向下旋转手球柄,将负载杆提起,再将压头的凹槽插入到负载杆下端,然后拧紧压头两侧的紧固螺钉。 2.荷重的选取: 荷重=压头及负载杆力+千分表力+砝码力 安放砝码时,将砝码平放在砝码托盘上,砝码凹槽向上,并要求方正。 本仪器的压头及负载杆重力:54g; 千分表的重力:14g 做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时,设负载50N,应加砝码的质量由下式计算: mg=50-R-T 式中: m--砝码质量,kg; g--当地重力加速度; R--压头及负载杆的重力,N; T--千分表施加的力,N。 3.调整预压变形量; 将千分表的移动杆垂直插入千分表座的插孔内,并将千分表紧固在千分表座上,松开千分表座的锁紧扭,上下移动千分表座,使千分表(触点)与砝码平面直接垂直接触,然后将锁紧扭锁紧。预压千分表读数为左右(保证预压值要大于1mm),然后按下数显千分表的ZERO键,清零(最好使千分表的显示为mm级,这一功能由千分表的mm/in键控制)。启动试验前若千分表有数据,则可多次按清零键,使其显示为零。 4.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两手握住试样架的手柄,向上提起,将托盘向另一方向移开,露出油箱口,然后向油箱内注入适量的甲基硅油或其他加热介质(油面距离油箱顶端50mm~60mm为宜)。加完油后,将托盘重新固定好。 接通仪器的电源,电源指示灯亮。 将试样架提出,将试样放在未加负荷的压针下。然后将试样架浸入加热浴中。 5min后,压针头处于静止位置,将足量砝码加到负载杆的砝码托盘上,使加在试样上的总推力符合试验要求。 放好千分表,并将其调零。 设定温度参数 在温控箱处于复位状态时(按通电源或按动面板上的“”键,均使之处于复位状态),可进行升温速率和上限温度的设定。 1)升温速率的设定: “”键为升温速率设定有效键,按动它,此时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值被有效记忆,同时可以实现速率在50℃/h到120℃/h之间的转换。第一次按动它,速率显示为“050℃/h”,第二次按动它,速率显示为“120℃/h”,第三次按动它,速率将再次显示为“050℃/h”。 2)上限温度设定: 面板左下方的四个键“、、、”,分别为百位、十位、个位及小数点后第一位。按住其中一键时,相应显示位的数字连续增长,抬手即停。进行设定时,必须先按下“”键,然后通过“、、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406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⒈编制依据: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⒉检测方法采用屏幕法。检验场地应平整,屏幕与场地垂直。 ⒊适用于在本站维修前照灯所有维修车辆。 ⒋车辆基本状态:灯具有完好有效,安装牢靠,所有灯光开关应安装牢靠,开关自如,且车辆应为空载,轮胎气压正常,乘坐一名驾驶员,灯具表面物灰尘。 ⒌操作方法:

(1)将车辆停置于屏幕前1米处,并与屏幕垂直,其纵向中心线与屏幕纵向中心线重叠。 (2)被检车辆灯光光束位置应符合标准要求。 A、发光强度应大于15000cd,光轴角度全部置于0°。 B、灯光上下,左右偏差。 上下偏差:乘用车0.90至1.00H ;其他机动车0.8至0.95H 左灯左偏左偏不超过17厘米、右偏不超过35厘米 右灯左偏左、右偏均不超过35厘米 ⒍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安规测试仪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颁布日期: 20XX 年01月 15日实施日期: 20XX 年 01 月 17日

目录 封面 (1) 目录 (3) 1. 原则和注意事项 (3) 2. 常用标识和按键 (3) 3. 步骤 (3) 举例 (4) 文件修定履历表 (5)

安规测试仪器操作规程 1.原则和注意事项 1)测试之前先设立禁区,做好安全措施。 2)测试时需两人同时在场,一人负责测试,一人负责监督。 3)先测试接地实验,再耐压测试,最后做绝缘测试。 4)转换测试项目前,必须先停止当前的测试项目。 5)测试过程中,如出现仪表报警,闪烁,击穿等,马上停止测试。 6)测试耐压和绝缘用“HV”和“RETURN”端,“HV”端接线为软性红色线,“RETURN” 端接线为黑色线;测试接地用“CURRENT”和“RETURN”,“RETURN”端始终接地。 2.常用标识和按键 1)POWER按钮:测试仪桶/断电; 2)ACW;交流耐压测试; 3)DCW;直流耐压测试; 4)IR:绝缘测试; 5)GND:接地电阻测试; 6)RESET键:停止测试或重新设置参数; 7)TEST键:测试启动键; 8)STEP键:测试项目转换键; 选择测试项目方法:1.直接按标识键;2.按EXET退出最后菜单,按STEP键跳转测试项目。 3.步骤 1)项目测试前设置参数 2)确定测试项目

3)接线和拆线 4)开始测试 5)记录测试结果 6)还原接线 举例 380VAC耐压测试 1)设置参数:电压2500V,RAMP TIME:60S(根据要求自行设置),测试时间60S (根据要求自行设置),高低限制,报警,补充。 2)测A相:在380V回路上取设备断开和380V回路相关的感性和容性电路断开, 380V断路器合上。HV端接线到A相输入端,RETURN端与接地铜牌相连。 3)按TEST键,开始测试 4)记录测试结果 5)断开测试线,还原设备接线 门锁接地电阻测试 1)参数设置:电压8V,电路25A,测试时间60S(根据要求自行设置),高低限制, 报警,补充 2)牢固的将CURRENT端夹在门锁的金属部分,RETURN端夹在机柜的接地螺栓上 3)按TEST键,开始测试 4)记录测试结果 5)断开测试线

激光粒度测试仪操作规程讲解

BT-9300S激光粒度测试仪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此规程适用于BT-9300S激光粒度仪测量试样的粒度分布。 2. 方法提要 激光粒度仪是根据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的。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和极强的方向性,当一束平行光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散射角θ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颗粒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同时,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这样,在不同角度上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 3. 仪器与设备 3.1 玻璃棒:直径5mm,长度150mm。 3.2 烧杯:250mL。 3.3 普通杯子:300mL。 3.4 仪器工作环境:仪器应该放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并且环境避免过多电干扰和机械振动,以及温度变动和直接光照。操作区应是通风的,仪器应有一个刚性的工作平台,或者应放在一个固定良好的桌上,以避免光学系统频繁的对光调整。 4. 试样的制备 在烧杯中放入被测样品,在加入一定量的纯水,用玻璃棒充分搅匀,使样品分散均匀。 5. 测试步骤 4.1 打开BT-9300S激光粒度测试仪和BT—800自动循环进样系统,预热30分钟,打开电脑。 4.2 在BT—800自动循环进样系统的操作界面上设置超声时间(10min)和循环速度(2000r/min ),并按循环和进水键,水满后再按排水键,对循环池进行清洗,重复上述步骤洗三次,然后按循环键关闭循环向循环池中加纯净水,使其盖过循环管路口即可。 4.3 等粒度仪预热完成后,打开电脑桌面上的“百特激光粒度分析系统”,单击测量,进入粒度测试状态。 4.4 单击“测量—文档”项进入文档窗口,填写样品名称和检测人员,然后点击确定。 4.5 单击“测量—常规测试”项即可进入测试窗口。 4.6 在测试窗口点击背景校准,使光路达到最佳状态,此时背景数据应在1-6之间,才能测试。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6389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⒈编制依据: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⒉检测方法采用屏幕法。检验场地应平整,屏幕与场地垂直。 ⒊适用于在本站维修前照灯所有维修车辆。 ⒋车辆基本状态:灯具有完好有效,安装牢靠,所有灯光开关应安装牢靠,开关自如,且车辆应为空载,轮胎气压正常,乘坐一名驾驶员,灯具表面物灰尘。 ⒌操作方法: (1)将车辆停置于屏幕前1米处,并与屏幕垂

直,其纵向中心线与屏幕纵向中心线重叠。 (2)被检车辆灯光光束位置应符合标准要求。 A、发光强度应大于15000cd,光轴角度全部置于0°。 B、灯光上下,左右偏差。 上下偏差:乘用车0.90至1.00H ;其他机动车0.8至0.95H 左灯左偏左偏不超过17厘米、右偏不超过35厘米 右灯左偏左、右偏均不超过35厘米 ⒍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