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脾胃病诊疗规范

脾胃病诊疗规范

脾胃病诊疗规范
脾胃病诊疗规范

脾胃病诊疗规范

消化性溃疡

[概述]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因机体抗溃疡因子(如粘膜屏障、黏膜血流、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等)的保护作用与致病因子(如胃酸、胃蛋白酶、药物、饮食不节或失调、吸烟、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的攻击作用失衡所制、此外与遗传素质也有一定关系。临床以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上腹疼痛为其特点。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叫胃溃疡多见,两个之比约为3: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为4—5:1。秋冬和冬春之交易复发。

根据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本病属于中医“胃痛”、“嘈杂”、“反酸”等病证范畴。多由七情失调,肝郁气滞,克伐脾胃:饮食失调,偏食辛辣、燥烈、烟酒等品,损伤脾胃,湿热蕴聚;或素体不足,劳倦内伤;或病久不愈等使脾胃虚弱、气血失和而致。肝胃不和、温热蕴聚、脾胃虚弱、胃络瘀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诊断要点]

一、病史:病程较长,呈慢性过程,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病史,或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氟尿嘧啶、利血平等)史,发病与季节有关,常因精神刺激、饮食不当而诱发。

二、症状

(一)上腹部慢性节律性、周期性疼痛。

1.疼痛部位:上腹中部,或偏左、偏右则。胃溃疡多在剑突下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多偏右。

2.疼痛性质:常为隐痛、灼痛或胀痛、饥饿痛。

3.疼痛的节律性、阵发性与进食有关。胃溃疡疼痛多与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发作,呈现“饱餐痛”。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与餐后2—3小时发作,持续到下次进餐前缓解,呈“饥饿痛”。

4.疼痛周期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呈反复周期发作。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二)其他症状:上腹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烧心。病程较久者可见消瘦、乏力、贫血等。

三、体征

发作期上腹不有压痛,多与溃疡存在部位相一致,如胃溃疡的压痛多在剑突下或偏左,幽门管溃疡多在上腹正中或稍偏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固定与右上腹,多无腹肌紧张。

四、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粪常规检查:溃疡活动期,大便潜血实验阳性;持续大便潜血阳性,应警惕癌肿的可能性。

(二)特殊检查

1.X线钡餐检查溃疡的X线征象有多种:直接征象为龛影,间接征象包括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及球部畸形等。后者只提示但不能确诊溃疡。

2.幽门螺杆菌(HP):阳性。

3.胃镜和脱落细胞检查:是确诊的最佳方法。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覆有白色,或灰白色苔,边缘齐整,无结节状隆起,周围粘膜肿胀发红,有时可见皱襞间溃疡集中。胃镜还可发现伴随的胃炎和十二指肠炎,且可采取活组织标本和刷取细胞作病理检查。

[并发症]

一、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20%左右的患者可合并出血,十二旨肠溃疡比胃溃疡更容易发生。表现为黑粪和呕血;大量出血时血压下降,失血性休克。

二、穿孔:急性溃疡空孔常因饮餐、粗糙食物、剧烈咳嗽等诱发。临床表现为突然上腹剧痛,继而出现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大多伴有气腹征,X线腹部透视可发见膈下游离气体。

三、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球部和幽门管溃疡可引起幽门梗阻。其临床表现为上腹腹痛,食后加重,伴呕吐,呕吐物为含酸发醇宿食,吐后症状减轻。检查有蠕动波,胃型轮廓,震水音等体征。

四、癌变:胃溃疡的癌变率为5%,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年龄在45岁以上,症状顽固而经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或症状反而加重,粪隐血持续阳性者,应考虑癌变可能,须作进一步检查。

鉴别诊断

一、慢性胃炎:亦有慢性上腹不适或疼痛,部分可有近似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但周期性与节律性一般不明显。胃液分析胃酸不高,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偏低或缺如。胃镜检查是两者鉴别的主要方法。

二、胃神经管能症:是上腹不适的常见原因,有时临床表现酷似消化性溃疡,但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神经管能症症状,情绪波动与发病有密切关系。消化道钡透和胃镜检查无阳性发现。

三、癌性溃疡:多见于中年以上,病史较短,呈进行性发展。可有上腹包块,全身情况较差,一般内科治疗无效。大便潜血常持续阳性,胃液分析低酸或缺酸,X线钡透及胃镜检查对晚期胃癌可作出明确诊断,早期胃癌的胃镜表现容易与良性溃疡混淆,病理活检可帮助鉴别。

[治疗要点]

一、一般治疗

溃疡活动期应适当注意休息,保持情绪舒畅,给清淡、易消化高营养软食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生冷、粗糙、过咸、辛辣等刺激性饮食,进食应有规律;戒烟忌酒。禁服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

二、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降低胃酸,保持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以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二)具体方案

1.降低胃酸

(1) 制酸药:胃舒平2片3次/日口服;胃舒散6g 3次/日口服;乐得胃2片3次/日口服;氢氧化铝凝胶10~30mL 3次/日口服。

(2)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200mg 3次/日口服,睡前加服400mg;或雷尼替丁150mg 2次/日口服;或法莫替丁20mg 2次/日口服。

十二指肠溃疡疗程为6~8周,胃溃疡则为8~12周.

(3)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400mg 3次/日饭前15分钟服。

(4)质子泵抑制剂:泰美尼克40mg 1次/日口服;或洛赛克20mg 一次/日口服;或兰索拉唑30mg 一次/日口服。

2.保护胃粘膜:硫糖铝1 /次4次/日口服;生胃酮50~100 3次/日口服;果胶铋100mg 3次/日口服;米索前列醇(喜无溃)200mg 4次/日口服。

3.消灭幽门螺杆菌:庆大霉毒8万单位3次/日口服:阿莫西林0.5克3次/日口服;痢特灵0.1克3次/日口服;甲硝唑0.2~0.4克3次/日口服;克拉霉索0.25~0.5克2次/日口服。

4.对症处理

(1)止呕:爱茂尔2毫升肌注;胃复安5~10毫升3次/日口服。

(2)腹胀:吗丁啉10毫升3次/日饭前服;普瑞博思5~10mg 3次/日饭前服。

(3)解痉止痛:阿托品0.3mg 3次/日口服;颠茄片2片3次/日口服。

近年多用哌仑西平(吡疡平)50~100毫升/日,早晚分服。副作用较小,与西咪替丁合作作用加强,且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也不禁用。

5.防治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应行紧急处理,止血、输血、纠正休克等。内科处理无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具体方案参见“上消化道出血”。

(2) 急性空孔:无腹膜炎发生的小空孔,可采用非手术疗法:若伴有弥漫性腹膜炎,必须尽早施行急诊手术。

(3) 幽门梗阻:对症治疗,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内科治疗1-2周无效者,考虑外科手术。

(4) 癌变尽早手术、分疗及支持治疗。

三、中医治疗

(一)辩证论治

1.肝胃不和

主证:胃脘及两胁胀痛,情志不遂则加重,伴胸闷不舒、嗳气、善太息、纳少、恶心、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陈皮川香附白芍积壳郁金元胡沉香煅瓦楞乌贼骨甘草)。若兼心烦急; 吴茱萸川子;苟者加半夏代赭石;便秘色黑加大黄三七。

2.寒热错杂

主证:胃脘痞胀,灼热疼痛,吞酸嘈杂,口苦心烦,恶心呕吐,纳食减少,大便稀溏,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黄,脉弦数无力。

治法:寒热并用和胃止痛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干姜黄连黄芩吴茱萸竹茹元胡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炙甘草)。泛吐酸水,加煅瓦楞乌贼骨;大便色黑,加三七粉白芨粉。

3.胃阴亏虚

主证:胃脘急痛或灼痛,午后尤甚,嘈杂泛酸,体瘦心烦,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胃止痛

方药:一贯煎加味(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川楝子赤白芍元胡黄连吴茱萸太子参甘草)。大便秘结甚者,重用生地加火麻仁。

4.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遇冷或劳累后加重,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质淡嫩,或有齿痕,茹薄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味(黄芪桂枝白芍高良姜香附元胡吴茱萸乌贼骨半夏茯苓饴糖炙草)。兼呕血或大便色黑者,加三七粉蒲黄炭白芨粉,或用黄土汤化裁;吐清水明显者,加半夏陈皮干姜;嗳气频作,去饴糖,加苏梗旋复花陈皮;大便色黑,加三七白芨粉藕节炭;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胃阴虚者,加沙参麦科玉竹。

5.瘀阻胃络

主证:胃痛日久,疼痛如刺如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或见呕血或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叁饮化裁(丹参檀香砂仁蒲黄五灵脂元胡乳香没药九香虫三七粉生大黄白芨粉蒲黄炭)。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叁白术;胃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玉竹。[预后及预防]

消化性溃疡预后大多良好,但高龄患者一旦并发大量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则预后较差;少数患者可发生癌变,则预后不良。平素注意调畅情志,避免过度紧张和剧烈精神刺激;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避免过饥过饱、过冷、过热及粗糙、刺激性饮食,不嗜烟酗酒,严格掌握化学药物的适应症,并劳逸结合,是预防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措施。

溃疡性结肠炎

[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又叫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于结肠粘膜层的炎症性疾病。以沾膜溃疡縻烂为主,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全结肠。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免疫机制异常、过敏反应、遗传、精神、神经以及非特异性感染因素有关。临床以慢性,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本病好发于欧、美洲,估计我国的发病率为3%左右;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但以20-40岁者居

多。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

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别,属于中医“泄泻、痢疾”等范畴。多因饮食失节,感受外邪,损伤脾胃,湿热蕴滞肠腑;或七情失调,肝脾不和,肠腑传导失常;或先天禀赋不足,劳倦过度,久病不愈,脾肾虚衰,失于温煦运化固摄所致。

[诊断要点]

一、病史:呈慢性病程,有长期腹泻反复发作的病史,多因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而诱发。

二、症状

(一)消化系统表现

腹泻: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可达数十次;粪质呈糊状稀便、粘液便、脓血粘液便是活动期的必有症状。极少病人可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里急后重常见。

2.腹痛:轻型或缓解期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右。一般为轻中度腹痛,呈痉挛性,多局限于左下腹及下腹部,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重症病人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里急后重:因炎症刺激直肠,故常有里急后重感。

4.其他症状:常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二) 肠外表现:急性期可伴有与自身免疫有并的肠外表现。如口腔粘膜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关节痛、关节炎、虹膜炎、虹蟆健状体炎。当溃疡性结肠炎治愈后,上述症状也随之消失或迅速缓解。

(三) 全身表现: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有低度或中度发热,重症可有高热,病程长者可有衰竭、消瘦、贫血、水肿等营养不良表现。

三、体征

左下腹或全腹部常有压痛,伴肠鸣亢进,常可角及如硬管状降结肠或乙状结肠。急性结肠扩张者常可见上腹部明显膨隆。病变范围广泛的急性活动期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肝脏肿大、腹肌紧张等。轻型病例或在缓解期可无阳性体征。

四、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血常规,常见贫血,呈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急性期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粪便外观有脓血粘液,镜检有RBC、WBC、脓球及巨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阴性。(二)特殊检查

1.内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对病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绝大多数病例,特别在发作期,沾膜呈细颗粒状,并有弥漫性充血、水肿、脆而易出血、摩烂及多数形状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覆盖有黄白色或血性渗出物。晚期有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假息肉形成、甚至癌变。活组织检查显示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和纤维瘢痕,同时常可见摩烂,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变化等。

2.X线钡剂灌肠:在早期可见结肠粘膜紊乱,结肠袋形加深,肠壁痉挛;溃疡所引起的外廓小现时或锯齿形阴影。在晚期可见结肠袋形消失,管壁强直,呈水管状,管腔狭窄,结肠缩短,息肉所引起的充盈缺损等。低张气钡双重结肠造影,则可显示微小溃疡及糜烂。

3.血清电解质:长期发作的慢性重症患者,[并发症]

结肠并发症

(一)急性结肠扩张多发生于横结肠或全结肠,老年人、重度病人易并发。临床表现为胀气明显,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少,X线腹平片示结肠扩张,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故又名中毒性巨结肠,在结肠扩张基础上易起溃疡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二)结肠和肛周疾病:有肛裂、肛痿、痔疮、直肠脱垂;结肠、直肠、肛门周围及坐骨直肠窝等脓肿;直肠一阴道、直肠一膀胱、肛门一直肠、结肠一小肠等瘘管形成,

(三)结肠大量出血

(四)结肠假息肉形成,少数可以发生癌变,癌变的发生与疾病时限和病变范围有关。病程越长,范围越广,癌变越多。

(五)结肠狭窄和肠梗阻:修复过程中的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的瘢痕可引起结肠狭窄和肠梗阻,多见于结肠远端。

二、全身的并发癌:由于毒素、肠吸收不良、衰弱等所致,有些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口形红斑、口疮性溃疡、关节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和角膜溃疡等。

[鉴别诊断]

一、慢性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史,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疾病村菌,结肠镜检查时取粘液脓性分泌物培养的阳性率高,抗生素治疗有效。

二、慢性阿米马疾病:粪便中找到包囊或滋养体,窥镜可见溃疡过缘潜行性、溃疡间肠粘膜政党活检可见阿米巴原虫组织、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三、克隆病:腹痛多位于右下腹部回肠未段病变区,粪便粘液及脓血可见,腹部肿块,瘘管,肛周病灶较多。内窥镜检查可见节段性病变,粘膜呈卵石样隆起,有园形,绷形溃疡,活检发现肠壁炎症累及肠壁,有非干酷性肉芽肿。

[治疗要点]

一、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期或病情严重时均应卧床休息,缓解期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及忧虑;给易消化、少纤维、高营养、清淡饮食,避免冷饮、水果、牛奶、乳制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抗菌消炎,免疫调节,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

(二)具体方案

1、抗菌消炎

(1)磺胺类: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发作期每日4~6g,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日2g,持续用药一年以上。其他磺胺咪,复方新诺明也可选用。

(2)抗生素:磺胺过敏时,可选用胺苄青霉素,每日4~6克,1次/日静滴;或用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

(3)甲硝唑1200mg/日,分3~4次,口服,疗程3~6个月。亦可0.2g 2次/日静滴。

2.调节免疫

(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结肠病变广泛的急慢性和严重病例。

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滴,一周后改为强的松每日40~60mg,分三次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溅减量至每日10~15mg,维持数月至半年。逐渐减量至停药。急性起也可用氢考100mg加生理盐水100ml或0.5g普鲁卡因100ml临睡前保留灌肠,日一次。连用2~3月。

(2) 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1.5毫克/千克/日,或硫唑嘌呤1.5~2.5毫克/千克/日,分次口服,疗程均1年,若与激素或磺胺药联用时,则应适当减量,应注意骨髓抑制的副作用。

3.对症支持

(1) 解痉止痛:阿托品0.3mg 3次/日口服;654—2 5~10毫克2~3次/日,口服:盐颠合剂10ml 3次/日口服。

(2) 镇静:安定2.5mg 3次/日口服。

(3) 纠正贫血:根据具体情况,补充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重症贫血可输血。

(4) 纠正水、电解制紊乱:急性爆发型,常有严重失水,电解质紊乱,应急时纠正。

(5) 营养支持

长期久病,营养不良者,可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可采用股静脉或颈静脉插管,输氨基酸、血浆、白蛋白和脂肪乳等。

三、中医论疗

(一)辩证论治

1.大肠湿热

主证:起病较急,腹痛腹泻,泻下急迫如注,便味臭秽,学随便下;或泻下黄色水样便,或脓样粘液便,腹胀肠鸣,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止痢

方药: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木香枳壳当归赤白芍银花槟榔甘草)。

2.寒热错杂

主证:腹泻时发时止,常年不愈,发作时便泻夹有粘液或见脓血,口干口苦,肠鸣腹痛,里急后重,腹痛,食少腹胀,倦怠怯冷,舌质淡,苔腻而黄,脉细。

治法:辛开苦降散寒泻热

方药:乌梅丸化裁(乌梅黄柏黄连人参当归制附子桂枝穿椒干姜细辛木香黄芪白术)。

3.肝郁脾虚

主证: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时发时止,每因恼怒而发作或加重。发作时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大便溏薄、粘液较多,时加脓血,下腹坠胀或里急后重,伴纳呆,胸腕痞满,嗳气,急燥易怒。舌质淡红、苔薄白而腻,脉炫。

治法:抑肝扶脾理气化湿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化裁(柴胡枳壳白芍川芎香附白术陈皮防风郁金当参川楝子茯苓甘草)。

4.瘀阻肠络

主治:下利日久,便下粪少、大便时稀时干,便后不尽,夹有粘冻黯血,或下血色暗,腹部

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可扪及条索状瘀块,面色暗滞,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沉涩。治法:化瘀通络止血定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化裁(当归川芎肉桂赤白芍小茴香干姜元胡没药蒲黄五灵脂三七粉地榆炭)。

主证:大便溏泻,脓血杂下,夹有粘液,久泻不止,腹痛隐隐,腹胀纳呆,泛困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方药:参苓白术散化裁(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砂仁莲子肉桔梗白扁豆升麻煨肉蔻山药炙甘草)。脾阳虚证明显者加干姜吴茱萸;湿蕴化热,舌苔黄腻者,加黄芩滑石。

6、脾肾阳虚

主证:病程迁延,久泻不愈,大便稀薄,完谷不化,或痢下白色小冻,日久赤少,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遇寒加重,食减纳差,腹痛绵绵,喜暖喜按,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缓。

治法:补脾益肾温中涩肠

方药:养脏汤化裁(人参白术肉桂煨肉蔻木香诃子罂粟壳附子干姜补骨脂五味子升麻甘草)

专科特色疗法

消化性溃疡

针炙推拿疗法

1、体针:足三里、中脘、内关为主穴,阴陵泉、三阴交为配穴。突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加炙。

2、耳针:取胃或十二指肠、交感、神门。

3、穴位封闭:双侧内关、足三里穴,用阿托品0.5毫克或维生素K3 8毫克,注射于上述穴位,每穴1毫升.

4、推拿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等穴,应用一指推摩,按揉等手法。溃疡病出血时不宜用。

溃疡性结肠炎

针炙

1、体针:取脾俞、章门、中脘、天枢、足三里,用补法。肾阳虚泄配命门、关元,其中中脘、天枢、关元、命门穴可用炙法。

2、耳穴压丸:取脾、胃、大肠、肾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压5~7穴。

3、拨火罐:于脾俞、肾俞、中脘、关元、天枢等穴位处拨火罐。

二、保留灌肠法

白头翁汤:水煎取法150毫克,加甲硝唑0.6、地塞米松5~10毫克,保留灌肠,日一次,用于急性活动期。

薏苡仁30克苍术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五味子15克元胡15克,浓煎至150毫升,重者可加地塞米松10毫克,保留灌肠,日一次。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介绍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介绍 经方非独为外感而设,其治疗内伤杂病亦有良效,临床体会运用经方必须在抓主证、明辨阴阳前提下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并介绍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三则。 标签:经方;脾胃病;经验 经方配伍严禁,经过千余年临床实践检验,备受医家推崇。不仅适用于外感病,治疗内伤病亦有良效,笔者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疗效满意,兹择数则验案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李某,女,58岁。反复近剑突下隐痛8年余。初起剑突下疼痛作胀,反酸嗳气频频,心电图正常,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萎缩3+、肠化2+、异型增生+、HP3+,行HP根治治疗后反酸稍轻,余症不减,转投中医。来诊时剑突下隐痛,时觉胃胀,嗳气频频,口干口苦,胃纳尚可,大便粘腻,小便如常,剑突下压之疼痛转剧,舌淡红,苔黄厚腻,脉弦略滑。证属湿热中阻、胃气不降。治以化湿清热,斡旋气机,方选小陷胸汤加减,黄连12 g,制半夏12 g,全瓜蒌30 g,炒枳壳12 g,柴胡9 g,煅瓦楞(先)30 g,太子参9 g,炙甘草3 g 7剂。二诊,剑突下隐痛基本消失,食后稍觉胃胀,口干口苦略减,上方加苏梗12 g 以增强降胃功效,再进7剂。如此加减调治3个月,已无明显不适症状。半年后复查胃镜:慢性胃炎。病理示萎缩1+、肠化-、异型增生-、HP-。随访一年未发。 按:小陷胸汤见于《伤寒论》”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功能除痰热,开气结。余以该方化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总结其临床适应症必须具备:①病位必须以剑突下为主;②剑突下有压痛,压痛阴性者不可用之;③必须兼有湿热征象。正如《成方便读》云”此则因痰热互结,未成胃实。观其脉浮滑,知其邪在上焦,故但以半夏之辛温散结豁痰,栝楼之甘寒润燥涤垢,黄连之苦寒降火泄热。此方以之治伤寒亦可,以之治杂病亦可,即表未解而里有痰热者,皆可兼而用之”。 2小建中汤合黄土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周某,女,82岁。因”纳差伴胃脘隐痛3年余”来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胃纳不振,胃脘隐痛。行胃镜检查示胃角胃窦多发溃疡,病理未见恶性病变。长期服用制酸剂,后两次复查胃镜均见溃疡灶未完全愈合。证见纳谷不馨,进食少量半流质,胃脘隐痛绵绵、畏寒喜暖,乏力明显,口干不欲饮,夜寐欠佳,大便努挣难出,小便尚调。舌暗,苔少,脉沉细。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两亏。治以温中健脾。方选小建中汤合黄土汤:太子参15 g,炒白芍15 g,桂枝12 g,饴糖20 g,灶心土(包)30 g,黄芩12 g,熟地黄12 g,炒白术15 g,炮附片6 g,阿胶(烊)12 g,炙甘草6 g 14剂。1剂/次,早晚各1次口服。服后胃脘畏寒稍减,

-中医治疗胃病

中医治疗胃病和西医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胃寒湿者较明显的病症是舌苔白腻,也就是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属中医“胃脘痛痛”的范畴。如表现为胃痛连绵,喜温喜按,没有食欲,神疲乏力,舌淡白,多属虚寒。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对胃痛的治疗,中医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须进一步审证求因,辩症施治,不能在这里以偏概全,以免产生误导。但是,我国医学和民间验方,素有食疗调理胃寒的办法,兹向各位介绍一、二。 胃痛者的饮食调理特别重要,对于脾胃寒湿,便溏,舌苔白腻者应该少吃或是禁止吃生冷的食物,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尤其是橘子类,应该隔一个时候才吃。同时,不论任何人,都不要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脾胃虚寒者应多吃温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枣、黑豆、老姜、狗肉、猪肚等。而且一定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谨防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过热、过凉的食物。 推荐食疗膳食—— 1,茴香狗肉汤(引自《民间药膳方》)—— 备料: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陈皮6克,草果6克,生姜2片,狗肉250克,酱油适量,大蒜头4枚。 制作:将大回香、陈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净;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头去皮;狗肉洗净,切小块,放鼎内热油炒去膻味。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烂即成,饮汤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连服5天为1疗程。 2,糖姜片、糖姜水: 糖姜片即超市所售成品,而且价格不高,比自己制作要省事,直接买来零食即可。 糖姜水则是将生姜切片,加红糖共煮,胃寒疼痛不断时,趁热饮用有效。 3,姜制枣豆(源自《民间验方》):

黄元御医案之脾胃解

脾胃解 9 业师于子蓬,司铎〔1〕金乡〔2〕,录证来问:自来饮食不多,今止三分之一,稍多即伤食泄利,鱼肉绝不思食,食枣数枚即发热,食柿饼半枚即欲泄,陪客茶多,晚即不寐,不食晚饭十余年矣。饮食调适,终日不唾,若晚饮杯洒,略服温燥,则痰唾黏联,长如唾丝,睡即涎流,大便成粒。每晚将睡,必思登阁〔3〕,小便短少,夜醒必溺,五更水谷消化,此时更觉〔4〕溺多。晨起必渴,饮食亦甘。平素气禀如是,往时自制加减四君丸,黄芪、白术、获苓、橘皮、甘草、当归,遇脾胃寒湿,便服一二次,甚觉有效。向来不敢饮酒及食诸燥热之物,六月食凉粉,霍乱呕吐并作,八月六日食黍糕半枚,午后省牲,在明伦堂〔5“呕吐原物.自此饭后常觉气逆欲吐,左胁贴乳,上冲喉下,隐隐似痛,半月食消,方才气顺。服四君丸,发热面赤,耳后如火,两臂〔6〕酸痛,胸腹燥渴。啖黄梨半枚而愈,是后每日啖梨乃安。往日一食便泄,今止大便润湿,不似从前结若羊矢而已.吾恐饭后欲吐,将成反胃证,则可虑矣。前时腰痛腿重,此际已愈,但坐卧少久,不能遽起,是老年常景,非关病也。但有还少仙方,自当更妙,但恐不能耳。偶服六味丸,即觉腹中寒滞,服八味三剂后,更觉燥热,耳后如火,或谓附桂少故,非也,晋脏腑大概寒热俱不受,须不寒不热、不燥不湿、平中带补之剂乃可。此意与县中医士言之,为吾制兔丝丸,服之甚不佳,而四君丸平日最效,今便燥热不受。大抵渐老渐衰,甚有血虚火起之意,当用何药治之,人还即寄方来。详观平日旧证:自来饮食不多,渐老渐减,稍多即伤食作泄,此脾气之弱也.脾为太阴湿土,阳明之燥.足以济太阴之湿,则脾阳升运,水谷消磨。湿旺燥衰,中气莫运,多食不能消化.故病泄利。肉食更难消磨,过时陈宿,反伤胃气,是以不思食。食枣生热者,甘缓之牲,善滞中气,土滞则脾陷而胃逆,胃逆而甲木不降,相火上炎,是以生热,非大枣之性热也。食柿饼作泄者,寒败脾阳也。茶多不寐者,阳气收藏则为寐,收藏之权,虽关金水降蛰,而金水降蛰之原,实由戊土之降.茶多滋其土湿,阳明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故神魂升泄而不寐也.不食晚饭者,日暮阳衰,不能腐化耳。晚饮杯酒,痰生涎流者,酒助土湿,湿动胃逆,津液埋郁,则化痰涎,下行无路,是以逆行也。大便成粒。硬若羊矢者,下焦阴旺,肠窍约结,糟粕传送,不能顺下。下而辄闭,蓄积既多,乃复破隘而下。下而又闭,零星续下,不相联属。大肠以燥金主令,而手足太明,湿旺津癖,但化痰涎,不能下润大肠,是以燥结成丸,枯涩难下,实非下焦之阳盛也。晚思登涵者,阳衰湿动,肝脾郁陷也.夜多小便者,子半阳生,水谷消化也。便多水利土燥,故思饮而甘食。四君丸,术、甘补中,扶茯苓泻湿,橘皮利肺,当归滋肝,与脏气颇合,是以能效.近食凉粉吐泄,寒湿伤脾。黍糕胶黏难化,原物涌吐。阳明胃气,本自下行,屡呕气逆,因而上行。饭后中焦郁满,胃气不下,是以欲

脾胃病治法

脾胃病治法探讨 赵仁1,李卫强2,3,朱西杰 2,3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宁夏吴忠751100; 3.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摘要: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作者在临证中提出平衡疗法、时间疗法、调情疗法,提高了脾胃病的临床疗效,值得深 入研究。 关键词:脾胃病;平衡疗法;时间疗法;调情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2-0260-02收稿日期:2012-08-12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赵仁(1965-),男,宁夏海原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 通讯作者:李卫强(1974-),男,陕西凤翔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 脾胃病是中医临床中的常见病,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是机体气机上下斡旋的枢纽,《脾胃论》提出“人以胃土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此,脾胃病的合理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平衡疗法、时间疗法、调情疗法,现总结如下。1 脾胃病平衡疗法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曰:“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 其作痛之因甚多。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贼邪之乘机窃发,其间消长不一。习俗辛香温燥之治,断不容一例而漫施。”《医学读书记》曰:“土具冲和之德,而为万物之体。冲和者,不燥不湿, 不冷不热,乃能化生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润,便归于平”。因此,脾胃病治疗上的用药平衡是极为重要的。1.1 补脾不过甘、清热不过苦 脾胃属土而喜甘,故 欲补脾胃, 则多以甘药调之,《内经》中有“五味入胃,甘先入脾”的记载。但脾胃病多用甘味,极易碍脾滞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即是说过食甘味则可致脾土损伤,子病及母,引起心系病变;土不制水则伤及肾气,面色黧黑,肾气受损。因此,临床治疗中,在应用党参、茯苓、甘草、大枣之类甘味药物补益脾胃时,还应酌加陈皮、木香、砂仁、白豆蔻等行气之品。 另外,对于脾胃有热之证,临证使用黄连、蒲公英、薏苡仁等苦寒之品清热时,若过于寒凉,又可损及中阳,使脾胃功能降低。因此临床少用寒凉,且不应久用,应适当加入辛温之品,以制约寒凉之性,方可选用半夏泻心汤之类寒热并调。1.2 升降相依、升降不可太过 升降之法为治疗脾胃 病的常用方法,如脾气下降,中气不足,症见倦怠嗜卧,气短乏力,当用升降之法治疗。但在用药时不可升之太过,强迫脾气上升,或柴胡、升麻之类升药过量,服药时间过长, 又易触犯胃气,使胃气上升,胃失和降,则胃气不降,脾气亦难以升发,气机升降失常,胃肠功能下降。再者脾升太过,还可影响肺的肃降功能、心气的下行与肾水相交,出现肺气上逆和心肾不交。同样应用旋复花、 代赭石、柿蒂等降胃气之品时,亦不可降之太过,恐其影响脾的功能。1.3 寒温适宜、不可过寒过温 脾胃在人生长壮老已 的生命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况且日日饮食,易于损伤,导致功能下降,出现虚实夹杂和寒热错杂之证。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寒、热药物时,要顾及脾胃。脾为阴土,得阳则运,宜温宜燥,胃为阳土,得阴始安,宜凉宜润。如果温药太过,易伤脾阳,寒药太过,又伤胃阳,所以在使用温药的时候,应该甘温相合,补脾气、温脾阳;苦温相用,燥化脾中湿邪;辛温合用,温化脾中寒邪。使用寒凉药时甘与凉合,滋养胃阴;苦与凉用,清泻胃火,酸凉相合,收敛胃阴。1.4 胃宜通、脾宜运,通运必须相合 脾胃属于中焦, 为气机升降之枢,胃以通为贵,脾以运为昌,通运正常则五脏六腑得到滋养,四肢百骸血流畅快,肌肉充实,体态安健,不管何种疾病,只要脾胃通运正常,均可得到治愈。如果脾阴不足,只注重滋补营血,不照顾到脾运,虽补亦难奏效,又可妨碍脾气。胃阴耗伤,亦不可过用滋腻之品,以防胃的通降功能下降,而出现胃纳失常。1.5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泻理应得当 由于脾胃 的特点为多气多血,出现病变易多虚多实,如见虚实挟杂之证,临床治疗,应遵循《内经》之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合理补泻。 2 脾胃病时间疗法 《素问·太阴阳明论》言:“脾者土也,治中央,常 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肠)胃病发病时间学是近年来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实古人对此也有一定的认识,如《素问·玉机真脏 论》言:“脾脏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者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王冰注曰 :“纳水谷化津液,· 062·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40卷第2期

名医刘炳凡脾胃28治法及医案赏析

名医xx脾胃28治法及医案赏析 xxxx脾胃治法28则 xx整理于2008-10-27晚。 (一)调和营卫法(营卫不和)[/B] xx认为: “脾为之卫”,脾虚时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内经》云: “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B]脾胃健运,阴裕阳充,则抵抗力自然提高,此法常用于表虚易感者。 如刘氏治康某某,女,40岁,常自汗出,易感冒,怠倦嗜睡,少气懒言,脉缓弱无力,与黄芪建中汤[/B]7剂而病解,此东垣五药之一,乃《金匮要略》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者。 尤在xx: “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所以固表止汗,可防复感,用之屡验。 (二)和胃疏肝法(附肝气犯胃案)[/B] “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宜降则和”。刘氏认为: 肝胆气郁,多见胃气上逆,故降胃必须平肝。胃寒不和则泛清涎;胃热不和则食入即吐;过饱不和则宜消其食;过饥不和则宜填其空。 和则纳,降则通,肝之疏泄利则气不滞血不瘀,而痛止矣。 如治范某某,女,42岁,患者精神不爽,胃脘刺痛连胁,影响睡眠,恶心欲呕,不思饮食。 经某医院用纤维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用中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察其舌质淡红而边紫暗,苔白薄,其脉弦涩。此乃肝胃不和,肝气横逆

犯胃,气滞血瘀而作痛。治宜和胃疏肝,调达气血。方用沙参、茯苓、怀山、炙甘草、法夏、广皮、灵脂、蒲黄、延胡索、白芍、甘松、砂仁。服上方14剂,胃痛缓解,恶心欲呕消失,食纳增加,拟原方14剂,服完病愈,未再复发。 xx认为: 本例患者久病体虚,精神不爽,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气机阻塞瘀滞,胃失和降而痛连脘胁。故治疗用陈夏六君加砂仁,以健脾和胃,用沙参、怀山易参术者,养脾胃之阴也。《别录》云: “沙参疗胃痹心腹痛。”用延胡、白芍、灵脂、蒲黄、甘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不治“炎”而炎症自愈。 (三)和胃利胆法([/B]附胆囊炎医案) 胆邪犯胃,则痛呕胆汁,利胆而不和胃降逆,则非其治也。虽然,“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但调其升降者仍在脾胃,故立和胃利胆法。 如治谭某某,女,44岁。患者右上腹、胁下时痛,且向右肩放射,阵发性加剧,反复发作1年余,发时剧痛,呕吐黄水。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胆囊造影检查,发现胆囊肿大为7cm×4cm,诊断为胆囊炎,准备手术,患者不愿,于 1980年5月来院就诊。 初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并见面色萎黄,纳差,体倦,小便黄,舌苔薄白,质红,脉弦数。 此乃肝胆郁热,气滞血瘀而痛。治宜和胃降逆,疏肝利胆,佐以益气活血,欲降之必先升之。 方用四逆散加减: 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太子参、沙参、丹参、女贞子、灵脂、蒲黄、郁金、金钱草,另加火硝(胶囊装吞)、鸡内金、隔山消。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中医治胃气不降病例

中医治胃气不降一例 ――便秘、腹满、胸闷、头目眩晕 患者便秘、腹满、胸闷、头目眩晕日久。 患者常感脘腹部胀闷不舒,饮食减少,稍微增多则胀满加重,嗳气频频,时有恶心、呕逆。之后又觉胸部满闷,两胁胀痛,心中时觉烦热,呼吸气粗而不顺畅。并觉时常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脘。又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头脑发胀,面目时潮红,烦躁易怒,口苦,舌胀。每于生气、上火后诸症加重。 视其身体发胖,形气俱实,舌红胖苔白黄而厚,面目虚浮状,脉象弦而有力。 以往治疗用药情况:因为大便干燥,曾用过清宁丸、番泻叶、果导、蜂蜜等,也曾用过开塞露。以上诸药,用后则大便即通,过后仍然秘结。因胸脘痞满,腹部胀闷,曾服过紫蔻丸、疏肝丸、宽胸顺气丸、木香顺气丸、保和丸等理气开郁之品,服后胸腹暂舒,不用药则胀闷依然。因头目眩晕,上焦有火,曾用过上清丸、清眩丸、龙胆泻肝丸等,药后火热稍清,停药则仍然如前。并用过行气开郁,通便清火之汤药数剂,其作用大抵如前药。 据其症情与服药情况,知其病为胃气不降,导致肺气不清,冲气上逆,肝气郁滞化火,而上焦有热。遂用降胃安冲,清金疏肝之法。其方:生代赭石细粉30g,生山药30g,半夏15g,竹茹10g,玄参20g,白芍20g,寸冬15g,当归15g,牛膝15g,生麦芽15g,茵陈10g。水煎每日1剂,3次服。 3剂后,觉上逆之气渐少,大便稍通,胀闷略舒,头目眩晕也轻。又于前方中加柏仁15g,代赭细粉每次冲服5g,其余煎服。3剂后,大便畅通,日行1次,腹满胸闷也大有好转,已不觉呕逆、恶心;头目也觉清爽。又3剂后,诸证皆乎。后用脑立清善后。 辨证思路 在临床中,患者经常出现大便秘结,或三五日1行,或七八日1解,便时干涩困难,同时伴有腹部胀满,胸脘满闷,烦热,经常嗳气,呕逆,饮食减少,或两胁胀痛,或呼吸不顺畅而气粗,渐渐出现头晕目眩、耳鸣,或头部胀痛者,并不少见。高龄者尤多。其大便秘结难行,或用泻下药,或用润肠药,虽可暂通,而过后更甚;其胸腹胀满,饮食少思,嗳气、呕逆,极似气机郁滞,食积不消,但施以行气消导之品,药后稍舒而药停依旧;其头目眩晕耳鸣口苦,似为上焦有热,用清热泻火之品而疗效不能持续者,皆可考虑为本证。 因大便秘结,在用泻下药与润肠药后而效果不能持续者,说明其证非为热结或肠燥。若系热结便秘,当用苦寒泻下之品后,随着大便之通利而热邪自去,热邪去而津液不伤,自无再秘之理。如属肠燥津亏便秘,用滋阴润肠之品而大便滑润后,说明阴液渐复。而此证初用虽通而停后无效,其秘结既非热结,又非肠燥。 其胸腹胀满,胁肋不舒、嗳气、呕逆等,用行气开郁消导之剂,疏而又滞者,说明其证非气郁食积可知,且其并无饮食自倍之因,即或少食或不食,而诸症并不减轻。其头目眩晕、耳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2岁。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酸,呃逆,伴咯痰黏稠,咯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稍腻,脉滑。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中医辨证为痰热结胸,胃气逆阻。治以辛开苦降,清化痰热,润降胃气。处方:法半夏、瓜蒌、浙贝母、桔梗、苏梗、佛手各10克,黄连、旋覆花各6 克,刺猬皮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胸骨后灼痛较前好转,但食入后反酸,呃逆,胃脘疼痛,咯黏痰,咯之不利,夜间休息差,舌淡红,苔黄少,脉缓。中医证属痰热,气血不畅兼阴虚,治以清化痰热,滋阴润降,行气活血。处方:法半夏、蒲黄、佛手、麦冬、瓜蒌、五灵脂各 10克,太子参20克,石斛12克,苏梗8 克,刺猬皮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稍红,苔薄白,脉沉细。再服二诊方加减调治1 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刀;: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三、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温中补虚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汤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主要配伍之效。四者相伍形成配伍组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若消化性溃疡属脾胃虚寒者,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为黄芪建中汤核心配伍,温健中宫之气,和营卫;泛吐清水甚,加白术15克健脾气,益智仁12克摄脾涎。 典型病例:刘某某,男,49岁。患者 5年前渐觉胃脘疼痛胀闷不适,曾在西安市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经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时轻时重。近日感胃脘喜温喜按,胀闷冷痛,畏寒肢冷,食欲极差,不食不饥,体重日减,乏困无力,强食过多则口吐清水涎沫,大便稀溏,舌胖有齿痕,质暗,苔白,脉沉细。临床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治法:温补中

中医经典医案

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治疗肝癌、门静脉高压症【标题】: 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治疗肝癌、门静脉高压症。 【提要】: 肝癌属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治以茵陈蒿汤和甘露消毒丹加减,清热利湿、化瘀散结。 【病例摘要】: XXX,男,46岁,3。 初诊: 2014年08月05日。 右上腹胀痛不适10天 患者主因“右上腹胀痛不适10天”入院。入院症见: 神志清,精神欠佳,面色晦暗,右上腹疼痛,腹胀,口干苦,纳差乏力,大便未解,小便黄赤。舌质淡,苔黄腻,脉弦涩。相关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示: ALT:67.1U/L,AST:39.6U/L,TBIL:12.8umol/L,DBIL:4.4umol/L;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示: 透明质酸:14.34ng/ml,层粘连蛋白:99.97 ng/ml,三型前胶原N端肽:22.201ng/ml,Ⅳ型胶原:31.90ng/ml,HBV-DNA:7.689E+06IU/ml;腹部彩超示:1.肝实质内回声密集增强增粗,门静脉、脾静脉增宽,肝硬变。2.脾大(中度)。腹部CT增强扫描:1.肝右叶后下段占位性病变,多考虑肝癌。西医诊断:1.肝癌;2.肝硬化(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为胁痛,症属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治宜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拟方茵陈蒿汤和甘露消毒丹加减。处方:

茵陈30g,栀子(焦)10g,大黄15g,豆蔻10g,广藿香10g, 滑石粉10g(包煎),木通8g,黄芩10g,浙贝母10g,射干10g,丹参15g,赤芍15g,川芎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莪术8g,甘草6g。4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 2014年08月09日): 服上药后上腹部胀痛稍有减轻,仍觉纳差乏力,上方加黄芪15g,莱菔子15g,6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三诊( 2014年08月15日): 服上药后右上腹胀痛明显缓解,腹胀消失,食纳增加,精神状况好转,偶感乏力,上方去黄芩、贝母,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四诊( 2014年08月22日): 服上药后右上腹隐痛,食纳及精神状况尚可,继服上药8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五诊( 2014年08月30日): 服上药后右上腹偶感隐痛,纳食及精神状况可,上方加陈皮10g,枳壳 12g,8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六诊( 2014年09月07日):

脾胃科中医病历范文(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中 入院记录 姓名:郑×职业:保安 性别:男工作单位:常州市奇丰机械电子厂 年龄:23岁住址:江苏省金坛市社头镇前春村委芦巷村28号 婚姻:未婚供史者(注明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 出生地:江苏金坛入院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6:45时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7:00时 发病节气:秋分后“” 主诉:胃脘隐痛1年,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xx年xx月中旬饮入凉啤酒后出现胃脘部隐痛,自服药物后缓解(具体不详)。此后间断出现胃脘隐痛,餐后胀满,畏寒,服用雷尼替丁胶囊、香砂养胃丸后缓解。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隐痛加重。于xx年xx月于xx医院行胃镜示:;病理示:。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及中药汤剂症状可缓解,今日为求系统治疗收住我院,刻下症:胃脘隐痛,喜按,畏冷恶风,食后胀满,无恶心呕吐,纳可,夜眠安,二便可。

既往史:双膝关节骨质增生xx年,左膝稍重,外敷药物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个人史:原籍出生,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等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活较规律,居住环境一般,无潮湿之弊,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史。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T:37.5℃,P:67次/分,R:18次/分,BP: 118/72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表情自如,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步行入院,步态正常,查体合作,语声正常,无异常声音如呻吟、呃逆等,无特殊气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球结膜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无异常,鼻中隔无偏曲,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正常,甲状腺血管无杂音,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搏动正常,双侧无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两肺语音传导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6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胃脘部压

名医刘炳凡脾胃28治法及医案赏析

名医刘炳凡脾胃28治法及医案赏析 刘炳凡老中医脾胃治法28则 薛东庆整理于2008-10-27晚。 (一)调和营卫法(营卫不和)[/B] 刘氏认为:“脾为之卫”,脾虚时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内经》云:“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B]脾胃健运,阴裕阳充,则抵抗力自然提高,此法常用于表虚易感者。 如刘氏治康某某,女,40岁,常自汗出,易感冒,怠倦嗜睡,少气懒言,脉缓弱无力,与黄芪建中汤[/B]7剂而病解,此东垣五药之一,乃《金匮要略》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者。尤在泾云:“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所以固表止汗,可防复感,用之屡验。 (二)和胃疏肝法(附肝气犯胃案)[/B] “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宜降则和”。刘氏认为:肝胆气郁,多见胃气上逆,故降胃必须平肝。胃寒不和则泛清涎;胃热不和则食入即吐;过饱不和则宜消其食;过饥不和则宜填其空。和则纳,降则通,肝之疏泄利则气不滞血不瘀,而痛止矣。 如治范某某,女,42岁,患者精神不爽,胃脘刺痛连胁,影响睡眠,恶心欲呕,不思饮食。经某医院用纤维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用中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察其舌质淡红而边紫暗,苔白薄,其脉弦涩。此乃肝胃不和,肝气横逆犯胃,气滞血瘀而作痛。治宜和胃疏肝,调达气血。方用沙参、茯苓、怀山、炙甘草、法夏、广皮、灵脂、蒲黄、延胡索、白芍、甘松、砂仁。服上方14剂,胃痛缓解,恶心欲呕消失,食纳增加,拟原方14剂,服完病愈,未再复发。 刘氏认为:本例患者久病体虚,精神不爽,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气机阻塞瘀滞,胃失和降而痛连脘胁。故治疗用陈夏六君加砂仁,以健脾和胃,用沙参、怀山易参术者,养脾胃之阴也。《别录》云:“沙参疗胃痹心腹痛。”用延胡、白芍、灵脂、蒲黄、甘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不治“炎”而炎症自愈。 (三)和胃利胆法([/B]附胆囊炎医案) 胆邪犯胃,则痛呕胆汁,利胆而不和胃降逆,则非其治也。虽然,“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但调其升降者仍在脾胃,故立和胃利胆法。 如治谭某某,女,44岁。患者右上腹、胁下时痛,且向右肩放射,阵发性加剧,反复发作1年余,发时剧痛,呕吐黄水。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胆囊造影检查,发现胆囊肿大为7cm×4cm,诊断为胆囊炎,准备手术,患者不愿,于1980年5月来院就诊。 初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并见面色萎黄,纳差,体倦,小便黄,舌苔薄白,质红,脉弦数。此乃肝胆郁热,气滞血瘀而痛。治宜和胃降逆,疏肝利胆,佐以益气活血,欲降之必先升之。方用四逆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太子参、沙参、丹参、女贞子、灵脂、蒲黄、郁金、金钱草,另加火硝(胶囊装吞)、鸡内金、隔山消。 复诊:服前方30剂,右胁胀痛缓解,停药。3个月后复查,胆囊缩小,但仍体倦,舌红,脉弦不数。仍用原方15剂,以善其后。过1年反映,愈后未复发。 刘氏认为:胆附于肝,肝胆郁热,气滞血行不畅,故右上腹、胁下阵发性剧痛,呕吐黄水,小便黄,脉弦数。方用四逆散、郁金、鸡内金、隔山消疏肝利胆,太子参、沙参、女贞子益气养阴,丹参、灵脂、蒲黄活血化瘀。[/B]即《内经》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是也。 (四)养胃宁心法(脏躁案) 《金匮》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此多因情志抑郁,心脾受

中医脾胃疾病辨证与治疗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54258322.html, 中医脾胃疾病辨证与治疗浅析 作者:刘婷姚良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问题,中医脾胃疾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包括湿热证,湿热证,气滞证以及温热症等等,虚症主要包括脾气虚症,脾胃阳虚症,胃阴不足等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患者到底是实证还是虚证,只有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中医;脾胃疾病;辩证;治疗浅析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56-02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脾胃疾病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对于脾胃疾病来说,我国有着丰富的研究论述,我国著名医师张仲景重点对脾胃疾病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于脾胃疾病的两大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综合现代医学的发展理念,辩证的对脾胃疾病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脾胃疾病进行治疗,我国的医学发展水平也能得到快速提高。 1 脾胃病实证 1.1 实热证 中医的脾胃疾病一共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实证和虚证,实证的脾胃病主要包括湿热证,湿温证、气滞证,其中实热证主要是指阳明实热证。如果患者是阳明湿热证则会伴随全身出汗,口渴,舌苔发黄等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清胃泻热的方式。患者可以服用白虎汤,白虎汤的配料主要是石膏、知母、梗米,炙甘草。如果当患者服用白虎汤以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适当的增加或者是减少一些配方,可以将人参加入到白虎烫内,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疗效。如果患者是阳明腑证的话,患者会出现大便干燥,睡眠困难,舌苔发黄且干燥的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轻火泻下的方式,患者可以服用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的配方主要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如果患者是胃火炽盛证,则会出现口臭,牙龈肿痛溃烂,舌苔发黄的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清泻胃火,患者可以服用清胃散或者是石膏知母汤。患者在服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或者是减少一些用量。 1.2 湿热证

沈洪古方新用治疗脾胃病验案3则

血而藏神,心得血养,则神专所用,心血不足则神无所倚。脾主中州,性静藏意,在志为思,脾伤则精微不化,无以奉心。故治以养心安神,健脾益气,以经验方“养心益智汤”治疗。本方为益气聪明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而成。益气聪明汤出自《东垣试效方》,具有补中气、升清阳、散风热之效。黄芪、人参、炙甘草补中益气为君;益智仁、葛根、升麻、石菖蒲、炙远志等升阳益智开窍为臣,佐以蔓荆子清利头目,赤芍平肝敛阴。配合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全方共图补心脾、养心神、益智醒脑之效。本例患儿初诊时有痰热夹杂,故方中佐入半夏、黄连清化痰热,待痰热已化,即加入葛根、升麻升发清阳。随症加减用药,如见多汗、盗汗加煅牡蛎、煅龙骨、糯稻根;兼有睡眠不安加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兼有厌食加炒谷麦芽、鸡内金;情绪烦躁加黄连、半夏;舌苔厚腻加厚朴、陈皮。通过3个月的调治,中气得到补益,清阳得以上升,精神振作,身强体健,耳聪目明。 王师认为,心肝火旺、痰热上扰型为本病的初期的表现,用泻心宁神汤治疗常能痰浊蠲、窍道通而 风阳平。第二阶段则根据痰化火平后之舌质舌苔、脉象等表现,常见心脾气虚、肝肾阴亏或阳弱肾元不足,分别选用孔氏枕中丹、杞菊地黄汤、益气聪明汤、甘麦大枣汤、归脾汤等为主方,益气滋肾、养血填精,达到养心健脑宁神,促进智能发育之效。第三阶段症减病情向愈,惟智质尚弱,记忆力差,继予河车大造丸或龟鹿二仙胶,酌加健脾益气之品,脾肾双调,滋补元神,使髓海充盈,智能日进。王师在治疗中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半夏配黄连、黄芩,即半夏泻心汤之意,清热祛痰,对痰热夹湿之证最为合适;生地黄配百合,即百合地黄汤,阴复热清,百脉调和,气阴相成;龙齿配竹叶,镇惊安神除烦热;石菖蒲配炙远志,能运其神机而开窍醒脑益智,在各阶段均可使用。 第一作者:丁惠玲(1966—),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多动症的诊疗。dinghuiling 11@https://www.doczj.com/doc/354258322.html, 修回日期:2018-07-07 编辑:吴?宁 沈洪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沈教授深谙中医经典,擅用古方疗今病,疗效显著。笔者跟师随诊,受益良多,现将沈师运用古方治疗消化科疾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六味地黄丸化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胡某,男,50岁。2017年9月21日初诊。患者半年来反酸间作,饮酒后加重,胸骨后堵塞感,无嗳气,无腹胀腹痛,时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纳谷不香,二便尚调,夜寐欠安。舌质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腻,脉细小弦。其间服质子泵抑制剂(PPI) 症状好转,停药反复。既往有长期饮酒史,有食道癌家族史。2017年9月14日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 级),食管多发黏膜病变,慢性胃炎伴糜烂增生;病理:(胃窦)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食管)黏膜组织慢性炎伴鳞状上皮增生。辨证属肾阴不足,肝郁脾虚,气郁痰阻。治当滋肾养阴,疏肝健脾,化痰降逆。拟六味地黄丸化裁。处方: 熟地黄15g,炙山茱萸12g,淮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6g,炒薏苡仁30g,炒白术10g,广郁金10g,浙贝母10g,南沙参15g,瓦楞子30g,白及沈洪古方新用治疗脾胃病验案?3?则 丁 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指导:沈?洪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血府逐瘀汤;开噤散;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名医经验;验案中图分类号 R 256.30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 (2019)01-0055-03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19.01.020

【中医】张锡纯论治脾胃

【中医】张锡纯论治脾胃 服务生命之美!——尚道堂 崇尚道德,悬壶济世!微信公众号:shangdaotangI 摘要:张锡纯论治脾胃,确有其独特的见解:脾阳与胃阴并重;升肝脾与降胆胃兼施;补肝气即是实脾胃;补养与开破结合,用药独特,而恰到好处。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反复验证,在理论上认真研究,整理提髙。 张锡纯论治脾胃 张锡纯(1860~1933),河北盐山县人,近代具有革新精神的著名医学家。他不仅在传统中医学术上造诣很深,而且还能顺应科学发展潮流,博采当时西医学之长处,力图沟通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名曰“衷中参西”。他一生的学术经验,荟萃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是书立意新颍,见解独特,注重实践,讲求疗效。善用其方药者,效验异常,故能流传海内外,备受欢迎。今不揣谫陋,爰采书中有关论治脾胃之独特经验,作一简介,以期抛砖引玉。 扶脾阳,益胃阴,并行不悖 祖国医学史上论治脾胃之名家,当首推李东垣和叶天士。李氏善升补脾阳,用药多刚燥;叶氏善滋养胃阴,用药多柔润。张氏则兼采二家之长,融于一炉,创制了不少调补脾胃的有效方剂。如资生汤、资生通脉汤、扶中汤等。方中刚柔并用,

燥润兼施,扶脾阳,益胃阴,并行不悖,两擅其长,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 为什么张氏治疗许多疾病都要从补养脾胃入手?为什么张 氏在补养脾胃时总是扶脾阳与益胃阴同时并进?我的理解是,他治疗的许多疾病,如劳瘵、经闭、膈食、久泄等,都属于慢性虚弱性疾病,症候错综复杂,气、血、阴、阳都有亏损,单纯的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补偏救弊方法是很难奏效的,惟有从调补脾胃,重建中气入手,方能缓缓见效。《灵枢·终始》篇云:“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殆即此意。仲景治虚劳证阴阳两虚之用小建中汤,健运中气,平调阴阳,已肇其端矣。张氏曾解释,“人之脾胃属土……,故亦能资生一身。脾胃健壮,多能消化饮食,则全身自然健壮,何曾见有多饮多食,而病劳瘵者哉(引自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下同)。”至于调补脾胃时必须扶脾阳与益胃阴同时并进者,盖因病至于斯,亦非单纯的脾阳虚或胃阴虚,而是或先损脾阳,阳损及阴;或先损胃阴,阴损及阳,呈现脾阳与胃阴俱虚的病状。故扶脾阳与益胃阴,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在临床上使用的机会很多,不失为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和某些急性病恢复期的有效方法。 升肝脾,降胆胃,曲尽其妙 脾胃共处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方能运化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完整版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 统疾病经验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2岁。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酸,呃逆,伴咯痰黏稠,咯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稍腻,脉滑。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中医辨证为痰热结胸,胃气逆阻。治以辛开苦降,清化痰热,润降胃气。处方:法半夏、瓜蒌、浙贝母、桔梗、苏梗、佛手各10克,黄连、旋覆花各6 克,刺猬皮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胸骨后灼痛较前好转,但食入后反酸,呃逆,胃脘疼痛,咯黏痰,咯之不利,夜间休息差,舌淡红,苔黄少,脉缓。中医证属痰热,气血不畅兼阴虚,治以清化痰热,滋阴润降,行气活血。处方:法半夏、蒲黄、佛手、麦冬、瓜蒌、五灵脂各 10克,太子参20克,石斛12克,苏梗8 克,刺猬皮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稍红,苔薄白,脉沉细。再服二诊方加减调治1 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刀;: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三、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温中补虚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汤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主要配伍之效。四者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