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烹饪原料的分类有哪些步骤方法

烹饪原料的分类有哪些步骤方法

烹饪原料的分类有哪些步骤方法
烹饪原料的分类有哪些步骤方法

烹饪原料的分类有哪些步骤方法

一根据烹饪原料的来源分类绝大多数的烹饪原料来源于植物界或动物界、少数来源

于非生物界和经发酵形成的,因此可把烹饪原料分为下列四类:

1.植物性烹饪原料

1陆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谷类、杂粮、薯类、豆类、糖类、植物油、蔬菜、果品、茶叶、咖啡、可可等。 2水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是海产类.如海带、鹿角菜、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 2.动物性烹饪原料 1陆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畜类、禽类、蛋类、奶类

2水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鱼类、虾类、贝类、蟹类、鳖类等。 3.非生物性

烹饪原料在烹饪中所使用的非生物性原料主要有水、食盐、盐卤和某些食品添加剂等。

4.发酵烹饪原料有相当部分烹任原料是经发酵加工形成的,如酱、酱油、醋、酒、味精、酸菜、泡菜等等。

二根据烹饪原料生理生化特点分类

根据烹饪原料的生理生化特点和品质特征不同,可以分为鲜活烹饪原料、生鲜烹饪原

料和干燥烹饪原料三类:

1.鲜活烹饪原料鲜活烹饪原科具有呼吸作用,如蔬菜、水果、鲜蛋和水产活品等。

蔬菜和水果呼吸作用的强弱与它门的生命活动及贮存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2.生鲜烹饪原料生鲜烹饪原料—般是指含有多种酶类,但不具有呼吸作用的原料,

如鲜畜肉、鲜禽肉、鲜奶和水产鲜品等等。生鲜烹饪原料内部各种生化作用仍在不断进行,外界环境条件对它们的质量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3.干燥烹饪原料干燥烹饪原料含水量低,在干燥环境中贮存不容易变质,在潮湿环

境中贮存则会吸湿受潮引起质量变化于燥。

1.量的搭配

突出主料配制多种主辅原料的菜肴时,应使主料在数量上占主体地位。例如“炒肉

丝蒜苗”、“炒肉丝韭菜”等应时当令的菜肴,主要是吃蒜苗和韭菜的鲜味,因此配制时

就应使蒜苗和韭菜占主导地位,如果时令已过,此菜就应以肉丝为主。

平分秋色配制无主、辅原料之分的菜肴时,各种原料在数量上应基本相当,互相衬托。例如“熘三样”、“爆双脆”、“烩什锦”等,即属这类。

2.质的搭配

同质相配即菜肴的主辅料应软软相配如“鲜蘑豆腐”,脆脆相配如“油爆双脆”,

韧韧相配如“海带牛肉丝”,嫩嫩相配如“芙蓉鸡片”等等,这样搭配,能使菜肴生熟一致,吃口一致;也就是说,符合烹调要求,各具自己的特色。

荤素搭配动物性原料配以植物性原料,如“芹菜肉丝”、“豆腐烧鱼”、“滑馏里脊”配以适当的瓜片和玉兰片等。这种荤素搭配是中国菜的传统作法,无论从营养学还是

食品学看,都有其科学道理。

贵多贱少系指高档菜而言。用贵物宜多,用贱物宜少,例如:“白扒猴头蘑”、

“三丝鱼翅”等,可保持菜肴的高档性。

3.味的搭配

浓淡相配以配料味之清淡衬托主料味之浓厚,例如:三圆扒鸭三圆即胡萝卜、青笋、土豆等。

淡淡相配此类菜以清淡取胜,例如:“烧双冬冬菇、冬笋”、“鲜蘑烧豆腐”等。

异香相配主料、辅料各具不同特殊香味,使鱼、肉的醇香与某些菜蔬的异样清香融和,便觉别有风味,例如:“芹黄炒鱼丝”、“芜爆里脊”、“青蒜炒肉片”等。

一味独用有些烹饪原料不宜多用杂料,味太浓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如:鳗、鳖、蟹,鲥鱼等。此外,如:北京烤鸭、广州烤乳猪等,都是一味独用的菜例。

4.色的搭配

菜肴主辅料的色彩搭配要求协调、美观、大方,有层次感。色彩搭配的一般原则是配

料衬托主料。具体配色的方法有:

顺色菜组成菜肴的主料与辅料色泽基本一致。此类多为白色,所用调料,也是盐、

味精和浅色的料酒、白酱油等。这类保持原料本色的菜肴,色泽嫩白,给人以清爽之感,

食之亦利口。鱼翅、鱼骨、鱼肚等都适宜配顺色菜。

异色菜这种将不同颜色的主料辅料搭配一起的菜肴极为普遍。为了突出主料,使菜

品色泽层次分明,应使主料与配料的颜色差异明显些,例如:以绿的青笋、黑的木耳配红

的肉片炒;用碧色豌豆与玉色虾仁同烹等,色泽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5.形的搭配

这里所说的“形”,是指经刀工处理后的菜肴主、辅原料之形状,其搭配方法有两种。

同形配主辅料的形态、大小等规格保持一致,如:“炒三丁”、“土豆烧牛肉”、“黄瓜炒肉片”等,分别是丁配丁、块配块、片配片。这样可使菜看产生一种整齐的美感。

异形配主、辅原料的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如“荔枝鱿鱼卷”主料鱿鱼呈简状蓑衣形,配料荔枝则为圆或半圆形。这类菜在形态上别具一种参差错落美。

不论是做烧烤,麻辣烫还或是瓦罐煨汤行业,都离不开和各种原料打交道。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下原料的保存方法。

一.低温保藏法:是保管烹饪原料最普通、最常见的方法。因为,低温可以有效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能延缓或停止原料内部组织的生化过程。

二.高温保藏法:因为微生物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弱,当温度超过80度时微生物的生理机能即减弱并逐步死亡,这样防止了微生物对原料的影响。

三.脱水保藏法:是通过一定的干燥方法,使原料降低含水量,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保藏原料目的的一种方法。

四.密封包藏法:是将原料严密封闭在一定的容器内,使其和日光、空气隔绝,以防止原料被污染和氧化的方法。

五.腌渍和烟熏保藏法:一方面是加工制作食品的方法,可增加各种食品的风味特色;另一方面又能起到较长时间保藏的目的。

六.气调保藏法:是目前一种先进的原料保藏方法,它以控制贮藏库内的气体组成来保藏食品及烹饪原料,多用于新鲜蔬菜及水果的保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烹饪食材原料的分类

烹饪食材原料的分类 烹饪食材原料的分类 1.植物性烹饪原料 (1)陆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谷类、杂粮、薯类、豆类、糖类、植物油、蔬菜、果品、茶叶、咖啡、可可等。 (2)水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是海产类.如海带、鹿角菜、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 2.动物性烹饪原料 (1)陆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畜类、禽类、蛋类、奶类 (2)水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鱼类、虾类、贝类、蟹类、鳖类等。 3.非生物性烹饪原料在烹饪中所使用的非生物性原料主要有水、食盐、盐卤和某些食品添加剂等。 4.发酵烹饪原料有相当部分烹任原料是经发酵加工形成的,如酱、酱油、醋、酒、味精、酸菜、泡菜等等。 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1、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淀粉、动物淀粉(糖元)、纤维素 2、脂肪 常温下为固态的称为脂,为液态的称为油。

构成脂肪的脂肪酸主要分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其熔点低,消化率高;饱和脂肪酸其熔点高,消化率低。 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是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但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供给,故称为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多少,是衡量脂肪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志。 3、蛋白质 蛋白质是氨基酸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目前从蛋白质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大约有20多种,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蛋白质又有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之分。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如果同时食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不同蛋白质的食物,可使蛋白质的氨基酸得到相互补偿而改善蛋白质的质量,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4、维生素 是维持生长和进行正常代谢时不可缺少的、存在于食物中的一些小分子微量有机化合物。 5、无机盐 6、水 各种烹饪方法的优缺点第1种:生吃 做法:蔬菜洗干净,直接加调味料或沙拉酱来拌。 优点:操作简单,而且营养素完全没有损失。 缺点:蔬菜体积没有变小,一大盆蔬菜沙拉可能也就半斤菜,一天吃一斤菜的目标难以实现; 少量的蔬菜需要用很多沙拉酱(脂肪含量40%~80%不等)或香

《分类》文本:商品分类

《分类》商品分类 分类依据 商品分类依据是分类的基础。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使用状态等是这些商品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是商品分类中最常用的分类依据。 用途 一切商品都是为了满足社会上的一定用途而生产的,因此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标志,也是探讨商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商品的研究、开发和流通。它不仅适合对商品大类的划分,也适用于商品种类、品种的进一步详细划分。 优点:按商品用途分类,便于比较相同用途的各种商品的质量水平和产销情况、性能特点、效用,能促使生产者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并且能方便消费者对比选购,有利于生产、销售和消费的有机衔接。但对贮运部门和有多用途的商品不适用。 原材料 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不同,因而成分、性质、结构不同,使商品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选择以原材料为标志的分类方法是商品的重要分类方法之一。此种分类方法适用那些原材料来源较多、且对商品性能起决定作用的商品。 以原料为标志分类的优点很多,它分类清楚,还能从本质上反映出各类商品的性能、特点,为确定销售、运输、储存条件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保证商品流通中的质量。但对那些用多种原材料组成的商品如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不宜用原材料作为分类标志。 生产方法 很多商品即便采用相同的原材料,由于生产方法不同,也会使商品具有不同的质量特征,从而形成不同的品种。 按生产方法分类,特别适用于原料相同,但可选用多种工艺生产的商品,优点是因为生产方法、工艺不同,突出了商品的个性,有利于销售和工艺的革新。但对于那些虽生产方法有差别但商品性能、特征没实质性区别的商品不宜采用。如平板玻璃可用浮法或垂直引上法。 化学成分 由于商品中所含化学成分和种类和数量对商品质量、性能、用途等有着决定性的或密切的影响,故按化学成分的分类方法便于研究和了解商品的质量、特性、用途、效用和储存条件,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分类方法。 有些商品,它们的主要成分虽然相同,但由于含有某种特殊成分,而使商品的质量、性

农药分类

农药分类 农药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等, 按化学成分来源及发展过程可将杀虫剂分为两大类。 ⑴无机杀虫剂。如砷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⑵有机杀虫剂。 ①天然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②人工合成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③生物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10类。 ⑴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取食而进入消化系统发生作用,使之中毒死亡,如乙酰甲胺磷等。 ⑵触杀剂:药剂接触害虫后,通过昆虫的体壁或气门进入体内,使之中毒死亡,如马拉硫磷等。 ⑶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且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为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 ⑷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⑸拒食剂:药剂能够影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消除其食欲,使害虫饥饿而死,如印楝素等。 ⑹性诱剂:药剂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可以将害虫引诱到一处,便于集中消灭,如棉铃虫性诱剂等。 ⑺驱避剂:药剂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由于具有特殊气味或颜色,可以使害虫逃避而不来为害,如樟脑丸、避蚊油等。

⑻不育剂:药剂使用后可直接干扰或破坏害虫的生殖系统而使害虫不能正常生育,如喜树碱等。 ⑼昆虫生长调节剂:药剂可阻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扰乱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没有生命力或不能繁殖的畸形个体,如灭幼脲等。 ⑽增效剂:这类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与其他杀虫剂混合后能提高防治效果,如雷力牌消抗液等。 3、按毒理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杀虫剂分为4类。 ⑴物理性毒剂,如矿物油等。 ⑵原生质毒剂,如重金属、砷素剂、氟素剂等。 ⑶呼吸毒剂,如磷化氢、硫化氢、鱼藤酮等。 ⑷神经毒剂,如植物性杀虫剂(如烟碱、除虫菊等)、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此外,作为杀虫剂应用的还有活体微生物农药,这类活体微生物农药,主要是指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经过人工培养,当作农药来防治或消灭害虫,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杀螨剂。主要用来防治危害植物的螨类的药剂,常被列入杀虫剂来分类(不少杀虫剂对螨类有一定防效)。杀螨剂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三大类。 1、有机氯杀螨剂。 2、有机磷杀螨剂,如哒螨灵(速螨酮、扫螨净)等。 3、有机锡杀螨剂,如三唑锡、苯丁锡等。 杀菌剂。对植物体内的真菌、细菌或病毒等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用以预防或防治作物的各种病害的药剂,称为杀菌剂。 1、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其化学结构可分为3类。 ⑴无机杀菌剂,指以天然矿物为原料的杀菌剂和人工合成的无机杀菌剂,如硫铜、石硫合剂。 ⑵有机杀菌剂,指人工合成的有机杀菌剂。如有机硫、有机汞、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等。 ⑶生物杀菌剂,包括农用抗生素类杀菌剂和植物源杀菌剂。

烹饪原料的特点分类

烹饪原料的特点分类 烹饪原料的特点分类(一)根据烹饪原料的来源分类 绝大多数的烹饪原料来源于植物界或动物界、少数来源于非生物界和经发酵形成的,因此可把烹饪原料分为下列四类: 1.植物性烹饪原料 (1)陆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谷类、杂粮、薯类、豆类、糖类、植物油、蔬菜、果品、茶叶、咖啡、可可等。 (2)水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是海产类.如海带、鹿角菜、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 2.动物性烹饪原料 (1)陆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畜类、禽类、蛋类、奶类 (2)水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鱼类、虾类、贝类、蟹类、鳖类等。 3.非生物性烹饪原料在烹饪中所使用的非生物性原料主要有水、食盐、盐卤和某些食品添加剂等。 4.发酵烹饪原料有相当部分烹任原料是经发酵加工形成的,如酱、酱油、醋、酒、味精、酸菜、泡菜等等。 (二)根据烹饪原料生理生化特点分类 根据烹饪原料的生理生化特点和品质特征不同,可以分为鲜活烹饪原料、生鲜烹饪原料和干燥烹饪原料三类: 1.鲜活烹饪原料 鲜活烹饪原科具有呼吸作用,如蔬菜、水果、鲜蛋和水产活品等。蔬菜和水果呼吸作用的强弱与它门的生命活动及贮存性能

有密切的关系。 2.生鲜烹饪原料 生鲜烹饪原料—般是指含有多种酶类,但不具有呼吸作用的原料,如鲜畜肉、鲜禽肉、鲜奶和水产鲜品等等。生鲜烹饪原料内部各种生化作用仍在不断进行,外界环境条件对它们的质量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3.干燥烹饪原料 干燥烹饪原料含水量低,在干燥环境中贮存不容易变质,在潮湿环境中贮存则会吸湿受潮引起质量变化。 烹饪的基本含义原料是烹饪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烹饪原料更加丰富多彩,国际的烹饪原料与我国传统的烹饪原料都大显神通,各显其能。烹饪原料从品种、规格、品质、数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传统与创新烹饪原料,与烹饪技艺相结合,转化成新的美味佳肴,满足全世界人们的需求,为中国烹饪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如传统的烹饪原料鸡、鸭、鱼、猪、牛、羊等众多菜肴,是我国历代厨师辛勤劳动、苦心经营、因材施艺,合理用料,巧妙配伍,精心烹制,细心调理的结果,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形成了不同的烹饪流派和饮食文化。但从国外引进的许多新型烹饪原料,进入餐饮市场,拓展了食物结构,为现代中餐烹饪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如人工孵化养殖的三文鱼、鸭嘴鱼、肥牛、鳄鱼、鸵鸟等,加以巧妙、合理、科学、经济、大胆地使用,创造出了不少新的风味菜肴,适应了广大群众在饮食文化上的节奏变化,满足了不

原材料分类

材料分类明细 一、原材料 (一)、主要材料 1、主材--水泥 2、主材--钢材 3、主材--地材 4、主材--钢铰线 5、主材--炸材(代号品) 6、主材--木材 7、主材--水泥制品 8、主材--沥青 9、其他主材 (二)、辅助材料 包含粉煤灰、外加剂、连接套筒、锚具、声测管、竹胶板、橡胶支座、土工材料、塑料排水管等。 (三)、机械配件 (四)、油料 1、油料--燃油 2、油料--润滑油 二、周转材料 包含各类模板、架管、扣件、型材、贝雷架、轨道、活动房等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 三、低值易耗品 不包含在以上各类材料中的其它材料及各类小型设备。

原材料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原材料 英文名称:raw material 定义:投入生产过程以制造新产品的物质。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工程(2)总论(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原材料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原料(raw material)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processed material)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举例来讲,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料,将原木加工为木板,就变成了材料。但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原料和材料的划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来统称。 目录 简介 种类 入账处理 展开 简介 种类 入账处理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原料(raw material)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processed material)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原材料在会计中的定义是:原材料是指经过加工能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材料及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辅助材料。原材料是企业存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规格较多,为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和核算,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举例来讲,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料,将原木加工为木板,就变成了材料。但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原料和材料的划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来统称。

农药名称与分类(英中)

Name and classification 农药名称与分类 2 Pesticides 农药 3 Low toxicity pesticides 低毒农药 4 Residual pesticides 残留性农药 5 Persistency pesticides 持久性农药 6 Non-public hazards pesticides 无公害农药 7 Restricted application pesticides 限制使用的农药 8 Water-soluble pesticides 水溶性农药 9 Oil-soluble pesticides 油溶性农药 10 Pesticide Name 农药名称 11 Common Name 通用名称 12 Trade Name 商品名称 13 Chemical Name 化学名称 14 Abbreviation Name 缩写名称 15 Code number 试验代号 16 Chinese Name 中文名称 17 Insecticides 杀虫剂 18 Insecticidal spectrum 杀虫谱 19 Selective insecticide 选择性杀虫剂 20 Systemic insecticide 内吸性杀虫剂 21 Organochlorine insecticide 有机氯杀虫剂 22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 有机磷杀虫剂 23 Organic nitrogenous insecticide 有机氮杀虫剂 24 Pyrethroid insecticide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25 Stomach poison 胃毒剂 26 Contact insecticide 触杀性杀虫剂 27 Fumigant insecticide 熏蒸性杀虫剂 28 Neurotoxin, Nerve poison 神经毒剂 29 Antifeedants, Feeding deterrent 拒食剂 30 Repellent 忌避剂 31 Attractant 引诱剂 32 Chemosterilant 不育剂 33 Insect growth regulators 昆虫生长调节剂 34 Fungicide, Bacteriocide 杀菌剂 35 Fungicidal spectrum 杀菌谱 36 Fungicidal activity 杀菌活性37 Protective fungicide 保护性杀菌剂 38 Curative fungicide 治疗性杀菌剂 39 Systemic fungicide 内吸性杀菌剂 40 Unsystemic fungicide 非内吸性杀菌剂 41 Eradicant fungicide 铲除性杀菌剂 42 Botanical fungicide 植物性杀菌剂 43 Seed treatment 种子处理剂 44 Seed disinfectant 种子消毒剂 45 Soil disinfectant 土壤消毒剂 46 Nematicide 杀线虫剂 47 Rodenticide 杀鼠剂 48 Miticide, Acaricide 杀螨剂 49 Plant growth regulator 植物生长调节剂 50 Herbicide 除草剂 51 Herbicidal spectrum 杀草谱 52 Herbicidal activity 杀草活性 53 Broad spectrum herbicide 广谱性除草剂 54 Selective herbicide 选择性除草剂 55 Contact herbicide 触杀型除草剂 56 Hormone type herbicide 激素型除草剂 57 Translocatable herbicide 输导型除草剂 58 Sterilant herbicide 灭生性除草剂 59 Biological herbicide 生物除草剂 60 Pre-emergence herbicide 芽前除草剂 61 Pre-sowing herbicide 播前除草剂 62 Stem and leaf treatment 茎叶处理剂 63 Benzoic herbicide 苯甲酸类除草剂 64 Phenoxy herbicide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65 Phenolic herbicide 酚类除草剂 66 Diphenyl ether herbicide 醚类除草剂 67 Anilide herbicide 酰胺类除草剂 68 Nitro aniline herbicide 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69 Urea herbicide 脲类除草剂 70 Sulfonylurea herbicide 磺酰脲类除草剂 71 Imidazolone herbicide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72 Carbamate and thiolcarbamate herbicide 氨基及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73 Triazine herbicide 三氮苯类除草剂 74 Organophosphorus herbicide 有机磷类除草剂 75 Aliphatic herbicide 脂肪族类除草剂 76 Heterocyclic herbicide 杂环类除草剂

(整理)先正达农药详细介绍.

先正达世高讲论 产品名称:10%世高水分散粒剂 产品规格:50克×100袋,10克×50袋×8盒 主要成分:10%苯醚甲环唑 农药登记证号:LS99008 分装登记证号:LS99008-F01-142 分装批准证书号:HNP32057-D3301 执行标准号:Q/320583GQB08-2003 产品特点:内吸广谱杀菌剂,可防治各类黑斑病、黑星病、炭疽病、早疫病、斑点落叶病等大多数高等真菌性病害,具有强治疗效果和长持效期的特点。使用方法: 作物防治 对象 用药量使用方法 安全 间隔期 梨树黑星病稀释6000-7000倍保护性防治:从嫩梢至10毫米幼果期,每隔7-10天喷一次药。随后视病情,每隔7-10天喷一次药。 或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 30天 精品文档

治疗性防治:发病4天内喷一次药;每隔7-10天再喷一次,或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 西瓜炭疽病50-75克/亩发病前或初期,叶面喷雾。3天大白菜黑斑病35-50克/亩用足量的清水稀释药剂,发病时开始叶面喷施,每隔14天左右再喷一次。21天番茄早疫病67-100克/亩用足量的清水稀释药剂,在发病前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每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7天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稀释1500-200倍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每隔7-10天再喷一次。30天 注意事项: 1、勿让儿童接触本品,加锁保存。不能与食品、饲料存放在一起。 2、施药时,应穿长袖衣、长裤、靴子,带面罩和手套。请勿在施药现场吸烟和饮食。 3、施药后,彻底清洗防护用具,洗澡,并更换和清洗工作服。 4、本产品对鱼及水生生物有毒,勿将药液或空瓶子弃于水中,避免影响鱼类和污染水源。 5、使用过的空包装,用清水冲洗三次,压烂后土埋,切勿重复使用或改作其他用途。 6、未用完的制剂应保存在原包装内,切勿将本品置于饮料容器内。 7、本品应贮藏在避光、干燥、通风处。贮藏温度应避免低于-10℃或高于35℃。 精品文档

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

第二章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 本章内容: 第一节烹饪原料鉴别 第二节烹饪原料选择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烹饪原料鉴别、选择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及主要原则。 学习重点:原料鉴别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烹饪原料鉴别 烹饪原料鉴别——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烹饪原料的特点、品种、性质等方面进行判断或检测,从而确定烹饪原料的优劣,保证正确地选择和利用优质烹饪原料。 一、烹饪原料鉴别的目的及意义 1、烹饪原料是烹调加工的物质基础,烹饪原料品质的好坏对菜肴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高质量的菜肴必须以优质的原料为基础。----提供合理营养物质 2、烹调前对烹饪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别,可以正确地选择原料,发挥原料的特点。---提供风味基础(色、香、味、形等) 3、烹饪原料的好坏与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微生物、变质、有害物质污染)。---保障使用的安全 二、烹饪原料的鉴别方法 烹饪原料的鉴别方法主要有三种:感官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

(一)感官鉴定 所谓感官鉴定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质量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也就是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 感官鉴定方法直观、简便,不需要借助特殊仪器设备、专用的检验场所和专业人员,甚至能够察觉理化检验方法所无法鉴别的某些细微变化。如表所示 食物原料感官鉴定表 (二)理化鉴定 是指利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对原料的品质好坏进行判断。 此鉴定方法可分析原料的营养成分、风味成分、有害成分等,鉴别结果比较精确,能具体而深刻地分析原料的成分和性质,做出原料品质和新鲜度的科学结论。如:

烹饪原料的分类与鉴定

烹饪原料的分类与鉴定 烹饪原料的分类与鉴定一、烹饪原料的分类 1、按原料的自然属性分类有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2、按原料的加工状况分类有鲜活原料、冷冻原料、冷藏原料(冷却)、脱水原料、腌制原料。 3、按原料在菜肴中的用途分类有主料、配料、调料、装饰料。 4、按原料商品学分类有粮食类、蔬菜类、水产品类、畜肉类、禽肉类、乳品类、蛋品类、调料类。 5、按原料资源的不同分类有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 6、按原料营养素构成的不同分类有热量食品原料(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黄色食品)、构成食品原料(蛋白质——红色食品)、保全食品原料(维生素、矿物质——绿色食品)。 7、按原料来源分类有外购原料和自制加工原料(主要指调料)。 8、其他分类随着科技在食品生产加工方面的应用,出现了许多崭新的食品种类,比如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有机天然食品等。绿色食品的基本标准:一是原料产品的产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原料产品的生长过程符合无公害控制标准;三是产品生产加工与包装运输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并经过检测合格才准出售。有机天然食品的基本标准:必须符合

国家食品加工生产卫生各项标准,符合ifoam标准,不受任何污染,不使用人工合成添加剂。 二、烹饪原料的鉴定 (1)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是利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对原料的品质进行判断,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种方法。 理化检验主要是分析原料的营养成分、风味成分、有害成分等。生物学检验可以测定原料或食物有无毒性或生物性污染。运用理化鉴定能具体而准确地分析食品的物质构成和性质,对原料品质和新鲜度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结论,还能查出其变质的原因、有毒物质的毒理等。由于理化鉴定需要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地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周期长,难以在经营企业中使用。但随着食品市场监管的需要及完善,某些原料必须经国家设立的专门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市场,因此理化鉴定主要在检疫部门等使用。 (2)感官鉴定 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用眼、耳、鼻、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有以下5种具体方法。 ①视觉检验: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手段,就是用肉眼对原料的外部特征(形态、色泽、清洁度、透明度等等)进行检验。 ②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鼻子来鉴别原料的气味,烹饪原料都有其正常的气味,当它们腐败变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异味。 ③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辨别原料的滋味,味觉检验就是通过感觉原料滋味的变化,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

烹饪原料的种类的区分

烹饪原料的种类的区分 烹饪原料的种类的区分1、按原料的自然属性分类有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2、按原料的加工状况分类有鲜活原料、冷冻原料、冷藏原料(冷却)、脱水原料、腌制原料。 3、按原料在菜肴中的用途分类有主料、配料、调料、装饰料。 4、按原料商品学分类有粮食类、蔬菜类、水产品类、畜肉类、禽肉类、乳品类、蛋品类、调料类。 5、按原料资源的不同分类有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 6、按原料营养素构成的不同分类有热量食品原料(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黄色食品)、构成食品原料(蛋白质——红色食品)、保全食品原料(维生素、矿物质——绿色食品)。 7、按原料来源分类有外购原料和自制加工原料(主要指调料)。 8、其他分类随着科技在食品生产加工方面的应用,出现了许多崭新的食品种类,比如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有机天然食品等。绿色食品的基本标准:一是原料产品的产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原料产品的生长过程符合无公害控制标准;三是产品生产加工与包装运输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并经过检测合格才准出售。有机天然食品的基本标准: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加工生产卫生各项标准,符合ifoam标准,不受任何污

染,不使用人工合成添加剂。 烹饪原料的分类原则1、依照有关法规选择; 2、依照食用的卫生标准进行选择; 3、依照营养平衡的原则选择; 4、依照烹调的要求选择; 5、根据原料的物性特征进行选择。 烹饪食材原料的加工步骤一、蔬菜原料的初步加工 蔬菜在烹调中应用广泛,它既能做主料又能做辅料,同时也可以做一般的菜肴,还可应用在高档筵席的菜肴品种上。蔬菜含有多种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是人们在日常膳食中不可缺少的烹饪原料。 (一)蔬菜加工的基本要求。 1.按蔬菜类别、规格整理加工。按照蔬菜各种原料的不同食用部分,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去掉不能食用部位,如叶菜类必须要去掉菜的老根、老叶、黄叶等,根茎类则要削去或剥去表皮,果菜类须刮去外皮,挖掉果心,鲜豆类要搞除豆类上的筋络或剥去豆类、花果类需要去掉外叶、撕去筋络等。 2.洗涤整理确保干净卫生。蔬菜类原料的洗涤整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加工程序,如洗涤整理不干净,菜中反会含有泥沙、草根、虫和虫卵,甚至还会含有有毒的农药,严重影响食品卫生的安全以及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蔬菜的洗涤必须要严格按照“一浸、二洗、三漂”的原则进行处理。如在蔬菜洗涤时发现虫以及虫卵时,可在清水中加2%的食盐浸洗,就可使菜上的虫卵浮在水面。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知识》 教案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二 第二章谷物类原料教案一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教案一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知识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理解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了解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生物性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命名;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 概念:烹饪:广义的说就是做饭、做菜的技术和各种饮料的加工; 狭义的讲人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要求,把可食原料加工为直接使用成品的过程。

对烹饪最早最原始的解释 在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周易·鼎卦》中有“以木xu火,亨饪也”的记载,亨是烹的本字,用火加热之意,饪作餁,制熟之意,意为在鼎的下方燃烧木头以产生火力,用火加热,把生的食物原料制熟的过程叫做烹饪。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 一、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化学成分 (一)烹饪原料的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烹饪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材料。 (二)烹饪原料的可食性含义: 1、必须无毒无害。 2、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3、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三)中国烹饪原料的选用特点 1、选料广搏,种类繁多 2、精工再制,特产丰富 3、综合利用,物尽其用 4、药食同源,饮食养生 (1)碳水化合物 (2)脂肪 (3)蛋白质 (4)维生素 (5)无机盐 (6)水 二、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命名 (一)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 1有助于使烹饪原料知识的学科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2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烹饪原料的性质和特点; 3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利用烹饪原料。 (二)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 国内采取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照原料的性质分为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2、按照原料的加工程度分为鲜活原料、干活原料、复制品原料; 3、按照烹饪原料运用分类,分为主料、配料、调辅料; 4、按照商品的体系分为谷物、蔬菜、果品、肉类及肉制品、蛋奶及蛋奶制品、水产品、 干货及干货制品、调味品、野味等。 5、其它分类方法,按照生物学的分类体系 ①生物的分类概念及意义 定义:生物学的分类是依照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来进行分类的,称为自然分类法。即根据生物的外部性状、内部结构、生活特性等而确定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而进行系统地分类。 意义:对于掌握同一类原料的共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②生物的分类等级。 通常情况下,生物的分类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第二章 烹饪原料的鉴别和选择

第二章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 [知识目标]掌握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概念、品质鉴别的依据及方法,了解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及原则。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别和选择,增强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内容提要] (1)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鉴别的依据和标准及方法。 (2) 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 (3) 烹饪原料选择的原则。 (4) 烹饪原料选择的方法。 一、概念: 烹饪原料的鉴别,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烹饪原料的特点、品种、性质等方面进行判断或检测,从而确定烹饪原料的质量优劣,保证正确的选择和利用优质原料。 二、原料的鉴定方法 对食品原料的选择鉴定主要有理化鉴定、感官鉴定两种方法。 理化鉴定就是利用仪器设备或化学药剂鉴别烹饪原料的化学组成,以确定其品质好坏的鉴别方法。 感官鉴定,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也就是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进行综合性鉴别和评价,从中区分出优质、次质的原料品种。感官鉴别简便、直观,是目前餐饮业最常用的品质鉴别方法。感官鉴别法主要有以下工种。 (1)嗅觉鉴別,是通过原料的气味判断原料质量。如牛羊肉具有正常的腥膻味,若出现了臭味、哈喇味、酸味等异常味道,则说明发生了变质。 (2)视觉鉴别,是通过观察原料大小、色泽、光泽、斑纹、杂质等外观形态和包装完整度来判断质量的方法。该方法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感官鉴别法。 (3)味觉鉴别,是利用口、舌等鉴别原料的滋味、口感的方法。适用于可直接入口的调味品、水果及烹任半成品。 (4)听觉鉴别,是通过鼓击、摇动、捏折、咀嚼等使原料发出声音来判断原料的脆度、硬度和成熟度的方法。如敲打西瓜来判断其成熟程度,咀嚼干米粒判断干燥度,折断胡萝卜判断其脆度。 (5)触觉鉴别,是通过手来检验原料的弹性、硬度、粘度、重量等的方法。适用于不可入口的原料,如鲜肉、豆腐、水产品等

材料的分类

材料的分类 材料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需求产生了月种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在展示设计范围内,材料是指用于展示设计且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所有物质。因此,设计材料所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从气态、液态到固态,从单质到化合物,无论是传统材料还是现代材料,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无论是单一材料还是复合材料,均是设计的物质婆药出。为了更好的了解材料的全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浏材料进行分类。 (一)按材料的来源分类第一代的天然材料,是指不改变在自然界中所保持的状态或只施加佃度加工的材料,如,木材、竹、棉、毛、皮革、石材等。 第二代的加工材料,利用天然材料经不同程度的加工而得到的材料,依据加工程度从低到高有:人造板、纸、水泥、金属、陶瓷、玻璃等。 第三代的合成材料r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将石油、天然庄潮煤等原料加工制造而得的高分子材料,如橡胶、塑料、纤维等。 第四代的复合材料,用有机、无机以及非金属乃至金属等各种原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第五代的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具应变能力,拥有潜在功能的高级形式的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可以把展示设计材料分为四大类:一是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二是无机材料:石材、陶瓷、玻璃、石膏等;三是有机材料:木材、皮革、塑料、橡胶等二四是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三)按材料的形态分类设计所用的材料为了加工与使用的方便,往往事先制成一定的形态,按照形态通常将材料抽象的分为三大类:线状材料,设计中所用的线状材料主要有:钢管、钢丝、铝管、金属棒、塑料管、塑料棒、木条、竹条、藤条等。 板状材料,设计中所用的板材有金属板、木板、塑料板、合成板、金属网板、皮革、纺织布、玻璃板、纸板等。 块状材料,设计中常用的块状材料有木材、石材、泡沫塑料、渴疑土、铸钢、铸铁、铸铝、油泥、石膏等。

烹饪原料的品种分类

烹饪原料的品种分类 烹饪原料的品种分类1、按原料的自然属性分类有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2、按原料的加工状况分类有鲜活原料、冷冻原料、冷藏原料(冷却)、脱水原料、腌制原料。 3、按原料在菜肴中的用途分类有主料、配料、调料、装饰料。 4、按原料商品学分类有粮食类、蔬菜类、水产品类、畜肉类、禽肉类、乳品类、蛋品类、调料类。 5、按原料资源的不同分类有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 6、按原料营养素构成的不同分类有热量食品原料(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黄色食品)、构成食品原料(蛋白质——红色食品)、保全食品原料(维生素、矿物质——绿色食品)。 7、按原料来源分类有外购原料和自制加工原料(主要指调料)。 8、其他分类随着科技在食品生产加工方面的应用,出现了许多崭新的食品种类,比如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有机天然食品等。绿色食品的基本标准:一是原料产品的产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原料产品的生长过程符合无公害控制标准;三是产品生产加工与包装运输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并经过检测合格才准出售。有机天然食品的基本标准: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加工生产卫生各项标准,符合ifoam标准,不受任何污

染,不使用人工合成添加剂。 烹饪原料选择的重要意义1、合理选择原料是保证菜点质量的重要条件。为菜点制作提供合适的原料,可保证菜点的基本质量,有助于形成菜点的风味特色和传统特色。 2、扬长避短,使烹饪原料得到充分合理地应用,有效发挥烹饪原料的使用价值。 3、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和卫生要求,避免伪劣原料混入膳食。否则不仅无法保证菜点质量,甚至会导致食物中毒; 烹调的作用 1.杀菌消毒。生的食物原料,尤其是蔬菜的叶壁,不论怎样新鲜干净,也都会常有一些细菌和各种寄生虫,如不杀死,人食后易致病。菌虫多怕高温,一般在80度左右,就可以杀死,因此,烹调是杀菌消毒的有效措施。 2.使生变熟。烹调可以使主、辅料和调料受热后发生质的变化,即:由生变熟。各种食物原料大都要通过烹调才能成为可食的菜肴。 3.促进营养成分分解,利于消化。凡是食物原料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利于人体吸收。烹调能促进食物原料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如:淀粉遇热可发生糊化,有利于淀粉的分解;蛋白质遇热,可变性凝固,变性后的蛋白质易于分解成氨基酸利于人体吸收;脂肪加热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等。烹调不仅能减轻人体消化的负担,而且能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4.调解色泽、增加美感。烹调可以使原料色泽更加美观,如叶菜类加热后会变得更加碧绿;鱼片会更加洁白;虾会呈鲜红色彩

烹饪食材的原料

烹饪食材的原料 烹饪食材的原料(一)根据烹饪原料的来源分类 绝大多数的烹饪原料来源于植物界或动物界、少数来源于非生物界和经发酵形成的,因此可把烹饪原料分为下列四类: 1.植物性烹饪原料 (1)陆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谷类、杂粮、薯类、豆类、糖类、植物油、蔬菜、果品、茶叶、咖啡、可可等。 (2)水生植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是海产类.如海带、鹿角菜、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 2.动物性烹饪原料 (1)陆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畜类、禽类、蛋类、奶类 (2)水生动物性烹饪原料主要种类有鱼类、虾类、贝类、蟹类、鳖类等。 3.非生物性烹饪原料 在烹饪中所使用的非生物性原料主要有水、食盐、盐卤和某些食品添加剂等。 4.发酵烹饪原料 有相当部分烹任原料是经发酵加工形成的,如酱、酱油、醋、酒、味精、酸菜、泡菜等等。 (二)根据烹饪原料生理生化特点分类

根据烹饪原料的生理生化特点和品质特征不同,可以分为鲜活烹饪原料、生鲜烹饪原料和干燥烹饪原料三类: 1.鲜活烹饪原料 鲜活烹饪原科具有呼吸作用,如蔬菜、水果、鲜蛋和水产活品等。蔬菜和水果呼吸作用的强弱与它门的生命活动及贮存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2.生鲜烹饪原料 生鲜烹饪原料—般是指含有多种酶类,但不具有呼吸作用的原料,如鲜畜肉、鲜禽肉、鲜奶和水产鲜品等等。生鲜烹饪原料内部各种生化作用仍在不断进行,外界环境条件对它们的质量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3.干燥烹饪原料 干燥烹饪原料含水量低,在干燥环境中贮存不容易变质,在潮湿环境中贮存则会吸湿受潮引起质量变化于燥烹饪原料主要包括如下两大类: (1)粮豆类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小米、大豆、绿豆、小豆等,它们收获后经晾晒或烘干。其水分含量很低,呼吸作用十分微弱,可耐较时间例的贮存。 (2)干制品干制品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下列三类: ①植物性原料干制品如粮食干制品、淀粉千制品、干菜、干果、茶叶、食糖、腐竹、花椒、大料和紫菜、海带等等。 ②动物性原料干制品如干肉、干鱼、虾米、海米、干贝、蛏干、牡蛎干、蛋粉、乳粉等等。 ③其他干制品如食盐、昧精和某些食品添加剂等等。答案补

农药助剂种类介绍

农药助剂种类介绍 与农药原药混合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合能改善制剂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便于使用的物质,统称为农药辅助剂,简称为农药助剂。 一般来讲,农药助剂本身是没有生物活性的,但助剂选用得当与否,对农药制剂的药效性能有极大影响。例如,含10%敌稗及30%柴油的混合乳油,与不含柴油的20%敌稗乳油具有相似的杀草效果,而敌稗用量却相差1倍;使用波尔多液时,若在其中加入 0.2%~ 0.3%骨胶,可抗雨水冲刷,且能提高防病效果。农药助剂的合理使用,往往还能提高药剂对植物的安全性及降低对人畜的毒性。 填料: 填料可用来稀释农药原药,减少原药用量,使原药便于机械粉碎,增加原药的分散性,是制造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填充物质,如粘土、陶土、高岭土、硅藻土、叶蜡石、滑石粉等。 湿展剂: 湿展剂是指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易于湿润固体表面的助剂。此药液喷到受药表面时,易于在受药表面湿润展布,提高防治效果。如茶枯、纸浆废液、洗衣粉、拉开粉等。 乳化剂: 能使原来不相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水)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油液的助剂,称为乳化剂。如土耳其红油、双甘油月桂酸钠、蓖麻油聚氧乙基醚、烷基苯基聚乙基醚等。 分散剂: 分为两种。一种为农药原液分散剂,是一种具有高粘度特性的物质,通过机械作用,可将熔融的农药分散成胶体颗粒剂,如废粘蜜浓缩物,纸浆废液浓

缩物;另一种为农药制剂的分散剂,能防止粉剂絮结,使粉状农药在喷布时能很好地进行分散。 粘着剂: 粘着剂是指能增加农药对固体表面粘着性能的助剂。药剂粘着性提高之后,可耐雨水的冲刷,提高农药的残效性。常在粉剂中加入适量粘度较大的矿物油,在液剂农药中加入适量的淀粉糊、明胶等。 稳定剂: 稳定剂又称抗凝剂,能防止农药制剂(可湿性粉剂)的物理性能在贮藏过程中变坏(悬浮率降低)。 防解剂: 指能防止农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分解的助剂。 有的将防解剂列入稳定剂一类,例如有的乳剂中加入防解剂可提高乳剂的稳定性。 增效剂: 本身没有杀虫、杀菌作用,但能提高原药杀虫、杀菌效果的助剂。 溶剂: 溶剂是指能溶解农药原药的助剂,多用于加工乳油类农药。 如苯、二甲苯等。

农业部公告禁止使用农药品种清单

农业部公告禁止使用农 药品种清单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农业部公告禁止使用农药品种清单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农业部第199号公告规定,要加强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登记管理,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消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并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清单如下: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树上。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三、根据《农药管理条例》,严格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一)、禁止使用农药1、有机氯类:六六六、DDT、二溴氯丙烷、三氯杀螨醇、毒杀芬、赛丹等。2、有机磷类: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含复配剂)、对硫磷(1605)(含复配剂)、甲胺磷(含复配剂)、久效磷(含复配剂)、磷胺(含复配剂)、氧化乐果、甲基异柳磷、高渗氧化乐果、增效甲胺磷、水胺硫磷、甲拌磷、克线丹、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氯唑磷、苯线磷等。3、

《原料知识》课程标准

烹饪原料知识教学大纲 (72 学时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烹饪原料的鉴别与运用能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它的任务是:讲授有关烹饪原料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适应市场要求奠定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烹饪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烹饪原料基础知识,了解常用烹饪原料的品种、产地、产季、上市季节和品质要求;理解烹饪原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特点、化学成分;熟练掌握原料的分类、质量变化的因素、品质鉴别、保管方法;重点掌握原料在烹饪中的运用,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烹饪原料的名称、产地、产季、上市季节和品质要求。 2.理解烹饪原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特点、化学成分。 3.掌握烹饪原料的分类与质量变化因素、鉴别和保管方法及烹饪运用。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具备烹饪原料结构的识别、品质鉴别和保管的能力。 2.掌握常用烹饪原料在烹饪中应用的基本方法。 3.善于应用新型原料品种。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2.具有对本课程知识的思考、分析和应用意识。 3.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1.烹饪原料的分类、质量及化学成分 了解烹饪原料的概念、质量要求。理 解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 掌握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 2.烹饪原料的选择、品质鉴别和保管 了解烹饪原料选择的目的、原则。 理解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依据和标准。 掌握烹饪原料在贮存保管中的质量变化和影响原料质量变化的因素。 掌握烹饪原料的鉴别和保管方法。 (二) 谷物类 1.谷物类原料基础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