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债权法课堂笔记整理

债权法课堂笔记整理

债权法课堂笔记整理
债权法课堂笔记整理

债权法课堂笔记整理

授课教师:王文军

上篇债法总论

第一章债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债与债权法

一、债的概念(《民通》84th):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

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作为+不作为=给付

注:给付是指债的关系上特定人之间有权请求的特定行为。(包括行为和结果两部分,不以财产价值为限)

(1)包含给付的行为和给付的结果。

(2)某些情况下不要求结果的发生。

(3)标的≠标的物

(二)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结合关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有权请求一定给付的法律关系。

(三)债的关系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1、广义:除了个别的给付关系(如合同),还包括危险的告知等。(结构复杂,随时间

不断变化)

注:合同履行后,可以说广义债的关系消灭,但它仍作为当事人保有各自给付的法律上的原因。

2、狭义:一方享有债权,另一方负担相应的债务。

二、债权的性质

(一)债权不是对债务人人身、行为和给付标的物的支配。

(二)债权的本质是有效地受领债务人的给付。

三、债权的法律特征

(一)债权是请求权:

债权与请求权:

(1)债权是目的(实质性权利),请求权是手段。

(2)请求权不仅仅会因为债权产生,也可由其他权利(物权、人格权等请求权)产生。(二)债权是相对权:

例外:买卖不破租赁、涉他合同、预告登记等。

(三)债权具有相容性(相对于物权排他性):在同一个标的物上,可以有数个内容相同的债权。

例:甲同时将某物卖给5个人,并签订买卖合同,则5个合同均成立并生效,甲同时对5个人负有债务。

例外:《买卖合同司法解释》9th——普通动产一物数卖

(四)债权具有平等性:请求不分先后。

1、数个债权同时对一个标的物发生时,无论债权关系成立的先后,其地位一律平等。

2、企业破产时,债权人根据职工工资>国家利益>普通债权的原则按比例受偿。

3、未破产时,债务人有偿还债务的自由。

(五)债权具有期限性:罗马法把债权称作“法锁”,若永久存在,会限制债务人交易的自由,债权具有死亡的因素,目的达到了债权就消灭。

例:租赁合同最多不能超过20年。

四、债权的权能

(一)请求力:向债务人或法院请求。

(二)可执行性:胜诉后,可以强制的方法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三)可自力实现性:在不能使用国家公权力的援助,不实现自主救济就无法实现债权时,可自力实现。

(四)处分权能:免除、让与、设定权利、抵消等。

(五)保有给付的法律原因(保持力):否则构成不当得利。

五、债的关系上的义务群

(一)给付义务(核心):

1、主……(主要的):在债的关系上固有、必备的,用以决定债的关系的类型。

2、从……:确保债权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

3、原(第一次)……与次(第二次)……:

(1)原……

(2)次……:原……在履行过程中由于特殊事由发生转变。

(3)二者可能并存,也可能不并存。

(二)附随义务(60th(2)):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1、与主给付义务的区别:

(1)不受债的关系类型限制,内容一致。

(2)债务人不履行附随义务,还不能使债权人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只能就其造成的损害要求赔偿。

(3)在双务合同关系中,没有双方处于给付与对待给付的关系。

2、与从给付义务的区别:附随义务不能诉请履行,但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三)不真正义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

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119th)

注:不真正义务违反后没有承担向对方的责任,仅仅是使自己承担不利后果,是为了自己

的利益而存在的。

(四)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

1、先……:违反即产生缔约过失责任。

2、后……:合同消灭后,当事人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

密等义务。(92th、《合同法解释(二)》22th)

六、债权法(the law of obligation)及其地位

(一)财产法的一部分

(二)调整交易关系的交易法

(三)普遍性特征

(四)更多任意性规范

第二节债权的发生根据

一、法律行为:单方或双方。

二、意定之债:合同约定

三、法定之债

(一)侵权

(二)无因管理

(三)不当得利

(四)缔约过失责任

第三节债的分类

一、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二、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

(一)概念:

1、特定……:以特定给付为标的的债。

2、种类……:给付以其种类中的一定数量来指示的债。

(二)区分意义:

1、二者对当事人给付的约束程度不同,特定之债更严格。

2、标的物因不可抗力灭失后,特定之债的给付义务即行免除,而种类之债则相反。(三)种类之债的特定化(无法特定化则不能履行):

1、特定方法:当事人约定由某一人指定。

2、债务人交付其物之必要行为完结:

(1)往取之债:将给付物分离,置于债权人可受领的状态,并向债权人发出催告。(2)付偿之债:按正确方式将标的物发送给债权人。

(3)送付之债:债务履行点在第三方。

三、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根据债的关系中一方的人数区分。

(一)多数人之债的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1、按份之债:债的一方主体为多人,各自按一定份额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

(数个债的集合,互不牵连,也无权主张超出份额的权利)

(1)性质:通常认为按份之债是基于同一原因而发生的数个债。

(2)意义:违约责任、诉讼时效等事项对其他债务人、债权人不生效力。

2、连带之债:……,一方当事人之间存在连带关系(即当事人各自的债权债务

具有共同目的,从而在债的效力、消灭上互相牵连),分为连带债权和连带债务。

注:可因约定发生(合同),也可依法定发生(合伙、共同侵权、代理等)

(二)连带债务的效力:

1、对外效力:

(1)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的一人、数人或所有人请求履行债务。

(2)债权人可以向各债务人同时或先后请求……

(3)债权人可以向各债务人请求全部或部分履行债务。

2、就当事人一方所生事项的效力

3、对内效力(连带债务人之间内部关系):对内求偿权

(1)不真正连带:债产生的原因不同,但给付一致,债务人间没有求偿权。

(2)不可分之债:给付不可分(分为多个部分将减损其价值)或因约定而不可分,准用连带之债的法律规则。

四、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一)概念:

1、简单之债:标的单一,债务人只能就此进行给付,债权人只能接受此标的。

2、选择之债:标的为两项以上,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一而为给付。

(二)选择给付的特定方法:

1、当事人约定

2、行使选择权

3、给付不能:

(1)剩余多个给付。

(2)剩余一个给付。

(3)全部不能:除不可抗力外,应负违约责任。

第二章侵权责任法概述

一、立法进程

二、调整范畴:民事权益,权利和利益(包括胎儿和死者的利益)。

三、热点问题

(一)案例

(二)严重侵害人身权益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工作机能以填补式赔偿为主。

四、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法》6th,行为人因过错损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注:据《侵权责任法》6th(2),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自证无过错的,应当承担责任。(举证责任倒置)适用范围如下:

(1)《侵权责任法》38th:校方对无行为能力人在校受侵害的责任

(2)……48th:机动车对非机动车/行人的损害

(3)……81th:动物园对其饲养动物的侵权责任

(4)……11章:物件损害责任

(二)无过错责任:据《侵权责任法》7th,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无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从其规定。

1、适用于危险责任,特定的企业、物品、设施的所有人、持有人制造了危险来源。

2、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所有人、管理人能有效控制危险。

3、获得利益的人应当负责。

4、承担责任后,可以通过商品服务的价格机能或保险制度分散风险。

五、构成要件(以过错原则为基础)

(一)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

(二)受害人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

(三)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有过错。(故意)

第三章不当得利概述

一、概念: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导致他人遭受损失的法律事实。

二、类型:给付……和非给付……

(一)给付: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增加他人的财产。

(二)给付不当得利:基于给付而产生的不当的财产变动。

1、产生原因:

(1)自始无给付目的:目的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

(2)嗣后不存在。(例: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

(3)给付目的不达。

2、给付不当得利是为了调节处分行为的无因性。

(三)非给付不当得利:基于给付以外的原因产生的不当得利。

1、权益侵害型……:非基于他人给付,或自取利益或由第三人行为或由自然事

件或基于法律规定而受有他人利益。

(1)自取利益:无权使用而消费他人的利益。

(2)自然事件

(3)法律规定:添附后的归属问题

(4)第三人行为

2、支出费用型……:非以给付的意思,在他人的物上支出费用。

3、求偿型……:代他人清偿其债务。

三、构成要件

(一)一方受益。(一般为财产性利益)

(二)他方受损。(受益与受损互为表里)

(三)收益-受损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通说:直接因果关系说——受益与受损必须基于同一原因

事实。

2、日本通说:社会通念说

(四)受益无合法根据(无法律上的原因):欠缺给付目的

四、法律效力:

(一)主体:

1、权利主体:受损人

2、义务主体:受益人/第三人

(二)应返还的客体:原物+孳息

1、德国民法典818th:利用不当得利所得,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予以收缴。

2、原物返还不能:以价额(根据客观交易价值确定)偿还。

注:台湾地区“民法”规定,损害大于利益时,以利益为准;……以损害为准。

(三)返还范围:

1、善意受领:据台湾地区“民法”,这时利益已不存在,免除返还责任。

2、恶意受领:据……,应附加利息一并赔偿;如有损害,亦一并赔偿。

注:不当得利请求权含侵权损害赔偿,不需举证故意或过失。

五、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

第四章无因管理

一、概念及其社会机能

(一)概念(《民通》93th):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二)社会机能

二、性质:事实行为

三、要件

(一)管理他人事务。(见课本P516,扩大解释)

(二)有(仅有或兼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

(三)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四)不违反本人的意思

1、明示

2、推知:根据社会一般观念确定。

注:本人意思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的,管理人出于维护公义的目的……,构成无因管理。

四、法律效果

(一)阻却违法(基于构成侵权的可能):

1、无因管理成立后,出于故意或过失造成损害,仍承担侵权责任。

2、成立无因管理时,因被他人管理事务而受有利益的本人不成立不当得利。

(二)产生管理人的义务(课本P517):

1、管理义务

2、通知及返还的义务

注:台湾地区规定,为急迫危险进行管理,除恶意或重大过失外,不负损害责任。(三)产生本人的义务(支付费用的范围):《民通》93th

1、直接支出的费用

2、直接损失

3、承担的必要债务

五、不当的无因管理:管理事务不符合本人意思,具有违法性,构成侵权,但仍可能给本

人带来利益。

若本人想主张利益,也可使其发生无因管理之效果。

六、不真正无因管理:管理他人事务但没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

(一)误信管理:管理人误信他人之事务为自己之事务,进行管理。

(二)不法管理(明知):构成侵权,准用无因管理的规定。

注:

(1)类推适用:类似情况类似处理。

(2)准用:相似情况同样处理。

第五章债法导论

第一节合同的确定

一、合同的概念:

(一)广义:一切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协议。

(二)狭义:一切以民事……的协议。

(三)最狭义:以债权债务关系为内容的协议。

二、合同的特征:

(一)是法律行为。

(二)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

(三)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协议。

第二节合同的分类

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法律是否为合同规定了特定名称和相应的规范。

(一)有名合同:

1、《合同法》规定的15类合同。

2、其他法律规定的有名合同。

(二)无名合同:

1、纯粹的无名合同

2、混合的无名合同

3、准混合的无名合同

(三)法律意义:适用法律和合同解释的规则不同。

二、诺成合同与要物合同:合同除意思表示外,是否需要其他现实成分。

(一)诺成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的合同。

(二)要物合同:当事人除意思表示一致,还需交付标的物才能生效的合同。

三、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当事人取得权利是否偿付代价。

区分意义:

1、举证责任的分担。

2、确定合同的性质。

3、当事人的责任不同,无偿合同债务人除191(2)的赠与瑕疵担保责任外,一般不承担

责任;有偿合同则不同。

4、对缔约人行为能力的要求不同。(纯获利益的合同不受行为能力限制)

5、合同的效力不同。

四、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合同是否以采取特定的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等特定要

求为要件。

(一)确定合同是否生效。

(二)经济领域以要式为特殊,非要式为一般。

五、主合同与从合同:凡不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而是独立存在,且起主要

作用的合同为主合同。主合同决定从合同的法律命运。

六、为订约人利益的合同和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七、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

(一)格式合同意味着当事人面对“全有”或“全无”的选择。

(二)对格式合同的限制:

1、提供格式条款方负有警示告知义务。

2、约定优于格式条款。

3、不利于格式条款提供方的解释规则。

4、确定格式条款无效原则。

5、按通常理解的解释规则。

第三节合同法及其适用

一、合同法价值取向的变迁

(一)实现抽象人格向具体人格的转变。

(二)限制合同自由:

1、格式条款

2、强制缔约

3、强制性规范

(三)责任的社会化:如保险

二、合同法的构成

三、合同法的适用

第四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一、含义与功能:

(一)确定立法准则。

(二)确定行为准则和审判准则。

(三)解释和补充合同法。

二、内容:

(一)平等原则

(二)合同自由原则:

1、缔约与否与选择缔约人的自由

2、内容自由

3、方式自由

4、限制:

(1)缔结限制:38th,国家计划订立合同

(2)内容限制:52th(5),合同无效的情形

(3)方式限制:44th

(三)鼓励交易原则

1、交易应当是正当有效的。

2、交易应当是当事人意思表示合法有效的。

第六章合同的订立

第一节合同订立的方式

一、要约(14th)——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概念: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二)要件:

1、内容具体确定,具备最低限度的合同内容(《合同法解释(二)》1nd)

2、要约应有缔结合同的目的: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14th(2))

注:要约邀请

①15th规定,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

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

(2003)7号)第3条规定:

A.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

B.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

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4、向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三)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具体认定:开放性判断

1、出租车打出空车标志灯。

2、公交车进入车站开门。

3、超市货架上的商品

(1)大陆法:要约

(2)普通法:要约邀请

4、橱窗中摆放的商品

(1)瑞士、我国台湾地区:要约

(2)德国:要约邀请

5、自动售货机:要约

(四)要约的法律效力

1、生效时间:到达主义(16th)

2、有效期限:

(1)定有承诺期限:23th、24th,在此期限内,承诺应到达要约人。

(2)未定承诺期限:

①对话方式:“即时”

②非对话方式:“合理期限”(到达要约人)

3、要约法律效力的内容:

(1)形式拘束力:要约一生效,即对要约人产生效力,要约人不得随意变更、撤销要约。

(纯大陆法规则)

(2)实质拘束力:要约一经受约人承诺,合同即告成立。

(五)要约的撤回(17th):

1、在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撤回。

2、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六)要约的撤销:生效后使之丧失效力的行为或意思表示。

1、撤销的分类:

(1)撤销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要约。

(2)除19th以外的情况均可撤销。

2、撤销的时限: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受要约人。

3、不得撤销的情形:19th

(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七)要约的消灭:20th

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承诺或承诺未到达要约人。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二、承诺

(一)概念: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二)要件:30th

1、由受要约人作出。

2、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与要约内容一致。

(1)30th:实质性改变构成新要约。

(2)31th:非实质性改变

4、应在承诺期限内到达要约人。(23th(1))

(三)承诺的迟到:

1、必然的迟到:

(1)期限内未发出承诺而迟到(28th):原则上构成新要约。

(2)未迟发而迟到:同上

注:及时通知只要尽到善良管理人义务和能力范围内即可。

2、偶然的迟到: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迟到而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原则上

有效。

例:观念(事实)通知是一种准法律行为(无意思表示但产生法律效果),属于要约人的不真正义务。

(四)承诺的方式:要约指定一种方式的必须遵守(属于构成要件),列举方式的则可以选择。

1、明示的承诺:口头、书面等方式

2、默示的承诺:可推断的行为

3、沉默(一般不视为意思表示):只有在双方约定或法定情况时才成立。

例:民通171th

(五)承诺(到达要约人生效)的法律效力: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25th)

注:英美法采发信主义,承诺一经发出即不可撤回。

(六)承诺的撤回:阻止承诺发生效力的意思表示(27th,时限同要约的撤回)

注:承诺不可撤销,除非意思表示有瑕疵。

(七)交错要约:当事人以非直接对话方式,相互提出两个独立但内容一致的意思表示。

1、学说:德、美、中、日均成立,英国法不承认。

2、效力:后到的要约到达相对人即生效。

(八)同时表示,效力同(七)

第二节合同的成立

一、法律意义

(一)是合同存在与否的判断。

(二)是认定合同效力的前提。(首先看是否达成合意)

(三)约束当事人的行为。

(四)划清合同义务与先合同义务,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区别。

二、合同成立的要件:合意,即意思表示一致。

三、合同成立的时间、地点

(一)时间:

1、一般情况:承诺生效时成立。(25th)

2、书面合同:签字或盖章时成立。(32th)

3、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成立。(33th)

4、履行生效:

(1)法定或约定采用书面形式,未采用但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36th)(2)以合同书形式的,签字盖章前……的。(37th)

(二)地点:

1、一般情况:承诺生效的地点即合同成立地点。(34th)

2、书面合同:签字或盖章的地点。(35th)

3、特殊情况:《解释(二)》4th

第三节合同的内容

第四节合同的形式

第五节缔约过失责任(耶林)

一、概念:合同订立过程中,缔约人故意或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而

向对方承担的信赖利益的损失赔偿责任。(42th,43th)

二、要件

(一)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

要约生效,先合同义务即产生。

(二)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有过错。

42th:恶意,故意隐瞒,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三)相对人受有损失:信赖损失——财产上的直接损失,或丧失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机会之损失

(四)违反先合同义务与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三、性质

(一)与违约责任的关系:

1、缔约过失责任以先合同义务为前提,违约责任以违反合同义务为前提。

2、先合同义务以法定为主,合同义务以约定为主。

3、缔约过失责任是过错责任,违约责任是严格责任。

4、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是信赖利益,违约责任赔偿的是履行利益。

(二)与侵权责任的关系:

1、先合同义务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2、侵权责任可能无过错。

3、侵权责任不要求双方有特定的关系。

4、侵权责任赔偿的是固有利益。

四、类型:

(一) 42th: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二) 43th:商业秘密

(三) 58th:不成立的类推适用本条。

第七章合同的效力

第一节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

一、区分及其意义

(一)成立: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事实评判,当事人意志

(二)生效:已成立的合同,依照当事人约定的内容来发生效力——价值评判,国家意志二、合同成立后的效力形态

(一)有效:

1、分类:

(1)直接生效

(2)尚未生效:附始期、生效条件、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等。

2、有效要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二)可变更或可撤销:

1、意思表示不真实:欺诈、胁迫、乘人之危

2、显失公平

3、重大误解

(三)效力待定:

1、追认:有效

2、拒绝:无效

注:效力待定与尚未生效的区别,在于不完全具备有效要件。

(四)无效:52th

第二节有效要件

一、案例(见笔记)

二、 52th: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注:本条是指双方通谋进行虚伪表示,来掩盖非法的隐藏行为。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社会道德、破坏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等。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注:

(1)区分效力性规定(违反即无效)和管理性规定(为管理的需要而设定,用以限制主体的行为资格)。

(2)区别肯定性识别和否定性识别。

第三节可撤销、可变更合同

概念:

(一)溯及效力:一旦合同被撤销,即使一方义务已完成,仍可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二)超过诉讼时效,抗辩权发生。但如果超过除斥期间,形成权直接消灭。

(三)“未决的生效”

第四节效力未定合同

一、分类:

(一)追认:有效

(二)拒绝追认:无效

二、有关法律规定:

(一) 47th: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善意相对人追认前可撤销。(纯获利益的合同除外)

(二) 50th: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越权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应当)知道其越权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三、无权处分(51th)

(一)处分:

1、广义

2、狭义:法律上的处分行为(负担行为+处分行为)

(二)处分行为:适用特定(对象)原则

(三)原权利人拒绝追认或处分者事后无处分权的,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四)《买卖合同司法解释》3th(1):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注:有争议。

第八章合同的履行

第一节概述

一、合同的履行是其消灭的主要原因。

二、概念:债务人或第三人作为债务内容的给付,并用此使债权目的达到而归于

消灭。

第二节履行原则

一、实际履行原则(课本P120):除法律另有规定,当事人另有约定或客观上不可

能、不必要履行的以外,当事人要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不能以其他标的(包括货币)代替约定标的;一方违约时除偿付违约金、赔偿金及承担其他违约责任外,对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而违约方仍有履行条件的,应继续履行。

二、全面(适当/正确)履行原则(课本P121):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所有条

款,全面、适当地履行义务,实现合同的内容。

注:全面履行原则是对实际履行原则的扩张和补充,实际履行是其核心。

三、兼顾附随义务的履行原则(课本P122):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当事人间无明确约定,

但依诚实信用原则,由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等确定的附属性、补充性义务。附随义务主要有:

(一)通知义务

(二)协助义务

(三)保密义务

(四)其他义务

四、情事变更原则(《合同法解释(二)》26th):

(一)概念:法律效力发生原因的法律要件(法律行为或其它法律事实)的基础或环境的情事,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以致出现当时无法预料

的变更,而使发生原有效力显失公平时,应允许其法律效力变更。(二)条件:

1、应有情事变更的事实,如物价飞涨、汇率大幅变化、经贸政策剧变等。

2、该变更是当事人不可预见的,且不可归责于当事人。

3、情事变更发生在合同订立后到履行完毕前这一阶段。

4、继续维持合同效力,对当事人显失公平。

(三)效力:变更或解除合同。

(四)辨析:

1、情事变更与商业风险:

(1)从事商业活动的固有风险未达异常状态,不能动摇合同根基。

(2)法律推定当事人可以预见正常商业风险。

(3)商业风险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受。

2、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客观

情事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判断。

(五) 2009年最高法通知: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的案件,必须报请省一级高院审核,必要时报最高院审核。

第三节合同履行的规则

一、合同空缺条款的履行规则(课本P123):

(一)协议补缺

(二)推定补缺

(三)法定补缺:

1、质量条款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履行,没有的按照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

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报酬条款不明确的:一般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市场价履行,依法应执行政府

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从其规定。

3、履行地点不明确的:

(1)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例外:票据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票

据法》23th(3))

(2)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

(3)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随时请求债务人履行,但在上述

两种情况下,都应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内容,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费用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承担。基于债权人或债务人的原因

而增加的履行费用,分别由债权人和债务人承担。

二、履行过程中价格变动的履行规则(63th):

(一)合同交付期限内价格调整的: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格调整时,按交付时价格计价。(二)合同交付期限外价格调整的:执行对违约方不利的价格。

第四节涉他合同的履行(课本P127)

一、概念:合同当事人约定的,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

效力涉及第三人的合同。

二、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合同(64th):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第三

人因此而取得请求给付权利的合同。

(一)对第三人的效力:

1、利他合同的成立,不以第三人同意为条件。

2、学说分析:第三人享有履行请求权。

3、第三人没有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

(二)对债权人的效力:

1、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但不得请求向自己履行。

2、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三)对债务人的效力:

1、债务人对第三人履行债务后,债权人的债权消灭。

2、债务人对于合同所生的一切抗辩均可对抗第三人。非因合同产生的抗辩(如对债权人

抵消的抗辩)不得对抗第三人。

三、第三人向债务人……(65th):当事人约定由合同之外的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

合同。第三人同意履行后,又不履行或履行不合约的,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节双务合同中的履行抗辩权(课本P129)

一、概述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66th):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

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合约时,有权拒绝相应的履行要求。

(一)双务合同的牵连性:

1、成立上:一方不成立,则另一方也不成立。

2、履行上:同时履行。

3、存续上:风险负担问题

(二)构成要件:

1、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双方的主给付义务应具有对价性)

2、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互负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3、对方未履行(履行不能、拒绝或迟延履行)或履行不合约,或拒绝部分履行(72th)

4、对方的履行是可能的。

(三)扩张:非纯粹的同时履行抗辩权(无法定)

1、一方债务不履行而转化为损害赔偿。

2、债权人或债务人变更。

3、合同无效、被撤销、解除或终止后的清算

4、从给付义务

(四)效力:

1、行使效果说

2、存在效果说

三、顺序履行抗辩权(67th):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

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合约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履行要求。

(一)合同约定

(二)法律规定

(三)交易习惯

四、不安抗辩权(68th,先履行一方享有)

(一)概念(课本P133):在双务合同中有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对方(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确切证据时,在对方当事人未恢复履行能

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前,可以终止履行先给付义务的权利。

(二)要件:

1、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并有先后履行顺序。

2、后履行一方(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之情形:

(1)经营情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其他情形。

3、后履行一方未提供可靠适当之担保。

(三)行使:

1、中止履行。(主动)

2、负有通知及举证的附随义务。

3、后履行方的再抗辩权:要求对方因担保恢复履行。(履行一经恢复,不安抗辩权即告

消灭)

(四)效力:“预期(先期)违约”

注:恶意和重大过失的先履行方不得在合同订立后行使此权利。

第九章合同的保全

第一节代位权

一、概念和性质

(一)概念(73th):债权人为保全债权,可行使属于债务人的权利,即债权代位权。

(二)性质:不是代理。

1、代位权是债权人的固有权利。

2、代位权是债权的效力。(对外)

3、代位权是实体法权利。

二、要件

(一)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到期债权。

1、次债务人一经破产申报,未到期债务也视为到期。

2、《合同法解释(一)》12th的内容,是债务人的专属权利,债权人不得代位。

3、可被代位的权利范围:

(1)债权

(2)物权请求权、形成权、诉讼相关权利等(据目的性扩张方法)

(二)债务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1、应当行驶(不及时行使将可能丧失/消灭,影响债权的实现)——能够行使(不存在行

使障碍)——消极不行使

2、行使的含义(《合同法解释(一)》13th):履行、诉讼、仲裁等

3、无偿债能力:

(1)仅限于金钱债权。

(2)特定债权:有保全必要的即可行使代位权。

(三)债务人已陷于迟延: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三、行使

(一)以自己名义行使。

(二)以诉讼方式行使。

(三)以债务人和次债务人债务为限。

四、效力

(一)对债务人:

1、处分受限。(债权人债权范围)

2、诉讼时效中断。

3、行使效果归于债务人。(大陆法)

注:我国《合同法解释(一)》20th规定归债权人。

(二)对债权人:

1、债权人债权诉讼时效中断。

2、费用偿还请求权(共益费用优先受偿)

(三)对第三人:

1、抗辩权不受影响。(《合同法解释(一)》18th)

2、败诉的承担诉讼费用,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持。(《解释(一)》19th)

第二节债权人撤销权

一、概念与性质

(一)概念:债权人对债务人所为的损害债权实现的行为,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之权利。

(二)性质:

1、形成权说——形成之诉——当事人(债务人和第三人)

2、请求权说(给付之诉)——请求第三人返还财产

3、折中说

4、责任说——责任之诉

二、要件

(一)客观方面:债务人实施了诈害行为。

1、债务人处分财产。(《解释(二)》18、19th)

(1)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卖出。

(2)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买入。

2、债务人行为以财产为标的。(身份行为、劳务行为、利得行为不能撤销)

3、行为对债权有害。

(1)被保全的债权类型:金钱债权

(2)诈害性判断:无资力说,即行为后无力偿债。

(3)时间判断:同时满足行为当时和行使撤销权时……

(二)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有偿行为时)

1、债务人的恶意:认识主义

2、受让人的恶意:明知行为的诈害性。

三、行使

(一)方法:诉讼(《解释(二)》24th)

(二)范围

(三)期限:自(应当)知道一年内行使,五年不行使的,撤销权消灭。(75th)四、效力

(一)对债务人:

1、处分财产的行为无效。

2、负担费用。

(二)对受让人:依债权人要求,返还已受领的财产。

(三)对债权人:

1、可请求受益人返还已受让财产。

2、优先受偿的问题

第十章合同的担保

第一节概述

分类:

(一)一般担保

(二)特别担保:

1、人的担保:保证

2、物的担保:

(1)抵押

(2)留置

(3)质权

3、金钱担保:定金

第二节保证

一、概述:

(一)概念: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

(二)性质:

1、从属性

2、相对独立性:

(1)担保数额不一定与主合同一致。

(2)可以有自己消灭的原因。

例:独立保函:见索即付/不可撤销(《担保法》5th)

注:最高法以判决形式否定了国内经济往来中的独立担保。

3、补充性:保证人代付履行之责,应以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为前提。(台)

二、保证合同:

(一)性质:单务、无偿、诺成、要式(13th)、从合同

注:实践合同包括保管合同、定金合同、借用合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等。

(二)保证人资格: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担保法》7th)1、下列主体不能为保证人:

(1)国家机关(《担保法》8th)

(2)公益法人(《担保法》9th)

(3)企业法人分支机构、职能部门(《担保法》10th):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2、不具有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

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要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不予支持。(《担保法解释》14th)

(三)保证合同的内容:15th

1、被保证的主债权:

(1)对罹于时效的债权:保证人不得为诉讼时效之抗辩。(《担保法解释》35th)

(2)保证成立后超时的债权:《担保法》20th

2、保证方式:

(1)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责任。

(《担保法》17th)

(2)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担保法》18th)

(3)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按连带责任保证处理。(《担保法》19th)

3、保证担保的范围:《担保法》21th

(1)主债权

(2)利息、违约金、赔偿等

(3)实现费用

(四)保证合同的无效、撤销及其后果:

1、无效:

(1)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没有授权订立保证合同的。(《担保法》29th)

(2)主合同双方恶意串通骗取保证的;债权人欺诈、胁迫保证人保证的。(《担保法》30th)

债务人欺诈、胁迫保证人违背真实意思作保的。(《担保法解释》40th)

(3)国家机关和公益法人作保证人的。(《担保法解释》3th)

2、可撤销的情形: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订立主合同和保证合同的,债权人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由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担保法解释》41th)

3、从属性: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即无效。

4、后果:

(1)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法解释》7th):

①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②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

分的二分之一。

(2)主合同无效,从而使担保合同无效(《担保法解释》8th):

①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②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

之一。

注:过错是指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仍然提供担保或者促成主合同成立的。

(3)各自无效的:依缔约过失责任的原理解决。

三、保证效力

(一)债权人的权利:

保证期间:保证责任的承担期

1、一般保证:未约定的,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担保法》25th)

2、连带保证:……(《担保法》26th)

3、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约定保证人

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

(二)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1、债权转让:保证责任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另外约定的除外。(《担保法》

22th)

2、债务转移:债务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转让的,担保人不再负担保责任。(《担保法》

23th)

债务未经担保人部分转让的,担保人仍需对未转让部分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解释》29th)

3、主合同变更:未经保证人同意变更的情况(《合同法解释》30th)

(1)减轻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

(2)加重……的,保证人不承担加重部分的责任。

4、物的担保与保证责任:

(1)《物权法》176th、194th(2)、218th

(2)《担保法解释》38th

(三)保证人对债权人的权利:

1、主合同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担保法》20th)

2、基于保证人地位特有的抗辩权:

(1)一般保证先诉(检索)抗辩权(《担保法》17th(2)):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

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2)先诉抗辩权的例外(《担保法》17th(3)):

①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权发生重大困难的。

②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的,中止执行程序的。

③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3、基于保证合同的债务人身份的权利

(四)保证人对主债务人的权利:承担保证责任后的追偿(《担保法》31th)

四、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

(一)保证期间的性质:权利失效期间,

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担保法解释》31th)(二)保证期间的结束与诉讼时效的开始

1、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从判决/仲裁裁

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2、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

第三节定金

一、性质:金钱担保、从合同、要式合同、实践合同

二、成立:从定金交付之日起生效。(《担保法》90th)

三、分类:

(一)立约定金:金钱得失与合同成立相联系。

以丧失定金或双倍返还为违约后果。

(二)违约定金:金钱得失与合同履行相联系。

(三)成约定金:把支付定金作为成立主合同的要件。(《担保法解释》116th)

(四)解约定金:定金是保留合同解除权的代价。(《担保法解释》117th)

(五)证约定金:定金是合同的证明。

四、其他问题

(一)定金罚则:

1、不适用于成约定金及证约定金。

2、一方迟延履行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可以适用,法定或另有约

定的除外。(《担保法解释》120th)

3、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导致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担保法解释》122th)

4、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过错导致的可以履行,受罚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二)定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无定金效力。(《担保法解释》122th)

(三)“押金”、“定金”、“意向金”等概念,均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第十一章合同的变动

第一节合同的变更

一、概述:

(一)狭义:内容变更

(二)要素变更——合同失去同一性——更改

(三)非要素变更——保持同一性

注:是否是合同要素,根据当事人意思和一般交易观判断。

二、类型:

(一)法定变更

(二)裁判变更

例:54th、情事变更

(三)依法律行为变更:

1、依单方行为变更:

(1)选择之债转为简单之债

(2)不否定变更效力,但是要承担责任

例:308th货物控制权、258th

2、协议变更:《合同法》第五章

三、要件:

(一)已存在合同关系。

(二)合同内容发生变化。

(三)变更的有效性

(四)变更的明确性

注:78th,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四、效力:

(一)向将来发生效力,只对已变更部分发生效力。

(二)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的权利。(《民法通则》115th)

(三)分情况讨论合同原有的瑕疵是否存在。

第二节合同的转让

一、概述:债权让与(基于法律行为)≠合同权利转让(法律行为/裁定/法定)

二、债权让与:处分行为

(一)概念:不改变债的内容,将债权转给第三人的行为。

(二)条件:

1、让与人享有有效债权。

(1)存在一个有效债权。(不是指合同有效,可撤销、超过时效的也可以转让)

(2)让与人享有该债权的处分权。

2、债权具有可让与性(转让性)。(注重其财产性)

下列债权不可转让:

①根据债权的性质的:

A.抚恤金、养老金等基于人身因素的。

B.雇佣、委托、租赁合同等,基于人身信赖不可转让。

C.为特定人提供教育等,因债权人改变会使给付发生变化,形成合同的要素变更。

D.预约产生的请求权:要求特定方当事人与自己签订本约。

E.从权利

②根据当事人约定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债权人违约出让债权,非恶意串通的,

有效。但债务人可以向转让人主张违约赔偿。

③根据法律规定的

3、让与人与受让人应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

(三)对内效力:

1、债权移转:因当事人的“处分合意”发生效力,债的同一性保存。

2、从权利也发生移转。(担保、利息债权等)

注: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解除权、撤销权等形成权。

3、证明文书的交付(负担行为的从给付义务)与必要情形的告知(附随义务)。

4、瑕疵担保义务

(四)对外效力之债务人

1、让与通知: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

效力。(80th)

(1)性质:准法律行为(准用意思表达的到达主义)

注:胁迫的可撤销。

(2)主体:法律规定为债权人。

(3)时间:履行期届满之前。(除非履行迟延)

(4)撤销: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80th)

注:或意思表示有瑕疵。

2、效力内容:

(1)通知前:

①对债务人来说,债权没有发生移转,此时债权人进行的清偿有效。

②第三人此时若对债务人主张,无法起到中断诉讼时效的效果。

(2)通知后:原有债权的利益、瑕疵、抗辩继续存在。(82th,83th)

3、债权的表见让与:保护债务人,虽然没有债权让与的事实,但让与通知仍有效。(五)对外效力之第三人

三、债务承担:不改变债的同一性,依合同将债务移转。

(一)免责的……:原债务人脱离。

1、前提:须经债权人同意。

2、要件:

(1)存在有效债务。

(2)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3)存在债务承担的合同。

3、效力:新债务人承担主债务和与之有关的从债务。(86th)

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二)并存的……:

要件:

(1)存在有效债务。

(2)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四、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移转

(一)概念:法定……/意定……

(二)合同承受:89th

(三)法定合同承受:

1、法人、其他组织的合并或分立(90th)

2、买卖不破租赁

第三节合同的中止

债权法案例分析

债权法案例分析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对比分析 -----基于对公报案例的考察 合同与侵权是债法中两大基础性法律关系,二者在构成要件、诉讼时效、赔偿范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二者是可以清楚分辨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两者相互排斥,导致竞合的状态。在另一种情形下,两者有逐渐融合和统一的趋势,既“contort”,“合同履行中的侵权”。 传统民法理论下两者的区分: 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构成要件无过错责任一般是过错责任。仅产品责任、危险 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相邻关系中的 责任为无过错责任。 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多重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严格 责任原则或者公平责任原则。 举证责任只要证明其有违约行为即可,不需要举 证证明违约方对造成违约有过错。 多数侵权责任中,受害人须对行为人 的过错负责举证;过错推定只适用于 少数情况,即特别侵权行为中, 赔偿范围违约责任的赔偿损失额可以由当事人在 合同中约定,如果无约定,根据《合同 法》的规定,赔偿损失额应当相当于受 害人因违约而受的损失,一般包括直接 损失和间接损失。 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原则上包括直 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侵害人格权 时,还可以进行精神损害赔偿;不法 造成他人死亡的,赔偿范围还要扩大 至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 用等。 责任方式主要是财产责任,有强制实际履行、支 付违约金、赔偿损失、价格制裁,仅有 合同解除为非财产责任。 既包括财产责任,如赔偿损失;也包 括非财产责任,如消除影响、恢复名 誉、赔礼道歉。 第三人责任由合同当事人向合同相对人承担责任。 再向第三人追偿。 而在侵权责任中,损害后果只能由行 为人本人负责。

债权法专题研究报告

债权法学调查研究报告论不可分之债的完善 系别:政治法律系 班级:法本102班 学号:2010724224 姓名:刘贺

论不可分之债的完善 【摘要】不可分之债是从债的标的(给付)的角度对债的一种观察,连带之债却是从债的主体关系的角度对债的另一种观察,它们在划分标准、形成原因、功能目的、损害赔偿之债的性质、可继承性、整体履行的原因及方式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我国《民法通则》不当地将不可分之债并入到连带之债,只规定了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与传统大陆法系大多数国家民法典的立法模式相悖,因而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再增加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这一分类,以填补法律的漏洞,从而明确地区别不可分之债和连带之债。 【关键词】不可分之债;连带之债;债的标的;债的主体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如下类似问题,比如说,如果张某和李某二人约定为刘某表演一出双簧,假设张某和李某并未明确约定对刘某连带地负责,张某和李某与刘某之间的债是什么性质呢?如果甲不愿意履行,李某可以一个人继续履行吗?如果刘某只是向张某提出了履行请求,张某是否有权利要求和李某一起履行呢?如果因张某和李某任意一人或双方的原因使原债无法履行,在损害赔偿之债中,张某和李某二人是否要对刘某负连带责任呢?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在这个案例中,只要任意一个债务人不愿意履行,双簧表演就无法进行,也就是说这种债要么“整体履行”,要么就转化为“损害赔偿之债”,不可能“部分履行”,在此我们说其“债的标的”(给付)是不可分的,其实,这就构成了“不可分之债”,但是在我国大陆地区却往往不当

地用“连带之债”的理论来调整之。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我国《民法通则》只是以第八十六条和第八十七条分别规定了“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虽然在绝大多数的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民法典中都规定了“不可分之债”,但是在我国大陆的民事立法中并不存在“不可分之债”的概念。我国把不可分之债同连带之债混淆。所以有必要区别一下不可分之债与连带之债。这样有利于我国立法对不可分之债完善。下面我将来阐述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划分标准不同 所谓连带之债,是指“以同一给付为标的,债务人或债权人间具有连带关系之复数主体之债”,至于所谓的连带关系,是指“其债务或债权各具有共同之目的而在债之效力上及消灭上互有牵涉之谓”。而所谓不可分之债是指,“以同一不可分给付为标的之复数主体之债”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连带之债是以“债的主体”来划分的,而不可分之债是以“债的标的”来划分的。 二、形成原因不同 正是由于连带之债与不可分之债的划分标准不同,导致各自的形成原因也不同,这其实只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罢了。“连带性”是一个“人为的”上层结构,这是说它完全是由法律或当事人的意愿决定的,“不可分性”却有一个更为“自然的”性质,它来源于给付的客观性质,即使当此等不可分性是由于当事人约定的情形亦同。因而,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

第一章 国际收支(广义): 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往来所发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关于国际收支概念的几点解释: (一)国际收支记录对外往来的内容: 居民和非居民:对外往来的内容即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二)以交易为基础的货币记录: IMF所给出的国际收支概念包含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是以交易为基础。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正是这一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IMF将经济交易分为四类: 1、交换:即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2、转移:即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3、移居: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 4、其他依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直接投资收益的再投资。 (三)流量的概念 (四)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定义中的一定时期一般是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所以它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的会计报表。 (一)经常账户 (1)货物(Goods):商品贸易或有形贸易。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小麦,向欧洲出口纺织品等。IMF规定:进出口均采用FOB价格,以CIF成交的将I与F另列入服务与收入。 (2)服务贸易(Services):即劳务进出口,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咨询、广告等商业服务等等。又称为无形贸易。 (3)收入(Income):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类。中国人在国外获得的工资,奖金,股票红利,债券利息等作为收益项目贷方,外国人在中国获得工资、奖金、红利、利息等作为

最新债权法简答论述题复习范围(附答案)

债权法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范围王冬冬整理一、简答题 1、债的特征; 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一定给付的法律关系。 1) 债为特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2) 债为财产性的法律关系。 3) 债为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结合关系。 4) 债是有存续期限的法律关系。 2、代位权的特征及成立要件;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权利而害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得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权利。 特征:①债权人代位权属于实体法上的权利,而非诉讼法上的权利; ②债权人的代位权不是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请求权 ③债权人的代位权不是形成权,需依赖债务人的权利而行使 ④是债权的一种法定权能,是债权人固有的权利,而非约定权利。 成立的要件 1) 须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权利且该权利是非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 2) 须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 3) 须债务人已陷于迟延。 4) 须有保全债权的必要。 3、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因债务人所为行为系无偿行为或有偿行为而不同,在无偿行为场合,只需具备客观要件,在有偿行为情况下,需同时具备客观与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①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②债务人的行为须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财产行为③须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主观要件:债务人和第三人主观上为恶意 4、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别; 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只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才代为履行的保证方式。连带保证,是指债 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至时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既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的保证方式。 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别 (1)抗辩权利:一般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连带责任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2)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保证期内,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在连带保证的情况下, 保证期内,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3)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在连带保证的情况下,主债务诉讼时 效的中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不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两者保证债务都中断) 5、债的移转的特征; 债的移转,是指在债的内容与客体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债的主体发生变更。债的移转的特征: 1) 债的移转为债的主体的变更。 2) 债的移转不改变债的内容。 3) 债的移转是以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 4) 债的移转保持债的同一性。 6、债权让与的条件及效力; 债的移转,是指在债的内容与客体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债的主体发生变更。债权人一方变更,债务人一方不变的,为债权移转,又称为债权让与。 债权让与的要件 债权让与通常是,基于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关于转让债权的协议,即债权让与合同而发生,须具备以下条件方能生效: 1) 让与人和受让人须就债权转让意思表示一致。 2) 须有有效债权的存在。 3) 须所让与的债权具有可让与性。 按照《合同法》第79条规定,下列情形下的债权不得让与: a) 依债权性质不得让与的债权 这类债权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以特定身份为基础的债权。其二,以特定债权人为基础的债权。其三,基于当事人 间特别信任关系的债权,原则上不得让与。其四,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不得单独让与。 b) 债的当事人双方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可以约定不得转让债权,但其约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 行性规定。

整理课堂笔记的正确方式

整理课堂笔记的正确方式 记课堂笔记的五大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 3.写字速度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能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你用蓝色和红色,一般的用蓝色笔写,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用红色笔写,这样便于以后复习只需看一下提纲然后进行联想。 整理笔记“七步法” 01第一步,忆 “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实在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02第二步,补 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比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03第三步,改 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教学(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04第四步,编 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05第五步,分 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06第六步,舍 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07第七步,记

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一、学习内容 1. 学习体系:列出这一阶段所包含的章节。 第十一章货币市场 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 第三节票据市场 第四节国库券市场 第五节回购协议市场 第十二章资本市场 第一节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证券发行市场 第三节证券流通市场 第四节资本市场重要理论及证券投资分析简介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第三节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 第四节国际支付与结算 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国际资本的流动 第二节国际金融市场 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第二节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 第十六章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第四节清算业务 第十七章货币供给 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八章货币供给 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九章货币均衡 第一节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第二节通货膨胀 第三节通货紧缩 第二十章货币需求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五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第二节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 第三节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第四节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房屋买卖案例分析

房屋买卖案例分析 一、主题 在房屋买卖过程中“一房二卖”的现象引起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所涉及的不动产的转让、合同的履行、债权关系等进行的分析 二、基本法理 对房屋二重买卖纠纷进行分析,主要是基于以下法理: (一)不动产的特性及一物一权原则 房屋是一种不动产,其位置是固定、不可移动的,而且周围、邻近房屋和环境的状况对房屋的影响很大,因此在不同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会因周边的的环境、交通等各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同样造价或造型的房屋建在不同城乡、不同地段上,其用途和价格会相差很大。土地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土地的依附使房屋具有了稀缺性与唯一性,正因为如此才引起了多个购买者对同一房屋有购买意向,并且在产生纠纷之后会有相互不肯让步的情况发生,甚至有购买者明知房屋已出售却以更高价格与房屋出卖人恶意串通地签订买卖合同,而另一方面,根据一物一权原则,即一物之上绝不得存在两个相抵触的物权,而所有权又具有绝对的排他性,一物之上不能有两个所有权。因此必将有一方会得不到合同的履行,从而引起所有权纠纷。 (二)房屋所有权的取得与合同生效的关系 我国现行法律将合同的生效与房屋所有权的取得作了不同的规定,正因为这种不一致的规定才使得合同的生效与房屋所有权取得之间存在时间差,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到办理过户登记手续通常有一段时间间隔,更易引起二重买卖的现象。 1.房屋买卖的过户登记不同于合同的生效登记 我认为对于二重买卖合同效力的判别标准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九条进一步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而法律或行政法规并未将房屋买卖过户登记规定

债权法名词解释

债权法名词解释 1.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债权:指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请求特定的债务人依据债的规定为特定的给付的权利。 3.债务:根据债务人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4.债的要素:即债的构成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包括债的主体、债的内容和债的客体。债的主 体也称债的当事人,是指参与债的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其 中.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务人。 债的内容,是指债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即债权和债务。债的客 体也称债的标的,是指债务人依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应为或不应为的特定行 为,统称为给付。 5.特定之债:指于债的关系成立时,债的标的物即已特定的债。 6.种类之债:指债成立时以未加特定的种类物为给付标的物,仅以一定的种类和数量确定为 给付标的物的债。 7.单一之债:是指债权主体一方和债务主体一方仅为一人的债。 8.多数人之债:是指债权人或债务人有多人的债。 9.连带之债:指在一个债的关系中,债权人或者债权人有数人时,各个债权人均负有履行全 部债务的义务,且全部债务因一次全部履行而归于消灭的债。 10.按份之债:指在债的关系中债的多数主体各自按照确定的份额分享债权或者分担债务的 债。 11.债的效力:法律为了实现债的内容而赋予债之关系的效果,包括对债权人的效力和债务 人的效力。 12.债的履行:指债务人依照当事人的约定,允诺和法律规定实现其给付的行为。 13.不适当的履行:当事人虽有履行的行为,但履行不符合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 14.不完全履行:又称瑕疵履行、不完全给付,指履行本身不完全,具有瑕疵,一致减少或 丧失了给付本身的价值或意义。 15.加害给付:债务人的履行有瑕疵,而且因瑕疵使债权人受到利益之外的损害。 16.受领迟延: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履行应当受领而不为或不能履行。 17.履行不能:是指债务人因某种原因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履行债务。

转载 如何整理课堂笔记

转载:小学生怎样记课堂笔记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有什么好处。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每一个班的学生都要求记课堂笔记,而且每堂课在我走进教室之前笔记本就是打开着的,省得一到让学生动笔的时候课堂就有一段时间显得特别混乱,转身掏书包找练习本、铅笔、橡皮掉在地上,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笔记就是学生对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做书面记录,并把它作为今后复习和学习的重要资料,好处有很多,比如有助于知识的存储和记忆,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因为小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较短。再有就是回到家里复习或等到期末复习的时候课堂笔记就派上用场了。 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记笔记方法。 一、在书本上作“旁注”。 有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学期下来,翻开学生的教科书时像新的一样,一个字也没有。这样的学生积累的东西一定特别少。认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重点例如一些词语的解释、重点的段落,或用画线、或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写一些简单的注解等标注出来。比方说重点的地方可以用直线画下来,比这个还重要的内容用波浪线现出来,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画一个问号,需要积累的词语可以用圆圈、方框圈起来。总之教科书不能空着,不能学过了还和新的一样!这不利于积累,复习时也没有依据。毕竟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一定会有精彩的部分,这些精彩有时是转瞬即逝的,可能课堂上你还记得很牢固,但你保证不了过一段时间不遗忘,如果你记笔记了,做标注了,复习时当你看到你的标注,课堂精彩处的镜头就会马上再现,可能一些知识点很快回到你的记忆当中。 二、准备一个专门的课堂笔记本。 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包括语文、数学、思品与社会、科学等等,这是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课堂笔记本不是要你把课堂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般情况下以老师的板书为主,其次是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记录在本子上。每一个学科的记录方法也有不同,比方说数学科中的一些概念、法则,书本上都有,所以这些不必记,在书上画上重点号就可以,但一些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一些解题的技巧等一定要记下来,因为这些可能是老师用很长时间、甚至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你说这重不重要,值不值得记下来?语文课上一些课文的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背景、写作特点等书本上可能没有作注解,老师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根据教学要求,课堂上一定会对这些作出简要介绍,这也是老师通过查阅很多资料或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作笔记的重点。这样复习的时候效率才会高,积累的东西才会多。为什么说每一个学科要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呢?因为不同的学科记笔记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且混用笔记本有的时候会很乱,复习起来不方便,找来找去的效率不会高。 三、学会在笔记中质疑。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有的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方法也掌握了,课听得认真、笔记记的详细,学习成绩本该提高得很快,可就有个别学生的成绩提高起来还很慢,成绩好的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得也不够好,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没后劲。什么原因?其一、写字速度慢,课堂只为记笔记而记笔记,有的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讲解。其二、学生不会思考!课堂只为了记而记,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或没有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要学会记重点,留下一些时间把自己的困惑写下来,然后留在课后思考、与人交流,这样才会有发展。记完课堂笔记后,一定要记得整理。因为课堂老师的讲解一定要快于学生动笔记录,所以没跟上的地方一定要和同学比较一下,把自己没跟上的抄到自己的笔记上,使笔记更趋于完整以免使一些知识点掌握有误,其实这个过程也是记忆和复习的过程,一定要趁热打铁,不要拖拉。

案例分析谈离婚共同债权债务

【广东法迈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提供】 谈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债务 案件介绍: 甲女士与丈夫乙先生因感情问题在法院诉讼离婚的时候接到一纸诉状。原来,乙先生的朋友丙某因乙先生借款10万未还,将夫妇俩一起告到法院。 丙某称,2004年4月,乙先生向自己借款10万元,两年后又借了5万元。直至去年9月,乙某才向丙某就之前的借款补充出具借条一张,但至今未归还借款。丙某说,借款发生于乙先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于是,他将乙先生及甲女士告上法庭,请求判令共同偿还15万元。 乙先生表示,借款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开支,应由夫妻共同偿还。对此,甲女士大呼冤枉。她说:乙先生从2004年3月起就在外居住,这15万元借款自己毫不知情,也未用于共同生活开支。 法院认为,虽然本案诉争的借款形成于乙先生、甲女士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但借条上只有乙先生一人的签名,乙先生不能证明妻子知道借款,也不能证明该笔借款用于双方共同生活的开支。因此,法院判决这15万元的借款由乙先生个人偿还。 法律知识链接: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的共同生活需要,以及对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 在承担责任的方式上,夫妻“共同偿还”的责任是连带的清偿责任,不论双方是否已经离婚,均得对共同债务以夫妻共同财产、自己所有的财产清偿。债权人有权向夫妻一方或双方要求清偿债务的部份或全部,它不分夫妻应承担的份额,也不分先后顺序,夫妻任何一方应根据债权人的要求全部或部份承担债务,一方财产不足以清偿时,另一方负有清偿责任。 夫妻共同债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金融市场学课堂笔记(第三次课

第五章股票市场 什么是创业板市场,其设立的目的 创业板市场又被称为二板市场,是指主板之外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高科技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 目的:1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2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评价资产价值,促进知识与资本的结合,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3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出口”;4增加创新企业的股份流动性;5促进企业规范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分析创业板市场的风险 1经营风险; 2诚信风险; 3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 4技术风险; 5投资者不成熟可能引发的风险; 6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带来的风险。 试比较创业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的异同 创业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这两个板块在制度设计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中小企业板市场是主板中相对独立的板块,在主板市场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在发行审核、交易制度等方面与主板市场是一致的;创业板市场则注重风险防范,在发行审核制度,公司监管制度、交易制度等制度设置方面进行了更加市场化的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创业企业的特点与实际需求。这二者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在于,两者的投资对象和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 确定股票发行价格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盈利水平; 2股票交易市场态势; 3本次股票的发行数量; 4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 5宏观经济形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方式有哪些 信息披露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 3准确性原则; 4及时性原则。 方式:1根据规定的程序在制定信息披露报刊上公开刊登或在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公布;2向有关部门履行注册备案手续;3指定的交易场所或经营场所备置相关文件。 我国股票上市的一般程序 首先,要由公司提出上市申请,经过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批准之后,与证交所订立上市协议;然后将股东名册送交证交所或登记公司备案;随后,公司应当披露上市公告书,挂牌交易。 股票的交易过程 1开户; 2委托; 3成交; 4清算; 5交割。 第六章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证券托管 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并以证券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 投资方式。 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的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限定了基金单位的发行总额,筹足总额后,基金即宣 告成立,并进行封闭,在一定期限内不再接受新的投资。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基金单位或股份总规模不固定,可视投资者的需求,随 时向投资者出售基金单位或股份,并可应投资者的要求赎回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或者股份的一种基金 运作方式。 契约型基金:是指把投资者、管理人、托管人三者作为当事人,通过签订基金契约的形式发行受益凭 证而设立的一种基金。 公司型基金:是按照公司法,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募集资金而组成的公司形态的基金,认购基金股份的 投资者即为公司股东,凭其持有的股份依法享有投资收益。 股票基金:是指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 债券基金: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成为债券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是以货币市场金融工具为投资对象的一种基金,其投资对象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 工具。

债权法案例解析

案例解析 【1】某市个体工商户甲与某啤酒厂签订了一份啤酒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啤酒厂依约将啤酒运到甲的批发点。甲在搬运过程中,一瓶啤酒发生爆炸,啤酒瓶碎片击伤了甲的左眼,经该市人民医院检查确定甲为眼角膜穿孔。啤酒厂只答应退货,但不愿意赔偿甲的医疗费、停业损失费等。双方为此发生争议,甲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啤酒厂赔偿全部损失,包括医疗费、伤残费、误工费、停业损失费等。共计5万元。 问题 1、啤酒厂的违约行为属于哪种形态 2、啤酒厂是否应对甲的损失负赔偿责任 3、啤酒厂应该承担的是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 本案啤酒厂交付不合格产品导致酒瓶爆炸伤害甲某,既是违约行为又是侵权行为。因此,受害人甲请求权之基础有两个:一是违约损害赔偿,一是侵权损害赔偿,但只能择一行使,道理在于民事责任以填补损害为原则,以惩罚为例外,若同时行使两个请求权,会获得双倍赔偿,所以《合同法》规定在出现责任竞合的时候当事人只能选择一种责任形式追究违约人的责任。本案中甲与某啤酒厂订立啤酒买卖合同,双方应该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各自义务,但是啤酒厂却提供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啤酒。由于啤酒厂的行为造成了甲左眼角膜穿孔的人身伤害,治疗该眼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甲或依照《合同法》的规定选择要求啤酒厂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或依照《民法通则》要求啤酒厂承担侵权损害的赔偿责任。当事人遇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究竟主张哪一种请求权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合法权益,这就要视具体案件来进行具体选择。因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民事责任形式,在程序上和内容上都有区别。这区别主要表现在:(1)构成要件不同。在违约责任中,合同的当事人只要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的义务,且无免责事由的,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在侵权责任中损害事实是承担责任的前提,没有损害事实就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2)归责原则不同。违约责任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原则,过错只是个别合同的违约责任构成要件。而侵权责任一般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原则,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有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推定过错。(3)责任形式不同。违约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而侵权责任除财产责任外,还包括非财产责任,即精神损害赔偿。(4)举证责任不同。违约案件的诉讼中,受害人应就对方有违约行为提供证据。如果有损失,应就损害的大小以及违约人的违约行为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除此不需要其它证明。违约人要减轻或者免除自己的责任,就应该提供自己没有违约的证明,或者证明自己的违约是由不可抗力导致。否则,违约人要承担违约责任。侵权案件中,受害人要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该侵害系侵害人行为所致。对于过错责任,侵害人可以通过证明自己没有主观过错来使自己免责。对于无过错责任,行为人可以通过证明自己的行为与对方无关,或者对方是由于他自己的主观过错导致受害。否则,行为人要承担侵权责任。正是因为在诉讼程序和举证责任方面有重大差别,当事人以何种理由提

物权法课堂笔记.

物权法课堂笔记 第一章物 第一节物的概述 一.物的概念与特征 (一)物的概念 广义上的物:指一切具有物理意义上的物 狭义上的物(法律研究的对象):仅限于能够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具体而言是指人身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控制并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物。(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二)物的特征: 1.必须存在于人体之外 2.必须为有体物(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人的感官可以感觉到的) 3.必须能够为人力所支配 4.必须独立为一体,且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5.必须是特定物 二.物和物权客体的区别 物权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物权客体范围大于物的客体 第二节物的分类 一.不动产和动产 不动产的概念:⑴是指土地以及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和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 ⑵指不能移动,若移动会减少其价值的物体 区分二者的法律意义:①流通的范围和性质不同 ②物权变动的法定条件不同 ③纠纷管辖不同 二.主物和从物 从物:以交易习惯或当事人明确意思表示经常辅助主物而使用的物即为从物。 从物的三个构成要件:①非主物的构成成分②辅助主物使用③主物和从物必须是同一个人

三.流通物、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 流通物:指能够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流转产生私法上交易效果的物 限制流通物:指按指令性计划限制购销的物品(炸药,烟草,化肥,黄金白银,公民收藏的文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医疗用的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运动枪支, 国营企业闲置的资产,关停并转的资产) 禁止流通物:军用枪支,国家专有物资,土地,矿藏,水油(指所有权) 四.代替物和不代替物 代替物:可以用同品种、数量、质量的物来代替可作为消费的物 不代替物:不可以用同品种、数量、质量的物来代替可作为消费的物(古玩字画) 区别的意义:代替物可以成为消费的物,不可代替物只能作为租赁和租赁的物 五.特定物和不特定物 特定物:指具有独立特征或因权利人的指定而被特别化的物 划定特定物和不特定物的法律价值主要体现在物发生毁损时的后果承担 六.消费物和不消费物 消费物:不能重复使用,一经使用就会改变原有的形态性质 不消费物:可以重复使用,不改变其形态和性质 区分意义:消费物只可作为消费的对象,不消费物可作为借贷和使用的对象 七.可分物和不可分物 可分物:依物的性质可以分割,且分割后不影响其价值的物 区别意义:①决定债是可分之债还是不可分之债 ②共同财产是可分的还是不可分的 八.单一物、合成物和聚合物(集合物) 单一物:形态上独立为一体的物(一物一权) 合成物:由数种物结合而成的物 聚合物:由多个独立存在的单一物或者合成物通过聚集而形成的物,每个物 可独立发生作用 区分三者的法律意义:①有利于对所有权存在状态的判断 ②有利于对损害赔偿的判断 九.原物、孳息

学生该如何整理笔记

学生该如何整理笔记 学生该如何整理笔记 你好,整理笔记其实很简单 你抄好了笔记以后,课后再复习,把字词解释之类的归一类,主旨内涵的归一类,老师给你们补充的知识再归一类(语文)英文笔记最重要的就是单词词组的积累,记下后回顾之前记的内容,把意思相近的字词或词组归类复习,更加容易 数学的话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在记下老师的解题过程后把重要的步骤用颜色笔标出来,这样的话方便以后查看重点内容这些都是我从一个博客里面看到的,博主曾经是中考状元,你去看看,里面有很多他的学习体会,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你可以网上搜索他的博客李晓鹏新浪博客。里面有各科的学习方法、解题窍门以及复习资料,都是他的经验总结,我相信你看完以后一定会受益匪浅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为了你的美好未来,一定要好好努力哦!学生如何做笔记 做笔记是读书治学的好方法。笔记有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两种类型。下面就这两类笔记的做法给同学们作简单的介绍。 (一)怎样做课堂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

记忆”,这两句话都是说笔记的重要性。听课时,结合做课堂笔记,由于耳、眼、脑、手并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识记,能增强记忆,不仅如此,还便于日后复习。这是许多读书人乐此不疲的原因。 课堂笔记有它独特的格式。开头应先写好课题或章节的名称,而且要留有“天”(一定的空白)。接着下面写要记录的内容,记录时写一行空一行,而且只写正面,余下的留作修正错误、增补资料之用。左边还应留一些空白,以便注释或加小标题。为了不至于与其他课题的内容相混,末尾要留有“地”(一定的空白),如果是活页,最好是以一章或一节为单位,以便整理和装订。 课堂笔记的内容主要有: 1.老师的板书。老师的板书往往是上课的主要内容、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把老师提纲挈领的板书记下来,既便于日后复习,又易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这往往是重点、难点之所在。 3.课本中章节的要点。 4.自己认为重要的或难以理解的问题。 课堂上记下的内容一般比较零乱,而且不够完整,课后要加以整理,对笔记进行补充或订正。 (二)怎样做读书笔记 许多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得力于读书笔记,在这方面,他们

《金融学》笔记

第1篇: 金融和金融体系 第1xx: 什么是金融 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再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期的分配。(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金融的两个特点是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收益在时间上的分配,决策制定者或其它人通常事先并不知道。 金融的基本原则是体系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人们的消费偏好。企业和政府等经济组织的存在是为了便于实现最终功能。 学习金融至少有5个理由: 管理个人的资源。处理商务世界中的问题。寻求令人感兴趣和回报丰厚的职业。以公民的身份作出有根据的公共选择。扩展你的思路。 金融理论中的角色是家庭和企业。家庭在理论中占据特殊位置,因为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偏好,而且理论认为那些偏好是给定的。金融理论以人们满足偏好的努力来解释家庭的行为。企业的行为是从其如何影响家庭福利的角度来研究的。 企业的财务决策有三个主要方面: 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运营资本管理。 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理由有5个: 职业管理者可能拥有管理企业的较高能力。未来忽的企业规模方面的效率,许多家庭可能需要进行合作。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所有者希望通过投资多个企业来分散风险,若没有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这种投资分散化很难实现。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学习曲线”或“关注(go concern)”效应——当所有者也是管理者时,为了有效地管理,新的所有者必须从旧的所有者哪里了解

企业的情况。如果所有者不是管理人,当企业出售时,经理们会继续留任并为新的业主工作。因为公司允许所有者在不影响公司运营的情况下相对较频繁地转让股份,所以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特别适用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 公司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股东的财富最大化。这使管理者会想每个所有者自己做决策那样为公司作出决策。 竞争性的股票市场督促管理者为了企业股票的市值最大化而工作。 人们的消费偏好是给定的。(Confirmed) 公司的资本结构决定了谁将获得企业未来多大部分的现金流量。例如,债券保证固定的现金支付,而股票将支付所有负债之后剩余的部分。 与独资企业或合伙制不同,公司是一个与所有者分离的法律实体。 专栏 1.3如何识别一个企业是否是公司在美国,公司可以通过其名称后面的Inc.来识别(incorporated);法国为SA(Sociedad Anonima);意大利为SpA (Societaper Azioni);挪威是NV(Naamloze Vennootschap);瑞典为AB (Aktiebolag)。在德国,公共公司被成为Aktiengesellschaften,可通过公司名称后的字母AG识别;私人公司为Geselschafter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用GmbH表示。英国用PLC表示公共有限公司,用LTD表示私人有限公司。 竞争性股票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机制,是管理者的动机与股东相一致。这一机制就是收购。 问答题: 1.家庭的四种基本金融决策类型是什么?举例 答: 消费/储蓄决策,如为退休或孩子的教育准备多少钱。 投资决策,如投资于股票或证券多少资金。融资决策,如购买房子使用哪类贷款。

债权总论

一、债的概念和特征 (一)债的概念 所谓“债”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依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所发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可以请求为特定给付的财产性的民事法律关系。 简言之:债就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债的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为特定的行为;债务人负有满足债权人的请求而为特定行为的义务。 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即叫“债权”;债务人负有的义务即为“债务”。注意债的基本含义: 1、债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不具有法律属性的社会关系,不属于债。如所谓的“人情债”。 2、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债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债是特定当事人间的关系,因而债为相对的法律关系。 3、债是特定当事人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债以当事人得请求为特定行为为内容。此“特定行为”系债的客体,这种特定行为是一种会给当事人带来财产利益的行为,又称为“给付”,因而债属于财产法律关系。可见,法律上的债不仅仅指给付金钱,其他诸如当事人间得请求提供劳务、交付货物、移转权利等的法律关系也为债。 4、债是按照合同或者法律规定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二)债的法律特征 债作为一种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财产关系的结果,物权法律关系也是民法调整财产关系的结果,作为不同的法律概念,债的特征为: 1、债反映财产流转关系 2、债的主体双方只能是特定

[案例解析]债的主体的特定性 甲将一幅名画出售给乙,并约定一个月后交付。丙知道甲出售名画后,愿意比乙更高的价格购买。甲便将该画卖给丙,并当场交付该画与丙,但丙未付款。在此情况下,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 A. 乙有权要求丙将该画交付给自己,因为其与甲的买卖合同成立在先 B. 乙有权要求甲交付该画,甲应当向丙请求返还该画,而丙亦应当返还 C. 乙无权要求丙交付该画 D. 乙有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CD [解析]债的主体的特定性,决定了债权的具有相对性,仅在当事人间有效,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 3、债以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为客体 债的客体是给付,亦即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而给付又是与物、智力成果以及劳务等相联系的。也就是说,物、智力成果以及劳务等是给付的标的或客体。债的客体的这一特征与物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相区分。 4、债须通过债务人的特定行为才能实现其目的 5、债的发生具有任意性、多样性 6、债具有平等性和相容性 物权具有优先性和不相容性,在同一物上不能成立内容不相容的数个关系,同一物上有数个物权关系时,其效力有先后之分。 [案例解析]债具有平等性和相容性 甲分别有债权人乙丙丁。丁为了使自己的债务得到清偿,许诺甲将其全部财产抵押给丁后,为其办理出国手续。甲便与丁签订了抵押合同,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因乙丙的债权得不到清偿引起纠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系民商法学专业民法总论、债权法、破产法方向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系民商法学专业民法总论、债权法、破产法方向考博真 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招生人数) 专业 (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501 法学系(19) 030105 民商法学 (3) 02民法总论、债 权法、破产法邹海林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4德 语选一②2032民法学③3049商法 学、经济法学 注:跨学科考生初试时,须加试法学综合考试。 二、导师介绍 邹海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研究所商法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教授、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和涉外仲裁员等。学术研究领域是破产法、保险法、担保法以及物权法和债权法,发表诸多论文和著作。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三、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如何做语文课堂笔记

如何做语文课堂笔记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记笔记要记以下内容:1、老师讲的重点、难点。2、老师写的课文提纲、课文大意、课文中心(你不能把老师讲的一字不差的记下来,只要大概记录,意思正确就行了)。3、记疑点。这类疑点可能使老师忽略而你又不懂的,也可能使你没听见的,应下课主动问老师解答。记笔记的一些技巧:1、常用的字词可以用符号表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2、字要记的松一点,这样改正方便。3、记笔记应分正副页,通常为7:3,这样可以修改方便。4、应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通常为红蓝笔,不要用铅笔记录。记一般的东西用蓝笔,记公式等重点用红笔。5、写得要快,看清就行。6、要认真听讲,课堂笔记只要简单抄一下就行了,不要因为一节课忙着抄课堂笔记而忽略了老师讲的内容。有了这些,你就能成为尖子生啦。 俗话说,“心记不如带墨”,“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记笔记是记忆的扩大和延伸,便于以后复习、查找。越是高等的学习,越是以记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能处于动脑、动手、动耳的最佳学习状态,可抑制“思想溜号”,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记笔记还能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老师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应该教学生写语文笔记。学生从小就学会记语文笔记,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它各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形成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当时受益,而且能终生受用。怎样记语文笔记呢?应该把学生的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和部分语文作业合起来都写在一个本上,统

称“语文笔记”。这样可以化繁为简,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老师的批改负担;既有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又有课堂教学的反馈;还有基础知识的验收。老师批改语文笔记,可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语文笔记本最好用十六开的“格备课笔记本”,在每页的两边竖着画二道直线,分成三份。左边一份约有两个字宽,记项目用,起目录索引的作用;右边的一份约有一寸宽,做备注用,这部分供学生灵活运用,记些疑难问题、自己的评价、感想、学习方法等,这部分记的内容不要求一致;中间的一份最宽,最重要,学习的内容都记在这一部分。 准备工作做完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记了。记语文笔记可以分做三个阶段来进行: 1.课前预习记 学习新课以前学生要预习,把预习中学会的内容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记在语文笔记的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通过查工具书能够解决的字、词等内容都在这时完成,这是语文笔记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2.课堂听课记 这是语文笔记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语文课上,学生要边听课边记笔记,把新学的内容记在中间栏,把预习中理解不准确的现在得以更正的内容记在右边备注栏。这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能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记或老师把要记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抄;二是学生不能把老师说的话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要在听懂理解的基础上,边听边思维,总结出要点,概括成重点句子或重点词语,然后再写到语文笔记上,只要意思对怎么写都可以。刚着手训练时,教师要把需要记的内容说慢点,长句子和重要之处重复一二遍。要记的关键词、生辟词、同音词和易混、易错的字,教师要板书,防止学生写错。 3.课后巩固记 语文课上过以后,学生要整理笔记,课文中已经解决了的疑问要追记,落下部分要补上,心得体会最好是概括地记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凭兴趣摘抄。通过课后的整理和修改,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了,认识得到升华了。课后要记的内容还包括该课书后面的部分练习题,如要抄写的词语,要解释的字、词,要理解的重点句子的含义,填括号,造句等。这样做,每课的内容都集中在语文笔记上,便于知识归类,便于复习查找;学生省得另外再拿本写作业,可把语文笔记当做作业交;老师在批改语文笔记时,不但验收了该课的基础知识,还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听课情况。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做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强求一致,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求异思维能力。 附: 听记填充式笔记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