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何为重婚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何为重婚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何为重婚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何为重婚罪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何为重婚罪

虽然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婚姻关系,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人反其道行之,这种行为是否触犯了我国重婚罪呢?换言之,何为重婚罪?下面,赢了网小编马上为您具体介绍相关内容。

一、重婚罪的认定,什么是重婚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行为。

1、客体要件

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

2、客观要件

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主观要件

重婚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

喜新厌旧;有的是出于贪图享乐;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等等。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重婚罪判几年,重婚罪怎么判?

根据《刑法》第258规定:

重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重婚罪司法解释:

1.从重婚者的主观特征来看,其重婚行为是直接故意。这种直接故意表现为:明知自己已有的婚姻关系未解除而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2.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而受害人的“合法婚姻关系”仅是重婚罪侵犯的对象。第一种观点直接混淆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3.重婚罪的客观方面,就是重婚者违反我国一夫一妻制的根本婚姻制度而实施的婚姻重叠行为。即在同一时间内,重婚者存在两个婚姻关系,前一婚姻关系是否合法,并不影响重婚罪的构成。

4.在司法实践中,前婚不合法,后婚“合法”,正是新形势下重婚者为规避法律制裁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是重婚罪新的表现形式。

三、重婚罪属于自诉案件,不告不理:

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即除非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一般情况法院不会主动受理。

综上可知,重婚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已婚人士,也可以是未婚人士。此外,如果行为人犯了重婚罪,该行为人将会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你对此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你随时咨询我们赢了网,我们将尽快为您具体介绍相关内容。

?网络诈骗案破案机率有多大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9.html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多少年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8.html

?单位受贿罪最新司法解释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7.html

?扰乱单位秩序罪的认定及处罚是什么样子的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6.html

?判拘役缓刑有案底吗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5.html ?盗窃单处罚金的条件是如何的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4.html

?不交罚金能减刑吗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3.html

?把人推倒法医鉴定轻伤,算是故意伤害吗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2.html

?判刑后刑期怎么折抵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1.html ?广西高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50.html

?公诉重婚罪可撤诉吗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9.html ?拘役是行政违法吗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8.html

?一个晚上多次盗窃算一次吗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7.html

?受贿罪未遂的认定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6.html

?商业贿赂个人责任和单位责任的区分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5.html

?罚金执行的问题与完善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4.html

?管制怎么判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3.html

?非法经营罪的管辖如何确定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2.html

?从终审判决死刑立即执行到最后执行一般有多久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1.html

?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什么权利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40.html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哪个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9.html

?网络金融诈骗怎么报案,网络金融诈骗的表现形式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8.html

?什么是注射死刑和注射死刑的条件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7.html

?死刑复核程序的司法解释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6.html

?运输毒品罪量刑情节有哪些标准(2018年)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5.html

?信用卡诈骗警察处理立案程序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4.html

?挪用公款400万判缓刑有可能吗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3.html

?公务员行贿行为的后果有哪些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2.html

?集资诈骗判决书是什么样的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1.html

?罚金刑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30.html

?服刑人员减刑是否必须要缴纳罚金减刑幅度才不受影响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9.html

?民事诉讼作伪证的处罚方式有哪些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8.html

?拘役可以取保候审吗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7.html ?信用卡诈骗罪的追溯时效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6.html

?3年以上7年以下可以如何减刑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5.html

?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4.html

?什么叫罚金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3.html

?死刑核准权的现状如何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2.html

?洗钱罪的特征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1.html ?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再犯新罪是否构成累犯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20.html

?聚众淫乱罪几个人才能构成以及是否应该被取消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9.html

?经济诈骗自首到判决需要多久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8.html

?死缓减刑后发现漏罪,应如何进行数罪并罚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7.html

?法院判缓刑罚金规定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6.html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追诉标准(2018年)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5.html

?拘役怎样申请监外执行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4.html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的印章罪指的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3.html

?劳动仲裁作伪证的后果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2.html

?拘役在哪里执行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1.html

?在网络中遭人诽谤要怎么维权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10.html

?刑事证据的法定分类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9.html ?受贿40万退脏认罪态度好可以少判吗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8.html

?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7.html ?拘役可以监外执行吗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6.html ?诈骗案从立案到法院宣判要多长时间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5.html

?关于网络诈骗属于什么犯罪行为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4.html

?有期徒刑缓刑怎么执行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3.html

?驱逐出境由谁执行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2.html

?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行为如何处理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1.html

?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判多少年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800.html

?走私废物罪判决书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9.html

?监狱探监一般是几点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8.html ?无期徒刑怎么判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7.html

?不同的地方对于抢劫的量刑标准(2018年)一样吗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6.html

?陕西省盗窃罪定罪量刑数额标准(2018年)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5.html

?新刑法规定(2018)渎职罪有哪些内容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4.html

?最高法院如何审查停止执行死刑的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3.html

?用菜刀砍人要判几年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2.html ?做伪证的法律责任有哪些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1.html

?诋毁诬告他人什么罪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90.html ?盗窃犯罪团伙怎么量刑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9.html

?没收的赃款如何处理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8.html ?遣送出境和驱逐出境的区别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7.html

?诽谤罪怎么够成情节严重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6.html

?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原因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5.html

?挪用资金转化职务侵占罪判决书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4.html

?故意杀人哪种情况下判处死刑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3.html

?认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2.html

?小伙刚出狱又因盗窃被抓,盗窃罪的量刑标准(2018年)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1.html

?犯罪主体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吗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80.html

?盗窃罪的认定有哪些内容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9.html

?拘役有没有缓刑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8.html

?招摇撞骗罪从预审到判决需要多少时间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7.html

?并处罚金可以不交吗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6.html ?量刑建议的提出时间和方式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5.html

?醉驾酒精含量200以上怎么判刑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4.html

?缓刑期间发现漏罪后还能判缓刑吗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3.html

?刑罚方法:没收财产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2.html ?境外追逃与境内追逃区别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1.html

?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70.html ?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2018年)有关问题的解释)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9.html

?失火罪处以年有期徒刑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8.html

?家里没人如何假释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7.html

?遣送出境有期限吗 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6.html

?关于非法集资诈骗判刑是怎样规定(2018)的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5.html

?冒名股东与实际股东区别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4.html

?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后是什么样子的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3.html

?正当防卫杀人坐牢多久,正当防卫杀人坐几年牢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2.html

?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应如何计算假释考验期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1.html

?私刻公章后进行合同诈骗怎么定罪量刑https://www.doczj.com/doc/3518848960.html,/cr/831760.html

对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但书”的理解与适用

对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但书”的理解与适用摘要:针对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中但书的规定,从理解和适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澄清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关键词:刑法;但书;理解;适用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了犯罪概念,其中“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但书”。随着新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刑法第13条“但书”成为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很可能影响刑事司法的严格性。因为“情节显著轻微”是一个模糊概念,在复杂的司法实践中,是很难划出一个清楚界限的。这种认识上的不一致,会造成办案实践中认识的混乱,并最终造成刑事司法的不统一,既可能出现有罪不究,也可能出现对不构成犯罪的人定罪处罚的情况。因此,正确理解和适用犯罪概念中“但书”是至关重要的。 一对犯罪概念中“但书”的理解 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刑法第13条“但书”的含义: 1 “但书”从规定什么情况下行为不构成犯罪的角度,说明了犯罪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危害性。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危害某一社会形态中某种社会关系及其表现出来的利益形式的属性。在我国,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危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以及体现这些社会关系的国家

和人民利益的特征。犯罪的本质就在于它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了社会主义社会。[1]刑法之所以将某一行为规定为犯罪,其内在的驱动力就在于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如果一个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法律就不能将它规定为犯罪而加以惩罚。我国《刑法》具体规定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表现,包括:(1)对国家安全的危害;(2)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3)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破坏;(5)对公私财产的侵犯;(6)对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侵犯;(7)对社会秩序的妨害;(8)对国家国防利益。军事利益的危害;(9)对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秩序和公务活动廉洁性的危害等。一个行为危害上述任一方面的具体社会关系,都必然构成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整体的侵害,都表明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2 “但书”说明并非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只有当行为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严重程度之后,才能视之为犯罪。如果某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尚未达到犯罪所要求的程度,那么,该行为还不是犯罪行为,而是一般违法行为。比如违反党纪、政纪、军纪的错误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等,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尚未达到犯罪所要求的程度,因而都尚属一般违法行为,只按党纪、政纪、军纪或者《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处理,而不是作为犯罪处理。因此,犯罪是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3 “但书”中的“情节”是指定罪方面的情节,不是指量刑方面的情节。或者说“但书”中的“情节”是指衡量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1213篇)

2019年国家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甲指使丙杀害李某,丙随后将打算杀李某的想法告诉了乙,乙为丙提供了一把西瓜刀。丙为顺利杀害李某,找到丁(13周岁),邀请其与自己一同杀李某。事后证明,李某系丁杀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虽然丁未达到刑事法定年龄,但丙、丁成立违法层面的共同正犯 B、按照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应将李某死亡的结果归属于丙、丁 C、由于甲引起了丙的杀人行为、乙帮助了丙的杀人行为,故甲、乙分别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教唆犯、帮助犯 D、由于丁导致了死亡结果,而甲、乙没有引起、帮助丁的杀人行为,故甲、乙仅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教唆犯、帮助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5节>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 【答案】:D 【解析】: A选项正确,丙丁两人共同实施了致李某死亡的行为,虽然丁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共犯只解决违法层面的归属问题,与责任无关。B选项正确,按共同正犯的归责原则,要把结果归属于丙丁两人。C选项正确,甲教唆丙杀李某,丙也杀害了李某,甲引起了丙的杀人行为,成立教唆犯。乙为丙提供刀,对丙的杀人行为起到物理的帮助作用,成立帮助犯。D 选项错误,丙、丁属于共同正犯,都要为死亡结果负责任,甲教唆丙的行为,乙帮助丙的行为要分别负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教唆犯、帮助犯的责任。 2.关于职业禁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9题,单选) 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的,不一定都属于“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 B、行为人违反职业禁止的决定,情节严重的,应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C、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决定职业禁止的,在有期徒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均执行完毕后,才能执行职业禁止 D、职业禁止的期限均为3年至5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0章>第3节>非刑罚处罚措施的种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职业禁止。 A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的,即为“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故A项错误,不当

论我国《刑法》第13 条“但书”司法化之非

论我国《刑法》第13 条“但书”司法化之非 作者:李翔 来源:《东方法学》 2016年第2期 李翔 内容摘要: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只是立法者给自己的“宣言”,不具有司法适用的价值。立法者在制定刑法分则条文时,已经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排 除在外。无论是将“但书”置于犯罪构成体系之外还是将“但书”转化为可罚的违法性、可罚 的责任理论融入犯罪构成模式之内,发挥出罪机制都难以作到理论自洽。“情节”要素的判断 内容只有被具体化为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某个具体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时才有意义。“但书”司 法化破坏了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构成的定型作用,动摇了罪刑法定原则的根基,增加了司法上 的恣意性,放任了司法人员“粗犷化”的办案思维,不利于“精细化”刑法思维方式的养成。 当前司法实践中司法文书上直接引用《刑法》第13条“但书”出罪化的做法应当及时纠正并终结。 关键词:立法但书司法化出罪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本文系上海市一流学科(法学)建设项目成果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刑法修订 与刑法解释关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JG009-BFX37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1979年我国第一次进行刑法立法,在对第10条犯罪概念进行定义时,就在末尾作出了以“但是”为转折词的特殊表述,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1 〕而1997年《刑法》第13条保留了这一类似结构表述。〔2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该条是对犯罪 的完整定义,前半段规定犯罪概念的内涵,后半段“但书”则限定了其外延。对此,有不少学 者对“但书”出罪功能能够直接在司法中进行适用持赞成态度。如一些学者认为“但书”属于 据以直接出罪的实质性标准,对于“但书”的原则性规定加深了司法工作者对犯罪的认识,避 免了混淆罪与非罪界限的错误。〔3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但书”出罪功能符合刑法谦抑性要求,司法工作者应在实践中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从而避免把虽违反刑法却情节显著轻微的行 为轻易认定为犯罪,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4 〕 在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屡屡出现直接适用“但书”规定进行出罪处理的案例,如我国第 一例安乐死案件中,一审法院在认定被告人的行为确为故意杀人的情况下,援用1979年《刑法》第10条的“但书”规定,从而作出无罪判决。〔5 〕最高人民法院将此案编入全国颁行的案例汇编,〔6 〕这也导致了司法领域直接引用“但书”规定进行出罪的情况愈演愈烈。然而,笔 者认为,这一特殊情形的个案,其判决结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效果的需求,但其判 决说理中“先入罪后出罪”的逻辑思路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司法公正的内在逻辑是借助法律 之内的正义来实现个案正义,而个案正义应当只能通过普遍正义而不是绕开普遍正义去追求个 案公正。” 〔7 〕不可否认,对于“但书”出罪功能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与刑法谦抑性、限制刑事犯罪圈及刑法保障人权等现代刑法理念相契合。然而不能仅因为某些个案所达到的“公正”结果就理所应当地推导出“但书”条款在司法领域直接适用整体公正,而忽略了其内在值 得质疑的逻辑合理性。一旦将“但书”规定之出罪功能不加限制地在司法领域扩张,赋予司法

第8-13章 刑事责任及刑罚制度 练习题

第 8-13 章刑 事责 任及 刑罚 制度 练习 题 作者:本站整理来源:本站时间:2006-12-20 【字体:大中小】双击自动滚屏 一、法条填空 ●公司、企业、(74)、机关、(75)实施的 危害社会的行为,(76)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77)的主管人员和其他(78)判处刑罚。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79)或者附加适用 (80)。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 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81)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82)执行。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83)。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 一日折抵刑期(84)。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 动的,可以 (85)发给报酬。 ●有期徒刑的刑期,从(86)之日起计算。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87)的犯罪分子。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88)

核准。 ●(89)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90)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 (91),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92) 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93),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94)之日起计算。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95) 起计算。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96)缴纳。期满不缴纳的, (97)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98)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99)。如果由于遭遇 (100)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101)或者从 (102)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103)期间。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104)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 ●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105) 的生活费用。 ●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106)财产。 ●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107)债务,需要以没收

63个刑法经典案例分析

63个刑法经典案例分析 一、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 [案情] 被告人:某甲,男,33岁,前苏联人,副驾驶员。 1985年12月19日,被告人某甲与机长某乙等机组人员,在原苏联境内驾驶47845号安一24型民航客机,执行某市民航局101/435航班任务。当飞机飞到东经118。09’00",北纬52。40’00”上空时,被告人趁领航员上厕所之机,以机舱出机械故障为由,将机械师骗出驾驶舱,随即锁上驾驶舱门,扭动自动驾驶仪,持刀威逼驾驶飞机的机长某乙向中国方向飞行,机长被迫改变航向,19日14时30分许,该机降落在我国黑龙江省某县某乡农田里。 [问题] 某甲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是否适用我国刑法? [判决] 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某甲以暴力手段劫持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飞入我国境内,其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构成了犯罪,应依照中国刑法论处。 [法理分析] 本案涉及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问题,被告人某甲虽是外国人,但我国司法机关有权对其犯罪行为行使司法管辖权。因为:第一,某甲劫持航空器,已违反我国参加的《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的通知规定,“如发生外国飞机被劫持在我国降落等有关涉外事件,应按我国法律,并结合上述三个公约的有关规定处理”,同时符合我国《刑法》第九条所规定的中国应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第二,我国《刑法》第6条第13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某甲不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有关刑事责任问题,不需要通过《刑法》第11条之规定解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即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某甲的犯罪行为虽始于我国领域之外,但其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内,依照我国的有关规定,属于我国领域内犯罪,所以,应适用我国刑法,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 [案情] 被告人:严某,男,38岁,中国公民,我国驻某国大使馆的汽车司机。 被告人严某先后利用驾车去机场接送外国人员、代表团成员的机会,在驻在国首都机场行李处多次进行盗窃,陆续窃得大量外币现钞,以及手表、照相机等财物,共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问题] 严某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是否应依我国刑法论处? [判决] 法院判决认为,严某系中国公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国外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依中国刑法论处,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 [法理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严某以盗窃罪定罪判刑是正确的。中国公民严某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是否适用我国刑法,这是本案的关键。我国《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据此可知,其一,严某的盗窃行为,按照犯罪地的法律应受处罚;其二,严某的盗窃数额特别巨大,依照我国《刑法》第263条规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 A. 中国 B. 某外国 C. 甲国 D. 中国或者甲国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特殊情况才追究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6、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

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中止 C.故意杀人既遂 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A. 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吸收犯 11、夫妻甲、乙有嫌隙,甲欲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的食物中,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属意外事件 C.故意杀人预备 D.故意杀人未遂 12、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犯罪行为的个数 B.犯罪构成的个数 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个数 D.犯罪结果的个数 13、孙某纠集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自封“大龙头”,要李某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李某等人在3个月内抢劫6次,杀死1人,重伤3人,劫得财产物若干。上述犯罪行为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1次。对孙某应如何处理?() A.对其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B.对其参与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C.对其指挥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对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14、李某带匕首去杀张某,途中腹痛返回,李某的行为属于()。

《刑法》第13条“但书”条款司法适用相关问题研究

《刑法》第13条“但书”条款司法适用相关问题研究 ——兼论醉驾应否一律入罪 刘宪权周舟 【学科分类】刑法学 【出处】《现代法学》2011年第11期 【摘要】《刑法》第13条“但书”条款在司法中的适用既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宗旨,也能够保证罪与非罪判断的准确性,体现了司法者对立法者的尊重。我们不能因为“但书”条款在司法中有可能被随意适用而否定“但书”条款司法适用本身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为《刑法》总则第13条有机组成部分的“但书”条款,理应适用于包括危险驾驶罪在内的《刑法》分则规定的每个具体犯罪。应正视醉驾各种情形的差异性,在综合考察案件所有情节的基础上,对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适用“但书”条款,不认定为犯罪。 【关键词】醉驾;但书;司法适用;情节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司法者能否依据《刑法》总则第13条的“但书”条款[1],将醉驾排除在犯罪之外,业已成为时下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此,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司法者对于醉驾不能一味强调“入罪”和“处罚”,如果确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理应适用“但书”条款,不认定为犯罪。 一、“但书”条款司法适用的合理性 我国《刑法》总则第13条规定的是犯罪的概念,根据该条规定:“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其中,“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即为“但书”条款。如果说《刑法》总则第13条的本文(即“但书”条款前的内容)从正面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但书”条款则是从反面说明了什么不是犯罪。只有将这正反两方面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犯罪的概念。 就功能而言,如果“但书”条款与前面规定的社会危害性相结合,其就担负了指导立法的功能,即立法者只能将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如果“但书”条款与前面规定的刑事违法性相结合,其就担负了限制司法的功能,即司法者在判断行为是否具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