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个性心理与思维过程

心理学——个性心理与思维过程

心理学——个性心理与思维过程
心理学——个性心理与思维过程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心理学——个性心理与思维过程

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中一般都会考教育理论,而心理学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考试中心理学的考察以客观题居多。心理学内容当中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考试的难点。以下就介绍一些群体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区分。

一、思维:

1、思维的重要特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A:间接性主要指认识事物可以不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事物。

举例:警察通过脚印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材。说明警察并没有直接看到犯罪嫌疑人本人,而是通过脚印这个间接的方式来认识的。

B:概括性主要指思维可以反映事物之间的规律,同时可以通过思维抽象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出事物的规律。

举例:人们看到好多次蚂蚁搬家,然后下雨了,就总结出了蚂蚁搬家就是要下雨的规律。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的体现。

二、个性化:

1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家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关于去个性化的现象,心理学家津巴多对其做了大量研究。

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在一个高楼上有一个人妖跳楼,警察救护车都来到了现场,现场围观的人很多。这时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叫:“要跳就快跳啊?”,随着现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有越来愈多的附和起来。最后这个人对人间彻底没有了留恋,跳了下去。

起哄的人的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去个性化行为。人群中有很多起起哄,所以大家不觉得起哄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即使需要承担责任,那么很多人都喊了责任该由大家来负,由于群体的存在而降低了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所以去个性化的关键就是(1)一定是个体主动的行为,行为往往是不好(2)不存在外界压力。

(3)行为目的往往是消极的

了解了去个性化的概念再来看从众的概念,做一个区分。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也将更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因此应从小就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尝试用思维导图策略去融入小学科学教学,探讨其对教师教学成长及学生学习的影响,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从而提供了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策略的教学案例和一些经验。一、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近十几年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我国科学课程改革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是一门形象性很强的学科,瑰丽多彩的自然现象,生动直观的实验,让小学生在从直观现象、感性知觉到逻辑思维、理性分析的质的飞跃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在两者之间铺设自然过渡的台阶,提高教学成效?笔者认为由托尼巴赞所提出的思维导图是个可行的策略,它是一种视觉组织工具,其知识表征方式及过程、对知识的表达与理解,与科学教学有其共通之处,可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结构,理解其抽象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记忆能力。二、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实践笔者与南京某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合作,针对科学课程的特点,参考思维导图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设计并实施了4 节课的科学探究课,通过教师教学示范,逐步引导学生,强调合作学习,以提升科学学习的效果。(一)教学设计(二)教学过程1.思维导图的学习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它结合了左右脑功能,能促进思考、记忆、分析及触发灵感。它对学生而言是新的学习策略,所以在学习阶段,采用4-6 人分组的方式来合作完成思维导图,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强调画图步骤与重点:主题放在中央,尽量加上彩色图案突显主题;将次概念放在次要支干上;每一个分支只写一个关键字,字体要端正;关键字要写在支干线条上面;结合符号、图画或色彩让导图更丰富;运用交叉联结不同分支的概念。本课中首先用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为例,告诉学生兔子、乌龟、赛跑是主要概念,看、爬为次要概念,结合植物的分类(图1)和假期计划(图2)两张范图的展示,引导学生由认识概念与联结语开始,培养他们逐渐分辨不同层次的能力,让学生对其绘制流程有初步认识,等同学对其绘制逐渐了解时,再鼓励同学独立完成思维导图,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好准备。2.主题的引入本课主题是地球上的水,教师将向学生讲授地球上的水的分类、比例,补充一些学生并不具备或不一定能够想到的知识,如:水的物理性质、物态变化等。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如人类为什么总聚居在河流沿岸等,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由于关于水的主题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去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最基本的探究方向。本课中,教师将水的主题分为水的重要性、水的节约、水污染、水文化四个分支,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3.小组的合作各小组分好后,先要对作品内容进行设计。大家要商量从哪几个方面来探究选定的主题,再进行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任务。然后通过浏览网站,看书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类和整理,由于之前基本已掌握构图理念和技巧,可以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将导图作品带到学校来,小组成员相互探讨其概念之间的关联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完整,修改不足之处,共同构建小组导图。在这过程中,每个同学的思维和知识会得到很好的展示,通过讨论,学生之间不仅增强了小组意识,而且容易得到肯定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例如同学在进行水污染主题的研究中,列举了会出现传染病、生物死亡、植被破坏等问题,在这些概念中有没有上层的或比较普遍的概念呢?显然,危害这个概念包含了上述3 个概念,应是主要概念和层次,通过老师的适当的引导和同学的讨论,学生逐渐理解主要概念和层次的分辨。4.成果的展示各小组将完成的思维导图向其他小组展示,在此过程中,其它小组的同学可以向该组同学提问,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其作品进行一定的修订。教师在此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引导和建议,最终同学们将研究的主题汇总,共同完成一个较理想的思维导图。通过同学们作品的展示,学生不仅学到本小组主题的相关内容和概念,也了解了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通过

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

《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 很喜欢普心里面对记忆的非正式定义:记忆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物质上留下的痕迹。这篇文章不泛泛其谈,尽是干货,主要教会大家在记忆这一章节该如何复习、复习什么和详细的复习内容。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同学,如果想考上,必须耐下性子地学,本章的重点在第三、第四、第五节。博仁考研为大家做了精细的总结。 记忆思维导图 详细复习内容如下(以《普通心理学》书中的顺序做笔记的框架),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注意这三个加红的词,这对于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个概念特点的记忆,起着主线的作用。) (二)记忆的作用 这一块看一遍书就行,这个不重要。 (三)记忆的分类(除了第1点和第3点外,其它只考选择题) 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这块是记忆一章的重点,我在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会全面介绍。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选择题常考点,长时记忆的分类) 情景记忆:是指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 语义记忆:是指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化学公式、乘法规则、一年有四季等。 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这块在第五节会详细介绍。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例如,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一些有关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游泳技能,真正学会了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这一块,只考选择题,记住一些常考点,博仁老师总结如下: 1.白鼠跳台实验证明,反响回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2.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 3.海马可能是长时记忆暂时性储存场所。 二.感觉记忆(常考简答题“感觉记忆的含义及主要特点”,以下四点就是答案。)★★★ (一)短时记忆的含义: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完全按输入的原样,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 (二)短时记忆的编码:有两种,第一种是视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叫图像记忆,第二种是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叫声像记忆。(这里面涉及到整体报告法和局部报告法,其实就常考一个选择题: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三)短时记忆的存储:各种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量都大于可被利用的信息量,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都能被登记。 (四)短时记忆的转换:感觉记忆中的信息都是未经心理加工的信息,是尚未受到意义分析的信息,被登记的信息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模式识别,才能转入短时记忆,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否则就会很快衰退而消失。

心理学复习与练习 第6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教学要求: 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 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思维与想象概述 一、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反映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比较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 (三)思维的分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所依据的中阶物分) (1)直观动作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 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 (1)聚合思维 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3.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1)直接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 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 (1)常规思维 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 (3)创造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版)重难点整理

第一章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而言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过程 (一)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性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个性 (二)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它随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 二、心理学的实质 三、心理学的任务 <一>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有以下四项基本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陈述人的心理现象。目的是对心理活动进行精确的观察,根据人的外部行为动作反应获得事实,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推测。 第二项任务是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由于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某种心理原因,因此就要以陈述心理事实为根据,分析和阐明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项任务是预测人的心理现象。通过对某些心理活动与行为之间因果关系变化的了解,才可以预测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项任务是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调控的目的是引导和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朝向目标规定的方向变化对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 <三>心理学的分类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对心理学研究来说,就是要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不能仅凭研究者的主观臆测来肯定或否定某种结论。 二是发展性原则。客观事物总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反应的心理活动不可能是固定静止的,这就要求研究者应遵循发展性原则来研究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间接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观察法的一种,是指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和装置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种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7名解) 【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又叫一般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观察法的一种,是指研究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并记录研究内容,观察者不参与到所观察的行为之中。 【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观察法的一种,它与一般观察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者首先要参与到正在观察的行为之中,然后客观观察并详细记录正在参与的行为。根据群体其他成员是否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又可分为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实验法的一种,是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规律。 【现场实验】现场实验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实验法的一种,现场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它

心理学思维导图怎么绘制

心理学思维导图怎么绘制 导读: 说起思维导图,你一定懂得用手绘的方法,但是手绘的方式需要彩笔,而且非常考验绘画功能,这无疑难住了许多渴望学习和实践的爱好者。其实我们也可以用电脑来绘制心理学相关的思维导图。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免费获取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 思维导图用什么软件画比较简单 对于一般人而言,画思维导图并不需要太多复杂高深的功能,尤其是新手或小白,画图当然越简单越好!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就是一款十分适合新手使用的工具,免费思维导图模板,类似Office的操作界面,简单的操作步骤,丰富的主题、配色方案,让你能够使用最少的操作步骤,就绘制出漂亮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超简单绘制步骤 1、首先从亿图官网将MindMaster下载到电脑上。 2、然后打开MindMaster,点击“新建”,选择任意模板进入绘图界面。

3、接着选择主题后用鼠标双击即可进行编辑修改内容,如果要添加子主题可以通过上方的菜单栏进行添加或者使用快捷键进行添加。 4、当然,你还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插入一些可爱的表情、剪贴画、超链接、图片、注释、评论等等。

5、在右边也可以一键更换思维导图的主题风格样式,共有上百种风格可以自由选择,十分便捷。 6、最后要将画好的思维导图保存起来,点击“文件”----“导出和发送”即可将思维导图保存为想要的格式了。

获取更多思维导图软件使用技巧:

普通心理学思维与想象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思维与想象》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在头脑中提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物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2、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4、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上。( ) 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 C.知识经验 D.新颖程度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想象 B.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6、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再造思维 D.创造思维 7、运用以前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需要更改地解决类似情境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8、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9、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10、梦是()的极端形式()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幻想 D.空想 11、发散思维的程度由变通性、流畅性和()的能力来揭示() A.求同性 B.求异性 C.反应性 D.独特性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 基本内涵 发展阶段 研究方法与原则(5原则7方法)教官理发系 概念 学科性质 研究内容 作用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初创时期(1920以前) 发展时期(1920~1960) 成熟时期(1960~1980) 完善时期(1980以后)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 心理发展概述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社会 化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个别差异个体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连续性与阶段性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初期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注意个体差异 学习准备状态 抓住关键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人格概述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概念 特征 结构 生物遗传、社会(家庭、学校教 育、同辈群体)、个人主观因素 认知 差异 认知能力的差异 认知方式的差异 表现早晚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智力类型差异 群体差异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冲动型-沉思型 具体型-抽象型 辐合型-发散型

第三章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 内涵 学生学习 的分类 巴经典 桑试误 斯操作 班社会 苛勒-格式塔学派: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可恶)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发布)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哦)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假信息)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观 学生观 教师观 概念 分类 加涅 奥苏贝尔 其他 学习水平分类(8) 学习结果分类(5) 学习要遵循的原则:准备律、联系律、效果律 强化 VS 惩罚 程序教学(小贩定错饭) 普雷马克效应(祖母效应)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结构! 有意义学习的条 件! 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

心理学第九讲 思维与想象

第九讲思维与想象(下) 一、思维的培养 (一)教材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一个人的知识经验酌丰富程度与思维能力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足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有助于思维酌提高。知识要有助于思维必须很好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结构严密的系统,这种知识具有更加概括的性质、更科学的表达形式,因而能够使人在更大范围内加以运用的知识,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学生要事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改进教学的方法 研究表明,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不利于思维的发展的,教学必须注意: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各种思维方法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 5、提高元认知能力,教会学生思维策略 二、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所谓新形象,是指主体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这种新形象,可以使是现实中已经存在而个人尚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也可能是在现实中尚未有过或根本不可能有的事物的形象。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却处处都是生活的影子。 说明:1.构成新形象的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例: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2.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 (二)想象的种类: 1、根据新形象的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例如,夜间做梦、幻觉等是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叫有意想象。例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想象。有意想象按其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至于幻想则是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 2、根据创造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两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头脑中就会展现一幅充满苍凉秋景。 再造想象产生需要的条件: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 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D)思维。 A.具体形象 B.抽象 C.语词逻辑 D.动作 2、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概括的(B)的反映。 A.深刻 B.间接 C.抽象 D.综合 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5、沿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称为(发散式思维) 6、(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7、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8、聚合式思维: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9、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10、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二节思维的过程 1、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程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A)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2、(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3、抽象: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4、分类:分类是在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5、简述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有三种水平: 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以上三种水平的综合,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于掌握 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D) A.综合 B.抽象 C.概括 D.概念 2、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A)反映。 A.概括 B.抽象 C.直接 D.具体 3、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概念) 4、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5、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 6、结合教学实践,试析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1、过去经验。

大学生思维导图心理学

大学生思维导图心理学 导语: 在日常学习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学习能力,包括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所以,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思维导图的相关绘制方法。 免费获取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https://www.doczj.com/doc/3518612610.html,/mindmaster/ 适合大学生用的思维导图app有哪些? 思维导图app有很多,其实软件功能和操作都差不多,但是要适合大学生的话,从各方面来比,性价比最好的还是MindMaster。 MindMaster是可以免费使用的思维导图软件,软件内置海量剪贴画素材,还有大量的模板,精美的配色与样式,想要不漂亮都难。它可以一键分享到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平台供好友直接网页打开阅读,还可以将文件保存到云空间,在其它平台如电脑、iPad无缝切换查看编辑。

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功能:

MindMaster思维导图APP有什么特色? 一、基本功能完备 MindMaster思维导图APP,作为一款通用性很强的移动端思维导图工具,不仅自带大量免费思维导图模板,还可以通过功能键快速切换主题、布局样式、颜色搭配,甚至是给思维导图添加附件、外框、标签、概要等元素。 二、容易上手 用过MindMaster思维导图PC版的应该都清楚,这款软件拥有非常简洁的界面、通俗易懂的功能、丰富多彩的模板,以及多种风格的布局样式,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完成各种风格的思维导图。 三、免费而且国产 MindMaster是一款国产思维导图软件,无论你是职场人士,还是在校的学生,都可以用MindMaster免费版本制作出专业又好看的思维导图。

《心理学》选择题-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学》选择题-记忆想象思维 1.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编码 B.提取 C.保持 D.加工 3.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4.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5.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6.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长久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语词性记忆 7.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意义记忆 D.机械记忆 8.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是() A.意义识记 B.机械识记 C.有意识记 D.不随意识记 9.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 A.长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声像记忆 10.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的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 11.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时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A.幻觉 B.感觉记忆 C.静止运动 D.错觉

12.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是() A.图像记忆 B.言语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情境编码 13.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 B.20~40 C.2~60 D.70~80 14.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度是一样的,都是()组块 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 15.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16.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柏林 D.弗洛伊德 17.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18.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A.单一抑制 B.双重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19.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20.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21.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 22.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心理学-第五章 想象与思维

第五章想象与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常被人们看作知觉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A.表象 B.想象 C.感觉 D.注意 2.气象学家通过卫星云图知道天气的变化,这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问题性 D.推断性 3.3岁前的儿童,把一根竹竿放在胯下说“骑马了”,一旦停止跨竹竿的动作,“骑马”的思维活动也结束了,这属于()思维。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4.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学1-100的连加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5.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A.经验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动作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6.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A.分类与比较 B.具体化与系统化 C.抽象与概括 D.分析与综合 7.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A.表象 B.想象 C.后像 D.印象 8.当谈到某一个朋友时,他的音容笑貌会浮现在脑海中,这属于()。 A.表象 B.想象 C.联想 D.思维 9.人们对已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表象 B.想象 C.幻想 D.印象 10.当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们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这说明想象的()。 A.预见功能 B.补充功能 C.替代功能 D.压抑功能 11.千手观音的形象属于想象的()加工方式。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12.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A.记忆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3.设计师设计、描绘城市规划的蓝图的过程属于()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 14.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 15.演讲采用的语言形式主要是()。 A.书面言语 B.內部言语 C.对话言语 D.独白言语 16.言语是()。 A.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B.一种符号系统 C.一种社会现象 D.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17.言语通常分为()。 A.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B.内部言语和口头言语 C.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D.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18.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属于()。 A.独白言语 B.书面言语 C.內部言语 D.对话言语 19.具有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A.书面言语 B.独白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20.具有展开性、计划性、准备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A.对话言语 B.独白言语 C.书面言语 D.內部言语 21.自问自答的言语活动属于()。 A.独白言语 B.对话言语 C.内部言语 D.书面言语 22.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是对()的理解和识别。

普通心理学第3课

普通心理学第3课《思维&想象》 第2页:1.李小明同学今天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C.动机性遗忘理论D.提取失败理论 2.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学过的一些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种遗忘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 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防止遗忘应该()。A.分散复习B.集中复习C.及时复习D.过度复习 【解析】1.D项指话到嘴边想不起来,提笔忘字,缺乏线索。【选D】2.题干中,“情绪过分紧张”关键词,所以选压抑说(动机说),弗洛伊德。【选C】3.【选C】 第3页:【解析】三、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良好记忆的特点,怎么样防止遗忘。1.良好记忆的特点(1)敏捷性:强调速度的快慢,过目成诵。过目不忘更强调敏捷性。(2)持久性:强调时间上的持久,如记忆的快,记忆的久这样就是记忆的品质很高,持久性好,终身不忘。(3)准确性:强调记忆的正不正确准,如“倒背如流”。(4)准备性:应用的时候运用准备性,是敏捷性、持久性和准确性的综合体现,如“出口成章”,有些人记忆的很好,但是考试的时候就会把知识忘记,考完才会想起来,这就是准备性的欠缺,准备性不足。【注意】客观题出现,常用成语对应记忆的特点。过目不忘:过目,更强调敏捷,不忘强调持久。准确性:倒背如流。准备性:是综合体现。准备性:出口成章,体现了准备性。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简答题备考。1.与现实相关,应该有目的的去记忆。(目的)2.在记忆的时候要多

去理解,运用意义记忆。(意义)3.在记忆的时候,要进行深度的加工,即精加工。(精加工) 4.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把信息分为一组一组会记忆的比较快,运用记忆编码和组块记忆。5.口诀:目的、意义、精加工、组块、编码、重复习。 【解析】防止知识遗忘:简答题备考。1.回顾上节课: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认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不均匀的,复习应该及时复习。(1)时间: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②合理分配时间。(2)方法: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如临考前一周进行突击复习,是集中复习。如果四五月份考试,每天学一点,临近 考前一个月集中学习,这样效果是很好的。②复习方 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2.防止遗忘的方法简答题,想要不忘,就要从时间上,合理分配时间,及时的经常的复习。从方法上,注意多样,多种方法,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口诀:法官及时反配散中。 【解析】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1.良好记忆的特点:(1)敏捷性。关键词速度快。(2)持久性:时间长(3)准确性:正确。(4)准备性:提取和应用。 2.简答题:(1)提高记忆能力方法:口诀:目的、意义、精加工、组块、编码、重复习。(2)防止遗忘方法。口诀:法官及时反配散中。 【解析】记忆:1.记忆概述:(1)记忆概述。(2)记忆分类(重点)。①根据内容来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②按照时间来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记忆过程:(1)识记。(2)保持:遗忘(3)回忆与再认。 3.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1)良好记忆的特点:单选。(2)简答题:提高记忆能力方法:防止遗忘方法。 第9-11页:【解析】思维这一节从思维的概述、过程、基本形式进行讲解,考试中考查最多的是思维的概述,重点复习。 1.思维的概念,考试中没有考过,但是需要我们了解。 2.间接、概括构成了思维的特征(多选题)。 思维的特征:客观题、例子的形式考查。1.间接性:通过中介,进行一种推断。关键词“由…推出…”“推断”,如地震,地震的工作者,根据自然界的异常行为,推断哪里会地震。在如考古学家,通过文物的纹理推断文物是哪个朝代的。医生通过给病人把脉,推测病人的病情。 2.概括性:(1)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对本质特征加以概括。可以概括出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如人的共同属性是会吃饭的、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思考的、有语言的、会用工具的高级动物;强调概括实物的本质。(2)通过以往的经验积累,得出结论、规律。关键词“得出结论或规律”如农民伯伯总结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规律。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注意】思维本身是抽象的,关键词对应。1.间接性的关键词是“推断” 通过中介进行的。2.概括性:(1)概括事物的本质。 (2)得出结论,找出规律。题目:早晨起来推开门,发现 地是湿的,推断昨天下雨了——间接性。 【解析】思维的品质:考查不多,例子或者成语进行 考查。1.(单选)中心品质是思维的逻辑性。如老师评价 一个老师讲课好不好,会说他讲课的逻辑是否是清晰的。2. 灵活性:反映是否灵活,关键词概括“随机应变”,能否进 行变通; 3.深刻性:对问题的分析能够一针见血,强调有 深度。如跟人聊天时,有的人聊天比较浮现,但有些人聊天 很深刻。4.敏捷性:强调快,关键词当机立断。5.广阔性: 思路广泛,面面俱到。 6.批判性: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 判断是好是坏。小学生的批判性比较薄弱,会把老师当成女 神,但是初高中的学生有批判性,能够判断老教的好坏。强 调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判断好坏。7.独立性:我们能 够独立思考,不过分依赖别人。 【注意】考点:(1)选择题:中心品质是逻辑性。(2)随机应变强调灵活性,当机立断强调的是敏捷

心理学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2、间接性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二、思维的过程 (一)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 分析是在思想上将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或将事物的各部分属性分离出来的过程。 2. 综合是在思想上将事物的不同部分、各个方面或各个属性结合起来,从而从整体上考察不同的部分、各个方面或各个属性的关系。 (二)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想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是在思想上将同类事物的共同点、本质的属性抽出来,而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2.概括是在思想上将抽取出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如概念、定义、定理的形成。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就是将已获得的概念或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思维过程。 2.系统化就是将事物按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形成一定类别系统的思维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和方法,可把思维区分为: 1.直观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实践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通过对各种形象的组合与排列而进行的思维方式。 3.语词逻辑思维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称为语词逻辑思维。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根据问题解决中思维探求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确定的方向进行划分:1.聚合式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 2.发散式思维(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途径和答案的思维。 四、概念的获得 (一)概念的定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二)概念获得的两种途径 1.概念形成:概念形成是通过同一类事物的大量例证,经过比较,独立发现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的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 2.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学习者利用已经掌握的概念,通过对新概念定义的理解获得新概念的方式。 (三)概念获得的条件 1.正确对待已有经验 2.正确使用变式 3.恰当使用概念的否定例

北师大心理学学硕(脑所764)第一名学姐谈普心、统计、实验、测量备考思路

北师大心理学学硕(脑所764)第一名学姐谈普心、统计、实验、测量备考思路 【学姐何许人也?——法语专业,从事国际贸易工作3年……2017跨考北师大764,初试、综合成绩第一名】 专业课上,我总共安排了四轮复习计划。第一轮注重知识框架的搭建,第二轮注重知识点的思考和理解,第三轮注重通过大量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第四轮查漏补缺。具体方法如下: 1.参考书目:764备考除了招生目录的参考书目之外,我还补充了以下基本教材。 普心:《心理学与生活》;实心:《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统计:《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甘怡群—这本教材比张厚粲老师的书对于0基础来说,更通俗易懂,易入门;发心:无 2.复习安排:共4轮 A第一轮:通读教材,整理笔记,建立思维导图 B第二轮:结合教材、视频、讲义,把握重难点 C第三轮:通过习题,做大量练习。背诵知识点 D第四轮:再次梳理框架,查漏补缺 3.具体科目复习方法: A.普心:我第一遍看的是《心理学与生活》,推荐和我一样零基础的同学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先从这本教材入手,十分有趣易懂,帮助建立有关心理学的最初印象。彭老师的《普通心理学》更适合正式备考后,需要夯实知识点后好好复习。对于《普通心理学》这本教材,复习思路如下: 第一轮:通读教材,结合QS的视频和讲义,整理出属于自己的一版详细的标注出重要知识点的思维导图,结合QS习题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一步十分繁琐,耗时很长,往往每一章需要一整天或一天半的时间。但这一步对我来说十分重要,不要贪多,关键是详实。 第二轮:结合QS重难点讲义和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记,再梳理一遍整个教材内容。通常过了这一步,就会对整本书的重难点,自己的薄弱点有了充足的认识。特别标注出重难点,薄弱点。 第三轮:结合QS的各类习题集,将第一阶段做过的习题和新的习题结合起来,大量刷题。结合QS真题,真题模拟,查漏补缺。做到每一道真题,每一道真题模拟都能掌握,大段背诵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的具体表述方式。这一阶段,因为习题量和背诵量都很大,所以会很辛苦。 第四轮:再次理框架。结合QS的参考资料,和第一阶段自己所做的思维导图,重新梳理一遍所有知识点。这样上考场时才能胸有成足。 B.统计: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提起统计就很畏惧,担心统计很难理解,自己学不好。 我高中是文科生,大学是纯文科专业,完全没碰过数学,加上工作时间,在备考前,大约有7年时间完全没碰过数学,复习的时候,发现自己一些最基础的数学概念都忘记了。但复习结束后,我可以自信的说,所有科目中,统计我学得最好。这样你们还会觉得统计是座翻不过的高峰么。要知道,所有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需要战略上轻视,战术上重视它。现在说说我复习统计时的战术: 第一轮:《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这本书是我看的第一本统计书,就像我之前介绍的,这本书比起张老师的书更易上手,我一边看一做笔记,把书上每一道例题,课后练习都手动算过,尽管这样,第一遍看完之后,我几乎对统计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但这一遍的复习并不是徒劳的,这让我在后来看张老师的书时,可以跳过一些已经理解的简单的知识点,循序渐进,而不是一下难度太高,产生为难情绪,坚持不下去。然后我开始看QS的有关统计的最基础的视频,结合自己的笔记,发现许多以前没有感觉的知识点都被串了起来,再对照张老师的书,才发现了两本教材在编写思路上的不同。这一个过程,不仅让我对于统计的基本知识点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复习统计的框架。第二遍,详细读张厚璨老师的教材,按照这本教材体系,重新做了一本笔记。张老师的书在知识点的安排上要更加系统深入,也有很多难点。有的同学会在复习的时候想,这个知识点不考,那我就不看了。不可否认,从应试的角度上来说,确实有许多知识点是考试时很小概率遇到的,但尤其对于764的学员来说,在复试中,在后期的研究生涯中,统计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同时也为了更好更深的理解统计知识,我建议大家不要跳过任何知识点,一个点一个点的攻克,遇到不同的题自己多思考,多看例题,不要着急问,不要着急翻答案解析,更不要放弃。我看统计的时候,经常一个问题一想想半天,然后会在一觉醒来,突然顿悟。第三遍,结合QS的重难点讲义、视频、习题集大量训练,背诵,夯实知识点。把重要知识点单独拉出来,做一个整理。第四遍,查漏补缺。整个复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