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区别

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区别

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区别

工作锚就是参与预应力锚固工作的;工具锚是作为张拉锚固工具使用的,可反复使用

参与永久受力的是工作锚,张拉过程中的是工具锚

前端是工作锚,张拉施工前套在钢绞线上使钢绞线强制分根,在张拉时避免造成几根钢绞线纽在一起

后端是工具锚内含工作夹片,跟千斤顶是一个整体,也是达到强制分根的目的,工具夹片夹紧钢绞线,防止钢绞线拉断造成其弹出对工作人员造成杀害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 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拉深模具设计图纸:

目录 前言 (1) 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2) 1.1材料选择 (2) 1.2工件结构形状 (2) 1.3尺寸精度 (2)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 3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4) 4.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4) 4.1模具类型的选择 (4) 4.2操作与定位方式 (4) 4.3部分零部件的设计 (4) 4.3.1凸凹模的设计 (4) 4.3.2卸料部分的设计 (6)

4.3.3推件装置的设计 (7) 4.3.4模架的设计 (8) 4.3.5模架的选用 (8) 4.3.6上、下模座的选用 (8) 4.4工作零件材料的选用 (9) 5模具工艺参数确定 (9) 5.1排样设计与计算 (9) 5.2搭边值的确定 (9) 5.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0) 5.4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1) 5.4.1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11) 5.4.2刃口尺寸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6计算冲压力与压力机的初选 .. (12) 7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4) 8冲压设备的选择 (15)

9模具零件图 (16) 10模具总装图 (18)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冲压加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先进高效的加工方法之一。冲压加工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但能够加工金属材料,而且能够加工非金属材料。在现代制造业,比如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电机、电器、仪表、化工容器、玩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完整版)预应力锚索现场施工工艺

精心整理 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一、适用范围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四标段(XXTJIV)第六单元顺层路堑、高边坡的加固。 二、施工准备 一般 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以织物或水泥袋纸塞好孔口待用。 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渗水的处理。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从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黄色团粒而无粉尘,说明孔内有渗水,岩粉多贴附于孔壁,这时,若孔深

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虽冲击器工作,仍有进尺,也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具,洗孔后再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有时孔内渗水量大,有积水,吹出的是泥浆和碎石,这种情况岩粉不会糊住孔壁,只要冲击器工作,就可继续钻。如果渗水量太大,以至淹没了冲击器,冲击器会自动停止工作,应拔出钻具进行压力注浆。 无光泽的) 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4MPa 泥浆洗出(塌入钻孔的石块不必清除), 2 内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张拉段采用直线 60~ 料管穿套,内涂黄油;最后,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 3.锚索安装 向锚索孔装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孔一次即可着手安装锚索。

安装下倾锚索比较简单,没有更多的技术问题。安装上倾和水平锚索时则要注意以下四点:检查定位止浆环和限浆环的位置,损坏的,按技术要求更换;检查排气管的位置和畅通情况;锚索送入孔内,当定位止浆环到达孔口时,停止推送,安装注浆管和单向阀门;锚索到位后,再检查一遍排气管是否畅通,若不畅通,拔出锚索,排除故障后重新送索。 4.注浆 底,由孔底进入排气管排出孔外( 上倾和水平锚索孔注浆过程中, 5 此外,由于一般情况下 6 张拉锚索前需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标定时,将千斤顶、油管、压力表和高压油泵联好,在压力机上用千斤顶主动出力的方法反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绘出千斤顶出力(kN)和压力表指示的压强(Mpa)曲线,作为锚索张拉时的依据。国产压力表初始起动压强不完全相同,所以,标定曲线上必须注明标定时的压力表号,使用中不得调换。压力表损坏或拆装千斤顶后,要重新标定。

采空区悬顶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采空区悬顶超限 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名称:工作面处理采空区悬顶超限总工程师: 施工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 201年9月28日 执行日期: 201年9月

会审签字: 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生产副矿长:年月日机电副矿长:年月日安全副矿长:年月日生产技术科: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安检科:年月日队长:年月日编制:年月日

处理采空区悬顶超限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随着综采工作面推进,采空区顶板未能够及时垮落,悬顶面积过大,防止顶板及次生事故的发生,特制定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退锚索、锚杆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地点 两顺槽超前支护段 三、施工前准备 1、准备好退锚所需的退锚器、敲帮问顶工具、安全带、登高梯子、8#镀锌铁线、钳子、螺丝刀等工具搬至工作地点; 2、退锚器、涨拉泵等工器具必须符合设备完好标准要求; 3、退锚作业前必须闭锁三机,严禁动用机头、机尾支架; 4、检查支架压力是否达到规定初撑力; 5、操作人员熟悉退锚索工具的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会检查保养退锚器具; 6、现场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机具是否完好,出现漏液、缺销子等不得使用;发现油管有凸起、渗漏现象时,必须及时更换。

四、施工方法及要求 1、将手动退锚机按照要求组装完好,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2、在机头机尾端头架顶梁前端4米范围内,先将双股8#镀锌铁线将锚索托盘绑扎牢固,再将退锚机插进锚索上,并使头部紧靠锁具,用手连续给退锚机加压,使锁具与锁芯分离,再用螺丝刀在退锚机头叉口处将锁具与锁芯分离,然后再将手把打在回液位置使退锚机泄压,再将退锚机从锚索上卸下,最后将锁具从锚索上取下; 3、退锚杆螺母,人工登高用活口扳手逆时针旋转,将螺母卸下,卸螺母一手扶住托盘,防止托盘掉落伤人。 五、安全技术措施 1、进行退锚索、锚杆作业前,必须保证两顺槽超前支护到位,端头架前梁接顶严密,初撑力符合规程要求; 2、每次退锚索、锚杆以端头支架顶梁为基准,每次退锚距离不得超过4m,防止因退锚距离过大造成顶板漏矸伤人; 3、严禁超距离或随意退锚索、锚杆; 4、退锚索、锚杆作业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5、退锚索、锚杆作业必须保证由三人参与,一人监护两人操作。退锚操作人员必须带防护眼罩,以免顶板破裂物飞出伤人;

201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确定水泥稳定土水泥剂量的方法是()。 A.根据路面设计图确定B.根据土的含水量确定 C.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D.根据规范规定的水泥剂量范围和经验确定 2.可直接用作路床填料的是()。 A.粉质土B.强风化石料C.砾石土D.强膨胀土 3.沥青表面处治路面通常采用()施工。 A.层铺法B.平衡梁法C.小型机具法D.撒布法 4.土基达到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称为()。 A.最大含水量B.最小含水量C.最佳含水量D.天然含水量 5.SMA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是()。 A.开级配B.连续级配C.半开级配D.间断级配 6.关于结构物回填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涵背回填应采用倾填方法B.桥台台背回填宜采用不透水的黏土作填料 C.桥台台背和锥坡的回填不能同步进行D.挡土墙墙背回填结束后,顶部应及时封闭 7.某软岩路堑路段缺乏合格石料,该路堑最适合修建的挡土墙是()。 A.加筋挡土墙B.锚杆挡土墙 C.浆砌块石衡重式挡土墙D.护臂式挡土墙 8.路基施工放样测量中,以平面曲线起点(或终点)至曲线任一点的弦线与切线之间的弦切角和弦长来确定待放点位置的方法称为()。 A.切线支距法B.坐标法C.直角坐标法D.偏角法 9.关于水泥稳定土路拌法碾压施工的做法,正确的是()。 A.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先快后慢 B.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与后一段再加水泥重新拌合后一起碾压C.当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D.应先采用重型压路机后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10.中国古代著名的赵州桥(石拱桥)属于()桥型。 A.无铰拱B.一铰拱C.两铰拱D.三铰拱 11.不适合采用旋挖钻机钻孔的地层是()。 A.砂土层B.黏土层C.次坚石层D.含有部分碎石的土层 12.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时,工具锚(夹具)、千斤顶和工作锚(锚具)正确的安装顺序是()。A.工作锚→千斤顶→工具锚B.工具锚→千斤顶→工作锚 C.工具锚→工作锚→千斤顶D.工作锚→工具锚→千斤顶 13.用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或者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方法是()。 A.明挖法B.盖挖法C.盾构法D.浅埋暗挖法 14.隧道浅埋段施工不应采用的开挖方法是()。 A.单侧壁导坑法B.双侧壁导坑法C.全断面法D.留核心土法 15.下列交通安全设施中主要作用为管制和引导交通的是()。 A.交通标志B.交通标线C.隔离栅D.防眩设施 16.计算某项工序工作持续时间的公式如下:其中D为劳动量,行为生产工作班制数,则R的含义是()。A.时间定额B.产量定额C.人数或机械台班D.每班工作时间 17.关于隧道施工洞内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100102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当两顺槽隅角老塘悬顶面积超过2×5m2时,必须采用人工打眼强制放顶。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措施 1、对两顺槽切顶线区段采取退锚措施。 ①在施工前要备好符合规定的手动退锚机、登高梯子、钳子、螺丝刀等必备材料及器具。 ②人员进入退锚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退锚索作业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退锚索区。 ③进行退锚作业之前,必须保证两顺槽超前支护到位,两顺槽超前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π型梁支护,支柱间距为800mm,采用一梁三柱,π型梁长为2400mm。端头前梁接顶严密,初撑力符合

规程要求。在预退锚区域设置警戒线。 ④在机头、机尾实施退锚作业时,煤机在作业范围30m以外的地方。退锚工作完成后,人员迅速离开作业地点,并对工作面设备解锁。 ⑤退锚作业时,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退锚作业。 ⑥严禁站在托盘或钢带下方实施退锚索作业,退锚索工具安装好后必须用防护绳将其与顶锚杆或网片连接,防止跌落伤人。 ⑦退锚索工作必须保证三人作业,一人监护两人操作 ⑧回收的托盘、锁具及其他材料要及时回收,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必须重复利用。 ⑨顺槽片帮严重、顶板破碎、顶板局部下沉量大等情况下,严禁实施退锚,但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2、放顶作业前,应备齐钻机、钻杆等工具,打眼时严格按打眼工操作规程执行。 3、施工程序:工作面及两顺槽安全检查→两顺槽加强支护→标

塑料盖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塑料工艺性分析 (2) 2.选注射机规格 (4) 3.分型面选择 (5) 4.浇注系统设计 (7) 4.1浇口套设计 (7) 4.2分流道设计 (8) 4.3浇口设计 (9) 4.4冷料穴设计 (9) 5.成形零部件设计 (9) 5.1成形零件结构设计 (9) 5.2成形零件工作尺寸设计 (9) 5.3型腔壁厚计算 (10) 6.模架的确定 (11) 7.排气槽设计 (13) 8.脱模机构设计 (13) 9.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 (14) 10.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7) 11.参考文献 (19)

1.塑件工艺性分析 1.1.1 塑件结构分析 由塑件零件图可见,该塑件为一圆形塑料盖。外形结构较为复杂,倒角较多,要求外表面连接光滑,瓶盖上部有通孔。 1.1.2 塑件零件图技术要求分析 由塑件零件图技术要求可见,此零件材料为PP(聚丙烯),可以批量生产,未注尺寸公差等级按聚丙烯高精度查取,查得公差等级为5级,各配合尺寸要求一般,所以制造的模具精度取一般精度即可满足要求。因为塑件采用批量生产,所以型腔板和型芯的硬度、耐磨性能要求比较高。 1.2 塑件材料的成形特点和工艺参数 塑件材料为聚丙烯,其特点如下: 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 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型的抗冲强度比均聚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6~2.0%。 聚丙烯的主要成形特点:

预应力锚杆(锚索)框架施工步骤.

预应力锚杆(锚索)框架 钻孔: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该钻机所配钻杆是统一规格的,按锚索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用完,孔深也恰好到位。由于钻杆长度有±5mm的误差,要求钻孔深度超出锚索设计长度0.2m左右。 钻孔结束,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以织物或水泥袋纸塞好孔口待用。 渗水的处理。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从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黄色团粒而无粉尘,说明孔内有渗水,岩粉多贴附于孔壁,这时,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虽冲击器工作,仍有进尺,也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具,洗孔后再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有时孔内渗水量大,有积水,吹出的是泥浆和碎石,这种情况岩粉不会糊住孔壁,只要冲击器工作,就可继续钻。如果渗水量太大,以至淹没了冲击器,冲击器会自动停止工作,应拔出钻具进行压力注浆。 塌孔、卡钻的处理。当钻孔穿越强风化岩层或岩体破碎带时,往往发生塌孔。塌孔的主要标志是从孔中吹出黄色岩粉,夹杂一些原状的(非钻头击碎的、非新鲜的、无光泽的)石块,这时,不管钻进深度如何,都要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4MPa, 浆液为水泥砂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液,24小时后重新钻孔。雨季,常常顺岩体破碎带向孔内渗流泥浆,固壁注浆前,必须用水和风把泥浆洗出(塌入钻孔的石块不必清除),否则,不仅固壁注浆效果差 , 还容易造成假象。 锚索制作:锚索可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锚索材料按设计要求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其技术标准为270级,直径Φ=15.24mm,极限强度为1860MPa,锚具采用0VM15型(包括配套的锚垫板、锚板、夹片和螺旋筋)。锚索编束前,要确保每根钢铰线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除锈、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处应剔出,锚索长度是从钻孔孔口算起,因此,钢绞线下料长度应为锚索设计长度、锚头高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厚度以及张拉操作余量的总和。正常情况下,钢绞线截断余量取5Omm。将截好的钢绞线平顺地放在作业台架上,量出内锚固段和锚索设计长度,分别作出标记;在内锚固段的范围内穿对中隔离支架 , 间距 60~10Ocm, 两对中支架之间扎紧固环一道;张拉段每米也扎一道紧固环,紧固环可用16号铅丝绕制,不少于两圈,自由段每隔2m设臵一道架线环,以保证钢铰线顺直,并用塑料管穿套,内涂黄油;最后,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 锚索安装:向锚索孔装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孔一次,即可着手安装锚索。

综采工作面顺槽顶板退锚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综采工作面顺槽顶板退锚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为确保综采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随工作面推进及时垮落,减小悬顶面积,防止顶板及次生事故发生。结合本工作面地质条件,并根据公司对综采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规定,对两顺槽顶板采取提前退锚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危险源辨识 退锚作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有:闭锁三机与支架、挂退锚工具、登高作业等,针对以上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危险源辨识。以下危险源在作业过程中需加以重点控制及防范,以此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规定 1、由跟班队长检查顺槽三角区顶板垮落情况,每班必须检查两次。当悬顶滞后切顶线超过10m时(或悬顶面积超过50m 2 ),及时汇报队长采取退锚措施。 2、综采工作面机头、机尾端头支架必须超前拉出,初撑力符合作业规程要求,防止两顺槽三角区顶板突然垮落发生事故。 3、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悬顶滞后切顶线(端头支架顶梁后端)超过10m时,必须采取退锚索(以后简称“退锚”)措施,避免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 4、如充分实施退锚后仍不能有效抑制悬顶面积扩大,悬顶滞后切顶线达到30m时,经汇报生产办后采取爆破强制放顶措施(另制定措施执行)。 5、进行退锚作业之前,必须保证两顺槽超前支护到位,端头架前梁接顶严密,初撑力符合规程要求,在预退锚区域设置警戒线。

6、退锚时间:在生产期间拉架作业前采取退锚,将端头架顶梁前端1m处附近的顶锚索托盘及锁具取下,破坏其锚固力。在检修过程中不予实施退锚。 7、退锚范围:以端头支架顶梁前端为基准,每次退锚距离不得超过4m;当锚索处于端头架与副帮之间时,以端头支架立柱为基准,每次退锚距离不得超过4m,防止因退锚距离大造成安全出口处顶板漏矸伤人。 8、严格执行上述第5条之规定,严禁超距离或随意退锚。 9、在顺槽顶板完好,超前压力不大情况下随推进情况全部将顶板锚索退掉;在顺槽顶板破碎,超前压力较大,顺槽采空区悬顶距离超过3m以上时,退掉顺槽副帮侧锚索(3根/排退2根、2根/排退1根);在顺槽顶板破碎,超前压力很大,且顺槽采空区悬顶距离在3m 以下或随推随冒落时,可以不退锚。 10、顺槽片帮严重、顶板破碎、局部冒顶、局部下沉等状况下,不予实施退锚,但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加强顶板管理;两顺槽遇断层距断面前后6m范围内不得实施退锚;末采期间距离停采线20m范围内不予退锚。

模具设计说明书

学号: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落料拉深复合模 设计者:马国财 指导教师:杜松 日期: 2011 年 11 月 10 日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零件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件的拉深工艺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工艺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拉深件的修边余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展开料的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排样、搭边及条料宽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成形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冲压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弹簧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初选压力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模具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落料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落料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凸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模具、导柱和导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辅助零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校核压力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定位连接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模具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一冲压件工艺规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二模具说明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退锚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退锚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时,上、下端头顶板受锚杆、锚索锚固力的作用,不能随回采推进而及时塌落,给顶板管理和瓦斯管理带来极大隐患。为加强两端头的顶板管理,对回采工作面两端头采用退锚的方法,来破坏两端头顶板的完整性,使两端头顶板能随回采及时垮落,减小控顶面积,减小瓦斯积聚,同时也避免了顶板大面积垮落时给工作面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为保证作业期间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所有参与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措施规定执行。 一、成立队内领导小组: 组长:回采队长 副组长:各带班长 成员:全体队员 二、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对回采工作面两端头退锚工作全权负责,深入现场,观察顶板跨落情况及退锚工作的进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2)、副组长和技术员负责三班退锚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向下一班汇报上班的退锚进展及安全情况。 3)、小组成员全面负责井下当班退锚的安全工作,时刻要求作业人员按照措施规定的标准退锚,并及时向队内汇报当班退锚进度及井下现场的安全情况。 三、回采工作面两端头退锚施工范围及施工工艺 (一)施工范围

顶板退锚必须在两端头自工作面煤壁以外2米之内进行,两帮退锚必须在工作面自煤壁以外5米之内进行,严禁超出规定距离退锚;严禁任何人员进入空顶区进行退锚或从事其它活动。退锚工作不得与移转载机、移机头机尾、移端头架平行作业。退锚放顶必须坚持“由里向外、由难到易、先支后回、专人监护”的原则。 (二)退锚前的准备工作 1)、工作面进刀拉架后,当两巷老塘顶板难以跟进垮落时,立即停机闭锁工作面溜子,在机头空档作业,要闭锁转载机。 2)、在机尾作业要先由瓦检员检查支架尾部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在0.8%以下时,使用单体柱或圆木戗柱进行掩护老塘,然后搭设牢固的操作台。 3)、把退锚杆、锚索机平稳放在距退锚正下3m之外的底板上后,摆顺管路。 (三)退锚施工工艺 1)、一人站在操作台上,拿起千斤顶把待退锚的钢绞线穿人退锚千斤顶孔内。使千斤顶顶压器和锚具外套相接。 2)、另一人把液压泵换向阀扳到张位位置,启动液压泵,在退锚卡紧器与钢绞线套紧后,使用双股8#铅丝把退锚千斤顶栓牢在顶网上。当人员离去3m外,开始继续升压,使退锚缸伸出,把锚具外套和顶板顶起,使锚具和锚具外套分离。 3)、检查周围环境后,用专用扳手或备用螺丝刀,通过顶压器上的槽口将已松的锚具推掉,落人退锚器内。

预应力张拉交底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NO.4 监理单位:甘肃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号: 项目名称预应力张拉部位及桩号LK4+878黔江特大桥预制T梁交底日期2013年5月10日技术负责人黄飞杰 交底内容:T梁预应力张拉与封锚 1、波纹管施工 30mT 梁钢束管道分别采用高密度聚氯乙烯波纹管,与钢筋绑扎同步安装。波纹管安装:因孔道较长且带弧度,采用两根波纹管接头,从两端穿入,中间连接采用大一号型的波纹管,接头管的长度为400—800mm,其两端用密封胶带封裹,安装时,应事先按设计图中预应力筋的曲线坐标在箍筋上定出曲线位置,固定时应采用钢筋支托和定位圈,支托间距为300mm,且焊在箍筋上,箍筋底部垫实,波纹管固定后,用铁丝扎牢,以防浇筑混凝土时螺旋上浮而引起严重的质量事故。波纹管安装后检查其位置、曲线、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是否牢固、完好。 波纹管定位钢筋参照图纸中的各项尺寸表制作安装,定位钢筋网应与梁肋钢筋点焊固定,以保证定位钢筋网位置正确。施工时定位钢筋网按直线段50cm曲线段1米间距设置,两端为72cm设置。 2、钢绞线施工 2.1钢绞线下料与编束 钢绞线的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钢绞线切割时,在每端30—50mm 处铁丝绑扎并用透明胶包裹。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错乱并弹伤人,事先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在铁笼中,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钢绞线的编束用20号铁丝绑扎,铁丝扣向里,间距1—1.5m,编束时先将钢绞线理顺,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 2.2、预应力筋穿入孔道 (1)预应力筋穿束采用后穿束法穿束:在浇筑混凝土之后穿束。 (2)穿束方法:钢绞线采用整束穿,穿束工作可由人工进行。

退锚技术措施样本

综采工作面退锚安全技术办法 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时,上、下端头顶板受锚杆、锚索锚固力作用,不能随回采推动而及时塌落,给顶板管理和瓦斯管理带来极大隐患。为加强两端头顶板管理,对回采工作面两端头采用退锚办法,来破坏两端头顶板完整性,使两端头顶板能随回采及时垮落,减小控顶面积,减小瓦斯积聚,同步也避免了顶板大面积垮落时给工作面带来不安全因素。为保证作业期间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办法,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要严格按照办法规定执行。 一、成立队内领导小组: 组长:刘新宽 副组长:李荣洁刘志强 成员:刘斌高向明闫永明袁喜剧锦兴曹生 二、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对回采工作面两端头退锚工作全权负责,进一步现场,观测顶板跨落状况及退锚工作进展,提出具备针对性办法。 2)、副组长和技术员负责三班退锚工作进展状况,及时向下一班报告上班退锚进展及安全状况。 3)、小构成员全面负责井下当班退锚安全工作,时刻规定作业人员按照办法规定原则退锚,并及时向队内报告当班退锚进度及井下现场安全状况。 三、回采工作面两端头退锚施工范畴及施工工艺 (一)施工范畴

顶板退锚必要在两端头自工作面煤壁以外2米之内进行,两帮退锚必要在工作面自煤壁以外5米之内进行,禁止超过规定距离退锚;禁止任何人员进入空顶区进行退锚或从事其他活动。退锚工作不得与移转载机、移机头机尾、移端头架平行作业。退锚放顶必要坚持“由里向外、由难到易、先支后回、专人监护”原则。 (二)退锚前准备工作 1)、工作面进刀拉架后,当两巷老塘顶板难以跟进垮落时,及时停机闭锁后溜,在机头空档作业,要闭锁转载机。 2)、在机尾作业要先由瓦检员检查后溜机尾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在0.8%如下时,使用单体柱或圆木戗柱进行掩护老塘,然后搭设牢固操作台。 3)、把退锚杆、锚索机平稳放在距退锚正下3m之外底板上后,摆顺管路。 (三)退锚施工工艺 1)、一人站在操作台上,拿起千斤顶把待退锚钢绞线穿人退锚千斤顶孔内。使千斤顶顶压器和锚具外套相接。 2)、另一人把液压泵换向阀扳到张位位置,启动液压泵,在退锚卡紧器与钢绞线套紧后,使用双股8#铅丝把退锚千斤顶栓牢在顶网上。当人员拜别3m外,开始继续升压,使退锚缸伸出,把锚具外套和顶板顶起,使锚具和锚具外套分离。 3)、检查周边环境后,用专用扳手或备用螺丝刀,通过顶压器上槽口将已松锚具推掉,落人退锚器内。

后挡板模具设计说明书解析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惠普主机箱后挡板复合冲裁模设计 系部 专业名称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惠普主机箱后挡板复合冲裁模设计 摘要 此次毕业设计是惠普电脑主机箱后挡板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形状来设计相应的冲压模具。通过所给零件的公差大小和零件厚度来计算所需模具的凸凹模的刃口尺寸,根据零件计算出所需冲裁力并确定压力机的大小。由于零件尺寸较小,容易选择合适的模架和上下模座。零件的复杂程度较小,因此选择倒装式复合模具来设计。落料以得到零件的大致形状,然后与落料同步进行冲裁和冲孔。因为有压料板的的作用,所用落料冲裁和冲孔三个步骤可以同时进行,此时毛坯件大致成形。此次设计的关键是落料冲裁与冲孔的同步进行,减少了步骤,提高了效率,并且使设计简化。由于步骤分为两次,因此第一步采取自动送料,且坯料制作成平板进行送料。 关键词:后挡板,复合冲裁模,主机箱后挡板

目录 摘要...............................................................I 1前言.. (1)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2设计内容 (3) 3设计工艺分析及方案确定 (4) 3.1工艺分析 (4) 3.2方案设计的确定 (6) 4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 (7) 4.1 模具类型的选择 (7) 4.2送料方式的选择 (7) 4.3定位方式的选择 (7) 4.4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7) 4.5 导向方式的选择 (7) 5工艺参数计算.... (9) 5.1凹凸模尺寸的计算 (9) 5.1.1凹凸模刃口的计算规律 (9) 5.1.2确定冲裁间隙 (10) 5.1.3凹凸模的刃口计算结果 (10) 5.2冲裁力的相关计算 (11) 5.2.1零件的材料等对冲裁力的影响 (11) 5.2.2冲裁力的计算规律和结果 (12) 5.3计算压力中心............. (12) 5.3.1压力中心的分析 (13) 5.3.2压力中心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 (13) 5.4计算凸凹模壁厚 (13) 5.4.1凹凸模壁厚关系分析 (14) 5.4.2壁厚的选定..... . (14) 5.5卸料板与压料板的相关计算分析 (14)

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作业指导书

构皮滩乌江大桥连续梁预应力张拉 及管道压浆作业指导书 一、前言 构皮滩乌江大桥连续梁长90m+160m+90m,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施工工艺是搞好连续梁施工的关键工艺之一。为了规范施工,指导施工人员正确操作,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二、工程概况 构皮滩乌江大桥连续梁采用三向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型结构。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的l5-7φ5钢束和12-7φ5钢束,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3-7φ5钢束,大桥使用的钢绞线规格为ASTMA416-92270级,低松型,7φ5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标准强度R b y=1860MPa,弹性模量E y=1.95×105MPa;竖向预应力钢筋均采用Φ32精轧全螺纹钢筋,其标准强度R b y=750MPa,弹性模量E y=2.0×105MPa。纵向钢束采用VLMl5-15和VLMl5-12锚具,φ102mm 和φ97mm波纹管成孔,采用YCL320型千斤顶双端张拉;横向钢束采用VLMl5B-3和VLMl5B-3P锚具,60×19mm扁形波纹管成孔,采用YCL25型千斤顶单端张拉;竖向预应力筋采用YCW-32锚具和YGD-32垫板,Φ50铁皮管成孔,采用YCI70型千斤顶单端张拉。油泵均采用ZB4-500型。大桥每一节段预应力施工顺序为:先张拉部分竖向预应力筋(至少完成每一批数量的50%),再张拉纵向和横向预应力钢绞线,最后把余下的预应力筋张拉完。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顺序应遵循先上束后下束、先边束后中束、先长束后短束的原则进行。 三、预施应力工艺

1、预施应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钢绞线、预应力粗钢筋、波纹管、锚具的外观检查和试验检查; 1.2检查梁段砼是否达到张拉强度; 1.3清除锚垫板上的砼,检查锚垫板是否与孔道垂直,如有偏差用楔形垫圈校正; 1.4检查锚垫板上的砼是否有蜂窝和空洞,必要时需采取补强措施; 1.5用空气压缩机向孔道内压风,清除孔内杂物; 1.6在锚垫板上标出锚圈安放位置; 1.7检算钢绞线理论伸长值与设计院提供数据是否一致。 △ι=(σk′-σO)/Ey(L-l/2KL2-1/2MθLc)×100+δ 式中:σk′—预应力筋张拉时平均应力(Mpa); 且σk =σk′[1-1/2(KL+Mθ)] σk—预应力锚下控制应力(Mpa); σO—测量伸长值时的初调应力(Mpa); K—考虑管道对其设计位置的偏差系数,1/m; M—孔道曲线摩擦系数; θ—孔道弯起角度之和(rad); L—孔道长度(m); Lc—孔道曲线段长度(m); Ey—预应力材料弹性模(Mpa); δ—构件弹性压缩修正值。 注:在使用本公式时应注意:①孔道长度是直曲线累计实长,并非投

42301工作面退锚安全技术措施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万利一矿42301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退锚 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 队长: 编制:杜科科 编制单位:综采队 时间:2012年12月04日

编制人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负责人时间 审批人员签字 部门签字时间部门签字时间生产办技术副总 通风科机电副总 机电信息中心生产副总 调度指挥中心安全矿长 安管办机电矿长 通风副总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矿长 审批意见

为了更好地抓好42301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安全管理,确保两顺槽采空区顶板随工作面推进及时垮落,减小悬顶面积,防止顶板及次生事故发生,特制定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退锚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规定 42301综采工作面顶板为泥质砂岩,胶结性差,综采工作面机头机尾端头架拉出后,两顺槽顶板能够及时冒落,为此规定如下: 1、综采工作面端头架必须超前拉出,初撑力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2、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50m2(或悬顶长度超过10m)时,必须采取退锚索措施,避免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 3、在充分实施退锚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悬顶面积扩大时,可采取爆破强制放顶措施。 二、具体措施 1、根据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三角区顶板垮落情况,当悬顶面积超过50m2(或悬顶长度超过10m)时,必须采取退锚措施。 2、退锚使用的工器具必须完好、可靠。 3、在进行退锚作业前,要对预退锚区域进行敲帮问顶,并设置警戒线。 4、进行退锚作业前,必须保证两顺槽超前支护到位,端头架前梁接顶严密,初撑力符合规程要求。当在联巷口附近实施退锚时,必须加大联巷口的补强支护强度,保证顶板安全。 5、在机头实施退锚作业时,三机必须停止运行,闭锁并上锁,闭锁端头支架;在机尾实施退锚作业时,煤机在工作面中部至机头段割煤,并闭锁机尾端头架。退锚工作完成后,人员迅速离开作业地点,并对工作面设备解锁。 6、退锚作业时,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退锚作业。 7、退锚范围:以端头支架顶梁前端为基准,每次退锚索距离不得超过4m,当锚索距副帮较近,处在端头架与副帮之间时,以端头支架立柱为基准,每次退

垫圈模具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垫圈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 本设计是对给定的产品图进行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艺的选择是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和对产品形状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冲压模具的选择是在综合考虑了经济性、零件的冲压工艺性以及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是在方便建设又不影响模具成型的前提下简化为所熟悉的模型进行的。文中还对冲压成型零件和其它相关零件的选择原则及选择方法进行了说明,另外还介绍了几种产品形状的毛坯展开尺寸计算的方法和简化模型,以及冲压模具设计所需要使用的几种参考书籍的查阅方法。 【关键词】工艺、工艺性、冲压工序、冲压模具、尺寸 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a press die designation based on the original product. The election of press process is based on consulting correlation datum and analyzing the form of manufactured product meticulous; The election of press die is based on synthesis considerations on economical efficienc y、the processing property of part and complex degree iso many factors; Calculating the work blank of manufactured product unfold dimension is lined feed on the premise of calculation convenience but without contribution die confectioning simplified frequent application cast. In the test, to introduce the election principle and means of press confectioning art and miscellaneous rapport part, otherwise also introducing calculation means on the work blank from of many kinds of product unfold dimension and simplified cast, and the means of looking up on the reference books of designing press die. 【key words】The craft;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press process; punch die;

综采工作面下端头顶板超前退锚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综采工作面下端头顶板超前退锚杆安全技术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综采工作面下端头顶板超前退锚杆安全 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概况 为防止12309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大面积悬顶, 防止顶板及次生事故发生,防止采空区内煤层氧化自燃, 决定对工作面两顺槽锚杆实行提前退锚,使工作面进、回 风隅角悬顶长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二、退锚范围 12309综采工作面两顺槽悬顶长度超过20米时,退去 两顺槽顶锚杆。 三、退锚的具体要求 联巷(硐室)口顶板处退锚杆按照“隔一排退一排” 的方式进行退锚,顶板破碎的情况下严禁退锚。

退锚时间:必须在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且在端头支架拉出前,实施退锚作业,严禁在检修过程中进行退锚施工。 4、退锚杆时,每割两刀煤只能退距离支架顶梁最近的两排顶锚杆,严禁非开采侧最近2根锚杆(即人行道上方锚杆)。严禁超距离或随意退锚。 四、工艺流程 退锚杆工艺流程:调试气动扳手→装上配套套筒,对准顶锚杆→打开开关,气动扳手运转→待螺母退至合适位置,停机→使用扳手拧下螺母,卸下托盘。 五、安全技术措施 1、两顺槽超前挑棚时单体要吊挂防倒绳且支护到位,初撑力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退锚杆人员必须是固定专人。 3、作业人员必须熟知风动扳手的操作方法,按正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