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生物教案

初二生物教案

本文由ㄗs夜神︶ㄣ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五部分 生物的遗传、 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 传
现 象 途 径
生 物 的 遗 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
染 色 体 基 因
3
遗传(P131) 一.遗传
1.遗传的现象: 性状—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遗传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2.遗传的途径: 性状是通过 生殖细胞 而遗传给后代。
4
染色体
细胞核
1.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体 细胞核内 存在的一些容 易被碱性染料 碱性染料 染成深色的物 质。 染色体上 含有决定生物 性状的物质叫 性状 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5
染 色 体 特

每个细胞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 数目 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同 。 数目 体细胞的染色体是成对 存在的。 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 单条存在的, 数目是体细胞的 一半。 受精卵内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 方, 一条来自母 方。 精子染色体数 卵细胞染色体数= 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 受精卵染色体数 染色体数 卵细胞染色体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
7
果蝇的4对染色体 果蝇的4对染色体
人类的23对染色体 人类的 对染色体
8

23对 对 (46条) 条

23对 对 (46条) 条
精子 23对 23条 条 对
卵细胞 23对 23条 条 对
46对 对 23对 受精卵 (46条) 条
子女
46对 23对 对 (46条) 条
9


10

XY
产生精子

XX
产生卵细胞
生殖细胞 X
Y
X
X
受精卵 XX 女
XY 男
XX 女
XY 男
11
2.基因 2.基因: 基因 遗传物质中决定 生物 性状的小单位。
DNA(脱氧核糖核酸) 什么是基因
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 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 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 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不同人种 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
12
基 因 的 特 点
①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存在 ②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 分别位于成对的 分别位于成对 两 条染色体上 条染色体上。 ③受精卵含有父母双 方的基因。
A
a
13
弗朗西斯.柯林斯 弗朗西斯 柯林斯
人类基因组计划
2000年6月26日 年 月 日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10万个 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 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 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 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 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 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 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 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 打个比方,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 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并标明沿途的每 一座山峰与山谷。虽然很慢,但非常精确。
14
科学家今日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
2001年2月12日 年 月 日 继去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 框架图”之后,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 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今天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 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来自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消息说,这次公 布的人类基因组图谱是在原“工作框架图”的基 础 上,经过整理、分类和排列后得到的,它更加准 确、清晰、完整。对它的初步分析表明,人类基 因组由31.647亿个碱基对组成,共有3万至3.5万个 基因,比蚯蚓仅多1万个,比果蝇多2万个,远小 于原先10万个基因的估计。另外,科学家还发现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只占整个基因组的2%。15
人类基因组蕴涵有人类生、老、病、死的绝 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 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一场革命。1990 年 ,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 计划启动,主要由美、日、德、法、英等国的科 学家共同参与。1999年9月,我国积极加入这一研 究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我 国因此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一些科学家认为,破译人类遗传密码的重要性不 亚于让人类登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美国塞莱 拉公司 1998年开始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去年6 月26日也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它开展这一工 作的商业目的曾引起世界范围的争论。
16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
一、遗传 1.遗传的现象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遗传——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2 .遗传的途径 生物的性状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的。 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的 生物的性状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的。 二、遗传的物质基础 1 .染色体 ——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细

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上含有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叫遗传物质 生物性状的物质叫遗传物质。 染色体上含有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叫遗传物质。 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2.基因 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1.遗传物质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X ) 遗传物质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遗传物质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的特征。(√ ) 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的特征。( 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的特征 3.每对染色体只含有一对基因。( X ) 每对染色体只含有一对基因。( 每对染色体只含有一对基因 4.子女像父母是因为父母把( D) 子女像父母是因为父母把( 子女像父母是因为父母把 A各种性状传给了子女 各种性状传给了子女 B遗传物质都传给了子女 遗传物质都传给了子女 C染色体传给了子女 染色体传给了子女 D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一份传给了子女 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一份传给了子女
18
5.生物遗传的途径是通过下列哪一项( B ) 生物遗传的途径是通过下列哪一项( 生物遗传的途径是通过下列哪一项 A 体细胞 B 生殖细胞 C 肌细胞 D 神经细胞 6.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细胞和卵细胞中 在正常情况下, 在正常情况下 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 ) A 23对、23条 23对 23条 B 46条、46条 46条 46条 C 46对、46条 D 23条、23对 对 条 条 对 7.人的染色体分布在(C ) 人的染色体分布在( 人的染色体分布在 A 细胞质内 B 细胞膜上 C 细胞核中 D 液泡中
19
基因破译改变生活
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一张生命之图 将被绘就,人们的生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基因 药物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利用基因治疗更多的 疾病不再是一个奢望。因为随着我们对人类本身 的了解迈上新的台阶,很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 ,药物就会设计得更好些,治疗方案就能“对因 下药”,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有可能根据基因情况 进行调整,人类的整体健康状况将会提高,二十 一世纪的医学基础将由此奠定。 利用基因,人们可以改良果蔬品种,提高农 作的品质,更多的转基因植物和动物、食品将问 世,人类可能在新世纪里培育出超级作物。通过 控制人体的生化特性,人类将能够恢复或修复人 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甚至改变人类的进化过程。
20
我国所承担人类基因组测序任务接近完成
https://www.doczj.com/doc/3515916736.html, 2001/02/13 15:4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专电(记者李斌)经 过日以继夜的努力,我国所承担的人类基因 组

1%测序任务的“完成图”目前已经接近尾 声。迄今为止,通过对所测序列的初步“解 读”,我国科学家共发现142个基因,其中80 个为预测基因。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 中心的消息说,已有169个克隆片段完成全 序列的组装,精确度达到99.99%,2个克隆 正在测序,整个区域的全序列,也就是“完 成图”可望近日绘制完成。 21
人类基因组是一本蕴藏着生命奥秘、决 定生老病死的“天书”,1990年,被誉为生命 “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9月,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 因组中心获准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 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 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我国因此成为参 与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随后,随着国家 北方、南方基因组中心的加盟,标志着中国 科学家联合来,向这一生命科学的高峰发起 冲刺。 根据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协作组的约定, 整个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今年6月绘制 完毕。 22
人会有自身的说明书吗
不久的几年内,人们将看到一份描述人类 自身的说明书,它是一本完整地讲述人体构造 和运转情况的指南,届时危害人类健康的5000 多种遗传病以及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癌症、心血 管疾病、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等, 都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另外,一个新生 儿出世时,如果法律允许,他的父母愿意的话, 可以拿到孩子的基因组图。这张图,将记录一 个生命的全部奥秘和隐私。 它不但能显露出这个孩子成年后,是不是 一个色盲,大概长多高,会不会秃顶、发胖, 还可准确地告诉父母:是什么病,会在什么时 候可能要这孩子的命。
23
医生怎样看病
将来,测一个人的全部基因序列不那么 昂贵时,看病就方便多了。把人的基因图记 录在一个光盘上,诊断时,医生先打开光盘, 首先检查几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并把重要 区域、重要基因、重要位点搞清楚;再看看 需要注意什么,因为基因组的“情况”不同, 某种药物有人用就灵验,有人用就不灵验, 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针对个体差异,医生开 出“特效药”就行了。
24
人能活到多大
要不了多少年,人便可以根据“基因图” 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处于最佳的 生命环境中,这样活150岁不成问题。现在, 科学家已经可以拨动人体的生物钟,如果“ 生物钟”问题攻克了,人可以活到500岁。 当然,科学的发展要有利于人类的进步, 人类过于追求长寿,对人类本身没有好处。 所以,科学家还要负起人类的整体责任,有 的事不可以做。
25
广东省

深圳市西乡中学
生物科组
制作人: 制作人:王 继 2001年3月1日 年 月 日 红
1本文由ooweezaca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初二生物教案 课题: 课题:实验探究专题的复习
建安中学 吴艳红 2007.7.12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查 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三方面,即知识性目标要求、技能性目标要求和科 学探究能力目标要求。其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是:熟悉科学探究 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结论等。 根据 《关于印发佛山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 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佛教考〔2007〕9 号)的精神,生物学科被 列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查科目。 其中实验和探究部分并入有关 的知识考查内容, 约占 20%。 可见实验和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上具有很 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面临生物毕业考查,时间紧,学习任务重, 很多学生对初一的知识已经遗忘了, 而实验探究部分对学生来说更是 一个难点,老师有必要帮学生归纳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探 究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掌握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 ◎能运用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作 出结论等。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掌握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的一般方法;并能运用常用 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能针对某一课题选用合适的探究方法,并进行分析和
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归纳法、对比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探究法、分组分享 教学法。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实验探究的信息。 教师:课前收集若干个实验探究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 如何开展收集和整理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分组分享活动一: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生物课的学习就要结束 了。两年的学习中,哪一次实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你 能把我们学过的实验归纳一下吗?请同学们用笔写下来, 小

组内进行 分享。 二、分组分享活动二:投影出有关的实验探究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总体性认识,方便于学生记忆。 三、分组分享活动三:我们所学的实验中有哪些是对照实验?对照实 验有什么特点?你能区别吗?让学生展开讨论, 分享总结出对照实验 的特点。然后展示专题训练,针对对照实验,让学生掌握探究的一般 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使、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尤其要学会怎样提出问题。对照实验的特点是:在研究 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 他条件都是相同的。即只有一个变量。如初一上册“光对鼠妇生活的 影响”的探究中,只有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并且要设置 两个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四、分组分享活动四:什么情况下采用模拟实验?我们学习的探究实 验中有哪些是模拟实验?让学生讨论总结。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 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 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如初二上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 究就是模拟实验。 让学生区别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后, 进行专项练习, 掌握好实验的方法。 五、 分组分享活动五: 我学到了什么?通过分享活动, 进行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完成复习资料中的实验探究内容。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是初二生物的复习课,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 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查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三方面,
即知识性目标要求、技能性目标要求和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要求。可见 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其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是:熟悉科学探 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结论等。针 对以上的要求设计出以下提问进行引入:两年的学习中,哪一次实验 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你能把我们学过的实验归纳一下 吗?请同学们用笔写下来,小组内进行分享。再归纳出科学探究的方 法,让学生区分重要的探究实验,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再通过 两个练习,区分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以及进行巩固练习,最后进行 小结。 在引入和归纳总结以及练习中,充分利用分组活动,完善学习小 组的分享。通过给出问题内容和任务,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 对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巩固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不足之处:目标还不够具体化,区分重要的探究实验花的时间太 多了,对实验探究的分类特点不够明晰。 改进的措施:在区分重要的探究实验中先给

出实验类型,以免浪 费太多的时间,也让学生明确实验类型。针对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的 概念先进行复习,更易于学生进行区分,练习的梯度要更明显,让不 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和成功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