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汇总

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P.23:1+2=3 “+”是加号,“=”是等号,读作:1加2等于3

P.25:3-1=2 “-”是减号,读作:3减1等于2

第七单元:

P.85: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

P.86: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P.88:11+2=13 “11”和“2”都是加数,“13”是和。 13-2=

11 “13”是被减数,“2”是减数,“11”是差。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P.32:10个十是100

P.35: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第五单元:

P.48:1元=10角

P.49:1角=10分

第七单元:

P.81:1时=60分

二年级上册

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P39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2.P41 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P46 3+3+3+3+3+3+3=18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有()个3.用乘法算:6*3=18 读作:6乘3等于18.

或 3*6=18 读作:3乘6等于18.

乘号

因数因数积

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P13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P18 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P38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P68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百个百个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P69 写作:126 写作:304 写作:580

读作:一百二十六读作:三百零四读作:五百八十

P73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P74 写作:3456

读作:三千四百五十六

这个数由3个千,4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P85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P86 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三年级

四年级上册

第七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P3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P15 “四舍五入”法: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

“四舍五入”法。(这个概念是自己根据书概括的,怕概括不当,在此附上原图,如下:)

P20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P20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P35 射线: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P35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P36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

P37 度: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P65平行线、互相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P65互相垂直、垂线、垂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P66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P71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P71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P72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P72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P12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P28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P29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P34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P35 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P36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P51 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P58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P59 小数化简: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吧小数化简。

第五单元三角形

P60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P61 三角形的高和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长方体

和正方

体》

P50

1L=1000ml

1L=1dm3

1ml=1cm3

《分数的

意义和性

质》

P60

分数: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

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

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

“1”。

P62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

数叫分数单位。如,

的分数单位是

P69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

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P70

带分数:像

,...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

P75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P80

公因数: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

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P83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7和9也是互质数。

P84

最简分数:

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P85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P89 公倍数:6,12,18,...是3和2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P94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六单元《统计》 P122

众数: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

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第十一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P26:倒数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P 44: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P 4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第四单元圆

P 56: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把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这些折痕相交于园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P 59:抽对称图形的概念:我们以前学过对称图形和对称轴,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P 63:圆周率的概念: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第五单元:

P77——百分数: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P7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第六单元:

P97——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P98——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P99——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负数

第3页:负数: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正数:像以前所学的16.20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第5页:数轴:

这样的直线叫数轴;

第十二册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11页: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都一样;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第12页: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第13页: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第19页: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V=sh

第24页:圆锥的地面和侧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体积:V圆锥=1/3V圆柱=1/3 *Sh

第三单元比例

P33 像这样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P34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P35 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P39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如果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例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P40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如果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P48 一幅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P77 (数的认识)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

P84(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