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海南)2017年6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阿拉伯。完成以下问题。

(1)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法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2)随行人员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物是

A. 教堂

B. 清真寺

C. 寺庙

D. 佛塔【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故选:D。

(2)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区,多为阿拉伯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典型宗教建筑是清真寺;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语言的分布及宗教建筑,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2.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法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英语【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4.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爱护聚落,人人有责。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1)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

A. 林海雪原

B. 沟壑纵横

C. 高楼林立

D. 大漠辽阔(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 禁止焚烧秸秆

B. 珍惜每寸土地

C. 杜绝乱扔乱放

D. 实行达标排放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读图可知,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高楼林立;结合题意。

(2)读图可知,该漫画是乱扔乱放垃圾,从以上四的标语中来看杜绝乱扔乱放是比较贴切的;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5.某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10‰

B. 3‰

C. 17‰

D. 7‰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7‰=3‰;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6.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 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

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汉语不仅在中国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都有分布;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东南亚居民很多人使用汉语,也有越南语,泰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7.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 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 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带来还很多问题,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下降、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现象。

故答案为:(1)B;(2)B;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8.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 土壤肥沃

B. 水源不足

C. 地形平坦

D. 交通便利【答案】 B

【解析】【分析】解: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水源不足、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为:B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9.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读“南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县(市)中,既濒长江又临黄海的是()

A. 海门

B. 如东

C. 如皋

D. 海安(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

A. 11人/平方千米

B. 91人/平方千米

C. 110人/平方千米

D. 910人/平方千米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以上四个县中,既濒临长江又临黄海的是海门县,海安市没有濒临长江,如东县没有

濒临长江,如皋市没有濒临黄海,故选A。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由南通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可知,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910人/平方千米,故选D。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上即可得出答案,比较简单。

(2)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学生要记住计算公式,同时要注意单位变化。

10.(自贡)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 北美洲西部

B. 欧洲北部

C. 南美洲南部

D. 亚洲东部【答案】D

【解析】【分析】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故选:D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11.下图,为1750年—2100年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最高出现在()

A.1850-1900年间

B.1950-2000年间

C.2000-2010年间

D.2050-2100年间

(2)图示反映出()

A.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都低于0.5%

B.18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持续增加

C.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25亿,增速开始放缓

D.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70亿,增速逐步下降

(3)预计2100年()

A.世界人口超过100亿,耕地资源可能更短缺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差异缩小

C.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D.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部人口、环境问题

【答案】(1)B

(2)D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最高出现在1950-2000年间。故答案为:B。(2)读图分析可知,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首先是低于0.5%,后来高于0.5%;18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首先是降低,后来增加;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25亿,增速持续增加;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70亿,增速逐步下降。故正确的是D。(3)读图可知,预计2100年世界人口超过100亿,耕地资源可能更短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差异加大;受自然条件影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科技进步不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全部人口、环境问题。所以正确的是A。

【点评】(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3)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12.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近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引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下列不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问题是()

A. 就业困难

B. 劳动力短缺

C. 国防兵力不足

D. 社会养老压力增大

【答案】 A

【解析】【分析】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和社会养老的压力增大,就业困难是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就业困难不属于,人口老龄化主要是适龄劳动力减少。

13.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B. 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C.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答案】 B

【解析】【分析】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世界上的人口、人种、宗教、语言问题,错综复杂,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可以分类记忆,如世界上主要人种有哪几大类,主要分布在哪;世界上三大宗教是哪些主要分布在哪等。

14.下图是波斯湾沿岸灯光图。该地区城市大致分为能源城(能源开采、冶炼为主:其工业区昼夜开工)、消费港口城(贸易、金融等非能源产业为主)和沙漠新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常年彻夜灯火通明,此处城市多属于()

A. 能源城

B. 消费港口城

C. 沙漠新城

D. 旅游城市(2)丙地灯光较少,原因可能是()

A. 农田广布,民居分散

B. 高温多雨,没有城市

C. 炎热干燥,人烟稀少

D. 畜牧业发达,城市少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地常年彻夜灯火通明,说明此处城市多属于昼夜开工的能源城,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故选A。(2)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故选C。

【点评】(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

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些大型油轮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2)“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15.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造成近800年历史的箭形塔尖倒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次日发表声明:“巴黎圣母院是历史、建筑和宗教遗产的杰出代表,也是文学遗产的丰碑,是我们集体记忆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她属于法国,也属于全人类。这起灾难提醒我们,遗产具有将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的力量。我们已陆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支持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建筑属于()

A.佛教建筑

B.伊斯兰教建筑

C.基督教建筑

D.犹太教建筑

(2)图中景观的遗产类型是()

A.自然遗产

B.非物质遗产

C.文化遗产

D.自然、文化双遗产

(3)此次事件反映出,保护世界遗产是()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唯一责任

②为了促进世界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③体现所有文化同等被尊严的体现

④指只保护文物、古建筑群和历史遗址

⑤全人类共同的主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1)C

(2)C

(3)D

【解析】【分析】(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欧洲西部主要信仰基督教,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的建筑。

(2)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属于文化遗产。

(3)读材料分析可知,保护世界遗产是为了促进世界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体现所有文化同等被尊严的体现,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

故答案为:(1)C;(2)C;(3)D;

【点评】(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最好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

16.下列地理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 地形平坦

B. 水源充足

C. 交通便利

D. 资源贫乏【答案】 D

【解析】【分析】聚落的形成是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所以如地形崎岖、资源贫乏,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的地方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7.下列民居建筑与其地点搭配不当的是()

A. 窑洞-贵阳

B. 竹楼-西双版纳

C. 吊脚楼-湘西

D. 土楼-福建【答案】 A

【解析】【分析】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上;竹楼是西双版

纳地区的传统民居;吊脚楼是湘西地区的传统民居;土楼是福建省的传统民居。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尤其在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18.传统民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传统民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列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建筑水平影响

C.四合院反映聚落主要受交通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2)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B.朝南阳光较充足

C.空气清新湿润

D.南面的地形比较平坦

(3)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亚洲人,他们在4万年和1万8千年以前通过白令海峡的“陆桥”从阿拉斯加进入了美洲大陆,据此推断,印第安人所属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黑色人种

D.黄色人种

【答案】(1)D

(2)B

(3)D

【解析】【分析】(1)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而且降水多,比较潮湿;竹楼主要是适应于当地终年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而建,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2)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是因为朝南阳光较充足,采光好;结合题意。故答案为:B。(3)已知,亚洲东部主要是黄色人种,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亚洲东部跨过白令海峡(当时白令海峡处于冰封期)来到美洲大陆的,故印第安人所属的人种是黄色人种;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热带地区炎热多雨,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比较凉爽干燥。而有的民居则是适应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而创造的,如中国福建客家人因聚族而居,创造出大土楼的特色建筑。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北回归线以北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北。

(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19.下图是某人根据某地宗教建筑绘制的简图,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1)上图反映当地人们所信仰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2)该宗教的主要分布区多属()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

D.混血人种种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由图中宗教建筑可知,图中宗教建筑以尖塔、尖拱或圆拱、小窗为特征,建筑有十字架标志,是基督教的教堂,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世界上三大人种是指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从图可以看出,该宗教建筑是基督教的教堂,信仰该宗教的多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这些地区的人种主要属于白色人种,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20.(德宏州)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 阿拉伯语

B. 英语

C. 汉语

D. 俄语【答案】B

【解析】【分析】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故选:B

【点评】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本题考查世界的语言,比较记忆即可。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 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图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的认识和了解。七年级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快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在讲地图时老师注意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学生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出不足,讲解地图和一般图画的区别,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三个基本要素,并逐一讲解,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促使学生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生活的实用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也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应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没有成就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二.教会学生读地图的方法,会读不同类型的地图 学生面对一幅地图,到底怎样去读首先要使学生熟悉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它表示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图例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界线符号(如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地区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号(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号(如公路、铁路、航线、水库等)、矿产符号、专题地图的符号(如工业图、农业图等图上的符号)、常见天气符号等。因此应教会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其次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从而确定地图的类型。根据地图的类型,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方法和技巧是有区别的。常见地图的类型大致分为: 1.地理图表

[人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 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代表 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黄土高原。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代表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 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月低于0℃高于0℃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三、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我们生活的人类之家地球,下列关于其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不规则的球体 C 到扣的盘子 D 正球体 2、 下列哪个国家被誉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A 美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日本 3、 亚洲河流成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 B 三面临海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气候复杂多样 4、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A 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 山顶B 山脊C 山谷D 陡崖 5、 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6、 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其交通咽喉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 太平洋和大西洋B 大西洋和印度洋C 太平洋和印度洋D 红海和地中海 7、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是陆地 B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南极地区是海洋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尼罗河 9、 在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上海世博会导游图 B 上海市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10、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地区成功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昆仑站D 黄河站 11、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傣族人民生活的是( ) 12、 2011年4月12日至13日,哈尔滨市遭遇罕见特大降雪,给我市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 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这种天气 的是() 15、 有一批蔬菜要从郊区运到市区销售,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 16、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日落,这是由于( ) B. A. 13、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 博彩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口”型的经济 14、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 珠江三角洲 B 沪宁杭地区 C 京津唐地区 D 辽中南地区 C. D. D “进口 一一加工一一出

试分析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试分析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也实行了新的教学模式,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地理图像的教学策略运用于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知识中的图像信息众多,教师结合图像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地解析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掌握。 一、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重要作用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是一种依靠地理教材、教辅资料中的有关地理图像来进行地理知识讲解的教学。图像的类型众多,有示意图、实物图、统计图、地图等等,能够让学生喜闻乐见,也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可见初中地理图像教学重要作用。 (1)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单纯的文字性教学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产生厌倦、乏味的感觉,学习效率自然不高。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讲授时插入形象化、针对性强的地理图像,学生就容易理解地理知识,并保持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积极自主的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可以适时展示一些学生见过的地理地貌、地区状况等图像,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教学。 (2)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想象力。由于地理图像能够有效反映地理知识点,对于一些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采用地理图像来讲授,防止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想象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比如,讲解“我国的地形地貌”时,可以通过展示我某一个省市的地形轮廓地图,针对图形进行讲解,学生就能加深印象,展开想象,促进知识点的理解把握。 (3)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水平。地理教学中采用图像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有机联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比、总结、知识记忆等学习活动,逐步增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12、西藏拉萨市西北的地热电站,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约占一半,是一座全 新的地热城。 1、以和分别为、、、四大地理区域。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包括、和等多种类型,其中河南属于区域。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等温线一致。此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以下,冬季有现象。此线南侧1月平均气温在以上,冬季无现象。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nrn年降水量一致,北侧年降水量少于mm, 属于 地区。南侧年降水量高于mm,属于地区。 4、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为气候,以南为气候。此线以北称为地区,耕地以为主;此线以南为地区,耕地主要是。 15、“高原之舟”是指 5、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量400mm,属于地区。 16、黄土高原地面覆盖着厚厚的。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以西降水量400mm,属于地区。 黄土厚度一般达几米,最厚的地方可达多米。黄土土质疏松,易

于,利 6、于农业生产。 17、黄土髙原的地形特点是: O 18、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有:。 19、由于人们滥伐,植被遭到严重的,加上地形、气候和黄土的特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生态环境日趋,使黄土高原成为目前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摸索出许多治理环境的成功经验:在山坡地带,采取缓坡地建,陡坡地, 坡脚修等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在河谷地带,加强的建设, 可有效的进行水土保持、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 7、简答:为什么西北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交通线和河流沿岸? 22、实行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措施是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主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云南傣家民居是楼,属于建筑。 要途径。 8、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西部盆地中分布着 23、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东西绵延大面积的,只是在盆地的边缘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从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四川省的简称是() a.滇或黔 b.川或滇 c.川或蜀 d.黔或川 2.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d.风雨阴晴 的天气变化 3.20ow、160oe组成的经线圈是()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44线 4.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的分别是() a.俄罗斯和巴西 b.澳大利亚和印 度 c.巴西和澳大利亚 d.俄罗斯和印度 5.欧洲旅游胜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观赏花卉与风车——西班牙 b.参观艾菲尔铁塔——伦敦 c.观看斗牛比赛——法国 d.参观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6.以运河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南美洲和南极洲 d.亚洲和非洲 7.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武汉冬冷夏热 b.北京风和日丽 c.昆明四季如春 d.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 8.我国东部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a.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季风气候 9.右图展示的属于哪两种代表性的宗教建筑() a.佛教、伊斯兰教 b. 基督教、伊斯兰教 c.佛教、犹太教 d.佛教、基督教 10.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 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1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最集中并且约占世界储量一半还多的地区是()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 c.墨西哥沿岸 d.英国北海 1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4.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经济发展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 b.台湾岛上风景名胜有阿里山、日月潭 c.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是广东省 d.台湾有东方甜岛的美誉 1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6.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高原和盆地是()a.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d.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17.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流量小 c.有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18.上海市位于下列哪一个工业区() a.沪宁杭工业区 b.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 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9.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人工降水 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主要联系铁路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广深线 21.目前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矿产品出口 b.木材出口 c.农产品出口 d.旅游业 2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3.“h”形经济格局的东端是() a.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沿海经济带 24.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下列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接触地理知识并系统学习地理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地理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图像教学,利用丰富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教学,初中的地理新教材里有丰富的图像,图像的优点在于有直观的形象及蕴藏的信息量大。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像,提高地理图像教学的水平,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得以优化。 标签:初中地理;图像;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教材插图,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地理和理解地理的重要依据,图像教学对初中地理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图像是另一种地理语言,同时也是获得地理信息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更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常用工具。初中地理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图像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图像并合理利用图像来引导学生,学生就会准确地理解一些在地理教材里较为抽象的内容,从中得到更加直观的印象,激发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并调动积极性。 一、地理教学中图像应用的特点 (一)图像教学的专业化。 现代初中地理教学增加了许多图像,包括各国的地图,农业利用图,工业布局图,景观图,数据统计图,以及大江大河图。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直观,信息量多,又难以掌握。现代地理教学图像的应用,使地理教学更加立体,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的思考与观察。地理现象复杂多变,学生不能仅仅依靠空间想象来思考和学习,地理图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图像教学的形象化。 初中地理知识变化多端,仅凭乏味的文字叙述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图像教学的应用一方面使文字由图像演示,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地理学习变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直观的图像教学应用也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增加,教学工作也可以如火如荼地开展。 (三)图像教学的立体化。 初中地理教学中,最抽象的知识就是地球公转自转,太阳直射角度,南北纬,以及飞机在高空的飞行路线等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是地理抽象化的体现,而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应用,切实解决了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都立体化地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拓展。也使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更简单化。 (四)图像教育的实用化。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 25中姚丽娟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典型的区域地理课,是教材第七章南方地区中的第三节,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三个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行政区域之一,是34个行政区中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域,无论是在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因此本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特”字为主线来突出它与其它地区的差异,我采用阅读、对比、分析等方法来体现区域的两个联系。由于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课程标准和教材变化较大,我们应该站在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的高度和角度,依据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全新的观念来审视教材,设计教学,力争、努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区域地理课的要求:筛选出来与本课相关的 欢港澳的要求全搬 主要参考教参上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叙述,但教参叙述得比较具体、细致,文字也多,目标要适当地具体和概括,因为教学目标是比较宏观的,不能过多过细。 当然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等实际情况。因此我设计的本节目标有: 1、通过阅书读图,明确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概况; 2、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认识、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3、通过学习阅读、分析相关资料,能概括出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从而提升环保意识; 4、举例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分析、理解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 港澳经济等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的设定

重点:(设两个)“一国两制”和地理位置 因为教材的第一个框题由原来的“人多地狭”改成了“特别行政区”框题就是重点,而这个特别之处就是“一国两制”,因此就设为第一个重点。地理位置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而且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中自然要素之间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两个联系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点,因此我没有把课程标准上其它要求如人口、面积等设为重点,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取在“点”上,重点重点在于“点”而非“面”。取多了就是“面”,重点就不存在了,再说重点多了,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都突出。 在设定重点的同时,就会自然地考虑到教学中的详略的问题----(也可以展开) 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原标准的要求“祖国对港澳的促进作用”删除了。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好理解,“相互促进作用”教材上只有抽象的叙述-----(也可以列举出来),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那么具有说服力的具体的事例和数据,需要教师收集。(你收集的可以列举出来) 难点最好是一个,多了不容易突破。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有几种设想) 图片导入:出示图片---香港和澳门区旗,引出两个特别行政区。 问题导入: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哪里? 设疑导入或叫悬念导入:港澳是我国的行政区而我们去港澳旅游为什么还需要通行证?从而引出港澳是特别行政区------ 前两个导入常见常做,所以我选择第三个,新的方法更有研究探讨价值,我抛出来供大家来评说,这个导入既导出了课题也导出了了教材的第一个框题,所以第一个框题就直接切入。 框题一【特别行政区】(分为三步来完成) 由于导入已导出,直接切入框题,不用过度。

中考地理试卷一(含答案)

中考真题:地理一组卷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2012?深圳)今年深圳(22.5°N,114°E)中考于6月22、23日举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天是北半球夏至日,深圳学校操场正午旗杆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短 B.今天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今晚能看到一轮圆月 C.“深圳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 D.我国神圣领土黄岩岛(15°N,118°E)位于深圳的东南方向 2.下列描述中,前者属天气、后者属气候的一项是() A.长夏无冬,雷电B.刮风,下雨 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D.阴转多云,四季如春 3.读图(地球公转、自转示意图),回答6~8题() 6.(2分)每天我们总是从东面迎来日出,从西面送走落日,这是因为()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倾斜的D.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 7.(2分)在下列四个地区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A.65°S B.35°N C.10°S D.35°S 8.(2分)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 4.(2009?镇江)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中,有陡崖分布的是() A.B.C.D. 5.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地球绕地轴自转,且每小时自转15° 6.(2013?深圳)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C、D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为150 000米 B.图中C地位于D地的东南方向 C.图中曲线EF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谷 D.A、D两地相比,气温较高的A地 7.(2012?深圳)今年,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相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环食每个月都会发生 B.日环食在农历十五、十六发生 C.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 D.有“小日食”之称的“金星凌日”发生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 8.下列节气中,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的是() A.冬至B.夏至C.春分D.秋分 9.(2013?深圳)端午节期间(农历五月初五),我市大梅沙海滨公园又迎来大批游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端午节和元旦都是我国农历的传统节日 B.端午节一般处于夏初时节,此时大梅沙多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 C.端午时月相接近上弦月 D.站在大梅沙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轮船的顶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0.(2013?深圳)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总水体的主要部分 D.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现象比较严重 11.(2013?深圳)我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3年4月宣布观察到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球”.对于地球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图中D点位于东半球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D.图中A点位于高纬度 12.(2013?深圳)能正确描述深圳气候的是() A.四季分明B.全年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方案研究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方案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地理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更深的要求。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比较深奥的知识学科,很多信息只靠凭空理解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只有结合图像进行讲解,才能更好地传播知识。在初中阶段结合图像进行地理知识传播非常重要,图像不仅起到直观性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解。本文就地理图像教学方案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图像教学;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69-02 图像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图像进行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讲解,能够形象化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分两个部分对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图像教学的好处,然后提出几点具体的图像教学方案。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图像教学的好处 1.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扩散。一般来说,地理图像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明显,并且这些知识点一般比较复

杂,难以理解,教师通过图像进行知识点讲解,能够扩散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更加灵活地理解知识,这样就能够避免死记硬背的缺点。例如,在讲解我国各个省市的基本轮廓时,就可以通过图像进行讲解,让学生观看图形轮廓,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够扩散其思维,促进知识的理解。 2.能够加深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学效率。纯文字性的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而运用图像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所讲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图像,有助于学生从具有针对性的图像中直观地获取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个地区特有的地貌或者地形等,学生看见和自己生活区域不同的地区状况时,会产生好奇感,容易集中注意力,这样就能够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内容变得富有活力,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可以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图像分析,能够增加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记忆和比较,从而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当讲述河流方面的知识时,通过看图像,学生可以明白黄河最终是流向了海洋,而对塔里木河最终是怎么样消失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两者相互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 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 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 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 ⑴1 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阶段质量评估(八年级)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海陆位置看,以下国家中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D ) A.蒙古 B.日本 C.英国 D.印度 2.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这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B ) A.大聚居,小杂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分布较乱,没有规律 D.每一个地方都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为次 下图是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相差8℃,读图回答3~6题。 3.图中黑粗线丙等温线的度数为( B )

A.0℃ B.-8℃ C.-16℃ D.8℃ 4.图中哈尔滨1月份的平均气温大致在( C ) A.-14℃左右 B.-8℃~-16℃ C.-16℃~-24℃ D.0℃~-24℃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下列哪一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B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冬季风影响 6.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C ) A.青藏高原 B.吐鲁番 C.漠河 D.黑河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1年1月30日,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8.为了有效解决北方旱灾问题,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C ) A.海水淡化 B.人工降雨 C.深采地下水 D.南水北调 9.以下属于材料中提到的特旱省份的是( C ) 读下列各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回答10、11题。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乐山市教育局普教教科项目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组 2008年12月 目录 一、课题的提出 (一)主题词及概念阐述 1.地理图像 2.教学策略 3.教学设计与应用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1. 提出课题 2.理论背景 3.实践背景 (三)本课题现状述评 二、研究目的 1.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初中地理教师队伍 2.构建完整的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3.以研促教,优化课堂,强化发展,提升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当前初中地图图像教学及研究现状调查 2.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结构 3.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设计 4.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 四、研究对象、周期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周期 (三)研究方法 1.专家管理指导法 2.文献法 3.行动研究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6.对比研究法 7.经验总结法 五、研究成果 (一)调查报告 - 1 -

1.问卷 2.乐山市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统计及问题归类 3.问卷调统计分析 3.归因分析 4.教育设想 5.施我市地理图像教学及课题研究时要注意的因素 6.课题调查研究阶段教育模块构成总体设想图: (二)初中地理图像系统内涵分类 1.地理分布图 2.地理示意图 3.地理统计图 4.地理景观图 5.地理地理漫画、插画 6.遥感图、卫星图 (二)研究学生认知风格,构建相应教学策略 1.教学氛围愉悦化教学策略 2.教学起点问题化教学策略 3.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策略 4.教学过程结构化教学策略 5.过程反馈化教学策略 (四)地理图像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整合的若干课型 1.板绘地理图像示意课型。 2.教学挂图示意课型。 3.桌面地图示意课型。 4地理立体模型示意课型。 5.媒体演示课型。 6.实地测绘、拍摄与考察示意课型。 7.“编码记忆”课型。 8.主动创设新图像课课型。 9.几何图形剪裁拼图课型。 (五)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机制 1.评价量表(主要针对任课教师) 2.激励性评价 3.效果检测 (六)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1.集中培训与案例研究相结合。 2.“自修-反思”与专家指导相结合。 3.培训者培训与地理教师全员培训有机结合。 4.校本培训与机构培训有机结合。 5.组织各类竞赛提升地理教师素质。 六、固化研究成果 1.《初中地理图像分类》。 2.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9种课型 3.论文集 4.《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设计优秀案例选编》 5.主要技术性成果 -2-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2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知识点 归 纳 2020年2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例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

【名师点睛】理解地理区域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并掌握各区域地理差异尤其是相邻地理区域差异的前提。 【规律链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睛】 1月份0℃等温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水田和旱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我国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地理试题(聂) 一.单项选择2*25=50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B.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三位 C.我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洋西岸 2.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哪一特征(B)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域跨度大 D.东西跨度大 3.中国各地的戏曲丰富多样,如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请你说出川剧是下列哪个省的代表剧种(A) 4.列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中,符合我国人口增长过程的是(D)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 A.中国人口太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 B.从资源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 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 D.中国人多,人多力量大 19.关于我国的人口、民族,说法正确的是(D) A.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 B.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D.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杂居” 6.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C ) A.祁连山B.秦岭C.昆仑山D.横断山脉 7.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C) A.资源贫乏 B.缺少资金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缺乏 8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C)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doc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地图的运用》教学案例分析 广汉市金广学校:刘德奎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木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重耍工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因此,我们把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学习制作地图、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地图的运用”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学用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耍讲述了地图的上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和注记,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以及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应用广泛,而且也是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耍手段,所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非常重要,耍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有用性,并且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学冃标 1、知识与技能冃标: 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达形式;记住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记住一些常用图例;能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并换算成实际距离;初步具备在生活中读图、用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2、过程和方法: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INTERNET>读图、讨论、交流、师生归纳、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了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和初步运用,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为今后养成在口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埋下基础。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 第五章认识大洲 1. 【亚洲的世界之最】: 面积最大的洲(4400 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1/3);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萨加玛塔峰);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 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415米); 极端年降水最多:印度的乞拉朋齐; 人口最多的洲(近3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5); 海岸线最长的洲; 大河最多的洲; 跨纬度最大的洲(92o); 2. 亚洲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接。 3.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特点,亚洲通常分为哪六个地区?答: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 亚洲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点?

答: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地形特点: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占全洲总面积3/4)。平均海拔:950米。根据亚洲地形“屋脊”: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5. 亚洲河流:大河最多,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有50多条,亚洲被叫做“巨河之洲”。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第一长河:长江;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 亚洲有名的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均注入咸海)、塔里木河; 亚洲内流区占亚洲总面积的 40%。 6. 亚洲气候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类型有11 种,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7. 亚洲人口稠密地区: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群岛。亚洲人烟稀少地区: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原始林区、内陆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南亚、西亚主要为白种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道教均发源于亚洲)。 亚洲的三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即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印度河谷地孕育了古印度文明;

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理论文 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图像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生学好地理的有力工具。运用图像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在新课标中应用图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如何生动形象地运用图像以提高效率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 地理图像有许多种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图像本身对于学习初中地理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对于理解问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会读图像是学好地理的第一步,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大部分的内容会以图像进行解析,学习读图也是学生地理入门的关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知识大多数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没有真正理解或者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在地理教学中如何高效率地应用图像是现在初中地理教师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关键问题所在,地理图像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教学得到了改善,教学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师需要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学习技巧,从而更灵活地运用到学科学习中,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关于地图的认知 学习认识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课程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从最基本的方面入手教学生怎样认识地图,怎样区分海陆分布、经纬度、各国家的分布、气候的分布等内容。地图的认知不仅需要平面的理解,还需要深入到立体层面,地球仪的应用也有助

于学生认知地图。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准备学习所需要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球仪等相关学习资料,这样学生可以直接识别所需要了解的内容,更清楚地了解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分布。同时,学生认知地图可以从小处着眼,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由点及面、一步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先从了解自己所在地域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地理知识开始,进一步延伸到省份、地区、国家、洲、地球。 二、关于示意图的应用 初中地理所应用的示意图大多是为了说明地理现象的成因,大多和统计图同时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地理老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该示意图的位置,判断出位置之后需要帮助学生分析示意图所给的信息,做出相关判断,最后总结所给示意图规律性的知识点。例如,进行中国矿产分布示意图讲解时,教师应先明确矿产分布的具体位置,同时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地貌特征等信息,总结相关规律,举一反三,教给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示意图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于景观图的分析 景观图的学习相对比较简单,它很直观地把某一地区的地貌等特征以摄影图或者描绘图的方式展示出来,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内容。景观图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未知世界,其中可能是山川河流,也可能是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学生学起来会更感兴趣。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更多直观的图片,对比不同特征,让学生对于问题一目了然。例如,关于地质地貌的学习,教师可以选取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等不同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其特点,从中总结出规律。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初中地理老师更好地发挥景观图的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 中图版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亚洲地势、地形的显著特点是() A.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B.起伏很大,以高原、山地为主 C.起伏不大,以平原为主 D.地势西高东低 2、“它是一个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几乎与日本面积相当”,这段文字是对下列哪一个湖泊的描述( ) A.贝加尔湖B.咸海c.里海D.青海湖 3、下列属亚洲气候主要特征的是() A 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B 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 C 温和湿润,气候带纵列分布 D 炎热多雨,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 4、人类是世界的创造者,没有人类就没有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你知道现在什么地方人最多吗?如果从大洲和国家来看分别是() A 亚洲印度 B 拉丁美洲俄罗斯C亚洲中国D非洲中国 5.下列有关东南亚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B.新加坡是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国 C.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航运要道 D.东南亚地区矿产以锡和石油最为著名 6、下列关于西亚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C.西亚的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D.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咽喉是苏伊士运河 7.“淡水贵于油”是中东地区的真实写照,下列各项关于“淡水贵”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厂为了赚钱而抬高水价B.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水资源制定的一项节水措施 c.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这里的水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8、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B.无高耸的山地 C.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少 D.有小面积冰川地形 9.欧洲联盟是( ) A.由欧洲西部所有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在“9·l1”以后建成的针对国际恐怖活动的军事组织 D.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立的区域经济组织 10、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11、非洲炎热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洋流因素 D. 地形因素 12、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A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