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建筑规范、标准、图集目录(2018四川版)

装配式建筑规范、标准、图集目录(2018四川版)

装配式建筑规范、标准、图集目录(2018四川版)

装配式建筑规范、标准、图集目录

(2018四川版)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普及化难点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及现状,阐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优势,结合国内农村房屋存在的问题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未来在农村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及应用难度。提出了未来预制装配式建筑普及方向。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农村房屋改进方向;建筑工厂化。正文: 0.引言 长久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施工的方法,即从搭脚手架、支模板、绑钢筋、及浇注混凝土,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现场完成人工完成。这造成了巨大的劳动强度及巨大的施工风险,此外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大量的固体建筑垃圾以及噪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市民的生活质量,现场施工带来的工程质量与精度不高也亟待解决。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将组成建筑的部分构件或全部的构件在工厂内加工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拼装就位而建成的建筑形式[1] 1.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上世纪50年代,二战使欧洲遭受到严重的创伤,建筑尤其是住宅急需大量的重建。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欧洲采取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建造了大批的房屋,并因此建成了标准的、完整的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同样在上世纪70年代能

源危机期间美国开始推行配件工厂化机械式的生产。美国的城市发展部颁布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并且沿用至今。美国城市的建筑结构基本上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其预制与预应力混凝土协会编制的《PCI设计手册》中就包括了与装配式结构相关的部分。该手册不仅仅是在美国,更是在整个国际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2-3] 久远的发展历史下产业化住宅的比例在瑞典占80%,英国、美国、日本都在70%以上。[4]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时间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装配化建筑的概念,期望可以发展出集高质高效高速及低成本为一体的建筑形式。80年代,已有不少工程中采用预制屋面梁、吊车梁、预制屋面板、空心楼板等构件,但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虽然预制构件得到不少应用,建成的建筑质量普遍不太高,并存在构件跨度小、承载力低、整体性延性差等的缺点。楼屋面板由于密封胶的质量问题及防水措施不完善,使用两三年后就开始出现了渗水漏水现象,保温隔热隔声的效果也不好,使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90年代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加使得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5]而到了最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工成本又大幅度上升,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重新被提及,并有了快速发展

建筑图集大全

建筑图集大全 G101系列图集合订本03-06 06G901-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04G104-4_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1R406温度仪表安装图 01R405_压力表安装图集 01J925-1压型钢板、夹心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01J304楼地面建筑构造(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 01ZJ110-1瓷面纤维增强水泥墙板建筑构造 01J202-2坡屋面建筑构造(二)有檩条系 01SJ914住宅卫生间 01S519 排水附属井 01(04)SG519 多、高层钢结构图集修改说明 00(03)J202-1坡屋面建筑构造(一)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 02J003室外工程 02(03)J401钢梯(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 02J916-1~2住宅排气道 02S515 排水检查井图集 02J401钢梯图集 02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02J003室外工程 02DT-102 钢结构标准图集檩条墙梁分册 02BGP03 阳光板图集 02SS405-1_硬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安装 02SG518-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02S404_防水套管 02J915_公共建筑卫生间 02J611-1钢、钢木大门 02J404-1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02J331地沟及盖板 02J121-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 02J102-2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 03K132风管支吊架图集 03J609防火门窗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03J502-2内装修吊顶 03G322-2钢筋混凝土过梁(烧结多孔砖砌体) 03G322-1钢筋砼过梁 03J611-4铝合金_彩钢_不锈钢大门 03J502-1内装修(轻钢龙骨内隔墙装修及隔断)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 程与趋势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1)内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 ■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 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

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建筑设计图集大全,不错的资料

最全的图集,各种建筑图集总数超过1万 01S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78 02S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54 02G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55 03G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56 03S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57 04G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58 04S系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64 05S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65 05G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59 06S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66 06G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60 07S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67 07G系列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61 08S系 https://www.doczj.com/doc/3513017092.html,/plus/freelist.php?lid=668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2016年3月份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 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党中央、国 务院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1016]6号)提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 的比例达到30%。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l 号),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 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 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突然停滞并 很快走向消亡,PC技术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我国兴起,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值得期待的事件。时隔30年的断 档期,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都非常匮乏,短期之内无法从根 本上解决人员、技术、管理、工程经验等软件方面的问题。 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

全国各地基本上集中在住宅工业化领域,尤其是保障性住房 这一狭小地带,前期投入较大,生产规模很小,且短期之内 还无法和传统现浇结构市场竞争。但随着国家和行业陆续出 台相关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的指导,面对全国各地向建筑产 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我国各地20多个省市 陆续出台扶持相关建筑产业发展政策,推进产业化基地和试 点示范工程建设。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管理水平的进步, 装配式建筑将有广阔的市场与空间。 美国装配式住宅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 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除注重质量,现在 的装配式住宅更加注重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在美国,大 城市住宅的结构类型以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 为主,美国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用户可通过产 品目录,买到所需的产品。这些构件结构性能好,有很大通 用性,也易于机械化生产。 德国的装配式住宅主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好。德国 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国家,近几年更是提出发 展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从大幅度的节能到被动式建筑,德 国都采取了装配式住宅来实施,装配式住宅与节能标准相互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 ■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 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的基本要求 装配率是衡量工业化建筑所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的装配化程度。 工业化建筑采用的各类建筑部品的装配率不应低于50%。 建筑部品类型包括:非承重内隔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预制管道井、预制排烟道、护栏等。 (2)历程 1)北美(美国、加拿大) 美国:装配式住宅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 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

论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论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7-11-22T14:36:54.1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谭海明邓铭熙[导读] 本文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最后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528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指由工厂进行预制并现场实现装配的建筑,该建筑当中的各个部分运用的都是最先进的冷压轻钢结构和轻型的材料,会使该建筑具有很多的功能。在我国,装配式建筑有很多缺点,但国外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的工业化,因此,对装配式建筑的一定普及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引言: 国内建筑一般都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房屋建筑,与传统建造相比具有缩短工程工期、确保工程质量、节能减排等优势。本文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最后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1 国外发展状况 欧洲是最早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国家,开发新大陆时期,17世纪欧洲向美国移民时,在移民过程中,所用木架来拼装房屋,这就属于一种最简单的装配式建筑。欧洲以法国为代表,经过30多年,法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装配式建筑被广泛推广,以致在这两个国家装配式建筑被普遍应用。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预制外墙和结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具有相同的特点,其特点是大型化可以结合预应力,可以使结构配筋及连接构造有所优化,使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标准化和技术经济性的特征有所体现。 瑞典研究装配式建筑较早,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较快,在60年代,瑞典就基本上实现了有关部件规格方面的建筑工业化标准。同时,瑞典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规范制度。目前瑞典已有80%的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并将其工业化生产的模式传播予其他国家。 1.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开始慢慢流传,装配式建筑的观念也在慢慢传播;80年代,预制屋面梁、预制屋面板等构件在一些工程中也开始使用,由于当时没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也不能拥有很高的建筑质量。到了90年代,施工技术得到一定的改善,管理水平也有了长足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被提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如今,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得到广泛使用。比如,北京、上海地区,许多相关政策被建立,配套装置也相当齐全,装配式剪力墙技术也有所提高并逐渐成熟。北京颁布了关于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文件。上海出台了5项同时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深圳是发展装配式建筑较早的城市,所以工程实践项目相对其他城市较多,并且构件质量也比较高,对产业化住宅方面编制了与此相关的11项标准和规范。随着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技术水平不断完善,会逐渐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甚至每个城市中使用。 二、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2.1设计多样化 目前所设计的住宅楼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住宅楼所需求的,大多数住宅楼的承重墙较多,以致分隔较多,开间较小,房内空间不能被有效分隔。而装配式建筑,可以灵活随意进行分割,满足住户的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来进行分割。配套的轻质隔墙,可以使住宅采用灵活大空间,而轻质隔墙的材料一般都使用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使用一些轻板。 2.2功能科技化 ①节能效果良好:由于外墙设置了保温层,冬天可以降低对暖气能源的消耗,夏天可以降低对空调能源的消耗。 ②隔声效果好:墙体设置了保温层,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功能,墙体与门窗之间空隙较小,可以减少外界带来的噪音,为室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③防火:材料最大的作用就是不燃或难燃,所以火灾发生的概率会有所降低。 ④抗震:材料的轻质性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重量,这样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充分连接,抗震效果好。 ⑤外观不奢:外观立面比较清晰,不会轻易变形、裂缝及褪色。 2.3施工装配化 在生产厂生产好各种相应的构件,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安装和拼接。装配式建筑施工比传统建造施工有很多优势:施工速度快,可以缩短工期;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减少,施工作业更加方便有序,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施工现场废物、废水、噪声减少,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进行每道工序时都可以安装设备一样,要求精度,保证质量;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2.4生产工厂化 装配式建筑中的外墙板在生产厂通过模具进行生产,通过为外墙板进行喷涂、烘烤可以使外墙板美观,不褪色。塑钢门窗逐渐代替了传统建造中的木窗、钢门窗,在生产厂具有很先进的生产工艺,都是通过机械生产出各种金属及连接件。石膏板、涂料等一些室内材料都可以在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控材料的防火性、保温性、隔声等性能。 三、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3.1砌块建筑 砌块建筑是在生产厂提前预制好块状材料,用块状材料来砌成墙体的建筑,这种建筑适用于3至5层的房屋建筑。砌块建筑有很多优势,比如,生产工艺不复杂;施工也相对比较简便;造价成本较低。按砌块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大型砌块。由于小型砌块较小,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进行搬运和砌筑,比较灵活而且也比较方便,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对于中型砌块采用小型机械来进行吊装,可以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大型砌块已不被使用,由大型板材所代替。

常用国家标准图集编号对照表大全

常用国家标准图集编号对照表00DX0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 01R405压力表安装图案 01D203-2 6-10千伏配电所二次接线(直流操作) 01R406温度仪表安装图 01D3023低压母线分段断路器二次接线 01R409管道穿墙、屋面防水套管 01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 01R413室外热力管道安装(架空敷设) 00DX0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 01R405压力表安装图案 01D203-2 6-10千伏配电所二次接线(直流操作) 01R406温度仪表安装图 01D3023低压母线分段断路器二次接线 01R409管道穿墙、屋面防水套管 01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 01R413室外热力管道安装(架空敷设) 01J202-2坡屋面建筑构造(有檩体系) 01R414室外热力管道安装(架空支架) 01J925-1压形钢板、夹心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01R415室内动力管道装置安装(热力管道)

01K403风机盘管安装 01R416室内动力管道装置安装(乙炔氧气管道)01S123贮水罐选用及安装 01SS105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选用安装 01S125开水器(炉)选用及安装 01SS126住宅用热水器选用及安装 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 01ZJ110-1瓷面纤维增强水泥墙板建筑构造 01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 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 01SG515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 02J003室外工程 01SG516轻型屋面钢天窗架 02J102-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 01SG519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02J102-2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01SJ606住宅门 02J121-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 01SJ913住宅厨房 02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01SJ914住宅卫生间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1)内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 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 ■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 ■ 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 1月 1日实施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 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 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 30 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 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 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 低于 20%的预制率,基本上 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 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 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的基本要求 装配率是衡量工业化建筑所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的装配化程度。 工业化建筑采用的各类建筑部品的装配率不应低于50%。 建筑部品类型包括:非承重内隔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预制管道井、预制排烟道、护栏等。 (2)历程 1)北美(美国、加拿大) 美国:装配式住宅起源于20 世纪 30 年代, 盛行于 20 世纪 70 年代。 1976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

建筑施工图集大全

建筑施工图集大全 01 变形缝 99 浙J35 变形缝 04CJ01-1 变形缝建筑构造(一) 04CJ01-2 变形缝建筑构造(二) 04CJ01-3 变形缝建筑构造(三) 02 节能图集 02J121-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 99(03)J121-2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二)-2003 修 改版 06J121-3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三) 03J122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 06J908-7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一) 06J123《墙体节能建筑构造》 06J204 屋面节能建筑构造 06J908-2 公共建筑节能构造 06J506-1建筑外遮阳(一) 06J607-1建筑节能门窗(一) 06J908-6太阳能热水器选用与安装 06J908-1公共建筑节能构造-严寒和寒冷地区 06J908-2公共建筑节能构造-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 地区 03 景观图集 03J012-1环境景观 03J012-2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 04J012-3环境景观--亭 廊 架之一 园林景观设计详细图集详细图集(1) 04 楼地面 2000 浙J37 建筑地面 01J304 楼地面建筑构造 03J502-3室内(楼)地面及其它构造装饰 06J305 重载地面、轨道等特殊楼地面 05 幕墙 03J103-2~7 建筑幕墙(合订本) 03J103-5铝塑板幕墙 03J113轻质条板内隔墙 06 楼梯栏杆 2001 浙J43 楼梯 99SJ403楼梯建筑构造 02(03)J401 钢梯(2003 年局部修改版) 02(03)J401 栏杆 02J404-1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 03J402 钢筋混凝土螺旋梯 06J403-1楼梯 栏杆 栏板(一) 05zj401 楼梯栏杆 07 门窗 60 系列推拉铝合金窗(1) 60 系列推拉铝合金窗(2) 60 系列推拉铝合金窗(3) 60 系列推拉铝合金窗(4) 70 系列平开铝合金窗 浙 J23-95木质防火门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国内建筑普通的做法是现场制作,该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难免有费时费力、污染环境、效率不高等缺点,而国内外的建筑较多的是工厂预制现场拼装,这有利于实现建筑工业化。本文就中国建筑业现状,介绍了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概况,结合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对中国建筑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优缺点;前景 1、概述 随着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应用逐渐升温。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生产成本较低,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缩短了施工工期;产品质量更好地得到保障,流程化生产使生产过程更容易得到控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了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各种材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使得产生的废料、废水等得到更加有效地控制,一部分结构构件甚至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1.2国内发展状况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没有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唐山大地震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受到了大量的破坏,为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使得人们存在一种保守思想,以致不能被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存在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施工技术能力不高等问题,从而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开始慢慢流传,装配式建筑的观念也在慢慢传播;80年代,预制屋面梁、制屋面板等构件在一些工程中也开始使用,由于当时没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也不能拥有很高的建筑质量。比如,楼屋面板的密封效果不好,防水措施不完善,以致存在漏水、隔声效果不好等现象。所以装配式建筑没有得到很大进展;到了90年代,施工技术得到一定的改善,管理水平也有了長足的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被提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市场方向的正确引导-政府建设 (1)传统的市场观念会促使很多使用者认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引导,使公众在内心能够接受这样的新型住宅。 (2)标准化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以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作为全行业的通用标准,不具备广泛普及性,应该由政府引导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标准。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3.1 美国装配式建筑 美国在上世纪 70 年代能源危机期间开始实施配件化施工和机械化生产。美国 城市发展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一直沿用至今,并与后来的美国建 筑体系逐步融合。美国城市住宅结构基本上以工厂化、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 式为主,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工厂通用性,增加了施工的可操作性。总部位于 美国的预制与预应力混凝土协会 PCI 编制的《PCI 设计手册》,其中就包括了装 式结构相关的部分。该手册不仅在美国,而且整个国际上也是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 力的。从 1971 年的第一版开始,PCI 手册已经编制到了第 7 版,该版手册与 IBC 2006、ACI 318-05、ASCE 7-05等标准协调。除了 PCI 手册外,PCI 还编制 了一系列的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3.2 欧洲装配式建筑 法国 1891 年就已实施了装配式混凝土的构建,迄今已有 130 年的历史。法 国建筑工业化以混凝土体系为主,钢、木结构体系为辅,多采用框架或板柱体系, 并逐步向大跨度发展。近年来,法国建筑工业化呈现的特点是: (1) 焊接连接等干法作业流行 ; (2) 结构构件与设备、装修工程分开,减少预埋,使得生产和施工质量提高 ; (3) 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 率达到 80%,脚手架用量减少 50%,节能可达到 70%。德国的装配式住宅主 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板、梁、柱、楼板、内隔墙板、 外挂板、阳台板等构件采用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好。

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发展

装配式建筑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在欧美及日本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具有效率高、精度高、质量高、工业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高、建筑抗震性能高、节能性能高、使用面积大等优点。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力争用10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30%,2017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1.39万亿,这意味着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将有至少6万亿以上的产值。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四大转变:①生产工艺由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变为以机械作业为主;②生产地点由传统的以工地现场为主转变成以工厂生产为主;③施工方式由传统的现场施工变为现场组装;④施工人员由传统的施工现场农名工为主变为产业工人、技术操作工人为主。 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仍存在一些问题:①造价相对较高。费用的增加主要在预制构件的预制和构件的安装运输;②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③专业人才短缺,预制构件的安装对运输、吊装设备的要求较高,而普通的施工队伍,缺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经验。 2.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情况 2016年12月,住建部发布《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17年1月住建部公布《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3-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51231-2016)。2018年1月住建部公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并废止原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 3.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1)完善产业链 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需要完善产业链,把业主、设计单位、构件工厂、施工单位等所有的上下游企业整合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施工、后期运营与维护一体化,并在项目建造过程中不断整合各企业的优势资源,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效率,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完善技术标准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快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统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法律依据。 (3)提升技术水平 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预制构件生产企业需提高构件制作水平,保证构件制作质量,降低构件制作成本;施工企业需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队伍建设,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创新施工组织方式,推行绿色施工。 (4)提高政策支持 政府应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对相关企业与相应的技术人才实施土地、财政、税务、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植培育相关企业的发展。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图集及地方图集目录大全

第一部分:结构、建筑、市政、路桥GJBT图集系列 1 00(03)J202-1(GJBT-529-2002)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 2 00G101(GJBT-518-200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3 00G514(六)(GJBT-531-2001)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4 00J008-2(GJBT-368-2002) 抗震重力式挡土墙 5 00J008-3(GJBT-368-2002)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6 00J202-1(GJBT-529-2002) 坡屋面建筑构造 7 00J618(一) 中悬钢天窗 8 00J904-1(GJBT-528-2002) 智能化示范小区设计 9 00SJ008(二)(GJBT-368-2002) 抗震重力式挡土墙 10 00SJ202(GJBT-529-2000) 建筑坡屋面构造 11 00SJ904(一)(GJBT-528-2000) 智能化示范小区设计 12 01(03)J304(GJBT-552(03)-2003) 楼地面建筑构造 13 01J202-2(GJBT-551-2001) 坡屋面建筑构造(有檩) 14 01J304(GJBT-552-2001) 楼地面建筑构造 15 01J618(二)(GJBT-536-2001) 轻质新型钢天窗 16 01J925-1(GJBT-553-2001) 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17 01S519(GJBT-548-2001) 小型排水构筑物(替代93S217 88S238(一)~(四))图集 18 01SG515(GJBT-537-2001)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 19 01SG516(GJBT-538-2001) 轻型屋面钢天窗架(pdf4) 20 01SG519(GJBT-543-2001) 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21 01SG519(GJBT-543-2001) 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含04年修改】 22 01SJ606(GJBT-535-2001) 住宅门 23 01SJ913(GJBT-533-2001) 住宅厨房 24 01ZJ110-1(GJBT-550-2001) 瓷面纤维增强水泥墙板建筑构造 25 02(03)J401(GJBT-578-2002) 钢梯图集 26 02(04)SG518-1(GJBT-590(04)-2004)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2004年修改版) 27 02J003(GJBT-572-2002) 室外工程 28 02J003(GJBT-572-2002) 室外工程 29 02J102-1(GJBT-431-200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 30 02J102-2(GJBT-585-2002) 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砖墙体建筑构造 31 02J121-1(GJBT-574-2002)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 32 02J301(GJBT-586-2002)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33 02J331(GJBT-584-2002) 地沟及盖板 34 02J401(GJBT-573(03)-2002) 钢梯【含03年修改】 35 02J401(GJBT-573-2002) 钢梯图集 36 02J404-1(GJBT-578-2002)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37 02J503-1(GJBT-588-2002) 常用建筑色 38 02J603-1(JSJT-247-2002) 70系列平开铝合金窗 39 02J603-1(JSJT-248-2002) 60系列推拉铝合金窗 40 02J611-1(GJBT-466-2002) 钢、钢木大门 41 02J611-2(GJBT-575-2002) 轻质推拉钢大门 42 02J611-3(GJBT-274、459、460、385、489-2002) 压型钢板及夹心板大门 43 02J915(GJBT-589-2002) 公共建筑卫生间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发展前景 张慧华河南建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我国现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人工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新的行业产业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首先了解三个定义: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 (二)预制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适宜采用预制构件的部分,使用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所占适宜部分内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的比例。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 (三)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如梁、板、墙、柱、阳台、楼梯、雨棚等。 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而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①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②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③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④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⑤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因此,面对我国越来越大的住房需求,尽快优化建筑产业模式已势在必行。 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率,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上海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采用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住宅和商业、办公建筑总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15%,外环线以内地区不低于25%;在每年

结构图集目录大全

结构图集大不全-共138本高清晰图集 最新更新图集12个: (GJBT-1069)08J927-2机械式汽车库建筑构造(精简版).pdf (GJBT-1030)07J107夹心保温墙建筑构造(精简版).pdf (GJBT-978)07J902-2医疗建筑固定设施(精简版).pdf (GJBT-979)07J902-3医疗建筑卫生间、淋浴间、洗池(精简版).pdf (GJBT-948)06J902-1医疗建筑门、窗、隔断、防X射线构造(精简版).pdf (GJBT-1048)08J333建筑防腐蚀构造(精简版).pdf (GJBT-1040)08SJ92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精简版).pdf (GJCT-027)08CJ17快速软帘卷门透明分节门滑升门卷帘门(精简版).pdf (GJBT-1016)07J205玻璃采光顶(精简版).pdf (GJBT-610)03J930-1住宅建筑构造(更正版).pdf (GJBT-1068)08J925-3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三)含压型铝合金板(精简版).pdf (GJBT-1075)08SJ110-2、08SG333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精简版).pdf 已有图集目录如下: 00J202-1坡屋面建筑构造.pdf 00J904-1智能化示范小区设计.pdf 01(03)J304楼地面建筑构造.pdf 01J202-2坡屋面建筑构造(有檩体系).pdf 01J304楼地面建筑构造.pdf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pdf 01SJ606住宅门.pdf 01SJ913住宅厨房.pdf 01SJ914住宅卫生间.pdf 01ZJ110-1瓷面纤维增强水泥墙板建筑构造.pdf 02(03)J401钢梯.pdf 02(04)SG518-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2004年局部修改版).pdf 02J003室外工程.pdf 02J102-2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pdf 02J121-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pdf 02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02J331地沟及盖板.pdf 02J401钢梯.pdf 02J404-1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pdf 02J603-1铝合金门窗.pdf 02J611-1钢、钢木大门.pdf 02J611-2轻质推拉钢大门.pdf 02J611-3电动上翻门;电动转折提升门;电动垂直提升门;电动推拉大门;电动平开大门.pdf 02J915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02J916-1住宅排气道(一).pdf

国内装配式建筑主要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及技术水平

国内装配式建筑主要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及技术水平 1 国外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水平 (1)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 美日等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产业化形成的初期,重点是建立工业化生产体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大批房屋遭到战争破坏,同时处于城市化发展高峰期,城市人口剧增,为解决房荒问题,他们采取了象生产其他工业品一样的方式组织住宅建设。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批完整的标准化、系列化的住宅建筑体系。 2)第二阶段是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期,重点是提高住宅的质量和性能价格比。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住宅工业化建设从数量的发展向质量提高方向过渡,由于钢结构装配简单,抗震性能好,对大自然破坏程度小等优越性能,加上钢铁业中冷轧薄钢板的生产而导致轻质型钢的制造成为可能,这在技术上为钢结构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奠定了原料供应的基础。所以钢结构住宅,特别是符合国外人住居习惯的低层独立式钢结构住宅发展很快。 3)第三阶段是产业化发展的成熟期,重点是降低住宅的物耗及对自然环境的负荷,发展资源循环型住宅。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全球化变暖问题成为世人举世瞩目的焦点。人们开始研究既追求舒适与效益,又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节能在住宅产业化中地位不断提高。

4)第四阶段即今后发展趋势是住宅大规模定制和技术集成。 A、大规模定制 这是住宅开发企业面对住宅市场激烈竞争和需求细分化的必然选择。将制造业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引入住宅的生产,把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在不牺牲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通过供应链的灵活和快速响应来实现多样化、定制化以适应市场需求。 B、技术集成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的设计内容也随之复杂化,技术的纷杂和层出不穷,促使许多技术成为独立的专业,专业化的细分反映出住宅“精密程度”的提高,是现代设计突出的表现。也就是说,把所有的专业集成到一个住宅中来才能组合成一个好的产品,住宅的品质最终取决于先进技术的集成程度。 (2)国外住宅产业化技术水平 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在住宅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本目前90%的建筑采用工业化方式建设。其特点是建筑物结构施工与精装修同步进行,建筑结构构件在构件厂预制,统一模数化、标准化,现场进行精细化的安装施工。 美国与加拿大住宅建筑市场发育完善,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 澳洲在住宅施工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是“速成墙(Rapi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