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题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题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题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题

.

2015年5月二级

单选(9分)

36、人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认识自己,这说的是( )。

(A)主我

(B)客我

(C)超我

(D)镜我

37、个体行为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 )。

(A)神经系统发育正常

(B)社会化的环境和谐

(C)道德发展水平较高

(D)有稳定的自我意识

38、自尊=成功/抱负,这个公式的提出者是( )。

(A)C·罗杰斯

(B)K·勒温

( C)W·詹姆士

(D)W·冯特

39、社会自我处于个体自我意识的中心,这指的是( )阶段。

(A)中年到老年

(B)3岁到13、14岁

(C)青春期到成年

(D)8个月到3岁左右

40、按照S·沙赫特等人的的研究,个体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影响其在恐惧时的亲合倾向,一般情况是( )。

(A)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B)幼子的合群倾向较强

(C)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增

(D)中间的孩子合群倾向较强

41、按L·伯克威兹的说法,侵犯行为的发生除了与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情绪有关系以外,还与( )有关。

(A)个体的惩罚预期

(B)个体去个性化程度

(C)个体的社会角色

(D)情境中的侵犯线索

42、按照F·海德的平衡理论,在P-O-X模型中,最重要的是( )。

(A)P-X关系

(B)X-O关系

(C)X-P关系

(D)P-O关系

43、有才能的人偶尔犯些小错误,会( )。

(A)减少其魅力

(B)损害其可信性

(C)增加其魅力

.

(D)增加其权威性

44、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G·塔尔德所说的( )。

(A)上升律

(B)先内后外律

(C)下降律

(D)先外后内律

多选(6分)

94、有利于提高个体自尊水平的做法包括( )。

(A)提高抱负水平

(B)被父母赞许

(C)理性地社会比较

(D)扬长补短

95、关于刻板印象,正确的说法包括( )。

(A)容易导致偏见

(B)是间接经验的结果

(C)是直接经验的结果

(D)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

96、关于印象管理,正确的说法包括( )。

(A)是信息输出

(B)是印象控制

(C)是信息输入

(D)是印象形成97、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归因的时候常常会检查的特殊信息包括( )。

(A)共同性信息

(B)特异性信息

(C)副语言信息

(D)非语言信息

98、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 )。

(A)情绪唤起水平

(B)道德发展水平

(C)自我控制能力

(D)所属的社会角色

99、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

(A)持续性

(B)针对性

(C)对抗性

(D)不变性

2014年5月二级

单选7分

37、麦独 (W·McDougall)用 ( )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 (B)学习 (C)社会影响 (D)本能

38、"性别"表示男女在 ( )方面的差异。

(A)生物学(B)人格特征(C)社会学(D)行为方式

39、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A )主我(B)客我(C)态度(D)控制点

40、按伯克威兹的观点,侵犯行为的发生,主要与()有关。

(A)文化水平(B)道德水平(C)宗教信仰(D)侵犯线索

41、根椐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的归因。(A)社会视角(B)行为主体(C)刺激客体(D)情境因素

42、光环效应是一种()的现象。

(A)社会适应(B)信息干扰(C)先入为主(D)以偏概全

43、当事者和观察者对当事者行为原因的解释往往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A)利益(B)社会视角(C)态度(D)控制点

多选6分

92、多拉德 "挫折一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 )。

(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B)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9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包括 ( )。

(A)抱负水平 (B)成败的主观概率 (C)出生顺序 (D)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94、霍夫兰德 (C·Hoviand,l959)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有 ( )。

(A)信息 (B)背景 (C)反馈 (D)通道

95、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中,( )则系统处于乎衡状态。

(A)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

(B)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

(C)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

(D)如果三种关系申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

96、下列属于现实沟通的情况包括 ( )。

(A)亲人通过电话交流 (B)面对面谈判 (C)同学通过微信聊天 (D)不认识的网友通过QQ交流

97、让人有吸引力的特点包括 ( )。

(A)俊俏或帅气的外貌 (B)为人真诚、热情 (C)有才但犯大错误 (D)有才但自视过高

2014年5月三级

单选(9个)

35、社会行为公式B=f (P,E)中,P指( )。

(A)行为

(B)个体所处情境

(C)个体

(D)函数关系

36、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

(A)角色冲突

(B)角色失败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7、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会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38、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 )。

(A)自尊=成功/自信

(B)自尊=成功/抱负

(C)自尊=自信/抱负

(D)自尊=抱负/成功

39、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 )的作用。

(A)概括化

(B)社会适应

(C)抽象化

(D)社会比较

40、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的预测。

(A)准确

(B)变化

(C)稳定

(D)系统

41、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 )

的趋势。

(A)逐渐降低

(B)逐渐上升

(C)迅速上升

(D)保持不变

42、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和个体侵犯性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无相关

43、关于爱情,错误的说法是( )。

(A)具有浪漫色彩

(B)是一种高级情感

(C)幼儿也有爱情

(D)是一种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多选(6分)

92、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 )。

(A)家庭

(B)通讯工具

(D)交通工具

93、关于自尊,正确的说法包括( )。

(A)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B)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C)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D)自我意识是自尊的一部分

94、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所涉及的因素包括( )。

(A)刺激客体

(B)背景

(C)行为主体

(D)社会视角

95、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在( )的人之间产生。

(A)熟悉

(C)亲密

(D)不常见面

9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的成就动机越强

(B)目标价值较小,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也小

(C)个体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

(D)文化水平越高,成就动机越强

9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恐惧越强,亲合动机越弱

(B)恐惧越强,亲合动机越强

(C)焦虑越强,亲合动机越弱

(D)焦虑越强,亲合动机越强

2014年11月二级

单选

35、教师想教好学生,也想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但常难以协调,因而产生的角色

失调是( )。

(A)角色内冲突

(B)角色失败

(C)角色间冲突

(D)角色中断

36、按照伯克威兹的观点,侵犯行为的发生,除了与挫折导致的愤怒情绪有关系

外,还受( )的影响。

(A)个体人格特征

(B)个体心境

(C)侵犯线索

(D)道德水平

37、一般来蜕,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38、与成就动机关系最密切的是个体的( )。

( A)个人能力

(B)抱负水平

(C)人格特点

(D)智力水平

39、在竞争条件下,由于受到自我价值保护倾向的影响,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 )。

(A)最大化

(B)最小化

(C)外归因

(D)内归因

40、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A)倒U曲线

(B)V型曲线

(C)U型曲线

(D)倒V曲线

41、在海德的P-O-X模型中,最重要的是( )之间的关系。

(A) P-O

(B) P-X

(C) O-X

(D) P-O-X三者

42、最容易发生从众的情况是( )。

(A)个体自我评价高

(B)群体凝聚力较低

(C)所处情境很明确

(D)个体依赖性较高

43、根据塔尔德的观点,( )。

(A)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B)个体优先模仿外域文化和行为

(C)上层人士倾向于模仿下层人士

(D)模仿通常以线性方式迅速蔓延

多选(6分)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社会心理学》思考题整理培训讲学

1.关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有不同的定义,试述两种不同取向的定义内容并分析两者的区别。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区别:同样是研究人们的行为,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的行为,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分析心理的变化和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是如何对个人行为发生作用的。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试述这三个层面的划分标准及各自的研究内容。 以社会心理现象的规模与水平,采用分析的观点,将研究范围划分为三个层面。 1.个体层面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发挥个体功能特征的结构和心理过程。 2.群体层面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群体成员、群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社会层面的研究——研究对象是以多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特征及其行程过程为研究对象。 3.如何理解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并且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 社会化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共同作用。 社会化延续社会和文化。 4.试述社会化的分类及其主要任务。 ①早期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社会化。 ②预期社会化——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 ③发展社会化——在早期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的基础上,对个体产生新期待,承担新任务时进行。 ④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 ⑤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信新的社会规范的过程。 5.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①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②语言社会化 ③行为规范社会化(法律、道德) ④社会角色社会化 ⑤性别角色社会化 ⑥政治社会化 ⑦民族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心理知识复习题(一)、心理咨询师二级试题下载

社会心理学心理知识复习题(一)、心理咨询 师二级试题下载 整理而出,希望大家喜欢! 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学科。 A、哲学 B、历史学 C、人类学 D、传播学 2、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是()年由德国学者谢夫勒提出来的。 A、1879 B、1875 C、1897 D、1908 3、()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两本书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A、1895 B、1897

C、1908 D、1924 4、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24)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际关系 B、行为和态度 C、人际关系和态度 D、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 5、奥尔波特(1968)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的影响。 A、虚幻的 B、隐含的 C、真实的 D、无意的 6、勒温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代表()。 A、行为 B、个体 C、个体所处的情境 D、函数关系 7、社会心理是()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A、社会意识

C、社会规范 D、社会动机 8、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的中观层面指()层面。 A.个体 B.群体 C.团体 D.社会 9、社会心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 A、实验控制研究阶段 B、假设研究阶段 C、实证分析阶段 D、社会认知阶段 10、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 A.上半叶 B.中叶 C.下半叶 D.20年代 11、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经验描述阶段是19世纪中叶到()。 A、19世纪末

心理咨询师真题整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含复习资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 1.(单选)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2.(单选)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不清 B 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3.(单选)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阶段C实证分析阶段D经验描述阶段 4.(单选)“性别”表示()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方面的方面 5.(单选)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收银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6.(单选)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7.(单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8.(单选)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的行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A光环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9.(单选)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制 D平衡 10.(多选)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 11.(多选)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C良好的社会规范 D社会角色的引导 12.(多选)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行为表现的反馈 C活动的性质 D参照群体 13.(多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14.(多选)态度的特点包括() A完整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题

. 2015年5月二级 单选(9分) 36、人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认识自己,这说的是( )。 (A)主我 (B)客我 (C)超我 (D)镜我 37、个体行为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 )。 (A)神经系统发育正常 (B)社会化的环境和谐 (C)道德发展水平较高 (D)有稳定的自我意识 38、自尊=成功/抱负,这个公式的提出者是( )。 (A)C·罗杰斯 (B)K·勒温 ( C)W·詹姆士 (D)W·冯特 39、社会自我处于个体自我意识的中心,这指的是( )阶段。 (A)中年到老年 (B)3岁到13、14岁 (C)青春期到成年 (D)8个月到3岁左右 40、按照S·沙赫特等人的的研究,个体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影响其在恐惧时的亲合倾向,一般情况是( )。 (A)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B)幼子的合群倾向较强 (C)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增 (D)中间的孩子合群倾向较强 41、按L·伯克威兹的说法,侵犯行为的发生除了与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情绪有关系以外,还与( )有关。 (A)个体的惩罚预期 (B)个体去个性化程度 (C)个体的社会角色 (D)情境中的侵犯线索 42、按照F·海德的平衡理论,在P-O-X模型中,最重要的是( )。 (A)P-X关系 (B)X-O关系 (C)X-P关系 (D)P-O关系 43、有才能的人偶尔犯些小错误,会( )。 (A)减少其魅力 (B)损害其可信性 (C)增加其魅力

. (D)增加其权威性 44、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G·塔尔德所说的( )。 (A)上升律 (B)先内后外律 (C)下降律 (D)先外后内律 多选(6分) 94、有利于提高个体自尊水平的做法包括( )。 (A)提高抱负水平 (B)被父母赞许 (C)理性地社会比较 (D)扬长补短 95、关于刻板印象,正确的说法包括( )。 (A)容易导致偏见 (B)是间接经验的结果 (C)是直接经验的结果 (D)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 96、关于印象管理,正确的说法包括( )。 (A)是信息输出 (B)是印象控制 (C)是信息输入 (D)是印象形成97、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归因的时候常常会检查的特殊信息包括( )。 (A)共同性信息 (B)特异性信息 (C)副语言信息 (D)非语言信息 98、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 )。 (A)情绪唤起水平 (B)道德发展水平 (C)自我控制能力 (D)所属的社会角色 99、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 (A)持续性 (B)针对性 (C)对抗性 (D)不变性

心理咨询师三级试题及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部分

三级试题(职业道德与基础知识) 2005年11月 38.()不是社会感染的特点。 A.全面性 B.双向性 C.接受的迅速性 D.爆发性 39. ()相信自己能够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A.行动者 B.内控者 C.外控者 D.评价者 40. 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A.隐藏自我 B.自我抬高 C.形象塑造 D.自我暴露 41. 被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 A.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B.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C.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D.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42.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 A.成败归因 B.稳定归因 C.综合归因 D.不可控归因 43. 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比较效应 D.淘汰效应 44. 态度的内化是指()。 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B.个体采用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C.个体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 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为基础习得一定的态度 45.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 F?奥尔波特 B.勒温 C.特里普力特 D.麦独孤 46.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130. 婚姻的动机有()。 A.经济 B.繁衍 C.承诺 D.爱情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重点知识汇总

社会心理学知识 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是908年,美。罗斯《社会心理学》,英麦独孤《社会心理研究》。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情境,P是个体,B是行为,f 是函数关系。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及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个体层面含: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群体层面含: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及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人际层面含:人际沟通、人际关系、个体的相互作用等;社会层面含: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行为、同根性。 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其中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它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辩。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及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伦理性)。 口头调查又称为访谈法。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及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访谈法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访谈过程是访谈者及被谈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研究者应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 关于参及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观察者及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或唐突感。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档案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F。H奥尔波特。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沃尔特斯。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及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人们的自愿性活动。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及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有:潜意识、力比多、生本能及死本能。 “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化的途径(1)(20210126123020)

2020年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化的途径 社会化的途径一一社会教化、个体内化 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社会教化,另一是个体内化。社会教化是从社会环境因素入手分析社会化,个体内化则是从个体能动性着眼探讨社会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一)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但在个体成长的不同阶段,遇到的贯彻社会教化的执行者是不同的,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概括起来,进行社会教化的执行者主要有下列儿个因素: 1、家庭。家庭是社会教化的起点,是个体遇到的笫一个社会化的执行者,也是极其重要的执行者,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与家庭的父母教化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第一,童年期是人一生的关键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智力水平.人格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以后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第二,儿童不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对家庭依赖最强烈,父母对儿童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和支配作用;第三,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得到反映,并折射给儿童,影响儿童的发展。因此,儿童最初的生活知识、经验和生活态度,基本上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2、学校。学校是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地向人们传授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校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执行者。学校通过教材、教学、教师人格、学生和各种组织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作用。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基本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如同家庭、学校一样,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化的执行者。尤其是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日趋显着,其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同辈群体能够成为一个社会化的执行者,是山其特点决定的:第一,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互动。家庭和学校则与此相反,个体往往处于服从的地位,是非平等的互动。第二,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在兴趣、爱好上相近。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第三,同辈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往往以此要求自己,并指导自己的行为。第四,同辈群体注意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使成员可以相互倾吐自己的思想、看法、情感,并从中得到安慰、支持、同悄、使心理上获得极大满足。 4、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以印刷媒介(报刊书籍等)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等)为工具,面向多数社会成员沟通信息的方式。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占有重要地位,它除了每天迅速地向人们提供大量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外,还向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思维导图)

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和研究范围 1、定义: 育它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即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 社会心理学”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1924年,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 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 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 响。 主张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 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1925年,乌德认为,“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 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 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 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3)综上所述: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 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 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 应系统。 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 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 1936年,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B=f(P, E)。其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 境。 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 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 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2)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 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过去的经验及 其人格特征有关。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 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 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 观察。 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3、研究范围 (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 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 (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 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 理特征、国民性。 二、社会心理学简史 1976年,霍兰德认为,可以划分为哲学思辨(启蒙 期)、经验描述(形成期)、实证分析(确立期)。 1、哲学思辨阶段: 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 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思想和 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是混杂在一起的,很难把“纯”的 社会心理学观点分离出来。 2、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 心理学起到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包括 (1)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 人类本性,从进化的观点探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模式 的变化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一是拉扎鲁斯《民族心理 学与语言学杂志》(1859); 二是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 语(1875); 三是冯特,历时20年(1900一1920)出版了10卷本 《民族心理学》,萨哈金(1982)指出:“民族心理 学所关心的就是社会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在《模仿律》(1890)中,塔尔德用模仿解释人的社 会行为。 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中主张社 会不能还原为个体,群体并非个体之和,而是一种结 构形式,能以与构成它的个体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 和行动。 列朋的《群众心理学》(1895)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 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高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受达尔文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一书中,指出“先天 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 力”; 并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 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等十二种本 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 生活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基础是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性本能,以及本 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这些概念是在《梦的解 析》(1900)、《精神分析引论》(1917)中提出 的。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3、实证分析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 特点是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从纯理论 转向应用研究。 使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两位先驱是特里普力特和德 国学者莫德。 态度测量领域是瑟斯顿(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的结构, 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即瑟斯顿态度量表)和李科 特(对量表进行简化,使态度测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 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手段)。 二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 征,主要包括一是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 的方方面面; 二是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 与预测行为; 三是开始重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专栏:中国社会心理学简史 ①1919年,陈大齐用问卷法调查了北京高小女生的道 德意识 ②1922年,刘延陵翻译出版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 论》 ③1922年,张耀翔进行了中国最早的民意测验 ④1924年,陆志伟《社会心理学新论》 ⑤1929年,潘叔《社会的心理基础》 ⑥1946年,孙本文的两卷本《社会心理学》 ⑦1949年至1978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在大陆基本上 处于停滞状态。香港和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50 年代后,却开始蓬勃兴起 ⑧1979年,《光明日报》发表王极盛《建议开展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 ⑨1981年,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筹备会 ⑩1983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简讯》, 后改为《社会心理研究》。 专栏:K.勒温 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并应 用到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他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冲突问题。 专栏:F·H·奥尔波特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莫基人用实验方法系统地验证 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 的概念。 三、研究方法 1、主要原则 (1)价值中立: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研究客 观公正。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 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2)系统性: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并用系统的方法 进行研究 (3)伦理: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 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注意不良刺激所产生的后果, 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主要守则: ①制定计划要评估道德可接受性 ②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说明情况征 得同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 在事后说明,求得理解 ③采取保护措施 ④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⑤对资料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⑥不建立工作外的其他关系。 2、主要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档案 (1)观察法:通过感官或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 ①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 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基本上地干预。 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 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可能提供一些其他 的经验数据。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②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观察者通常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作为被观察者群体中 的一员进行观察,并应尽量减少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 影响。可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 (2)调查法(询问法)。 分为口头(访谈)和纸笔(问卷) ①访谈法:直接搜集资料,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 相影响的过程。不是普通的聊天,要取得成功,必须 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取得积极配合。还具有特定的 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 ②问卷法:问卷一般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题目+前 言、指导语+结束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人口学数据的 记录+计算机编码。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高,严格按一 定程序进行,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和盲 目性;二是收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 主要原则包括:目的性、全面性、非歧义性(避免出 现歧义)、非暗示性(避免暗示与诱导)、适度规模 (尽量针对特定主题,不要牵涉面太广) (3)档案法: 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的资料(过去的和现在的), 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 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 版物及历史文献等。 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 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 物进行研究; 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大。 个人既往史、成长报告,属于档案法的应用。 3、研究结果: 存在“生态学效度”,不能任意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学习理论时,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20世纪70年 代“社会心理学危机”,是因其研究绪论解释力较 弱。 四、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体现:能 帮助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 为的形成和变化 (1)起源于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和华生是行为主义早 期的代表,后来霍尔,特别是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 义。 (2)学习的机制: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狗形成铃 声——食物的联想“纳粹”)、强化与模仿 (3)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个体通过对他人学习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 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包括 四个过程:注意、保持(是模仿发生的前提)、动作再 现、动机。 2、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1)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 会行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2)五个命题:成功(得到奖赏则重复行为,奖赏越 多频率越高)、刺激(相同刺激引起相同或相似行 为)、价值(结果越有价值,重复可能性越高)、剥 夺-满足(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其价值越 小)、侵犯-赞同(没得到奖赏或受到惩罚,侵犯;得 到奖赏或受到处罚,赞同)命题。认为趋利避害是人 类行为的基本规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 缩小代价或是扩大满意度、减小不满意度,每个人都 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和减少代价。布劳发展了 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 的人们的自愿活动。 3、符号互动论:詹姆士和米德 (1)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 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2)基本假设是: 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 的;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物 自身; 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 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4、精神分析论 (1)主要概念包括: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性本 能)、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 结构 (2)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 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 状。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 (3)新精神分析学家包括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艾 里克森等(不包括荣格)。霍妮批评“力比多”说, 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 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认为后天 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 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沙利文认为人际关 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师考试)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G·奥尔波特认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存在的影响,他人存在形式包括(BCD)。(A)虚拟的存在(B)现实的存在(C)想象的存在(D)隐含的存在 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C)。(08-05二级) (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 2、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包括(AC)。(08-5三级) (A)社会行为(B)社会影响(C)社会意识(D)本能行为 3、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B)的学科。(08-11二级) (A)社会心理(B)社会意识(C)社会知觉(D)社会情感 4、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咨询师应该(D)。(08-11二级)(A)不予干预(B)完全保持价值中立(C)表示同情(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5、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C )。(09-5 三级) A.行为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D.函数关系 6、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A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09-5 三级) A.观察B.实验C.思辩D.归纳 7、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D)。(09-11 二级) (A)情绪状态(B)过去的经验(C)个性特征(D)所处的情境 8、社会行为是由(A)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09-11 三级) (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

9、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D)。(09-11 三级) (A)行为(B)函数关系(C)个体(D)个体所处的情境 10、G·奥尔波特认为,社会的存在,也就是他人的存在方式包括(ABC)。(09-11 三级)(A)现实的存在(B)想象的存在 (C)隐含的存在(D)虚拟的存在 麦孤独(W.McDougall)用(D)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11-05二级) (A)认知过程(B)学习(C)社会影响(D) 本能 11、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B)。(11-5 三级) (A)心理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 12、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D)。(11-05二级) (A)存在主义(B)自我实现(C)人的尊严(D) 观察学习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1、性别表示男女在(B)。(08-05二级) (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应的自我概念,称为(D)。(08-05二级) (A)反思自我(B)客我(C)社会自我(D)镜我 3、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A)的观点。二级)(A)C·罗杰斯(B)M·米德(C)W·詹姆士(D)K·勒温 4、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BCD)。(08-05二级) (A)印象管理(B)决定期待(C)解释经验(D)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5、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ABC)。(08-5三级)

【免费下载】 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料,自己整理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一、教学目标:基础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既是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入门课”,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章教学目标为:[hide=80][/hide] (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体系。(2)掌握心理过程及人格各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二、教学内容:(1)基础心理学绪论(识记)(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识记)(3)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4)记忆(掌握)(5)思维、言语及想象(重点掌握)(6)意识和注意(掌握)(7)动机与需要(掌握)(8)情绪、情感和意志(重点掌握)(9)人格(重点掌握)、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习题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 )年。 2·F.H·奥尔波特(F.H.AUport,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 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3·社会学家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 社会互动 )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4·勒温(K Lewin,1936)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其中,E的含义是( 个体所处的情境 )。 5·社会行为是人对( 社会因素 )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6·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 )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7·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 )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 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8.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 个体层面 )的研究内容。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 )的研究内容。 10.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等三个阶段。 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 )。 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 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 人性 )的哲学争辩。 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 )到20世纪初。 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 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 纯理论研究 )转向应用研究。 ※18.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 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 )。 C.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口头调查又称为(访谈法 )。 21.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 )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 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

心理咨询师证通过率 一一介绍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课程】: 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知识、社会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变态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 操作技能:心理诊断技能、心理测验技能、心理咨询技能 三级:9门理论:基础,社会,发展变态,咨询,测量,技能:诊断(三)、咨询(三)、测验(三) 二级:12门理论:基础,社会,发展变态,咨询,测量,技能:诊断(三)、咨询(三)、测验(三),以下是关于考试课程的具体介绍:发展心理学:你能掌握的技能 学会如何做好父母——孩子们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及需要,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其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 了解如何做好自己——青年、中年人心理特点及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及心理保健。 把握如何做好子女——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保健。能够应用发展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心理学:你能掌握的技能 你可以学会解释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细小的神经系统怎样左右着变化莫测的心理活动;人们怎样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各种信息;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错觉和幻觉;人类如何记住外界信息又因何将他们遗忘;

思维是怎样产生的又可以通过何种途径改善;如何通过改善注意提高绩效。 社会心理学:你能掌握的技能 帮助自己和别人消除那些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困惑。学会改善自己或者别人的人际关系、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态度;了解人们在社会中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通过了解归因、动机、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改善生活工作环境。 变态心理学:你能掌握的技能 了解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是如何区分的;自己类似的表现是不是变态;异常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四标准、三原则、十标准;常见异常心理症状的分类;常见精神障碍的分类;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三大类和分类标准;压力强度三大类的区分标准、压力适应的三阶段的特点处理 心理诊断技能:你能掌握的技能 了解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是如何区分的;自己类似的表现是不是变态; 异常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四标准、三原则、十标准;常见异常心理症状的分类;常见精神障碍的分类;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

心理咨询师考试百度百科

心理咨询师考试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等问题,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给出相应的帮助。 目录 介绍 国家标准 报考条件 考试教材 考试时间 报名材料 鉴定方式 资格认证 介绍 国家标准 报考条件 考试教材 考试时间

报名材料 鉴定方式 资格认证 职业等级 考试内容 考试技巧 职业说明 就业方向 展开 编辑本段介绍 在我国,劳动部于2001 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 年7 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 目正式启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 5 月和11 月。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鉴定工作的统一要求,已经或准备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员,都应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获得全国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心理咨询活动。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从2002 年9月开始进行试点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员参加到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学习中。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介绍 [1] 编辑本段国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年版)。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编辑本段报考条件 2006年开始,将采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新标准进行资格考试。 新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取消原来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的称呼。 心理咨询师新的报考标准条件: 心理咨询师三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三、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另:上海地区对助理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要求只需要大专学历者即可,不限专业 心理咨询师二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