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思想与理念

教学思想与理念

教学思想与理念
教学思想与理念

教学思想与理念

本着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不断的外显中去内化知识,让他们在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憾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运用。二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眼神、语言、心灵),使学生乐于去学、乐于去思、乐于去想。三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设计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增殖”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系统介绍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它与前面所学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核——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高尔基体的功能,中心体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尤其是减数分裂奠定基础。

与本节相联系的内容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化,衰老与癌变和减数分裂等内容。

2.教材的加工与改造:

我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的处理,如:通过一些动画和图片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尽量地引入与人体有关的实例来说明问题,使学生有种更直观的感觉;设计了一些探究式的思考题来增强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巧妙的动手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

(1)知识与技能方面:高二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同时,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有丝分裂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2)心理与情感方面:具有比较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个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生物学的研究有很高的热情和很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也是生物学自身的魅力所在。高中学生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强,因此可以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DNA,染色体数量变化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2、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识记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3、识记并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4、理解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动脑、动眼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画及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自主探究,独立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动手活动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灵活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领会分析事物的严谨入微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洞察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与设计

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对细胞分裂的现象以及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限于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并没有作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高中学习有丝分裂,首先要理解好细胞周期的概念,明确什么样的细胞有周期、一个周期的起止点,才能对之后的各个时期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其次,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认识有丝分裂各个阶段所发生的物质变化,使学生对细胞分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增多就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无论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他们各种形式的无性生殖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这将在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进一步阐述。有丝分裂还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自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关系是教学难点。有丝分裂过程,是细胞整体性的变化过程,但主要变化发生在细胞核里,尤以染色体的变化最为重要,应抓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来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数量在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同时又伴随着DNA数量的变化以及纺锤体的出现与消失,还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整个过程比较复杂、抽象,部分学生往往搞不清。学生对此缺乏理性认识,如果缺乏直观的手段辅助教学,就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强调,染色体数以着丝点多少来确定,即染色体数和着丝点数相同。染色体未复制时DNA分子

数与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完成复制出现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这是因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的复制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时,必须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五、教学流程:

1.导入:《问题探讨》

[

(1)我们刚生下来,个体都很小,现在却长成这么大,是什么原因

(2)大家看问题探讨中的图,老鼠很小,大象很大,试推测大象和老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3)那么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2.新课讲授:

(一)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归纳总结细胞增殖的意义,让学生明确“一个特征,三个基础”,即:

(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重要的生命特征,细胞是以分裂方式进行增殖的;

(2)细胞分裂是单细胞生物繁殖的基础,是多细胞生物生长、组织更新的基础,也是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种族延续的基础。同时也是体现亲子代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所以说,细胞增殖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在指出细胞分裂的三种主要方式后,重点讲述细胞的有丝分裂。

(三)关于有丝分裂的教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

(l)强调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多细胞生物通过有丝分裂增加体细胞数量。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具细胞周期。指导学生观察2个动画和两个图表

①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动画,形象的体现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②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小时)的图表。

③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锻炼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师稍加引导,由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A.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是分裂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细胞周期包括以上两个阶段。

B.细胞分裂期和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相差较大。间期占时间很长;分裂期占时间很短。

C.不同生物的不同种类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活动得出细胞周期概念。

④设置讨论: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周期呢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深化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

(2)动画展示完全细胞周期过程,给学生以整体的认识,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有哪些明显的变化和活动,同时有利于体现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锻炼学生严谨的观察力,周密的表达能力。

<

(3)细胞分裂间期,为什么需要这样长的时间让学生先对比母细胞和间期细胞的形态,然后质疑:间期是不是见歇期,细胞是不是停下来什么也不做呢学生根据间期时间长能够推测到间期是有相应的物质变化的,即为细胞的分裂作充分的物质准备。

近代科学研究证实: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内部发生着很复杂的变化,最大的变化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的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呈长细丝状,连在一起,共有一个着丝点。因此说,分裂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是一个周期的开始。

思考:要想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应该在什么阶段用药比较好呢

(4)讲解分裂期,用剪贴图和动画对比—一展示各分裂期,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找出主要不同点。比较顺序是:a.先看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变化,b.核仁、核膜的变化。c.纺锤体(丝)的变化。最后师生活动,共同总结出细胞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并用四句话简短的概括即:膜仁消失显两体,数形清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应该指出,分裂期的各个时期的变化是连续的(主要是细胞核中染色体规律性的变化),没有严格的时期界限。人们为研究方便起见,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5)屏幕同时展示各时期图片,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来解释为什么子细胞和母细胞的染色体和DNA数目没有变化最终总结出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6)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丝分裂,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多看图多说话,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各期特点。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是多少,染色单体数是多少,要搞清楚,要反复强调。

②植物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丝是从细胞两极的细胞质中发出的,纺锤丝纵行排列与染色体相连,形成梭形的纺锤体。

③中期,要强调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赤道板是与纺锤体中轴相垂直的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并非在细胞中央有如此的一种结构。

④后期,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独立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形态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

⑤末期,对植物细胞而言,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1、总结:设置学生小结,教师点评指出:分裂间期完成了DNA的复制和有关的蛋白质合成,同时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为细胞分裂准备了物质基础。分裂期最重要的规律变化是染色体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细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盘曲、折迭压缩了近万倍,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有利于把染色质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这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2、反馈练习:

(1)若用化学物质强烈的地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2)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位置出现的结构,及其与此结构扩展为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是()

A、赤道板和高尔基体

B、细胞板和中心体

C、细胞壁和高尔基体

D、细胞板和高尔基体

六、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省悟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本节课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参与新知的学习和探索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积极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设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动手动脑相结合;尤其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学习,确保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探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设计的学生动手排序染色体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的主题探究地位,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新美术教学理念

《我的新朋友》教学案例 一、教学对象:一年级新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画新朋友,培养同学间的情感,建立同学间的友谊。(人文目标) 2.培养大胆作画,随兴赋色的作画习惯。(技法目标) 三、授课时间:45分钟 四、主要材料 教师:收集范例若干、多媒体、小型录像机 学生:彩色作业纸、各种绘画工具、自带照片一张。 五、背景说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分析教法) 本课原为一年级上册第十课,现将其调至第一课上,旨在通过美术教学把社会人际交往,友情观念,朋友意识灌输给学生,让刚刚认识的同学建立朋友关系,为今后六年的共同学习生活打好感情基础。这样的安排较符合实际。 作为进入小学的第一节美术课,它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在本课起决定作用,如果第一节课是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那么容易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为此本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降低技能难度,不讲人物比例,画面构图等,只要能大胆作画就是好的。 对于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说,新学校,新书本,新同学,新老师都是他的新朋友。但根据课本中提示:确定本课的作业为画新同学。 在技法指导上,本课借一系列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力求让其学会观察,并能抓住人物特征。范作形象稚拙,构图简洁,色彩明快,学生会产生“和我画的一样”的亲切感,消除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 考虑到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的境遇因素,可借由本课的学习,树立班级是个大家庭,里面有我的许多新朋友的观念。所以把本课定位为以情感为主的课。 六、教学片段 1.激情引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先唱首歌给你们听,好不好? 生:好!

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 理念和思想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40名世界级教师的教学建议 21、不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 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只要给予合适的环境运用正确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去快乐读书。对一个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快乐的生活,而不是分数和名次,更重要的是得到这种快乐生活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并不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 ——铃木镇一(日本优秀教师,接触的教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他提倡“合格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22、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 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很好地撇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人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习,自觉性和创造性便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效率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就会更加热爱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原田(日本静冈县一所小学的优秀教师) 23、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我们的教学不是进行死板的、僵化的、俗套的课堂教学,而是让学生融入自然中去,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教育的机会。我的教学需要启发式的,而非灌输式的,首先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出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直处在对知识的渴求状态中。 ——安妮.莎莉文(美国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老师) 24、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要尽量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快乐而非苦恼的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让学生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自学不辍。教师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优秀教师、着名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25、让学生的智慧在指尖灵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让他们既动手又动脑,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会大大提高。 ——多美尼克(法国优秀教师、教育专家) 26、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创作成果,应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释放出学生的“第三只手”,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海顿(奥地利一位优秀教师、着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27、将学生的“错误”视为一种教育契机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懂得: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往的过错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不是完人,连伟人也有过错。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优秀人才...... ——菲拉(美国新泽西州市郊一所小学的优秀教师) 28、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才能与爱好

哈佛大学的校长理念

论哈佛大学的校长理念 周虎 2009111435 世界史硕士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它培育了一大批的社会精英,其成功之处包含着多种因素。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将着重讨论哈佛大学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对哈佛大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并结合现实中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些实际情况和中国一些著名的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来探讨如何促进中国的大学校长理念的形成。 【关键词】:哈佛大学;校长理念;影响 2010年,两位中国的大学校长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一位是被网友蔑称为“武大狼”的原武汉大学副校长陈昭方,他因贪污受贿被检察机关逮捕,1使人们对像武汉大学这样的百年名校的纯洁性产生了怀疑。大学,那座曾经在人们心中神圣的象牙塔;教授,那个曾经受社会尊敬的头衔,如今,也因为权力缺少监督而变得不那么纯粹。在老百姓眼里,上梁不正下梁歪,堂堂的副校长,昔日的经济学博士都挡不住权力和金钱的诱惑,那整个大学呢?另一位就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他因为抨击中国现行的大学招生和教育制度,同时力倡南方科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而出名。2这两个人,都是大学校长,一个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内出现了问题,一个是试图改变这种教育体制而和现行的体制产生了冲突,由此可见,中国的高校改革将很大程度上由校长的问题开始慢慢展开。 那么,校长对一所高校所起的作用究竟又多大呢?校长的治校理念对一所高校的发展又能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在此,我想通过对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解读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哈佛大学校长的选拔 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的差别,在大学校长的选拔问题上,所走的程序也 1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的双面人生 [EB/OL].https://www.doczj.com/doc/3511947142.html,/rollnews/2011-02/22/content_6467610.htm 2改革不能一味等批复[EB/OL] https://www.doczj.com/doc/3511947142.html,/htmlnews/2010/12/241684.shtm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漷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崔允漷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理念,我们先来了解它的本来含义。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②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③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幸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

哈佛大学教学理念

哈佛案例教学的理念 100年之后,案例教学已成为哈佛大学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围绕着案例教学展开,基础知识课仅占很小的比例或者没有。在哈佛商学院,所有的课程都用案例教学,肯尼迪政府学院60%的课程用案例教学。商学院MBA的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肯尼迪学院 MPA的学生两年中学习100-140个案例。肯尼迪政府学院对外国官员进行的公共管理培训,也同样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我所参加的中国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在肯尼迪学院已经办了三期,每期培训班全部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我们在培训期间学习了53个世界各地的案例。案例教学已成为哈佛大学教学的突出特色和鲜明品牌。 为什么要进行案例教学,哈佛人有自己的理念。教学方式与哈佛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为未来的政府和企业培养领导人是哈佛十分明确的培养目标。从进入哈佛大学起,就开始树立学生的这种领导意识。 哈佛商学院是培养公司CEO,肯尼迪学院培养政界领导人,神学院是宗教领袖。作为未来的领导人,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粉笔+讲课”的教学方法获得,而案例教学是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磨练他们战略决策能力的最好方法。 什么是哈佛的案例教学呢?经过亲身学习,我体会,哈佛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学的双方带到矛盾的冲突之中,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教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把一个战略性的束之高阁的理论框架,变为解决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师的讲授,不在是提供问题的答案,而是告诉你一个观察问题的视角,提供给你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力求把学员已有的理论素养,知识文化,转变成一种解决真实问题的行政能力。

最新教育理念集锦

最新教育理念集锦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校】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师】 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味大餐。 【课堂教学】 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难怪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 2.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3.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1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4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如有一位高中教师上一课时的"克隆技术",他写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理解克隆的概念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3)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新教育理念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

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教学思想发展简介

教学思想发展简介(研究生课程讲座) 教学理论的基础学科有以下三个学科:哲学、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与教学 哲学是教学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1、哲学是各类学科的基础性和终极性学科。 2、哲学提供了认识来源、认识过程、知识性质、知识价值、知识的组织与传递等的基本观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主要教育哲学理论: 1、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第一人,是理念论的鼻祖。 2、他把世界分为两种: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可见世界)为感觉所认识,是意见(opinion)的对象。理念世界(可知世界)只能为思维所认识,是知识(knowledge)的对象。人们不可能从现象世界中发现真理,唯有理念世界才是真理的来源。 3、他认为可见世界分为两部分:人们周围实际的东西和这些实际东西的“肖像”。所以“意见”也分为两部分:相应与实际东西的“相信”和相应与实际东西“肖像”的“想像”。同样可知世界也分为两个部分:不直接隶属于善本身的理念和直接隶属于善的理念。所以“知识”也分为两部分:知性和理性。知性是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理性是辩证法研究的对象。这样,他把知识分为由低到高的四个阶段:相信、想像、知性、理性。 亚里士多的德的经验论 亚里士多的德的主要教育哲学理论: 1、他是经验论的鼻祖。 2、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形式(物体的普通属性)与质料(物体的特殊内容)的统一体。 3、所以他把知识分为四类:一是逻辑学;二是理论科学;三是实践科学;四是制作(生产)科学。 一、二类知识主要与事物的形式有关,是纯理性的东西,第三类知识是形式与质料相联系的,第 四类知识主要与质料有关。 4、感觉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理性是关于一般的概念的知识。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论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要教育哲学理论:

(完整word版)朱永新新教育理念

朱永新新教育理念 “新教育实验”主要内容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一”就是一个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二”就是两个目标:即“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三”就是三大改变:即“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四”就是四重教育境界,即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五”就是五个基本观点,即“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六”就是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 “七”就是七字内涵,即“成长,并且快乐着”; “八”就是八大理念,即“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九”就是九大教育定律,即“态度决定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体罚

近乎无能,读书改变人生,课堂属于学生,性格主宰命运,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创造辉煌,爱心产生奇迹”; “十”就是新教育在十大领域展开“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新教育实验”十分强调行动,而且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提出多少深刻的教育理念,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是群众性、人人可以乐而为之的行动。“六大行动”就是“新教育实验”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践。“新教育实验”所有的理念、观点、追求的目标都将体现和转化为“六大行动”。

2019教师教学指导特色及理念

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 全勇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二十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教育思想,在全市物理教学界享有盛誉。他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的优化物理教学的策略体系,成功地构建了“实验·启思·引探”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 通过物理教学,应致力于实现以下转化:一是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二是把前人从事科学活动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认识能力,三是把蕴含在知识中的观念、态度等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真、善、美是物理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具体而言,物理课堂教学第一要“求真”,达到科学境界;第二要“从善”,体现人文境界;第三要“臻美”,具有艺术境界。 学生从“未知”达到“真知”,需要经历一定的教学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样是以浓缩的方式,在短暂而迅速地重演着人类漫长的认识发展历程——不妨称之为“教学重演律”。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他们学习科学的心理顺序差不多就是前人探索科学的历史顺序。因此,物理教学应尽量让学生去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将教学过程转变成为学生的“亚研究”、“再创造”过程,使他们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启迪心智,培育品格,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作为教学范畴内的知识,一般有着两种形态:外显的学术形态和内隐的教育形态。前者具有实用价值,后者则有教化功能。当教学活动仅仅在知识的学术形态层面上徘徊时,知识多半只能体现其有限的功利价值,只有深入到它的教育形态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出知识的认知价值和发展价值。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着三条基本序线,即: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知识序,与学生学习相对应的认知序,以及与教学过程相对应的教学序。只有课堂教学的有序化,才会有教学过程的高效化;任何一堂能称之为过程优化的好课,无不都是“三序合一”的结果。 教学策略—— 以实验为基础 实验教学不仅要“动手”(培养操作技能),还要“动脑”(渗透思想方法),更要“动情”(关注情感态度)。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在教学中应做到:再现设计过程,突出思想方法;拓展操作过程,丰富物理内容;加强分析过程,观察思维同步。 以思维为中心 物理教学中要追根溯源,深入揭示物理学家的思维过程;要还原稚化,充分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要诱发引导,及时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使这三种思维活动开放交融,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一个最佳的课堂教学环境。 以过程为主线 ??? 要让学生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生过程。对于物理概念,要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对于物理规律,要坚持“延迟判断”,让学生探寻规律的发现过程;对于物理实验,要

哈佛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

哈佛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学,被称为世界名牌大学中的王中之王。其办学理念是追求真理,办学特色是追求完美的教学与管理制度,发挥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永远创新,永远追求向上。其人才培养目标上,哈佛大学一直以为社会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办学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要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1、在课程设置上,哈佛大学形成了由必修课、限制选修课、自由选修课共同组成的课程体系。哈佛大学重视核心课程的开设,核心课程是指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领域(非专业教育领域)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是将一些相关领域的重要基本论题予以重新组合的一种课程安排和设计,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的学识背景。哈佛大学2005~2006学年核心课程发展到7个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自然科学、道德推理、社会分析和定量推理。哈佛学生必须用本科学习时间的1/4左右来修习核心课程的7类领域的8~10门课程,但每个领域的具体课程可以自由选修。从课程安排的时序上,主张把通识教育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因为通识教育是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整个大学阶段都要接受通识教育。 在课程的形式上,则有讲授课、讨论课、实践课、教师个别指导课等等。课程设置既体现了课程的多样化,又体现了某种统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自由选修课程,这样就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自为、自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既专精于某一学科,又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2、尊重、保护学生独立的个性,让学生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锻炼社会智能。哈佛商学院认为: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应该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不同品质、气质类型的企业管理者运用同样的措施,其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别。故他们把学生进行分类:有数理分析型、人际关系型、数理分析和人际关系兼有的混合型、老谋深算型、怪杰型等六种。并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优势、特点和不足,让他们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起不同的作用,从而锻炼了社会智能。 3、独特的案例授课法,让学生担任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案例授课法就是学院设计了800个各种各样的经营实例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与课堂讨论,并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发言准备,把授课的内容与现实融合起来进行思考和制定具体方案。在课堂讨论中,师生所注重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而不是能否得到正确的答案。 4、重视技能的培养。这里所谓“技能”,指的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能力而不是天赋

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措施

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措施 摘要:近年来,有效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重视,本文从有效教学的概念出发,结合自身实践对院校的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校有效教学思考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所谓有效教学,是自20世纪开始,伴随着教学科学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当今,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为,教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有其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落实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提高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是指有明确的指标和目的并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教学。有效教学是好的教学、优秀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一堂有效的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教学的目标,是要求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结果。教师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能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跃而高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措施 1.要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标,完善学科体系 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课程教学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要符合社会需求,制定学科体系时,要依据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关专业方向和知识结构,明确教学定位和功能,合理制订教学目标,规划学科体系。其次,要注重学生科研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院校培养,不仅要掌握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又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联系实际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获得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这种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独立处理专门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第三,学科专业设置时要注重学科前沿性。有效的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符合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要紧跟学科知识的发展前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生开阔视野、追踪本学科最新领域的进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2.实现有效教学,要尊重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学生这个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服务。教师应从这一点出发,围绕

浅析高校教育理念创新

浅析高校教育理念创新 论文摘要: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过渡,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在未来的新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的教育须具有全新的价值理念、发展理念、时空理念、人才理念和办学理念。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教育理念已根深蒂固,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向新经济时代迈进的时候,这些理念已显得滞后并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高校教育价值理念的创新 首先,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价值理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那种仅仅将高等教育视为消费业、纯社会公益业、政治工具的理念是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变革与发展要求的,同时,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是有无益的。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的发展决定高校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必须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这一点上来说,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和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中,高等教育就不能不通过自身的知识与智力优势,发挥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无论接受高校教育者还是社会都是受益者,都能从高校教育中获得一定甚至可观的经济收益。尤其是对个人而言,其收益率不仅大于社会收益率,而且大于其他各类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这样,当高校教育尚属于稀缺资源还不能满足所有人需要的情况下,适当运用经济手段向接受高校教育者收取一定的费用,用来补充或增加高校教育的有效资源,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教育的发展,也是符合社会公平原则的。因此,坚持传统的高校教育价值理念,不仅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相违背,而且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其次,坚持高校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点,并不是说高校教育与其他社会产业一样,它是一种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这是由高校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高校教育具有产业性和生产性,高校教育能够直接和间接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和新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之际,高校教育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彰显,高校教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是应当承认的也是合乎规律的现象。但是,这些尚不足以使我们确立高校教育是一种产业的理念,因为要说高校教育是一种产业,它必须符合产业的一般特性。它必须能够不仅间接地而且主要是直接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即符合投入与产出的原则,不仅使受教育者和广大社会受益,而且也能使高校教育的举办者获得一定的利润。不过,高等学校不是也不能够成为企业,高等学校的举办者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高校教育或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按经济或企业的模式运作,而应主要遵循培养人的教育规律。所以,高校教育的产业性或生产性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因如此,我们不能一般地认为高校教育是产业或简单地说高校教育产业化,而应当坚持高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的观点。 二、高校教育发展理念的创新

最新教育理念

最新教育理念 【教育】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就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就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就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与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校】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就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就是空中楼阁。 【教师】 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就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就是授人以鱼,后者就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她就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就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她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就是学生所需要的,就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就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就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就是骨干教师;站讲台的教师,就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就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就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就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就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就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就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就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味大餐。 【课堂教学】 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就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就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与创造性。难怪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就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所以,中国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就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会不断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就算很成功了,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 14、教师就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与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

教育专题讨论----教学思想观念的总结

教育专题讨论 ----教学思想观念的总结 纵观我国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思想素质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在学校期间,接受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理念不能适应社会上的各种改变和发展。所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条件。 对于学校正确及时组织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积极拥护,踊跃参加,在加强学习文件精神的同时,改变自身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学习他人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迎接我校高职教学水平评估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和应尽义务。通过学习讨论,我受益匪浅,现将有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探讨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初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1、“师本教育”:曾经有一位专家把传统教育概括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往往就是这一类角色。由于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低估学生的能动性和潜能,或者只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式,因而导致教育上普遍的专制或强制态度。在专制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判断和选择的自由,很少有自觉自由的权利,很少有自觉责任行为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思想理念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生本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则提出了“生本教育”,即确立了以“育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用素质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全面和主动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二、加强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体质,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这样才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做到耐心细致,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作为教师,更要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探索。在教学中,造就具有情操高尚,体魄健美,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本质所在。 教育教学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与情感为一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开朗,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使教育教学适应现代育人宗旨,适应现代人才模式的需要,挖掘教育教学的潜能,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为了实施德育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培养有特长的学生”。而要真正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形成了自觉行动的动力 通过讨论,提高了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教育教学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

哈佛大学特色发展战略

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 哈佛大学举世闻名的成就与它在几百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不仅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也揭示了其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理念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战略,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风格。 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发展战略 (一) 科研定位战略 1.以基础研究为核心 诺贝尔奖、世界著名科学期刊、SCI论文是衡量基础研究成果的三大标志。至2005年 9月,哈佛大学共有40位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以《泰晤士高教增刊》对全球88个国家1300名学者进行调查,按各所学校被其他学校或单位引用的研究成果数量以及国际声望等5项的排名来看,哈佛大学以高出第二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20分的成绩居于榜首,学术研究成果也高达 643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而在2005世界科研能力排行榜中,哈佛大学又以100分的骄人成绩高出第二名德克萨斯大学15.9分,充分说明了其将基础研究作为科研定位的核心。 2.以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为方向 纵观哈佛的研究院以及科研计划项目,大多是以保障国家安全发展,切身服务于人民为己任。如哈佛的贝尔福研究中心主要承担的研究项目就分别是:国际安全项目(ISP),主要就美国国家利益和面临的国际安全威胁进行分析研究。 如:核武器的流失危险、国内种族问题等;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项目(STPP),分析科技政策对国际安全、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影响,现主要研究军、民用核技术和材料的管理,国家科技政策的动态问题等;强化民主法规的项目(SDI),该项目主要是针对加强国际关系中合并等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例如:专门为俄小型政党进行政治领域培训,深入研究安全政策问题等。专门的研究中心加强了哈佛大学对国家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障在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国家的安全需要。 3.以关注民生的科学研究为支撑 哈佛大学医学院、卫生公共学院分别致力于基础以及社会科学和临床部分、世界健康和心理保健相关方面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民安全保障意识,解决难以突破的心脏病、癌症等相关方面的课题,推动地区内人民自我保障意识。无论是公众健康学院专家开发的预防粒性结膜火的疫苗,还是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