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模板支架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全面]

桥梁工程模板支架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全面]

桥梁工程模板支架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全面]
桥梁工程模板支架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全面]

桥梁工程模板支架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交通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伴随着这种发展现状,桥梁工程建设应运而生,如今,桥梁工程要求的荷载量在不断地增加,普通的施工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桥梁施工的需要,而由于混凝土结构抗压能力强、耐腐蚀性强、可模性好、耐火性能突出、防渗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能够充分满足桥梁工程的施工需要,其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但不容忽视的是,尽管我国在不断引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桥梁工程的施工,但是其仍然会产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顽固性和危害性,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国家经济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同时也阻碍了桥梁工程行业健康向上地发展,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桥梁工程是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相关施工过程,以及在这一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桥梁工程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如今,桥梁工程所要承受的车辆荷载量越来越大,普通

的施工材料已经无法满足施工需求,而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能充分满足其施工需求.

在进行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一些施工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桥梁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阻碍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

支座质量通病

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支座会出现质量通病,而支座的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座翻浆.桥梁支座出现翻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雨水和雪水不能够及时地排出而导致支座在雨雪水的长时间浸泡作用下出现翻浆现象,翻浆现象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其还具有反复性特点,如果没处理好这个问题,可能会不断地出现支座的翻浆现象.

2、支座锚栓弯曲和折断.这种质量通病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车辆的振动和冲击导致桥梁梁体对墩台造成位移,从而使得支座锚栓弯曲和折断.

3、支座位移超过限度.桥梁支座位移出现超过限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昼夜温度变化的影响和桥梁活动面腐蚀导致桥梁的梁体产生不均匀的伸缩量,进而导致支座整体发生移动而位移超限,支座墩台面和下摆之间也产生位移.

4、支座角问题.这一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上

的不规范操作有关,也与桥梁梁体的热胀冷缩有关,另一方面还会受到梁体的限制不能同时伸缩而产生扭力,进而产生支座角问题.

5、活动性支座的活动不规律.这一质量通病是由于活动支座没有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设计造成其活动不规律.

6、支座位置出现滑行.这一质量通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位置不端正或者是歪斜度超出了最大限度而产生支座滑行现象.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

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

1、钢筋骨架上升.这是指在桥梁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骨架受浮力作用而发生上浮的现象.

2、塌孔.这一现象的特征是孔口有水泡、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出渣量显著增加以及进尺困难或不进尺,钻机负荷明显增加,如果未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会造成废孔和埋钻.

3、断桩或夹层断桩.这是桩身混凝土在某部位严重变质或者是不连续,从而导致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不能使用的质量通病.

桥梁梁体裂损质量通病

这一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梁身混凝土结构发生碱集料反应,使得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导致开裂,产生盐害

现象,进而导致桥梁梁体出现裂损的质量通病.

针对以上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进行应对,这些措施具体表现在: 对桥梁支座质量通病进行防治在这方面具体要做到:支座翻浆现象要对桥梁支撑垫石的部分混凝土进行铲除并在其上加大流水坡,再用树脂胶进行整体封闭整治;支座锚栓弯曲和折断防治措施可以从支座的斜旁方向向锚栓方向凿除掉部分混凝土,对旧的锚栓进行去除和更换,然后用电焊接上一段新锚栓;支座位移超过限度可以将支座锚栓铲除并重新埋设,要从根本上确保固定支座不发生实效变形,将其倾斜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使得梁体与支座位置正常;支座角问题可以采用垫、撤楔形铁板,并对其进行观察,找出规律,当支座角出现时要加垫,回落时要撤出;活动支座活动不规律现象要对支座安装错误的进行正确安装,实现梁体的自由伸缩和支座活动按规律进行;支座位置滑行现象可用千斤顶将梁身顶起,矫正和重新安装支座,千斤顶的起重能力要符合甚至超过荷载,并保证千斤顶的位置不影响支座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进行防治在这方面要做到:对钢筋骨架上升现象要严格地进行钢筋骨架的安放,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也要控制好,在接近钢筋骨架底口时应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尤其要避免钢筋骨架底口和导管出口不在同一水平

面,混凝土浇筑也要连续地进行;对于塌孔的防治要选择合适的成孔机具和方法,发生塌孔要正确判别具体位置并分析原因,随时注意塌孔数量的变化情况,若塌孔数量较小则可以继续钻孔;

断桩或夹层断桩现象的预防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各环节进行认真检查,遵循浇筑的操作规范标准,保证浇筑工作连续紧凑地进行,并合理控制浇筑时间.

对桥梁梁体裂损质量通病进行防治在这方面要做到: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分层地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并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质量养护措施,比如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上草袋或者塑料薄膜,从而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要合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避免温度原因产生的混凝土裂缝,从而保障桥梁的梁体不出现裂损现象;严格控制桥梁梁体的施工工艺,尤其是要保证桥梁梁体预应力束的张托效果,并对其进行预应力的检测工作,最终使得桥梁梁体能够建立有效的预应力,避免桥梁梁体裂缝现象的产生;加强桥梁梁体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比如在进行腹板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对其的振捣一定要充分,尤其是在腹板内预应力钢筋较为密集的地方一定要做到不漏振、不少振,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密实度,同时还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混凝土张拉情况下的强度要符合其设计和规范相关要求,尽

量避免混凝土的强度在没有达到规定强度的情况下张拉预应力钢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桥梁的梁体出现裂损现象.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基坑开挖 1、1、基坑泡水 1、现象 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 2、原因分析 (1)连续不断下雨,使基坑内积水。 (2)地下水位较高,降水效果欠佳。 (3)排水不及时,进水量大于出水量。 (4)基坑距离河、湖、沟、鱼池或者农田灌溉渠较近,在不断渗透情况下使基坑被水浸泡。 (5)基坑挖好后,未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使露坑时间过长。 3、防治措施 (1)雨季施工时,在基坑四周外0、5~1m处应设截水沟或挡水土提,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2)挖土时应挖到距基坑底0、3~0、5m处为止。不下雨时,把剩余0、3~0、5m土方挖除,并立即做好基础垫层。 (3)在地下水位较高或直接在地下水位下挖方时,宜采用井点降水及在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与集水井,随时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比基坑底深0、5m。 (4)要备足排水设备,随挖方随排水。排水设备要根据水量而定,排水量应大于进水量,排水时间应自挖方开始到填方完成为止。 (5)在距离河、湖、沟、鱼池或者农田灌溉渠较近的地方,应在基坑外设一道截水沟,截水沟距离基坑边线3m以上,使外界水流入截水沟,而避免流入基坑内。截水沟内的水也应及时排除。 (6)基坑开挖后,应连续作业直至浇筑垫层混凝土。在无法连续作业时,也应保证0、3~0、5m土方,待有条件作业时再挖出,同时应随时排水,避免基坑内因积水而引起基坑泡水。 (7)基底已被泡软的土方应预挖出,并回填砂、石等粒料至土基标高。 1、2、基坑超挖、基底扰动 1、现象 基坑开挖后,地基不平,使局部或全部地基面高程低于设计标高,基底原状土受到扰动。

2、原因分析 (1)采用机械开挖,没有留下30cm由人工开挖整平,而就是一挖到底,操作又控制不严,局部多挖。基底原状土受到机械开挖而扰动。 (2)没有专人指挥,盲目操作。 (3)测量未经复核出现差错。 3、预防措施 (1)加强测量复核,要设高程控制桩,指派专人负责经常复测高程。 (2)机械挖方时要由专人指挥,当机械挖至还剩30cm时,应由人工开挖修整。 4、治理方法 当出现超挖或扰动时,应挖出扰动土并回填砂、石或其她建筑材料,分层夯实到设计标高。 1、3、填方出现橡皮土 1、现象 在填土过程中或填土完成后,人走在上面局部出现颤动现象。 2、原因分析 (1)带水还土,水包在土中不易排除。 (2)雨天填土或者回填土的含水量过大。 3、防治措施 (1)基坑内积水应抽干,然后分层填土分层夯实。 (2)雨天不宜填土,回填的土方含水量要适中。 (3)出现橡皮土后挖松爆晒后再压实或挖除后重新回填合适的材料。 二、桩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2、1、灌注桩成孔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2、1、1、孔底虚土问题 孔底虚土在灌注桩施工中属常见病,一般采取超过灌注桩设计底高程0、 5~1、 2 m ,以消除虚土沉降对设计底高程的影响。这样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人为增加了施工成本。 2、1、1、1、孔底虚土的成因 (1) 土质:对地质情况缺乏了解,就是造成孔底虚土不容忽视的因素。松散性质的炉渣、砂卵石层易于坍塌,尤其就是孔底含卵石较多的砂层易于坍塌,形成虚土,难以取出。

常见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

常见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里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组合胶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目录 一、编制目的 (2) 二、编制依据 (2) 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2) (一)、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3)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4) (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6) (四)、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7) (五)、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8) (六)、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9) (七)、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0) (八)、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1) (九)、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2) (十)、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3) (十一)、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4)

XXXXXXX土建工程 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编制目的 质量通病量大面广,危害较大,消除和防治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创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屋面、外墙、门窗渗漏和混凝土楼板、外墙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验收规范》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规程》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虽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及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质量责任制,认真总结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解决质量通病是完全可能的。 同时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工序质量,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中。工序验收按班组自检、班组负责人(观察、翻样)复检、专职质量员核验的三检程序。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质量员还应通过抽检等实测实量的手段,把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和更改。同时加强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等过程验收,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负责质量核定。 1、制订消除质量通病的规划,综合分析这些通病产生的原因,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较适宜。 2、通过图纸会审,方案优化,消除由设计欠周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属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则通过改进设计来治理。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改进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认真按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

模板及支架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模板及支架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在桥梁工程中模板、支架制作与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位置、几何尺寸和外观形状,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 1. 基础模板 1.1 现象 桥台的基础及桥墩的承台(水中墩除外)一般采用开挖基坑后浇筑垫层混凝土,然后在垫层上安装侧模。常发生沿基础的通长方向不顺直、顶面不平整、模板不垂直、模板底部走动、模板拼缝过大、接头不平整、模板表面不光洁等现象。 1.2原因分析 (1)长度方向未拉直线进行校正。 (2)模板安装时,挂线垂直度有偏差。 (3)模板上口内侧未采取定尺支撑。 (4)模板直接支撑在基坑土壁上,无坚固的后靠力。 (5)模板平整度偏差较大,模板表面残渣未清除干净。 (6)模板刚度不够,吊装变形。 (7)模板未涂脱模剂,木模在混凝土浇筑前未充分浇水湿润。 (8)未设置对拉螺栓。 1.3 预防措施 (1)混凝土垫层的标高及平整度必须符合要求。 (2)模板应进行设计,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模板下口要支垫平稳,缝隙用砂浆抹平。

(4)斜支撑应坚实有力,不得直接支撑在土壁上,应设卧木,避免虚撑现象,上口要设对拉螺栓。 (5)模板在组装前应将残渣铲除干净,并涂上脱模剂,模板拼缝应符合质量要求。 (6)木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浇水湿润。 (7)模板制作支立高度比设计高出10cm~15cm,上口挂水平线。 2. 桥墩台立柱模板 2.1 现象 (1)模板走动造成墩台立柱面变形,个别部位鼓出,接缝漏浆,错台,混凝土表面有气孔、露砂和蜂窝麻面。 (2)墩台身立柱扭曲,圆柱柱身失圆。 (3)缺棱少角、脱皮。 2.2原因分析 (1)模板设计对混凝土的侧压力考虑不足;对立柱模的柱箍间距设置太大,采用的柱箍材料本身刚度不够;拼装螺栓偏小,孔眼大。 (2)配制模板的精度不够,板缝不严密。 (3)模板使用中,防护不当,造成模板变形;使用后对模板表面的残渣未清除干净;拆模过早,拆模时任意敲拆,造成棱角破损。 (4)模板安装时,基底不平,未采取嵌缝找平措施。 2.3 预防措施 (1)模板安装前,应事先定出墩台立柱的纵横轴线,在墩台立柱模板上同时定出模板的纵、横中线,安装时模板纵横中线对正定出的纵、横轴线,并用垂线校正柱模的垂直度。 (2)墩台柱模板安装前必须先找平基座,纠正钢筋位置,正确后方可安装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511192126.html,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 作者:陈红杰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15期 Common Problems and Prevention of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hen Hongjie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11 Bureau Group,Shiyan 442013,China) 摘要:桥梁工程在施工中或使用中经常出现系列通病,其不仅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功能,且会导致质量安全事故而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损害,文章从支座危害、钻孔灌注桩、梁体裂损等角度论述了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r use of bridge engineering, it often often appears series common problems,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function of the bridge and would result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ncidents and cause damage to life and property of people.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rom the bearing damage, bored pile, cracking of beam. 关键词:桥梁质量通病 Key words: bridge;quality;common problem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077-02 0引言 随着国内基础设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质量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桥梁工程而言多年来的质量通病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顽固性,在桥梁施工中经常出现支座危害、钻孔桩病害和梁体裂损等质量通病,其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桥梁质量通病进行研究并预防对实现桥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支座病害及整治方法

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一、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一)轴线位移(二)标高偏差(三)结构变形(四)接缝不严(五)脱模剂使用不当(六)模板未清理干净(七)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八)模板支撑选配不当(九)梁模板缺陷(十)柱模板缺陷(十一)板模板缺陷(十二)墙模板缺陷(十三)楼梯模板缺陷 (一)轴线位移 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梁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组合时末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梁、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末及时纠正, 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末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末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末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一定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说图并注明各部位轴线位置,几何尺寸、 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作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采用现浇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内部底焊梯子底筋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能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1、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末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 (3)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末固定牢,施工时末重视施工方法。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轴线位移 (一)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二)原因分析: 1. 模板翻样错误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就位; 2. 构件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 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 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 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造成模板位移; 7. 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三)防治措施: 1. 要求施工单位将复杂部位的模板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以此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相关人员要审核模板加工图及技术交底; 2. 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同意模板安装。 3.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模板底部位置准确; 4.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 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一)现象:测量检查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或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二)原因分析: 1. 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或标记有误差; 3. 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 楼梯踏步或降板等部位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等。 (三)防治措施: 1. 每层要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要经常对标高标记进行复核,严格按标记施工; 3. 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 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积误差,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3 个(可按实际情况增加),以便复核; 4. 楼梯踏步或降板处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三、结构变形 (一)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大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工程 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原因分析: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处理方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1.5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桥梁墩身施工质量通病防治与措施

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工程 JQGTJL-5标段 桥梁墩身质量通病 防治与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北京瑞特建设监理有限责公司济青高铁监理站 二〇一六年一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济青高速铁路长度为307.9km,正线桥梁22座总长 253.792 Km,占8 2.43%;占线路长度的5.63%;路基总长36.758 km(其中区间路基长度1 3.778km,站场路基长度22.98km),占11.94%。济南东客站至红岛站共设11个车站,其中新设10个车站,由西至东分别为济南东客站、章丘北站、邹平站、淄博北站、临淄北站、青州北站、潍坊北站、高密北站、青岛机场站、红岛站。利用改造1个车站,即胶州北站。平均站间距30.8km,最短站间距为胶州北~机场站5.82km,最长站间距为潍坊北~高密北62.9km。到发线有效长度均为650m,车站站坪均设计为平坡。 1.1.2本标段为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不含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JQGTJL-5标段,位于青州市和淄博市郊区,起迄里程DK113+831.47~DK136+326.44,标段长2 2.494公里。主要内容包括站场2.2km/1个,桥梁20.3275km/1座;制架梁594孔(其中20m箱梁3孔;24m箱梁25孔;32m箱梁603孔);支架现浇简支伸缩梁1孔,悬臂现浇连续梁2联;支架现浇连续梁4联,40m移动模架现浇梁8孔,框架式小桥1721.658顶平米/2座,框架涵46.18横延米/2座,有砟道床39.6万方,无碴道床44.161km(其中CRTSⅠ无碴道床0.556km,CRTSⅢ无碴道床4 3.605km),铺新轨697.7km,铺新岔206组及相关大临设施等。 1.2、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引入枢纽地区可适当降低。 正线数目:双线。 线间距:5.0米。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7000米。 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地段30‰。 到发线有效长:650米。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 1.3、自然条件 1.3.1地形地貌 线路位于山地与平原交接地带,沿线所经地貌类型有平原区,低山丘陵区。本标段为冲洪积平原,地形平缓,呈南高北低微倾,地面高程10~50m。 1.3.2气象特征及水文特征 线路经过地区属温暖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湿度大;秋季天气清爽;旱劳不均;冬季干燥,雨雪稀少。根据气象统计资料,沿线多年平均降水量594—770mm年内降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1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

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2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五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五)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提要:梁模板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浇捣砼时要均匀下料,控制浇灌厚度。特别是门窗洞口两侧既要保证砼振捣密实精品源自保洁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模板支设偏位 预防措施: a 、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并将所有盘尺及仪器校验合格后使用,手续无误后才能支模。 b 、墙模板根部或顶部必须有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正确。 c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直位置准确。并按照吊盘的准确位置多方向排尺,确保半径准确。 d 、根据砼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e 、砼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f 、砼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2模板变形 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 预防措施: a 、梁底支模间距应能保证在砼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模底部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保证支撑不沉陷。 b 、梁模板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浇捣砼时要均匀下料,控制浇灌厚度。特别是门窗洞口两侧既要保证砼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c 、梁墙模板上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浇筑时上口宽度。 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 —3/1000。 (2)柱模板 a 、人字柱表面不光滑、气泡较多 预防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标准隔离剂(或脱 模剂),注意施工浇筑速度不可太快,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公分,插捣不得超过振捣棒型号,振捣时务必将气泡全部排出。出件时注意防止吊装时吊装位置 不要碰撞。 b 、涨模断面尺寸不准 预防措施: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截面柱使用穿墙螺栓和围檩,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

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根据目前**工程高层建筑地下室、主体模板制作安装质量的现状,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为保证砼、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因此特编制以下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望引起各方高度的重视。 (一)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3)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2.原因分析 (1)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和缺陷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砼、钢筋砼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现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组合胶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一、轴线位移 1.现象 砼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 砼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将施工图中注明的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尺寸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砼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砼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 砼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 砼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砼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3.防治措施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 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

桥梁工程模板支架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全面]

桥梁工程模板支架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交通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伴随着这种发展现状,桥梁工程建设应运而生,如今,桥梁工程要求的荷载量在不断地增加,普通的施工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桥梁施工的需要,而由于混凝土结构抗压能力强、耐腐蚀性强、可模性好、耐火性能突出、防渗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能够充分满足桥梁工程的施工需要,其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但不容忽视的是,尽管我国在不断引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桥梁工程的施工,但是其仍然会产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顽固性和危害性,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国家经济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同时也阻碍了桥梁工程行业健康向上地发展,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桥梁工程是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相关施工过程,以及在这一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桥梁工程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如今,桥梁工程所要承受的车辆荷载量越来越大,普通

的施工材料已经无法满足施工需求,而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能充分满足其施工需求. 在进行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一些施工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桥梁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阻碍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 支座质量通病 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支座会出现质量通病,而支座的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座翻浆.桥梁支座出现翻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雨水和雪水不能够及时地排出而导致支座在雨雪水的长时间浸泡作用下出现翻浆现象,翻浆现象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其还具有反复性特点,如果没处理好这个问题,可能会不断地出现支座的翻浆现象. 2、支座锚栓弯曲和折断.这种质量通病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车辆的振动和冲击导致桥梁梁体对墩台造成位移,从而使得支座锚栓弯曲和折断. 3、支座位移超过限度.桥梁支座位移出现超过限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昼夜温度变化的影响和桥梁活动面腐蚀导致桥梁的梁体产生不均匀的伸缩量,进而导致支座整体发生移动而位移超限,支座墩台面和下摆之间也产生位移. 4、支座角问题.这一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上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应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组织有管理、技术、施工等人员参与质量通病专项处理,对工程可能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列出各项工程可能存在的质量通病清单,制定详细的处理措施和整改标准。根据制定的标准将质量目标细化到具体施工环节上,增强方案在作业工程的可操作性。通过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完善施工工艺,严格管理强化工人的操作能力,杜绝或减少桥梁工程病害的发生,从而整体提高桥梁施工的质量。 对桥梁结构工程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质量通病成因进行详悉刨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下部结构施工 (一)钻孔灌注桩 1、钻孔灌注桩坍孔 原因分析: (1)陆上护筒底部和四周未用粘土填实。 (2)孔内水位高度不够,不足以平衡水头压力。 (3)当钻至砂层等强透水层时,水源补给不足引起孔内水位急剧下降。 (4)出现较强承压水时,易导致孔底翻砂和孔壁坍塌。 (5)钻孔附近的振动影响。 (6)泥浆比重偏小。 (7)吊放钢筋笼时碰撞了孔壁或破坏了孔壁泥膜。 (8)成孔速度太快,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 (9)成孔后未及时浇筑砼,静置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 (1)陆上埋设护筒时,在护筒底部夯填50cm 厚粘土,必须夯打密实。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夯填粘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夯填密度不渗水。 (2)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1m 以上,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能量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有备用设备,以应急需。 (3)施工通道的布置离孔位一定距离。 (4)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泥浆比重和不同的转速。 (5)钢筋笼的吊放、接长均应注意不碰撞孔壁。 (6)尽量缩短成孔后至浇筑砼的间隔时间。 (7)发生坍孔时,用优质粘土回填至坍孔处1m 以上,待自然沉实后再继续钻进。 2、钻孔灌注桩成孔偏斜 原因分析: (1)施工场地不平整,不坚实,在支架上钻孔时,支架的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杆不垂直。 (2)钻机部件磨损,接头松动,钻杆弯曲。 (3)钻头晃动偏离轴线,扩孔较大。 (4)遇有地下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预防措施: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本章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组合胶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17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仃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十七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 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 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二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 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 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1) 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 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 100mm*100mmi 内垃圾 I 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 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2) 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3) 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2. 原因分析 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 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图安装组合。 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模板两侧松紧不一,未进行模板柱箍和穿墙螺栓设计。 3. 预防措施 (1) 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2) 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 成排柱子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 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 再立中间各根柱模。 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 四板模板缺陷 1.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2. 原因分析 (1) 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刚度及强度,底模未按设计 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度过大。 (2) 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 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3) (4) (4)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 500?800mn 应加设牢固的柱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模板质量通病: 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拆模不当,引起开裂;养护不好引起裂缝;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冬季施工时,拆除保温材料时温差过大,引起裂缝;当烈日暴晒后突然降雨,产生裂缝;主筋位置严重位移,而使结构受拉区开裂;混凝土初凝后又受到振动,产生裂缝;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基础不均匀正常引起开裂;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引起开裂等。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一)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梁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组合时末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梁、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末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末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末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末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一定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说图并注明各部位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作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采用现浇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内部底焊梯子底筋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能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