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国论》学业分层测评

《六国论》学业分层测评

《六国论》学业分层测评
《六国论》学业分层测评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厌:同“餍”,满足

B.思厥.先祖父厥:其,他们的

C.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危险

D【D项,殆:几乎。】

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始速.祸焉

A【A项为动词的使动用法,B、C、D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动词。】3.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A项,“暴”通“曝”;C项,“厌”通“餍”;D项,“当”通“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C项“固”意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A项“或”,前一个意思是“有人”,后一个意思是“或许、也许”;B 项两个“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译为“就”,后一个译为“可是”;D项两个“以”,前一个意思是“这才”,后一个意思是“因而”】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可谓智力孤危

D.思厥先祖父

A【A项,“颠覆”是政权被推翻,国家覆亡;与今义相同B 项,“故事”在这里是“旧事,成例”的意思;C项,“智力”在这里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D项,“祖父”在这里是“祖辈和父辈”的意思它们均与现代汉语不同】

6.选出与“洎牧以谗诛”句式相同的一项()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B【例句为意念被动,意思是“被诛杀”;B句“为……所”表被动】

7.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选出全能说明这一原因的一项( )

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②丹以荆卿为计

③牧以谗诛

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⑤智力孤危⑥三国各爱其地

A.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 ①③④⑤

C【①②③是说齐、燕、赵三国采取的错误策略,⑥是总结三国的方针上的失误如果他们能够避免这些错误的做法,那么,胜负、存亡究竟是谁,真的很难说④⑤仅仅是叙述燕赵所处的客观形势,并不能说明“或未易量”的结果】

8.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①句读之不知

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

⑧吞舟是漏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C【①②⑦⑧是宾语前置句,③⑤是定语后置句,④⑥介词结构后置句】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彧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

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节选自《周书?卢柔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原文标点: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的老人。

B.古代对人的死有专用词:皇上死曰崩,王公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平民死曰死。

C.“加”,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以示尊崇。加官为中国古代职官体系的常见现象,加官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D.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而女性成年礼为笄礼,即在女子16岁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随即以簪插定发髻。

D【女子15岁行笄礼】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柔出身孤苦,却不乏家庭温暖。他幼年被叔母收养,叔母待他很好,他也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被宗族看重。

B.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去邀请他。

C.卢柔尽职尽责,受到重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一百多件文书,都非常得体;他得到太祖赏识,并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

D.卢柔擅长写作,文笔出众。他替贺拔胜撰写的奏表富有文采,得到梁武帝的赞许;他所作的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

B【“邀”的意思是半路拦截】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

(2)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

【参考答案】(1)下诏令贺拔胜出任荆州刺史,卢柔认为可趁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荆州去。(得分点:牧、谓、之)

(2)(贺拔胜和卢柔)背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适逢秋雨连绵,同行之人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得分点:赢、秋霖、馁)

【参考译文】

卢柔字子刚。幼年时父母去世,被叔母收养,叔母抚养看待他比亲生儿子还好。卢柔尽心孝顺叔母,也同自己的母亲一样。宗族的人都感叹看重他。他性格聪明机敏,喜爱学习,不到二十岁,懂得撰写文章。司徒、临淮王元彧见到他而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他。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怨,下诏令贺拔胜担任荆州刺史,卢柔认为可趁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荆州去。让卢柔任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密事务,卢柔很多都参与了。等到贺拔胜任太保,以卢柔为属官,加授冠军将军。孝武帝后来召贺拔胜领兵赴洛,贺拔胜询问卢柔的意见。卢柔说:“高欢依托晋阳的军队,心思实在难以知道。你应该席卷军力奔赴京都,与他一决胜负,不顾存亡,这是忠的上策。如果北面阻挡鲁阳,南面并吞旧时楚地,东面连接衮、豫,西面连接关中,领兵十万,伺机而动,也是中策。拿三荆的土地,与梁国通好,可以自身免于祸难,但是功名就不存在了,这是下策。”贺拔胜轻视卢柔年轻,笑着不回答他。到了孝武帝往西迁移,东魏派遣侯景袭击穰城。贺拔胜被打败了,就往南投奔梁。卢柔也跟随他。贺拔胜多次上表请求回去,梁武帝看了奏表,称赞他的言辞文采。后来知道是卢柔所撰写,就派遣舍人慰劳存问,并送给丝绸锦缎。后来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拦截他。贺拔胜和卢柔很恐惧,就舍弃船只,爬山而走,带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适逢秋雨连绵,同行之人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到丰阳地界,卢柔迷失道路,独自在枯树之下过夜,寒雨打湿了衣服,几乎要冻死。大统二

年,到了长安。封为容城县男,食邑二百户。太祖重视他的才能,推举他为行台郎中,加授平东将军,任从事中郎,与苏绰一起掌管机密事务。当时沙苑之战后,大军屡传捷报,汝、颍之间,很多人起义来归附。文书往返,每日一百多件。卢柔根据情况答复,都符合事宜。晋升为子爵,增加食邑三百户,授任中书舍人。升司农少卿,转为郎,兼任著作,修撰起居注。后任黄门侍郎。文帝知道他很贫困,脱下外衣赏赐给他。魏废帝元年,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登位,任小内史,升内史大夫,晋位开府。在官位上去世。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的有几十篇。

六国论获奖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获奖公开课教案 【篇一: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 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 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教学步骤]三课时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 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

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 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 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 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 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 读诗书??”),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3、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年),苏轼二十岁,到京 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 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 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 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 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 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 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 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 六国)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句式。 2、能准确背诵并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及段落。 3、提炼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基础知识巩固】 一、重要实词积累 (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胜负之数.()(二)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后秦击赵者再 (7)刺客不行 (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日削月割 理固宜然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义不赂秦 (3)不能独完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李牧连却之 (五)解释划线的词语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思厥先祖父 4.暴秦之欲无厌 5.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始速祸焉 9.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0.洎牧以谗诛 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 (8)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 然后得一夕安寝 二、虚词 1.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举以予人 (5)洎牧以谗诛 (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7)至丹以荆卿为计 (8)苟以天下之大 (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而 (1)赂秦而力亏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二败而三胜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之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较秦之所得 (3)苟以天下之大 (4)子孙视之不甚惜 4.与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六国论》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 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 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人物:苏轼(时年20岁) 地点:北宋都城开封 事件:苏轼进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席间大家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你们喝酒哦!”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昔日的战国七雄争奇斗艳何以演变为秦国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板书:《六国论》题解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霸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六国论,其实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一、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六国论》导学案解析

《六国论》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参见《导与练》p39) 1、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文学知识回顾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号老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二、基础巩固 1.写出加粗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lù)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燕赵之君(yān)洎牧(jì)以谗诛 革灭殆尽(dài)或未易量(liàng)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并解释 (1)李牧连却之(使动)(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动词)(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做名词)(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 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他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4)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 5.一词多义。 (1)非: 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不是) ②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没有 )

理解性默写苏教版

默写天天练 1.《劝学》——-荀子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表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后文以雕刻木石设喻正反对比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劝学》中强调君子天性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6)《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7)《劝学》中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8)《劝学》以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来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9)《劝学》“,”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10)《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其中“,”两句阐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11)《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与之相反的是螃蟹用心浮躁,以致造成“,”的后果。 (12)《劝学》中先用两组比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接着强调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才会得到最高的智慧的句子是“,,”。(13)《劝学》中以“,”两句论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默写天天练 2.《师说》——韩愈 (1)《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2)《师说》中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3)《师说》中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4)《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择师的标准是“,,,”。 (5)《师说》一文中阐述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 (6)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两句说明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7)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8)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9)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论》《阿房宫赋》情境默写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 __ ,__ 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 2. 苏洵《六国论》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 3. 苏洵《六国论》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 ____ __””。 4. ”, 5.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洵《六国论》_________ 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6. 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_____ _____”,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___ __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8. 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 ___,_______ 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9. 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10. 《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 ___ ,______ _ ___,_____ __ __。 11.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 ___ ,______ _ ___,_____ __ __。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 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 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 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 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 击强暴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时安排:2课时 █自觉预习 一.作者简介 详见《同步练习》 二.预习作业检查 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小则获邑.( ) 草芥.(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下咽.(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参与.()洎.牧以谗诛() 革灭殆.尽()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悲夫.()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 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时代背景: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 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 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

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主动阅读 【我读我知】 【我思我问】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第一、二节 █课堂导学 一、研读第一、二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弊.得赂秦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 __, _,_ _ ”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 _,_ __,以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 ___”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 __,__ __”, 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 ___,__ __”,明确体 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 秦也;__ __,___ 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 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 割,以趋于亡。___ 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7.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 事秦,__ __, __,___ __’”。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 __”,表达了 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9.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 __,__ __,__ _。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非兵不利__,_战 不善_,_弊在赂秦_”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暴霜露_,__斩荆棘__,以 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__”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至丹以荆卿为计__,__始速祸焉__”, 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族秦者秦也__,___非天下也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7.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犹抱薪救火__,薪不尽__,___火不灭__’”。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9.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洎牧以谗诛__,__邯郸为郡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授课类型: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一、作者介绍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宰相韩琦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结成《嘉祐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例 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又被迫追 加银10万、绢10万匹。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 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预习要求 1.结合注释,疏通全文,自己画出重点词句,难于翻译的也勾画出来。 2.预习思考题: 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段是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作为论据,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第三段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为国者当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并力却敌,不要为敌人的积威所吓倒的看法。最后一段借古讽今,向北宋当局敲起勿蹈复辙的警钟。 四、基础训练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 (1)李牧连却之() (2)以弱天下之()------------------------------------------------------------------------------------------- --------------------------------------------------------------------------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 作特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人物:苏轼(时年20岁)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1.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北宋的这种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刺当朝统治者,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梳理文章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的?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下文议论)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江苏省江都中学高一语文六国论挖空训练(包括文学常识、理解性默写)

《六国论》挖空训练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句 式:)。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 战胜而得者,其实 ..(),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百倍;诸侯之所亡 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 ..(),暴.(通:)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句 式:),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 ..()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 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 ..(),理 ..()颠覆 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成语:),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 齐人未尝 ..(),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句式:)。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句式:),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 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 ..()孤危,战 ..()殆.()尽之际,可谓智力 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 ..(),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通:)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 1

高中语文 专题3《六国论》学案苏教版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 必修二专题3《六国论》学案 1.能够解释“兵”“犹”“亡”“暴”“终”“势”“始”“向”“为”“与”“相” “以”的意义,掌握本课相关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并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迁移运用。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增强忧患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写作议论文。

1.连线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他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其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纵横家的风范。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三人合称为“三苏”,著有《嘉祐集》。 2.探寻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韩、魏、楚三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三国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因势小力弱或方法措施不当等原因而相继灭亡。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到,终不能免于灭亡。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率赂.秦耶(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抱薪.( ) 与.嬴( ) 燕.、赵之君( ) 洎.( ) 殆.尽( ) 草芥.( ) (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3.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 ) 4.一词多义

必修07-2017年版新课标高中语文72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六国论》(含答案)

一、必修(10篇) 07《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参考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我的回答是:“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

上海高一语文第二学期六国论学案二

《六国论》学案二 一、明确论点与文意 思考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择文中的句子。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思考2:作者在论证这个观点时,是用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分别在哪些段落? 明确:A 韩魏楚赂秦力亏,破灭之道。(第二段) B 齐燕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三段) 思考3:第二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思考4: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思考5:第四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四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思考6: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二、分论点的结构特点 1、总分与并列的结构 思考1:第二段、第三段两个分论点都是在解释对什么问题的看法? 明确:解释了为什么“弊在赂秦”。 分论点①:为什么“弊在赂秦”? 分论点②:为什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为什么弊在赂秦? 思考2:这两个分论点都在解释“为什么”,解决的是同一层面的问题。从结构上来看,这两个分论点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并列。 思考3:那么,这两个并列的分论点能互换一下位置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 首先,因为韩魏楚先亡,齐燕赵因韩魏楚亡而亡。(这有个时间顺序、因果关系) 作者在论证的时候把六国分为两类,它们灭亡的原因不一样,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