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习——英国媒体怎样报道社会新闻

新闻学习——英国媒体怎样报道社会新闻

新闻学习——英国媒体怎样报道社会新闻
新闻学习——英国媒体怎样报道社会新闻

英国媒体怎样报道社会新闻

作者:朱俊清周朱迪

奥利弗?威兹(Oliver Wates)在路透社从事了21年新闻工作,曾经驻拉丁美洲、西南亚和莫斯科,参加过很多国际和英国国内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担任汤姆森培训机构专职培训师的奥利弗?威兹在汤姆森社会新闻培训班上

向中国学员介绍了英国媒体对于社会新闻的理念和操作实践。

社会新闻—低级别的政治新闻

英国媒体对于“社会新闻”的概念比较宽泛,他们认为社会新闻是指不与重大的政治或经济话题直接相关、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低级别政治新闻”。首先,社会新闻可以被理解为政治新闻,因为其关注的社会性事件的解决往往依靠权力主体机关的政策决策;其次,相对于较高级别的政治新闻,如国家总统选举、议会和内阁相关新闻等,“社会新闻”关注大众社会和普通民众,具有地区性和社会公共性特点,其报道的事件往往关系社会公众的直接切身利益。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英国的社会新闻报道有相当一部分是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上揭露社会问题的,由此带来一个对社会新闻报道者角色的认识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的日常报道中同样存在,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据奥利弗?威兹介绍,在英国,“记者的职责不是解决问题,如果因为报道所反映的问题获得解决,那对记者来说是额外的奖赏。”奥利弗?威兹一再强调,“记者的工作是新闻报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讨论,至于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专家和政府。”

记者发散性思维的利用

相比其他新闻,社会新闻涵盖面更广,当某一事件发生时,社会新闻记者不仅仅要关注和了解这一事件本身,更要有宽广的思路考虑事件以外的其他联系和潜在影响,它们可能比事件本身更有报道价值和意义。在当今传媒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获得好的独家选题越来越困难,各个媒体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发散思维做好报道策划,建立事件之间的相关性联系,从而扩充报道内容,形成独家报道。这是英国媒体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有效手法。

英国媒体所倡导的记者发散性思维不是漫无边际的想象,而是在客观认识事实基础上对事件必要且准确的合理推断、联想。在具体社会新闻报道中,这种发散性思维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纵向时间为依据,记者对于某一事件的持续性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跟进事件后续进展,并积极寻找新的关注点,从而拓展事件本身的

报道。二是在同一故事选题下,通过发散性思维合理联想,引起相关问题或话题,逐步深挖,学会在这样的拓展性报道中展示独家叙事风格和独家视角,从而形成独家报道。视角和观点同样很有价值,社会新闻相对于其他严肃性经济金融新闻更容易拓展,可以通过相关性联系构建事件和问题的立体框架。

苏格兰地区最畅销的晚报《新闻晚报》(The Evening News)在进行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环境卫生状况的系列报道时,连续几天选取与主题相关的不同事件。这几个事件的选取并非偶然,他们都紧密联系报道主题,而且具备深挖的空间:新闻特写报道《鼠害成灾》说明鼠害亟待解决,并巧妙地说明一个关系,就是居民自己的行为产生危害自身的结果,引人深思。《城市街道——口香糖地毯》从满地口香糖粘住游客的鞋子和游客的抱怨写起,描述随处可见的垃圾和市民淡薄的环保意识以及当局不得不为此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清理垃圾。《政府将征收公众每人20英镑用于城市中心厕所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说明城市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的努力。几篇文章的切入点各有不同,但都与环境卫生主题紧紧相连,从问题入手,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指出这些问题和措施能给民众带来的影响,以此牵动民众的注意力,是发散性立体报道范例。

可见,记者发散性思维的运用始终要依据客观事实,独家报道更多体现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社会新闻的受众主要是广大平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不格外偏倚某一方,对民众自身的问题也可善意批评。

用新闻素材表达情感

新闻报道的情感表达不应该采用抒情、夸张渲染的笔法,目前英国媒体的社会新闻报道中倾向用新闻素材表达情感,这种依托于新闻素材基础上的情感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易于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家报道。

素材表达情感是指通过细节性事实描写事件以及当事人感受,使用创造性思维、比喻、比较等方法,调动读者全部感官,通过全感报道让读者对报道感同身受。

1.形象生动的细节性事实描述

英国《太阳报》在2008年11月7日题为《战争中的“跨越与光荣”》(Military "Hop and glory")的报道中讲述了一位失去一条腿的英国士兵在前线奋战的故事。为了突出他的英雄气概,文章在简要叙述他在阿富汗的服役任务后,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在作战中一次惊险而传奇的经历。

“当他为了躲避迫击炮的袭击而跳入掩体时假肢掉了,另一名士兵从后面把假肢扔给他。”

虽然新闻报道不是小说故事,但准确、适度细致的情景描写可以增加报

道的现场感和可信度,令读者印象深刻。

2.准确大胆的类比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类比如今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中,用以说明复杂事物,或者突出程度,引起受众关注甚至共鸣。在使用类比手法进行报道时,比较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应该是紧密服务报道主题的、能够更好的解释说明这一主题的,同时又是读者可以轻易理解的,甚至有些出人意料,而这往往能带给读者深入思考。

例如《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曾抓住孩子参加课外辅导培训班这个令很多家长又爱又恨的话题,采访家长、辅导老师、专家等人,对该问题进行开放式讨论。《孩子们无暇玩耍》(Children kept too busy to play)的开头是这样的:

“萨拉?奥苏利文心存疑问,我们是不是因为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参加太多课程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带孩子进行曲棍球训练的妈妈们抱怨,他们的日子和出租车司机没有什么分别,……难道孩子们的生活和那些事务缠身的公司高管们一样总是从一个约见奔跑到下一个吗?”

报道以提问开头,通过类比出租车司机、乘客和公司高管将读者吸引到父母和子女在孩子课外学习中扮演的扭曲角色上。父母成为出租车司机,孩子是乘客或奔波疲惫的公司高管,这种关系的荒谬错位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对问题的回答就在字里行间,风趣的叙事风格吸引读者读下去。

文章的聪明之处在于,“孩子上很多课外辅导”是很多家长心存疑惑的事情,选题扣住家长们的心思;其次,开放式讨论容纳多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文章保持温和但可信的说服力。

社会新闻报道编辑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一个社会新闻记者的能力和掌握的新闻报道终究有限,面对庞杂的社会新闻选题,奥利弗?威兹提出,建立编辑部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

英国媒体报道社会新闻时倾向动用整个编辑部的力量。在实际采访中有时记者约请的专家不肯接受采访,这时可以考虑借助同事的力量了解更多相关信息。由于社会新闻涵盖面广,在社会新闻编辑部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很必要。虽然在我们实际新闻报道操作中,利用编辑部或其他同事掌握的资源帮助完成某一采访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些“利用”大多出于自发。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形成编辑部运作常态,需要有其他相关制度作为保障,排除记者之间在选题上可能存在的相互竞争,这样,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机制可以大大提高记者的报道效率和时效,确保一个编辑部的整体利益和记者的个

人利益,形成编辑部和记者个人的双赢。

虽然一些发生在市民身上的趣闻、轻松故事(bright story)很受读者欢迎,奥利弗?威兹仍指出,要掌握严肃新闻和轻松故事的权重,毕竟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圈层中,相关社会圈层的问题和与己相关的重要事件仍然是受众最关心的,做好这些报道是媒体通过社会新闻报道赢得受众关注度、建立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方面。

谈社会新闻的特点及其作用

谈社会新闻的特点及其作用 闰杰 要谈社会新闻的特点及其作用,首先应当弄澎社会新阿,的基本概念。 何i}`社会新I}"?关于社会新闻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不一。新闻史学家戈公振认为: “所谓社会新闻,即官吏起居、斗殴、拆梢、回禄之事而已0当代著名报人赵超构认为广社会新 闻是以个人品德行为为重点而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I}"。台湾学者徐永平认为广善人恶人都见报,看破案听啡闻,社会五花八门,消闲谈助,是为社会新犀。还有的专家认为广社会新 闻就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风气和社会问题的新闻;e可见,要对 “社会新阿,下一个确切的为人们所公认的定义不是太容易的。是否可以简单地说K社会新闻 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秩序、风尚、事件、问题的消澎。其内容大致可公为8类:即新风新貌、风 土人情、反常事件、名人趣事、奇异珍闻、天灾人祸、法与犯罪、评说时弊0 “社会新阿,一词何时出现,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是我国唐代的新闻就有了社会新闻的意 蕴,我国古代的邸报上就有社会新闻,如1598电万历邸抄》中就报道了盗贼死于阴沟的事。我们党的报纸最早刊登的社会新闻是1942年延览解放日服》关于巫神害人的报道。近年来,随着‘左,的禁锢被逐步消除,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新闻报道领域的不断拓宽, 社会新闻在我国又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刻工人日报》,f}经济日秘滚中国青年报》泥市场 乡哪滚黑龙江日扔等多家党报和专业报纸都特辟专刊刊登社会新闻,这说明社会新闻有着它独具的魅力与生命力。 社会新闻之所以受到了新闻传媒和社会各层次读都受加的特别重视和广泛关注,有其内在的原因,那就是社会新闻有其区别于其他新闻种类的鲜明独具的特性和其他新闻种类难以达到的社会作用。 社会新闻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 1.广泛性与包容量 社会新闻的题材范围非常广阔,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三教九流五行八业林林总一燕几乎无 所不包。讴歌时代精神,表扬好人好事,歌颂高尚的行为和情操,诸如助人为乐和舍己救人;拒 腐蚀奉公守法,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犷有胆识骏马,无畏护良才,等;揭露坏人坏事,鞭挞违 法违纪的事,诸如以权谋私、道德败坏,还有反映小农经济的红眼病等都在公众谴责之列;社会 新闻直接与伦理道德发生关系,必然干预人们的生活,如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牵涉面很广,为整英文社会新闻特稿的特点 口马桂花 英文的社会新闻特写(feature)或特稿,是用形象化手法, 将某种社会现象描述给读者,并予以解释,进而揭示、挖掘相

最新整理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docx

最新整理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当前,社会新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反映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社会兴趣、社会生活等内容的渠道。相较于其他新闻,社会新闻的趣味性更强,题材也更加广泛,因此,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喜爱。当今社会,我国社会新闻的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其中还存在一些媚俗化、庸俗化报道,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忽视了人文关怀,肆意披露新闻当事人的隐私,过度渲染犯罪场景,或忽视对弱势群体的xx。这无疑对社会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若要提升社会新闻的吸引力,就必须在报道中加强人文关怀,全面了解新闻当事人的情况,并充分考虑新闻报道对他们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社会新闻的可读性,进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一、社会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现状 1.不尊重个人隐私 当前,部分社会新闻中过度披露当事人的生活经历、个人情感、生理情况等隐私,对一些中奖者和受资助者的个人信息也缺乏应有的保护。这很可能对新闻当事人的心理、生活、名誉和形象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在报道邓玉娇案件时,一些新闻媒体将邓玉娇的成长经历、出身背景、父母亲人等都进行了详细报道,在判决之后,甚至将邓玉娇的薪金工资和工作地址都展现在公众面前。这种毫无选择的披露和报道对邓玉娇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社会新闻中频频出现不尊重个人隐私的现象,新闻人物的信息经常被公开。社会新闻报道虽然应当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并努力为受众提供详尽的新闻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毫无底线的披露他人信息。对于那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应当事先征求新闻当事人的同意才能够进一步报道。此外,在社会新闻报道中还应当自觉保护

社会新闻报道现状及问题研究—以腾讯、新浪、网易三大网络媒体为例为例

学士学位论文 系别:中文系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张丽婷 _____ 运城学院 2015年5月

毕业论文 题目:社会新闻报道现状及问题研究—以腾讯、新浪、网易三大网络媒体为例为例 系别:中文系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张丽婷 ____ 指导教师:董晓玲 ____ 运城学院 2015年5月

社会新闻报道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腾讯、新浪、网易三大网络媒体为例 摘要:新闻是整个社会联系的纽带,通过广泛、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可以起到传播信息、沟通情况、宣传教育、引导舆论以及提供文化娱乐的作用。而社会新闻作为更贴近百姓的一种新闻类别,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互联网上的发展应用。本文主要是以腾讯、新浪、网易三大网络媒体为例研究社会新闻报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新闻;网络媒体;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social news reports For example,the Tencent, Sina, NetEase three netw ork media。 Abstract:News is the whole of society, through extensive, timely, acc urate news can rise to sprea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to guidepublic opinion and provide the role of cultural entertai nment. The social news as a news category of closer to the people,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This article mainly is the Tencent, Sina, NetEase three net work media as a case study of social news reports status quo, existing pro 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Social news;Network media;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社会现象新闻稿范文

社会现象新闻稿范文 楚天都市报12月11日讯(记者余皓通讯员顾丹项捷)12月9日,楚天都市报企鹅号刊发了《女子离婚判决前“喜获”一套房,卖不了房,九年后再告前夫》一稿,阅读量达到8.5万,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网友称,大家对离婚并不陌生,但此稿揭开了鲜为人知的一个社会现象,即离婚后原夫妻之间可能还有官司。 图为朱宏伟律师(中)接受记者访谈 王女士与丈夫吴某因感情不合打起离婚官司,就在离婚判决的前一个多月,王女士的母亲陈某考虑到王女士离婚后无住所,遂全额出资以王女士名义,在新洲买了一套房子。xx年,在离婚诉讼中,王女士认为这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遂未就该房提出分割。 婚最终是离了,王女士与吴某也各过各的生活。吴某除了探视由王女士抚养的年幼女儿外,和王女士之间再无过多的交集。不料,今年6月,王女士因要去外地发展,欲卖掉该房,但在办理过户手续时被告知,该房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必须要夫妻双方到场才能办理。而前夫吴某根本就不配合这事。 这个房子到底是归王女士一人所有?还有王女士和前夫吴某共同所有?只有在法律上了断了这个事,王女士才有对这个房子的处置

权。王女士找到武汉市民之家法律援助工作站负责人朱宏伟律师后,经诉讼,法院判决这套房子归王女士一人所有。 稿件并没有只写法院的判决,还作了延伸报道,即律师点评,这个点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作为网友,他们需要了解离婚房产分割,到底该如何分?朱宏伟律师详细分析了婚后哪种情形房产属于夫妻共有,哪种情形属于夫妻一方所有。 该篇报道是楚天都市报联合湖北省司法厅、湖北省普法办,开辟“法在身边”专栏的首篇报道。除在纸媒刊发之外,也在楚天都市报企鹅号刊发,引起广大网友、读者共鸣。网友“格格”称,有部分人在离婚时,对房产、子女抚养、其它财产等,并没有完全处置完。即便离婚诉讼时处置完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可能产生新的变化,如子女抚养权变更、追加抚养费等,原夫妻之间可能再次对薄公堂。 部分网友表示,《女子离婚判决前“喜获”一套房,卖不了房,九年后再告前夫》一稿的普法性较强,非常接“地气”,希望以后能多看到此类法治报道。 民风不淳,金钱至上坑蒙拐骗偷是社会一大毒瘤,借钱不还成风,至便人和人之间见危不救,见死不救,相互猜疑提防,勾心斗

如何写新闻报道

如何写新闻报道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 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 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要让学生搞清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准确地表达。这里需要注意 -点,比赛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比赛,不要刻意进行相关的习作指导,要把整个比赛过程都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资源来看待。特别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赛的过程,对比赛的结果一定要记清。 导写过程 一、引题要激发兴趣比如: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张老师听说咱们班昨天下午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他很关心这件事。他建议我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准备在校广播站播出,以此来号召更多的班级、同学加入有意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你们有兴趣吗?另外,咱们班的黑板报也急需要三篇“新闻稿”。你想试试看吗?(板书:新闻报道) 二、质疑让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吗 ? 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放谈”,对于乏学生中所谈的一些错误观点,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并将某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当作下一步教学的一种资源。) 2、有人说我把昨天比赛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记述下来,有人说我选择一两个人物重点写写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有人说我准备着重写写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广播站的张老师预计到同学们会这样来写“新闻报道”,因此他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新闻报道”的例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新闻报道”的写法。 3、自主交流 : 说说这则体育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 :

如何看待负面社会新闻

如何看待负面社会新闻 “负面新闻信息是指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极的事实所释放出的信息。所谓负面新闻,大众普遍会认为负面新闻首先应该是坏消息,好消息不能归入负面之列;负面新闻应该是会影响什么人的形象,破坏什么人的威信,对安定团结有害之类;负面新闻与当前的“大政方针”有所抵触,同时负面新闻也分真实的负面事件和非真实的事件。” 那么作为我们,看到负面消息,应如何看待,才能不受不好的影响,甚至能自利利他?试简述之: 一、先判断负面新闻是真是假 现在网络上的新闻,有真有假,假消息特别多,所以,判断真假是必须的。怎样判断真假呢?有以下办法: 1、看报导的媒体是否规范,相关报导是否有权威媒体报导、转发或引用。 2、看报导内容是否符合常识,若不符合常识,要谨慎采用,看其是否有真正的事实依据,而不是简单地说”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等。 3、看是否有作者。文责自负,若连作者都没有,只是说某某报导,就要谨慎采用。 4、看其表达的观点是否中道,还是偏激,离于事实,有扩大和缩小,非左即右,非黑即白。 5、看标题,是否哗众求宠,惊世骇俗。 6、看出处,是来自论坛,还是来自新闻版块。 7、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在搜索内容后面加一个“假消息”之类的词,很多假新闻假消息会有人揭假的。 8、以上只是简单列举,要灵活运用,并非符合一个特征就代表新闻全部是真或全部是假,要全面判断,交叉验证。 二、对确实发生事实的负面新闻,如何看待: 1、对受害者生怜悯心,慈悲心,切不可幸灾乐祸。 2、慈悲怜悯这些正面的心理,可以让我们抵销负面新闻对我们产生的震动或不利影响。让我们心理上的安全感,不会受其影响或削弱。

3、对造成伤害者所作之事,作为一面镜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所谓觉非非即离,知错错即离,负面新闻不免有些喧染之词,甚至一些违于常理和日常生活的一些极端事例。我们看到这些,要知道其所为是不对的,自害害他,深以为诫,这样就不但不受其影响,反而知非防非,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5、对施害者抱以同情怜悯,如病儿想,不憎恶人。 从心理学上认为人的需要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看来。一个人之所以会犯错,攻击和伤害别人,走上歧途。有一个原因正是因为这些人在社会和家庭中没有实现归属和爱的需要,没有实现被尊重的需要。姑不论其什么原因得不到这些。就其结果而言,这种人是可怜的,就象生了病一样。我们不应该对他们生憎恨心,而应该生怜悯心,就象看待生病的儿子一样。这方面的事例,就象一些受害者的家属,不憎恨罪犯,反而为罪犯求情,最终感化罪犯一样。我们这样,就是自利利他,不会用憎恨这样的负面情绪伤害自己,。 6、不扩大、不片面地看待新闻,也不相信此类观点。 负面新闻之所以是新闻,正好证明此类事情,是很少发生的。所以我们不能夸大,好象所有的都这样。日子该怎样还怎样,不要自己吓唬自己。要相信好人还是更多,好的官员还是很多,诚信的商家还是很多,大部分老人不会骗人等等。看到一个负面新闻,不要说“啊,怎么这世界变成这样了。”,而要说:“嗯,全世界这么大,全中国这么大,今天就这一个负面新闻,世界还是很和平很吉祥”。这样就会给自己正面的心理引导。 7、当我们看到一个黑点时,我们更要看到环绕它周围的空白。 要明白,好与不好都会过去,不管你喜欢与不喜欢,这事发生了,就代表这事就过去了,你再怎么想,这事也不会再发生,再怎么想,这事也不会不发生。既然这样,那就不用想它了。发生,就意味着结束。常常这样思维,心不会无住无滞,时常归零,保持一颗鲜活的充满阳光的心态。 8、对未经证实的负面新闻,不要去传播转发。对与人无益的负面新闻即使是真实发生的,也不要多讲。遇人讲起,可按上面所讲原理,多给人以正能量,慈悲自他。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报道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报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暑期社会实践新闻报道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暑期,社会实践,新闻报道,,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新闻报道中查看更多范文。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在人口不断步入老龄化的今天,养老问题成为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近日,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10名大学生所组成的“情系民生共筑养老梦”调研团队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相继来到十堰市养老保险局和张湾区乡镇养老局进行调查,并受到了有关领导的热情接待。其中,十堰市养老保险局的张辉主任说:“目前,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为了使我国的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的养老政策,参与养老保险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权力。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以来,我市通过广告、媒体、网络、报纸等多种途径对此政策进行了宣传和讲解,目

前政策的覆盖率已达到100%。”张主任鼓励大家积极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深入基层聆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尤其要了解未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想法。随后,团队成员先后来到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红卫等多地进行问卷调查并发放养老保险宣传册,对国家养老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宣讲。 11日,团队成员奔赴蔡家村,走访了五十多户人家,了解了村里人们对国家养老政策的了解以及参保情况。村长曾寿常向大家介绍了该村的基本情况:该村共计270户人家,参保率已达100%。面对如此之高的参保率,团队成员向曾村长了解村内的政策宣传方式,曾村长谦虚的回答道:“村内的宣传主要分为开会和上门宣传两种方法,自新农保制度实施以来,村内干部就不断宣传以保证村内的每个人都知道该项政策,参与并享受该项政策。” 实践接近尾声,团队成员结合基层调研结果将实践过程中的收获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发现部分人未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还是不够了解;第二:十堰市消费水平偏高,家庭收入偏低,家庭支出大,难以缴纳养老保险金;第三,认识不足,只顾眼前利益,养老观念较为传统陈旧。团队成员将该总结反馈给了相关部门。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养老梦作为“中国梦”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面对人口不断老龄化的压力,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的养老政策并积极的参与进来,这一群怀揣青春梦想的白T恤青年不畏七月酷暑,穿梭在车水

社会新闻实践报告总结(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872-22 社会新闻实践报告总结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社会新闻实践报告总结(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短短的社会实践实践并不能让我完全的明白我将 来要做的事情,但是实践中总是会有很多的收获,比 如前几天我去报社参加社会实践,我就在实践中学习 到了很多的东西,虽然没有质的飞跃,但是很多小小 的收获已经让我明白了很多。社会就是需要慢慢的适 应: 1.和记者的关系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我和黄老师、和本 报社其他记者的关系;二是出差时和其他报社记者的 关系。我感到那真是截然不同的关系啊。和黄老师, 我要恭恭敬敬、唯唯诺诺、一声不吭,就像下级对待 领导;和报社其他记者程度次之;到了出差和其他报 社的记者搭上,那简直是另一番天地,男的可以勾肩

搭背有如哥们兄弟,女的有如姐弟同窗(从最优越处论之,非通例)。这话似乎讲得过于夸张,但是如果从心理感觉上去体验对比,这种比喻好象的确无误。 不能排除的因素是,我那复杂的性格。我相信和我的性格迥异的人也许可以做到将上述两种关系“合二为一”,或者将差距拉小。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人恐怕都不能例外。其中的原因我是这样看的:我在黄老师、在报社的其他记者面前,我是实习生,他们是我的指导老师;而在其他报社的记者面前,我不是实习生——我想单凭这一点事实就已经足够造成以上截然不同的心理差距了。 然而,我发现,黄老师和报社的其他记者对我的这种恭恭敬敬、唯唯诺诺的表现并没有感到愉快,或者并不表示欣赏;而从我个人的角度,实话说,我对自己的这种行为也没有愉快之感,却是有一种厌恶,有一种对自己的不满。 2. it、家电类新闻的线索 我的观察结果是:一是来自网上(含新华社),尤

浅谈社会纪实新闻报道

分类号:B F86 中华新闻报/2000年/10月/30日/第003版/ 编采业务 浅谈社会纪实新闻报道 刘桂瑶 莫娟 社会纪实新闻报道多以迅速反映事件、客观报道事实、广泛展示材料取胜,有很强的信息价值,一度为广大读者热切追逐并关注。然而,在林林总总的社会纪实新闻报道中,大多数因过于追求时效性而流于平面、粗浅,很难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更难长久地广泛流传。 笔者认为,一篇好的社会纪实新闻报道,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超越有限时空的文学性和创造性 综观目前国内的社会纪实新闻报道,已日益由“作品化”走向“资料化”。在90年代以前,还曾有不少社会纪实新闻报道以其浓厚的文学色彩,强烈的人文情感,深厚的思想内涵,为广大读者所铭记、传扬。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作品,不仅当年风靡一时,有的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可是,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时效性,像这样富于文学价值的社会纪实新闻报道越来越少了。充斥于各大报刊的主要是社会事件的直观报道。翻阅多家读者颇广的报刊,社会纪实新闻报道比比皆是,但大都仅仅是告诉读者某一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原因、背景、过程、结果、相关人士的不同说法、资料性远远超过了新闻性、文学性。 也许,有人认为,新闻事件就是应该这样多角度、全方位地加以客观报道,由读者自己去分析、判断,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新闻报道毕竟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如何使其成为不局限于某一事件、某一段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报道,具有历史认识及文学欣赏价值的作品,进一步提高这类新闻报道的写作水平,也应当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穿透事件本质的新闻度和历史感 国内目前的社会纪实新闻,因为各家报纸都指望以“快速反映”成为发行的“撒手锏”或“卖点”,要抢先于其他报纸对新闻事件加以报道,所以,往往来不及深入地思考其社会或历史根源,便将有关事件的背景新闻、起因、发展过程及社会上的各种反映堆积、罗列在一起,铺天盖地地抛向读者。大都缺乏高屋建瓴的根源剖析、社会思考、写作目标,更遑论充满洞见的历史意识和新闻力度。换言之,这些社会纪实新闻始终局限于事件表层或浅层的平面化认知和展示。当然,也有少数作品堪称“精品”,有着深厚广远的影响,如1996年七八月间,上海劳动报和人民日报联合推出的关于淮河两岸污染的社会纪实新闻──《淮河的控诉》,解剖了淮河两岸数以千计的中小造纸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多方面原因,报道引起了中央关注,很快下令以关闭了淮河两岸的中小造纸厂,对淮河加以综合整治。 毕竟,有强大震撼力的突发新闻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所以,如何将日常事件中包含的广为平民或学者及研究家们关注的新闻度和历史感发掘出来,可以说是这一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新要求。 贯彻人文关怀的社会责任和平民意识 近日,通读《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中的社会事件报道,使我感到,大多是透过社会事件,深切地思考民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及普通人生的内涵及力量。《亚当和梅根》(1990年),披露了一个被一次严重的丙烷爆炸摧毁了的家庭,两个被大面积烧伤并毁容的孩子的康复生活;《密西西比河在收复失地》、《洪水无情:撕开了坟墓撕碎了心》(1 993年),报道了1993年密西西比河的洪灾及遭受洪灾侵害,失去了家园和活着及死去的全部亲人的灾民…… 回顾国内目前的社会纪实新闻,也广泛地涉及了自然灾害、生存环境恶化及人在死亡威胁、病魔追逼的困境和厄运中抗争的题材,而且也越来越贴近客观的新闻事实,也越来越凸显其社会深度和广度,不乏佳作。但很多报道由于片面追求可读性,往往毫不顾及对被报道对象的痛苦和伤害,也毫不顾及读者的审美感受,打着加强所谓“冲击力”和“震撼力” 的招牌,大肆渲染奇情诡异或遭际惨烈的社会悲愤,似乎带着一种不健康的猎奇目的和态度,这种心态下炮制的社会纪实新闻报道对众多平民读者的阅读品位和社会认识有着不良的引导作用。国内报刊出于争夺市场目的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平民意识及心态的猎奇性社会纪实报道,严重地污染了报刊的潮流,很值得国内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警惕。 客观地说,国内的社会纪实新闻和报道正日益走向正轨,也日益走向成熟,并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社会阅读的热点和焦点,其中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社会纪实新闻作品。然而,作为对社会担负着一定责任的新闻工作者,毋庸讳言,一些社会纪实新闻报道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外,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认真探讨,逐步提高。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社会新闻稿范文

社会新闻稿范文 社会新闻稿范文怎么写?其实解释面对社会活动写的新闻稿,请看下面的社会新闻稿哦! 社会新闻稿范文(篇一) 7月12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高扬科普旗帜,践行八字真经”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明中村开展了关于科普知识普及的调查问卷。 此次调研主要以明中村村民对于环境保护、环保问题和灾难避难的了解状况为主,同时倡导村民学习科普知识,健康生活。 实践团全部成员分成两队,分别了解访问村中各家的饮食情况、生活状况等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每家每户进行科普知识的问卷调查。 此次的问卷调查中,遇到了一个73岁的爷爷,他以前是一名老师。 志愿者从他的口中了解到,明中村生活中的各类食品都是自给自足,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差,河水里有着各类生活垃圾。 他还说道,以前的垃圾都是放入种植地可以做肥料,但是现在的垃圾种类越来越多,倒入地里只会毁了那块地,只有焚烧才可以减少,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将垃圾直接倒入土地里,垃圾处理一直也没有人重视。 他希望将环保、食品安全等科普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并且重视。

通过此次的科普知识调研,志愿者不仅了解了当地的科普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也使村民意识到了科普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于农村的老人与孩子来说,环境保护、环保卫生等意识不够,存在很多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实践团之后的活动开展将针对日常科普知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开展提高村民的环境环保意识。 社会新闻稿范文(篇二)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向人们宣讲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同时向广大人民展示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联合学生会文艺部前往荥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童声细语用心浇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也要从小朋友做起。 经过商议,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日来到宣讲第一站――荥阳市幼儿园。 队员们按照前期计划为两组开展活动。 两组队员分别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的特点准备了歌曲表演、舞蹈教学、儿歌教学等内容。 随后,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在在操场上进行户外活动。

媒体过分报道社会冷漠新闻的影响

关于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对社会冷漠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量的负面报道涌现,如“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于是,关于国民冷漠的言论被炒得沸沸扬扬。我们不免冷静下来思考,“社会冷漠”的现状媒体到底该负多大的责任。鉴于媒体负面报道所产生的影响,未来媒体此类报道该采取何种态度与方法值得我们研究。 课题现状 过分负面报道的表现形式是,遇到突发性负面新闻,媒体就借机炒作,夸大事实,以求得较大的社会反响、社会轰动、受众回应,而恰巧忽视了这种回应是对社会的失望,对现状过度失望。 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概念界定 负面报道:负面新闻信息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它针对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冲突、失衡、不和谐的变动,表现出的是非人性的特质。如各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意外事故以及现实中人性的虚假、贪婪、萎靡、落后、愚昧等等。 负面报道的影响:破坏功能。负面新闻传播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负面新闻信息所释放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是消极的,对它的传播延展了负面作用的空间;瓦解功能。它会造成人精神松懈、意志涣散。负面新闻信息会败坏情绪,瓦解人的心理防线,甚至使受众精神崩溃;腐蚀功能。媒体频繁传播负面新闻信息,长此以往,人们对现实社会逐渐产生怀疑,失去信任感,逐渐改变人的观念,甚至道德发生倾斜;煽情功能。一些暴力犯罪、色情隐私等负面新闻的传播,有意无意地起到教唆、煽动人心的不良欲望或情绪,甚至付诸行动,产生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但是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又必不可少。新闻传播要为受众描绘真实、全面的社会图景,就应从宏观上保证反映社会生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社会冷漠:百姓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是注重个人利益,却忘记了西方个人主义中所说的团队意识。加之社会人普遍对国家政治和社会整体的冷漠。 受众反应与反馈:媒体把信息传播出去,受众在接收到信息后会做出反映,这种反映又反向传播到媒体那里,这个过程就叫受众反馈。 二、变量维度 (一)自变量 媒体过分负面报道;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及联系

摘要:为合理、有效地区分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本文分别通过对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报道题材和角度、报道形式,以及主要的新闻价值取向进行探讨,以避免因两者混淆而造成的诸多不利于新闻业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区别与联系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虽然都隶属于新闻媒体的一个部分,两者均具有新闻可读、可靠、可亲、真实的一面。但是,两者不论是在定义、特点,还是在价值取向、题材角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区别。为保障不同新闻类别分别发挥其相应的价值与作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准确定位、明确区分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定义与报道侧重点不同 目前,不论是新闻界还是学界对于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这两者均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和区别。《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是对社会新闻做了简单的定义,它定义社会新闻为反映社会生活、体现社会风气、揭发社会问题、宣扬社会道德,以及介绍民风民情、自然、社会的奇闻轶事的新闻,它涉及的范围较广。而著名的都市报和晚报很早以前就将民生新闻简单定义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它所涉及的范围就比较窄。总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定义不同,涉及范围不同,则报道的新闻内容的侧重点便不同,大体上两者都是以报道人们的社会生活为中心。社会新闻侧重于挖掘和报道发生在社会中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的内容,多属于“软”新闻,而民生新闻则侧重于报道有关于民生的话题与内容,在注重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更加趋向于解读一些有关惠民的政策与方针,展示一些新的科技与发明等,又称为“硬新闻”。总之,这两者具有显著的区别。 2 报道特点与功能取向不同 首先,不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民生新闻均具有新闻的主要特点,即新闻内容真实、可靠、客观、公正,新闻题材广泛丰富、报道内容通俗易懂且及时、有效。其次,在此基础上,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与功能取向各有不同,社会新闻的报道更趋向于趣味性,它对于新闻的内容的时效性的要求较低,且新闻素材的选择范围广泛,跨越性强,主要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为主。民生新闻特别注重新闻内容的服务性,在报道方面,有严格的报道要求,即要及时的为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信息,最大限度帮助人民排忧解难,比如及时播报房价的跌升、菜价的涨落、养生的知识等;除此之外,民生新闻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热线电话等方式,实现群众之间想法与意见的良好互动,比如《都市热线》《健康养生讲座》等节目,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3 报道题材与角度不同 3.1 社会新闻的报道题材 ⑴及时、有效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涌现的新思想、新风尚以及新道德。⑵严厉抨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假、丑、恶以及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与现象。⑶介绍和报道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民事及刑事案件。⑷报道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婚姻、家庭及先进事迹,弘扬真善美。⑸及时报道有关气象、交通的资讯,给人们的出行和工作与生活提供方便。⑹介绍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民风民情及风俗习惯,传播优秀的精神文化。⑺反映一些社会知名人物的文化动态和活动情况。⑻报道一些具有娱乐价值的奇人异事、趣闻、珍闻等。 3.2 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 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劳动就业保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条件与水平、教育收费制度与实施、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卫生与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通过比较,可以将两者明显区别,社会新闻的题材选择多趋向大众化、趣味性强,多为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素材,侧重于宣传真善美,而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人民

现代社会风险与新闻报道

现代中国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新闻报道 苏衡新闻学52132300005 内容提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对新闻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新闻报道越来越成为公众获知信息资讯、了解和认知周围社会乃至遥远世界的重要途径。然而,新闻报道的立场和角度的不对,新闻的真实、客观、完整缺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错误感知和判断,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和行为,引发负面情绪甚至恐慌。另一方面,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被质疑,遭致媒体面临信任危机。这构成现代社会的另一种人为风险-----媒介化风险。因此,考察当今新闻报道的现状,发现报道存在的问题,对于规范新闻报道,促进媒介化风险的治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风险;新闻报道;媒介化风险;风险治理 中国正处在思想家和哲学家们热议的以现代性为特征的时代,现代性的风险社会俨然成了我们的境遇: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是处在感知和经历大大小小风险的环境中。有学者指出,当今中国社会,除了非人为的自然灾害,如雾霾、台风、暴风雪、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外,社会制造的风险,如污染、食品不安全、医患纠纷、腐败等在风险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一些自然风险都已经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中国已进入了一个社会风险凸显期。 一、现代社会风险与 风险的界定 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 风险则是一个人会被某一种特定危害所伤害的机率, 是指事物具有的不确定性对人造成影响。 风险就是不能确定的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事件状态。 社会风险是由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不确定因素引发社会动荡、社会冲突、社会损失的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关系状态。这种不确定性来自社会的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现代化风险指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是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切后果。 其实,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唯有在现代性意义上才有所谓的“社会风险”,即社会原因造成的风险、以及带来社会性影响的风险。与传统的风险相比,目前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人的决策和选择,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这样断言,如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风险与前现代面临的风

现代社会新闻乱象分析

现代社会新闻乱象分析 侯朝峰 新闻以把新信息传达给受众为己任,既担负着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的责任,又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使命。它的存在,能够使人们快速了解社会的变化和周围发生的事件,打破人们因社会分工不同而形成的相对狭隘的圈子,把人们融入到整个社会潮流中。正是由于新闻的这种特性,才使得新闻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窗口,从而确立新闻在世人心中的地位。然而,自从有新闻那天起,它便裹挟着虚假的音符扑向人类,误导人们的视听、摧毁新闻的本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大量虚假新闻不断出现,虚假新闻以虚构事实为手段,以最大限度吸引受众为噱头,以制造轰动效应、获得最大的利益为目的,严重扰乱了人们的视听,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闻乱象。 一 现代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存在新闻的混乱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虚假新闻的大量出现。“虚假新闻具体指未能真实反映事物本质的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凡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真实,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①虚假新闻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周麟之指出南宋时期的小报报道“往往以虚为实,以无为有”,彰显出虚假新闻的渊源。新时代背景下,虚假新闻表现为花样繁多的样式。 第一,新闻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编造新闻。曾经轰动整个中国的“华南虎照事件”,表象是个别记者受利益驱使,虚构出野生华南虎存在的“新闻”,其实质则是当地对巨大的旅游经济的期望使然,是经济利益催生了假新闻。由此可见,经济利益的诱惑,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温床和土壤,以此为目的而编造的虚假新闻也成为新闻的乱象之一。 第二,因为屈从于压力等因素,从业者隐瞒事实真相,编造新闻。此种假新闻以山西矿难后的“封口费”事件为代表。山西矿难后,从业者不是以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引导舆论,而是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然后昧心地瞒报事故的程度,缩减矿难的死亡人数。此类新闻彰显某些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性的丧失,为新闻事业平添了一道耻辱的烙印。 第三,为着某种目的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虚构新闻。2010年,玉树地震,央视4月22日报道了《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的新闻。经查证,玉树抗震抢险中并无搜救犬死亡,搜救犬的动人事迹发生于四川汶川地震中。显然,这是个别记者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结果。 第四,因为政治的需要,新闻人对典型事迹任意拔高,虚构新闻。对此,人们从《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的新闻可见一斑。

2017社会新闻热点词汇

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 共享单车bike sharing, shared bike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internet bike rental 实名登记real name registration 拼车car pooling 公共交通public transport 押金管理deposit management 用户安全client security 停车管理parking management 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 共享汽车car-sharing 扫码解锁单车scan the QR code to unlock a bike 违规停车illegal parking 停放点parking lot/area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solve the "last mile" problem 艾滋病考生HIV-positive examinees 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经输血传播transmission by blood transfusion

艾滋病毒/艾滋病预防和治疗HIV/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促进人文交流合作”enhance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the objectives of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security 议程agenda 全体会议plenary session 平行会议parallel meeting 专题讨论会panel discussion 取得重要成果yield major outcomes 明确合作方向identify cooperation directions 实现共赢发展achieve win-win development 中国品牌日Chinese Brands Day 网络百科全书online encyclopaedia 沙尘暴sandstorm 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空气质量等级air quality rating 能见度visibility 植树造林forest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