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尴尬之境,失地农民何去何从?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组长:阚世朋(201110202136)动力111

组员:陈科举(201110202162) 动力111

卢煜(201110202156)动力111

张炳艳(201110202120)动力111

杨伟(201110201252)冶金112

王泽鑫(201110201218)冶金112

刘洪松(201110202205)动力112

王明超(201110202144)动力111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设与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做到既能满足建设所需的土地,又能妥善安置好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好、维护好、实现好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就业问题,确保社会稳定,这是一项严峻而又艰巨的任务,关注被征地农民的现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键字】失地农民补偿就业

一.背景

1.失地农民概念:

(1)总体概念: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强制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并根据补偿标准一次性给予被征地者一定的货币补偿,有的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就业安置。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因此我们给其一特殊称谓——失地农民。

(2)具体概念:失地农民是指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称为失地农民。

2.我国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失地问题就出现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城乡二元政策,大量的人口滞留在农村,形成了典型的二八或三七的城乡格局。1978 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上的收益成了农民最根本、最直接的收入来源。这样的社会结构必然是不稳定的,它为后来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和90 年代初曾发生过两次的“圈地热”,但在政府计划安置下征地单位按指标录用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就业同货币、住房、划地一样,成为失地补偿的形式。因此,失地农民的众多问题被掩盖,矛盾并未激化。

直到2000 年以后“圈地浪潮”又一次到来之时,城镇、工业区、开发区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以种种合法或非法的、公开或隐蔽的形式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失地农民数量剧增。

3.我国失地农民现状

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 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 就需占用耕地约12. 7万公顷,征收每公顷耕地,就会有22. 5个农民失去土地这个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目前, 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在4 000 万人左右, 每年还要新增200 多万人。若按照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每年将有1000 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必将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据预测,到2020 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 亿,其中将有5000 万以上的农民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这意味着将有大量农民失去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走向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环境。

农民失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组调研,目前因征地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已占全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公然对失地农民进行暴力镇压,以及知识精英出于各种目的的介入。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失地农民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危及社会稳定。

二.调查

1.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大学城柏枝营的居民、商户及行人

(2)调查时间:2013年4月 20日

(3)调查地点:呈贡柏枝营小区

(4)调查方式:街头采访和问卷调查

(5)问卷设计内容:问卷为自编的《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题型分类:基本信息、征地时的相关情况、失地后情况、3个方面,共24道题。

(6)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到93份,经整理87份有用。

2.调查内容:在调查中,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人群中

(1)年龄段在18岁以下的占1%,18-25岁的人数占9%,26-40岁的人数占18%,41-60岁的人数占49%,61岁以上的人数占23%。

41-60岁和61岁以上的人数占了大部分,调查的人中男女比例大约是1:1,而我们调查的时间是早上,农民在失地后大多都失去了工作,很多的都靠补偿金维持生计,特别是年迈的壮年和老年人居多,早上许多的老年人都出来抖擞精神,寻找乐趣,娱乐场所人群聚集。

(2)失地前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农业的人数是35人,第二、三产业是9人,集体补助是5人,外出务工是29人,其它是9人。

失地后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的人数是5人,第二、三产业是27人,集体补助是7人,外出务工是38人,其它是13人。

柏枝营地处呈贡郊区,未被征地之前靠农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人数增多,人均占有地少,于是有一部分人选择打工,征地对生活影响较大。失地后一部分人靠政府的补偿金生活,自主创业和做生意有了一定的资金,第二三产业得到发展,很多人以外出务工作为经济来源,前后农业经济来源变化最大,

身份角色转变的人数很多。

(3)失地前的消费支出:生活消费占34%,交通占4%,娱乐占8%,孩子教育占48%,其它4%。

失地后的消费支出:生活消费占36%,交通占6%,娱乐占12%,孩子教育占39%,其它7%

因为调查对象大多以前是农民,他们最大的生活支出就是生活费用的支出和孩子教育的支出,失地前后都是主要支出,且随着物价的上涨,在生活费用支出占比例越大。失地后,很多人有了钱,自由时间多了,交通和娱乐的支出增加了,其次在部分人中利用钱建筑房屋或者去投资等方面增加。

(4)村民对国家土地征用和土地政策的了解情况:非常了解占8%,了解占15%,知道一点占28%,不了解占49%。

原因:调查人员多为40岁以上,很多对于政策都不关心,政策不清楚的居多,部分人会去了解国家政策,侧面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到位。

(5)对政府征地的补偿标准。

比较满意占7% ,不太满意占38%,很不满意占到55%。

一次性政府征地赔偿金是 65000 元/亩;安置费为 1000元/人,赔偿金中收取10%作为集体共有,得到的只有58500元/亩,补偿金较低。而且经调查,养老保险需要个人自己买,买一万的给一千,也就是买保险补助10%,政府提供的就业少之又少,都需要自己去找,不满意居多。

除此之外,征地过程中,居民对村干部的工作。比较满意占3%,不太满意占19%,很不满意占78%。原因:对于补偿方案,村委会未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意见,导致个人意见相差甚远,据几位民众所说,不同意征地者甚至采取威胁、恐吓等恶劣手段,导致很多人不满。并且在搬迁中,干部分子态度恶劣,威胁搬迁村民十日搬不完的罚款,导致很多人不满。

(6)失地后,生活水平和征地前相比,提高了占到28%,没什么变化占到54%,下降了占18%

征地后得到的补偿较少,与失地前相比,没什么变化,少数居民因征地的数目多得到较高补偿,这部分补偿成为他们的生活支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水平,生活水平下降占的比例少说明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侧面也说明了政府对失地农民的问题存在很大的漏洞。

(7)现在的职业中

农民占6%,工人占4%,自主创业占37%,外出务工占41%,其它占12%.

失地后,大部分人采取自主创业和打工作为自己的经济手段,有很少的人是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前后身份并未改变,退休者和老年人等没有工作,只能休闲娱乐。

(8)失业的人中,影响就业的因素中

文化水平占43%,年龄占19%,专业技能占21%,其它占17%

现今的工作大多都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作为支撑,失地农民大多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就业十分困难,其次年龄也是一个相对很大的问题,年纪大的,即使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单位也不收。

(9)进城或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

公交车人数62人,开私家车人数17人,走路人数2人,其它6人(搭便车)

公交车占71%,开私家车占19%,走路占2%,其它占8%

征地后农民主要以公交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到一定的补偿后,而且现在的汽车的价格也算便宜,不少人选择买汽车,一方面出行方便,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汽车做交通运输业挣钱。

(10)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比较满意占24%,一般53%,不太满意占14%,不满意9%。

在采访中,不少村民提到了他们对现在生活还是挺满意的,靠补偿金生活,并且已经买部分养老保险,而且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他们目前生活困难有住房、医疗、就业、子女上学等困难。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提到他们的孩子以后生活就很难了,他们就很焦虑。

3.调查总结

(1)赔款:土地以每亩6.5万元的综合地价进行征收。其中90%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具体来说,就是应把土地征用补偿按综合价的50%一次性兑付给农民;40%部分按5年兑付给被征地农户;10%集体提留,用作集体开发经营的基本周转资金。

(2)住房:“一户两宅”即一户失地农民可享受两套住房, 这两套住房称之为集体周转房和个人居住房。所谓集体周转房所有权属集体,使用权属安置户;失地农民人均可享受集体周转房和个人居住房各40平方。一套居住,一套出租,通过出租房屋获取收入,解决部分生活来源。集体周转房按优惠价(政府补助50元/平方)出售,个人居住房按成本价出售。

(3)收入来源及其工作种类

①.就近就业一部分失地农民选择留在家中,在大学城兴建过程中寻找契机,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这一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a.清洁员(随着各个大

学相继投入使用,学校需要大量的清洁员). b.建筑工人 (大学城是一个巨大

的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 c.跑运输(失地农民都得到了一笔数目相

当可观的补偿款,一部分人用这些钱购买了货车,专门搞运输业,并成立了车队) d.个体经济(大学生是一个消费力很强的群体,少部分失地农民抓住这个商机,

在大学旁边开旅馆、饭店、火锅店等;还有一部分选择了卖烧烤、小吃、水果等) e.种植业(大学城新建过程中,政府有意留下了一部分土地给农民,于是少数农

民选择了承包土地进行种植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果树。二.花卉)

②.外出谋生另外一部分农民选择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寻找机会,闯出属

于自己的一份天空,这一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a.外出租地,发展种植业(呈

贡3000多失地农民和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在县外租地种菜、种花,发展基地达

3万多亩,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b外出打工(一部分农民是经过就业培训由政府组织到外省从事电脑、仓管、缝

纫、修理、保洁、理发、家政、治安、餐饮、烹饪、绿化等行业,还有一部分是

自己到深圳等沿海城市打工).

三.失地农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失地农民有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失地农民心理失衡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没有农民愿意自家耕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搬入城市,不

仅是单纯的身份改变,更是内化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心理上获得

认同,在情感上找到归宿的农民到市民过程。乡土生活向城市生活的转变引起的

失地农民心理不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小农意识向市场意识转变引起

的漂泊感。在长期的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漠视社会竞

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小农意识,而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平等性、

竞争性、法治性的特征。第二,受“细水长流”传统思想的影响,耕地被征后,

很多“失地者”成了“失业者”、“自有职业者”,面对后续生活的保障问题充

满恐慌。第三,生态时间向机械时间转变引起的无措感。长期的农耕生活使农民

有了固定的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然而,这种传统的农业社会劳动方式和生活习

惯与现代工业社会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有着极大的差异和冲突。

2.失地农民缺乏合理利用资金的意识

我国农民长期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受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水平与生活方式

的制约和影响,被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对大多数失地者来说是生平到手的第一笔巨

款。对于巨款的使用,通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部分失地农民紧抓商机,将资

金投资于大学城周边商品房、商铺,甚至到更远一些的地方租地种,继续在红土

地上周而复始的劳作;一部分农民整天无所事事,守着从天而降的巨款坐吃山空,

没有长远打算;还有少数失地农民手中有钱了便开始参与赌博或购买奢侈品相互

攀比,导致赌博之风越吹越猛、攀比之心逐渐明显。

3.失地农民生活压力偏大,就业困难

进入城市生活的失地农民,普遍认为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调查显示,平

均每个家庭每年在生活用品、教育费、医疗费等方面的日常的支出在20000元左

右,农民脱离了蔬菜等农副产品自给自足的供给,面对飞速上涨的物价,收入的

上涨也就尤为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尽管政府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方面采取

了多种措施,但从失地农民的是实际就业情况来看,还是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失

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受教育仅到中学,受过高等教育的连16%都未达到。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竞争意识,成为无法应对现代企业要求的客观因素。尽管省政府、村委会积极与企业协商、签订失地农民用工协议,但部分农民仍因个人原因无法适应岗位要求。

4.社会保障不完善

首先,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虽在不断的改进,但现有的医疗制度仍无法让失地农民享受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且农村医疗制度中还存在按县、市、省级医院报销的比例逐级降低的问题,这对于动辄数万元治疗费用的失地农民来讲无疑是杯水车薪,且报销过程程序复杂、环节较多,无法及时解决农民看病急需钱的窘境。其次,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亟待解决。受上千年的农村文化影响,农村提倡子女赡养,对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并不高,调查显示,有将近72%的呈贡失地农民参加了社会保险,但其中大部分人员仅参保医疗保险,可见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政府做的工作

呈贡县实施了“四项保障机制”。

1.以地保障机制

根据村庄搬迁的需要,合理、科学、依法做好村庄搬迁的土地利用规划,呈贡县提出“以地保障机制”。所谓以地保障指的是呈贡县明确提出,土地赔偿款中90%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具体来说,就是把土地征收补偿按综合价的50%一次性兑付给农民;40%部分按5年兑付给被征地农民;10%集体提留,用作集体开发经营的基本周转资金,如种植业、养殖业、建筑公司等,农民每年可从其中提成。2.以房保障机制

对土地被征用的农民,呈贡县制定了“一户两宅”“一梯多户”的搬迁安置政策,确定“以房保障机制”,特别是对整村搬迁的农民实施“加码”补助,即一户失地农民可享受两套住房,这两套住房称之为集体周转房和个人居住房。所谓集体周转房,所有权属集体,使用权属安置户;个人居住房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属购房户。失地农民人均可享受集体周转房和个人居住房各40平方米,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每户可多享受建筑面积各20平方米。集体周转房按优惠价(政府补助50元/平方米)出售,个人居住房按成本价出售。从2005年至今,新建安置房2349套,28万平方米,先后对新草房、柏枝营、郎家营、缪家营四个村庄实施了整村搬迁。

3.以财保障机制

2005年呈贡县政府出台政策,提出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引导、支持被征地人员建立社会保障,措施明确指出,对完全失去土地并登记为居民的男性满45周岁、女性满40周岁及以上人员,按失地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统筹费,其中县财政补助缴费总额的30%,集体再酌情按比例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

4.以业保障机制

呈贡县建立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实行微机管理,将失地人员纳入城镇失业人员管理范畴,广泛开展以基地带动就业、以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并对失地人员进行全免费技能培训。此外,呈贡县委、县级政府还制定了《关于扶持失地农民外出租地种菜、种花解决就业的实施办法》,办法指出,每户租地5~10亩,按每亩每年300元予以租地补偿,超出10亩再追加补助。

五.针对失地农民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1.构建和谐的社区文化环境,让失地农民真正的融入了城市,成为城市居民。

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是其城市适应的最高层次,帮助失地农民走出心理困境,提高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能力,只有心理上认同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融入了城市,成为城市居民。最直接有效的就是从与失地者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环境入手,塑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1)在失地农民积聚的社区由社区街道办事处组织,各小区物管协助,大力开展“社区市民学堂”等活动。活动可借助周边大学城的优势资源,聘请相关心理学专家为失地者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缩短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距离感(2)失地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心态上,失地农民应从过去对农耕生活的依赖中走出来,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现角色内涵的真正转变。在日常行为上,增强时间观念跟上城市的生活节奏,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市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3)向社区居民发放绿色生活书籍,以各种社区活动的形式号召居民共建文明。在居住小区设立专门的“社区文化宣传栏”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同时通过发放绿色生活书籍宣传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绿色环保知识,在政府、社会及居民自己的努力下共建和谐社区。

2.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合理利用、投资。

农民失去土地后,得到土地征用费和土地赔偿额通常为一次性的。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合理利用赔偿款,对此,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建议:第一,失地农民除紧抓大学城周边商品房、商铺等商机外,可酌情对其它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投资。第二,对于外出租地种的农民,除及时发放政府的相关补助外,适当放宽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要求,对于失地农民投资农林业给予降息、免息的支持,为其提供资金保障。第三,集体在征询村民意愿的基础上,按入股形式,成立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集团公司,在解决部份失地农民就业的同时还可以依靠股份年底分红。

3.拓宽就业渠道,缓解生活压力

随着呈贡新城的开发和完善将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商机,失地农民适时将注意力由外转内,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全免费就业技能教育、培训,以依靠政府、企业、高校提供的就业安置岗位,以小额优惠贷款自主创业,以服务第三产业为主,在政府、企业的帮扶下遵照自主意愿拓宽就业渠道。面对飞速上涨的物价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故在失地农民聚集社区附近以政府、集体补贴为主建设菜价便宜的农产品市场有助于缓解这一矛盾。

4.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进行的基础。与之配套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医疗等机构的建设和完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地农民子女受教育问题。

其次,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呈贡县政府应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制度,以政府补贴、集体资助、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原则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各社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连续两年未参保人员,委派专人入户调查,了解情况,对于存在实际困难的居民及时反馈至社区、相关部门,给予解决。在医疗保险方面,应发挥“精简高效”的办事方针,缩减冗繁环节,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 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

导游职业未来发展趋势浅析

导游职业未来发展趋势浅析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中级导游吕晓亮2015-2-2 根据国家旅游局2014年度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旅游36亿人次,同比增长10%,出境游1.09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而上海旅游局公布的上海旅游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旅行社自组团国内游人次下降12.8%,旅游社接待国内游人次下降15.9%,出境游微涨0.28%,基本与去年持平。上海呈现出与全国截然相反的旅游格局。但同时,上海在全国旅游出行城市中始终排在前三位,上海的游客都去哪儿了?根据某在线旅游网站统计,2013年跟团游和自由行人数比例是6:4,而到了2014年为5.5:4.5,未来将趋向1:1甚至不排除自由行超过跟团游人数的可能。由上述分析可以推测出上海游客更多的是选择了自由行、自驾游,由于上海城市的白领一族文化层次高、收入水平高,跟团的大众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出游需求,他们更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通过对旅游市场的分析,本人提出导游职业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 第一、由过去单一知识讲解型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当旅游业刚起步的时候,看山看水看风景成为了游客首选,所以对导游的要求就是会讲解自然和人文知识。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文化层次的普遍提高和出游见识的增长,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一般的自然和人文知识讲解,同时又出现了医疗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等细分旅游市场,有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特色和主题旅游项目,还有滑雪、滑翔、潜水、登山、户外等技能型,以及茶艺、陶艺等以技艺为主的旅游体验项目。总之,越来越趋向个性化和特色化。而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将改变导游旧有的职能,互联网可以有效地集聚导游资源,以提供给游客更好的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因为导游是最了解当地文化和特色的专业人士。会讲解、懂技能和能提供旅游方案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市场所需。 第二、从过去传统的利益链末端逐步走向前端。传统的利益链是游客先到旅行社咨询签约,旅行社安排好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服务,导游最后一个登场执行旅行社委派的任务。因为导游是利益链上的最后环节,所以旅行社的业务量将直接决定导游的生存状况。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逐步成熟,可以有效地集聚庞大的导游资源以提供给游客更好的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导游将从

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社区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辽宁大学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活动能力和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特决定在暑假期间开展以“关注民生,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利用暑假时间,对我所在的锦州市太和区锦绣社区居民的低碳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状况,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切实做法等一些问题。调研报告主要包括此次对居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的意义与目的、调研的具体方法、社区居民的生活现状、社区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以及我对这次调研的体会与建议等几方面内容。 一、调研的意义与目的 (一) 对低碳生活的调研意义 1、从大的方面看,低碳对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发展低碳能技术,建立低

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基本途径。 就全球看,欧美发达国家能的利用率是相对较高的,但由于他们的消费水平高,二氧化碳的减排责任并不占优势。我国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54.2亿吨,是世界二氧化碳的第二排放大国。在GDP高增长形势下,“高碳模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重要内容。 有分析认为,中国要达到欧洲的低碳水平,中国的钢铁产量必须要降下;但中国要继续发展,钢产量就得继续维持10年至 20年。当然,既保持高能耗产品的产量,又尽最大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也可以定义为低碳经济。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尽国际义务,也是中国未经济发展的出路。 2、从小的方面着眼,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首先,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早已知道,素食比肉食消耗的资少,前者是低碳的,同时也是更有利于健康的;长久在空调房生活,其实不利于强壮身体的养成。许多习惯低碳生活的人士认为,用低碳方式生活,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能带心灵上的宁静。 其次,低碳生活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靠的是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308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xx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

导游的生存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导游的生存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开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有关研究资料显示,1978-20XX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次从180万增加到8348万,增加了45倍,年均增长18%.旅游外汇收入从亿美元增长到160亿美元,年均增长%,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同时,我国知识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开始临近,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导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导游却没有较稳定及相对较高的收入以及较好的晋升机制,缺乏良好有序的管理,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承受的精神与身体的压力大.因此解决导游生存危机,才能激发导游的工作热情,才能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1.导游职业 导游, 既指活动, 也指从业人员.这里我们指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 即导游员.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人员是指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我国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游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旅行社对导游的需求增大,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旺季,旅行社的专职导游供不应求.我国旅游市场需求日增长,导游队伍迅速扩大,社会导游成为导游大军的主体.目前,兼职导游员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不以导游工作为主要职业而是利用空余时间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又被称为业余导游员.他们主要出于对导游工作的热爱与获取更多的收入在西方,这类导游员的人数很多,而且层次较高.另种是以导游为主要职业,但不属于某家旅行社,而是以签订临时合同等形式为多家旅行社服务的导游员,又被称为自由职业导游员.这类导游员在中国还不多见,但是一种发展趋势. 社会导游人员多以兼职者身份在假期从事导游工作,与所服务的旅行社之间并无人事隶属关系, 以及固定的合作关系,旅行社无法对其实施日常培训工作,而对导游人员的行政管理也仅限于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年审制度.现实中,社会导游游离于旅行社内部管理和国家旅游行政管理的边缘,形成其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上双重缺位的真空状态. 从国家干部到自由职业者 新中国的导游最早出现在1954 年, 随着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成立,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最新篇)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在有限的地球生存空间,生活着众多的人类。人类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201X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30%,人们普遍认为各类极端气候都和此有关。人们开始呼吁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所谓低碳生活(lo-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低碳的排放量,其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 暑假期间,我们低碳三人行小组在周边小区就低碳生活作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遍布碳的足迹: 大街小巷,烟头、塑料袋和纸巾到处乱扔;餐馆饭堂里,堆满一个个白色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沿河流域中,流淌着黑得发亮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生态环境因此大受污染。在家庭内部,也不经意地留下碳的足迹。以一个家庭为例: 用电、用气、用水、自驾车人们在尽情享受的同时,也制造了生存的杀手------碳。因此,提倡低碳生活刻不容缓。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对低碳了解的比较多的是年轻人,他们将低碳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妈妈的同事们拼车上班,轮流驾驶,既节省了能源,也减少了支出;巧手的白领们将穿旧的牛仔长裤改成短裤,凉爽而不失时尚。而有些老年人虽然对低碳的概念不能准确表述,但却在行动上实践了低碳的理念: 王奶奶用家中破旧的丝袜做成了各种各样的丝网花,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环保、更温馨,又充满实现创意的欢乐;婆婆将喝过的茶叶收集起来,晒干做成枕头芯,不仅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附送: 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词 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词 文章标题: 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词尊敬的_副_长、尊敬的_会长,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201X首届中国(___)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今天正式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____建设厅,向出席开幕式的××副_长、宋春华会长。。。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参加住博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_地型住宅,进一步明确了住宅产业化的方向,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住宅产业化是发展节能_地型住宅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住宅生产方式,使住宅建设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道路,从而推动节能_地型住宅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进入转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年)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年)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xx年7月20日—30日 xx年8月5日—8月20日 调查对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重庆市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建筑工地农民工居住现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 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广东省东莞市被喻为“民工城市”,全市人口近154万,而外来人口就高达458万,其实实际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600万。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

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乐生坪村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芜。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在网上调查的12个行业中,采矿业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最高,为1400元,其次是建筑业,平均收入1200元,但是危险系数极高。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目录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 .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查报告 .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分析和思考 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衍生出老人的生活许多问题。曾经的他们意气风发,岁月是无情的,在他们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他们年迈体弱,敌不住疾病的侵袭。他们体力上的退化及感情上越感孤独,年轻的我们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为生养我们的父母及众多的老人付出我们的一片孝心。给予一片阳光,绿树就会成长。我们付出一份关心,他们就会温暖。 (博士教育网)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我家周围的老人,倾听他们的故事,畅谈心中的琐事。我想了一些贴近老年人

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实实在在却我们常常忽视,我们需要思考很多问题。 我调查的老人一般是在接近退休年龄的,有的已经在家享福,有的还依旧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有的为他们感到幸福,有的心中又泛起层层辛酸。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处境。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文明进步的社会中,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老年人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将来。他们养育过我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理想社会。我们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依靠,付出一份心,让他们燃起生活的热情。 题目大体包括每月的生活费在多少元左右?有没有觉的经济上有问题?子女都在工作吗?他们大概多长时间回一次家?回来都干一些什么事情?会不会有一些不开心的争吵?他们是怎样处理事情?等。结果发现有经济问题的只有少部分,一般200就够用了。但受调查老人一般都感到比较孤单,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回家,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带去一声问候,这么小小的一个行为却是众多老人唯一的心愿。更有甚者节假日都很繁忙,过年也很少回家,不知道作为子女的他们是怎样想的,因该不会是厌恶自己的父母,他们也经常寄钱回家来表孝心。这些老人一般没有金钱上的困难,两个或一个老人只能平常以打牌或聊天或看电视来结束每天的生活,贫乏活着。其次是比较不幸的,他们的

旅行社导游人员现状分析及对策

旅行社导游人员现状分析及对策 外院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人员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旅行社的窗口和旅游业的灵魂。导游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的服务质量、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和国家的整体形象。导游工作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度结合的服务性工作,任务繁重.内容庞杂。导游人员必须是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学识的综合型人才。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新兴旅游活动的不断涌现,导游人员也要把自己从一个“杂家”锻炼成某些领域的“专家”,但是我国导游队伍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不仅影响到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影响到服务质量,从而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正确分析我国导游人员的现状,研究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我国导游人员的现状分析 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的导游资格考试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有大量从事导游活动的导游人员。可是在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导游人员虽然不断增长,但人才却显得十分缺乏,且导游服务质量一直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较高的导游人员十分缺乏,导游人才危机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1.1 导游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在导游人员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综合素质较好的旅游院校毕业生较少。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参差不齐,学历偏低。这样的导游队伍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1.2 导游人员薪金制度不合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导游人员收入由工资、奖金、出团补贴、购物回扣和小费五部分构成,享有较优厚的福利待遇。但随着旅行社深入改制和市场竞争,大部分导游人员没有了基本工资,奖金、出团补贴被取消,只剩下回扣和少量小费。很多旅行社未能给导游人员提供医保、社保和养老保险,使得导游人员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导游人员的收入缺乏稳定性,只得获取商品经济中的“回扣”、“返点”和“小费”等等所谓的“灰色收入”。一个职业应当有较稳定且相对较高的收入以及较好的晋升机制才能建立起一种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确保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能够获得不断的努力和追求的动力,这样这个职业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而导游人员收入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导游职业的发展。

2021年低碳生活调查报告3篇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3篇 暑假,我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平常家庭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是调查结果: 1 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废旧电池所含的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极大。如铅、汞、镉等。如不认真回收处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河道间接进入人体,将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等。过期药品乱扔,同样会渗透,进入地下水中,同样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极大。 2 平常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的了解情况和处理情况: 85%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的危害是比较了解的,但是有一部分家庭人员不了解,他们通常会乱扔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是不了解。很多人了解危害,但不知道如何处理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只好和日常生活垃圾一起处理。o(︶︿︶)o 3 我们该如何进行处理知识宣传和处理这些物品。这是我的想法:

首先应该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处理知识。最好每户家庭一份宣传单。然后在社区、菜场等地方设置回收箱。 让我们人人都自觉处理好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不让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给我们带来环境、食品以及生命的危害。减少人为的灾害,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绿色;多一点阳光;多一份健康!!! 1、了解不同群体对“低碳生活”的感知度。 2、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 3、为浙江省发展“低碳城市”出一份微薄之力。 1、查阅有关于低碳生活的资料。 2、查看报纸中有关于低碳生活的细节。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低碳的详细内容。 4、设计调查表格,进行实地调节器查。表格如下:

1、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引领时尚的生活方式。 2、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60%的人仅仅是曾经听说过“低碳生活”这一概念,并只有10%左右的人对低碳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这说明“低碳生活”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更不用说,不久以前,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了。 3、另外,在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的调节器查中,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开私家车上班的,一人一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更是对环境的污染。而最环保的交通方式在调查中,只有一人是步行,三人是骑自行车的。这也说明现代人生活方式已经走向了快捷方便而忽视了环保。 附调查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倡低碳,所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响应低碳呢?首先,在观念要有所改变。科技的发达,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那么 ___做到两者有机融合呢?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一个人出行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二、农民失地的原因及被占用土地的使用情况 据调查农民失地的原因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推进加快了建设用地,如街道、交通等建设用地。二是房地产开发用地。三是公益性基础建设用地,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四是国家投资项目用地,如高速公路征地。五是市区东扩西移后办公楼用地。六是工业园区用地。 三、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⒈失地后总体收入水平下降。据对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农民失地前人均纯收入约元左右,失地后为元左右,比失地前减少元左右,下降。失地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失地后为左右,比失地前增加元,增长。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产自食,水消费不要钱,成本较低。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食品、水暖消费增加,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而那些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农民,主要是就业形势不好、收入预期不乐观抑制了生活消费的增长。 ⒈失地后就业形势严峻。土地被征用后,有的农民全部拿到了失地安置补偿费,有的农民只拿到了部分补偿费。在就业安置上,农民全部以自谋职业为生。在调查的家庭中,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失地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因年龄偏大、受技能限制、有病等因素影响,在劳动年限内谋到职业仅占失地农民的左右。在有收入的就业人口中,在建筑工地打工,做生意,从事养殖业,从事其他职业。 ⒈政府高度重视房屋建设,使失地后的农民能及时搬迁到新建的房屋内,现失地农民全部住上了新房。 ⒈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由于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在农村推开,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到目前约有的人参加了商业保险。大部分失地农民还在等待政府出台政策、希望政府从政策、财力上支持他们参加社会保障即养老、医疗保险。另外,纳入低保的人群在增加。过去,在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靠土里刨食还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进城后失去土地,可以这样说,这些人首先变为低保对象。因受政府财力有限的制约,约有的人才能享受到低保。 ⒈失地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条件、交通、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比过去方便多了,失地农民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四、失地农民生活面临的困难及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启动等势必需要占用农民土地,部分地区农民耕地逐年减少。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从总体上看失地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大部分失地农民心态都比较平和,觉得征地是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能够正确对待,予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耕地被占用后,有些农民认为对自己的经济补偿费不合理,而且兑现也不及时,乡村截留较多。二是部分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认为失去土地等于断了他们血脉,失去了自己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担心将来生活遇到困难没法解决。三是一些中老年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土地后再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他们担心将来生病住院没有钱,子孙后代没有生活来源。如:一些年龄稍大的失地农民说,农村五六十岁的人还能干点农活,而没了土地他们还能干些什么呢?上班没人要,打工没力气。现在生活勉强维持,如果遇到生病,生活就更艰难了。今明两年村民靠吃补偿费过日子,过两年这些费吃完后,“坐吃山空”生活就麻烦了。四是那些失去土地后只能靠打工、开小卖部、从事饮食业等方式就业的农民担心就业不稳定,怕再一次“失业”,将来的生活来源没有保障。六、只给失地农民发一点补偿费的做法,正在造成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问题,也是关系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进而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就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政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位、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再就业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完善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积极拓展劳务输出等对策,就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及生活出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就业

目录 一、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1) 二、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1) (一)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 (1) (二)政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位 (2) (三)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 (2) (四)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再就业 (2) 三、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 (一)必须改革完善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 (2) (二)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 (3) (三)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 (3) (四)刺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带动就业增加 (3) (五)积极拓展劳务输出 (4) 参考文献 (5)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是现代化城市的产物,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失地农民问题,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城市化就很难成功。如果城市化不能顺利进行,就势必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尽快实现的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的问题。 一、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最高峰时达8000多个,使我国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失血”,失地农民大幅增加。专家通过测算估计目前全国各地失地农民的数量约在4000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里,我国城市化率提高9.86个百分点,农村失地人口约4300万,一般每征用1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造成这多的农民失地又失业,给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2004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调查。调查主要以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总共调查了2942户。调查的一些情况如下:43%的调查户完全丧失了耕地。在这2942户中,共有家庭人口12170人,其中劳动力7187人,平均每户4.14人,劳动力2.44人;原有耕地13740.15亩,平均每户4.67亩,平均每人1.13亩。2000年以来,这些农户的耕地共被占用9400.15亩,占原有耕地的68.4%。平均每户被占有3.2亩。尚余耕地4340亩,平均每户1.48亩,平均每人0.36亩。其中,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有442户,占调查总数的15%;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有1237户,占42%;完全丧失耕地的有1263户,约占43%。调查显示,失地农民最担心的就是就业问题,大多数的失地农民对自己的就业没有信心,对就业形势也不看好,在7187名劳动力中,征地时安置就业197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7%;外出务工1784人,约占24.8%;经营二三产业1965人,约占27.3%;从事农业1807人,约占25.2%;赋闲在家失业的1434人,约占20%。其中河北农民耕地减少甚至完全失去土地后,就业非常困难,生活出现危机,河北迁安、高碑店市的失地农民有80%以上就业很困难;河南漯河市源汇区和孟津县的失地农民赋闲失业在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高达43.5%和47.8%;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失地农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的也有10%;陕西省的失地农村劳动力只有38%找到工作。① 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在失地农民中,他们的就业率很低,而且他们很多人对自己的就业失去信心,在就业的结构中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要大一点。而且很多人认为失去土地后自己的生活来源失去保障,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就业找到工作,政府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为他们就业服务。 二、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 首先,土地征用制度不尽合理,现有法律限制了农村土地所有者,使其无法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相应收益,侵害 了农民权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如果要进入市场或通过转变用途获得增值,只能先将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此后其使用权才可以有偿出让。恰恰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 之间的分配被滞后的法律法规扭曲,不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受到侵害,而且失地农民再就业 问题目前也尚属政策上的“盲区”。其次,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过低,不利于失地农民生存和创业。按照《土地征管理法》规定,承包地被用后,农民“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而补偿费过低,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

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现。另外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饭盐味过重,这长期以往,易形成高血压,危害身体健康。 4、生活方式 通过走访发现,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

国内导游队伍现状及解析

国内导游现状及解析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践课题名称:论国内导游现状及解析 作者:曾夏梦学号: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指导老师:刘小芳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20010 年5月浙江温州 评语

课题:国内导游队伍现状及解析 课题摘要:导游人员是旅游过程的核心人物, 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然而, 直到今天,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仍然令人忧心。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导游队伍现状对策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全面繁荣,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确立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而导游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导游队伍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1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3) 1.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4) 1.3 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 (4) 1.4管理体制滞后, 不适应导游队伍发展 (4) 2 .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5) 2.1加强对资格考试和岗前培训制度的完善 (5) 2.2加强和改善导游培养和在岗培训 (5) 2.3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6) 2.4建立导游从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6) 2.4.1 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 (6) 2.4.2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 (6) 2.4.3建立导游执业的基本保障制度 (6) 2.5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7) 2.5.1 突出加强导游执业的规制建设 (7) 2.5.2健全和完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 (7) 2.5.3 探索和改进导游管理服务手段 (7) 结语、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导游队伍急剧扩张,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导游队伍规模快速扩大,“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4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达47.27 万人。[2]其中执业导游3 2.0 5 万人,比1991 年增加了近30 万人,即扩大了近15 倍之多,年递增约 26% ,临时或景点景区导游、讲解员增长的数量更多,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总体来说,我国导游人员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年轻化、社会化、多样化趋势明显,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3篇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3篇 本文目录 1.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2.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 3.关于高中生低碳生活现状分析调查报告范文 暑假,我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平常家庭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是调查结果: 1 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废旧电池所含的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极大。如铅、汞、镉等。如不认真回收处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河道间接进入人体,将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等。过期药品乱扔,同样会渗透,进入地下水中,同样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极大。 2 平常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的了解情况和处理情况: 85%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的危害是比较了解的,但是有一部分家庭人员不了解,他们通常会乱扔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是不了解。很多人了解危害,但不知道如何处理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只好和日常生活垃圾一起处理。o(︶︿︶)o 3 我们该如何进行处理知识宣传和处理这些物品。这是我的想法: 首先应该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处理知识。最好每户家庭一份宣传单。然后在社区、菜场等地方设置回收箱。 让我们人人都自觉处理好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不让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给我们带来环境、食品以及生命的危害。减少人为的灾害,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绿色;多一点阳光;多一份健康!!! 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2) | 返回目录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 1、了解不同群体对“低碳生活”的感知度。 2、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 3、为浙江省发展“低碳城市”出一份微薄之力。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于低碳生活的资料。 2、查看报纸中有关于低碳生活的细节。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低碳的详细内容。 4、设计调查表格,进行实地调节器查。表格如下: 三.调查分析 1、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引领时尚的生活方式。 2、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60%的人仅仅是曾经听说过“低碳生活”这一概念,并只有10%左右的人对低碳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这说明“低碳生活”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更不用说,不久以前,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了。 3、另外,在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的调节器查中,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开私家车上班的,一人一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更是对环境的污染。而最环保的交通方式在调查中,只有一人是步行,三人是骑自行车的。这也说明现代人生活方式已经走向了快捷方便而忽视了环保。 附调查结果: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资料

目录 一、引言 (2) 二、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3) (一)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严重,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 (4) (二)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 (4) 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因素 (4) (一)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 (4) (二)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就业培训 (5) (三)失地农民思想落后,观念保守,缺乏就业和创业意识 (5) (四)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 (5) (五)政府政策因素的制约 (6) (六)征地过多过急 (6)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6) (一)建立就业保障基金 (6) (二)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7) (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7) (四)强化农民就业观念 (7) (五)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拓宽就业门路 (7) (六)消除就业障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8) 五、小结 (9) 参考文献 (9)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农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社会就业形势、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加上失地农民本身素质不高、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失地农民陷入就业困境。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低下、就业质量不高、结构性失业严重、再失业现象普遍等。失地农民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障其生存权利责无旁贷。而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这也是要义根本所在。本文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成因症结所在,并针对成因症结提出对策建议以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结构性失业;社会保障;就业现状;和谐社会 一、引言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功能。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土地被征用,由此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失地农民是被动城市化的主要类型,从人口数量来看,这种进城方式的最大特点不是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是其被动化的特征。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心理上,失地农民都还没有做好城市化的准备,由于土地被征用,他们的身份被迫的从农民强行过渡到了非农或者是城市居民。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据预测2000年至202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总和将达到一亿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全国约有4000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