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2.40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对食道癌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展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04月收治的66例食道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明确各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对照组(33例):选择基础护理方式完成;观察组(33例):选择基础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完成;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同对照组食道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42.42%)、(72.73%)对比,观察组掌握率(81.82%)、总掌握率(96.97%)均获显著提升(P<0.05);同对照组食道癌患者康复时间对比,观察组卧床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均获显著缩短(P<0.05);同对照组食道癌患者并发症情况(36.36%)对比,观察组(9.09%)总发生率获显著降低(P<0.05)。
结论:食道癌患者在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期间,临床护理路徑的应用,对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康复时间缩短以及并发症情况减少,效果明显,最终对于食道癌患者的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食道癌;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食道癌作为消化道肿瘤之一,临床呈现出死亡结局的概率较为显著,对此将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力度提升表现出显著价值[1]。
本次研究将针对我院收治的食道癌患者明确最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以此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促进食道癌患者的病情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04月收治的66例食道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明确各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对照组(33例):全部为男病人;年龄分布范围为52岁~71岁,平均年龄为(65.39±2.29)岁;观察组(33例):全部为男病人;年龄分布范围为53岁~73岁,平均年龄为(65.43±2.32)岁;观察对比两组食道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健康教育路径在食管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路径在食管癌围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论述。
方法:从2014年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70例食道癌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路径,在食管癌围术期的患者中加以运用。
结果:通过在手术过程、疾病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质量。
结论:在食道癌围术期患者中,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加以护理,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比,无论是护理质量还是效果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食道癌围术期;临床应用食道癌围术期加强护理,是为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的需求,因此,将健康教育的路径引入到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对于提高围术期食道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心理辅导,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结合在70例食道癌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路径的探索经验,对于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和传统教育方式的效果展开论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来医院就诊的食道癌患者中,随机选取了70例子患者,两组患者按照住院号的奇偶,采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两组患者平均年龄47.5岁,均接受了外科手术以及术后的康复护理。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给予了传统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了健康教育路径。
1.2观察组的患者接受的常规的健康教育,是由医生和值班护士分别负责对患者进行临床上的健康教育,侧重经验性常识的普及。
健康教育路径实施的实验组,在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给予的健康教育是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配合患者在不同临床阶段的护理情况,为实验组患者设计了科学的健康教育路径,分别采取示范、讲解、答疑等方式,采用书面、电话等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医护人员的耐心和服务的态度,对患者是一种很大心理安危,患者的满意度和需求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务,健康教育路径更加人性化[1]。
而且,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的过程中,内容被持续记录。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6例,均为食道癌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38)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n=38),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食道癌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反流性食道癌、吻合口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指标观察组患者5.26%(2/38)低于对照组患者23.68%(9/38),(p<0.05)。
结论: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提升对于病情的健康认知度,预防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食道癌;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食道癌是我国的一种高发性消化道肿瘤疾病,是指癌变位置处于下咽指食道胃结合部之间的疾病,主要有食道鳞状细胞癌与食道腺癌两种病变类型[1]。
临床针对食道癌患者主要以手术方案治疗,其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但由于手术存在着创伤性,患者围术期内普遍存在应激反应,因此针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
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食道癌患者76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6例,均为食道癌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38)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n=38),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49岁,平均年龄(57.52±4.7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
年龄最大者73岁,年龄最小者45岁,平均年龄(57.41±4.88)岁,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的推广价值。
方法:以食道癌患者为例,对其进行围术期间的护理干预,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护理,一种是临床护理路径,而选取食道癌患者共计70例,35例实施常规,35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常规护理的命名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命名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相比常规护理而言,更加适用于食道癌患者,其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保证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食道癌;围手术期食道癌是目前临床上肿瘤疾病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属于消化系统肿瘤。
随着饮食种类的增加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等,使得食道癌的患病几率不断增加,据临床报道,我国每年死于食道癌的患者近15万之多,其中,男性死亡情况高于女性,因此称为临床广泛关注的对象。
因食道癌病情的持续发展,患者的饮食情况、发声情况,甚至是呼吸系统均会受到严重的损伤,此外,还有可能严重损伤患者的脑部和肝脏[1]。
而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临床上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在围手术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以保证最终的治疗效果。
以下则是本文的相关研究过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食道癌患者为例,对其进行围术期间的护理干预,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护理,一种是临床护理路径,而选取食道癌患者共计70例,35例实施常规,35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常规护理的命名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命名实验组, 20例男性在对照组,18例男性在实验组,15例女性在对照组,17例女性在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37±2.11)岁,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1.13±2.01)岁,一般资料无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以医院护理制度和流程为主,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导管护理、病情观察以及术前准备工作辅助护理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的价值。
方法在2019.2-2020.3期间进行实验分析,先选取92例食道癌患者,然后用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而路径组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
最后比较这两种护理模式的价值。
结果路径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值在0.05以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围手术期中的食道癌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采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食道癌患者;临床护理路径食道癌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可使用手术治疗,但围术期护理不当易产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还会危及患者预后生活质量[1]。
为此,在围术期应重视患者的护理干预,选择适合于食道癌患者的一种护理模式,以促进其身体康复。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给食道癌患者带来的有利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9.2-2020.3阶段选出食道癌病人92例,用抽签方式分成2组。
对照组有男性食道癌病人24例,女性食道癌病人22例,年龄34-73岁,平均(45.35±7.25)岁;路径组有男性食道癌病人22例,女性食道癌病人24例,年龄33-75岁,平均(45.41±7.21)岁。
对比各组病人资料P值在0.05以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导管护理、药物管理、生活指导等常规方式干预。
路径组患者围术期用临床护理路径:①术前:手术前三日对病人实施呼吸训练以及床上排便训练。
手术当日安抚好患者,在沟通中评估其躯体状态与心理状况,以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手术,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同时也要遵医嘱给药,以维持其体征正常,符合本次手术适应症。
②术中:手术开始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完成各项操作,期间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病人的体征变化,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第一时间进行对症处理,以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摘要】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探讨了其对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其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方法、效果、优势、应用价值、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
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如何有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将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分析和总结,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通过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实践,评估其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影响和效果,并比较与传统护理方法的差异。
我们旨在为提高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我们希望可以为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并总结其优势和效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2. 正文2.1 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特定病种或手术程序的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设计出一套详细、系统的护理方案,旨在优化患者的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食管癌是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食管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随着临床护理路径的引入和应用,对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也有了更加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方法。
本文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1. 制定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时,首先需要根据手术特点、患者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临床护理路径。
这个临床护理路径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能够明确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指标等。
通过制定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帮助临床护理人员在围术期提供更加规范和全面的护理服务。
2. 开展多学科团队合作在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时,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比如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等,需要共同协作,制定和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的效果。
3. 强化围手术期患者的监护和护理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首先要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包括术后监护、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如术后早期的呼吸护理、管路护理、饮食护理等。
还需要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加速术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1. 优化资源分配,降低医疗成本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将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这样能够减少因为护理过程不规范而带来的医疗资源浪费,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
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因医疗资源浪费带来的医疗成本。
2. 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保证围术期患者得到规范和全面的护理。
这样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3. 完善数据统计,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实现对患者信息、护理流程的全程记录和追踪。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方法将81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
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下的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治疗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治疗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81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4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health path by routine care of health education. The days in hospital, the degree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ays in hospita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The degree of health knowledg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health education can shorten the days in hospital, 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care satisfaction and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effectively.[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Esophageal cancer; Health education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新的医疗护理模式,目的是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使患者达到最佳康复的效益[1]。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食管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食管癌的治疗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然而手术是一个创伤性较大的过程,术后恢复需要综合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在食管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护理实践中,针对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常常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指导,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康复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了提高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水平和质量,临床护理路径逐渐被引入以规范护理过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讨,可以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为食管癌患者的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食管癌是一种较为恶性的肿瘤,常见于消化道肿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食管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康复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通过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总结其优势和挑战,为护理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食管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起到关键的作用。
研究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具体的护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根治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手术治疗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围术期并发症和护理需求。
围手术期护理是食管癌根治术成功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
传统上,围手术期护理主要依靠护士的经验和医疗技术,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容易造成不同护理人员之间护理质量的差异。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临床护理路径被引入到围术期护理中。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制定的具体指导方案,旨在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果和降低医疗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以期为提高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提升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和效果。
通过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借鉴。
具体来说,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分析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总结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为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术后康复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病例的护理路径和效果,可以进一步验证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价值和作用,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食管癌根治术是指将患者的整个食管切除并进行胃肠吻合术的手术。
在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中,重点是保障患者手术后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的护理以及术后的护理。
在术前准备中,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患者手术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临床路径在食道癌围手术期护理的运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7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禁食天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例)。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禁食日、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增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是一种为食管癌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路径是指医疗健康机构的一组多学科专业人员(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共同制定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疾病或手术的、标准化的照顾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区之一。
据调查统计,死亡率居第2位。
食管癌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如躯体、角色、社会、情绪、认知方面以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应对方面等)均面临着诸多需要干预的问题。
食管癌患者手术大,风险高,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而临床路径的应用能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因此建立食管癌的临床路径是必要的。
以下是我科对36例食管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I.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06月在胸外科住院的食管癌患者72例,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按照患者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6.1岁,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8.3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程度无显著差异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实施食管癌根治术常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52例食管癌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
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加以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各项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研究组平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术后恢复指标皆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参照组(30.77%)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食管癌;围手术期;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197-02当前,治疗食管癌的最佳首选方案是手术治疗,但因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为其带来巨大的生理痛苦,往往还会因功能缺失以及形体改变而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其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1]。
近年来,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外科手术领域,该护理模式强调有效规范和控制护理环节质量,为患者制定一个最佳的护理方案,将以往终末管理式的质量控制模式转变为环节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本院为进一步明确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此次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52例食管癌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26例。
其中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5∶11;平均年龄为(55.32±1.97)岁;平均病程为(1.13±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