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力学答案

土力学答案

土力学答案
土力学答案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

1土粒大小及级配,通常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则表示(C)。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B) 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C) 土粒大小

不均匀,级配良好。

2.毛细水上升高度决定于土粒粒度,下列哪种土毛细水上升高度最大(B )。

(A)粘性土; (B)粉土; (C)砂土。

3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怎样改变?(A)

(A)γ增加,减小 (B) γ不变,不变(C)γ增加,增加

4.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C )

(A)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C)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5.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的(C )。

(A)含水量w越大; (B)粘粒含量越高; (C) 粉粒含量越高; (D) 塑限Wp越高。

6.下列哪一种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B )

A.砂砾或粗砂

B.细砂或粉砂

C.粉质黏土

D.黏土

7.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A )。

(A)基底压力; (B)基底附加压力; (C)基底净反力; (D)附加应力

8.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应采用(C )。

(A)湿重度; (B)饱和重度; (C)浮重度; (D)天然重度

9.评价地基土压缩性高低的指标是(A)

(A)压缩系数;(B)固节系数;(C)沉降影响系数; (D)参透系数

10所谓临界荷载,就是指:( C )

(A)地基持力层将出现塑性区的荷载;

(B)地基持力层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C)地基持力层中出现某一允许大小塑性区时的荷载

二、简答题

1.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相变化对土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答:土是由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系。固相物质分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构成土的骨架,骨架之间贯穿着大量孔隙,孔隙中充填着液相的水和空气。土的三相组成的比例,不是固定的。它随着环境的变化,将产生相应的变化,对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由于空气易被压缩,水能从土中流出或流进。当土只是由土粒和空气,或是土粒和水组成二相体系时,前者为干土,后者为饱和土。

2.计算自重应力时,为什么地下水位以下要用浮重度?

答:通常认为地下水位以下的砂性土是应该考虑浮力作用的,采用土的浮重度r`来计算自重应力。而粘性土地基需要结合粘性土的稠度状态来确定,当IL≤0,即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为坚硬粘土时,土体中只存在强结合水,不能传递静水压力,故认为土体不受水的浮力作用,采用土的饱和重度rsat来计算自重应力;当IL≥1,即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为流动状态时,土颗粒之间存在大量自由水,能够传递静水压力,故认为土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采用土的浮重度r`来计算自重应力;当0

3.地基破坏类型有几种?

地基整体滑动破坏,地基局部剪切破坏,地基冲切剪切破坏。

4.何谓深基础?深基础有哪些类型?

深基础是埋深较大的基础,一般埋深大于5m。如深井基础、墩基础、地下连续墙、护坡工程。

三、论述题

一、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基础?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地基:我们将受建筑物影响在土层中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所不能忽略的那部分土层称为地基。

作用:承受基础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向土层深处传递。

基础:建筑物的下部通常要埋入土层一定深度,使之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我们将埋入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下部承重结构,称为基础。

作用:基础位于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下部的地基,因此,基础起着上承和下传的作用。

二、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土的抗剪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决定土的基本性质,即土的组成、土的状态和土的结构,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的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其次,还决定于他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再次,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实验和野外现场原位测试确定,实验中仪器的种类和实验方法对确定土的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三、桩有哪些分类,常用桩的特点和适用性如何。

答:按桩的分力分类:

a.端承桩:

荷载仅依靠桩端支承力来承担,而不考虑桩侧摩擦力的作用(图9.2.1a)。当桩侧土是软弱和松砂且桩端土质坚硬时,多采用此类桩。

b.摩擦桩:

荷载主要依靠桩身摩擦力来承受,有时桩端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图9.2.1b)。当桩侧土质较好,端部坚硬土层埋藏深度较深时采用此类桩。

按桩身材料分:

a.木桩:

适宜于常年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木材多用衫木、松木和橡木,桩长一般为4m~10m,直径18cm~26cm,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极易腐烂。

b.钢筋混凝土桩:

可以预制,也可以灌注现浇,桩长和截面尺寸可以任意选择,承载力高,耐久性好,工程中被普遍采用。

c.钢桩:

可以采用各种型钢,承载力很高,吊装,运输都较方便,但耗钢材多,造价高,目前只在重点工程中采用。

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a.高承台桩基:

承台高于地表,它的受力和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一般应用在桥梁,码头。

b.低承台桩基:

承台低于地表,由于受到土侧向的约束,桩的纵向挠曲和桩顶侧向位移忽略不计,多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按施工方法分:

a.预制桩:

在工厂或现场制作成桩后,用锤击,振动打入,静力压入等送入土中。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均属于预制桩。其优点是质量易保证,速度快,制作方便,缺点是存储,吊装,运输不便。

b.现浇灌注桩由于成孔方式不同又可分为:

沉管灌注桩、钻孔(冲孔)灌注桩、钻扩(爆扩)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适宜于无水或少水的较密实的各类土层中,桩的直径不宜小于1.4m,孔深不宜超过20m。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为:开挖桩孔,护壁支撑,排水,吊装钢筋笼及灌注桩身混凝土。

如按桩功能分:受压桩,抗拔桩,锚桩,护坡桩等。

如按成桩方式分:挤土桩,部分挤土桩,非挤土桩等

四、计算题

1.一体积为100 cm3的原状土试样,湿土质量190 g,干土质量151 g,土粒相对密度

2.70,试确定该土的含水量、孔隙率、饱和度。

2、某饱和粘土,已知其有效应力强度指标C '=0,028='?,孔隙水压力系数A=0.8,如将该土样在各向等压3σ=50kPa 下固结稳定,然后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偏应力31σσ-=46kPa ,问该土样是否被剪坏?

13132845455922

11()()cos 22211(9650)(9650)cos11822

62.2f f kPa ?ασσσσσα???

??

=+=+==++-=?++?-=

1311()sin 246sin11820.322

f kPa τσσα?=-=??= tan 62.2tan 283320.3f c kPa kPa

τσ?τ?=+=?=>= 所以不会破坏!

3、某挡土墙高8 m ,墙后填土为两层,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图所示,试用朗肯理论计算作用在墙背主动土压力的分布、大小及其作用点。

解:因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符合朗肯土压力条件,故有:

Κa1=tan 2(45。

-Φ12 )=tan 2(45。-20。/2)=0.490 Κa2=tan 2(45。

-Φ22 )= tan 2(45。-18。/2)=0.568 计算第一层填土的土压力强度:

σa0=γ1h 0Κa1=0

σa1=γ1h 1Κa1=20×3×0.49=29.3kPa

第二层:填土顶面和底面的土压力强度分别为:

σa1=γ1h 1Κa2-2C 2

=20×3×0.568-2×15×

=11.47 kPa

σa2=(γ1h 1+γ2h 2)Κa2-2C 2

=(20×3+18×5)×0.568-2×15×=62.59 kPa

临界深度

Z的计算:

由σa1=γ1h1Κa2-2C2=0

得Z0=0

墙后总侧压力为:

E=1

2×29.3×3+11.47×5+

1

2(62.59-11.47) ×5

=43.95+57.35+127.8

=229.1

其作用点距离墙踵的距离x为:

X=

1

229.1[43.95×(3+

3

3)+57.35×

5

2+127.8×

5

3]

=2.33

最新土力学试题与答案

1.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称为颗粒级配曲线,它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 2.土中水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3. 土是怎样生成的?有何工程特点? 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与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三个重要特点:散粒性、多相性、自然变异性。 4. 什么是土的结构?其基本类型是什么?简述每种结构土体的特点。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大小、矿物成分、形状、相互排列及其关联关系,土中水的性质及孔隙特征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基本类型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粒径0.075~0. 005mm)、絮状结构(粒径<0.005mm)。 单粒结构:土的粒径较大,彼此之间无连结力或只有微弱的连结力,土粒呈棱角状、表面粗糙。 蜂窝结构:土的粒径较小、颗粒间的连接力强,吸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停留在最初的接触位置上不再下沉。 絮状结构:土粒较长时间在水中悬浮,单靠自身中重力不能下沉,而是由胶体颗粒结成棉絮状,以粒团的形式集体下沉。 5. 什么是土的构造?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土的宏观结构,常称之为土的构造。是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性、裂隙性及大孔隙等宏观特征。 6. 试述强、弱结合水对土性的影响 强结合水影响土的粘滞度、弹性和抗剪强度,弱结合水影响土的可塑性。 7. 试述毛细水的性质和对工程的影响。在那些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毛细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土中自由水从地下水位通过土的细小通道逐渐上升。它不仅受重力作用而且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毛细水的上升对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和地基特的浸湿及冻胀等有重要影响;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中的可溶盐随毛细水上升后不断蒸发,盐分积聚于靠近地表处而形成盐渍土。在粉土和砂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完整版)大学土力学试题及答案

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一.填空题 1. 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不均匀系数越大,颗粒级配越好。为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良好的土料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 2. 粘粒含量越多,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亲水性越强,可吸附弱结合水的含量越多,粘土的塑性指标越大 3. 塑性指标p L p w w I -=,它表明粘性土处于可塑状态时含水量的变化范围,它综合反映了粘性、可塑性等因素。因此《规范》规定:1710≤

p I 为粘土。 4. 对无粘性土,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的密实度,工程上用指标e 、r D 来衡量。 5. 在粘性土的物理指标中,对粘性土的性质影响较大的指标是塑性指数p I 。 6. 决定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好坏是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度,它是用指标r D 来衡量。 7. 粘性土的液性指标p L p L w w w w I --= ,它的正负、大小表征了粘性土的软硬状态,《规范》 按L I 将粘性土的状态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8. 岩石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 9. 岩石按坚固程度划分为硬质岩石,包括花岗岩、石灰岩等;软质岩石,包括页岩、泥岩等。 10.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20=sat γkN/m 3,土粒比重68.2=s G ,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重度1.17max =d γkN/m 3,最小干重度4.15min =d γkN/m 3,则天然孔隙比e 为0.68,最大孔隙比=max e 0.74,最小孔隙比=min e 0.57。 11.砂粒粒径范围是0.075~2mm ,砂土是指大于2mm 粒径累计含量不超过全重50%,而大于0.075mm 粒径累计含量超过全重50%。 12.亲水性最强的粘土矿物是蒙脱石,这是因为它的晶体单元由两个硅片中间夹一个铝片组成,晶胞间露出的是多余的负电荷,因而晶胞单元间联接很弱,水分子容易进入晶胞之间,而发生膨胀。 二 问答题 1. 概述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与土的工程性质的关系? 答:三相组成的性质,特别是固体颗粒的性质,直接影响土的工程特性。但是,同样一种土,密实时强度高,松散时强度低。对于细粒土,水含量少则硬,水含量多时则软。这说明土的性质不仅决定于三相组成的性质,而且三相之间量的比例关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 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用于矩1/4. 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β<φ 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Z(注:距的大小规定为( ) A.e≤ι/30 B.e≤ι/10 .e≤b/2 DC.e≤b/4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10. ( ) 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 是.减小液化的可能性A B.减小冻胀.消除湿陷性 D .提高地基承载力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重庆大学土力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1 解:(1)A 曲线:卵石或碎石 (>20mm )占100﹣77=23% 砾粒 (20-2mm )占 77﹣50=27% 砂粒 (2-0.075mm )占 50﹣10=40% 粉粒 (<0.075mm )占 10% (2)A 曲线较平缓,说明A 土土粒粒度分布范围广,颗粒不均匀,故级配良好;而B 土曲线较A 土曲线陡,说明其粒度分布范围窄,土粒均匀,故级配不良。 (3)A 土 08.0d 10= 6.0d 30= 3.6d 60= 55408./06.3/d d 1060u >===C 25.10.08)/(3.6(0.6))/()(26010230c =?=?=d d d C 在1-3之间,故A 土级配好 B 土 15.0d 10= 35.0d 30= 74.0d 60= 59.474/0.15.0/d d 1060u <===C 1.100.15)/(0.74(0.35))/()(26010230c =?=?=d d d C 只满足一个条件,故级配不良 1.2 解:119g s =m 8g 119-127m m m s w ==-= %7 2.6119/8/m s w ===m w 0.6371-760.0672)/1.(112.71)/(1=+??=-+=ρw ρG e w s 3cm /76g .172/127/===V m ρ 3w s sat cm /04g .2637).0(1/637).07.(2e)(1/)(=++=++=ρe G ρ 3w sat cm /04g .1'=-=ρρρ 3cm /65g .172/119/===V m ρs d 38.9%0.637)0.637/(1)/(1=+=+=e e n 5%.282.7/0.6370.0672=?==/e wG S s r 比较密度:sat ρ>ρ>d ρ>'ρ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一、填空题 1.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塑限),(液限)。 2.土的天然容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含水界限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测定方法分别是(环刀法),(比重瓶法),(烘干法)。 3.桩按受力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4.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和倾斜四种类型。 5.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上称为淤泥。 6.土的结构分为以下三种:(单粒结构)、(蜂窝状结构)、(絮状结构)。 7.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8.土体受外力引起的压缩包括三部分(固相矿物本身的压缩)、(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土中孔隙的压缩)。 1、地基土的工程分类依据为《建筑地基设计规范》,根据该规范,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地基的极限荷载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3、根据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4、按桩的制作分类,可分(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5、桩身中性点处的摩察力为(0 )。 6、土的颗粒级配是指组成土颗粒的搭配比例,可以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其中横坐标代表(粒径),纵坐标代表(小于某粒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百分比)。 7、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宿限),(液限)。 8、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9、最优含水率是指(在压实功能一定条件下,土最易于被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 二、选择题 1.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A)。

大学土力学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塑性指数 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数值(去掉百分号)称为塑性指数,用表示,取整数,即: —液限,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2.临界水力坡降 土体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称为抗渗强度。通常以濒临渗透破坏时的水力梯度表示,称为临界水力梯度。 3.不均匀系数 不均匀系数的表达式: 式中:和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别为60%和10%时所对应的粒径。 4. 渗透系数:当水力梯度i等于1时的渗透速度(cm/s或m/s)。 5. 砂土液化:液化被定义为任何物质转化为液体的行为或过程。对于饱和疏松的粉细砂, 当受到突发的动力荷载时,一方面由于动剪应力的作用有使体积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短来不及向外排水,因此产生很大的孔隙水压力,当孔隙水压力等于总应力时,其有效应力为零。根据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只有土体骨架才能承受剪应力,当土体的有效应力为零时,土的抗剪强度也为零,土体将丧失承载力,砂土就象液体一样发生流动,即砂土液化。 6. 被动土压力 当挡土墙向着填土挤压移动,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7.残余强度 紧砂或超固结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软化型,应力应变曲线有一个明显的峰值,过此峰值以后剪应力便随着剪应变的增加而降低,最后趋于某一恒定值,这一恒定的强度通常 称为残余强度或最终强度,以表示。 8.临塑荷载 将地基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即弹性变形阶段转变为弹塑性变形阶段)时,地基所承受的基底压力称为临塑荷载。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粘性土的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是怎样确定的?举例说明其用途? 塑性指数的确定:,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出液限w L、塑限w p后按以上公式计算。 液性指数的确定:,w为土的天然含水率,其余符号同前。 塑性指数越高,土的粘粒含量越高,所以塑性指数常用作粘性土的分类指标。根据该粘性土在塑性图中的位置确定该土的名称。 液性指数表征了土的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可用来判别粘性土所处的状 态。当,土处于坚硬状态;当,土处于可塑状态;当,土处于流动状态。 2.流土与管涌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样发生的?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期末试卷及答案

得分评卷人××职业技术学院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 2015级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1、 , 1、土的三相组成:( )、()、()。 2、 2、土的天然孔隙比越大,则土越( )。 3、 3、土的强度是指土体的()。 4、 4、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5、按照桩的制作方法不同分为()、()。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是()。 A、处处相等 B、处处不等 C、端部存在极值 D、呈线性分布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桩基础分类的是()。 A、摩擦桩 B、锥形桩 C、预制桩 D、钢桩 3、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好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不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D、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4、土的压缩系数可用来判断()。 A、土的压缩性 B、土的软硬程度 C、土的抗剪强度 D、土的含水情况 5、主要依靠墙身的自重来保持稳定的挡土墙为()。 A、悬臂式挡土墙 B、重力式挡土墙 C、扶壁式挡土墙 D、加筋式挡土墙 6、为避免因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宜在基础内设置()。 A、伸缩缝 B、温度缝 C、沉降缝 D、变形缝 7、沉井基础中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易于切土下沉的构造是()。 A、井壁 B、刃脚 C、凹槽 D、隔墙 8、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第一步是()。 A、修筑导墙 B、制备泥浆 C、成槽 D、槽段的连接 9、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 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A、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B、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C、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D、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10、下列关于土的抗剪强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的抗剪强度不是定值,而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B、黏性土内摩擦角的变化范围大致为0°~40°,黏聚力c一般为10~100 kPa C、土的含水量会影响土的抗剪强度 D、土的强度破坏是由土中某点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所引起的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题号一二 三四五六 总 分 得 分 复 核人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试 卷 密 封 线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土力学课后练习册答案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名词解释 1、土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或土中中各粒组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2、不均匀系数:用来描述土粒的不均匀性大小的指标。用公式表示 10 60 d d C u = 3、曲率系数:用来反映颗分曲线的整体形状和细粒含量多少的指标。用公式表示 10 602 30)(d d d C c = 4、液限:是指土体处于可塑态和流动态的界限含水率,用w l 表示。 5、塑限:是指土体处于可塑态和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用w p 表示。 6、塑性指数:表示粘性土呈可塑状态的含水率的变化围,其大小等于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去百分号)。用公式表示100)(?-=p l p w w I 7、液性指数:表征了粘性土的天然含水率和界限含水率之间的相对关系,用来区分天然土所处的状态。用公式表示p p p l p l I w w w w w w I -= --= 8、最大干密度:在击实曲线中,当土的含水率增加到某一值时,干密度可以达到了最大 值,这一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用ρdmax 表示。 9、最优含水率:在击实曲线中,当土的含水率增加到某一值时,干密度可以达到了最大值,这一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用w op 表示。 10、灵敏度:原状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与重塑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用公式表示u u t q q S = 简答 1、A 土样的孔隙比小于B 土样的孔隙比,那么A 土样一定比B 土样密实么?为什么? 答:不一定;如果对于同一种土来说,孔隙比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土的密实程度;而对于不同土来说,仅仅用孔隙比是无法判断土的密实程度的,还与土样的物理性质有关。 2、什么是颗分试验?有几种方法?适用围是什么? 答:测定土体中各粒组的质量占总土重百分数,确定各粒径分布围的试验。常用方法有:筛分法,适用于粒径d ≥0.075mm 且P ≥90%的粗粒土;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d ≤0.075mm 且P ≥90%的细粒土。对于粗细混合土可采用联合测定法。 3、在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哪些是基本(直接)指标?如何测定? 答:土的基本指标有密度(湿密度或天然密度)ρ,采用环刀法测定;土粒比重G s ,采用比重瓶法测定;含水率w ,采用烘干法测定。

土力学题库及答案讲解

习题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选择题 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 .土颗粒大小较均匀,级配良好 B.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C. 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2.作为填土工程的土料,压实效果与不均匀系数u C 的关系: A . u C 大比 u C 小好 B. u C 小比 u C 大好 C. u C 与压实效果无关 3.有三个同一种类土样,它们的含水率w 都相同,但是饱和度r S 不同,饱和度r S 越大的土,其压缩性 有何变化? A.压缩性越大 B. 压缩性越小 C. 压缩性不变 4.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w 怎样改变? A .γ增加,w 减小 B. γ不变,w 不变 C. γ增加,w 增加 5.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 A .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C. 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判断题 6.甲土的饱和度大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含水率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率 7.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是用含水率表示的,现有甲、乙两种土,测得它们的含水率乙甲w w ,则可以断定甲土比乙土软 8.土的液性指数L I 会出现L I >0或L I <0的情况 9.土的相对密实度r D 会出现r D >1或r D <1的情况 10.土的天然重度越大,则土的密实性越好 计算题 11.击实试验,击实筒体积1000cm 2 ,测得湿土的质量为1.95kg ,取一质量为17.48kg 的湿土,烘干后质量为15.03kg ,计算含水率w 和干重度 d r 。 12.已知某地基土试样有关数据如下:①天然重度r =18.4 kN/m 3 ,干密度 d r =13.2 kN/m 3 ;②液限试验, 取湿土14.5kg ,烘干后质量为10.3kg ;③搓条试验,取湿土条5.2kg ,烘干后质量为4.1kg ,求(1)土的天然含水率,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2)土的名称和状态。 13.从A ,B 两地土层中个取粘性土进行试验,恰好其液塑限相同,液限 l w =45%,塑限 p w =30%,但A 地 的天然含水率为45%,而B 地的天然含水率为25%。试求A ,B 两地的地基土的液性指数,并通过判断土的状态,确定哪个地基土比较好。 14.已知土的试验指标为r =17 kN/m 3 , s G =2.72,和w =10%,求 е和r S 。

(完整版)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B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D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C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C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C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___。 1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15.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一般假定地基为均质的、应力与应变成________关系的半空间。 16.前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土自重应力的土称为________土。 17.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室内通过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________验测定。 18.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大小除了与土的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有关。 19.墙后填土为粘性土的挡土墙,若离填土面某一深度范围内主动土压力强度为零,则该深

土力学部分答案

第4章土中应力 一简答题 1何谓土中应力?它有哪些分类和用途? 2?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 4?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化直线分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5 ?如何计算基底压力门和基底附加压力」■' ?两者概念有何不同? 6. 土中附加应力的产生原因有哪些?在工程实用中应如何考虑? 7. 在工程中,如何考虑土中应力分布规律? 二填空题 1. 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A)72kPa ; (B)36kPa ; (C)16kPa ; (D)38kPa 7?同上题,地表以下 5m 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 (A)91kPa ; (B)81kPa ; (C)72kPa ; (D)41kPa &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 800kN ,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 1.5m ,室内地面比 室外地面高0.3m ,基础底面积为 4m 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 3,则基底压力为( )。 (A)229.7kPa ; (B)230 kPa ; (C)233 kPa ; (D)236 kPa 9. 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 (A)自重应力;(B)附加应力;(C)有效应力;(D)附加压力 10. 已知地基中某点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100 kPa ,静水压力为20 kPa ,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 为0.25,则该点的侧向自重应力为( )。 (A)60 kPa ; (B)50 kPa ; (C)30 kPa ; (D)25 kPa 11. 由于建筑物的建造而在基础底面 处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 )。 (A)基底压力;(B)基底反力;(C)基底附加应力 ;(D)基底净反力 12. 计算基础及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 )。 (A)17 kN/m 3 ; (B)18 kN/m 3 ; (C)20 kN/m 3 ; (D)22 kN/m 3 13. 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若基底反力呈梯形分布,则偏心距与矩形基础长度的关系为 (A)…1 ; (B) 「打';(C) * ; (D) 14. 设b 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 (A)3b ; (B)4b ; (C)5b ; (D)6b ; 15. 设b 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方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 (A)1.5b ; (B)2b ; (C)2.5b ; (D)3b ; 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是( (A) 两基础基底下z 深度处应力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B) 小尺寸基础角点下 z 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 (C) 大尺寸基础角殿下 z 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焦点下 17. 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的影响是( )。 (A)没有影响 ; (B)基底附加压力增大 ; (C)基底附加压力减小 18. 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形式为( )。 (A)圆形均布荷载 (B)矩形均布荷载 (C)条形均布荷载 (D)无穷均布荷载 19. 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应采用( )。 (A)湿重度 ; (B)饱和重度 ; (C)浮重度 ; (D)天然重度 20. 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 P o =P —' m d , d 为()。 (A) 基础平均深度 (B) 从室内地面算起的深度 (C) 从室外地面算起的深度 (D) 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埋深,对于新填土场地应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四、判断改错题 1. 在均质地基中,竖向自重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加,而侧向自重应力则呈非线性增加 2. 由于土中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而与地下水位的升降无关 16.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 2m,长为4m,另 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 )° 2z 深度处应力相等 2z 深度处应力相等

土力学试题含答案

试卷1 一、解释或说明 (每题2分,共10分) 1. 孔隙比 2. 相对密实度 3. 附加应力 4. 主动土压力 5. 前期固结压力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的括号中打“√”,错误者打“×”且不需改正。每题1分,共计8分) 1.粘土矿物是化学风化的产物。 ( ) 2.粉土通常是单粒结构形式。 ( ) 3.土的压缩通常是土中孔隙减小及土颗粒压缩的结果。 ( ) 4.压缩模量是土在无侧限压缩时的竖向应力与应变之比。 ( ) 5.按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固结度与地表荷载大小无关。 ( ) 6.在直剪试验时,剪切破坏面上的剪应力并不是土样所受的最大剪应力。( ) 7.地基的局部剪切破坏通常会形成延伸到地表的滑动面。 ( ) 8.墙背光滑是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 (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当 时,粗粒土具有良好的级配。 A. 5u C ≥且13c C ≤≤ B. 5u C ≤且13c C ≤≤ C. 5c C ≥且13u C ≤≤ D. 5u C ≤或13c C ≤≤ 2.下列矿物质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 A. 伊利石 B. 蒙脱石 C. 高岭石 D. 石英 3.对填土,我们可通过控制 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密实度。 A. s γ B. γ C. d γ D. sat γ 4.一块1kg 的土样,置放一段时间后,含水量由25%下降到20%,则土中的水减少了 kg 。 A. 0.06 B. 0.05 C. 0.04 D. 0.03 5. 在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大于1的指标是 。 A. 含水量 B. 孔隙比 C. 液性指数 D. 饱和度 6. 测得某粘性土的液限为40%,塑性指数为17,含水量为30%,则其相应的液性指数为 。 A. 0.59 B. 0.50 C. 0.41 D. 0.35 7. 地基表面作用着均布的矩形荷载,由此可知,在矩形的中心点以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地基中的 。 A. 附加应力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 B. 附加应力非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 C. 附加应力不变,自重应力增大 D. 附加应力线性增大,自重应力减小 8. 饱和粘土层上为粗砂层,下为不透水的基岩,则在固结过程中,有效应力最小的位置在粘土层的 。 A. 底部 B. 顶部 C. 正中间 D. 各处(沿高度均匀分布)

土力学标准答案.doc

土力学标准答案 1.4.2 1. 根据界限粒径200mm 、20mm 、2mm 、0.075mm 、0.005mm 把土粒分为六大粒組: 漂 石 、 印石 、 圆砾 、沙粒、粉粒和粘粒。 2. 土的饱和度,为土中孔隙被水充满的 体积 与 空隙体积 之比。 3.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土中粘粒含量越 高 ;液性指数是用来判断软硬状态。 4. 地下水位上升时,在被浸湿的粘性土层中, 土粒相对密度 、和 塑性指数 。 5. 衡量天然状态下粘性土结构性强弱的指标是灵敏度,该指标的值越大,表明土的结构性 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越 多 。 1.5.1 1. 土是由构成土骨架的 固体颗粒 、土骨架空隙中的 水 以及其他组成的三相体系。 2. 粘土矿物的主要代表性矿物为 蒙脱石 ,高岭石、伊利石 。 3. 土粒相对密度用比重瓶法测定。土的含水量一般用 烘干法 测定。土的重度一般用 环刀法 测定。 4. 液性指数I L = ,工程上用I L 来判别土的状态,I L 越大,土越 软 。 5. 土的三个基本指标为天然重度、 含水量 、 土粒相对密度 。 6. 若砂土的相对密度D r =0,则表示砂土处于 最松散 状态;若D r =1,则表示砂土处于 最密实 状态。 7. 砂土密实度按标准贯入实验锤击数可分为 松散 、 稍密 、中密和密实四种。 8. 粘性土由半固态转到 可塑 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由可塑状态转到 流动 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9. 土中液态水可分为 结合水 和自由水两大类,自由水又可分为重力水和 毛细水 。 10. 某粘性土经实验测得ω=55%,ωL =50%,ωp =31.5%,则I p = 18.5 ,I L = 1.27 。 11. 不均匀系数越大,颗粒级配越 不均匀 。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 良好 的土作为填方或沙垫层的材料。 12. 土中结构一般分为单粒结构、 蜂窝状结构 和 絮凝状结构 三种形式。 13. 土体相对密度D r 的公式是 D r = ,D r 等于 1 时砂土处于最紧密状态。 14. 土的塑限是指土的可塑状态与半固态之间的含水量界限值,用 ωp 符号表示。 15. 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土的含水量、击石功能与土的级配等。 16. 砂土的密实度由孔隙比、土体的相对密度和标准锤击数等三个指标确定。 17.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土中粘粒含量越高。当液性指数I L >1时,土处于流动状态。 18. 当液性指数I L 的表达式p p I ωω-,它是评价粘性 土软硬状态 的指标。 19. 土的饱和度S r 是孔隙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土的孔隙比是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20. A 、B 两种土样,A 土样的粒径级配曲线较B 土样的陡,那么粒径级配相对良好的是 B ,颗粒比较均匀的是 A 。 21. 同一种土中,有不同种重度指标,sat γ,'γ,d γ,γ,其数值大小顺序为“sat γ>γ> d γ>'γ”,其中sat γ与'γ的关系式为“'γ=sat γ-ωγ”

土力学习题及答案-第七章

第7章土的抗剪强度 指标实质上是抗剪强度参数,也就是土的强度指标,为什么? 定的抗剪强度指标是有变化的,为什么? 平衡条件?粘性土和粉土与无粘性土的表达式有何不同? 点剪应力最大的平面不是剪切破坏面?如何确定剪切破坏面与小主应力作用方向夹角? 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土样的应力状态有什么不同?并指出直剪试验土样的大主应力方向。 验三种方法和三轴压缩试验三种方法的异同点和适用性。 系数A、B的物理意义,说明三轴UU和CU试验中求A、B两系数的区别。 土等建筑材料相比,土的抗剪强度有何特点?同一种土其强度值是否为一个定值?为什么? 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剪应力面是否就是剪切破裂面?二者何时一致? 同的试验方法会有不同的土的强度,工程上如何选用? 土的抗剪强度表达式有何不同?同一土样的抗剪强度是不是一个定值?为什么? 度指标是什么?通常通过哪些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测定? 验按排水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试验方法?工程应用时,如何根据地基土排水条件的不同,选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的优缺点。【三峡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坏的极限能力称为土的___ _ ____。 剪强度来源于____ _______。 力极限平衡状态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抗剪强度库仑定律的总应力的表达式,有效 。 度指标包括、。 量越大,其内摩擦角越。 ,,该点最大剪应力值为,与主应力的夹角为。 土,若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则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 ,,该点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的法向应力为,剪应力为 某点应力状态的莫尔应力圆处于该土的抗剪强度线下方,则该点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2005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土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无粘性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的粒径、级配 2、用三轴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的抗剪强度指标值最大的是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最小的是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3、评价粗颗粒土粒径级配的指标有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和。 4、τf表示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当土体中某点的剪应力τ=τf时,土体处 于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状态。 5、桩按受力分为和。 6、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时,挡土墙墙背因、,墙后填土表面因。 7、桩的接头方式有、和。 8、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和倾斜四种类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时,土条出现裂纹并开始断裂时的直径应为() (A)2mm (C) 4mm(D) 5mm 2、《地基规范》划分砂土的密实度指标是() (A)孔隙比(B)相对密度(D) 野外鉴别 3、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 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 4、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时,作用在基底的压力一定大于()。 (A)临塑荷载(B)临界荷载(D)地基承载力 5、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 ) (B)分层压实法(C)振动碾压法(D)重锤夯实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直剪试验存在哪些缺点? 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产生被动土压力的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有哪几种?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土样重180g,饱和度S r=90%,相对密度为2.7,烘干后重135g。若将该土样压密,使其干密度达到1.5g/cm3。试求此时土样的天然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和饱和度。(10分) 1、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原土样的三相数值为: m=180g m s=135g m w=180-135=45g V s=135/2.7=50cm3 V w=45 cm3 V v=45/0.9=50cm3 V=50+50=100 cm3 土样压密后的三相数值为:V=135/1.5=90cm3 V v=90-50=40 cm3 V w=40 cm3 m w=40g m=135+40=175g γ=175/90×10=19.4 kN/m3 w=40/135×40%=30% e=40/50=0.8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1-1: 已知:V=72cm3m=129.1g m s=121.5g G s=2.70 则: 129.1121.5 6.3% 121.5 s s m m w m -- === 3 3 3 3 129.1 *1017.9/ 72 121.5 45 2.7 724527 1.0*27121.5 *1020.6/ 72 s s s V s sat w V s sat sat m g g KN m v m V cm V V V cm m V m g g g KN m V V γρ ρ ρ γρ ==== === =-=-= ++ ===== 3 3 20.61010.6/ 121.5 *1016.9/ 72 sat w s d sat d KN m m g KN m V γγγ γ γγγγ '=-=-= === ' >>> 则 1-2: 已知:G s=2.72 设V s=1cm3 则 3 3 3 3 2.72/ 2.72 2.72 *1016/ 1.7 2.720.7*1 *1020.1/ 1.7 20.11010.1/ 75% 1.0*0.7*75%0.525 0.525 19.3% 2.72 0.525 2.72 1. s s s d d s V w w r w w V r w s w s g cm m g m g g KN m V m V g g KN m V KN m m V S g m w m m m g g V ρ γρ ρ γρ γγγ ρ γρ = = ==== ++ ==== '=-=-= = === === ++ === 当S时, 3 *1019.1/ 7 KN m =

土力学试题与答案 - 副本

第1章土的组成 第1章土的组成 三、选择题 1.在毛细带范围内,土颗粒会受到一个附加应力。这种附加应力性质主要表现为( ) (A)浮力; (B)张力; (C)压力。 2.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自由水; (D)毛细水。 3.土中所含“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水膜可缓慢转移从而使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水,称为( )。 (A)结合水; (B)自由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4.下列粘土矿物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2005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职业资格考试题,三峡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A)高岭石; (B)伊里石; (C)蒙脱石; (D)方解石。 5.毛细水的上升,主要是水受到下述何种力的作用?( ) (A)粘土颗粒电场引力作用; (B)孔隙水压力差的作用 (C)水与空气交界面处的表面张力作用。 6.土的可塑性范围与比表面大小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粘土的比表面比砂土大,所以可塑性范围大 (B)粘土的比表面比砂土小,所以可塑性范围大 (C)粘土的比表面与砂土相似,颗粒细,故可塑性范围大 7.图粒大小及级配,通常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则表示()。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B) 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C) 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8.由某土颗粒级配曲线获得d 60=12.5mm,d 10 =0.03mm,则该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为()。 (A)416.7; (B)4167; (C)2.4×10-3; (D)12.53。 9.若甲、乙两种土的不均匀系数相同,则两种土的()。 (A)颗粒级配累计曲线相同; (B)有效粒径相同; (C)限定粒径相同; (D) 限定粒径与有效粒径之比相同。 10.在工程上,对于粒径分别大于0.075mm及小于0.075mm的土,采用的颗粒级配试验方法为()。 (A)均为筛分法;(B)均为水分法;(C)前者为筛分法后者为水分法。 11.毛细水上升高度决定于土粒粒度,下列哪种土毛细水上升高度最大()。 (A)粘性土; (B)粉土; (C)砂土。 12.若将1cm3立方体颗粒分割为棱边0.001mm的许多立方体颗粒,则比表面变为()。 (A)6×102cm2; (B) 6×104cm-1; (C) 6×104。 13.稍湿状态的砂堆,能保持垂直陡壁达几十厘米高不塌落,因为存在()。

海南大学土力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工程 专业《土力学》试题(A 卷)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文具; 水的重度取10kN/m 3。 一、判断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如果您认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就在题号前的 ( )中打“√”,否则打“×”) ( × )1、土的相对密度D r 会出现D r >1或D r <1的情况。 ( × )2、在任何情况下,土体自重应力都不会引起地基沉降。 ( × )3、土中应力水平越高,土越易破坏,说明土的抗剪强度越小。 ( × )4、土的颗粒级配分析中,曲率系数是10 60230d d d C u ?=。 ( √ )5、边坡的安全系数在施工刚结束时最小,并随着时间的增长二增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指出下列何种土不以塑性指标I p 来定名( D )。 A.粘土 B.粉质粘土 C.粉土 D.砂土 2. 淤泥属于( B )。

A.粉土 B.粘性土 C.粉砂 D.细砂 3.某土层排水固结,达到90%固结完成的沉降量为18cm,则该土层 完全固结后,总沉降量为( C )。 A.18cm B. 19cm C. 20cm D. 21cm 4.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是指( B )。 A.主要持力层 B. 主要压缩层厚度 C. 持力层厚度 D. ≥5m 5.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σ1的作用面的 夹角为(B )。 A.45o-?/2 B. 45o+?/2 C. 45o+? D. 45o 6.现场十字板试验得到的强度与室哪一种试验方法测定的强度相当? ( A )。 A.快剪 B. 固结快剪 C. 慢剪 7.粘性土的抗剪强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颗粒间的粘结力,另一部 分是( A )。 A. 摩擦力 B. 水压力 C. 有效应力 D. 荷载 8.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下附加应力计算时,附加应力系数的确定应根 据(D )比值查表确定。 A. L/B和z/B B. L/B和x/B C. L/B和z/L D. x/B和z/B。

土力学习题及部分解答

第一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1-2 根据图 1 - 5 上四根粒径分布曲线,列表写出各土的各级粒组含量,估算 ② 、 ③ 、 ④ 土的 Cu 及 Cc 并评价其级配情况。 计算Cu 及 Cc 并评价其级配情况 1-3 (题略) 解答提示:含蒙脱石粘性土的工程性质不如含高岭石粘性土好,原因分析: 从黏土矿物内部晶体结构分析。 1-4(题略) 解答提示:黏土颗粒表面带电的主要原因有:同晶置换、破键、吸附作用、离解作用 1-8有一块体积为 60 cm 3 的原状土样,重 1.05 N, 烘干后 0.85 N 。 已只 土粒比重(相对密度) =2.67 。求土的天然重度 g 、天然含水量 、干重 度 g d 、饱和重度 g sat 、浮重度 g ' 、 孔隙比 e 及饱和度 S r 解:已知 67.2,85.0,05.1,603====Gs N W N W cm V s 。求 Sr e sat d ,`,,,,,γγγωγ

%174.743 /8609.8`3/6609.1818470 .01)1(3 /1667.14/% 53.23/3/5.17/===-==++= =-+=======e Gs Sr m kN m kN e e Gs G e m kN V Ws Ws Ww m kN V W w sat w sat s w d ω γγγγγγωγγωγ 1-10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 5% ,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 15% ,试问每 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 1-11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 = 15 %,土粒比重 G s = 2.67 。分层 夯实,每层先填 0.5m ,其重度等 g = 16kN/ m 3 ,夯实达到饱和度 = 85% 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1-12某饱和土样重 0.40N ,体积为 21.5 cm 3 ,将其烘过一段时间后重为 0.33 N ,体积缩至 15.7 cm 3 ,饱和度 = 75% ,试求土样在烘烤前和烘烤的含 水量及孔隙比和干重度。 解:已知 烘烤前Sr=1 , W=0.4N, V=21.5cm3, 烘过一段时间后W`=0.33N, V`=15.7cm3, Sr`=75%, 求w w` e e` d γ `d γ 烘过一段时间后,失去水分重量0.07N ,体积为0.07*1000/9.8=7.1429cm3 烘前 Sr=1, Vv=Vw=21.5-Vs (1) 烘后 Sr=0.75=(Vw-7.1429)/(15.7-Vs) (2) 由(1)、(2)求解出:Vs=10.3284cm3 Vw=11.1716cm3 因此:烘前Ww=11.1716*9.8/1000=0.1095N Ws=0.4-0.1095=0.2905N =ω Ww/Ws=37.6936% e=Vv/Vs=1.0816 =d γWs/V=13.5116kN/m3 烘后Ww`=0.1095-0.07=0.0395N =ω Ww`/Ws=13.5972% e=Vv`/Vs=0.52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