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 明矾的制备

实验一 明矾的制备

实验一 明矾的制备
实验一 明矾的制备

实验1 明矾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明矾的制备方法;

2.认识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3.练习和掌握溶解、过滤、结晶以及沉淀的转移和洗涤等无机制备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和测量产品熔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钠Na[Al(OH)4],再用稀H2SO4调节溶液的pH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铝。硫酸铝能同碱金属硫酸盐如硫酸钾在水溶液中结合成一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同晶的复盐,此复盐称为明矾[KAl(SO4)2·12H2O]。当冷却溶液时,明矾则以大块晶体结晶出来。

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2Al + 2NaOH + 6H2O =2Na[Al(OH)4] + 3H2↑

2Na[Al(OH)4] + H2SO4=2Al(OH)3↓+ Na2SO4+ 2H2O

2Al(OH)3+ 3H2SO4=Al2(SO4)3+ 6 H2O

Al2(SO4)3+ K2SO4+ 24H2O==2KAl(SO4)2·12H2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量筒,普通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蒸发皿,酒精灯,台秤,毛细管,提勒管等。

H2SO4(3mol·L-1),NaOH(s),K2SO4 (s),铝屑,pH试纸(1~14)。四、实验步骤

1.制备Na[Al(OH)4] 在台秤上用表面皿快速称取固体氢氧化钠2g,迅速将其转移至250mL的烧杯中,加40mL水温热溶解。称量1g铝屑,切碎,分次放入溶液中。将烧杯置于热水浴中加热(反应激烈,防止溅出)。反应完毕后,趁热用普通漏斗过滤。

2.氢氧化铝的生成和洗涤在上述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加入8mL左右的

3mol·L-1H2SO4溶液,使溶液的pH值为8~9为止(应充分搅拌后再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此时溶液中生成大量的白色氢氧化铝沉淀,用布氏漏斗抽滤,并用热水洗涤沉淀,洗至溶液pH值为7~8时为止。

3.明矾的制备将抽滤后所得的氢氧化铝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10mL 1:1 H2SO4,再加15mL水,小火加热使其溶解,加入4g硫酸钾继续加热至溶解,将所得溶液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待结晶完全后,减压过滤,用10mL 1:1的水-酒精混合溶液洗涤晶体两次;将晶体用滤纸吸干,称重,计算产率。

五、注意事项

1.第(2)步用热水洗涤氢氧化铝沉淀一定要彻底,以免后面产品不纯。

2.制得的明矾溶液一定要自然冷却得到结晶,而不能骤冷。

六、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1.本实验是在哪一步中除掉铝中的铁杂质的?

答:第(1)步。因为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2.用热水洗涤氢氧化铝沉淀时,是除去什么离子?

答:除去Na+和离子SO42?。

3.制得的明矾溶液为何采用自然冷却得到结晶,而不采用骤冷的办法?

答:否则单盐组分可能会析出。

废铝片制备明矾晶体

废铝片制备明矾晶体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际物品做为原料的处理方法 2、学习无机制备的基本步骤,称量、加热、 3、理解晶体生长的条件 实验原理: (1)制备明矾的原理 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钾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钾K[Al(OH)4],用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溶液浓缩后经冷却有较小的同晶复盐,此复盐称为明矾[KAl(SO4)2·12H2O]。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2Al + 2KOH + 6H2O ═ 2 K[Al(OH)4] + 3H2↑ 2K[Al(OH)4] + H2SO4═ 2Al(OH)3↓ + K2SO4 + 2H2O 2Al(OH)3 + 3H2SO4 ═ Al2(SO4)3 + 6H2O Al2(SO4)3 + K2SO4 + 24 H2O ═ 2 KAl(SO4)2·12H2O (2)晶体生长的条件:适当的浓度,适当的温度 (3)净水原理 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ˉ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底。这样,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此外氢氧化铝也是一种空隙很多的物质,表面的吸附能很大,可以吸附水里面的沙子,灰尘等。 实验步骤: 明矾的制备: 废铝(2g)加入到盛有50mL 1.5mol?L-1 KOH溶液(自己配!)的烧杯中,加热加快反应*。不再有气泡产生后抽滤,取滤液。将滤液预热后,边加热边滴加9 mol?L-1H2SO4溶液(1:1 H2SO4,实验室提供!)至沉淀全部溶解,浓缩溶液至50mL左右(过多损失,过少会形成聚铝。32ml溶剂+16ml结晶水=50ml溶液)。放入一次性杯子,自然冷却至室温后一周后观察晶体形貌。 抽滤,用乙醇淋洗后将食盐状晶体粉末放置于空气中晾干,即可得到明矾。(如得到白色聚铝可再加水加热溶解后重新结晶。) 提示: 1、准备废铝片(易拉罐,药品包装,口服液的瓶盖子,食品包装细致,医用生理盐水玻璃瓶的盖子上的

实验室制取溴苯答案

实验室制溴苯:1.药品:苯、液溴、铁屑、水 2.装置:圆底烧瓶、锥形瓶、铁架台、导管、单孔塞 3.步骤:(1)检验气密性。在圆底烧瓶内放入铁屑。 (2)将苯和液溴加入圆底烧瓶中,并向其中加入铁屑 (3) 经振荡后按下列装置组合 (4)反应后将具支试管里的液体倒入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的烧杯里 4.反应原理: 5. 导管出口附近能发现的现象是 6.注意点: (1)催化剂是 (2)插入锥形瓶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其原因 (3)反应生成粗溴苯是 色,原因 , (4)怎样 提纯? ① 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其目的是 ,② 分液,③ 蒸馏(先逸出的是苯) (5)烧瓶中连有一个长导管,其作用是 , 练习: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下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 (A 下端活塞关闭)中。(1)观察到A 中的现象是 。 (2)实验结束时,打开A 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 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3)C 中盛放CCl 4的作用是 。 (4)若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 D 中加入AgNO 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 是向试管D 中加入 ,现象是 。 答案 (1)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 容器 (2)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 2+2NaOH=NaBr+NaBrO+H 2O 或 3Br 2+6NaOH5NaBr+NaBrO3+3H 2O) (3)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4)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实验室制乙烯: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请回答:(1)烧瓶中是以浓硫酸和酒精按 体积比 混合所得的混合液 A .1∶3 B .3∶1 C .任意比 (2)写出烧瓶中反应生成乙烯的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3)烧瓶中除了浓硫酸和酒精外还需加入些 ,其作用是 (4)若将产生的乙烯通入含有溴水的洗气瓶中(假设乙烯中不含任何杂质),测得洗气瓶的质量增加了14克,写出洗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被吸收的乙烯在标况下有 ⑸.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因加热时局部温度过高而使反应生成副产物CO 2、SO 2、C 等,能证明有上述副产物生成的现象是( ) A .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B .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后颜色逐渐发黑 C. 生成的气体可使溴水褪色 D .生成的气体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1)B (2)CH 3CH 2OH 浓H2SO4170C CH 2=CH 2↑+H 2O 消去反应 (3)瓷碎片 防止剧烈跳动(或暴沸)(4)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加成反应 11.2

明矾晶体制作

如何制作明矾晶体? 【原理】从饱和溶液制取晶体有两种方法,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常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显著增大的固体溶质,如硫酸铜、明矾、硝酸钾等,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用品】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操作】 1、制取小晶体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 稀硫酸(防止硫酸铜水解),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继续加热到80—90℃,趁热过滤,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烧杯里,加盖静置。经几小时或一夜,将会发现杯底有若干颗小晶体生成. 2、小晶体的长大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并加盖静置。每天再往烧杯里加入少量微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小晶体会逐渐长大,成为一块大晶体。 成败关键 (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3、小晶体的制取一次结晶,析出的晶体如果太小,可拣取几颗晶形完整的,用高于室温的饱和溶液再进行培养,使其长大到可以用细线系住。也可以在滤液中挂入细线,当溶液冷却时便在细线上析出小晶体,保留一颗晶形完整的(其余剥掉)做晶种,按步骤2操作使其长大。 4、明矾、重铬酸钾、硫酸镍等物质,都易培养成晶形完整的大晶体,可建议学生在家中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取明矾大晶体。

从易拉罐制备明矾及明矾的净水功用

从易拉罐制备明矾及明矾的净水功用 一、目的:回收废弃易拉罐制成具有净水功用的明矾。掌握溶解、过滤、结晶 以及沉淀的转移和洗涤等无机制备中常用的基本操作。 二、原理: (一)合成铝明矾 走在街上到处可发现被抛弃的饮料罐,其中铝罐是不易被分解废弃物之一,平均寿命约达一百年。铝虽是地壳中含量第三的元素,但并不表示是用之不尽的,必须找出一可行方法来回收。一般回收的铝罐多是经加热熔融后再制成其它铝制品重复利用。在本实验中,则是将废弃的易拉罐经一连串的化学反应制成具净水功能的铝明矾,藉以了解铝的化学性质。 铝是活泼的金属,但因其表面常被一层氧化铝保护着,而与稀酸反应很慢。 - 而溶解于碱液中:碱性溶液可溶解此氧化层,进一步再与铝反应形成Al(OH)4 2Al(s) + 2KOH(aq) + 6H2O(l) →2K+(aq) + 2Al(OH)4-(aq) + 3H2(g)(1) 当加入酸时,首先产生白色柔毛状Al(OH)3 沉淀: Al(OH)4-(aq) + H+(aq) →Al(OH)3(s) + H2O(l)(2) 继续加酸,则Al(OH)3(s) 变成Al3+ 溶解于酸中: Al(OH)3(s) + 3H+(aq) →Al3+(aq) + 3H2O(l)(3) 若将碱加入Al(OH)3(s) 中,则复产生可溶解的Al(OH)4- : Al(OH)3(s) + OH-(aq)→Al(OH)4-(aq)(4) 由于Al(OH)3 兼具酸与碱的性质,可与强酸也可与强碱反应,我们称之为两性物质。 本实验欲由铝片制得之铝明矾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KAl(SO4)2 12H2O,能从含SO42-、Al3+ 和K+ 的过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在适当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单选题 1.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制取蒸馏水 B.制取收集氨气 C.实验室制取溴苯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B.实验室制氨气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制备少量氧气 3.下列实验装置对应内容不能完成实验目的是() A.实验室用来快速制取少量氨气的发生装置 B.用来探究氯化铁和碘化钾反应限度,反应结束后,加硫氰化钾溶液检测铁离子 C.实验室用来吸收尾气氨气的装置 D.实验室用来制取少量氧气的发生装置,试管内装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4.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吸收HCl并防止倒吸 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5.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有红色沉淀生成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6.下列实验现象预测、实验设计、仪器使用能达到目的的是() A.模拟工业制氨气检验产物 B.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

C.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氯气 D.盛放浓硝酸 7.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B.制取碳酸氢钠C.分离碳酸氢钠D.干燥碳酸氢钠 8.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

明矾的制备、组分含量测定及其晶体的培养 一.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无机物的提取、提纯、制备、分析等方法的操作及方案设计。 2. 学习设计综合利用废旧物的化学方法。 3. 学习从溶液中培养晶体的原理和方法。 4. 自行设计鉴定产品的组成、纯度和产率的方法,并鉴定之。 仪器和试剂 (1)仪器:100cm3烧杯,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玻璃棒,试管,电子天平,容量瓶(250 mL、100mL),移液管,锥形瓶(两个),烘箱。 (2)试剂废铝(易拉罐),NH3 · H2O(6mol·dm-3),H2SO4(9mol·dm -3),KAl(SO4)2·12H2O 晶种,EDTA溶液(0.02599mol·L-1),二甲酚橙(XO,2g·L-1)水溶液,HCl(6mol·L-1,3mol·L-1),NH3·H2O(1+1),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0g·L-1),Zn2+(0.02581 mol·L-1);NH4F溶液:200 g·L-1,贮于塑料瓶中; KOH溶液:1.5mol/L 取8.416g KOH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氯化钡溶液:0.25g/mL ,取25.45克氯化钡溶于100mL蒸馏水中; 硫酸根标准贮备溶液:550u g/mL,准确称取1.3522g已烘干的基准硫酸钾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二. 实验提要 目前使用的铝制品的包装和用具较多,因此废旧饮料罐、盒,铝质导线等废 铝很多,设计简便的方法由铝制的易拉罐制备明矾(KAl(SO 4) 2 ·12H 2 O),并培 养明矾的单晶,计算产率和鉴定产品的质量。 1、实验原理 (1)明矾的制备 将铝溶于稀氢氧化钾溶液制得偏铝酸钾: 2Al+2KOH+2H2O=2KAlO2+3H2 往偏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能生成溶解度较小的复盐KAl(SO4)2·12H2O] 反应式为: KAlO2+2H2SO4+10H2O=KAl(SO4)2.12H2O 温度T/K 物质种类273 283 293 303 313 333 353 363 KAl(SO4)2·12H2O/g 3.00 3.99 5.90 8.39 11.7 24.8 71.0 109 243 K2SO4/g 7.4 9.3 11.1 13.0 14.8 18.2 21.4 22.9 单晶的培养 要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原理上来说有两 种方法。以图1的溶解度曲线的过溶解度曲线 为例,

溴苯硝基苯实验室制备最全总结,有答案

溴苯、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备实验题 一、溴苯的制备 1)原理: 2)2Fe+3Br2=2FeBr3 实验试剂:苯、液溴、铁粉 实验装置: 实验资料: 1.溴是一种易挥发有剧毒的药品 2.溴的密度比苯大 3.溴与苯的反应非常缓慢,常用铁粉作为催化剂 4.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 5.反应最后苯和溴会有剩余它们易挥发 6.长导管在很多实验中被用作冷凝蒸气使之回流 7.溴化氢的性质与氯化氢相似 8.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烧瓶底部有褐色 不溶于水的液体 问题:(此问题答案的得出可依照上面“反应物说明”的信息) 1.本实验的现象有? 2.试剂的加入顺序是怎样的?各试剂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什么? 3.导管为什么要这么长?末端为何不插入液体? 4.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 液体,为什么?产物中含有什么杂质,如何分离?分离步骤?

5.实验过程中看到导管口有白雾,为什么? 6.哪种事实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7.该反应为什么不能在溴水中而在液溴中进行?能用浓溴水代替液溴吗?为什么? 8.反应的速度为什么一开始较缓慢,一段时间后明显加快? 9.生成的HBr中常混有溴蒸气,此时用AgNO3溶液对HBr的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为什么? 如何除去混在HBr中的溴蒸气? 答案:1、圆底烧瓶内液体微沸,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导管末端有白雾出现。 2.①为防止溴的挥发,先加入苯后加入溴,然后加入铁粉。 ②溴应是纯溴,而不是溴水。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3、①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导气、冷凝。 ②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HBr气体易溶于水,以免倒吸。 4、①这是因为溴苯溶有溴的缘故。 ②含有溴单质、溴化氰、苯等杂质。 ③精确步骤: 水洗、用10%的NaOH溶液洗、水洗、用干燥剂干燥、过滤分液、蒸馏 说明各步骤的作用: a.水洗洗去溴与苯反应生成的氢溴酸。(HBr易溶于水而其它不易溶于水) b.用氢氧化钠洗去溴单质(溴和氢氧化钠反应) c.用水洗去多余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而其他不易溶于水) d.干燥剂除去多余的水 e.蒸馏分离溴苯与苯(两者沸点不同,笨的沸点小,被蒸馏出,溴苯留在母液中) 5、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 6、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生成。 7、溴化铁,注意在有水存在时,溴化铁就会电离和水解,改变了溴化铁的结构,失去了 催化作用,反应就无法进行, 8、该反应是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9、不可靠,溴与硝酸银溶液种水反应生成的HBr也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将导管内的气体通入盛有四氯化碳的洗气瓶后再通入硝酸银溶液。

2020年高考化学提分攻略06 有机实验

2020年高考化学提分攻略 题型06 有机实验 一、解题策略 第一步:确定实验目的,分析制备原理→分析制备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二步:确定制备实验的装置→根据上述的有机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用合适的反应容器,并控制合适的温度 第三步:杂质分析及除杂方案的设计→根据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的挥发性及有机反应副反应多的特点,分析除杂步骤、试剂及除杂装置 第四步:常见的除杂方案→(1)分液,主要分离有机混合物与除杂时加入的酸、碱、盐溶液;(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有机混合物 第五步:产品性质的检验或验证→一般根据产物的官能团性质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或验证 第六步:产品产率或转化率的计算→利用有机反应方程式及关系式,结合题给信息并考虑损耗进行计算二、题型分类

【典例1】【2019·全国卷Ⅰ,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解析】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项正确;四氯化碳

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项错误。 【典例2】【2018·全国卷Ⅰ,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答案】D 【解析】A是制备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D是蒸发操作,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实验一 明矾的制备

实验1 明矾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明矾的制备方法; 2.认识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3.练习和掌握溶解、过滤、结晶以及沉淀的转移和洗涤等无机制备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和测量产品熔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钠Na[Al(OH)4],再用稀H2SO4调节溶液的pH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铝。硫酸铝能同碱金属硫酸盐如硫酸钾在水溶液中结合成一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同晶的复盐,此复盐称为明矾[KAl(SO4)2·12H2O]。当冷却溶液时,明矾则以大块晶体结晶出来。 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2Al + 2NaOH + 6H2O =2Na[Al(OH)4] + 3H2↑ 2Na[Al(OH)4] + H2SO4=2Al(OH)3↓+ Na2SO4+ 2H2O 2Al(OH)3+ 3H2SO4=Al2(SO4)3+ 6 H2O Al2(SO4)3+ K2SO4+ 24H2O==2KAl(SO4)2·12H2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量筒,普通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蒸发皿,酒精灯,台秤,毛细管,提勒管等。 H2SO4(3mol·L-1),NaOH(s),K2SO4 (s),铝屑,pH试纸(1~14)。四、实验步骤 1.制备Na[Al(OH)4] 在台秤上用表面皿快速称取固体氢氧化钠2g,迅速将其转移至250mL的烧杯中,加40mL水温热溶解。称量1g铝屑,切碎,分次放入溶液中。将烧杯置于热水浴中加热(反应激烈,防止溅出)。反应完毕后,趁热用普通漏斗过滤。 2.氢氧化铝的生成和洗涤在上述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加入8mL左右的

实验报告-利用铝箔制备明矾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利用铝箔制备明矾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废弃物利用的意义及其经济价值。(因为用铝箔做原料,所以没有涉及。) 2.了解用废铝罐制备明矾的实验原理。 3.练习煤气灯使用、台秤称量,学习溶解、过滤、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了解冰水 浴的使用。 三、实验原理: 1.铝与KOH的反应: 2Al + 2 KOH + 6H2O →2Al(OH)4- + 2K+ + 3H2 2.加入H2SO4 的反应: Al(OH)4- + H+→Al(OH)3↓+ H2O 3.继续加入H2SO4 的反应: Al(OH)3↓+ 3 H+ →Al3+ + 3 H2O 4.加入M3+生成明矾: K+ + Al3+ + 2SO42- + 12 H2O →KAl(SO4)2·12 H2O 四、实验用品: 铝箔、KOH(1mol/L)、H2SO4(6mol/L) 五、实验步骤及现象: 1.用电子天平称取1g铝箔——铝箔的质量恰好为1.00g。 2.量取1mol/L的KOH溶液60ml于250ml烧杯中,将铝箔撕成细条放入烧杯中—— 铝与KOH溶液反应,产生气泡速度逐渐加快。 3.用煤气灯加热烧杯——铝箔逐渐溶解,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最终全部溶解。 4.略冷却后,用布氏漏斗减压过滤溶液——滤去灰黑色的不溶物,得到无色清液。 5.将滤液转移至150ml的新烧杯中,并取25ml的6mol/L H2SO4 溶液在搅拌下缓慢加 入烧杯中——刚加入硫酸时,烧杯中逐渐生成白色沉淀;后随着硫酸继续加入,少 量沉淀溶解,但杯底仍有较多白色沉淀。 6.用煤气灯加热烧杯——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加热溶液至沸腾,待溶液剩余大约60ml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

1、已知某种燃料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为了测定这种燃料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可将气 态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得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结果(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 实验前实验后 (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101.1g 102.9g (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312.0g 314.2g 根据实验数据求: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质量为 g,假设广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 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g; (3)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4)该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已知这种燃料的每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该燃料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答案:(1)1.8 5 (2)0.2 (3)0.6 (4)3∶1 (5)CH4O CH3OH 2、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的分离的是() A B C D 答案:D 3、右图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乙烯及验证乙烯性质的部分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中加入的两种试剂是; (2)温度计的作用是,碎瓷片的作 用是; (3)写出实验中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4)甲同学认为: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原因是烧 瓶中液体呈棕黑色而产生气体。乙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试管 中另一个现象可证明乙烯具有不饱和性,这个现象是。 丙同学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提出了将杂质气体吸收后,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5)处理上述实验中烧瓶内废液的正确操作是 。 A .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 C .将水倒入烧瓶中 D .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答案:(1)乙醇,浓硫酸; (2)控制反应温度在170℃,防止暴沸; (3)CH 3CH 2OH o 170C ????→浓硫酸 CH 2==CH 2↑+H 2O (4)SO 2;有不溶于水的油状物生成;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 ,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 试纸验证。 (5)D 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净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 题。 (1)A 中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2)制乙炔时,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的原因是 ; (3)用电石制的乙炔中常含有H 2S 、PH 3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 (填序号,下同)装 置,气体应从 进;干燥乙炔最好选用 装置。(提示:PH 3与CuSO 4反应可生成Cu 3P 沉淀) 答案:(1)CaC 2+2H 2O →C 2H 2↑+Ca(OH)2 (2)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C d D 5、某化学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 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 中(A 下端活塞关系)。 (1)写出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观察到A 中的现象是 。 (3)实验结束时,打开A 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 中,充分振荡,目 的是 ,写出有关的化 学方程式: 。 (4)C 中盛放CCl 4的作用是 。 答案:(1) (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 容器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 2 +2 NaOH =NaBr + NaBrO+ H 2O 或3Br 2 + 6NaOH = 5NaBr + NaBrO 3 + 3H 2O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6、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明矾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

明矾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 1 实验目的 ( 1 )学会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废铝制备明矾的方法; ( 2 )巩固溶解度概念及其应用; ( 3 )学习从溶液中培养晶体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原理 ( 1 )明矾的制备 将铝溶于稀氢氧化钾溶液制得偏铝酸钾: 往偏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能生成溶解度较小的复盐明矾 [KAl(SO 4)2·12H 2O] 反应式为: 不同温度下明矾、硫酸铝、硫酸钾的溶解度( 100gH 2O 中)如下表所示: ( 2 )单晶的培养 要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原理上来说有两种方法。以图1的溶解度曲线的过溶解度曲线为例,为溶解度曲线,在曲线的下方为不饱和区域。若从处于不饱和区域的 A 点状态的溶液出发,要使晶体析出,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用 的过程,即保持浓度一定,降低温度的冷却法;另一种办法是采用 的过程,即保持温度一定,增加浓度的蒸发法。用这样的方法使溶液的状态进入到 线上方区域。一进到这个区域一般就有晶核产生和成长。但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虽处于这个区域,溶液中并不析出晶体,成为过饱和溶液。可是过饱和度是有界限的,一旦达到某种界限时,稍加震动就会有新的,较

多的晶体析出(在图中,表示过饱和的界限,此曲线称为过溶解度曲线)。 在和之间的区域为准稳定区域。要使晶体能较大地成长起来,就应当使溶液处于准稳定区域,让它慢慢地成长,而不使细小的晶体析出。 (3 )制备工艺路线 3 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100cm3烧杯,玻璃漏斗,漏斗架,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表面皿,玻璃棒,试管,台秤,电加热套,温度计。 (2 )试剂 废铝(可用铝质牙膏壳、铝合金罐头盒、易拉缺勤、铝导线等),KOH (1.5mol·dm-3),NH3 · H2O (6mol·dm-3),H2SO4(9mol·dm -3),HAc (6mol·dm-3),KAl(SO4)2·12H2O 晶种,BaCl2(1mol·dm-3),Na3[Co(NO2)6]溶液,铝试剂,pH 试纸,涤纶线。 4 实验内容 (1 )KAl(SO4)2·12H2O 的制备 取50cm3 1.5mol · dm-3 KOH 溶液,分多次加入2g 废铝(反应激烈,防止溅入眼内),反应完毕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取清液稀释到100cm3,在不断搅拌下,滴加9mol·dm-3H2SO4(按化学反应式计量)。加热至沉淀完全溶解,并适当浓缩溶液,然后用自来水冷却结晶,抽滤,所得晶体即为KAl(SO4)2·12H2O 。(2 )产品的定性检测 鉴定产品为硫酸盐、铝盐及钾盐。 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加入HAc 溶液(6mol·dm-3)呈微酸性(pH=6~7 ),分成两份。一份加入几滴Na3[Co(NO2)6]溶液,若试管中有黄色沉淀,表示有K +存在;另一份加入几滴铝试剂,摇荡后,放置片刻,再加NH3·H2O(6mol·dm-3) 碱化,置于水溶上加热,如沉淀为红色,表示有Al3+存在。 (3 )明矾单晶的培养 KAl(SO4)2·12H2O 为正八面体晶形。为获得棱角完整、透明的单晶,应让籽

芳香烃习题

A. B. C.CH 3CH 3C 2H 5CH 3CH 3CH 3CH 3 D.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习题 一、选择题 1、能说明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是( ) A .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 .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 .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2、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 A . B . C . D . 3、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 .甲苯的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 .1 mol 甲苯与3 molH 2发生加成反应 4.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y ,完全燃烧,需用3molO 2,则 ( ) A .x =2,y =2 B .x =2,y =4 C .x =3,y=6 D .x=3,y =8 5.欲将苯、硝基苯、己烯鉴别开来,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 ) A .石蕊试液 B .KMn04溶液 C .水 D .溴水 6.下列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其组成的通式是C n H2n-6 B .分子里含有苯环的烃 C .分子里含有苯环的有机物 D .苯及其同系物的总称 7.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其中正确的是 ( ) A .苯中的甲苯(溴水) B .四氯化碳中的乙醇(水) C 8A .CH 4与C 3H 8 B .9、某烃的分子式为,它不能使 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H=CH 2C 2H 5C CH C CH

硫酸铝钾大晶体的制备

硫酸铝钾大晶体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从铝制备硫酸铝钾的原理及过程。 2.了解从水溶液中培养大晶体的方法,制备硫酸铝钾大晶体。 3.熟练掌握溶解、结晶、抽滤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名明矾,是明矾石的提炼品。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学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等作用。一些中医用明矾来治疗高脂血症、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咯血等疾病。高考中,涉及硫酸铝钾的常考方程式: 当氢氧化钡足量:KAl(SO4)2+2Ba(OH)2=2BaSO 4↓+KAlO 2+2H 2O 离子方程式:Al 3+ + 2SO 42- + 2Ba 2+ + 4OH -=2BaSO 4 ↓+ AlO 2- + 2H 2O 当氢氧化钡少量: 3 Ba(OH)2+2KAl (SO 4)2=2Al(OH)3↓+3 BaSO 4↓+K 2SO 4 离子方程式:3Ba 2+ +6OH - +2Al 3+ +3SO 42-=2Al(OH)3↓+3BaSO 4↓ 此外,明矾还是传统的食品改良剂和膨松剂,常用作油条、粉丝、米粉等食品生产的添加剂。明矾是传统的净水剂,一直被人们所广泛使用。但同时,由于含有铝离子,所以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份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由于该物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固将制备该晶体作为实验课题。 1、制备方法: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金属铝中其他杂质不溶于NaOH 溶液,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铝酸钠。用H2SO4调节此溶液的pH 为8~9,即有Al(OH)3沉淀产生,分离后在沉淀中加入H2SO4使Al(OH)3溶解,反应式如下: 3 H2SO4+ 2 Al(OH)3→2Al2(SO4)3+6H2O 在Al2(SO4)3中加入等量的K2SO4固体,即可得硫酸铝钾 Al2(SO4)3+ K2SO4 +24H2O →2KAl(SO4)2·12H2O↓ 2、溶解度 (1)硫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 温度 :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

废铝箔之硫酸铝钾大晶体及碱式碳酸铜制备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实验题目:由废铝箔制备硫酸铝钾大晶体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对铝和氢氧化铝两性的认识,掌握复盐晶体的制备方法; 2、了解从水溶液中培养大晶体的方法,制备硫酸铝钾大晶体。 3、掌握沉淀与溶液分离的几种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明矾的性状 明矾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化学式KAl(SO4)2·12H2O,式量474.39,正八面体晶形,有玻璃光泽,密度1.757g/cm3,熔点92.5℃。64.5℃时失去9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20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5.90g。 表1 溶解度的参照表

O 0 0 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作者: 凤呜大王* 154.0 2、明矾晶体的实验制备原理 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钾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钾K[Al(OH)4],用稀H 2SO 4调节溶液的pH 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溶液浓缩后经冷却有较小的同晶复盐,此复盐称为明矾[KAl(SO 4)2·12H 2O ]。小晶体经过数天的培养,明矾则以大块晶体结晶出来。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2Al + 2KOH + 6H 2O ══ 2K[Al(OH)4] + 3H 2↑ 2 K[Al(OH)4] + H 2SO 4 ══ 2Al(OH)3↓+ K 2SO 4 + 2H 2O 2Al(OH)3 + 3H 2SO 4 ══ Al 2(SO 4)3 + 6 H 2O Al 2 (SO 4)3 + K 2SO 4 + 24H 2O ══2KAl(SO 4)2·12H 2O 三、实验步骤 1、工艺流程图 废铝→溶解→过滤→酸化→浓缩→结晶→过滤单晶培养→明矾单 晶 KOH ↘ H 2SO 4 ↘ K 2SO 4 ↘

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烃和卤代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2.可以用来鉴别气态烷烃和烯烃,又可以用来除去烷烃中混有的少量烯烃的操作方法是() A.混合气通过盛CCl4的洗气瓶 B.混合气跟氯气混合 C.混合气通过盛水的洗气瓶 D.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3.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空气量的比较中正确是() A.烷烃最多 B.烯烃最多 C.炔烃最多 D.三者一样多 4.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5.下列有关简单的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A.①和③ B.②和③ C.只有① D.①和② 6.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A.③④ B.②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⑤⑥

7.乙苯的一氯代物的结构共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8.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该“绿色汽车”的燃料是() A.甲醇 B.汽油 C.柴油 D.重油 10.以下物质:(1) 甲烷 (2) 苯 (3) 聚乙烯 (4) 聚乙炔 (5) 2-丁炔 (6) 环己烷 (7) 邻二甲苯 (8) 苯乙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天平称量 实验一天平称量 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一.实验预习与思考 1.电子天平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几点? 2.称样中常用哪几种称量方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直接称量法?什么情况下使用差减称量法? 3.请说明称完样品后应做的结束工作。

实验一天平称量二.实验结果与讨论 1.直接法称量 钢块编号: 重量g 2.加量法(固定重量称量法)称量 按照g称量要求,称取样品一份。 实际称得g。 3.差减法称量 按照g称量范围,称取样品三份。 ⑴⑵⑶ W初 W终 W(g)

实验二氯化钠的提纯 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一.实验预习与思考 1.请简述本实验所应用的原理,并写出本实验涉及的主要的化学反应式。2.本实验中先除SO42-,后除Ca2+ 、Mg2+ 等离子的次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去除Ca2+、Mg2+、Ba2+ 等离子时能否用其它可溶性碳酸盐代替Na2CO3?4.为何要用HCl把溶液调节为pH 3~4?能否用其它酸?

5.蒸发浓缩过程中,为什么应将蒸发皿周边析出的固体及时拨入溶液中? 6.在检验产品纯度时,能否用自来水溶解NaCl?为什么? 7.仔细阅读实验基础知识中p.24试剂取用规则,p.16煤气灯使用,p.33蒸发浓缩与结晶,p.35常压过滤、减压过滤、离心分离等有关内容。 二.实验部分 1.提纯步骤及相应现象和数据记录 提纯实验步骤(包括所用试剂与实际用量):现象和数据:

2.定性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实验结果: 原料粗盐重g,获得提纯产物NaCl重g,产率 产物纯度分析结论: 2.问题与讨论: (1).用化学方法除去杂质时,选择除杂试剂的标准是什么? (2). 加沉淀剂除杂质时,为了得到较大晶粒的沉淀,沉淀的条件是什么? (3).你认为本实验中影响提纯产物产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前言 冷却热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可以得到硫酸铜晶体,但晶体析出的情况、形状大小都会因实验用品的差异、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有所不同。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参照初三化学【下册】课本P40中明矾晶体的制取方法和借鉴往届学生制作硫酸铜晶体的经验,结合网上查找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制取硫酸铜晶体的实验,共耗时10天才成功完成。 一、实验仪器、药品、材料 线圈,碗一个,硬纸片一张、硫酸铜粉末若干。 二、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的水,并加入足量硫酸铜; 2.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3.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模型放入碗中; 4.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5.取出线圈后往烧杯中加入温水,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溶液, 并补充适量硫酸铜,使其饱和; 6.用硬纸片盖好,静置过夜;每天观察,重复5、6项的操作过程。 7.三、实验注意 1. 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 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 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 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 杯包好。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 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论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快晶体的成形速率; (2)使用铁丝作为模型,不能使硫酸铜饱和溶液结晶,因为Fe的金属活动性 比Cu强,能与CuSO 4反应(Fe+CuSO 4 =Cu+FeSO 4 )生成绿色的硫酸亚铁和铜; (3)铜丝表面缠上棉线的模型,能较好地析出硫酸铜晶体: (4)模型必须悬挂在溶液中,若模型与杯壁贴合,冷却后溶液析出的晶体将附着在线圈和杯壁之间,成形的晶体形状不规则。 六、问题与探究 Q:为什么不同的材料结晶情况不同? A:根据结晶原理,晶体的生长是溶质在晶核表面不断堆积的结果,对澄清的过饱和溶液,在介稳区内是不会产生晶核的,必须靠外界加入的晶种,才能使溶液中的溶质生长到晶种的表面上,而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微粒、尘埃、容器界面的粗糙度、容器的震动等都会诱发成核。

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

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

明矾的制备、组分含量测定及其晶体的培养 一.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无机物的提取、提纯、制备、分析等方法的操作及方案设计。 2. 学习设计综合利用废旧物的化学方法。 3. 学习从溶液中培养晶体的原理和方法。 4. 自行设计鉴定产品的组成、纯度和产率的方法,并鉴定之。 仪器和试剂 (1)仪器:100cm3烧杯,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玻璃棒,试管,电子天平,容量瓶(250 mL、100mL),移液管,锥形瓶(两个),烘箱。 (2)试剂废铝(易拉罐),NH3 · H2O(6mol·dm-3),H2SO4(9mol·dm -3),KAl(SO4)2·12H2O 晶种,EDTA溶液(0.02599mol·L-1),二甲酚橙(XO,2g·L-1)水溶液,HCl(6mol·L-1,3mol·L-1),NH3·H2O(1+1),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0g·L-1),Zn2+(0.02581 mol·L-1);NH4F溶液:200 g·L-1,贮于塑料瓶中; KOH溶液:1.5mol/L 取8.416g KOH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氯化钡溶液:0.25g/mL ,取25.45克氯化钡溶于100mL蒸馏水中; 硫酸根标准贮备溶液:550u g/mL,准确称取1.3522g已烘干的基准硫酸钾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二. 实验提要 目前使用的铝制品的包装和用具较多,因此废旧饮料罐、盒,铝质导线等废铝很多,设计简便的方法由铝制的易拉罐制备明矾(KAl(SO4)2·12H2O),并培养明矾的单晶,计算产率和鉴定产品的质量。

1、实验原理 (1)明矾的制备 将铝溶于稀氢氧化钾溶液制得偏铝酸钾: 2Al+2KOH+2H2O=2KAlO2+3H2 往偏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能生成溶解度较小的复盐 KAl(SO4)2·12H2O] 反应式为: KAlO2+2H2SO4+10H2O=KAl(SO4)2.12H2O 不同温度下明矾、硫酸铝、硫酸钾的溶解度( 100gH2O 中)如下表所示: 温度 T/K 物质种类273 283 293 303 313 333 353 363 KAl(SO4)2·12H2O/g 3.00 3.99 5.90 8.39 11.7 24.8 71.0 109 243 K2SO4/g 7.4 9.3 11.1 13.0 14.8 18.2 21.4 22.9 单晶的培养 要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原理上来说有 两种方法。以图1的溶解度曲线的过溶解度曲 线为例,为溶解度曲线,在曲线的下方为 不饱和区域。若从处于不饱和区域的 A 点状态 的溶液出发,要使晶体析出,其中一种方法是 采用的过程,即保持浓度一定,降低温度的冷却法;另一种办法是采用的过程,即保持温度一定,增加浓度的蒸发法。用这样的方法使溶液的状态进入到线上方区域。一进到这个区域一般就有晶核产生和成长。但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虽处于这个区域,溶液中并不析出晶体,成为过饱和溶液。可是过饱和度是有界限的,一旦达到某种界限时,稍加震动就会有新的,较多的晶体析出(在图中,表示过饱和的界限,此曲线称为过溶解度曲线)。在和之间的区域为准稳定区域。要使晶体能较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