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篇一: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化工生产易燃易爆,每年发生此类事故的比例都较高,小编在网上

整理了10起化工企业爆炸事故的案例,供同行们鉴阅。

一:山西某化工厂冷凝水闪蒸器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

系列冷凝水闪蒸器 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

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

2.事故原因

(1)该设备在停运期间,排水阀f6被关闭,进水阀严重泄漏,当压力

为5.6mpa的冷凝水不断流入 nt112时,压力逐渐升高,又不能排

水卸压,致使其超压破裂,发生爆炸。

(2) 冷凝水闪蒸器nt112,在停用关闭阀门f1的状态下与安全阀不相通,安全阀不能起到泄压作用,没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3)管理不严,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f6,巡检不到位,交接班无记录,也未口头交接说明。

3.防范措施

(1)对安全阀设置不合理问题进行完善,并对其他工艺系统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备用设备隔离措施要严密,针对备用设备隔离不严问题,必须加

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状态,要全面掌握,

尤其是关键阀门的开关状态必须明确制度,必要时对开关阀门采取

上锁措施。

(3)进一步完善监控仪表、仪器和设备。

进一步研究深化、细化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的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查

找和处理事故隐患。

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1987年6月22日14时05分,安徽省阜阳地区毫州市化肥厂,派

往太和化肥厂装运液氨21台储罐车在返厂途中,行驶到仉邱区港集

乡时,液氨储罐尾部已向外冒白色氨雾,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液氨

储罐发生爆炸。爆炸后重77.4公斤的储罐后封头飞出64.4米远,直径0.8米、长3米重达770公斤的罐体挣断四根由8号钢丝制成的

固定绳,向前冲去,先摧毁驾驶室, 挤死一名驾驶员,冲出95.7米

远时又撞死3人。从罐内泄出的液氨和氨气使87名赶集的农民灼伤、中毒,先后66人住院治疗。液氨和氨气扩散后覆盖约200棵树和约7000平方米的农田作物均被毁。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

49人重伤。

2.事故原因

(1)液氨储罐制造质量低劣。该储罐的纵、环焊缝均未开坡口,所有

的焊缝均未焊透,10毫米厚的钢板,熔合深度乎均为4毫米,x光

拍片检查,全部不合格,该罐原是一台固定式容器,由毫州市化肥

厂自行改制为汽车储罐。但因无整体底座,无法与汽车车厢连接,

而且只装了压力表和安全阀,其他附件均未安装。

(2)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混乱。该罐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过检查,厂方

对罐体质量情况一无所知。爆炸前,罐体上已出现多处裂纹,有的

裂纹距外表面仅1毫米。

(3)充装违反规定。充装前未进行检查,充装时也没有进行称重,充

装没有记录,计量仅凭估计,不能保证充装量小于规定值。

(4)违反危险品运输规定。未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危险品运输许可证,也未遵守严禁危险品运输通过人口稠密地区的规定。

3.防范措施

(1)对压力容器开展深入地安全大检查。对制造质量低劣的存有安全

隐患的压力容器,要采取严格措施进行处理,缺陷严重的要坚决停用。对超期未检验的压力容器要进行检验,对自行改造的压力容器

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更新。新压力容器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必须由

具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以杜绝质量低劣的压力容器

投入使用。

(2)严格危险品的运输。运输危险品必须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手续,

并应按指定的时间和行驶路线运输,以避免发生事故和扩大事故的

危害程度。

(3)严格液化气体的充装管理。充装前必须对储存容器进行检查,不

合格的不能充装。充装时要认真计量,防止过量充装。

三: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母液沉降罐除锈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2007年7月27日8时55分左右,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发生

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位于敬仲镇

工业区,职工人数100人,主要产品为甲醛、乙醛、季戊四醇,副

产甲酸钠、甲酸钙。2007年7月 23日,公司生产经理齐建军联系

无资质施工队负责人许金年为本公司一新建的季戊四醇母液沉降罐

进行除锈防腐。双方签定安全合同后, 7月25日下午许金年带领操

作工陈光亮、陈长军开始除锈作业。7月27 日早上,许金年安排陈

光亮、陈长军轮流进罐作业,二人在未启用罐底部空气压缩机的情

况下进行防腐作业。8时55分左右,该罐突然发生爆炸,造成2人

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

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在防腐施工前及防腐作业过程中,未按

规定对罐内前期涂刷的防腐涂料挥发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分析,且

施工人员违规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抽风机等电器,致使罐内达到

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遇电火花发生爆炸。

3.防范措施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按规定对受限空间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

分析。

(2)施工人员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四: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2004年10月27日,大庆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公司四分公司,在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硫磺回收车间64万吨/年酸性水汽提装置

v402 原料水罐施工作业时,发生了重大爆炸事故,死亡7人,造成

经济损失192万元。现将大庆石化 10.27 事故汇报如下: 2004年10

月20日,64万吨/年酸性水汽提装置v403原料水罐发生撕裂事故,造成该装置停产。为尽快修复破损设备,恢复生产,大庆石化分公

司炼油厂机动处根据大庆石化《关联交易合同》,将抢修作业委托

给大庆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公司。该公司接到大庆石化分公

司炼油厂硫磺回收车间v403原料水罐维修计划书后,安排下属的四

分公司承担该次修复施工作业任务。修复过程中,为了加入盲板,

需要将v406与v407两个水封罐,以及原料水罐v402与v403的连

接平台吊下。

10月27日上午8时,四分公司施工员带领16名施工人员到达现场。8时20分,施工员带领两名管工开始在v402罐顶安装第17块盲板。

8 时25分,吊车起吊v406罐和v402罐连接管线,管工将盲板放入

法兰内,并准备吹扫。8时45分,吹扫完毕后,管工将法兰螺栓紧固。9时20 分左右,施工员到硫磺回收车间安全员处取回火票,并

将火票送给v402罐顶气焊工,同时硫磺回收车间设备主任、设备员、监火员和操作工也到v402罐顶。9时40分左右,在生产单位的指

导配合下,气焊工开始在v402罐顶排气线0.8米处动火切割。9时

44分,管线切割约一半时,v402罐发生爆炸着火。10时45分,火

被彻底扑灭。爆炸导致2 人当场死亡、5人失踪。10月29日13时许,5名失踪人员遗体全部找到。死亡的7人中,3人为大庆石化总

厂临时用工,4人为大庆石化分公司员工。

2.事故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v402原料水罐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从与 v402罐相连接的dn200管线根部焊缝,或v402罐壁与罐顶板连接焊缝

开裂处泄漏,遇到在v402罐上气割dn200管线作业的明火或飞溅

的熔渣,引起爆炸。

10.27 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由于三违造成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大庆石化总厂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

问题:

(1)违反火票办理程序,执行用火制度不严格。动火人未在火票相应

栏目中签字确认,而由施工员代签。在动火点未作有毒有害及易燃

易爆气体采样分析、动火作业措施还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就进行动

火作业,没有履行相互监督的责任,违反了《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2)违反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吊装作业违章操作。吊车在施

工现场起吊dn200管线时,该管线一端与v406罐相连,另一端通

过法兰与v402罐相连,在这种情况下起吊,违反了《起重吊装作业

安全规定》。

(3)违反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气焊工无证上岗。在v402罐顶动火切割dn200管线的气焊工,没有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操作证,安全意识低下,自我保护意识差。

(4)不重视风险评估,对现场危害因素识别不够。施工人员对 v402酸性水罐存在的风险不清楚,对现场危害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

防控措施。

3.防范措施

第一,事故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违章指挥就是害人,

违章作业就是害人害己,无论是谁,都必须深刻认识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和谐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自

我保护意识,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根本,真正把安全

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做到以人为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绝不能放松,绝不能麻痹。

第二,事故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以严格管理贯穿全过程、落实

到全方位,保证安全监督管理执行有效。事故虽然发生在基层,但

是根源在领导、责任在领导。作为领导干部,在安全工作上只能加强,不能疏忽;只有补位,没有越位;宁听严格管理招来的骂声,不听事故发生带来的哭声,一定要认真落实陈总安全思想要严肃、安全管理要严格、安全制度要严谨、安全组织要严密、安全纪律要严明

的五严要求,真正把安全工作做严、做实、做细、做好。

第三,事故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在细节上夯实三基工作,为本质安全打牢坚实的基础。细节决定成败,安全工作更是如此,安全

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在基层,落脚点在现场,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

把强三基、反三违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必须强化基本素质培训,解决不知不会、无知无畏的问题;必须在基层的细节和小事上严格监督管理,解决心存侥幸、习惯违章的问题;必须严格规范工艺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解决粗心大意、操作失误的问题。

第四,事故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把具体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

环节,实现安全工作的全过程受控。

五: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1990年12月28日9时50分,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发生爆炸,死亡4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96800元,间接经济损失28000元。由于调试现场在野外,除空气压缩机损坏外,没有其它损坏。该储气箱是由湖南某压缩机厂制造的,1989年8月出厂。出厂时材质方面无资料,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出厂检验,如:射线检测、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该储气箱直径为750毫米,长为1500毫米,厚为6毫米。所有焊缝均为手工电孤焊,环向焊缝为单面无垫板对接焊。

1990年10月28日区长组织空压机手对空压机进行检查调试,确认无问题后进行启动空负荷运转,未发现异常,即将进气手柄拨至负

荷位置,运转一分钟后,储气箱就发生爆炸。爆炸后,靠近操作侧

一端装有滤油装置的封头环焊缝全部断开,封头飞出100多米远,

筒体向另一侧飞出5-6米远,撞到石头上致使严重变形破裂。检查焊缝时发现在丁字焊缝处损坏,周长2250毫米的环焊缝上只有两处焊透,分别为180 毫米和50毫米,其余焊缝均为未焊透,焊接金属熔

深厚度仅为3-4 毫米,且存在气孔、夹渣等缺陷。此外,在压缩机

调试时操作人员对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进行了检查,均齐全、灵敏,操作人员的操作程序也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2.事故原因

(1)造成这起爆炸事故之直接原因是该压缩机厂制造的油气分离储气

箱产品质量低劣,不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要求。因此,在设备调试

时即发生设备爆炸事故。

(2)压力容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使用登记

手续。在技术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应先核实设备质量状况,在情况

不明时,盲目进行调试,使存在的事故隐患没能及时发现。

(3)设备调试现场没有依据有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设备周围工

人太多,导致较大的伤亡。

3.防范措施

(1)压力容器制造厂,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注重产品安全质量,特别是对机械设备附属的压力容器,其产品质量也应满足相应国家

标准的要求,以保证使用的安全。

(2)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到劳动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在领取了压力容器使用证之后,再

投入使用,以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压力容器在资料

不全,情况不明时,决不盲目调试使用。

六: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受某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一厂的委托,核工业部第五安装公司,于

1986 年3月15日对化工一厂的换热器进行气密性试验。16时35

分时,气压达到3.5兆帕时突然发生爆炸,试压环紧固螺栓被拉断,螺母脱落,换热器管束与壳体分离,重量达四吨的管束在向前方冲

出8米后,撞到载有空气压缩机的黄河牌载重卡车上,卡车被推移

2.3米,管束从原地冲出8米,重量达2吨的壳体向相反方向飞出38.5米,撞到地桩上。两台换热器重叠,连接支座螺栓被剪断,连

接法兰短管被拉断,两台设备脱开。重6吨的未爆炸换热器受反作

用力,整个向东南方向移位8 米左右,并转向170度。在现场工作

的四人因爆炸死亡。爆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000元,间接经济损

失25000元。

2.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违反操作。爆炸的换热器共有40个紧固螺栓,但操作人

员只装13只螺栓就进行气密性试验,且因试压环厚度比原连接法兰

厚4.7厘米,原螺栓长度不够,但操作工仍凑合用原螺栓,在承载螺栓数量减少一大半的情况下,每只螺栓所能承受的载荷又有明显下降,由于实际每只螺栓承载量大大超过设计规定的承载能力,致使

螺栓被拉断后,换热器发生爆炸。这是一起典型的因违章操作导致

爆炸的事故。

(2)现场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直接参加现场工作的主

要人员在试验前请假回家,将工作委托他人。试验前没有人对安全

防护措施和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3.防范措施

(1)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职工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杜绝违章作业现象。

(3)加强对现场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现场工作一定要分工明确,

职责清楚,各司其职,严格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尿素项目试车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2007年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

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

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发生在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中,该生产线由造气、脱硫、

脱碳、净化、压缩、合成等工艺单元组成,发生爆炸的是压缩工序2

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该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

尿素生产线,于2007年6月开始单机试车,7月5日单机调试完毕,由企业内部组织项目验收。7 月10日2号压缩机单机调试、空气试

压(试压至18mpa)、二氧化碳置换完毕。7月11日15时30分,开

始正式投料试车,先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工作压力 24mpa)送气试车。23时50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

成8人当场死亡,一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

分死亡,一人轻伤。事故还造成部分厂房顶棚坍塌和仪表盘烧毁。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先后发生两次爆炸。经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

分析,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油水分离器之后、第一

角阀前1米处的管线,另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两个

角阀之间的管线(第一角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角阀处于开启状态)。

2.事故原因

(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后,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经初步分析判断,排除了化学爆炸和压缩机出口超压的可能,爆炸为物理爆炸。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存在强度不够、焊接质量差、管线使用前没有试压等严重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2)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建设项目未经设立安全审查。该公司将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 年尿素改扩建项目(总投资9724万元),拆分为化肥一厂造气、压缩工序技术改造项目(投资4868万元) 和化肥一厂合成氨及尿素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4856万元) 两个项目,分别于2006年4月 26日和5月30日向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委员会备案后即开工建设,未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属违规建设项目。

②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混乱。该项目无统一设计,仅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就组织项目建设,有的单元采取设计、制造、安装整体招标,有的单元采取企业自行设计、市场采购、委托施工方式,有的直接按旧图纸组织施工。与事故有关的2号压缩机由沈阳金博气体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并负责压缩机出口阀前的辅助管线设计。项目没有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选择具有资质的施工、安装单位进行施工和安装。试车前没有制定周密的试车方案,高压管线投用前没有经过水压试验。

③拒不执行安全监管部门停止施工和停止试车的监管指令。2007年

1 月,德州市和平原县安全监管部门发现该公司未经建设项目安全设立许可后,责令其停止项目建设,该公司才开始补办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手续,但没有停止项目建设。7月7日,由德州市安全监管局组织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安全设立许可审查,明确提出该项目的平面布置和部分装置之间距离不符合要求,责令企业抓紧整改,但企业在未进行整改、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进行试车,试车过程中发生了爆炸。

3.防范措施

(1)汲取事故教训,建立和健全工程管理、物资供应、材料出入库、特种设备管理、工艺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2)基础建设要按程序进行,接受国家监督,杜绝无证设计、无证施工。

(3)对本次事故所在的改扩建项目中的压力管道,要由有资质的设计

单位对其重新进行复核;对所有焊口进行射线探伤检查,对不合格焊

口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返修;对所有使用旧管线的部位拆

除更换;要查清管线、弯头的来源,对来源不清的管线、弯头应更换;

对所有钢管、弯头进行硬度检验,发现硬度异常的管件应更换; 分段

进行水压试验以校验其强度。

(4)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等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应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依法向发改、经贸、环保、

建设、消防、安监、质监等部门申报有关情况,办理有关手续,手

续不全或环评、安评中提出的隐患、问题没整改的,不得开工建设。

(5)新的生产装置建成后,要制定周密细致的开车试生产方案,开车

试生产方案要报安监部门备案。同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

效救援措施,尽量减少现场无关作业人员,一旦发生意外,最大限

度的降低各种损失。

八:煤气发电厂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山西省潞城市潞宝焦化实业总公司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

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此锅炉型号为 shs20-

2.45/400-q,用于发电。于1999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

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

2000年9月23日上午10时15分,潞宝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

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从

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

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冷壁

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米。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

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

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80m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

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m处有12m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2人砸死,别造成5

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

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行了妥善处置。潞城市政府

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

2.事故原因

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 处

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集大

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

间发生爆炸。具体分析如下:

(1)当班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全面的认真检查,在点火时未按规程进行

操作,使点火装置的北蝶阀在点火前年于开启状态,是导致此次爆

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煤气发电厂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厂领导没有执行有关的

指挥程序,没有严格要求当班人员执行操作规程,未制止违规操作

行为,责职不明,规章制度不健全也是造成此将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

(3)公司领导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失控,特别是在各厂的协调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和相应规章制度,

对各厂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也是造成此将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

3.防范措施

(1)潞宝集化实业总公司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法律、法规和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从思想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制定出有效的详细的安全措施,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进一步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锅炉安全管理的有关事项

和要求,把锅炉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层层落实,责

任到人,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操作程序规范化,从组织指挥、安全措施、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上彻底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从而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九: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2006年3月13日上午9点10分,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一厂三车间

发生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重伤6人,轻伤 5人,直接经济损失 40 万元。

3月13日上午9点10分,德齐龙化工集团一厂三车间在工作压力

正常的情况下(该系统设计压力为32mpa,实际操作压力为28.6-

29.2mpa),2 号4m40压缩机六段油分出口止回阀法兰与进口管(管

道直径102mm) 突然脱落,造成氮氢气体(氮气25%、氢气73%、

甲烷2%)瞬间泄漏,大量泄漏的氢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4-74.2%),遇被弹出的止回阀摩擦撞击铁管产生火花引发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1 人受伤。因爆炸所形成的冲击波,造成车间后面的煤气管道震裂泄漏引发大火。事故发生后,德齐龙化工集团迅速启动厂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厂内消防员、消防车及时赶赴现场灭火的同时,及时报警增援。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闻讯后,及时赶往现场,立即启动县级应急救援预案,冒着生命危险指挥抢险救护工作,受伤职工被立即送往医院,得到了及时抢救和治疗。在消防官兵和本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10时40分,明火全部扑灭,消除了安全隐患,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2.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经现场勘察和多方调查确认,一厂三车间2号4m40压缩机六段油分出口止回阀因法兰内螺纹小径超差与进口管突然脱落,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法兰内螺纹0 ~180 超差1.538mm、90 ~270 超差

1.618mm)。

(2)主要原因

①一厂三车间2号4m40压缩机包括六段油分出口止回阀组件是德齐龙化工集团2000年3月从沈阳石化气体压缩机厂成套购进,当年6月份安装投入运行。事故发生后,调查组与厂家取得联系,厂家书面同意德齐龙化工集团配合调查组进行设备鉴定工作。随后调查组即组织公证、公安、质监、安监等部门对止回阀进行了切割,并对现场进行了全程拍摄。止回阀切下后,质监局进行了封存。调查组立即派人赶赴南京工业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和中石化南京设备失效分析及预防研究中心,对脱落的止回阀下法兰和进口管的材质、螺纹进行了质量鉴定。经鉴定,法兰内螺纹大径、小径与标准规定值有偏差。后经专家组技术分析认定,法兰内螺纹小径偏差超标较大是导致进口管与法兰脱落的主要原因(法兰内螺纹0 ~180 超差

1.538mm、90 ~ 270 超差1.618mm),从而也是导致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②经调查,由于该企业当时没有建立和落实设备进货质量检验把关制度,购进和使用了不合格产品,加之在设备大修期间没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该设备组件存在的内在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另一原因。

3.防范措施

(1)开展全厂安全生产大检查,特别是对所有压缩机止回阀及其管道

进行重点检查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必须立即更换,做到万无一失,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方可投入运行。

(2)加强设备及配件进厂的质量检验和把关,依据国家相关的技术标

准严格设备、管道及其他原、配件安装前的质量检验,存在质量缺

陷的原、配件严禁使用。

(3)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检修施

工行为,严格检修施工程序,确保检修施工质量。

(4)县质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元件等特种设

备安全大检查,该检测的必须依法检测,未经检测不能保证安全生

产的一律停产整顿,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坚决杜

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十: 林源炼油二催化车间动火作业爆炸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1993的4月14日上午,林源炼油二催化车间准备对碱罐的排碱管

线重新配制。车间安全员按照规定,申请在正常开工的二催化装置

内进行一级用火。13时30分,车间主任、工艺技术员、安全员、检修班长一起到现场,同厂安全处人员一起,对现场进行了动火安全

措施的落实检查,签发了火票,维修工开始动火。14时20分,在开始动火30分钟后,当维修工作气焊修整对接焊口时,碱罐下方通入

碱液泵房内的管沟发生瓦斯爆炸。泵房内外各有8m长的水泥盖板被崩起,崩起的盖板将动火现场的4名维修人员砸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2人,事故中设备未受损坏,生产未受影响。

2.事故原因

在离动火现场9m处,管沟内有一个dg100mm的地漏与装置区排

污下水井相通。管沟盖板上面虽然用水泥沙浆抹平,但日久天长产

生了裂缝,下水井内的瓦斯气体通过地漏串入管沟内,并从裂缝处

串出,遇见明火发生爆炸。

3.防范措施

在炼油厂内动火,一定要对现场认真检查落实防火措施,特别注意

下水井、地沟及地漏等。

更多资料请点击:

【篇二: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火灾,爆炸,泄漏,毒害等重大恶性事故,严重伤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破

坏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这些重大事故是人类不希望的,但同时也为人

类提供的血的教训,是人类以生命为代价的及其宝贵的财富,必须十分珍惜.本章通过对一些过程工业系统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后果. 7.1 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分析

7.1.1 事故概况

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东(营)黄(岛)长管输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

司黄岛油库老罐区,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

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

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份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米,温度为150~

300~c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撤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

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l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象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都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

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黄岛油港烧去.大火殃及

青岛化工进出口黄岛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黄岛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吨油水在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枉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先后三次打电话向青岛市人民政府询问灾情.李鹏总理于13日11时乘飞机赶赴青岛,亲临火灾现场视察指导救灾.李鹏总理指出:要千方百计把火情控制住,一定要防止大火蔓延,确保整个油港的安全.

山东省和青岛市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火场进行了正确的指挥.青岛市全力投入灭火战斗,党政军民一万余人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山东省各地市,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的公安消防部门,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车147辆.黄岛区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

在国务院的统一组织下,全国各地紧急调运了153吨泡沫灭火液及干粉.北海舰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运伤员.

经过5天5夜浴血奋战,13日11时火势得到控制,14日19时大火扑灭,16日18时油区内的残火,地沟暗火全部熄灭,黄岛灭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与火魔搏斗中,灭火人员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经受住浓烟烈火的考验,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满腔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7.1.2 事故原因及分析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

事故发生后,4号,5号两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烧塌,1号,2号,3号拱顶金属油罐烧塌,给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带来很大困难.在排除人为破坏,明火作业i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当时,青岛地区为雷雨天气),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事故原因的焦点集中在雷击的形式上.混凝土油罐遭受雷击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油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

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绕击雷直击;六是罐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

经过对以上雷击形式的勘察取证,综合分析,5号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4种雷击形式;第5种雷击形成可能性极小,理由是:绕击雷绕击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绕击雷的特征是小雷绕击,避雷针越高绕击的可能性越大.当时青岛地区的雷电强度属中等强度,5号罐的避雷针高度为30米,属较低的,故绕击的可能性不大;经现场发掘和清查,罐体上未找到雷击痕迹.因此绕击雷也可以排除.

事故原因极大可能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根据是:

(1)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

(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时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安培.

(3)5号油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

(4)根据电气原理,50~60米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毫米的间隙放电.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压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 (5)5号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共输入1.5万立方米原油.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外,要从更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3)混凝土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黄岛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米高的避雷针,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格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这次勘察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6欧姆,远远大于0.03欧姆规定值.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黄岛油库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式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吨,压力8公斤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分钟,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坎坷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路,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旋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乡,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5)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黄岛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黄岛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立方米,而在施工阶段,仅凭胜利油田一位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l万立方米的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米,远远小于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米.青岛市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盅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7.1.3 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这场特大火灾事故,李鹏总理指示: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要实事求是,举一反三,以这次事故作为改进油库区安全生产的可以借鉴的反面教材.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

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2)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3)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4)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5)研究改进现有油库区防雷,防火,防地震,防污染系统;采用新技术,高技术,建立自动检测报警联防网络,提高油库自防自救能力.

(6)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重大爆炸火灾事故,增强应变能力,制订必要的消防,抢救,疏散,撤离的安全预案,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7.1.4 事故有关人员的处理

(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局长吕某给予记大过处分.

(2)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经理楚某给予记大过处分.

(3)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监察科科长孙某给予警告处分.

(4)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副经理,兼黄岛油库主任张某,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考虑他在灭火抢险中,能奋不顾身,负伤后仍坚持指挥,积极组织恢复生产工作,可免予处分,但应作出深刻检查.

7.2 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分析

7.2.1 事故概况

1993年8月5日13时26分,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个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火灾.深圳市政府立即组织数千名消防,公安,武警,解放军指战员及医务人员参加了抢险救灾工作,由于决策正确,指挥果断,加上多方面的全力支持,8月6日凌晨5时,终于扑灭了历时16个小时的大火.据深圳市初步统计,在这次事故中共有15人死亡,截止8月12日仍有101人住院治疗,其中重伤员25人.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据查,出事单位是中国对外贸易开发集团公司下属的储运公司与深圳市危险品服务中心联营的安贸危险品储运联合公司.爆炸地点是清水河仓库区清六平仓,其中6个仓(2~7号仓)被彻底摧毁,现场留下两个深7米的大爆坑,其余的1号仓和8号仓遭到严重破坏.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及随行人员很快赶到事故现场,对抢险救灾和事故调查做了重要指示.随后由劳动部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事故调查专家组,从8月8日开始展开了事故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7.2.2 事故发生发展过程及原因分析

7.2.2.1 事故模型描述

7.2.2.2 第一次爆炸点的确定

经深圳市勘察测量公司对事故现场的勘测,测得第一次爆炸形成的爆坑直径为23米,深7米,坑为锅底形,爆坑中心距南面l号仓北墙55米,距东侧中间铁轨29米.对照这个地域(df212—86)工程中转仓库小区总平面布置图和杂品中转仓库(4)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墙图,确定

第一次爆炸点在4号仓中部偏南处.

7.2.2.3 起火与爆炸时间的确定

依据深圳市地震台的监测记录,第一次爆炸时间是13点26分11秒,里氏震级1.8.又据最先得到火灾报警的笋岗消防中队的记录,接警时间是13时22分.报警人危险品仓库保安队员王艳军自述他13点10分左右发现火情,先拨火警电话没拨通即就近找一名司机开车到笋岗中队报警,约10公里路程需开车10分钟.以上三次时间数据,符合事

实逻辑.确定起火时间是13时10分左右,从起火到爆炸约为16分钟.

7.2.2.4 起火物质的确定

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提供的事故前4号仓内存放货物的名称,数量和位置,以及当事人(仓库保管员,保安员,叉车司机)提供的证词和装卸队提供的旁证,均言证4号仓内东北角处的过硫酸钠首先冒烟起火.调查组对过硫酸钠提出怀疑和异议.经追查铁路运输发票和安贸公司财务处收款票据,确证4号仓东北角存放的是过硫酸铵而不是过硫酸钠.根据过硫酸铵的特性,它先起火是可能的.

7.2.2.5 第一次爆炸物数量的确定

4号仓内存放的可爆物品有:多孔硝酸铵49.6吨,硝酸铵15.75吨,过

硫酸铵20吨,高锰酸钾10吨,硫化碱10吨.其中过硫酸铵,高锰酸钾等爆炸威力较弱,而多孔硝酸铵在高温或足够的起爆能量的作用下爆炸

威力较强,常被用来制造工业炸药.4号仓内爆炸的主要物质是多孔硝酸铵,其它可爆物品也有可能参与了爆炸a

据炸坑直径23米,深7米,依下式算出爆炸的硝酸铵为29吨.

r2——炸坑半径(单位,厘米)

k2——系数,一般为7~10,本估算中取k2=8.5

7.2.2.6 起火原因分析

市公安部门证实未发现人为破坏.当事人和建筑图纸提供的信息为:事故当天4号仓内无叉车作业;库区禁烟禁火严格;仓内通风尚好;仓内

除防爆灯外无其它电气设施,防爆灯开关在8号仓旁办公室内集中控制.现场勘察发现4号仓电线为穿管导线,调查组认为4号仓内货物自燃,电火花引燃,明火引燃和叉车摩擦撞击引燃的可能性很小,而忌混物品混存接触反应放热引起危险物品燃烧的可能性很大,理由如下: (1)经反复查证,列出了4号仓物品种类及数量图.大量氧化剂高锰酸钾,过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等与强还原剂硫化碱,可燃物樟脑精等混存在4号仓内,此外,仓内还有数千箱火柴,为火灾爆炸提供了物质条件. (2)仓中货物堆放密集,周转频繁.事故前,4号仓内已无空位,把无法入

仓的一千多袋硝酸铵堆在该仓外东北角站台上.事故现场勘察发现了这堆残留物.

8月5日上午,从4号仓搬运出800袋共20吨过硫酸铵(余800袋仍堆在仓内东北角)经仓中间通道运出装入香港来的货柜汽车运走;8月5日中午12时,又加班装运硝酸钾,尚未装完就发生了事故,装运4号仓硝酸钾的汽车被爆炸冲击波推出10余米并烧毁.在以上装卸过程中,多人爬上货堆搬运清点,也曾发生坠袋,翻袋现象,难免洒漏过硫酸铵,

硝酸钾.

(3)4号仓内多处存放袋装硫化碱,有的码在氧化剂旁边.

(4)文献专著记载,工业硫化碱是九水硫化钠,熔点50c,易潮解,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变成深红褐色并放出易燃有臭蛋味的硫化氢气体.

北京理工大学八系84实验室实验结果证明,过硫酸铵遇硫化碱立即激烈反应,放热,产生硫化氢,同时生成深褐色粘稠液体;差热实验出现陡峭放热峰.

以上分析说明:4号仓内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混存,接触,发生激烈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热积累,导致起火燃烧.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7.2.2.7 火灾爆炸的蔓延和扩大

4号仓硝酸铵爆炸后,引燃了库区多种可燃物质,库区空气温度升高,使多种化学危险品处于被持续加热状态.6号仓内存放的约30吨有机易

燃液体(乙酸乙烯9吨,闪点44℃,沸点77℃,爆炸下限3.3%;甲酸甲烯4吨,闪点18.9℃,沸点31.8℃,爆炸下限5.9%;甲苯4吨,闪点4.4℃,沸点110.7℃,爆炸下限1.27%;工业乙醇12吨,闪点12.7℃,沸点78℃,爆炸下限3.3%)被加热到沸点以上,快速挥发,冲破包装与空气,烟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并于14时27分34秒发生燃爆.燃爆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瞬间局部高温高热,出现闪光和火球,引发该仓内存放的硝酸铵第二次剧烈爆炸(实际是两次间隔时间极短的大爆炸).5,6,7号连体仓被彻底摧毁,8号单体仓严重破坏.现场留下一个长36米,宽2l米,口为椭圆形,底为两个6米深的锅底形炸坑(估计有37吨和25吨硝酸铵爆炸).爆炸核心高温气流急速上升,周围气体向这里补充,形成蘑菇状云团.

第二次巨大爆炸产生的大量飞散物,如黄磷(在空气中会自燃)和其他引燃物飞落在约o.6平方公里范围内,成为火种,又引燃了多处火灾,其中火势较大的有七处:

(1)6座四层楼的干货仓库;

(2)8栋二层楼的食品和牲畜仓库;

(3)清六平仓东侧隔铁路毗邻的露天堆货场;

(4)肉联厂东侧的木材场上3000立方米柚木地板块垛;

(5)~(7)距清六平仓中心火场400~500米处的3个山头的树木.

大火的蔓延,使爆炸的清水河仓库区形成一片火海.当时是偏南风,处于下风向的东北部区域受害较重,受灾面积也较大;地处上风向的液化石油气站虽然距爆炸中心仅200米,但由于风向有利,在消防干警,武警官兵及时奋力保护下幸免受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火灾区大火持续近16个小时,于8月6日凌晨5时许被基本扑灭.

7.2.3 事故性质和责任

7.2.3.1 干杂仓库被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使用

清水河仓库区总平面布置方案图是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分院设计的,建设单位是深圳仓库开发企业公司.1987年5月29日,市城市规划局方案审查项目名称为干杂货平仓;设计单位按干杂品库设计;1987年8月26日,9月13日基建工程项目施工报建表的工程名称也是杂品干货仓;1990年4月30日,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按照干杂货平仓的使用性质对清6干杂货平仓进行消防验收,发给消防验收合格证.干杂货平仓验收合格后,移交中贸发(集团)储运公司使用,管理.该仓库启用后,未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将原2至3号仓,4至5号仓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