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3、咀嚼有那些作用?幼儿园为什么不宜举行吃饭速度的比赛?

答:咀嚼的作用:(1)可以对口腔、舌部和齿根进行清扫而保持其清洁度,降低龋齿发病率,保持和增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齿龈的健康。(2)可以防止牙列排列不齐的发生;(3)可以使食物得以磨碎,有助于胃肠对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4)可以让具有硬度、弹性以及温度的食物感觉刺激口腔,使儿童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其心理上的紧张。

吃饭速度比赛不利于儿童咀嚼功能的发挥和发展

4、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牙齿?kg=age*2+7 cm=age*7+70

(1)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早晚要刷牙,进食后要漱口,少吃甜食,尤其是临睡觉前;定期检查,及时治疗。(2)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冷或冷热交替;适当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帮助儿童充分咀嚼;(3)保证营养的供给,特别是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供给,促进儿童恒牙的发育。

为何要为儿童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要求老师?

要创造快乐饮食的意境和韵味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1.学前儿童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答:1、基础代谢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生长发育4、动作需要 5、排

泄的损失

6、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铁、锌、碘

钙的生理功能:①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钙是骨髂的重要组分。②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钙的食物来源:①儿童最理想的钙源: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②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为丰富。③芝麻、小虾皮、海带等。

(2)铁的生理功能:①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②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促进抗体产生④促进脂类从血液中转运

⑤促进药物在肝脏中解毒等功能。

铁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等。

②植物性食物含铁量高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3)锌的生理功能:①结构: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②催化:有近百种酶依赖锌的催化③调节功能: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锌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及其他海产品,尤以墨鱼卵及牡蛎含量较高。

(4)碘的生理功能: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其生理功能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来体现。甲状腺素参与能量代谢,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并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

碘的食物来源: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

7、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维生素、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脂溶性维生素较易缺乏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D。

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水溶性维生素是B族中的B1、B2及维生素C。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①促进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视觉,保护视力。②维持全身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③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骼及牙齿的健康生长。

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较好的来源有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乳类、禽蛋等。②植物性食物以深绿色或黄红色蔬菜、水果(菠菜、芹菜、胡萝卜、辣椒、芒果、杏子、柿子等)补充胡萝卜素。

(2)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提高血浆钙和磷的水平到超饱和的程度,以适应骨骼矿物化的需要,对骨骼形成极为重要。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①植物性食物如蘑菇、蕈类含有维生素D2。③动物性食物则含有维生素D3,在鱼肝和鱼油含量最丰富,其次在鸡蛋、乳牛肉、黄油和咸水鱼。

(3)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维生素B1是构成辅酶的重要成分,该酶对调节体内糖代谢乃至热量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维生素B1最为丰富的来源是葵花子仁、花生、大豆粉、瘦猪肉,其次为粗粮、小麦粉、小米、玉米、大米等谷类食物。

(4)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机体中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在氨基酸、脂

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肝、心、蛋黄、乳类。

(5)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①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对防癌抗癌有一定的作用。②有助于人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③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伤口愈合;④有助于巩固结缔组织,保护骨骼、牙龈健康,⑤促进铁质吸收,预防坏血病。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

8、水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①构成机体水分布在所有的细胞组织内。②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

③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保持人体一定的血容量。⑤对调节人体体温起着重要作用。⑥对人体关节肌肉和体腔起着重要的润滑作用。⑦提高膳食的营养价值。⑧是医药、医疗三大法宝之一。

碳水i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储存和提供能量2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3节约蛋白质4抗生嗣作用5解毒作用6增强肠道功能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食物选择

2、加工烹调对谷类营养价值有何影响?

答:(1)谷粒所含蛋白质(特别是赖氨酸)、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B族)主要存在于糊粉层和胚芽中,所以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大。(2谷类加工粗糙产品消化率低:谷类粗糙加工出粉出米率高,营养素损失少,但是感官性状差。而且由于植酸和纤维素含量较多,消化吸收率也相应降低。(3)淘米时,可以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发生损失。淘米时应注意尽量使用凉水,减少淘米次

数和时间。不要用力搓洗,去泥抄即可,淘米之后不要浸泡。(4)米饭采用蒸或焖的方式,B族维生素的损失要比捞饭的方式少得多,制作面食采用蒸、烙、烤的方式维生素B族损失较少,但加碱蒸煮、高温油炸则损失较大。

3、试述豆类及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答:(1)豆类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含有量多质优的蛋白质、中等量的脂肪和较少的碳水化合物。①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较高且为完全蛋白质。大豆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微量胆碱,对儿童脑神经系统有促进发育和增强记忆的作用。②脂肪:不饱和脂肪酸高,必需脂肪酸丰富,抗氧化能力强。常被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物。③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主要为纤维素和可溶性糖,且在体内较难消化。大豆经加工成豆制品后,难消化程度可明显降低,营养价值随之提高。

(2)豆制品营养价值:①豆腐:蛋白质含量丰富,消化吸收率高。钙的含量极为丰富,是人体获得钙的良好来源。②豆浆:蛋白质含量近似牛奶,其中必需氨基酸种类较齐全,且富含铁。其他营养素含量相对较少。③豆芽:与发芽前相比,维生素含量倍增,尤其是维生素C。

5、学前儿童怎样合理食用禽肉类食品?

答:(1)食用时需注意与谷类食物搭配,同时加入一定的蔬菜和水果,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做到荤素均衡。(2)食用畜禽肉时注意用量和次数的合理分配。应注意将畜禽肉分散到每餐膳食中每次用量适中,不宜暴食。(3)畜肉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较高,且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儿童不宜食用过多。(4)禽肉中所含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肥胖儿童和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适当地选择食用禽肉。(5)内脏含有较多的维生素、铁、

锌、硒、钙,特别是肝脏,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含量丰富,对于眼睛的保护作用比较明显,可以选择作为预防近视眼和补充眼部营养的有效食品而经常食用。(6)学前儿童的肠胃对于畜禽肉的消化和吸收较差,因此在食用时需要进行精细加工,尤其是精肉,尽量加工得软烂一些,易为学前儿童消化和吸收。

8、试述奶类食品的特点及怎样合理食用?

答:奶类也称为乳类,是指动物的乳汁和以此为原料制成的乳制品。奶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具有如下特点:(1)蛋白质:奶类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奶类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其生物价非常高,非常容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率很高。(2)脂类:牛奶中的脂类主要是乳脂肪,以微细的脂肪球状态分散于牛乳中,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奶脂中含一定量的低中级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和卵磷脂,并有脂溶性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3)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乳糖,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特殊意义。(4)矿物质:牛奶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最为丰富,并且吸收率高,吸收率几乎可以达到摄入量的1/3,因此可以称为膳食中最好的天然钙来源。(5)维生素:奶类中几乎含有所有的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学前儿童合理食用奶类:(1)食用灭菌奶制品,防止微生物和细菌的污染。(2)尽量选用含糖量少的奶制品;(3)每日饮奶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度食用奶类制品可能导致腹泻、溢奶等情况。学前儿童每人的饮奶量应不少于300ml,也不宜大于600ml。

9、试述菌藻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答:1、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1)蛋白质: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2)脂肪:食用菌脂肪含量极低,其中不饱和

脂肪酸占有很高的比例,而且种类很多,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的水溶性多糖和酸性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4)维生素:食用菌含有多种维生素。香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原。每日食用3~4 g香菇就可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食用菌是人类膳食所需矿物质的很好来源,其中含量最大的矿物质是钾。2、食用菌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1、提高机体综合免疫水平;2、抗肿瘤;3、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4、抗菌消炎;5、其他作用:食用菌还有抗病毒、调节内分泌、保肝护肝等作用。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合理膳食

1、学前儿童膳食有什么特点?常见的膳食问题有哪些?

答:学前儿童膳食特点:1、从奶类食物逐步过渡到接近成人膳食。 2、膳食中优质蛋白比例较高。3、食物选择及烹调方式易于消化。4、食物的色香味形俱佳。5、餐次多。

常见膳食问题:1、奶类选择问题 2、辅食添加问题 3、膳食结构问题 4、膳食搭配问题 5、零食选择问题 6、餐次安排问题

2、什么是合理膳食?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是什么?

答:合理膳食包括以下内容:①食物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膳食。②合理调配各营养素比例合适的膳食。③符合人体需要、达到均衡营养的膳食。

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1、供给充足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质。2、膳食搭配合理,做到营养均衡。3、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感意官性收要讲究美感。4、餐次安排上要一日多餐。5、科学合理地选择零食。6、口味上少盐、不甜、不腻

答:(1)根据用餐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活动强度,确定其总能量(全

日能量需要)和宏量营养素应提供的能量。(2)根据能量及营养素全日供应量,按照三餐能量分配比例,计算出三大能量营养素的每餐需要量。(3)确定主食的品种和数量(4)确定副食的品种和数量(5)食物代量搭配(6)以上述计算出来的主食、副食为基础,按合理膳食要求,将食物合理地分配到全天各餐次中,粗配一日食谱和周食谱。

5、怎样搞好幼儿园膳食管理?

答:要搞好幼儿园膳食管理需做到如下几点:(1)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2)食物营养与安全的培训(3)制订膳食计划 (4) 按周编制食谱 (5) 食品卫生监量管理 (6) 幼儿膳食营养监测(7)伙食费专款专用(8)严格执行幼儿的作息制度(9)保教人员注意做好餐前餐后管理工作。

7、学前儿童与饮食有关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针对此特点学前儿童的饮食应如何满足其要求?

答:学前儿童与饮食有关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饮食要求如下:(1)新陈代谢旺盛,发育较快,加之此阶段儿童活泼好动,能量消耗也大,因此对营养的需求相对较高。饮食要求:每日摄入的能量应略大于消耗的能量才能支持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消化、泌尿、神经等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咀嚼能力差,胃容量小,胃肠蠕动及调节能力、各种消化酶的活性等较低。饮食要求:学前儿童的食物应容易消化,餐次安排上不能像大人一样一日三餐,进餐次数应多些,可在三餐基础上增加上午、下午和晚上临睡前一次点心。

(3)味觉灵敏,食欲好,消化道已能适应多种食物,消化能力较婴儿期有较大提高。饮食要求:饮食中可选择多种食物共儿童食用。

(4)好奇心强,喜欢花样多变的食物,尤其受食物色彩和外形的影响。饮食要求:在烹饪中应变换食物种类,选择色、香、味、形俱佳的食物,烹饪方法应多样,同时可将食物做成儿童喜欢的形状。

第六章学前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防治

2、肥胖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控制和预防肥胖?

答:1、下丘脑性肥胖

①病因:下丘脑发生病变,下丘脑腹内侧核的饱觉中枢被破坏,解除了对腹外侧核饥饿中枢的抑制,临床出现多食、易饥,并由于大量进食而导致肥胖。

②症状:下丘脑性肥胖患者可出现疲倦、嗜睡、性功能低下等症状。

2、垂体性肥胖

①病因:腺垂体功能低下导致生长激素、促皮质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机体代谢率下降,体内脂肪分解减少、合成增加有关。

②症状:全身骨头,软组织、内脏组织增生和肥大。

3、胰腺性肥胖

①病因胰岛素分泌过多,代谢率降低,使脂肪分解减少而合成增加。

②症状全身肥胖。

4、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肥胖

①病因:甲状腺功能减退。②症状肥胖和黏液型水肿。

5、性腺功能减退性肥胖

①病因脑性肥胖病(又叫下丘脑综合征),由下丘脑本身病变或垂体病变引起。

②症状乳房、下腹部、生殖器附近肥胖。

控制和预防肥胖的措施:

(1)调整饮食

(1)搞好三餐的“延迟效应”。(2)禁吃宵夜 (3)不吃甜食 (4)饭要慢吃

(2)适当运动

①多做有氧运动②多做持久的小强度的运动③适当空腹运动

(3)行为矫正

指导小儿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实现“一改二多和三少”的目标。

改变不良的进餐习惯,少食多餐,少吃肥甘食品,少看电视,少玩电子游戏,多运动。

7、什么是贫血?营养性贫血的种类有哪些?分别是缺乏什么引起的?

答: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成分贫乏,红细胞计数在4.0×1012/L以下,或血红蛋白浓度在120g/L以下(6岁以下小儿为110 g/L)。

营养性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两类。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缺乏造血源铁元素造成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预防?

答: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2)摄入不足;(3)生长速度快,需要量增加; (4)慢性疾病婴儿患慢性腹泻以及肝胆和肾脏疾病时,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1)睡眠不安,夜惊,好哭,烦躁。(2)多汗,出现“枕秃”(俗称“钙圈”)。2、骨骼改变:(1)头部:①颅骨软化。②方颅。③前囟

门闭合延迟(可延至2岁以上)。

④出牙晚。10个月以上还不出乳牙,且牙质不坚,容易龋齿。(2)胸部:①“肋骨串珠”②“鸡胸”③“肋软沟”或“郝氏沟”④“漏斗胸”⑤肋骨外翻⑥脊柱后凸或侧弯。(3)四肢:①佝偻病“手镯”、“脚镯”。②O”或“x”形腿。3、肌肉改变:腹部膨隆呈“蛙腹”;动作发育迟缓,坐、立、行走均落后于正常小儿。

预防措施: 1、合理喂养:首先,提倡母乳喂养。其次,及时添加辅食,选择蛋黄、动物肝脏、小虾皮、大豆制品等含维生素D和钙丰富的食品。

2、多晒太阳;

3、适时补充鱼肝油和钙剂

13、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缺乏病的产生原因各有哪些?答:维生素A缺乏病产生原因:①摄入不足: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②吸收障碍: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如长期腹泻可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③需要量增加:如患慢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维生素A消耗增加而出现症状。维生素C缺乏病产生原因:①摄入不足: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②吸收障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腹泻等可致吸收减少。③需要量增加:患感染性疾病,严重创伤等消耗增多。

维生素K缺乏病产生原因:①摄入不足:单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的孩子易患本病。②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均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K在肠道内的吸收。

③合成障碍: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因抑制肠道内细菌,致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

维生素B1缺乏病产生原因:①摄入不足:②吸收障碍:小儿患呕吐、慢性泄泻影响吸收;③需要量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高温等。

维生素B2缺乏病产生原因:①摄入不足:②吸收障碍:患胃肠道疾病;③需要量增加:儿童生长发育需要量较多

14、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索B1、维生素B2缺乏病临床表现各有什么不同?

答:维生素A缺乏病临床表现:①会引起暗适应力下降,易患夜盲症;②干眼病及皮肤干燥症;③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等失去滋润、柔软性,使细菌易于入侵,导致感染而发炎;

④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和牙釉质形成,使牙齿停止生长。

维生素C缺乏病临床表现:①削弱抵抗能力,容易患伤风、感冒等疾病;②易令伤口愈合不良;③牙龈炎,牙龈出血,牙齿松动;④有全身点状出血(瘀点);

⑤严重时可能出现坏血病。

维生素K缺乏病临床表现:广泛性出血倾向

维生素B1缺乏病临床表现:往往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心脏扩大、水肿等,俗称脚气病。

维生素B2缺乏病临床表现:唇炎、口角炎、舌炎、鼻及脸部的脂溢性皮炎,男性有阴囊炎等称为口腔生殖综合征。

15、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缺乏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答:维生素C缺乏症:(1)预防措施:孕妇及乳母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提倡母乳喂养,生后2~3个月需添加富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4)治疗方法:应补充维生素C,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

维生素K缺乏症:(1)预防措施:对慢性腹泻而长期口服抗生素的患儿,以及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儿,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多食用酸奶酪、深绿蔬菜、海藻类、植物油、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2)治疗方法:给予维生素K治疗。维生素B1缺乏症:(1)预防措施:多食用肉类、豆制品、瓜子仁、花生等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2)治疗方法:口服维生素B1,同时应口服复合维生素B或酵母片。

维生素B2缺乏症(1)预防措施:多食用动物肝、心、蛋黄、乳类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品。(2)治疗方法:口服维生素B2,同时应口服复合维生素B。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2)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人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在体格方面,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最快,半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增快。?生长发育中,各功能的发育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整个身体的运动功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脑子的生长发育先快后慢,7~8岁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而生殖器发育先慢后快,幼儿时期发育并不明显,青春期时发育明显增快。皮下脂肪在婴儿时期增加比较快,以后减慢,青春期又稍微快些,这在女孩表现更为明显。?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发育比例标准不是绝对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可以了。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在不断地完善,形成了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根据小儿年龄阶段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可将小儿时期划分成七个阶段:?胎儿期,指受孕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共280天;?新生儿期,指出生到1个月;?婴儿期,出生1个月到1周岁;?幼儿期,指1~3岁;?学龄前期,指3~6岁;?学龄期,指6岁到青春期;?青春期,约从十三四岁开始到十八九岁。? 体重增长规律及测量方法判断一个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体重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同时根据体重还可推测出小儿的营养状态。?正常小儿出生的时候平均体重为3.1~3.3千克,男孩比女孩稍重一点。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小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300克,生后3~4天体重就不断增加。体重增加的速度和年龄有关,生后3个月之内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加25~30克,4~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周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1岁以内每个月的体重可按下列公式推算:?1~6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1岁以后平均每年大约增加2千克,2~10岁小儿的体重(千克)=年龄?×?2+8(千克)。例如,1个4岁小儿,他的体重为4×2+8=16(千克)。?一般在10岁以前男孩比女孩重,10~16岁女孩较男孩重,以后男孩又较女孩重。增长速度也不一定很均匀,受多方因素影响。? 身高增长的因素及测量方法身高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正常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身高增长的规律和体重一样,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后6个月以内,平均每月长2.5厘米左右。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2厘米左右。1周岁以后的平均身高可依以下公式计算:?身高(厘米)=年龄×5+80(厘米)。例如,4岁小儿的大概身高(厘米)=4×5+80=100(厘米)。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加快,12岁以后,就不能按以 上公式推算了。?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教学设计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别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2、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3、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青春期的特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情感。 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知道青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3、关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 1、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人体生殖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那么新生命又是怎样诞生的,你们是否还觉得人类的生殖活动很神秘呢? 生:我觉得人的生殖过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很正常,不神秘。 师:我希望大家今天也能用一种正常的、科学的态度来学习,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有人说,新的生命是从母体出生时开始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生:不赞成,新的生命应该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师: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个体发育成熟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的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二、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师:同学们告别了童年时代,进入了青春期,身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既有成长的喜悦,也会带来一些烦恼,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一齐来关注一下青春期的变化吧!这是“男生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儿童的年龄主要分为7个阶段,依次是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婴儿期,是0到1岁,幼儿期1到3岁,学龄前期3岁到学龄前,学龄期大约6到12岁,青春期是指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发育特点,是8岁之前也就是在咱们国内是上大学之前这个阶段的发育的特点,包括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 1.胎儿期 胎儿期是从受精后的第四周开始,到婴儿出生前为止,以组织和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的渐趋成熟为特点。 2.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娩出断脐到28天止,此4周为新生儿期,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为新生儿早期。新生儿期是婴儿出生后真正适应外界环境突变的重要的时期,尤其在出生后7天,是死亡率、发病率最高的阶段,在这第一周内需要加强访视,在新生儿期要求访视两到三次。访视的时候主要针对新生儿的体格发育做评价,指导母亲的母乳喂养,实施新生儿免疫接种计划。 3.婴儿期 婴儿期是从婴儿出生到满一周岁,又称为乳儿期。这个时期需要充分适应社会的环境和家庭的环境。 婴儿期的第一个特点,婴儿期是生长发育第一个高峰,需要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最重要的是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婴儿主要从乳类获得营养,体格生长迅速,一年中身高比出生时增加50%,体重增加两倍,脑发育也很快。一周岁时,动作发育已达到能接触周围人物的水平,如能坐、开始学走等。在母乳中有充分的蛋白质可以保证婴儿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提倡母乳喂养。 生理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消化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善,对喂养的要求非常高,喂养不当,会影响婴儿消化系统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需要保证营养,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 第二个特点,在这个时期婴儿的感觉功能、知觉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得到重要的发育。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给予适当的刺激,比如用鲜明的颜色装饰婴儿房,刺激小儿视觉的发育。另外可以经常让婴儿感受不同的物品,促进他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这个时期语言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育,要用言语不断的跟婴儿去交流,包括给他讲故事,为后一个阶段的语言表达做准备。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是:出生1-12个月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断脐至出生后28天);1-3岁为幼儿期。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而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完成从以母乳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婴幼儿时期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一、婴儿 (一)婴儿发育特点 1、体格发育婴儿在婴儿期生长发育极其迅速,这个时期也是人生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即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婴儿的体格发育包括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体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kg,出生后,随后,婴儿就会沿着其遗传因素预先决定的生长曲线生长。 (2)身长可以反映婴儿骨骼系统的生长状况。 (3)头围和胸围可以反映婴儿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 2、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婴儿的脑和神经传导纤维迅速增长,但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 3、消化系统发育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功能还不健全。 (二)婴儿的营养需求 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在这个阶段,如果儿童的营养长期供给不足,其生长发育就会受限,甚至停止发育,结果不仅会影响婴儿健康,还因此可能失去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段。 婴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最初阶段主要依靠出生前在母体内储备的营养,但这个储备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因此母乳与饮食是婴儿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婴儿在婴儿期所需营养主要有: 1、能量

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婴儿对于能量的需要量因年龄、体重及发育速度的不同而异,一般95kcal/d。 2、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婴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按每单位体重大于成人,而且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更大比例的必需氨基酸。除了八种必需氨基酸外,婴儿还要从食物中摄取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牛磺酸。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若摄入不足,婴儿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虚胖和水肿。人乳哺喂的婴儿每日需要蛋白质2g/kg (体重),牛乳喂养者为3.5g/kg(体重),大豆或谷类蛋白供应时为4g/kg(体重)。 脂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推荐量规定:婴儿摄入的脂肪供能要占每日总能量的45-50%。n-6系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γ-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ARA)、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些脂肪酸对婴儿神经、智力及认知功能发育有促进作用,需要适量摄取。 碳水化合物婴儿摄入碳水化合物所提供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4个月以后的婴儿可以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但是婴儿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的话,会导致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3、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婴儿必须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锌。 钙是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只有摄取足够的钙,才能保证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坚硬。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前为每天300mg,6个月后为每天400mg。6个月龄后的婴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可以选大豆制品、蛋类、虾皮、绿叶菜、牛乳粉等富含钙的食物。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婴儿阶段身体生长发育速度快,对铁的需求量很大,由于胎儿在出生前的最后一个月里,会在母体内利用母体的供养在自己的肝内储入较多的铁,但这部分的储备仅够出生后3、4个月的需要。4个月龄以后的婴儿在喂养时应补充含铁食物,如蛋黄、猪肝、猪肉、牛肉和豆类等。6月龄以上婴儿铁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10mg。 锌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缺锌将导致婴儿身体发育不良,例如出现食欲减退,停止生长等症状。人乳的含锌量高于牛乳及其它乳品,所以让婴儿吃上初乳格外重要。婴儿4个月龄后,应添加西红柿、鱼、虾、肉泥等富含锌的食物。我国推荐0-6个月龄婴儿锌的摄入量为每天1.5mg,6个月后为每天8mg。 维生素婴儿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对各类维生素的摄取。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

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对营养的要求

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对营养的要求 “后儿保”健康管理师表示营养是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维持生命 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是指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生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化学物质。人体必需营养素四十多种,概括为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 营养素对人体有三方面作用: 1、作为人体结构的基本物质,参与组织细胞的构成、更新与修复,如蛋白质、脂肪等; 2、作为人体代谢的物质基础,提供人体从事劳动所需的能量,如糖类、脂肪等; 3、作为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及对营养的要求 孩子的生长发育旺盛,身高、体重均迅速增长,活动能力和活动量加大,对能量和营养素需要高于成人的用量,但儿童的消化能力及不及成人,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贮存不多,对能量和营养缺乏或不足十分敏感,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又是一急速生长发育阶段,身高、体重均急剧增长,成年人大约50%的体重和15%的身高是在青春期获得,所以说儿童的营养需要应高于成年人。 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取决于最少的 一种营养素,如果没有,会有很大的影响。 男孩到18岁、女孩17岁之前生长发育过程中每6个月细胞就要更换一次,而且孩子现在的饮食习惯很差,运动量也很少,大部分孩子是不就是肥胖或者营养不良,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长的不够好,盲目给孩子补各种补品,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一大堆,所以家长要学会科学地管理孩子的生长发育。比如,给孩子做一次人体营养素测试(了解孩子体内营养是否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骨密度测试(了解骨质量及钙的沉积量)、骨龄测试(了解孩子是否提前发育或者晚发育及身高是否能达到理想水平),更有针对性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调整。

第二课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二课青春期的生长发 育特点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变化十分明显。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课文以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说明性器官发育的情况,需要教师首先教会学生使用坐标图,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个图中的曲线,依次观察比较各器官的发育趋势,分析生殖器官突增开始的年龄从中找出规律性的变化。遗精和月经是男女在青春期发生的重要的生理变化,是青春期性发育的表现。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青春期卫生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明确青春期卫生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搞好青春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 本节课活动的重点是讨论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讨论青春期性器官发育与第二性征发育的表现以及相互关系,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做好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形成健康的青春期心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3)举例说明青春期健康的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4)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情感。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 1.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 [教学模式] 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人说新生命是从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的,这种说法对吗 生:不对,新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二、新课教学 (一)人的生长发育 教师:新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体发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指从婴儿出生到发育为成年人这一阶段。

儿童发育特点

儿童发育特点: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爬高,钻洞,而骨骼、肌肉发育能力及攀爬时肌肉协调能力不足,是构成危险发生的因素,而儿童生长发育知识严重不足,未引起家长对意外伤害状态的认识,从而未加以防范。 家庭因素Abdalla等‘”。的研究表明,家庭地位、单亲 家庭、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感情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家庭因 素。郭书芹等‘20。的研究表明,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与无伤害相 关行为比较,父母的教育采取惩罚、不闻不问方式的儿童发生 伤害相关行为的危险性分别是采取鼓励方式的3.741倍和 1.931倍。鼓励教育有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而惩罚的教育方式 使儿童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注意力不集中,易发生伤害行为问 题。其次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与意外伤害之问的联系。 Singh和Yu‘”。分析了家庭收入对儿童死亡率的影响,家庭收入 低于人均收入的家庭,是家庭收入高于人均收入的家庭死亡危 险的3倍。邱后兴等’”。的研究发现,家庭低收入、房周危险环 境等为儿童意外伤害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使相应的家庭设施及安全健康教育等预防意外伤害措施得到 完善。例如:购买安全防范书籍对儿童进行教育;楼层较高的 家庭安装防护窗;更换交通工具,放弃电动单车换购汽车护送 孩子上学等。家庭环境因素的改变,对预防儿童意外伤害起着 重要的作用”o。 童意外伤害的疾病负担 2.1经济负担 由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称为疾病经济负担口J,主要指疾病 对社会与人群的影响,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 以及为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可分为直接经济负担、间 接经济负担和无形经济负担,包括疾病造成的病人群体的个人 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3个方面。薛玲等’“’研究表明,小 学生因伤害而缺课,影响学习、生活和娱乐,进而打乱家庭正常 的生活秩序。美国“州际儿童意外伤害预防计划”统计,儿童意 外伤害导致死亡与住院以及急诊事处置的比例为 1:45:l 300。25I。伤害不仅给患儿造成躯体上的残疾障碍和 精神上的痛苦,而且造成经济卜的巨大损失,尤其在低收入家 庭,受到各种各样伤害的危险性更高,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2.2心理负担 儿童意外伤害后,除个人心理留下阴影外,对家庭成员的 心理也有影响,特别是父母,可能引发忧郁、哭泣或易怒,家庭 气氛变得消沉、缺少生气,甚至因儿奄的意外伤害而发生争吵, 减少与朋友.邻居的交往等,进而影响家庭关系。“。目前,经济 条件的改变及社会体制的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城市中大部分 家庭的经济负担已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加之我国提倡优生优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 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⑴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 断提高。 ●⑵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 例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 在个涔发睫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税落二。 ●⑶等待莅酌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 上 ●出现恒齿等。 ●3.发展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 的发 ●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长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襄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 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l~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 6个月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 -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 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 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昀自然人,初 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量主外界生 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 既有明显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由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既有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 ●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1.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教学设计 1、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人体生殖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那么新生命又是怎样诞生的,你们是否还觉得人类的生殖活动很神秘呢? 生:我觉得人的生殖过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很正常,不神秘。 师:我希望大家今天也能用一种正常的、科学的态度来学习,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有人说,新的生命是从母体出生时开始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生:不赞成,新的生命应该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师: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个体发育成熟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的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二、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师:同学们告别了童年时代,进入了青春期,身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既有成长的喜悦,也会带来一些烦恼,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一齐来关注一下青春期的变化吧!这是“男生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 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看图)你们能否试着从图上说出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从出生到10岁以前,曲线基本上是平的,说明生殖器官质量增加不多。 生:从10岁开始,性器官质量明显增加,说明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迅速。

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 师:青春期除了性器官的发育外,还出现了第二性征,第二性征是指除了两性性器官以外的男女两性的特征。 生:男生长出了胡须、喉结(摸着自己的颈部),出现了遗精现象。 生:女生的第二性征是乳房开始发育,出现了月经现象。 师: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我想是由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引起的。 师:(总结)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由于此时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出现了男女第二性征。经过了青春期的发育,女生会显得体态丰满,妩媚动人,男生则是肌肉发达,英俊潇洒,因此青春期是人生的“花 3 样年华”,这个时期大家将要迎接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巨变,要准备迎候激情的撞击,要体验到神秘的性意识的萌动,要体察到自我的觉醒,要发现一个不同于往昔的情感世界和智慧世界。面对青春期的来临,你准备好了吗?你想关注自己在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吗?你有什么疑惑不解的问题吗?让我们一起加入下面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教师通过讨论可更加了解学生,与此同时,也可给学生创造一种难得的互相了解、交流的机会)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中青春期卫生一段,认真体会。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3、咀嚼有那些作用?幼儿园为什么不宜举行吃饭速度的比赛? 答:咀嚼的作用:(1)可以对口腔、舌部和齿根进行清扫而保持其清洁度,降低龋齿发病率,保持和增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齿龈的健康。(2)可以防止牙列排列不齐的发生;(3)可以使食物得以磨碎,有助于胃肠对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4)可以让具有硬度、弹性以及温度的食物感觉刺激口腔,使儿童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其心理上的紧张。 吃饭速度比赛不利于儿童咀嚼功能的发挥和发展 4、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牙齿?kg=age*2+7 cm=age*7+70 (1)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早晚要刷牙,进食后要漱口,少吃甜食,尤其是临睡觉前;定期检查,及时治疗。(2)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冷或冷热交替;适当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帮助儿童充分咀嚼;(3)保证营养的供给,特别是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供给,促进儿童恒牙的发育。 为何要为儿童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要求老师? 要创造快乐饮食的意境和韵味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1.学前儿童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排泄 5、动作需要4、生长发育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2、基础代谢1答: 的损失 6、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铁、锌、碘 钙的生理功能:①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钙是骨髂的重要组分。②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钙的食物来源:①儿童最理想的钙源: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 ②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为丰富。③芝麻、小虾皮、海带等。 (2)铁的生理功能:①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②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促进抗体产生④促进脂类从血液中转运 ⑤促进药物在肝脏中解毒等功能。 铁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等。② 植物性食物含铁量高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3)锌的生理功能:①结构: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②催化:有近百种酶依赖锌的催化③调节功能: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教案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里变化特点。 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学生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实际,对本节两幅曲线图进行分析比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2、通过对人体发育阶段的学习和比较,理解青春期的心里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人体的青春美;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二、教学重点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三、教学难点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从而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六、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回答: 1、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调节作用,导致其形态和生理机

能上发生一系列相似的变化过程。 2、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合作探究】 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男、女生身高生长曲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差异。(提示:可以从男女迅速发育的开始时间、平均身高、速度等考虑。青春期的年龄大约在10—20岁。) (2)分别描述脑部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 (3)想一想在你身体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后反思: 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感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恰当运用多种媒体与学科整合,着眼学生发展,使其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发展。力求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通过创设民主的、自由讨论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以学生为主体,追求教与学双边和谐互动,引发师生的情感共鸣,使整堂课充溢探究发现的无限乐趣,焕发巨大的生命力。 通过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特点的环节,给孩子们创设了相互了解,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各抒己见,达成共识,都感觉到了青春的美好,他们渴望长大,渴望独立。这正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同时,平等的交流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畅快的交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变化十分明显。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课文以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说明性器官发育的情况,需要教师首先教会学生使用坐标图,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个图中的曲线,依次观察比较各器官的发育趋势,分析生殖器官突增开始的年龄从中找出规律性的变化。遗精和月经是男女在青春期发生的重要的生理变化,是青春期性发育的表现。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青春期卫生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明确青春期卫生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搞好青春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 本节课活动的重点是讨论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讨论青春期性器官发育与第二性征发育的表现以及相互关系,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做好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形成健康的青春期心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3)举例说明青春期健康的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4)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情感。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 1.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 [教学模式] 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人说新生命是从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的,这种说法对吗 生:不对,新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二、新课教学 (一)人的生长发育 教师:新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体发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指从婴儿出生到发育为成年人这一阶段。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教案.docx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发育特征。 2、明确什么是青春期,了解青春期特点。 3、为顺利度过青春期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发育特征,了解青春期特点。 (三)教学过程 自己现在和小时侯的身体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 2-14岁才开始。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 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的高峰。这一期间,不论男孩或是女孩,在身体内外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因此,掌握和了解这一时期身体内的变化,对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男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叠。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延续至25-30岁。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以性成熟为主要内容的生理成长,对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形成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特征: 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发展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 集体研讨: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

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 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生长发育的特点,正确认识男女两性在青春期发育方面的差异。 2、教育学生知道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及由此带来的一些特殊心理卫生问题 3、树立学生关爱自身健康的意识,促进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确保身心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青春期男女两性生长发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片幼年到青春期的成长历程。 教师:每个人都有童年、少年、青年,那么青春期给我们带来 了什么呢? 二、问卷调查:1、你知道青春期右那些变化吗? 2、你最想了解那些知识? 三、讲授新课 1、感知理解:了解男生女性别变化的特征 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的身体变化,并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对于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小学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生长发育的特点,

认识男女两性对于青春期发育方面的差异,知道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及由此带来的一些特殊心理卫生问题,对促进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确保身心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2、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总结出概念的内涵,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 了解男生女生性别的表征,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快速增加、声音变化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第二性征出现 3、青春期心理变化: (1)、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基础上,是否发现自己的这几年心理有了很大的变化。 (2)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魅族派代表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3)要学会:○1对人对事物都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失败时不要泄气,成功时不要骄傲 ○2对人要多看长处,要学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3遇事要有毅力、有恒心,逐步增强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绪和情感的能力,使心理、品质健康发展 ○4适当的评价可使自己处于既不自满也不自卑的状态,有抱负有上进心,而且能够经常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克服。 四、巩固应用

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

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大脑在出生的时候是370g,到6月的时候增加一倍,到2岁的时候又增加一倍,到3岁的时候就接近成人的范围了。与身体其他发育不一样,大脑的发育是一次完成,是不可逆的,换句话说大脑发育是有时间性的,倘若错过了发育时间,大脑发育不充分,带来的将是终身遗憾。所以,抓住婴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进行早期教育,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促进大脑的发育:要使大脑生长发育良好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良好的营养,充足的氧气,这是为大脑发育奠定物质基础。二是良好的信息刺激,合理的环境刺激,这是为大脑功能提供精神粮食。婴幼儿期是神经反射的敏感期,大脑呈一片空白,它将毫无保留地吸收外界信息。信息一旦入脑,即刻印在脑的结构中。(比如,人们常说婴儿的模仿能力强,一个动作多教他几次他就会了,这就是大脑信息的录入和存储)。因此,应尽早地将美好的、正确的知识信息抢先输入,占据大脑这块神奇的土地,使之成为知识的海洋,智能的发源地。 关于智护训练:它以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为基础,智力发育关键期为心理学依据,医学科研成果为支持,指导父母通过智能训练、肢体被动训练、潜能引发训练、情感交流互动训练,达到提高婴幼儿的早期智力与体格发育之目的。儿童智护训练主要包括智能训练(追视训练、寻声训练、交

往训练、触觉训练)、体格训练(肢体被动训练、俯卧抬头、翻身训练、平衡训练)等内容。智护训练分为四期,0~1月,1~3月,4~6月,7~9月。 0~1月智护训练课程安排? (一)体格训练?1、新生儿抚触?2、肢体被动操?3、俯卧抬头? (二)智能训练?1、视觉训练?2、听觉训练?3、视听结合训练 新生儿抚触:它通过触摸新生儿的皮肤,刺激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系统的抚触,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加免疫力,增进食物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同时能增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宝宝心理健康地成长。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经过触摸后,体重平均增加10%左右,并降低患先天性贫血几率、促进其感官和神经发展,且越早触摸越好。 新生儿抚触与中医经络穴位之间的联系:中医理论指出“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气血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 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

小儿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 年龄分期:小儿处于连续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组织逐渐长大,功能亦渐趋成熟,不同年龄的小儿在形体、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其不同特点;由于不同的环境、气候、生活条件等影响,各年龄组小儿患病种类、病理变 化、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特点,人为地划分7个不同阶段或年龄期,从而有利于掌握保健和医疗工作重点。 (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称为胎儿期。 胎儿完全依赖于母体而生存,孕母的健康情况和卫生环境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如:物理、药物、感染、营养缺乏、心理创伤等。) 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为围生期。 保健重点:护胎、养胎、胎教。 (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体质尤其稚嫩,极易受损伤。 保健重点: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 新生儿期—围生期(围生期:孕28周( 1000g )~生后足7天,是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第一次高峰)。 易患脾胃疾病、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疳证、佝偻病的发生; 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接种注意护理和教养。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3周岁称为幼儿期。 体格增长减慢,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感知能力增强。 易患脾系病证、传染病和发生意外。 保健重点: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营养不良、消化紊乱及传染病。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7周岁为学龄前期,又称幼童期。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趋完善。 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发生各种意外,如溺水、烫伤、错服药物。 (六)学龄期:从7岁后到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为学龄期。 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以外的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的形态发育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进一步成熟。 注意因势利导,保护视力,预防龋齿,充足的营养。 (七)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第二次高峰),性别差异常显著。 生理特点: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 保健重点:足够的营养、体格锻炼、注意休息、心理教育及指导。 概念:人体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期的整个过程。 生长发育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基本特点。 生长是指形体的增长,主要反映为量的变化。 发育是指功能的进步,主要反映为质的变化。 一、体格的生长: (一)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具有全人类共同的规律性,但同时表现有种族、地区、民族或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性别、营养、疾病、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等。 生理常数及其临床意义的重要性。 (二)体格生长—体重 机体量的总和(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衡量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临床用药剂量的主要依据。 出生体重3kg ; 1~6个月体重(kg)= 3+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 7+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 8+年龄×2 过重:肥胖症;过轻(↓15%):营养不良 体重公式可用于药量和补液计算,不能用于体格发育的评价。 因为体重的增长是一个非匀速的过程,尤其是小婴儿;同时其增长也受遗传、环境影响,因此存在个体差异

1.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青春期的发育》创新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与构思】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被称为“花季少年”。因为他们迎来了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精力最旺盛、兴趣最广泛、最富创造性,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同时,这也是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变化较大,性生理发育成熟,而性心理逐渐发育成熟的“暴风骤雨”期。他们对自身的变化产生恐惧和焦虑,自卑和尴尬,浮躁和不安。如何消除不良的影响,正确认识自身的变化,让学生健康、快乐、自信的成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依据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感受青春的美好,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等,在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设计中都充分体现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及情感体验,通过谈话、观看视频、课前调查、讨论交流德兴市,重点体验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带来的惊喜、困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体验青春的美好。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畅快的学习。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 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 (二)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实际,对本节两幅曲线图进行分析比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通过对人体发育阶段的学习和比较,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人体的青春美;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教学重点】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整个时期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有人把这个时期比作生命道路上的里程碑,这话一点儿不过份。了解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根据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来注意青春期卫生,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难点】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1) 幼儿, 生长发育, 婴儿, 规律, 特点 第一节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生长是指整个身体或某些器官的增长。婴幼儿发育则表示身体机能成熟的程度。二者 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儿童的生长发育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 表现虽然不一样,但有共同的规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发育成熟是不同阶段的连 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直 到停止。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后半年内速度变慢,以后速度 再逐渐慢下来,到青春发育期,速度又开始加快。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婴幼儿身长的增长主要是下肢长骨的增长。刚出生时,婴儿的身体比例不协调,下肢很短, 小儿身长的中点位于脐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增长的速度加快,身长的中点逐渐下移, 1岁时身长中点移至脐;6岁时移到下腹部;青春期身长的中点近于耻骨联合的上缘。两上

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叫指距,主要代表两上肢长骨的增长。出生的指距约48厘米。 上肢长骨增长的情形与身长相似,在一生中指距总比身长略短。 二、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体围是指绕身体某个部位周围线的长度。通常由头围、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组成。但对 婴幼儿的体围测量一般只测量其头围、胸围、腰围等。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 由中心而末梢。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2个月时的胎儿头长相 当于身长的1/2,婴儿初生时头长约为身长的1/4,而到成人时仅头长为身长的1/8,这 说明头的发育最早。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 身体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手的发育较早,在其会走路以前几乎已经掌握了手的各种功能。如 在婴儿刚刚学会爬的时候,主要是靠手的力量向前爬行,而此时腿部还不会与手的力量相互 协调。婴儿下肢的发育较晚,主要是在会直立行走后,才开始逐渐发育的。婴幼儿四肢的发 育,无论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按先中心后末梢的顺序进行的。 三、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