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20201010160157)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20201010160157)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教案(基于资源的教案)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 (总分:100.05,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 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 ) 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唯心论 [注释] 本题中的观点表明意识最终来自于物质的存在,意识的内容和对象仍然是客观物质,因而是一种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因此,正确选项为A。 2.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惟一的√ B.人们关于同一个客观对象的意识必然是惟一的 C.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D.否认意识的主观性将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注释]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物质的主观映象,它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由于人们的思维能力、力。式、水平的差异,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很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认识;这恰好体现了意识本身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如果夸大意识的主观性,否认其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反之,如果夸大意识的客观内容,而否认它的主观形式就会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A。 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 )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 D.正确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注释] A、B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C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章义物质观的特点,把原子这种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当作物质本身,D则是列宁物质定义的特点,从万事万物多样性的存在中概括出了最高的统一性一客观实在性,提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因此,正确选项为D。 4.一元论都承认的观点有 ( ) A.世界有统一性√ B.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C.世界是可知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注释] 一元论是指承认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学说,也就是承认世界有统一性的学说。一元论既有唯物主义的又有唯心主义的,唯心主义一元论中既有可知论的一元论,又有不可知论的一元论,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是既有辩证法的,又有形而上学的。因此,正确选项为A。 5.时空会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的变化以及物质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这表明 ( ) A.时空的客观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具体事物的时空特性是可以变化的√ C.人们的主观感觉也会影响时空的特性 D.时空和物质运动都是可以变化的,没有确定性 [注释] 本题中的说法正是时空相对性的含义,它表明了时空的具体特性是可以变化的,但不能说明时空的客观性会改变,因此,正确选项为B。 6.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 ( ) A.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B.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C.社会实践√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和说课稿集(N份整理)

高一化学教案 课题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授课日期10.31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过原子结构 2.通过原子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 3.了解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构成原子核的微粒及它们之间的质量、电荷关系 教学过程[阅读讨论] 1.阅读课本p27-28 2.讨论a.原子结构模型演变 b.科学探索的精神、严谨科学态度 c.实验在科学探究中重要性 3.讲授内容:体验科学探究对艰难过程 [科学探究] 1. 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中,是什么让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人否定前人 的假说,提出自己的假说? 模型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 主要内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 小球 葡萄干面包式带核模型 存在问 题不能解释电子存在 不能解释ɑ粒子散 射时的现象 不能解释氢原子光 谱 科学的发展离子不开社会的进步,没有社会的进步,不可能造就出玻尔等伟大的科学家,没有ɑ粒子散射实验,不会有卢瑟福的含核模型诞生,没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不会有玻尔的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的诞生。 2. 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模型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量子力学年代18031904191119131926 依据元素化合时 的质量比例 关系 发现电子ɑ粒子散射 氢原子光 谱 近代科学实验 主要内容原子是不可 再分的实心 小球 葡萄干面 包式 带核模型 行星轨道 式原子模 型 量子力学

3.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给我们的启迪 (1) 化学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继承、积累、突破和革命。 (2)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是化学科学的关键 (3)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是无止境的。 [过渡]原子是可再分的,原子核可不可分呢? [资料介绍] 1.1919年,卢瑟福用ɑ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2.1932年,查得维克用ɑ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并通过实验得出中子和质子质量近似相同,而且中子不带电。 二、认识原子核 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及它们之间的质量、电荷关系 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一个 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 X10-31 1.673 X10-27 1.675 X10-27 相对质量1/1836 1.007 1.008 [设问] (1)原子核所带电是由有什么引起?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2)构成原子的微粒间,其质量大小有何关系? [结论] 1.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关系: 质子质量≈中子质量 电子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问题解决] 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Z + N相对原子质量F910 Na1112 Al1314

苏教版化学高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word教案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通过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 了解钠、镁、氧等常见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2.能力方法:知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通过电子的得失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3.情感态度:通过各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学习,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 工作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各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演变,体验科学探索的艰难过程 2.理解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难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过电子得失形成稳定结构 镁和氧气发生化学的本质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讲授法、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阅读讨论] 1.阅读课本p26-27 2.讨论a.原子结构模型演变 b.科学探索的精神、严谨科学态度 实验在科学探究中重要性 3.讲授内容:体验科学探究对艰难过程 [科学探究] 1. 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中,是什么让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人否定前人的 科学的发展离子不开社会的进步,没有社会的进步,不可能造就出玻尔等伟大的科学家,没有ɑ粒子散射实验,不会有卢瑟福的含核模型诞生,没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不会有玻尔的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的诞生。

3.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给我们的启迪 (1) 化学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继承、积累、突破和革命。 (2) 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是化学科学的关 键 (3)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是无止境的。 二、核外电子排布 [阅读课本]:常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 [拓展研究]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表示电子层数)。 (3) 原子最外野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第一层不能超过2个) (4)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第一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 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2.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迁移拓展] 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阴离子 (1) 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Na、Ca、Al、F、Cl、S等示意图。 (2) 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Na+、Ca2+、Al3+等示意图。 (3) 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F-、Cl-、S2-等示意图。 [问题解决] (1)内容见课本、同学交流讨论 (2)知识拓展元素化合价得失电子数目的关系 ①金属元素一般为正化合价,失去电子的数目即为化合价的数值,如Na、K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均为+1价,Mg、Ca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均为+2价,Al 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均为+3价。 ②非金属元素既可以为正化合价也可以为负化合价,活泼非金属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的数值即为得到电子的数目。如:F、Cl易得到1个电子,最低化合价均为-1价;O、S易得到2个电子,最低体例价均为-2价。 [小结]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2.化合价与核外电子排布 [练习]在199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ɑ粒子(质量为氢原子的4倍,带2个单位正电荷),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四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能让大多数ɑ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ɑ粒子发生偏转,被笔直地弹回。根椐以上实验能得出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1) ; (2) ; (3) ;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习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习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0K与40Ca原子中的中子数相等 B.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C.人们已知道了112种元素,即已经知道了112种核素 D.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表示为: 答案:B 2.已知R元素的某种同位素,能形成化合物AmRn,其中A的化合价为+n。该化合物中一个R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该同位素原子符号是( ) AR BR CR DR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化合物AmRn中,R的化合价为-m,其离子符号为Rm-,已知一个Rm-的核外电子数是a,则其核内质子数为a-m,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m+b。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3.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它的离子Xn+ 核外有y个电子,则Xn+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A-y+n B.A+y-n C.A+y+n D.A-y-n 解析:离子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的。Xn+是在X原子基础上失去n个电子而形成的,所以在Xn+中,核内质子数等于y+n,核内中子数=质量数-核内质子数=A-(y+n)=A-y-n。 答案:D 4.若某元素的某核素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 A.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该元素的质量数为m+n D.若C原子质量为W g,则该核素的质量约为g 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它们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然后加和所得的数值。只知道其中一种核素的质子数、中子数无法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B错误。质量数是针对某一种核素而言的,元素没有与其对应的质量数,所以C错误。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个C原子质量的,质子和中子相对质量都接近于1,所以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对质量之和乘C原子质量的应约等于该核素的质量,所以D正确。 答案:D 5.下列选项中都不正确的是( ) ①1H是一种核素②1H和D互称为同位素③2H是一种核素④1H、2H与3H各是氢的一种核素⑤1H 、2H与T互称为同位素⑥1H+与D、T都属于氢元素⑦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A.③④⑤⑥ B.①②⑦ C.①②④⑥⑦ D.①④⑤⑥⑦ 解析: 1H质子数为1,中子数不确定,故只能确定元素,不能确定核素,所以①②错误。符号H本身就表明了是氢元素,质子数为1,故③对。1H原子核中无中子,⑦错。 答案: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③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④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⑤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⑥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⑤ 解析:①中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①不正确,同理②正确;③中一种元素可以有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原子,故不正确;④中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不正确;⑤正确;⑥中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故不正确。 答案:D 7.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Bi和Bi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宇宙,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找到了解的办法。今天,我们已找到了一种有效和精确地了解宇宙的办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科学”。科学已经表明,宇宙是如此浩瀚而古老,因此人间世事往往显得无足轻重。 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的心情激动,感叹不已,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我们迫切希望能够了解宇宙,我们现有的大部分知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然而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地方。宇宙是由无数的行星、恒星、彗星、星云等组成的,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成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总之,宇宙对我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以下让我介绍一下人类探索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宇宙知识吧。 恒星 人们用肉眼看到的星星,除了太阳系内的流星、彗星和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和土星)之外,整个天空中的星星都是恒星。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所组成并能自己产生能量发光的近似球体的天体。由于它们的位置看上去似乎恒古不变,因此,古人它们为“恒星”。 在中国古代,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了关于恒星颜色的记载:“白如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恒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诱人的色彩呢?天上的星星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从恒星光普型我们可以知道,恒星所呈现的不同颜色,代表了它们表面所处的不同温度。一般来说,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温度较高,大约在2500~3500开,如猎户座η星。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温度居中,大约在6000~500开,如御夫座的五车二星。而发红光的恒星是垂亡的老年星,温度较低,大约在2000~3000开,如参宿四和心宿二等。 当你用眼睛直接观察恒星时,你会发现恒星有的亮些,有的暗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同亮度的恒星的光给予你的眼睛视网膜的能量大小不同。 不过恒星的这种亮度不是恒星的真实亮度,由于恒星距离有远有近,在夜空中看起来很亮的星可能是因为这颗星距离我们很近,相反,一颗看起来很暗的星,只是由于距离遥远才显得很暗。因此,恒星的目视星等反映不出恒星的真实亮度。 黑洞 广义相对论表明,引力场可以造成空间弯曲,强大的引力场可以造成强烈的空间弯曲,那么无限强大的引力场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就用这个理论描绘了一个假设的完全球状星体附近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弯曲的。他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1、我们应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认为,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是世界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生活在不断发展的物质社会中。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中的花草鱼虫、山川湖泊都是物质的,生活中充满了物质,所有可视可触及的、不可视而又真实存在的物质,像风、空气、电磁波等等。我们在物质中生存,依靠物质而存在。地球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生命的存在,而随着时间发展、慢慢有了生物、有了海洋,有了人类的摇篮,到现在,回头看看,周身到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绚丽多彩的灯光,形形色色的人们,物质社会的神奇之处也就在此。 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目前为止比较规范且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总结:“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就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是发展的,河流是奔腾的,时间也是一去不复返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螺旋式上升的。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静止也是相对静止,需要有对照系,即使我们坐着,移动不动,对于凳子,我们是静止的,而对于窗外经过的人,看见了而又消失不见,静止时特殊的运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固有的,不随着外物改变而变化。 2、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请你谈谈对其中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看法。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习近平在论述四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全面建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文章摘要:原子的结构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曾经也有许多科学家提出过各式各样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 原子的结构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曾经也有许多科学家提出过许多原子结构假设模型。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对原子的认识经历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 早期的模型就是道尔顿所假设的原子模型,他提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的物理学家汤姆生也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籍新西兰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进一步的原子模型,他提出的观点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丹麦的物理学家玻尔与1913年又提出来了一种关于原子的模型,由于他在物理学界的影响力,这一模型也是比较被大家认可的,玻尔的观点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在现代科技仪器的帮助下,人们已经可以模拟出最相近的原子结构模型,现在普遍认为电子云模型是最真实的原子模型描绘,电子云结构认为:原子的和占据了原子的主演重量,并且在它的周围电子时时刻刻在围绕着核心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电子云结构

现在,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过程还会不断深化。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回顾历史: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科学研究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假说与模型 1、公元前5世纪,我国墨翟认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指不能再分的质点;战国时《庄子·天下篇》一书中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而且原子有不同的形态。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非常小,不可再分,内 部没有任何结构,就像一个小球一样。 实心球模型 道尔顿提出原子模型虽然多半处于想象,但也有符合科学研究基本原则的

地方,所以是合理的想象。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生逊发现了电子。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原子由带正电荷的主体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电子像镶嵌在蛋糕中的葡萄干那样处于正电荷的“海洋”中。这个模型中电子与正电荷的分布是处于想象的,因为没有实验证明。 浸入模型(枣糕模型) 4、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模型: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绝大多数质量和全部的正电荷,电子在核外 空间绕着核旋转。

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 5.玻尔的原子壳型结构: 电子依据能量不同,在原子核外不同区域(电子层)运动。 玻尔原子壳型结构 6.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 电子云是近代对电子用统计的方法,在核外空间分布方式的形象描绘,

我们不能预言电子在某一时刻究竟出现在核外空间的哪个地方,只能知道它在某处出现的机会有多少,即几率密度大小,用小白点的疏密来表示。小白点密处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大,小白点疏处几率密度小,看上去好像一片带负电的云状物笼罩在原子核周围,因此叫电子云。 薛定谔电子云模型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第1讲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 ,“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原子排列在钢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O2、O3、H2O、CO2、H2SO4等。 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氯化钠就是由Na+和Cl-构成的。 1.原子结构的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原子结构模型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形成中性原子,俗称“枣糕式”模型,糕体相当于原子核,分散在其中的枣子相当于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2.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所带电荷各不相同。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所含质子数,也就是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核电荷数。科学家发现不同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各

世界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围绕着社会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思想,在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 列宁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高中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练习

高中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练习 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性质 1.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微粒中,化合价为-1价的是( ) A.B. C.D. 解析:A是原子,显0价,错误;B显+2价,错误;C显+1价,错误;D显-1价,正确,故选D。 答案:D 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 ) A.只有4种B.只有3种 C.只有2种D.只有1种 解析: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只有O,故选D。 答案:D 3.下列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 答案:B 4.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 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 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C .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 D .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 解析:氢易失去电子,但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 错误;碱是能与酸反应的物质,但不是金属元素,故B 错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如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 错误;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是钠,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是金属元素,故D 正确。故选D 。 答案:D 知识点二:原子的组成 5.3516S 可用于治疗软骨肉瘤,下列关于35 16S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量数35 B .中子数19 C .核电荷数35 D .质子数16 解析:原子符号的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质量数为35,中子数为19,核电荷数为16,质子数为16,故选C 。 答案:C 6.具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的微粒是( ) A .Na + B .O 2- C .F - D .Ne 解析:钠离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不符合题意,故A 不选;O 2-的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不符合题意,故B 不选;F -的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符合题意,故选C ;Ne 的质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不符合题意,故D 不选。 答案:C 7.131 53I 与127 53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 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131 53I 与127 53I 的化学性质相同 B .131 53I 与127 53I 的原子序数为53 C .131 53I 与127 53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131 53I 与127 53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解析:131 53I 与127 53I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A 正确;原子符号A Z X 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131 53I 的质子数为53,原子序数为53,故B 正确;131 53 I 是电中性原子,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故C 错误;131 53I 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131-53=78,中子数多于质子数,故D 正确,故选C 。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A. B. C. D. 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 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4.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 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 B.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 D.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5.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6.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 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7.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无水和生命 B. 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 现在有很多证据已经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行星 8.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A. 海底扩张学说 B. 大陆漂移学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大爆炸宇宙论 9.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地球太阳银河 B. 银河系太阳地球 C. 银河系地球太阳 D. 太阳银河系地球 10.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两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B.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C.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开普勒” D. 地心说有其局限性,日心说没有局限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星是指宇宙中不动的星球 B. 宇宙是由几千个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 C.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D. 银河系只是有群星组成的天体 12.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 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 C. D.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学习目的 本章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以及人工智能的意义。准确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深刻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自觉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 考核知识点 一、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P 45~46 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P 47 三、空间时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P 51~52 四、实践的涵义、结构与功能P 56、58、60 五、实践过程及其环节的意义P 62 六、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P 64、68 七、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 77~78 八、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P 79~82 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唯物辩

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弄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考核知识点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P 87 二、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全局与部分的关系的指导意义P 91~92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P 85 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P 98 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P 99 六、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P 101~102 七、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指导意义P 104~105 八、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对于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意义P 111~112 九、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意 义P 115~116 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原理对坚定社会 主义信念的指导意义P 117~118 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浙江专版)201x-201X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跟踪检测(九)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苏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九)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H、D、T、H+可以用来表示( ) A.同一种原子B.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C.氢元素D.氢的四种核素 解析:选C H、D和T是氢原子,H+是氢离子,它们都是氢元素,其中H+是离子态的氢元素。 2.英国科学家道尔顿(J.Dalton,1766~1844)的原子学说曾经对化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以下是“道尔顿原子学说”中的部分内容: ①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从现代观点来看,“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这些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 解析:选A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还可分割为更小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但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原子的质量也就不一定相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变化是核外电子的变化,原子核不变,原子的本性也就不变。 3.工业焊接钢管时常用13755Cs进行“无损探伤”,这里的“137”是指该原子的( ) A.质子数B.中子数 C.电子数D.质量数 解析:选D 13755Cs的质量数为137。 4.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D3O+B.Li+ C.OD-D.OH- 解析:选D 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只能是阴离子,A、B两项不正确;C项中O原子质子数=中子数,D(重氢)质子数=中子数,则OD-的中子数=质子数,不正确;D项中H无中子,OH-中质子数>中子数,正确。 5.下列各组微粒:①H3O+、NH+4、Na+;②OH-、NH-2、F-;③O2-、Na+、Mg2+; 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 1 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1 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 第四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起源于一个非常稳定的“原始火球” B、“原始火球”爆炸导致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处处下降 C、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 D、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且已经开始收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 ②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③宇宙在不断收缩 ④宇宙在不断膨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用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速度逐渐加快时,你感受到的拉力(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C、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

我对世界观的认识

对 世 界 观 的 认 识 班级:铁工六班 姓名:曾迪 学号:20119122

从小学课堂开始老师就常说,每个人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要改造好自己的世界观,那时候还小,对于世界观这个抽象词汇不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世界观,也不知道树立起什么样的世界观才是正确的世界观,怀着这样的疑问,慢慢的去需找答案。 自从在学校不断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就开始慢慢的体会到世界观的含义,它可能过于抽象,也可能过于脱离我们的实际,它高高在上,所以,后来就很少有人去谈论它,在实际的思想过程中,人们也渐渐的淡忘了。但是作为当代的大学学生,又是预备党员,我必须深刻的认识世界观,并且要树立起自己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疑问,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代表着什么。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我就真正的明白了这点。世界观,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世界观,它有时也被称为“宇宙观”,它包括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一种是狭义的世界观,它一般指人们对人类社会特有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理论体系,作为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既包括广义的世界观,也包括狭义的世界观。作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无疑应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的总和;而作为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则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社会特有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的总和。本文所探讨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主要是从后者的视野解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的,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社会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具有什么样的内在精神和特点。从这个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应包括四个基本的方面,即价值取向或基本态度和立场,对世界本源和规律的基本认识或观点,获得这些基本认识或观点的基本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或人类世界发展所应该具有的最终方向和目标,把这四个方面加以简化,就是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和最主要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的最主要的部分,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解读和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一世界观,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是解读和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第一次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辨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的高度统一,因而是有史以来最科学、最进步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精神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但反过来又对物质发生反作用。在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