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观察儿童,关心儿童,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你知道怎么写吗?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范文,供大家阅读!

篇1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起来。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翻译是单敏月、王晓平。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

考查阅,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方针,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各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经验。

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它真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观察记录工具书。它让我更全面深入地明白了观察的价值所在,让我熟知了观察儿童的全过程,让我了解了观察儿童的方法,习得了许多观察的技能,更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观察儿童的技能娴熟的操作者所以,在工作室活动时,我把它介绍给了我的姐妹们一改往常理论学习的形式,我先根据第一章的学习内容出了3个简答题,让姐妹们即兴作答,并把答案写在白纸上。问题 1.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问题2.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3.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答题完毕,我们当场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如为了了解孩子现在的发展水平,独特的个性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等然后我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将自己刚才的回答与书中给出的答案相互比较。附书中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达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篇2

1、观察儿童所需注意的要点:

行为可以在自然的情景中观察到。

行为发生的时候,可以被记录下来或编码。

记录行为的观察者是客观的、无偏向的。

行为用清晰、明确的术语来描述,无须或几乎不需要观察者的介入。

2、观察方法有:叙事/自由描述,检查清单/预编码类,时间抽样/结构化描述,追踪/结构化描述,饼图和直方图/

结构化描述。

3、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可以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篇3

对父母而言,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倾听孩子的呢喃细语,是他们最快乐的一件事。而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观察儿童则可以让我们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那么我们如何来观察儿童呢?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单敏月、王晓平翻译的《观察儿童》一书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在还没有阅读到此书之前,我对如何开始一次观察,如何来记录观察可以说是脑中是空白的。但通过认真的对每一个章节进行通读后让我获益非浅。本书章节的内容在安排上步步深入,引领着我们逐步掌握观察实施的全过程,其中的一些观察实例的呈现相当惹眼,称其为工具书,是因为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幼儿早期学习目标,可以正确地帮助你去进行定位,明确目标,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其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建构起自己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如: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其中以具体实例一步步教我们如何呈现观察,让初学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具体的操作与记录方法,从而对每一次的观察确定目标和目的,详尽观察情况的记录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将自己观察得到的发现与工作实践联系起来。

真正做到学会观察,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练习、实践、反思;才能做到科学、客观、有效。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书心得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的读书心得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必须坚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本次寒假在家,我认真仔细的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翻阅了一遍,深觉这本书中所著内容对一线的幼儿教师来说大有裨益,通过这段时间段的学习,受益匪浅。 一、教学教研一把抓,学会观察是基础 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大是业内普遍的共识,因为幼儿园的工作作息与中小学的不同,教师在白天的工作几乎不能有任何的中断,需要全天对幼儿进行照顾。尤其是在我经过两年的中专学校工作之后,对中小学和幼儿园工作的方式的差别上深有体会。因此,在我看来,幼儿教师在承受高压、劳累的双重负荷下,进行教研活动就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在读过《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之后,我感觉自己在教育与教研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其实,教育与教研本位一体,真正的教研正是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并且服务于教学。教学教研应该一把抓,首先,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用眼、用心,学会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

幼儿行为的观察,观察什么?书中有详细完整的记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幼儿在常规活动中的行为 幼儿在园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常规活动:进餐、午睡、洗手、如厕、午休等等。这些活动看似平凡、枯燥,但却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值得我们注意。 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如何观察幼儿进餐行为、如厕行为、午休行为和过渡时间的行为,虽然很琐碎,但是却不能轻易的忽视。 2.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 与常规活动一样,游戏材料是幼儿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两个在幼儿个性方面发展的功能是不同的。游戏材料的一种重要作用就是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符号表征能力。 阅读和书写的确是符号表征过程,但是只能反映我们一半的表征能力,它们是语言符号的一部分;而非语言符号表征要借助艺术形式呈现——绘画、雕塑、舞蹈、哑剧、音乐及戏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能充分地把握或者用语言解释他们对事物的模糊理解,所以他们是通过使用游戏材料时形成的关系以及所引起的变化来获得对抽象概念的直观感觉。在儿童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儿童使用材料的环境、刺激、话费的时长等等内容。

儿童读书笔记4篇

儿童读书笔记4篇 每个人都会丢东西,可小马虎呢?他又丢了多少东西?听刘秀山老师讲一讲吧! 小马虎在贴《遗失广告》,上头写着:9本作业、3只蟋蟀,+-×÷数学算式……他用书包当球门,一个星期丢了四次。去阳日活动发现少了队员,原来没有数自己。太厉害了!可是他寄信忘写地址,还投进了果皮箱!好马虎的孩子。就因为马虎,他的住宿也不咋样。唉,连他最好的朋友影子也走了。小马虎丢了这么多东西,他心中可急坏了,但他又把《遗失广告》贴倒了,撕下来才可以读懂上面的意思! 文中说,小马虎学期丢了很多东西,最后把《遗失广告》贴倒了。我们千千万万不要向小马虎学习,丢三落四的人,最后一定是一个小邋遢的。所以,我们的敌人是马虎,我们的朋友是认真,是不是?因此,我一定要改掉马虎的毛病! 儿童读物《笑猫日记.蓝色的兔耳朵草》读书笔记儿童读书笔记(2)暑假里,外公带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笑猫日记·蓝色的兔耳朵草》。这是一本很好看的童话故事书,我一回去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我就看完了这本书。后来我又意犹未尽地翻看了好几遍。这本书不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还讲到了一些让我感动的事情:一是虎皮猫不辞辛苦地敲钟,无私奉献,二是笑猫为了帮助别人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故事中讲到虎皮猫为了让人们和动物有幸福的生活,坚持每天傍晚为大家敲响祈祷幸福的晚钟,它辛辛苦苦地敲钟,即便震聋了耳朵也在所不辞。笑猫为了帮助心爱的虎皮猫治好耳朵,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它不怕路途险恶、不惧巨大的山蜘蛛、凶猛的老虎和力大无穷的湖怪,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蓝山上,终于找到了能治好耳朵的兔耳朵草……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虎皮猫和笑猫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又勤劳勇敢、无私奉献,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啊!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书笔记儿童读书笔记(3)寒假里学习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范范一翻,发现里面云集了各种新颖的教育观点和理论。书中条理清晰的向我们娓娓道来:什么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化。再一一列举了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点,将近代的各大教育学家的理论和实践行为详细的展现了出来,真是受益匪浅。 特别是里面的一个观点吸引了我的注意:儿童崇拜。乍一听觉得很是新鲜。这是不是把儿童捧上了天?带着这个疑问继续看下去。原来这些提出儿童崇拜的人未必不知道儿童淘气的一面。只是他们又发现了儿童生活的另一面,这是超出成人的一面,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一面。 回想自己工作8年来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孩子们的纯净目光;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孩子们的善良之心

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读后感

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读 后感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读后感 “观察”,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诸如区域观察,个案观察等各种各样的观察记录比比皆是。反思平日里的观察,内容是什么——看到什么记什么,观察之后做什么——记录,记录之后呢?没有了。观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留不下什么痕迹,更带不来有效的学习。这个寒假,认真阅读了《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书中序言里写道的一句话让我对“观察”有了深一度的理解,也对此书也有了基本的理解。“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一书指点我们,观察其实是一项充满智慧和技术的活动。在孩子的生活、游戏、学习中,我们不乏对孩子的观察,但是,对于我们一些无意识的,随机的所谓观察,其效益是有限的。在对幼儿的观察,从孩子进园的那一刻即可开始,从孩子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包括入园,餐点,午餐,午睡等,每个生活环节,作为老师,都是观察孩子的契机,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状况。当然,这里说的观察,不仅仅是随意的看,最重要的是观察之后的评价和介入。书中例举了一些案例,不同的观察者,对于同一场景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得出的对孩子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说,作为教师,在对孩子进行观察的时候,首先要摒弃一些陈见,要保持开放的思想,集中观察焦点。其次,在对幼儿游戏和学习的观察中,一方面要以教育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发现每个孩子成长的需要,从而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有针对性。对于每个孩子的观察,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做出判断与评价,然后根据活动开展的程度和孩子发展的差异,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观察儿童。换言之,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如何在观察过程中保持开放的思想、排除先见、集中观察焦点,并用一种系统的、逻辑的方式记录信息。”因此,观察之后的记录也十分重要。现在我们对孩子进行观察后的记录多是一种纪实性的.叙述性的记录,而记录之后的评价和分析却有些薄弱了。书中提到,对孩子的观察首先要有所侧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之前,首先要有所目的,在明确目的之后,进行观察以及针对性的记录和评析,最后根据观察和评析,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水平,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孩子进行针对性的交流和互动。对于观察记录,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行为的观察和评价,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将观察作为我们开展活动的准备之一,孩子的表现是动态的,发展的,但是老师的心里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对孩子进行观察的时候确保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行为上。例如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老师首先要对这个游戏有所了解和判断,在之后的观察中,对孩子

运用《指南》观察了解儿童心得体会

运用《指南》观察了解儿童 心得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运用《指南》观察了解儿童——参加**老师“运用《指南》观察了解儿童”有感在幼儿园的保教活动中,我们总是碰到许多的问题:如,家长一味的要求老师教孩子更多的知识面的学习,择园更是以某某幼儿园会教许多东西,以教多少以内的加减法、写多少个汉字等等来做为评价一所幼儿园的好坏。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追求急功近利,使家园共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教师不能更好的把五大领域目标融入到一日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单一等等。《指南》明确了幼儿个体发展最基本的五个领域以及每个领域中幼儿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目标中指出了幼儿发展与学习的方向;各年龄段幼儿在该目标下普遍的、重要的、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的例举;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的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以语言领域为例子:目前的现状教师和家长往往忽视幼儿的日常口语交往经验,把背诵故事、儿歌、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重点。而《指南》在领域中强调“倾听与表达”在目标1中强调:“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目标2中强调:“愿意讲并能清楚地表达”等等。《指南》真正帮助到了教师和家长更好的认识到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书本通过记忆大量的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自已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地建构自已的理解与认识。在《指南》的学习中也帮助老师梳理了一日日常管理,并让老师学会有目的性、完整、客观、真实地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特点、兴趣和需要,提供适宜的材料、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虞永平说,很多人都认为自已的立场和观念没有问题,甚至认为对科学的儿童观已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其实,科学的儿童观不是记得就行了,它不只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立场,甚至是意志。它必须在心灵深处扎根,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感谢**老师做出的《指南》培训。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向。正确认识《指南》的目的和意义、建立科学的育儿观。

幼儿绘本读书笔记

幼儿绘本读书笔记 【篇一:绘本读后感】 《绘本》读后感 在孩子情绪管理的世界里,这是一本本散发着芬芳、开卷有益的绘本,我从中领略到很多教子育子的道理。 记忆里,童年是有趣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单纯的,充满 疑问的,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设门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 但读了绘本后,感觉到童年的世界应设一扇门,不要上锁。从《不 要睡觉,赛莉》中体会到孩子得学会关门学会拒绝,坚持正确的做 法很重要。如果关门要学会和自己相处,不要自己吓到自己,要像《床底下》里的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 要适时打开心门,不要成为怪异的另类。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和他 人交流,才会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多宝贵,并和他人分享。人生如一 条小溪,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艰辛。打开心门可能会遇到粗口、粗暴、羞愧或不如意的事等等。教宝宝学会正确的对待这些烦恼,正 如硬币具有正反两面,它们也是如此。交流会让孩子感到好过一些;当孩子遇到不如意,不能理智处理自己的情绪时,大人要适当扶孩 子一把,让其感受到温暖和依靠。这个时候,您一定要鼓励宝宝:“你自己来吧!” 不要强迫孩子服从。告诉孩子和自己:如果没有困难,一路畅通无阻,那样的人生毫无价值和意义…… 读完绘本,就像和高尚的人对话一样,使我受益匪浅。 【篇二:儿童读书笔记】 1.绿山墙的安妮 主要内容:马修与马莉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 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 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 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 红发、喋喋不休的11岁女孩安妮。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人领养。小孤女个性鲜明, 擅于幻想。她自尊自强,凭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 重和友谊。

观察儿童读后感

《观察儿童》读后感 通过认真的通读《观察儿童》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后让我受益匪浅,深有感悟,结合实际工作,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的书,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每个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对全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总体情况,如幼儿的兴趣、参与程度、交往合作等,还要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幼儿的想法、能力、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推动。观察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对幼儿的了解。着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 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幼儿早期学习目标,可以正确地帮助你去进行定位,明确目标,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其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建构起自己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如: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书中以具体实例一步步教我们如何呈现观察,让初学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具体的操作与记录方法,从而对每一次的观察确定目标和目的,详尽观察情况的记录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将自己观察到的发现与工作实践联系起来。 反思我们现在的个案观察,通常是以叙事型、描述性观察,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并不是特别规范,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认真学习一下叙事型观察的记录和描述方法,在书中特别指出“要求你安静地坐着,尽可能不引起丝毫的注意,要记得,你若与儿童发生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书心得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的读书心得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必须坚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本次寒假在家,我认真仔细的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翻阅了一遍,深觉这本书中所着内容对一线的幼儿教师来说大有裨益,通过这段时间段的学习,受益匪浅。 一、教学教研一把抓,学会观察是基础 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大是业内普遍的共识,因为幼儿园的工作作息与中小学的不同,教师在白天的工作几乎不能有任何的中断,需要全天对幼儿进行照顾。尤其是在我经过两年的中专学校工作之后,对中小学和幼儿园工作的方式的差别上深有体会。因此,在我看来,幼儿教师在承受高压、劳累的双重负荷下,进行教研活动就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在读过《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之后,我感觉自己在教育与教研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其实,教育与教研本位一体,真正的教研正是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并且服务于教学。教学教研应该一把抓,首先,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用眼、用心,学会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 幼儿行为的观察,观察什么?书中有详细完整的记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幼儿在常规活动中的行为

幼儿在园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常规活动:进餐、午睡、洗手、如厕、午休等等。这些活动看似平凡、枯燥,但却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值得我们注意。 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如何观察幼儿进餐行为、如厕行为、午休行为和过渡时间的行为,虽然很琐碎,但是却不能轻易的忽视。 2.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 与常规活动一样,游戏材料是幼儿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两个在幼儿个性方面发展的功能是不同的。游戏材料的一种重要作用就是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符号表征能力。 阅读和书写的确是符号表征过程,但是只能反映我们一半的表征能力,它们是语言符号的一部分;而非语言符号表征要借助艺术形式呈现——绘画、雕塑、舞蹈、哑剧、音乐及戏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能充分地把握或者用语言解释他们对事物的模糊理解,所以他们是通过使用游戏材料时形成的关系以及所引起的变化来获得对抽象概念的直观感觉。在儿童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儿童使用材料的环境、刺激、话费的时长等等内容。 3.观察幼儿之间的社交行为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便会有各式各样的社交行为和反应。在儿童早期阶段,他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开始在人格结构中打下基础,我们需要去观察以下三个方面: ①幼儿对待他人的态度(关怀/疼爱/信任/怀疑/厌恶)

早期阅读心得体会作文集合5篇

早期阅读心得体会作文集合5篇 a;在我国,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已从讨论其重要性发展为研究如何指导幼儿阅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早期阅读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注重的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书面语言的教育,进行的不是完整语言的教育,使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而我们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整合,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幼儿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但应当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研

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等。因此我们应适时地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之成为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目标是教育行为的指南,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早期阅读教育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按美国课程专家瑞夫泰勒的观点,教育目标的构建应从孩子的兴趣、认知、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考虑。 从早期阅读教育的特点看,它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阅读教育在语言教育中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构建目标时,应体现其特殊性,同时必须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结合赵寄石、楼必生教授主编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有关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及本园幼儿实际,确立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帮助幼儿认识语言符号和图画符号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阅读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观察、想象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据此,我们再确定分解目标及各年龄班的层次目标。 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和确立,使教师明确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所要达到的要求,使早期阅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提供相应新图书、新图片,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皮亚杰认为,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续起来的纽带,那就是心理学。1955年,他建立了“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在讲述思维发展时,把思维、认识、智慧作为同义词使用。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互相作用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经验。互相作用论的出现,打破了几千年来心理是由遗传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的绝对化的、无休止的争论,为研究认识的发生开拓了新的航道。 皮亚杰对认识本质的回答,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知识不是简单的摹写,它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皮亚杰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消极的反应者。 三、思维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纺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皮亚杰说,思维的结构就是认知过程中性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就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认知结构组织最基本的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皮亚杰将它看成是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格式有点类似图式,但两者的内涵并不相同。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而“格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的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婴儿早期就有一种吸吮格式,经过练习和概括,这种格式便能运用到其他客体上去,如吸吮手指、吸吮奶瓶橡皮奶头、吸吮玩具等。 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一种可逆的观念上的操作,它允许儿童在心理上回到思维连续的开始。运算还具有守恒性和系统。(这里的“运算”指内化的、可逆的、并协调成有规律可循的动作系统,不是指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或者智慧的成长的,他认为,思维的本质乃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的适应与组织机能有紧密联系,两者皆为发展的不变性法则,又是智慧的重要特征。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低级的智慧适应是把动作加以组织,同时又修改原有的动作组织;高级的智慧则是把经验内容加以组织,同时修改原有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世界。(婴儿,抓握、注视两种独立格式,不协调,练习,协调,有了这种能力,儿童就能认识环境中遇到的经验,并加以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的倾向包含在生物学的遗传中,它是适应机能的一部分。)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 2、同化和顺应。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同化,是外部元素纳入结构内;顺应就是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两者相互相成,有同化必须有顺应。当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牌平衡状态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同化占优,以自我为

《观察走进儿童世界》读后感(精选多篇)

《观察走进儿童世界》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观察走进儿童世界》读后感 近期读了这本《观察走进儿童世界》深有感悟,结合实际工作,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的书,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每个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对全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总体情况,如幼儿的兴趣、参与程度、交往合作等,还要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幼儿的想法、能力、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推动。观察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对幼儿的了解。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 一、教师如何有目的性地进行观察。 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都能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获取的信息和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观察前首先应根据游戏开展的程度和幼儿的能力差异选择适宜的观察角度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那如何选择合适的角度观察呢?这时就应首先在观察前确定、明确观察的目标目的,教师只有带有目的性的进行观察,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的问题。 在游戏的不同时期,教师的观察目标也各有不同。例如:在我们干洗店创设的初期,我们的观察目标主要是幼儿对干洗店游戏的兴趣性和投入性,关注孩子是否对游戏感兴趣。随着游戏的逐渐深入,我们的观察目标逐渐从幼儿的兴趣转为幼儿在游戏中和材料的互动、幼儿的语言交往、幼儿替代物的使用情况等等。教师每次定位的观察目标不宜过大、过多,或者超过幼儿能力范围。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教师没有根据观察目的确定合适的观察目标,而只是笼统、简单、流于形式地进行观察,那么教师的观察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教师如何连续性的进行观察。 教师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观察,并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需要有连续性的进行观察,深入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那如何连续性的进行观察:(一):注重游戏过程的观察 在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时,教师往往看重结果,例如孩子今天能用卷发棒为“客人”烫头发了等等。而忽视了孩子在游戏中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角色游戏应该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在这个过程应该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主动进行游戏、学习的过程。 有的教师观察到孩子某方面的能力、语言欠缺了,或者孩子的行为影响到角色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观察儿童,关心儿童,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你知道怎么写吗?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范文,供大家阅读! 篇1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起来。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翻译是单敏月、王晓平。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

考查阅,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方针,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各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经验。 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它真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观察记录工具书。它让我更全面深入地明白了观察的价值所在,让我熟知了观察儿童的全过程,让我了解了观察儿童的方法,习得了许多观察的技能,更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观察儿童的技能娴熟的操作者所以,在工作室活动时,我把它介绍给了我的姐妹们一改往常理论学习的形式,我先根据第一章的学习内容出了3个简答题,让姐妹们即兴作答,并把答案写在白纸上。问题 1.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 导语:观察儿童,关心儿童,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你知道观察儿童读书心得怎么写吗?以下是为大家精心的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参考!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 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起来。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 翻译是单敏月、王晓平。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 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 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 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 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考查阅,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方针,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各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经验。 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它真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观察记录工具书。它让我更全面深入地明白了观察的价值所在,让我熟知了观察儿童的全过程,让我了解了观察儿童的方法,习得了许多观察的技能,更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观察儿童的技能娴熟的操作者所以,在工作室活动时,我把它介绍给了我的姐妹们一改往常理论学习的形式,我先根据第一章的学习内容出了3个简答题,让姐妹们即兴作答,并把答案写在白纸上。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问题2.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3.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答题完毕,我们当场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如为了了解孩子现在的发展水平,独特的个性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等然后我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将自己刚才的回答与书中给出的答案相互比较。附书中的答案: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 《发现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的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马利亚.蒙台梭利。翻开这本被译为37种语言发行的书,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细细阅读。 作者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不同角度地为我们揭示了孩子这一教育中的主体的种种奥秘。同时也指出了作为老师和长辈的我们,在照顾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的甚至愚蠢的做法。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道路。 由于职业的敏感吧,其中有几章论述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 在为孩子提供美丽适宜的环境一章中说道美既有助于他集中思想,又可使他处于疲惫的精力得到恢复。我们可以这样说,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应该是美丽的,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每学期的环境布应该是最好的肯定。 还有一段话,我们让儿童使用瓷碗、瓷板和玻璃杯、玻璃吸管,因为那些物品最容易打破,一旦它们有破损,就等于是在向孩子们粗鲁和漫不经心的行为提出警告。这样就可以引导儿童纠正自己的行为,训练他们行动细心、准确,学会不碰撞、不打翻、不摔坏东西,使自己的行动变得越来越文明和有节奏,并逐渐向主人一样成为各种器皿、用具的管理者。让环境说话,让孩子自发评判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教育转变为一个内化的过程。这让我感受到了环境的最高教育境界。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如果实施不当的教育行为会使我们成为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危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因为,我们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我们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决不是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我们自己。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应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假如大人做得不够,孩子可能就不能顺利地发展,但如果大人做得太多,可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而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这之间的平衡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笔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笔记 导读: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笔记篇1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仔细阅读之后,我受益匪浅。我阅读到:《指南》中的社会方面提出了很多教育建议,如: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所谓合作就是人与人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是孩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活动,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幼儿园孩子的合作是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能让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合作解决一些难题与任务。 学会合作是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在角色游戏活动中的合作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当几个孩子在一起游戏时,不是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都相同,这就有必要学会协商、妥协。在幼儿共同活动中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因此还必须学会轮流、等待等,这些技能是合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如玩游戏前,我先让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然后分工合作。在游戏的时候他们难免会遇到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协商解决。教师需让孩子们懂

得一些和同伴交往的技巧,如别人在说话要时要安静、认真的倾听,自己有什么想法要清楚地说出来,别人帮助你了就要说“谢谢”,自己做错了就要向别人道歉,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和技巧,体验和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 二、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 在建构区中,虽然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积木,但是幼儿只是自己玩自己的,你搭你的小房子,我拼我的小公园,而不会合作、一起拼搭。因此,就需要教师创设了一个大型积木的建构区,引导幼儿把自己搭的建筑物围在一起重新组合,或者分工合作,给一些小动物们建构房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建构的同时,促进其相互交往,共同合作的能力。幼儿在互相合作的游戏中体验到了无限乐趣,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在游戏中玩得尽兴。 三、在户外活动中的合作 为了孩子们课间能够安静下来,有事情做,我教孩子们学习编花篮游戏。这可是需要孩子们的合作。需要每个人依次用脚勾住下一个人的脚。稍不留神,绳子就散架了。此时的合作尤为重要,因为在勾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合作问题,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合作的默契是编花篮成功的前提。这时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你先勾在我的腿弯处,我再勾在别人的脚腕处,一个接着一个,花篮就编成功了”,这体现了能力强带弱的合作精神。当孩子们获得成功后,那种喜悦不言而喻。 四、在日常生活中的合作。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读了这本《观察儿童》深有感悟,结合实际工作,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的书,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每个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对全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总体情况,如幼儿的兴趣、参与程度、交往合作等,还要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幼儿的想法、能力、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推动。观察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对幼儿的了解。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 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 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 一、教师如何有目的性地进行观察。 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都能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获取的信息和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观察前首先应根据游戏开展的程度和幼儿的能力差异选择适宜的观察角度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那如何选择合适的角度观察呢?这时就应首先在观察前确定、 明确观察的目标目的,教师只有带有目的性的进行观察,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的问题。

在游戏的不同时期,教师的观察目标也各有不同。例如:在我们干洗店创设的初期,我们的观察目标主要是幼儿对干洗店游戏的兴趣性和投入性,关注孩子是否对游戏感兴趣。随着游戏的逐渐深入,我们的观察目标逐渐从幼儿的兴趣转为幼儿在游戏中和材料的互动、幼儿的语言交往、幼儿替代物的使用情况等等。教师每次定位的观察目标不宜过大、过多,或者超过幼儿能力范围。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教师没有根据观察目的确定合适的观察目标,而只是笼统、简单、流于形式地进行观察,那么教师的观察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教师如何连续性的进行观察 教师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观察,并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 方” ,还需要有连续性的进行观察,深入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那如何连续性的进行观察: (一):注重游戏过程的观察 在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时,教师往往看重结果,例如孩子今天能用卷发棒为“客人”烫头发了等等。而忽视了孩子在游戏中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角色游戏应该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在这个过程应该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主动进行游戏、学习的过程。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分享_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分享_幼儿园教师 读书心得体会30篇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读《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专用教案—我最喜欢的节日》有感: “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系列教案是将儒家文化现代化的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学前教育教师专用教案。本教学法提倡将儿童性格养成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在幼儿成长初期即根植中国特有的优秀文化基因。这本书分为三个系列,四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分多个小单元,从故事、绘本进入,加上适合学前幼儿年龄特征的情景表演、手工、游戏、音乐、美术、舞蹈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不呆板,不拘束,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以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性格及多元智能发展的效果,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养成仁爱、宽容、善良、执着、专注、诚信等良好品格。我想,这正是这套教案最具创新的地方,也是我们学前教育研究真正应该重视的方向。 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在《指南》的引领下,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读教师版《细节决定健康》有感: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光辉的后面他们的亚健康问题又有谁人知?过重的工作压力、家庭的重担使得他们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问题。教师也是“亚健康”的重要人群之一。教师保持健康的体质,即是对家庭和个人负责,更是对学生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多多关注自身的健康,让身心都充满正能量。 读《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有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多读一些关于幼儿方面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幼儿的行为,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学习,生活以及游戏。翻阅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让我掌握并了解了儿童的具体信息,眼睛往往看到的并不是真的,而是要去观察及记录,才会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读书只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教育的意义,而我们通过自身情感的表达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中去,用爱记录下孩子人生的精彩点滴,才是对孩子最关怀备至的记录。 读《浅谈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艺术》有感: 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呢?一、要搞好班级教师之间的团结工作。 二、做好幼儿一日常规训练。三、做好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现在的很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都有父母的疼爱,很多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只会考虑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为了能够有序地搞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老师来说,需要每周组织一次班级总结会议,这样

《儿童如何学数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儿童如何学数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儿童如何学数学》读书笔记这段时间阅读了《儿童如何学数学》这本书,这本书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这本书,对于当前的数学教育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数学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思考过:我们的数学教学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以下就自己理解和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整本书提到的最多是问题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上课要从“生活情境”引入并展开。读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新的概念——“街头数学”。国外研究把大众生活中的数学称为“街头数学”,事实上,数学不仅仅是教室中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家庭、公园、商店里都可以是数学课堂。校外无论是买卖活动、建造房子活动,都有数学活动和数学知识。数学不仅仅是在学校中的书本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既是一种知识形式,又是一种思考方式。英国学者纳茨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学生对学校中的数学问题感到困难,许多教师认为是智力上一问题,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能很好的作出街头数学问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一些孩子在计算加减乘除时存

在很大问题,错误率极高,老师往往认为这样的孩子智力存在问题,而正是这样的学生在生活中却能正确并速度的进行货物的买卖,这种现象好像很难解释。纳茨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儿童在解决街头数学问题时使用的符号是不同的。他们在解决街头问题时用的是自己口头语言甚至直觉方式,而学校所教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街头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这一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独立于他们所生活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体系。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结合。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因努力去适应小学生特点,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促进孩子们在认知投入的同时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在课堂的组织中,要尽量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但是也不能只让学生进行街头数学的学习,必竟街头数学相对于学校数学来说很不规范,也不成体系,且有许多“街头数学问题”不是孩子们能解决的。正是因为这样,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把街头数学问题进行改造后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里,使之既保留街头数学的现实性、有趣性和挑战性,也具备学校数学的规范性和抽象性。这样的数学才是师生共同感兴趣的数学。 总之, 我读了《儿童如何学数学》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成熟。 第二篇:儿童书籍读书笔记儿童书籍读书笔记周二,开展师徒结对活

《观察儿童》读后感 - 读书笔记

《观察儿童》读后感-读书笔记 《观察儿童》读后感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知道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从而进行分析和指导,使幼儿的语言能力、计算能力、交往能力等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书共有7个章节。当阅读完第一章后,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以下两点:一、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经达到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二、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这与我们正在进行的观察记录相吻合,先以白描的手法来进行观察记录,再链接指南进行分析,最后给予回应指导。 在第二章中"以书面/叙事风格记录为例";与我们现在观察记录非常匹配,但又更加全面和完善。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以及注意要点:一、制定合适的目的和目标;二、记录,应尽可能当事情赈灾发生着,你应该全心关注你感兴趣的那些方面,因为你不可能记下儿童所做的一切;三、结论,应该概括地叙述你观察到了什么,与你期待发现什么(即你的目标)相呼应;四、评价,应该将你的发现与你的目标年龄群体应有的表现相比较;五、建议,观察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帮助儿童完善其技能。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通过观察儿童,帮助他们?";在书的开头,四个问题让我陷入深思。观察过很多儿童,但好像从来没有这样问过自己。 在观察方法上,书中说道要安静地坐着,尽可能地不引起丝毫的注意,若与儿童互动,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这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在我之前的观察中,当我拿起笔和本子要记录时,孩子看到了觉得好奇,开始关注我在做什么,我一时不知如何解释,我的行为对他们的活动也有了一定的影响。书中的方法是,避免和孩子有视线接触,如果他们意识到你在写东西,那你可以说你在做作业。在今后的观察中,我会运用此方法。 记得导师曾经说过,在观察时,应该只记录事实,记录每一个细节,不要有遗漏,记录时不要解释,使用描述性的词句,避免使用判断性或解释性的词句,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记录。在评价时,可以将自己的发现与目标年龄群体应有的表现相比较,根据权威的发展常模和理论来比较,也可以将某个个体和同一年龄段的其他儿童相比较。在建议上,主要是为了提出帮助促进儿童发展的策略。 书中认为,越早通读记录下来的草稿,尽快地将草稿补充完整,那么观察记录就变得很容易完成了。这是我在日后记录中需要注意的,有时候因为别的事情无法及时梳理草稿,时间久了容易忘记细节,影响观察记录的具体与客观。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所有的孩子都依随一个相同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但相互之间在速度上并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以其自身的步调成长着。如果我们要提供最好的机会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有怎样的期望,从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