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一、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定性文件,总称为 [ ]

A.行政规章

B.部门规章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2.下列哪一项是国家公务员的一项权利? [ ]

A.辞退

B.辞职

C.免职

D.降职

3.公安机关对酗酒闹事的人强制进行人身约束的行为,生效规则是 [ ]

A.附条件生效

B.告知生效

C.受领生效

D.即时生效

4.行政机关行使职权 [ ]

A.须征得相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B.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C.必须经过司法机关的确认

D.只接受权力机关和司法的监督

5.某税务局的行为哪项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 ]

A.征收税款的行为

B.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C.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

D.分配内部用车的行为

6.行政机关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适用两个行政法规而只适用了其中一个行政管理法

规的,是 [ ]

A.滥用职权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主要事实不清

D.违反法定程序

7.社会组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行政权的行为,视为 [ ]

A.该社会组织行为

B.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C.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D.既是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8.以下事项的审批,不适用许可的是 [ ]

A.上级行政机关对其所属下级行政机关有关请示、报告事项的审批

B.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的审批

C.对律师资格的审批

D.对某企业设立问题的审批

9.行政征收是以相对人负有行政法上的( )为前提的。 [ ]

A.给付义务

B.缴纳义务

C.履行义务

D.不作为义务

10.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而言 [ ]

A.不具有强制力

B.具有强制力

C.部分强制力

D.无法律意义

11.以下规范性法律文件中不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是 [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和规章

D.惯例

12.行政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

A.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典

B.有一部统一的法典

C.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典,但多数国家有一部统一的法

D.我国有一部统一的法典,但多数国家没有一部统一的法

13.具有法人资格,能独立行使职权,有独立名称、完整的编制及组织法规,这种行政单位应是指[ ]

A.行政组织

B.行政机关

C.行政机构

D.行政团体

14.下列行政行为中,( )是双方行政行为 [ ]

A.行政处罚

B.行政合同

C.行政委托

D.行政复议

15.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C.原行政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人有权变更

16.某一行政部门行使了另一部门才能行使的职权,这属于 [ ]

A.超越职权

B.滥用职权

C.行政侵权

D.拖延履行本部门的职责

17.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18.行政复议这一行政行为属于 [ ]

A.行政立法行为

B.行政司法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依职权行政行为

19.以下对行政许可的界定,不正确的是 [ ]

A.是主动行使职权的行为

B.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

C.是一种授益性行为

D.是一种要式行为

20.行政指导制度最典型且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1.海关总署属于国务院的 [ ]

A.职能部门

B.直属机构

C.办事机构

D.归口管理机构

22.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C.原行政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人有权变更

23.某税务局的行为哪项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 ]

A.征收税款的行为

B.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C.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

D.分配内部用车的行为

24.社会组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行政权的行为,视为 [ ]

A.该社会组织行为

B.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C.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D.既是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25.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26.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是 [ ]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各部委

D.省级权力机关

27.有权撤销或改变县人民政府所作违法或不当抽象行政行为主体是 [ ]

A.县人大常委会

B.县人民政府

C.该县县委

D.上一级市人民政府

2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乡政府不能作出抽象行政行为

B.执行性立法可以创设新的法律原则

C.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均可以为相对方设定权利义务

D.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不可诉性

29.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 )签署。 [ ]

A.总理

B.主管部长

C.秘书长

D.国务院法制局局长

30.以下对行政许可的界定,不正确的是 [ ]

A.是主动行使职权的行为

B.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

C.是一种授益性行为

D.是一种要式行为

31.以下对行政许可的界定,不正确的是 [ ]

A.是主动行使职权的行为

B.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

C.是一种授益性行为

D.是一种要式行为

32.以下事项的审批,不适用许可的是 [ ]

A.上级行政机关对其所属下级行政机关有关请示、报告事项的审批

B.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的审批

C.对律师资格的审批

D.对某企业设立问题的审批

33.安山乡人民政府接受县林业局的委托,对其本乡农民发放采伐自留山的许可证,其法律后

果由( )承担。 [ ]

A.县林业局

B.安山乡政府

C.二者共同承担

D.二者共同上级承担

34.在实行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者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中,从第一个行政机关受理行政

许可申请时起至最后一个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时止的总的时间期限不得超过( )日。[ ]

A.20 日

B.30 日

C.45 日

D.60日

35.行政征收是以相对人负有行政法上的( )为前提的。 [ ]

A.给付义务

B.缴纳义务

C.履行义务

D.不作为义务

36.行政合同是一种( )行为 [ ]

A.单方行政

B.双方行政

C.抽象行政

D.行政执法

37.行政合同当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另一方可能是 [ ]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行政相对方

D.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或行政相对方

38.根据行政法原理,行政合同纠纷应通过( )解决。 [ ]

A.民法救济途径

B.经济法救济途径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

39.行政指导制度最典型且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40.行政指导的主体是 [ ]

A.国家权力机关

B.行政主体

C.中央行政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41.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而言 [ ]

A.不具有强制力

B.具有强制力

C.部分强制力

D.无法律意义

42.下列程序属于行政程序的,是 [ ]

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

B.行政相对方的行为过程的总和

C.行政机关的行为过程的总和

D.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过程的总和

43.行政程序法与行政实体法的关系是 [ ]

A.界限分明,互不相属

B.行政程序法是行政实体法的“附属品”

C.违反行政程序法与行政实体法的后果相同

D.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地位

44.( )确立了司法机关对行政程序的审查权 [ ]

A.《行政处罚法》

B.《行政诉讼法》

C.《行政复议条例》

D.《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

45.以( )为标准,行政程序可分为抽象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程序。 [ ]

A.行政程序的适用范围

B.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

C.是事有明确法律规定

D.行政能的差异

46.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是 [ ]

A.合议制

B.首长负责制

C.时效制度

D.简易程序制度

47.行政违法是指 [ ]

A.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并适用相应处罚措施的行为

B.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C.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违反行政法的行为

D.行政主体违法

48.行政违法侵害的社会关系是 [ ]

A.党纪、团纪所确立的社会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民事法律关系

D.刑事法律关系

49.行政违法主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

A.纯纪律责任

B.纯民事责任

C.行政兼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50.不属于行政处分具体种类的有 [ ]

A.警告

B.罚款

C.撤职

D.开除

51.国家负行政赔偿的情况是 [ ]

A.卫生局工作人员在检查卫生中因违法造成损害的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其个人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

C.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造成损害的

D.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干部在履行其职权时造成他人损害的

52.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的申请人的损失是指 [ ]

A.所有损失

B.直接损失

C.间接损失

D.B和C损失

53.因征用而给行政相对方造成的损失,相对方可以要求 [ ]

A.行政赔偿

B.民事赔偿

C.国家赔偿

D.行政补偿

54.某派出所干警张某在处理小偷王某时对王某科以50元罚款。如王某请求国家赔偿,他应向

( )提出。 [ ]

A.派出该派出所的公安局

B.张某

C.某派出所

D.A或C

55.行政复议权只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 )专门享有。 [ ]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权力机关

D.行政机关

56.行政复议是( )的活动。 [ ]

A.行政监察机关

B.行政机关

C.行政仲裁机关

D.行政执法机关

57.复议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中 [ ]

A.法律地位平等

B.只有复议权利相同

C.只有复议义务相同

D.权利义务表现对等

58.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 )管辖。 [ ]

A.该派出机关

B.设立派出机关的民政府

C.该派出机关的主管上级部门

D.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59.对某县公安局所辖的乡派出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 )管辖。 [ ]

A.县人民政府

B.县公安局

C.乡人民政府

D.县检察院

60.行政纠纷的内容是关于( )的争议。 [ ]

A.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

B.民事权利义务

C.法律上权利义务

D.利益

61.行政纠纷是因( )而引起的争议。 [ ]

A.行政机关的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行为

62.行政诉讼依( )而启动。 [ ]

A.相对人的申请

B.行政机关的请求

C.法院的审查

D.ABC任一行为

63.行政诉讼中的( )恒定。 [ ]

A.原、被告身份

B.被告身份

C.原告身份

D.ABC均错

64.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 [ ]

A.行政机关

B.法院

C.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D.检察机关

65.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表明了 [ ]

A.法院可以受理所有行政案件

B.其他国家机关不能受理行政案件

C.法院与其他的国家机关处理行政争议的权限分工

D.以上答案都对

二、多项选择题:

66.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本条例“实施办法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各省级人民政府依此制定的实施办法的行为属 [ ]

A.特别授权立法

B.地方行政立法

C.执行性立法

D.一般授权立法

67.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有权制定和颁布行政规章的机关是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省级人民政府

68.下列各项属于地方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69.下列判断错误的有 [ ]

A.抽象行政行为就是行政立法行为

B.发布,不是所有抽象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只是行政立法成立的要件

C.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没有监督权

D.行政立法程序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程序一样严格

70.行政立法行为具有的特征有 [ ]

A.不可诉性

B.行政性

C.准立法性

D.强制实施性

71.根据《行政许可法》第2条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许可的有 [ ]

A.专利权人专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

B.司法部颁发律师资格证书

C.公安机关发放居民身份证

D.卫生管理部门颁发行医许可

72.下列机关中( )属于专门行政检查机关 [ ]

A.国家商检局

B.工商局

C.物价局

D.审计局

73.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为 [ ]

A.听证提出

B.听证通知

C.作出处罚决定

D.举行听证会,制定作证笔录

74.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的含义有 [ ]

A.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主体

B.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

C.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

D.处罚的对象是法定的

75.以行政程序适用的范围为标准,可将行政程序分为 [ ]

A.内部行政程序

B.具体行政程序

C.外部行政程序

D.行政立法程序

76.属于行政执法程序的有 [ ]

A.行政许可程序

B.行政处罚程序

C.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D.行政裁判程序

77.行政效率原则是通过下述哪些制度保证的 [ ]

A.时效制度

B.代理制度

C.申诉不停止执行制度

D.听证制度

78.下列有关行政听证制度说法正确的有 [ ]

A.行政听证制度是以英美法自然公正原则作为法哲学基础的

B.听证制度是随着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相对人要参与行政过程而产生的

C.我国法律目前没有关于听证制度的规定

D.听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告知和通知、公开听证、委托代理、对抗辩论、制作笔录等。

79.行政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 [ ]

A.行政违法的行为存在

B.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C.有被侵权的事实

D.行政违法行为与侵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80.属于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有 [ ]

A.通报批评

B.赔偿损失

C.行政处分

D.行政赔偿

81.依据法律规定,能够追究行政主体、公务员行政责任的机关有 [ ]

A.权力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复议机关

D.行政监察机关

82.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进行追究的条件应当包括 [ ]

A.国家行政机关经费短缺

B.行政机关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

C.公务员故意违法行使行政职权

D.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重大过失

83.( )的职务行为造成的损害,国家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 ]

A.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84.属于行政赔偿范围的是 [ ]

A.公安机关违法行政处罚行为

B.乡政府或工作人员私设牢房,用拘留或变相拘留的方法,剥夺不交售公粮,超生人口的

C.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职权的组织的工作人员(如联防队)用殴打,罚跪等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

D.行政机关超越职权的行为造成损害的

85.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有 [ ]

A.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C.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D.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86.我国行政赔偿的途径有 [ ]

A.单独就赔偿问题先向人民法院提出

B.单独就赔偿问题先向行政机关提出

C.在复议程序中与其他问题一并提出

D.在行政诉讼中与其他问题一并提出

87.根据《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范围可分为 [ ]

A.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

B.抽象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

C.事实行为所造成的损害

D.司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

88.行政复议遵循( )的原则。 [ ]

A.合法

B.及时

C.准确

D.便民

89.行政复议遵循合法原则包括( )合法等内容。 [ ]

A.主体

B.依据

C.顺序和事实

D.程序

9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 )事项不服的,不能依《行政复议法》申请复议。 [ ]

A.行政立法行为

B.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C.对民事纠纷的仲裁、调解或处理

D.行政机关就土地、矿产、林林等资源使用权归属或所有权所作的行政裁决。

91.行政复议当事人包括 [ ]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第三人

D.复议申请代理人

92.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案件以上一行政行机关管辖为原则,但对于( )申请复议的案件,

则由原行政机关管辖。 [ ]

A.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B.没有相应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的

C.对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D.对依法经由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93.行政诉讼具有( )的功能。 [ ]

A.解决行政纠纷

B.救济行政权

C.监督行政权

D.救济公民合法权益

94.行政诉讼中司法权的有限性体现在 [ ]

A.法院只能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法院不能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C.法院只能在例外情况下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D.法院不能判定具体行政行为所构造的实体法律关系的内容

95.下列可成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的是 [ ]

A.因购买办公用品与商家发生争议的公安局

B.签发罚单的交通警察

C.驳回文化局建房申请的城建部门

D.拒发甲某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民政局

96.行政诉讼法适用的空间范围包括我国的 [ ]

A.领陆

B.领水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领空

97.下列说法符合我国行政诉讼法立法宗旨的是 [ ]

A.保证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审理行政案件

B.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C.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D.监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履行义务

98.行政权相对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权利而言,具有 [ ]

A.强制性

B.单方性

C.优益性

D.对等性

99.下列属行政职权的是 [ ]

A.规章制定权

B.侦查权

C.征税权

D.军事指挥权

100.某市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给予15日以下拘留”的规定,对打架斗殴者 给予5日以下拘留的处罚,属于 [ ]

A.自由裁量行为

B.依职权的行为

C.单方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三、名词解释题:

1.行政法

2.行政法渊源

3.行政法主体

4.行政主体

5.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6.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

7.行政相对人

8.行政决定的效力

9.行政行为无效

10.行政立法

11.行政许可

12.行政确认

13.行政给付

14.行政征收

15.行政征用

16.行政处罚

17.听证程序

18.行政指导

19.行政合同

20.行政裁决

21.行政仲裁

22.行政调解

23.行政程序

24.行政责任

25.行政复议

26.行政赔偿

27.行政诉讼

28.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9.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30.行政诉讼判决

四、简答题:

1.简述行政法的特征。

2.简述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3.简述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条件。

4.简述受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区别

5.简述行政行为的内容

6.简述行政决定的效力内容

7.简述行政决定的成立要件

8.简述行政决定的合法要件

9.简述行政决定无效的情形

10.简述行政立法的性质

11.简述行政规范的种类

12.《行政许可法》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哪些方面?

13.行政征收有哪些特征?

14.行政处罚具有些特征?

15.行政处罚的理论有哪些分类?

16.行政处罚的法律有哪些分类?

17.简述行政处罚简易程序适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8.行政指导具有哪些法律性质?

19.行政复议有哪些基本制度?

20.我国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有哪些?

21.行政诉讼有哪些法律特征?

22.简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

23.我国法院哪些行政案件不能受理?

24.我国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有哪些?

25.简述行政审判中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规则

26.简述撤销判决的适用条件

27.简述行政诉讼决定的适用范围

五、论述题:

1.论述行政法的地位。

2.论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3.行政裁决与行政调解的区别。

4.行政程序的功能。

5.行政诉讼的功能。

6.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7.确定行政诉讼管辖的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

1.在一次关于行政许可的听证会中,行政机关认为该许可不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只在举行听证

的前一天通知申请人参加,并且在听证的当天婉言拒绝了一名想旁听听证的群众参加听证。为了使听证顺利进行下去,行政机关指定受理该项许可的张科长主持听证。在听证后,张科长认为听证进行的很顺利,口头对听证作出了总结,结束了听证。随后,该行政机关根据张科长的口头汇报作出了行政许可的决定。问:上述听证过程有哪些程序违法之处。 请问,本案中的行政机关在进行听证时,在程序上有哪些错误?

2.某村农民多年以种植粮棉为主,但收益不大。该乡人民政府为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解放思想,动脑筋。

经多次到外地考察,乡政府认为种植花木比种植粮棉赚钱,便向全乡农民发出《倡议书》,号召农民改种花木;还在某村作试点,某村66户农民强制性推广种花木。可经营一年后,他们不仅没有赢利,反尔亏损。于是,该村66户农民不断上访,要求乡政府赔偿损失。上访无果后,最后66户农民便以乡政府为被告,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审人民法院以被告的行为属于行政指导,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为由,裁定“不予受理”。原告不服,上诉至上一级人民法院。

请问,本案中乡政府做出的“倡议”行为是否属于行政指导?一审法院的裁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3.2000年1~2月间,石家庄市康桥药店承包人霍某在该市流沙镇集市个体摊档中,购得印有"中超"牌商标

标识的养胃丸一批,运往某市后,由康桥药店批销给本市六家商场及医药公司。上述单位购入"中超"牌养胃丸后,随即进行了调运、批发与零售,致使本市18家药店经销了这批养胃丸。在销售过程中,某市医药生产供应总公司获悉消费反映该养胃丸药味不浓,于同年6月派出质检员进行检查,证实该"中超"牌养胃丸质量确实欠佳,便通知所属部门停止销售,并抓紧退货。

该养胃丸注册商标专用人某中药制药一厂于2000年8月6日,分别向石家庄工商局与市卫生局投诉,请求对市医药单位销售冒牌养胃丸案依法查处。市工商局于2000年9月10日根据药品管理法对此案作出如下处理决定;(1)对现已封存于康桥药店的412盒冒牌养胃丸予以全部销毁;(2)对消费者的退货全部销毁;(3)对康桥药店及其他18家药店的非法利润予以没收,并分别处以2000元罚款。

(1)这起处罚案件哪些机关报有管辖权?市工商局作出的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2)如果市卫生局亦根据《药品管理法》对此案进行处罚,是否违背了"一事不再罚"之原则?为什么?

(3)市工商局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对相对人履行哪些告知义务?

(4)经查,市工商局是以简易程序作出上述处罚决定的,在作出处罚决定时,本拟处以罚款1500元,因康桥药店不断提出申辩,后决定罚款2000元。从程序上看,市工商局的以上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4.艳芳照相馆自1985年到1986年6月,将带有“富士”、“樱花”、“柯达”等照相胶卷商标标识的彩色胶

卷废旧暗盒13000个,以每个0.20元至0.30元的价格出售,共得款3761元。某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认为艳芳照相馆大批量销售带有商标标识的胶卷盒,属于侵犯注册商标权的行为,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轻生(1985)440号文件第5条规定:“擅自

出卖带有他人注册商标的废弃标识的单位和个人,除赔偿被侵犯权人的损失外,其余非法所得全部没收,并处以非法所得等值的罚款”,做出处理决定:(一)追缴非法所得3761元;(二)处以罚款700元。

艳芳照相馆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罚不服,便向人民法院起诉。它诉称:出售的照相胶卷暗盒属废品下脚料,符合省商业局《关于食品、饮食、服务行业下脚料回收工作的试行办法》的规定,不能认定为销售他人商标标识之行为,要求人民法院撤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决定。

一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艳芳照相馆出卖带有商标标识的照相卷暗盒,属于擅自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9条的规定,应当赔偿侵权人的损失,并处以罚款;

但没有“追缴非法所得”的规定。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轻生(1985)440号文件是对商标法的补充规定,可以参照审理此案。据此,一审法院做出判决:维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处罚决定。

艳芳照相馆不服判决,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细则》对擅自销售他人商标标识的,只规定赔偿损失,并可罚款,但没有“追缴非法所得”的规定。经生440号文对上述侵权行为规定了没收非法所得,与《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细则》相抵触;因此,该文不能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于是,二审人民法院做出判决:撤消一审判决维持的追缴非法所得3761元的处罚;维持罚款700元的处罚决定。

根据本案谈谈规章以及规章以下的抽象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

5.某市属于旅游风景区。每年旅游季节,该市的宾馆、旅店供不应求。为解决这一矛盾,市政府鼓励市民

开家庭旅社。张某为此开设了家庭旅社。张某已申办好了工商经营登记和税务登记,遂向公安机关申办《治安许可证》。该公安局的分管领导林副局长已口头答应,过几天给张某发《治安许可证》。但过了几天以后,该分管副局长休假,另一副局长康某对此作了审批:拒绝给张某颁发《治安许可证》;理由是:经实地检查,发现该家庭旅社未达到最低的治安标准。为此,该公安局把这一决定正式通知给张某。

张某得知该审批结论后,向该公安局的上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理由是:1)认为该家庭旅社已达到治安标准,公安机关检查不实;2)该事项根据该公安局的内部分工,属于林副局长分管,另外副局长做出这一决定是一种越权行为,越权行为应当无效。

请对张某提出的理由进行分析,其主张是否能够得到法律是支持?为什么?

6.某省原设省水利厅和省地矿厅。项某为所辖地的采矿经营者,他领有采矿证,并已从事采矿多年。2000

年7月,某省地矿厅为整顿矿业,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强制项某停业半个月。项某不服,事后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该省地矿厅。项某的诉请理由是:他依法领有《采矿证》,并已经营多年;

现不是因为项某有什么违法行为,而是为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竟然强制其停业半个月,该行政行为违法;正因为该行政行为违法,所以省地矿厅必须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拥有合法的《采矿证》,其采矿行为是合法的;省地矿厅不是基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而是为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强制关停项某矿场,是违法的;因此必须向当事人赔偿损失15000元。人民法院的判决下达后,被告既不上诉,但也不履行法院判决。正值此时,该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省地矿厅与省水利厅合并,成立省水矿资源厅。项某找原地矿厅,但该厅说,我厅建制已被撤销,已没有能力赔偿;当项某找到新的省水矿资源厅时,该厅领导说:法院没有判决由我新设厅承担赔偿责任,我厅付钱没有依据,并要当事人去找法院解决。而当项某去找法院时,法院说:法院不能因当事人的机构变动而修改判决。

请问:你认为,对项某的赔偿费应当由谁采承担?

7.郝某经所在区工商局批准开办了一家文化用品商店,一日郝某所在地工商所人员康某来到郝某的店里,

要拿几本书回去看,郝某不让。康某说:"有人举报你的店里卖淫秽书籍,要对你罚款,你现在交罚款。

"郝某说:"我的店从来没有卖过那种东西,不信你可以查。"康某说:"我不用查,你如果不交罚款,我就封你的店。"郝某无奈当即交了1000元罚款(注:康某的罚款行为,不是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以工商所名义作出的)。郝某对此向有关机关申请复议,康某又与复议人员赵某串通捏造郝某卖淫秽书籍事实,复议机关维持原来的罚款决定,又作出吊销郝某营业执照的决定。郝某到处无人帮助解决,两个月后,复议机关认为此案证据不足,经调查确认处罚决定是错误的,随即作出撤销吊销营业执照决定和罚款决定,并对赵某与康某给予了行政处分。郝某对此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但郝某对赔偿义务机关决定给予赔偿的数额不服,遂向本区人民法院作出申请国家赔偿决定。

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在审理中,经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①由赔偿义务机关报赔偿返还1000元罚款;②赔偿吊销营业执照期间租房、水电等必要的开支2500元;③按正常营业收入的30%赔偿因吊销营业执照期间不能经营所造成的损失1500元。

问题:

(1)郝某对1000元的罚款不服申请复议的机关是哪个机关?

(2)设郝某突然死亡,可由谁来申请行政复议?

(3)复议机关向郝霜收取复议费用200元,有无法律依据?为什么?

(4)本安中郝某所受到的损害,应以谁为赔偿义务机关?

(5)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处理方式与结果是否正确?

(6)康某与赵某对郝的损害应承担什么责任?

8.张某的邻居王家在没有规划许可的情况下,在张某楼房20CM处建房,严重损害了张家的通风和采光。

张某曾多次向区规划局反映。某区规划局于同年10月作出关于拆除王家违法建筑的处罚决定。但未送达张某。王家也一直没有拆除。张某之姐姐得知后,感到非常气愤,第二天以自己的名义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责令规划局履行法定职责。以维护其弟弟的合法权益。问:法院该不该受理?理由如何?

9.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

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诉,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兄弟俩不服。

问题:

(1)孙兄弟俩可否不经上级公安机关复议直接对县公安局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其依据是什么?

(2)如孙兄弟俩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他们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公安局在诉讼中各处于什么地位?

(3)孙乙可否委托其兄甲为诉讼代理人?

(4)本案如可提起行政诉讼,应否公开审理?

(5)如果一审法院判决撤销对孙二人的处罚,张某可否上诉?

(6)如果县公安局撤销了派出所对孙二人的处罚,张某可否提起行政诉讼?如可以,怎样确定孙氏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公安局的诉讼地位?

10.省工商局认定某黄金饰品公司在99年到2000年期间,先后两次从无黄金饰品经营权的某厂的人手中

购买黄金20公斤。总金额120万元。构成私相买卖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依照该法律省工商局对该公司作出10元的行政处罚。后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原决定。遂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工商局在开庭审理后、庭审结束前提交自己掌握的确凿的证据。证据非常充分有力。

问:法院应该作出何种判决?为什么?

11.顾客小张从某音像公司买了两张碟,回家后发现质量非常低劣,便向该市工商局投诉。该市工商局立

即派杨某去调查。杨某对柜台上正出售的20张碟封存并送国家工业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对库房里的一万余张碟予以查封扣押。经检测,送检的碟系冒牌货。随即以此认定该公司所售的全为冒牌产品。对该公司处以8000元的罚款。该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在审理过程中,被告发现应当对查封的产品按法定的数量和方法进行抽样鉴定。未经法院许可,对查封的产品进行了抽检。结论仍然是相同的。

问:1)被告的行为有哪些违法?

2)法院应当做何种判决?为什么?

12.公民某甲因不服县工商局对其的处罚决定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由1名审判

员和3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其中一名陪审员为工商局的副局长。在审理过程中,县委领导曾几次要求听取了该案的审理情况,并要求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县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判决。人民法院按县委领导的意见作出了维持的判决。在判决书送达原告5日后,县人民检察院以该审理的程序不合法为由向县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问:本案有哪些地方违反了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13.甲与乙系邻居,都是某村村民,因宅基地而发行争执,并互相厮打 ,甲的眼镜(价值100元)被乙

摔碎,甲将乙打成轻微伤,乙为此花费医疗费75元。乙请求本乡人民政府处理。乡政府(受县公安局委托处理本乡的轻微治安案件)经了解,作出了下列决定:甲殴打乙致伤,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款50元,赔偿乙医疗费75元。甲对此不服,依法起诉,要求撤销对自己的处罚,并判令乙赔偿自己的眼镜损失100元。请问法院应当如何判决?

14.英国游客罗密欧在西安市游览时随地吐痰,被雁塔区市容管理人员罚款20元,罗密欧回国后委托英国

律师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处罚的判决后,罗密欧不服,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高级法院认为,罗密欧是在收到一审判决25日后提起上诉,超过了时效,因而作出驳回上诉的裁定。请分析:本案中存在哪些违法之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B

5.A

6.B

7.B

8.A

9.B 10.A

11.D 12.A 13.B 14.B 15.C 16.A 17.A 18.B 19.A 20.D

21.B 22.C 23.A 24.B 25.A 26.A 27.D 28.D 29.A 30.A

31.A 32.A 33.A 34.D 35.B 36.B 37.A 38.D 39.D 40.B

41.A 42.D 43.D 44.B 45.B 46.A 47.D 48.B 49.D 50.B

51.A 52.B 53.D 54.C 55.D 56.B 57.A 58.B 59.A 60 A

61.B 62.A 63.A 64.A 65.C

二、多项选择题:

66.BCD 67.CD 68.AC 69.AD 70.ABC 71.BD 72.ACD 73.ABCD 74.ABC 75.AC 76.ABC 77.ABC 78.ABD 79.ABCD 80.ABC 81.ACD 82.BCD 83.ABCD 84.ABCD 85.ABD 86.BCD 87.AC 88.ABD 89.ABD 90.ABC 91.ABC 92.AC 93.ACD 94.ACD 95.ACD 96.ABD 97.ABC 98.ABC 99.AC

100.ABCD

三、名词解释: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主体在公共行政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原则和规范之总和。

2.行政法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具体外部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从法的渊源的角度而言,它指的是行政法的形

式渊源或效力渊源。。

3.行政法主体是行政法赋予其相应法律地位,并参加行政法所调整的各种公共行政关系的组织和个人。包

括行政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被授权的组织)、行政公务人员、行政相对人(包括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

4.行政主体是指在公共行政中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独立管理行政事务及从事与行政管理相关活

动的组织。它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5.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的公共行政管理职权的非行政机关组织,又称为

被授权组织。

6.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是指受行政主体依法委托行使一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的非行政机关组织。

7.行政相对人是指某一具体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具有对应权利义务关系的另一方当事人,也即其权

益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组织和个人。

8.行政决定的效力是指对行政决定的一种法律保护,是行政决定对其主体及外界所发生的一种具有法律效

果的特殊作用力。

9.行政行为无效是指行政决定严重、明显地违法而根本不能承认它具有法律效力。

10.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11.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前提下,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

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12.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

认可、证明并加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13.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它是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失业、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

他特殊情况下,依法赋予其一定的物质利益或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权益的行政决定。

14.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强制方式取得行政相对人财

产所有权或他物权的一种行政决定。

15.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以强制方式有偿取得行政相对人的财产使用权或劳

务的一种行政决定。

16.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照法

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17.听证程序是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地实施行政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过程中,

通过公开举行由有关各方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的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制度。

18.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基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规定而作出的,旨在引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

为或者不作为,以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一种行政行为。

19.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或公法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之特定目的,与行政相对人就

有关事项经协商一致而签订的协议。

20.所谓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规范的授权,以中立的裁决者身份,对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

理和公断的行政决定。

21.行政仲裁是指行政仲裁组织应申请人申请、按仲裁程序对特定类型的争议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断

和裁决的活动,目前主要有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

22.行政调解是行政主体主持的,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促

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以解决民事争议或特定行政争议(行政赔偿争议)的活动。

23.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以及顺序的总和,是行政行为空

间和时间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它具有法定性、参与性、反思性、包容性和控权性等特征。

24.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它是行政违法(包括部分行政不当,以下略)所引起的法律后果。

25.行政复议是指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机关

或法律规定的其他行政主体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法律活动。

26.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执行职务时,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

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27.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

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28.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 “可诉行政案件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裁判行政争议的范围,

即法律规定的由法院受理并审判一定范围内行政案件的权限。换言之,法院可以受理哪些行政案件,不可以受理哪些行政案件。

29.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是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运用法律规范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

审查的活动。

30.行政诉讼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在审理行政案件终结时,根据查清的事实和法律

的规定,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及相关的行政争议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处理决定。

四、简答题:

1.行政法的特征:(1)行政法调整的核心内容是行政权。(2)行政法无统一的、完整的法典形式;(3)行

政法多层次性且易于变动;(4)授权立法居多;(5)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

2.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包括成文法形式和不成文法形式:

(1)成文法形式包括:宪法典、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以及法律解释、国际条约等;

(2)不成文法形式主要指判例、法的一般原则等。

3.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被授权组织应当是依法成立的,未经依法成立的组织不能成

为被授权的组织。其次,被授权组织内部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也即有行使所授公共行政管理职权所需之人员。再次,对于某些特定公共行政管理,被授权组织还应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最后被授权组织应与所授权行使的公共行政职能无利害关系。在特定情况和条件下,被授权组织还应当是从事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

4.受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区别:受委托组织并不同于被授权组织,两者存在如下区别:(1)行政职能的

来源不同。受委托组织行使的行政职能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被授权组织的行政职能来源于法律、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授权规定;(2)法律地位不同。受委托的组织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能,即只能在委托的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职能,实施相应的行政活动。也就是说,受委托组织不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而被授权组织则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行政职能,开展行政活动。因此,被授权组织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地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3)法律后果不同。受委托组织在受委托范围内因行使行政职能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其自身并不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而被授权组织则必须独立承担本组织行为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另外,由于受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不能作为被申请人或被告;而被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可直接当被申请人或被告。

5.行政行为的内容:

(1)授益性内容。行政行为的授益性内容,即行政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是对行政相对人设定、确认权利或利益而使之受到有利的影响。它具体表现为行政相对人设定或赋予权利、利益、能力或荣誉等情况。

(2)负担性内容。行政行为的负担性内容,即行政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是为行政相对人设定义务或产生不利影响。它表示为行政相对人设定或增加义务、剥夺或限制权利(包括利益、能力及荣誉)。

(3)复合性内容。行政行为的复合性内容即一项行政行为在法律效果上既产生授益效果又产生负担效果,也即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是两方面的结合。

(4)中立性内容。中立性内容,即行政行为只对法律关系、事物性质等予以明确而没有直接对行政相对人直接给予授益还是给予负担。中立性内容往往对应于确认行政行为,其行为在内容上是授益抑或是负担,视依申请(或依职权)确认时原已存在的法律状态或事实状态而定。

(5)公益性内容。行政行为的公益性内容,即行政直接涉及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类行为的内容并没有关于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设定。行政行为一般都涉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但还有些行政行为只直接涉及公益性,而并无直接关涉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内容,如对某建筑物赋予文物保护单位的性质。

6.行政决定的效力内容:(1)公定力。公定力是指行政决定一经成立,不论是否合法,即对任何组织或个

人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而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就其性质而言,公定力是一种经推定或假定为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已成立的行政决定应首先视为具有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

即使行政决定是违法的或不当的,在经有权机关(如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等)按照法定程序予以撤销或变更之前,行政相对人及其他人都不能任意否认其效力。行政相对人只能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等合法途径使其失去效力,否则,只能履行服从的义务。其二,公定力并不是绝对的法律效力,它只是一种推定或假定的法律效力。(2)确定力。确定力是指已生效行政决定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不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行政决定的确定力包括形式确定力和实质确定力。形式确定力是指对行政相对人的确定力,具体是指行政相对人对已生效的行政决定,除无效的行政决定外,不得任意请求改变的效力。实质确定力,是指对行政主体的确定力。具体而言,行政主体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不得任意改变自己所作出的行政决定,或对一事项重新作出行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拘束力。

拘束力是指已生效的行政决定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具体表现为,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必须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拘束力是一种约束力、限制力,即要求遵守的法律效力。

行政决定的拘束力包括对行政主体的拘束力和对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4)执行力。执行力是指已生效的行政决定要求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对其内容予以实现的法律效力。执行力是一种潜在于行政决定内部的一种法律效力,是行政决定效力不可缺少的内容,不同于为实现行政决定内容所采取的执行行为或强制措施。

7.行政决定的成立要件:行政决定的成立要件是指构成一个行政决定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它是判断一个行

为是否为行政决定的标准,也是从性质上区别行政决定与其他行政行为或其他行为的标准。行政决定的成立应同时具备四大要素。(1)主体要素——具有行政权能。行政决定必须是具有行政职能的主体所作出的行为。在这里,行政权能主要是指某一主体执行法律,可作出行政决定的一种资格。(2)手段要素——行政权的实际运用。行政决定必须是行政权实际运用的行为。具有行政权能的主体只有实际行使行政权的行为,才有可能是行政决定,否则,只能是其他行为。也就是说,具有行政权能的主体只有运用行政权的手段作出的行为,才有可能是行政决定;而用行政权之外的手段作出的行为就不是行政决定。

(3)形式要素——特定形式的意思表示。行政决定必须是以特定形式存在的行为。具体而言,行政决定必须是具有行政权能的主体运用行政权所作出的一种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实质上是行政主体意志的一种外在化或客观化,其有多种表示形式,如语言、书面文字、符号、信号或行动等。行政主体只有将自己的意志通过特定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告知行政相对人后,才能成为一个行政决定。(4)内容要素——产生法律效果。行政决定必须是一种法律行为或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它是具有行政权能的主体在运用行政权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以特定的形式所作的一种意思表示,其目的旨在设定、变更或消灭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或实现某种行政法律关系。如果一个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指向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或者没有设定、变更或消灭某种权利义务,或者尚未形成或完成对某种权利义务的设定、变更或消灭,那么该行为就不具有法律意义,不是行政决定。

8.行政决定的合法要件,是指构成合法的行政决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它是在行政决定成立的基础上判断

某个行政决定是否合法的标准。行政决定的合法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决定的主体合法。

合法的行政决定必须是由具有法定资格的行政主体所作的行为。具有行政权能但并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所作的行为可能是行政决定,但不是合法的行政决定。也就是说,合法的行政决定必须由合法的主体,即具备有行政主体资格的主体作出。行政权能资格是行政决定的成立的主体要件而不是合法行政决定的主体要件。(2)行政决定的权限合法。权限主要指权力的限度或范围。行政主体的权限往往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即行政主体之间依法应具有明确的权限分工。行政权限通常按照事务、地域和级别等分为事务管辖权、地域管辖权和级别管辖权,不同的行政主体依法具有不同的行政权限。越权无效,只有权限合法的行政决定才可能是合法的行政决定。(3)行政决定的内容合法、适当。合法的行政决定必须是内容合法、适当的行为。行政决定内容合法是指行政决定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这要求行政决定必须有事实根据,证据确凿;必须是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明确规定作出的;意思表示真实、明确、具体。行政决定内容适当是指行政决定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公正、合理、切实可行,包括事实上的可能和法律上的可能两个方面。同时,行政决定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和公共利益。也就是说,行政决定不仅在内容上符合法律规范文件的明确规定,而且还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4)行政决定的程序合法。合法的行政决定必须是符合法定程序的行政决定。这里所谓程序,即行政程

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决定必须遵循法定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这就要求,行政决定必须符合法定的方式,如书面或口头方式;行政决定必须符合法定步骤和顺序,如公安机关对某公民进行治安处罚必须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行政决定必须符合法定时限。为了确保行政决定的效率,法律、法规一般要对行政决定作出明确的时限要求。如果行政决定未在法定时限内作出,就意味着该行政决定违法。(5)行政决定的形式合法。只有形式合法的行政决定才是合法的行政决定。这主要限于要式行政决定,非要式行政决定不须要具备此要件。行政决定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行政决定通常有四种形式,即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动作形式和默示等。在有行政法规范明确规定的条件下,行政决定必须符合规定的特定形式,否则有损行政决定的效力。

总之,只有同时具备上述要件的行政决定才是合法行政决定。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要件并不是现行作出的统一规定。行政决定的合法要件只是法律对各种行政决定所规定条件的一种理论概括,只是为运用法律规范来分析行政决定的合法性提供的一种框架性思路和技术性规则。因此,对一个行政决定是否合法的分析和认定,最终仍应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而不能直接将上述要件作为根据。

9.行政决定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类:(1)主体瑕疵。因主体瑕疵而导致行政决定无效的,主要有几种情况;

一是非行政主体所为行为,如未得到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企业法人作出的决定;二是虽然有可能成为行政主体,但作出明显属于其他特别行政机关才有权作出的决定,如某文化行政机关对某人实施行政拘留;三是不具有正当组织的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为,如合议制机关在未经讨论的基础上所作的行为;四是行政主体无真实意思的行为,如行政主体的人员被胁迫作出的决定等。(2)权限瑕疵。行政主体明显无权作出该行政决定。大致有超越地域界限、事务界限、以及行政权能法定幅度等方面的行为。如湖南某县卫生局到湖北某地实施卫生执法等。(3)内容瑕疵。行政决定的内容不可能实现的。行政决定因为内容瑕疵而无效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一是行政决定的履行直接构成违法或犯罪的;二是行政决定的内容违背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三是行政决定在事实上或法律上不可能实现的;四是行政决定具有其他重大明显瑕疵的情形的(4)形式瑕疵。行政决定书有未载明作出决定的行政主体、未加盖行政主体印章等导致行政主体不明确情形的。因形式瑕疵导致行政决定无效的,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缺少法定书面形式要求的;二是虽然有书面形式要求,但欠缺关键要素的行为。(5)程序瑕疵。关于程序瑕疵导致行政决定无效的问题,各国存在争议:日本通说认为如果未履行为保护利害关系人权利和利益而设立的程序,那么作出的行政处分无效;根据法国行政法院判例,只有行政决定“严重地”违反法定程序时,才会导致无效;德国《行政程序法》第45条第1款也同样规定,违反程序达到重大且明显的程度也可导致行政决定无效。我国目前在理论上尚存争议,我们赞同程序存在重大、明显瑕疵的行政决定无效,随着行政程序法的完善,程序违法导致行政决定无效将会在实务上变得有操作性。

10.行政立法的性质:行政立法是特定的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立法活动,它既区别于其所作出其他行政行为,

又有别于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也就是说,行政立法兼具行政和立法的双重属性。(1)行政立法本质上是一种行政行为,具有典型的行政性。行政立法首先表现在主体的行政性方面,行政立法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并且是有权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和部分地方人民政府。而权力机关立法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及部分地方权力机关。其次,立法内容的行政性。行政立法的内容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务以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事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执行和实施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第三,立法程序的行政性。由于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

制,而权力机关则是共同议事,集体表决,因此在具体立法程序上,行政立法的程序也不同于权力机关立法程序。(2)行政立法的立法性。首先,相对于行政决定(具体行政行为)而言,行政立法是为人们设置行为规则模式,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其活动程序严格,其所制定的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立法的形式特征。其次,行政立法相对制定行政规范行为而言,具有典型的立法性。具体体现在:第一,行政立法具有较严格的程序要求,如立项、起草、审查和批准、公布、备案等,法律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照程序进行。而制定行政规范则没有这么严格的程序要求。第二,行政立法具有直接的法律适用效果,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法规是法院审理案件的直接法律依据,规章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照”依据,而行政规范则不具有这种适用效力。

11.行政规范的种类:(1)创制性行政规范:创制性行政规范,是指行政主体未启动行政立法程序而为不

特定相对人创设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能够制定出创制性行政规范的,只能是两类主体,一类是本身具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它自身能够为不特定的相对人设定权利义务,如果采用立法程序,即为行政立法,如果未启动立法程序,即为行政规范;另一类是根据特定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专门授权而取得创制权的行政主体。(2)解释性行政规范:解释性行政规范,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或者为了统一各个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理解及执行活动,对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解释而形成的行政规范。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法规与规章制定主体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等的解释与行政法规和规章本身具有同等效力。(3)指导性行政规范:指导性行政规范,是指行政主体对不特定相对人事先实施书面行政指导时所形成的一种行政规范。例如,《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即是一种指导性的行政规范。指导性行政规范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一种倡导、号召、建议和设想等,并不为相对人设定、变更或消灭某种权利义务关系,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果。

12.《行政许可法》第12条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

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监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13.行政征收具有以下特征:(1)公共目的性。行政征收主要是基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或提供社会公益

服务的目的,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实施的。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不仅表现为受益对象的不确定,也表现为利益内容的不确定。立法上通常采用列举与概括相结合的办法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作出相对明确的规定,以限制行政征收权的行使,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主体不得基于非公益目的如商业目的而进行行政征收。(2)强制性。行政征收是行政主体以国家的名义对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剥夺,因此,行政征收权的行使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当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征收所确定的义务时,行政主体可以依法采用强制手段迫使相对人履行义务,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3)法定性。行政征收直接指向的是行政相对人的经济利益,为了确保行政相对人的合权益不受行政征收行为侵害,必须确立行政征收法定原则,将行政征收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使具体的行政征收行为受到相对稳定的法律支配,使行政征收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行政征收程序都有法律依据,行政主体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征收。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行政处罚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

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等,但不是所有行政主体都能设定或实施行政处罚,只有依照法律规定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处罚的主体。同时,不同行政主体享有的行政处罚权的范围,都由法律予以明确具体的规定。(2)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首先,这意味着行政处罚的对象必须是相对人,也就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实施行政管理指向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指向的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人,那么该种制裁就称为“行政处分”

而不是行政处罚;其次,行政处罚的对象必须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没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者违反的是其他法律规范,那么就不会受到行政处罚。(3)行政处罚以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为前提。行政处罚是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惩罚,因而其前提是行政相对人违反了行政法律

规范的规定,或者是没有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义务,或者是侵犯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但是,行政处罚针对的行政违法行为不能达到犯罪的程度,因为对于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我国法律规定需要给予的刑事制裁而不是行政处罚。(4)行政处罚是给予相对人不利处置的制裁性行为。

行政处罚具有惩罚性和制裁性,它通过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产、名誉和其他权利的限制和剥夺,或者对其科以义务,使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受到谴责、否定和惩戒,使违法的相对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相对人和其他社会成员受到教育,从而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15.行政处罚的理论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行政处罚进行多种分类,我国行政法学界通常将行政处罚

分为以下几类:(1)申诫罚。申诫罚也称声誉罚或精神罚,是指行政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对违法人的行政违法行为进行谴责和训诫,对违法人的名誉、荣誉或者精神施加不利影响的处罚方式。申诫罚的具体形式有警告、通报批评、责令具结悔过、剥夺荣誉称号等,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警告。(2)财产罚。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强迫行政违法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物品,或将违法人违法所得、违法财产等无偿收归国有的行政处罚。财产罚的具体形式有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销毁违禁品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罚款和没收。(3)能力罚。又称资格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中止或剥夺行政违法人某些法定资格或能力的行政处罚,能力罚的具体形式有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限期整顿、关闭企业、责令作出某种行为、停止侵害、限期出境等。其中常用的有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责令停产停业。(4)人身罚。又称自由罚,是指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剥夺行政违法的公民的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人身罚的具体形式有强制隔离、强制醒酒、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等。其中最典型的是行政拘留。

16.行政处罚的法律分类:在实际生活中,行政处罚的形式多种多样,由部门法规定的种类曾达120余种

之多。为了规范和相对统一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七种行政处罚,即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1)警告。警告是指行政主体对有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批评、告诫和谴责,使其受到精神责罚的一种处罚形式。警告是行政处罚措施中最轻的一种,一般适用于那些违反行政管理法规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大的行为。(2)罚款。罚款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强制违法当事人在一定时期内缴纳一定数量货币的行政处罚形式。罚款属于财产性处罚,在实践中经常和广泛运用。(3)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是指行政主体将违法行为人从事违法经营或活动等获得的违法利益、用于从事违法活动所用的物品、工具、违禁品等非法财物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行政处罚措施。没收是一种较为严厉的财产处罚,主要适用于为谋取非法收入和不正当利益、比较严重违法的行为。(4)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产停业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违法人在一定期限内剥夺其从事某项生产或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属于能力罚的一种。由于责令停产停业的处罚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所以只适用于比较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依法暂时扣留或吊销其许可证或执照,在一定时期内限制或永久剥夺其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的权利与资格的行政处罚,属于行为罚的一种,是一种比责令停产停业更加严厉的处罚,主要针对那些严重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6)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对于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公民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行政拘留属于人身自由罚,是行政处罚中最严厉的一种,因此,只有特定的行政机关才能行使,而且只适用于公民严重的违法行为。(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上述六种处罚是行政处罚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基本种类。除此以外,其他法律、法规还规定了许多行政处罚的形式和种类,如通报批评、具结悔过、剥夺荣誉称号、劳动教养、驱逐出境等。对此,行政处罚法均予以确认并归为一类。

17.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违法事实确凿。即当事人确有违法事实,违法证据确实

充分,且违法事实简单清楚。②有法定依据。即给予行政处罚确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作为依据。

③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从种类上看,只限于罚款和警告两种行政处罚;从幅度上看,

只限于处罚程度较轻、对当事人合法权益影响不大的处罚,即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和警告的行政处罚。

18.行政指导具有以下法律性质:(1)行政指导是一种事实性行政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所实施

的行为本身不直接或间接引起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得失、变更等法律后果的行为。区分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关键是能否直接产生法律后果。行政指导便是一种不发生或不直接发生法律后果的事实行为。行政机关提出希望、建议、劝告,谋求相对人的同意从而做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相对人即使不听从行政机关的指导,行政机关也不应给予法律制裁。(2)行政指导是一种权力性行政行为。权力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是一种职权,行政指导既然是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行使职权(责)的行为,那么它必定是一种权力行为;是一种多重的影响力(强制力、支配力和影响力),行政指导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它主要依靠相对方的自愿产生作用,所以行政指导应是一种弱权力行为。(3)行政指导是一种非强制性行政行为。行政指导中行政机关不对相对人进行直接干预,而是提出一种指导性意见或以协商、教导、说服的非强制性方式引导行政相对方采取某种行为,从而协助行政机关达到一定的行政目的。

这与具有强制力的行政命令、行政处罚等强制性行政行为不同。

19.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1)一级复议制度。这是指行政复议案件经行政复议机关一次审理并作出决定

之后,行政复议程序即告终结,申请人即使不服,也不得再次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的一种法律制度。(2)书面复议制度。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一般无须召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组成复议庭进行审查,而只是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提交的书面答复以及证据材料进行审理后即可作出行政复议决定。(3)选择复议制度。这是指发生行政争议后,相对人既可以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在法律没有规定将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时,不经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4)复议不停止执行制度。这是指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主体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后,在审理期间,一般不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5)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制度。这是指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应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当初所作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证明,否则,其行为将处于被撤销或变更的不利地位。

20.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以下几种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

(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

此外,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也不能申请复议。

21.行政诉讼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行政诉讼是解决特定的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行政诉讼就是专门解

决行政争议的司法制度,它包含了三层涵义:首先,行政诉讼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国家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有别于同样是用来解决争议纠纷的行政复议活动、行政仲裁活动。其次,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因而它不同于用来解决民事纠纷的民事诉讼活动和用来处理刑事案件的刑事诉讼活动。最后,行政诉讼是解决特定的行政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虽然是用来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但并不是说全部的行政争议都是靠行政诉讼来解决的。行政争议的范围广,种类多,实际上大量的行政争议,是靠行政复议、行政申诉等其他非诉讼途径来解决的。(2)行政诉讼的原被告恒定。在民事诉讼中,原告与被告的身份并不特定,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可以成为民事诉讼的原告或者被告。

但在行政诉讼中,诉讼中的原告与被告的身份一般是恒定的。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只能是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行政相对人。而行政诉讼的被告则恒定为作出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是行政诉讼中恒定的被告,离开了行政主体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是不存在的。在行政管理中,当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请求司法机关运用司法权予以保护。因此,只有相对人才能作为原告,享有诉权。而被告的恒定性是由行政管理中公权力的性质决定的。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处于主导者和管理者的地位,它无需通过诉讼的方式实现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3)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行政诉讼活动及其过程都是围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进行的。根据我国《行政诉讼

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能针对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而人民法院也只能审查处理法定的可诉具体行政行为所引起的行政争议案件。因此,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是整个行政诉讼活动的核心,它既是判定原告或者被告的诉讼主张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也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作出正确裁判的基础。(4)行政诉讼是依据特定的法律规范对行政争议案件作出处理的诉讼活动。在行政诉讼中,这种特定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行政法律规范。这类法律规范既是诉讼当事人针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论证自己的诉讼主张或观点,并反驳对方当事人的主张或观点的依据,也是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与认定,并对案件作出实体性裁判结论的依据。第二类是行政诉讼法律规范。这类规范是人民法院以及诉讼当事人在诉讼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或执行的诉讼程序规范。

22.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世界各国对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不尽相同。在英美法系和

法国主要是通过判例来确定,在其他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则主要以制定法来确定。通过制定法来确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列举式。包括肯定列举和否定列举两种方式,即采用在行政诉讼和单行的法律、法规中逐一列举,明确规定哪些案件由法院受理,哪些案件不能由法院受理。

列举式的优点是范围明确,易于掌握,缺点是列举的不周延性,范围相对狭窄,不利于全面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2)概括式。即仅在相关法律中规定一个概括性的条款,凡符合这一条款要求的行政案件,均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概括式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为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提供充分的保障,其局限性是范围不明确,界限不易确定,要求法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司法能力才不会导致行政诉讼受案的无限扩大。(3)混合式。即采用概括加列举的方式:法律先作概括规定,然后否定式的具体排除。

这种方式吸收了前两种方式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不失为一种好方式。除这种混合式外,还有下文所述我国的混合规定模式。

23.我国法院不能受理的行政案件:(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我国目前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虽然不

具有可诉性,但任何人的人身和财产若因国家行为而受到损害,其应当有权请求补偿。因为,以国家利益或者人民根本利益为名而任意牺牲特定个人的人身和财产,是不公平的。(2)抽象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项的规定,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一条是说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从该条可以看出,区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主要看其是否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内部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3项规定,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何谓“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若干解释》第4条进行了解释,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意即它不仅指奖惩、任免这两类决定,而且包括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各类决定。这些决定涉及的是行政机关的内部人事管理关系,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4项规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里所称的“法律”,根据《若干解释》第五条,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也就是说,只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才能决定是否授予行政机关对行政案件的最终裁决权,行政机关不能自我授予对行政案件的最终裁决权而避开国家审判机关的司法审查。

目前,我国有关行政终局裁决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分为两类:(1)规定行政相对人仅有行政救济权而无司法救济权。换言之,法律赋予了行政机关对于某些行政争议拥有最终裁决权,当事人不服,只能向有权作出最终裁决的行政机关或其上级机关申诉,而不能向法院起诉。如,根据《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2款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2)规定行政相对人具有选择行政途径救济或司法途径救济的权利,行政相对人一旦选择了行政途径救济,就不能再寻求司法途径救济。 24.我国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4条、《若干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管辖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我国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关于是否应授予专利权的案件;二是关于宣告授予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案件;三是关于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主要是由海关处理的纳税案件或者违反海关法而被行政处罚或者被行政强制的案件。将这些案件的管辖法院确定为中级人民法院的原因主要是:首先,这两类案件的专业性很强,海关处理的案件往往还有涉外因素;其次,专利管理行政机关和海关的设置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非普遍设置,其设立大多与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一致;

最后,由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确认专利权和海关处理的案件更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所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直接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另一种是对他们所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所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这些行政案件往往专业性较强,而且有较强的政策性和较大的影响力,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基层人民法院都不适合进行管辖。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行政诉讼法》没有明确“重大、复杂的案件”的具体内涵,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解释》和《管辖规定》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相比较而言,后一司法解释颁布的时间更近,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对“重大、复杂的案件”应根据《管辖规定》进行理解。这类案件主要是指: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但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可以除外;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其他重大、复杂的案件。

(4)国际贸易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家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规定:“第一审国际贸易行政案件由具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国际贸易行政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行政案件;二是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行政案件;三是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四是其他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这类行政案件与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存在类似之处,具有专业性强、存在涉外因素等特点,基于相同的考虑,将这类行政案件划归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5)反倾销、反补贴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规定:“第一审反倾销行政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辖:(一)被告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二)被告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对反补贴行政案件的管辖问题作出了类似的规定:“第一审反补贴行政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辖:(一)被告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二)被告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两个司法解释,中级人民法院也可以对反倾销、反补贴的行政案件行使管辖权。

25.行政审判中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规则:(1)层级冲突,上位法优先;(2)同级冲突,在不能确定如何

适用时由有权机关决定或裁决;(3)新旧冲突,以适用新法为原则;(4)种属冲突,特别法优先;(5)区际冲突,以适用属地法为原则;(6)国际法与国内法冲突,以适用国际法为原则

26.撤销判决的适用条件: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

程序、超越职权以及滥用职权的情形下,法院可以作出撤销判决。

27.行政诉讼决定的适用范围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诉讼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决定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决定管辖权变动。对于管辖权变更以及管辖权争议,人民法院可以采用决定的形式作出处理。

(2)有关回避事项的决定。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3)对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的决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9条规定,对于实施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行为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有关诉讼期限事项的决定。为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在特定情况出现时可以提出延长诉讼期限的申请,法院以决定的形式是否准予延长诉讼期限。

(5)审判委员会对已生效的行政案件的裁判认为需要再审的决定。对于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发现违反法律,需要再审的,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的,该行政案件应该再审。

(6)审判委员会对重大、疑难行政案件的处理决定。对审理的重大、疑难的行政案件,合议庭经评议后,应报告主管副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然后作出判决。

(7)有关执行程序事项的决定。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执行确有困难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执行,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执行,也可以决定由下级人民法院执行。

此外,如指定法定代理人、确定不公开审理、诉讼费用的减免、强制执行措施的采取等事项以及其他次要程序问题或法院在行政审判中的内部问题,都可适用决定。

五、论述题:

1.行政法的地位:

行政法的地位是指行政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也就是说行政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重要性如何。可以说,行政法是一个地位仅次于宪法的独立法律部门,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1)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它是我国基本法律部门之一。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关系和行政监督关系的部门法。行政管理关系是国家实现其行政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属国家生活中最经常、最普遍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直接涉及到国家权力的确定、行使及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障,与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经济的有效运行、文化的发展等密切相关。

(2)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

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调整着国家的根本社会关系,确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由于宪法确认国家根本制度和任务,因此,宪法规范具有政治性,体现国家的基本政策和政治理念,同时,它又具有高度概括性,是对根本社会关系的高度概括和抽象。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政治理念和基本政策要转变为社会的现实行为还需要将其具体化的法律规范为中介,在这些具体化的法律规范中,行政法律规范占有很重比例。首先,行政法是实施宪法所确认的权力结构模式及其国家机构职权之宪法规范的重要法律,可以说宪法规范所确定的权力结构模式及其国家职权是靠行政法来具体化的,在这方面民法、刑法是无法与行政法相比的。其次,宪法所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的规范很大一部分也需要行政法加以具体化和保障。尤其在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方面,行政法比其它法的作用更明显。再次,宪法所确认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结构模式也主要由行政法规范具体落实。正是行政法的这种地位,西方学者霍兰德甚至把行政法叫做“动态的宪法”。

(3)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决定于行政法与其它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

从行政法与其它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首先,行政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面极其广泛。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看,行政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比民事、刑事等方面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都要更为深远和广泛。在行政权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其次,行政法对其它部门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传统上认为应属民法、刑法调整的领域,现在也逐步纳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同时,现代国家的行政机关已经越来越多地“干预”刑事、民事活动。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内涵: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整个行政法体系并对行政法制各个环节和所

有领域起价值导向和指导作用的核心准则与纲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有机结合统一构成行政法内在精神。第一,贯穿行政法体系全过程;第二,是行政法规范的核心准则和纲领;第三,有助于对行政法规范的解释。

(2)行政法基本原则作为行政法的核心精神和价值取向,对行政法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护行政法制的统一

和协调,行政法体系庞杂、创制主体多样,有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还有享有立法权的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创制、适用和解释行政法规范的主要准则和标准,不仅公共行政要受到基本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认为人际关系的实质是 ( ) A.利益 B.财富 C.心理 D.沟通 2.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什么的变化所决定的。 ( ) A. 分配关系 B. 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经济关系 3.马克思对人际交往的论述,是宏观考察,它是关于人际交往的 ( ) A.一般理论 B.个别理论 C.绝对理论 D.相对理论 4. 人际关系学说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 ( ) A. 罗特利斯伯格 B. 马斯洛 C. 伯恩内 D. 梅奥 5.马斯洛学说的理论基石是 ( ) A. 动机理论 B.角色理论 C.格式塔理论 D.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6. 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起源于 ( ) A. 角色理论 B.格式塔理论 C.动机理论 D.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7.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的产生在时间上具有 ( ) A.异步性 B.同步性 C.前后性 D.伴随性 8. 人类的第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 A.同族部落 B.同族群体 C. 血缘群体 D. 血缘家庭 9. 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 依附关系 B. 雇佣关系 C. 宗法关系 D. 金钱关系 10.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是心理因素中的() A.中级层次 B.最高层次C.初级层次D.低级层次 11. 以人的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交往形式,即人际交往的最高形式是() A.原始型交往 B.规范型交往 C.本能型交往 D.原则型交往 12.希望与别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就是() A.包容的需要 B.控制的需要 C.情感的需要 D. 依附的需要 13.礼貌原则的核心是() A.尊重他人 B.了解他人 C.理解他人 D.关心他人 14. 人道原则源于人道主义的() A.人性原则 B.人本原则 C.伦理原则 D.处事原则 15.利用“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未来目标相比”的方法来认识自己时,应当尽力避免出现什么倾向。 () A.自我肯定 B.自我否定 C.自我欣赏 D.自我悦纳 16. 交际学家约瑟夫·鲁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将有关自我并影响到传播的信息分为四种,比喻为四种窗格。将其 中的开放区域或公开自我比喻为() A.透明的窗格 B.不透明窗格 C.隐蔽的窗格 D.未知的窗格 17. 相互悦纳是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影响相互悦纳的因素主要是 () A.交往的环境 B.交往的手段C.交往的技巧D.交往者的自我形象 18《礼记·中庸》所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表达了以下哪个词语的基本含义。 () A.内省 B.慎独 C.修养 D.拘泥 19.一个人在谈话时过多地使用什么语态,表明该人敢想敢为,不怕困难,甚至不怕冒险。 () A.过去时态 B.现在时态 C.被动语态 D.主动语态 20. 以下哪能一种不属于直系亲属()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心得体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心得体会 把握是学好行政法的关键,但它只是前提性条件,不能替代具体学习方法。在对具体内容的把握上,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参考:“实”是重点。凡是教材、法律规定中具有实用性、应用性的内容是司法考试的重点所在。因为司法考试是职业资格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资格,它主要测试的是入门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司法考试的性质决定其偏重于那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内容。例如,行政法概述、行政诉讼概述这两章,作为编写教材是不可缺少的,但作为司法考试则是不重要的,因为概述所涉及的是入门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在法律实务中,它不会成为法官判案的依据,也不会成为律师辩护的理由。相反,作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类的内容,则几乎是司法考试必考的内容。因为司法职业每天所面对的是生活中发生的案件,而行政案件所要分析的首要的问题是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新”是考点。司法考试每年都会有所微调。调整无非是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两个方面。去年的司法考试,考试方法上的调整如论述题的增加;考试内容上的调整如证据方面的内容,由于有新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出台,证据方面的考题占了六分。在总分约40分的比例中,6分的分值应该说是占了比较高的比例。今年的司法考试,新的内容增加了行

政许可法、行政应急和政府采购法三个部分。尤其是行政许可法,它裹挟了许多新的现代政府的理念,几乎是必考的内容。需要考生注意。 “特”是题眼。司法考试涉及的内容很多,这恐怕也是司法考试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考”的重要原因所在。但其所涉及的内容在考试中并不能等量齐观。有的具有出题价值,有的不具有出题价值。具有出题价值的部分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就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必须有“新闻眼”一样,应对司法考试也需要有“题眼”。题眼究竟何在呢?“特”往往是题眼所在,即那些特殊的制度、特殊的规则即是题眼所在。如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特有的规则往往是题眼所在;如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的特殊规则也往往是题眼所在。对于考生来说,应对于此,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方法是比较,将两种制度、两种规则比较着去把握,在比较中你可以找到特殊规则所在,同时也就能够找到题眼所在。 “本质”是关键。司法考试经常出现的题型是这样的题,它所考的不是你对某项制度或规则是否知道,而考的是你对这项规则或制度的本质的把握。这种题假定你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司法考试的门槛是大学本科,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知识,所要考的是你对该项知识的运用或把握。这就取决于你对这项知识或规则性质或本质的把握。如我们都知道行

测量学试题与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 地面点到假定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容是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 4. 测量使用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南方向为y轴。 5.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精读、纬度和绝对高程。 6.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围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 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普通,工程,摄影。 9.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6371km。 10. 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8848.31m。 11. 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12. 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 13.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 14. 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定与测设。 15.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磁北线、坐标纵轴线。(P-40) 16. 由坐标纵轴线北端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7.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P-33。 18.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围是0°或360°。 19.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20. 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误差不大于1/2000) 21. 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2.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23. 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24.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180°。 25.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26. 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7. 森林罗盘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望远镜、罗盘盒和基座。 28.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303°20 ′。 29.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环的检校、水准管的检校。 30. 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视准轴。 31. 由于水准仪校正不完善而剩余的,角误差对一段水准路线高差值的影响是后视距和与前视距和之差的大小成正比的。(后视a—前视b如果为负,则B低于A,若为正,则B高于A) 32. 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33.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 34.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上,既有本站前视读数,又有后站后视读数。

《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 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 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完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组织及其职权、行政行为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对行政活动予以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特征:(1)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广泛;(2)行政法规范具有易变性;(3)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没有截然分开。 2、行政法的渊源及其制定主体: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6)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7)国际条约与协定; (8)法律解释; 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由行政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相互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是恒定的; (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和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定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 构成要素:(1)主体,行政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 (3)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的。 4、依法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具体要求: A、职权法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权,即职权法定; B、依法的规定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包括遵循法定条件,依照法定程序行政; C、法律优先,在依法的规定进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行政主体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多种法律文件,此时从法制统一的要求出发,必须遵循法律优先。 D、法律保留,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水准测量完整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水准 测量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二章水准测量 一、名词解释 视准轴水准管轴 圆水准轴 水准管分划值?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 二、填空题 1.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2.水准测量是借助于水准仪提供的。 3.DS3型水准仪上的水准器分为和两种, 可使水准仪概略水平,可使水准仪的视准轴精确水平。 4.水准尺是用干燥优质木材或玻璃钢制成, 按其构造可分为、、三种。 5.水准点按其保存的时间长短分为和两种。 6.水准路线一般分为路线、路线、路线。 7.水准测量中的校核有校核、校核和校核三种。 8.测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有和两种。

9.水准仪的轴线有、、、; 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10.自动安平水准仪粗平后,借助于仪器内部的达到管水准器的精平状态。 11.精密光学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的主要区别是在精密光学水准仪上装有。 12.水准测量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 13.水准仪是由、和 三部分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有一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其路线形式为 路线。 A闭合水准B附合水准 C支水准D水准网

()2.双面水准尺同一位置红、黑面读数之差的理论值为 mm。 A0B100C4687或4787D不确定 ()3.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A粗平瞄准精平读数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C精平粗平瞄准读数D瞄准粗平精平读数 ()3.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程。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4.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 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 ()5.水准管的曲率半径越大,其分划值,水准管的灵敏度。

人际关系学试题(含标准答案)年月

人际关系学试题(含答案)2012年01月

————————————————————————————————作者:————————————————————————————————日期: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世能力。”这是(B1P4) A.人际关系专家莉儿·朗帝的名言 B.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的名言 C.人际关系专家哈维·麦凯的名言 D.人际关系专家弗朗西斯科·阿尔贝隆尼的名言 2.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把握,要从(C1P5) A.揭示人际关系的概念开始 B.揭示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开始 C.揭示人际关系的实质开始 D.揭示人际关系的特点开始 3.马克思恩格斯曾专门用一节论述交往与生产力的著作是(A2P34)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共产党宣言》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4.马斯洛的七种需要是在他的著作(A2P41) A.《动机与个性》中提出来的 B.《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提出来的 C.《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提出来的 D.《科学心理学》中提出来的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映在物质生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上是指(B3P79) A.物质生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B.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 C.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 D.前代人的物质生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 6.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人际关系是(D3P70) A.血缘关系 B.依附关系 C.宗法关系 D.金钱关系 7.“千里觅知音”,“人有脸,树有皮”这些古语反映的是影响人际关系的(D4P112) A.交往目的因素 B.交往内容因素 C.交往主体因素 D.隐性因素 8.在《语言与交际》一书中,将体态语言划分为动态无声、静态无声两类的是(A4P106) A.美国著名学者卡克·W·贝克 B.前苏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 C.著名心理学家P·贝尔斯 D.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 9.按交往时间的长短可将人际关系分为(C5P153) A.长期型和规则型 B.短期型和无规则型 C.长期型和短期型 D.短期——中期——长期型 10.人际关系依不同程度的关系,且按好坏程度划分可分为(C5P154-156) A.两种类型 B.四种类型 C.六种类型 D.八种类型 11.“人们的年龄、性别、身材、外貌长相及先天的智力”是指(C6P159) A.人的生理需要 B.人的生理反映 C.人的生理特征 D.人的健康状况 12.职业类别影响和制约人际关系的类型,在社会心理学家荷尼的研究中,如果无论遇到何人,首先想到的是“他喜欢我吗?”这种人际关系的类型属于(A6P175) A.逊顺型 B.进取型 C.分离型 D.合作型 13.在引发人的交往动机因素中,由于个人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由于达成目标后优厚条件的吸引,激发交往动机的是(B7P208) A.内在因素 B.目标因素 C.外在因素 D.环境因素 14.具有“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心理的是(B7P223) A.自卑性羞怯者 B.敏感性羞怯者 C.挫折性羞怯者 D.习惯性羞怯者 15.个体对社会客观事物的意识,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是(D8P242) A.初级自我 B.生理自我 C.心理自我 D.社会自我 16.能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转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尴尬局面消失在谈笑之中的得体的自我防卫技法是(C9P261) A.以合理化缓解 B.委婉曲折 C.幽默诙谐 D.以升华转移 l7.在自我暴露的对象中,最不适宜为暴露的对象是(A9P259) A.与你素不相识的人 B.刚刚开始互相熟悉的人 C.与你关系虽然不深,但仍在发展的人 D.对你体贴入微或与你休戚相关的人 18.失恋后的自我调适方法不包括(A10P296-298) A.塑造健全人格、加强自我修养法 B.志趣转移法 C.寻求社会支持法 D.理智思考法 19.维护家庭稳定和谐根本保证的兄弟姐妹关系的调适技法是(C10P315) A.要兄友弟敬,情同手足 B.姑嫂、妯娌之间要相亲相爱,同心协力 C.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D.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20.属于特殊人际关系技法的研究对象的是(C11P33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理论 1、行政法上的行政范围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公行政(被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包括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通常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等活动。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 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主体在管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行政关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础的一种关系。 ⑵、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 ⑶、行政救济关系 行政救济关系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救济主体包括: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信访机关 ⑷、内部行政关系 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⑴、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也称依法行政原则,即依照法律实施行政活动,具体是指行政权的存在、

行使必须依据法律,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内容: ①、行政权的来源要合法。行政权必须基于法律的设定和授权才能存在。 ②、行政权的运用要合法。行政职权必须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行使。 ☆符合实体法规范 ☆符合程序法规定 ⑵、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亦称行政适当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和公正。行政合理原则以控制自由裁量权和自由裁量行为的实施为目的。 具体要求: ①、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立法目的 法律赋予行政主体以自由裁量权的目的,是使行政主体能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幅度内根据具体情况更准确地体现法律的意图。 ②、考虑相关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 (1)相关的考虑,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能忽视法律规定应当考虑的因素。 (2)排除不相关的考虑。如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时,不能因为被处罚的人是高级干部而从轻处罚。 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合乎情理 ⑶、比例原则 行政行为要权衡各种利害关系,以作出最佳利益判断,体现法的实质公平。 比例原则的三项子原则: ☆适当性原则——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能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达到该目的。如果手段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就是违反妥当性原则。比如以轻微罚款无法达到噪音超标污染的整治。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

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 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测量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学属于属于(A)的范畴。 A、工程测量学 B、生物学 C、物理学 D、数学 土木工程测量学主要面向(A)、道路、桥梁、水利等学科 A、土木建筑环境 B、生态 C、资源 D、气象 在国家各级管理工作中,(测量)和地图资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我国以(A)作为大地水准面的位置 A、黄海 B、爱琴海 C、地中海 D、大西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做(A)。 A海拔B、距离C、高度D、深度 最近测量的一次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A)。 A、8844.43 B、8744.43 C、8644.43 D、8944.43 由于地球自转运动,地球上任意点都要受到(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双重作用。2、20 世纪初随着飞机的出现和摄影测量理论的发展,产生了(A) A、航空摄影测量 B、地面摄影测量 C、海洋摄影测量 D、森林摄影测量 3、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确定(A)的位置。 A、地面点 B、海洋点 C、高空点 D、森林点 测量学涉及到(地球科学)和测绘科学技术等学科。 测绘是(测量)和绘图的简称。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测量)信息是最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 地表上的一点位置一般可以用(大地)坐标系表示 当个别地区引用绝对高程困难时,可采用(任意假定)的水准面作为起算高程的基准面。 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高差)。

大地水准面虽是曲面,当测量区域(如半径不大 于10km的范围)较小时,可以用测量区中点的(切平面)面来代替曲 面。 确定投影面有时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确 定,一般规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顺序按(逆时 针)方向编号。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采用(高斯投影)方法建立。 投影带从首子午线起,每经差 (6)度划一带。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称为该带的(中央子午线) 把中央子午线经投影展开后是一条(直 线) 为了根据横坐标能确定该店位于哪一个6度带内,还应该在(横坐标值)前冠以带 号。 高斯投影中离中央子午线的部分变形小,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性(越大),两侧对称。 当测绘大比例尺图要求投影变形更小时,可采用 (3度)投影法。 在以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把水准面当做(水平 面)看待 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高差)的影响,从而决定了在多大面积范围能容许水 平面代替水准面 测图时,主要就是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 程)。 当安置一次仪器要求测出若干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仪高法比高程法(方 便)。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读数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对的高度,再根据已知点的高程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高差为正,说明前视点(A)后视读数。 A:高于B:低于C:等于D:小于等于 地球表面复杂多样的形态,可分为(__地物_)和__(_地貌__)两大类。

2017年10月03291《人际关系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人际关系学试卷 (课程代码0329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 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3.属于狭义上的社会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C .考勤制度、学习制度 D 4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比较有心计,为了权利和 地位,可以“无爱娶妻”,或“顺我者 昌,逆我者亡”的情形,属于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价值观分类中的 A.理性价值观 B .政治性价值观 .经济性价值观 D .社会性价值观 1950年,通过研究得出“交往的频率与距离的远近成正比例关系”结论的学者是 .美国人类学教授爱德华?T ?霍尔 B .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D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贾斯汀格 6.地理学派的创始人法国的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生活在寒冷气候的人性格 刚强、勇敢,有很强的自信心,优越感强,不太多疑,不善于耍政治手腕,并且也不狡猾, 而且总像年轻人一样勇往直前。 而生活在炎热气候的人, 对一切事物冷淡……等。 这段话描 述的是 A B C D 7. 在人际交往中,动机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一个人在谈话时过多地使用什么语态, 险? A C 2 . A C O 表明该人敢想敢为,不怕困难,甚至不怕冒 .现在时态 .主动语态 的提出者是 B .过去时态 B .被动语态 D “共同经验区理论 .传播学家W ?宜韦伯 ?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传播学家阿特休尔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教育制度、家庭制度 C 5 . A C .共同的自然环境威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自然环境影响人际行为模式 .空间距离远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完整word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经典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经典 案例(1) 2004年10月20日,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市场科的工作人员张某、王某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征收科的工作人员李某、赵某联合对某农贸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李某、赵某发现E公司自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偷漏税款达5000元,当场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并责令E公司补缴税款5000元。随后,张某、王某发现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当场作出罚款3000元、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要求张某、王某举行听证,张某、王某告知钱某现在局里正在对办公楼进行翻新,没有地方举行听证,且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举行听证还是这个结果,拒绝举行听证。E公司不服,遂向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问: (1)李某、赵某和张某、王某当场对E公司作出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2分) (2)张某、王某拒绝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的听证请求是否合法?为什么?(3分) (3)张某、王某对E公司作出罚款3000元、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是否违反《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事不再罚”的规定?为什么?(3分) (4)E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均不服,是否可以以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2分) 1111 (1)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场处罚程序适用于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案件,本案中两机关的执法人员当场对E公司作出较大数额的罚款、吊销执照的处罚显然违法。(2分) (2)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E公司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E公司要求听证的,其应当组织听证。(3分) (3)不违反。《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本案中,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针对E公司偷漏税款的行为,工商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针对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前后作出的两个行政处罚不是针对E公司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故不违反《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事不再罚”的规定。(3分) (4)不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两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本案中,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是分别针对E公司的不同违法行为作出处罚的,E 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均不服,只能分别提起行政诉讼。(2分) 案例(2) 2005年3月10日,某直辖市甲、乙、丙三名律师决定出资合伙成立“新津律师事务所”。2005年5月16日,甲、乙、丙三人向该市司法局口头申请成立律师事务所并提供了律师事务所章程、发起人名单、简历、身份证明、资金证明等有关申请材料。市司法局受理申请的工作人员李某见甲满头白发,特别提醒三人,根据该市政府规章的规定,设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发起人的年龄均不得超过60岁。甲告知李某,他们三人的年龄均不到60岁。于是,李某将一份市司法局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 1~11 章共 79 题) 习题 1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 .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 6 °带第20 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0。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 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 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63° 45′,试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AB? 并绘出关系略图。 1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 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 .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 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 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 、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 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 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 .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L0 6 20 3117 6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2.10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 2.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__________、得失理论和__________等。 4.群体中的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遵从与__________ ,后者包括两种形式: ①__________ 和②非模仿。 5.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__________。 6.__________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相应推论理论,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非共同效果和__________。 7.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__________,认知的主体,即__________,以及交往的情景。 8.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知无关,二类是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__________。 9.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莱维特提出的四种沟通网络模式是__________、轮式传递、__________和Y式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想摘玫瑰花又怕刺,这是一种( )冲突。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 2.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 B.互补性因素 C.类似性因素 D.个人特质因素 3.勇敢的男人具有吸引力,这是其( )所致。 A.个性品质 B.才华 C.能力 D.气质 4.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 )导致。 A.依赖性 B.亲密关系 C.类似性 D.责任 5.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这是一种( ) A.负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积极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6.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相互联系,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是印象形成的( )的特点。 A.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的作用 D.隐含的个性理论 7.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提高点位平面放样精度的措施有很多,请列举三种措施盘左盘右分中法、归化法放样,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 2、线路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类型,产生线路断链的基本原因主要有外业断链和内业 断链; 3、隧道贯通误差分为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 4、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单导线、导线环、交叉导线(4、主副导线)等导线形式。1.导线控制点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合法,导线测量法),位移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2。当路基填挖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之间不通视的情况,可以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合法)或 (导线测量法)确定。 3。隧道洞内施工时以(隧道中心)为依据进行的,因此需要根据(隧道中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4。路基横断面的超高方式:(线路中线,分隔带边缘线,线路内测)等。 5。曲线隧道洞内施工时需要注意(线路中线)与隧道结构中心线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隧道结构中心 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6。要建立路基三维模型,需要从(线路平面中心线,线路纵断面,线路横断面)等三个角度去建立。根据设计资料提供的(路基横断面、设计纵断面)等资料,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可以绘制任意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再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测量方法可以得到该路基横断面。 7。导线控制点的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会法、导线法),移位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 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8。当路基填挖到一定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点之间不通视情况,可以选 择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会法或导线法)方法确定。9。列出两种提高桥涵结构物平面点位放样精度的方法有(角度分中法放样、归化法放样)10。路基施工施工时,列出三种电位高程放样的方法(水准放样法、GPS 高程放样法、三 角高程放样法) 简答题 1。简述全站仪进行横断面地面线复测的方法: 自由设站,采集横断面地面线特征点三维坐标,路基横断面自动带帽。 2。简述线路断链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路段分区段设计,线路改线。 3。简述计算机软件在路桥施工测量技术中作用和地位: 内业计算简单化,规范化,高效率,减少错误发生,内业计算的发展方向。 4。简述全站仪确定线路横断面方向的方法: (1)计算给定桩号的中桩坐标及距离为2 米的边桩坐标(2)将全站仪架设在横断面附近的某一控制点上(3)坐标放样法放样出中边桩,根据放样的中边桩可以确定横断面的方向

最新《测量学》试题集与参考答案

《测量学》试题集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4、真误差为观测值减真值。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9、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10、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11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 B、C、D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B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 B — C — D — A —B o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13、权等于1的观测量称单位权观测。 14、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 B两点中间, 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1.619m,才能使B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18、等咼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1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土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土13.856 〃。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4、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 km= 25、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相互垂直。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2011年01月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329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相处的,到了封建社会阶段,等级森严,原有的平等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等级关系。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提倡民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平等为基础的。这反映的是( B ) A.人际关系特点的社会性 B.人际关系特点的历史性 C.人际关系特点的复杂性 D.人际关系特点的变动性 2.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倾向于控制他人,好为人师,以支配他人为满足,这属于个体行为控制类型中的(C ) A.“服从型” B.“拒绝型” C.“独裁型” D.“民主型” 3.戏剧交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 A.法约尔 B.巴纳德 C.西蒙 D.戈夫曼 4.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A) A.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B.具有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并对接触的人加以选择 C.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中相互近似,相互补充 D.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中相互悦纳 5.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主要包括(D ) A.交往主体、交往对象和交往目的 B.有声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 C.交往条件、交往情况和交往过程 D.利益、情感和尊严 6.拿破仑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这段话说明的人际交往具有的积极的正向的功能是( C ) A.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 B.交流情感,有益于身体健康 C.取长补短,增强整体效益 D.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 7.交往条件和交往情境构成人际关系显性要素中的(B ) A.交往手段 B.交往环境 C.交往目的 D.交往内容 8.人际关系按好坏程度划分,由好到坏正确排序是(A ) A.亲密性→团结型→维持型→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 B.团结型→亲密型→维持型→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 C.亲密型→团结型→冲突型→维持型→疏离型→决裂型 D.团结型→亲密型→冲突型→维持型→疏离型→决裂型 9.按人际交往不同倾向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八类型的是(C ) A.心理学家莫·雷诺 B.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 C.心理学家雷维奇 D.心理学家P·贝尔斯 10.关于人际需要舒兹(W·C·Sehutz)提出的是(B ) A.社会关系律 B.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C.人群关系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11.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不包括 ...( B ) A.需要与动机 B.社会地位与知识层次 C.理想与信念 D.世界观与价值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