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04刺参增养殖(1)

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04刺参增养殖(1)

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04刺参增养殖(1)
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04刺参增养殖(1)

《鱼类增养殖学》入学考试大纲

《鱼类增养殖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 2、内容比例 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 二、考试内容 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2、何谓综合养鱼? 3、何谓用生态养殖?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 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 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 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15、何谓生物修复?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有哪些生物修复方法?(三)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 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2、试述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3、试述环境因子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第二篇、各论(技术篇) (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1、试述鱼类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 2、试述催产剂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3、何谓生长成熟和生理成熟?何谓排卵、产卵?何谓效应时间? 4、列出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的计算方法。 5、如何防止亲鱼种质退化? (二)鱼苗鱼种培育 1、何谓夏花、秋花、冬花、春花、过池鱼种。 2、试述家鱼鱼苗阶段的生物学特点。 3、何谓整塘、清塘。 4、试述各类清塘药物,及其优缺点。 5、试述鱼苗清水下塘、肥水下塘和轮虫高峰期限下塘的优劣。 (三)池塘养鱼 1、何谓养殖周期?如何缩短养殖周期?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水产养殖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水产动物增养殖、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渔业水环境科学与技术等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心理素质的本科人才,能在教育、科研、生产和管理等部门工作,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生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爱校尊师、具有团结合作精神。 2、崇尚科学、勇于实践,具有一定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精神;具有军事基本知识,热爱体育运动,具有健康体质和良好卫生习惯;对矛盾、困难、挫折、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和承受力;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3、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掌握动物形态分类、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生态学等现代生物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贝类、甲壳动物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体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控制等方面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的实验和操作技能,熟悉主要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 5、初步掌握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种质评估、水产养殖场(种苗场)设计、水产养殖新种类(品种)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掌握养殖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合理利用和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熟悉国内渔业资源保护、水产养殖、水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国际上相关的法律准则。 6、初步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良好素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三、专业准入课程 鱼类学、水产微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 四、专业准出课程 鱼类生理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学及增养殖、贝类学及增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水环境化学。 五、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我国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大水面健康养殖和加工的需要,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产科学、生物科学和水域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水产生物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调控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与结构、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水环境化学、水处理技术等)的基本理论; 2. 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管理、调控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4. 掌握内陆水域(池塘、湖库、江河和稻田等)、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6. 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 7. 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等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鱼类增养殖学(3)

《鱼类增养殖学》习题集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2、何谓综合养鱼?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 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 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 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五)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 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2.试述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3.试述环境因子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第一篇各论(技术篇) (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1.试述鱼类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 2.试述催产剂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3.何谓生长成熟和生理成熟?何谓排卵、产卵?何谓效应时间? 4.列出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的计算方法? 5.如何防止亲鱼种质退化? (二)鱼苗鱼种培育 1.何谓夏花、秋花、冬花、春花、过池鱼种? 2.试述家鱼鱼苗阶段的生物学特点? 3.何谓整塘、清塘? 4.试述各类清塘药物,及其优缺点? 5.试述鱼苗清水下塘、肥水下塘和轮虫高峰期限下塘的优劣?(三)池塘养鱼 1.何谓养殖周期?如何缩短养殖周期? 2.试述理想池塘的池塘条件? 3.试述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之间的关系? 4.何谓混养、套养? 5.何谓轮捕轮放?轮捕轮放有哪些优点? 6.何谓“四定”投饵原则? 7.试述鱼类浮头原因?如何预测、防止和解救浮头? 8.增氧机有哪些作用原理?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 (四)天然水域鱼类养殖 1.天然水域有哪些养殖方式?试述各养殖方式的优缺点?

水产动物疾病学试题库完整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病原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致病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生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疾病的发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时期;疾病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决定病原体能否致病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NH3-N中毒往往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时,H2S中毒容易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_时;浮头发生在水体的DO值偏________时,气泡病发生在水中的DO值偏_______时;如果浮头在夜晚12时就开始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如果浮头仅发生在凌晨6时以后,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5.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能与之结合而引起特异性

鱼类增养殖学以往试题库(9)

鱼类增养殖学以往试题库 上海水产大学试卷 学年学期 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名称《鱼类增养殖学》 A/B卷( A )卷 课程号 12412330 学分 4 学时 7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阅卷人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效应时间(5分): 2、成熟系数(5分): 3、补偿深度(5分): 4、氧债(5分): 二、填空题(30分) 1、河蟹亲蟹交配雌雄之比为:______; 罗氏沼虾亲虾强化配育时雌雄之比为:________. 2、在自然状态下,鳜鱼产性卵,其开口饵料以出膜1-3天 的鱼苗最为理想。 3、青虾的寿命为个月,在一年中青虾有个繁殖季节。 4、河蟹育苗亲蟹交配的适宜盐度为;适宜温度为。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的适宜盐度为;适宜温度为。 5、罗氏沼虾亲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河蟹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幼体出膜前卵的颜色;青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 6、经济蛙类的养殖种类有、、、。 二、简答题:(24分) 1、黄蟹与绿蟹的区别 2、如何判别罗氏沼虾幼体质量的好坏 3、扣仔蟹培育过程中,性早熟产生的原因分析

4、鳖卵孵化的最适生态条件有哪些。 三、问答题(26分) 1、对青、草、鲢、鳙进行人工催产的机制是什么?(12分) 2、试分析名特水产品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14分) 上海水产大学试卷(参考答案) 学年学期 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名称《鱼类增养殖学》 A/B卷( A )卷 课程号 12412330 学分 4 学时 7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阅卷人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效应时间(5分):指鱼类从最后一次注射促性腺激素到开始产卵的这段时间。 2、成熟系数(5分):性腺重占体重的百分比。 3、补偿深度(5分):水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浮游生物消耗氧气时的深度称补偿深度(UE)。 4、氧债(5分):水中耗氧性微生物,有机还原中间产物,无机还原物在厌氧情况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值称为氧债。 二、填空题(30分) 1、河蟹亲蟹交配雌雄之比为:4~3:1 ; 罗氏沼虾亲虾强化配育时雌雄之比为: 2~3:1 。 2、在自然状态下,鳜鱼产微粘性卵,其开口饵料以出膜1-3天 的团头鲂鱼苗最为理想。 3、青虾的寿命为 14~18个月,在一年中青虾有 2 个繁殖季节。 4、河蟹育苗亲蟹交配的适宜盐度为 17~20;适宜温度为 8~12℃。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的适宜盐度为10~12;适宜温度为26~28℃。 5、罗氏沼虾亲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橘黄色;河蟹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紫红色,幼体出膜前卵的颜色青灰色;青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青绿色。 6、经济蛙类的养殖种类有美国牛蛙、美国青蛙、棘胸蛙、虎纹蛙。 二、简答题:(24分) 1、黄蟹与绿蟹的区别 黄、绿蟹是青蟹发育过程2种不同阶段的表现: 黄蟹是青蟹的蟹苗由仔蟹经3个月之后养成稍大的一点,性腺尚未成熟,体色为黄色,成为黄蟹;绿蟹是已经达到性成熟的饱满而肥大的蟹,也称青蟹。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①蚤状幼体:虾蟹等等动物刚孵出的幼体,外形酷似水蚤,故称蚤状幼体。 ②大眼幼体:又称蟹苗,是由Ⅴ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对淡水敏感,有趋淡水性。 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8)×104只。 ③外套膜:位于贝壳内面,紧贴贝壳,为左右两片软的薄膜,它包住内脏团, 保护内部器官。 ④中央膜:指外套肌痕以内的膜,较薄,呈半透明状,为植片区。 ⑤性逆转:动物由雌性变为雄性,中间过渡过程称为雌雄同体,这种性别转换的现象 称为性别逆转 ⑥饱食投喂:将饵料鱼分次投入鳜鱼养殖水体,每次投入均被食光,一直投喂到不引 起鳜鱼的摄食反应,不来抢食为止。 ⑦有核珍珠:河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如砂粒、小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的外表皮 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则陷入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 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形成珍珠。称为有核 珍珠。 ⑧无核珍珠:外套膜表皮细胞受到自身病理刺激后,受刺激的外套膜表皮细胞的一部 分进行细胞分裂,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角质蛋白,同时 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地包被有 机质,形成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二、填空。 ①九个养殖品种,分门别类 中华绒螯蟹属节肢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鳜鱼纲硬骨鱼纲、鲈形目、真鲈科、鳜鱼属。 黄鳝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 河蚌隶属软体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无齿蚌属。 中华鳖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属 罗氏沼虾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 大口鲶属硬骨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 小龙虾: 软甲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 日本沼虾软甲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长臂虾科,沼虾属。 ②水产动物栖息环境、生活习性 ②各种品种养殖方式:(例如:稻田、池塘) ③特定苗种培育方式 三、单项选择。 不同鱼种:生长速度、性成熟年龄、繁殖盛期 不同品种食性(比如相互蚕食) 1.河蟹(1).河蟹,俗称毛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鳌虾,在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2)生活习性①昼伏夜出②具自切再生现象③栖息习性(3).食性杂食性。 2.鳜鱼(1)属鲈形目、脂科、鳜鱼属。该属共7个种。(2)食性典型的肉食性底层 鱼类,终生以活鱼虾为食。卵黄囊还没有完全消失前就开始摄食比较纤细的其它饵料鱼。 (3)生长湖泊中当年达120g,二龄300g,三龄800g。人工养殖当年个体为200~600g 左右。(4)繁殖雌性个体二冬龄性成熟,雄性一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繁殖时间5~8月,6月是盛期。漂流性卵,比水重,稍具粘性,有油球。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特种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驯化、饲养、驯化、繁殖、育种及、疾病防治和产品开发的的课程。是一门结合野生动物资源和家畜饲养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课程的重点在于特种经济动物的驯化历史,方法及产品加工内容,以及怎样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特点,受到动物生产、动物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及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福利与经济动物饲养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 2.掌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3.掌握毛皮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药用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5. 掌握各类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专题。 2.毛皮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3.药用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4.特种经济禽类生产与利用专题 5.肉食类经济动物开发和利用专题。 6.其他特种经济动物的的开发和利用专题。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基本要求,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可采取学生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网站 1. 余四九主编。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1世纪教材 2. 赵万里主编. 经济禽类生产. 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 3. 孙占鹏主编.特种动物生产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0 4. 朴厚坤.皮毛动物饲养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白秀娟.养狐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6. 潘红平.药用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郑文波.特种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家瑞.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9.《中国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置技术》杨嘉实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10.《经济动物学报》,主办:吉林农业大学, 11.《特产研究》,主办: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 12.韩坤,梁凤锡,王树志,中国养鹿学[M]1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水产养殖学简介

专业介绍 > 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理科):本专业培养从事鱼类及其它特种水生动物的育种繁殖、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治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制,毕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鱼类养殖学、鱼病学、特种水生动物增养殖学、水生动物疾病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环境化学、水产品加工与冷藏、集约化养殖技术、大水面增养殖学、淡水捕捞学、观赏鱼类养殖、水产微生物学、渔业环保与法规等。 毕业去向: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又可面向水产养殖、渔业饲料、渔业环保与法规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饲料生产与营销、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海洋鱼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鱼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促进鱼类增殖和养殖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正在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海洋鱼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研究各种促进鱼类生殖、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激素、神经肽、神经分泌因子、分泌产物、合成酶类等以及它们的受体的基因克隆纯化。表达调控和基因重组产品;(二)研究鱼类基因转移的枝术和转基因(如生长激素基因、抗冻蛋白基因、杀菌肽基因)的海洋鱼类。今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枝术的发展和提高,将会进一步促进海洋鱼类高新技术的研制和建立,包括促进海洋养殖鱼类繁殖、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基因重组蛋白质、肽类和其它因素的研制和生长;提高转基因的技术以定向培育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能大量繁殖的养殖优良品种并解决好转基因鱼的食用安全性与生产实践中的安全评估和保证等问题;积极开展海洋养殖鱼类功能基因组研究并逐步建立海洋鱼类功能基因和蛋白数据库,以解决增殖和养殖生产中的重要关键问题。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主要分为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其中,组织学部分涉及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及消化道组织等,比较观察了从高等动物到低等动物不同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特点;胚胎学部分主要涉及双壳贝类、对虾、刺参、硬骨鱼类等重要水产养殖动物的性腺发育及个体发生过程。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了水产动物组织学和胚胎学特点,既有代表性,又具有鲜明的水产养殖特色。 作者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既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同时结合生产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选人了部分与当前科研、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如水产动物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生殖细胞的活力及受精能力的关系探讨及硬骨鱼类的人工催青与授精等,这些实验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一、名词解释 1.养殖和增殖 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 增殖:指对水体中原有渔业资源的繁殖和保护,使其形成渔业产量。 2.仔鱼和稚鱼 仔鱼:指刚从卵膜孵出,卵黄囊较大,眼无色素,身体具鳍褶的鱼苗。 稚鱼:指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的鱼苗。 3.鱼苗和鱼种 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 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4.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 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 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的幼鱼。 5.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 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 6.增养殖水域和水域环境 增养殖水域:指所有适宜水生经济动植物生长、繁殖、索饵、越冬及洄游的水域。 水域环境:指水生经济动物生存所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7.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 池塘养鱼: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 网箱养鱼:指在天然水域中设置由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称网箱),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高密度地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的养鱼方式。 8.生态养鱼和综合养鱼 生态养鱼: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总结传统渔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的综合养殖生产模式。 综合养殖: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或渔、农、牧、果)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 9.合理放养和放养效益 合理放养:指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适应,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放养效益:指产出量与放养量的比值。 10.水域生产力和水域鱼产力 水域生产力:指单位水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生物有机质的能力。 水域鱼产力:指自养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再转化到鱼类的生产能力,是水域内在的产鱼潜力,即水体在不投饵、不施肥,依靠天然饵料(初级或次级生产力),通过逐级营养层次的能量转化,可能提供的最大鱼产量。 11.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 水生生物资源:是指以水域、滩涂为主要栖息、生长、繁衍场所的生物物种(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它们的生物量(渔业产品)资源。

#17-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是关于特殊类群的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的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知识的选修课。本课程涉及的水产特种经济动物主要包括海参、海胆、海蜇、沙蚕、海马等,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价值与发展动态、生物学特征、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等几个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系统掌握相关水产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国内外发展动态、养殖基本原理、养殖工艺流程和综合实战技术,应具有开展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研究、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基本技能,应树立实事求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适应产业、科学发展和贡献社会的优良作风和态度。 Culture of economic special aquatic animals will introduce the aquaculture technology of the special aquatic economic animals. It is an elective course of aquacultu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special economic animals involved in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sea cucumber, sea urchin, jellyfish, sand silkworm, seahorse, etc. the contents mainly include economic value and development tre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edling breeding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systematically master - 3 -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特种动物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 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

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以水貂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水貂种兽存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年生产水貂皮近500万张;1988-1989年度,因国际毛皮市场大幅度滑坡,我国的水貂养殖业遭受巨大打击,貂场倒闭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貂养殖业又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目前存栏已达600万只以上;但貂皮市场何时会达到饱和,市场的准确需求量是多少尚无人能说清,水貂养殖业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 1.4行业管理相对薄弱,倒种、炒种和欺诈现象较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林业、农业和商业等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 2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1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养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在投资前要做好详细的预算,因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学复习资料

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学 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死或消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 消毒的种类:疫源地消毒(分为临时消毒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 免疫接种:是指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免疫接种的途径: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点眼、滴鼻、刺种、擦涂,饮水等 免疫接种的一般原则 1.确定疫苗免疫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免疫作用,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制定免疫程序要考虑如下因素1.充分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时间和各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期。 2.要按照传染病流行季节和接种疫苗后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确定免疫的时机。 3.母源抗体的水平 4.动物的健康状态和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5.疫苗的种类和各种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作用 6.免疫接种的方法和途径。 2.选择免疫疫苗种类: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的疫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灭活苗,是病毒或细菌灭活后制成;一类是活毒疫苗或弱毒疫苗,是用毒力较弱一般不会引起发病的活的病毒或细菌制成。弱毒疫苗按生产过程不同,又分为湿苗及冻干苗2种,一般来说湿苗的生产及使用简便,但不能长时间保存;而冻干苗却相反,制造过程较复杂,但保存期长,一般可以保存2年左右。 3.确定疫苗免疫途径:免疫接种的途径有多种,包括点眼,滴鼻,刺种,羽毛囊涂擦,擦肛,皮下或肌内注射,饮水,气雾,拌料等,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疾病特点及使用的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来选择最佳的免疫接种程序。 4.接种剂量与接种时间:最好按照厂家的推荐剂量进行接种。疫苗接种量低于常规剂量将达不到所需要的免疫水平。但也不能片面追求免疫剂量,剂量过大可引起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麻痹,过量的疫苗基质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5.疫苗的使用:使用疫苗时应该于临用前才由冰箱中取出,稀释后尽快使用。稀释疫苗时必须使用合乎要求的稀释剂,除个别疫苗要用特殊的稀释剂外,一般用于点眼滴鼻及注射的疫苗稀释剂是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蒸馏水。稀释疫苗时,应该用注射器把少量的稀释剂先加入疫苗瓶中,充分振摇使疫苗均匀溶解后,再加入其余的稀释剂。接种时,吸取疫苗的针头要固定,注射时做到一只一针,以避免通过针头传播病原体。 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1)免疫接种应于动物健康状态良好时进行,若在发病的动物群使用疫苗时,除了那些已证 明紧急预防接种有效的疫苗外,不应进行免疫接种 2)免疫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器械的消毒,注射器、针头、滴管等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清洗消 毒。接种工作结束后,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以防散毒。 3)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5 d,动物应停止使用对菌苗敏感的药物,接种弱毒疫苗前后各 5d,应避免用消毒剂饮水。 4)同时接种一种以上的弱毒疫苗时,应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以免使疫苗的功效降低, 重者导致免疫失败。 5)做好免疫接种的详细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动物的品种、日龄、数量、 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操作人员等,以备日后查询6)为降低接种疫苗时对动物的应激反应,可在接种前1 d用0.0025%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 (鱼类养殖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 9.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以上)、咸淡水(0.5 -16‰)、淡水(0.5‰以下)

特种经济动物要点_自考_

一、名词解释: 1、特种经济动物:指家养动物以外的,而且又有养殖价值的,并且可被人工驯养的各种野生动物。 2、幼兔:从断奶至3月龄这一阶段的小兔。(是兔的整个生长期内死亡率再高的时期) 3、青年兔:指出生后4月龄到配种这一阶段的家兔。(一般在4个月龄之内喂料不限量,5个月龄以后适当控制精料,防止过肥) 4、童鸽:从离巢群养到性成熟配对前这一时期的乳鸽。 二、家兔: 1、家兔起源于(欧洲野生穴兔)。 2、根据其经济用途分为(肉用)、(皮用)、(毛用)、(皮肉兼用)和(观赏用)。 3、(獭兔)原产于法国,是一种世界著名的天然彩色的珍贵皮用兔。 4、毛用品种目前全世界只有一种,即(安哥拉长毛兔),原产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 5、家兔发情全年都有,以(春秋季)为主。 6、妊娠诊断的方法:(试情法),(摸胎法),(称重法)。 7、家兔的分娩:家兔分娩多在(夜间),整个过程约需(20~30)分钟。 8、母兔产后每天有规律地哺乳(一次),时间约(5分钟)或更短。 9、根据家兔的生活习性,阐述其饲养管理措施。 ○1昼伏夜出:白天尽量给家兔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其休息,并保证夜间喂给足够的料草和饮水。○2胆小怕惊:要保持兔舍环境的安静,饲养管理要定时,定人。○3群居性差:幼兔期若混群饲养,在性成熟前应隔离饲养,做到一兔一笼,既可防止斗争,又可避免早配和乱配。○4穴居性:建造牢固的兔舍,以便管理。啮齿性:应经常喂些坚硬的饲料。○5喜干怕湿,耐寒怕热: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度。○6嗅觉,味觉,听觉灵敏,视觉较差。 10、家兔的食性和消化特点。 ○1食草性和耐粗饲性: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在日粮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五。喜食用粉料加工成的颗粒料,且喜食含脂肪及带有一定甜味的饲料,可在日粮中拌入适量的甜菜丝或制糖副产品及适量的植物油,以提高适口性。○2食粪性:有吃自己所排软粪的特性。可从中获得其所需的部分B族维生素和各种氨基酸,使食物得到充分的利用。○3消化特点: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并不高, 但粗纤维对维持家兔正常的消化机能,减少肠道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家兔的换毛特点。

水产养殖学专业个人简历

水产养殖学专业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大学**系水产养殖学专业 所学课程: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 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 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 其他培训情况 自修过许国璋英语一至四册。现正进修行政管理本科学历和英语 二学历。且本人有驾驶执照。 工作经历 *XX年5月---XX年XX公司 职员在此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XX年6月---至今XX公司 主管负责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 个人水平简介 多年的学校学习,使我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 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 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 趋势。

业余爱好 爱好广泛,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性格踏实肯干,工作认真,责任 心极强。 本人性格 温和、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另:最重要的是水平,相信贵公司会觉得我是此职位的合适人选! 期盼与您的面谈! 【篇二】水产养殖学专业个人简历 姓名:××× 性别:女 年龄:22岁 婚姻状况:保密 身高:167CM 体重:55KG 民族:回 户籍:河南·郑州 现居住地:河南·郑州 学历:本科统招 专业:化学 专业职称:高级职称 工作经验:6年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虾蟹考前必备

一、名词解释 对虾工厂化育苗:是指根据虾的繁殖特点以及胚胎、幼体变态发育的需要,采用工业化手段,满足亲体性腺发育、胚胎发育以及幼体变态发育的生理需求,保证幼体顺利地变态发育,成为可供养的虾苗。 生态育苗:在育苗过程中从水质、种苗、饲料等各个方面严格保证虾苗的品质,而且在育苗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药物,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进行育苗。 亲虾:用作繁殖虾苗的已达性成熟的雄虾和雌虾。 亲虾培育:将拟作为亲虾使用的雄虾和雌虾培育到性腺成熟的过程。 对虾产卵量:一条雌虾一次能够产卵的数目。 产卵率:实际产卵量和理论产卵量的比值。 受精率:受精率=受精卵数/检查卵的总数×100%。 洗卵:是指将对虾受精卵30目滤去残饵及粪便,再用洁净或消毒海水冲洗3min,冲洗去水中的病毒和细菌,然后在放到培育槽孵化及培育的过程。 高位池养殖:在高潮线以上的或高于海平面上建立非泥地养殖场进行精养的方法。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是指借助工业化条件和设施,为高密度养殖提供适宜的环境,以高产、优质、高效的渔业生产为目的的养殖方式。 地膜养虾:用高强度的HDPE塑胶地膜,人工热黏合铺设覆盖整个虾池,包括池底和池坡,地膜虾池比较稳定,不受虾池底质影响,清理池底既方便又彻底,因此可以减少病害发生。 精养:以人工投饵为主,用低质蛋白换取高蛋白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当前我国养蟹采用的主要方式。 半精养:又称人工生态系养殖方法,面积为几十亩,基本原理是通过清除敌害生物,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合理的放苗创造一个适于蟹生长和生活的生态环境,同时补充适当和饵料,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 粗养:是一各较落后的养殖方式,面积从几十亩至几百亩,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依靠水域中的天然生物饵料因此产量低,过去南方不少地方采用此种养殖方式,现在已基本不采用。 酸性硫酸盐土壤:通常指含金属硫化物的土壤。土壤所含金属硫化物在与大气和水接触的情况下,可发生氧化而生成硫酸。酸性硫酸盐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如果管理不当,这些土壤可给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带来严重的问题。 褐苔:以硅藻为主的藻群,由于它们光合作用极强,强烈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限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使池水清澈;如硅藻,三角褐指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等。 绿苔:是由绿色的刚毛藻,浒苔类及石莼类构成的群体,由于它们光合作用极强,强烈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限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使池水清澈。 饵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摄食量与增重量之比,是衡量饲料质量与对虾利用能力的一个指标。 饵料效率:饵料系数的倒数的百分比。

特种水产养殖学

《特种水产养殖学》课程教案 第一篇无脊椎动物养殖 一、学时:10学时。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珍珠形成的原理,学会珍珠植片的手术方法,并知道哪些因子会对珍珠的质量产生影响,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养蚌育珠的技术。 掌握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点,明确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在池塘环境条件、饲养与管理等方面的异同,并且初步掌握这几种虾在养殖中的培育技术。 了解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学会区分各水系的河蟹,即长江水系的河蟹与其它水系河蟹在外部形态和生态上的不同点,掌握辨别性成熟蟹种的方法,掌握湖泊围栏养蟹、池塘养蟹及稻田养蟹的技术要点与操作方法。 三、教材分析 1、重点: 河蟹养殖,珍珠的植片手术,虾的生物学特性。 2、难点: 不同水系河蟹的区别、珍珠的植片操作技术、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技术的异同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第一章养蚌育珠,第三章罗氏沼虾的养殖,第四章河蟹的养殖。 2、读书指导法:第二章日本沼虾的养殖。做法是布置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一“日本沼虾养殖技术”的文章,教师阅后,掌握学生作业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在记分册上记分,但在作业上不批改,然后利用一学时时间让学生交换作业批阅,最后由教师总结,一是专业上的问题,二是写作上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日本沼虾养殖的技术要点,同时也明确该类文章写作的方法。 3、讨论法:在各章安排有一些相关的分析讨论题。 4、实验法:河蟹的解剖观察。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福尔马林浸制标本,实物等。 六、教学过程: 概述、课程内容、思考题

第一章养蚌育珠4学时 概述、河蚌的生物学习性、河蚌育珠技术(15分钟的VCD,让同学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述,重点是植珠操作及影响珍珠质量的因子分析,在讲述疵珠的产生及预防时给同学们传看一疵珠项链的实物。课程最后提出一讨论题:在河蚌育珠手术中是否可采用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启发同学们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引导学生查阅专业期刊。 第二章罗氏沼虾的养殖2学时 第三章日本沼虾的养殖1学时 在讲授第二章时,布置第三章的自学,并利用实验课看一短的光盘资料学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这三个品种中,注重生物学特性的学习以及形态上的比较,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虾类养殖对池塘环境、水质条件、饲养管理的特点,采用课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有哪些不同点。第四章河蟹的养殖3学时 考虑到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本章首先介绍无公害养殖的概念及河蟹的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重点放在不同水系河蟹的鉴别、性成熟蟹种的产生及预防、河蟹养殖技术上。在河蟹蟹苗的培育中介绍江苏连云港农民的养蟹实例。在河蟹的养殖模式中,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比较湖泊围栏养蟹、池塘养蟹、稻田养蟹的特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七、教学后记 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讲述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了启发教学。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思考不够,不愿发言,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不能联系以前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课外资料看得较少、思路不开阔等;在写文章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此类科技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对第一章的一些基本概念仍有部分学生没掌握。本人的主要问题是课前没有强调学生进行预习,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准备。 第二篇名特鱼类养殖 一、学时:17学时 二、教学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