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控传染病演练方案 (1)

防控传染病演练方案 (1)

防控传染病演练方案 (1)
防控传染病演练方案 (1)

防控传染病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全球传染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相关部门要完善和健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传染病的发生,全面提高我校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学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全员防控能力,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染源,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特举行本次演练。

二、组织机构:

组长:杨润兔

副组长:刘彩民范维毅

成员:李媛郝利云寇晓雪王玲香刘素芬

杨冬兰杨明丽

隔离室观察人员:王少峰

秩序维护组:刘彩民范维毅

消毒组:李媛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2年6月日下午3:00

地点:东长寿学校校内

四、演练内容

学校中午午检中发现一名学生高烧、咳嗽,浑身发冷并伴有流感样症状,确诊为疑似甲型流感病例,学校应急处置小组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进行上报、隔离、消毒、停课等应急处置工作的演练。

五、演练步骤

(1)6月日下午3点某一学生发现高烧、咳嗽,浑身发冷等症状,由班主任立即上报学年,由组长上报上级部门和疾控中心。

(2)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医院诊治。

(4)通知学生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5)现场副组长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

(6)现场消毒组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由隔离室观察人员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人员登记。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7)如传传染病、染病烈性感染,请示政府和教育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配合疾控中心进行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9)副组长对本次突发传染病演练进行点评,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解散。

六、预期效果

1.是全校师生熟知应急处置过程,做到应对突发事件镇定、迅速、避免恐慌。

2.提高全校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细化落实应急措施。

3.促进学校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传染病应急演练记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

文件精神,增强师生的防疫意识,严防传染病的发生。11月26日,我校开展了一场以人员隔离救助为内容的防疫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经过多次的论证和周密的部署。根据预案,演练分三个阶段:一是演练前进行相关的防疫知识教育;二是组织安排;三是学校发现有H1N1传染病学生时,组织隔离救助。

1.演练目的:增强师生预防突发事故的意识,培养师生重特大事故发生时救援的能力。

2.演练项目:发现有H1N1流感传染病学生时,学校启动应急预案,对学生进行隔离救助。

3.参演人员:全校师生。

4.组织指挥:学校应急防疫救援小组。

5.发现有H1N1传染病学生应急隔离救助演练过程记录。

(1)发现有H1N1传染病学生应急隔离救助演练过程:

①张建军老师在上课期间发现五年级某学生脸色绯红,

咳嗽不止,随即给该生测量体温,发现该生高烧达37.9摄氏度,同时身上有一片片红色小疙瘩出现。张建军老师上报学校。

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防控H1N1流感领导小组组长、王昌华校长)召集应急防疫救援小组,紧急宣布救援行动开始。同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华南同志向上级相关部门及医院(电话120)发出请求紧急救援的指令。

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华南)亲临现场查看学生情况,同时组织教师对该生进行前期救助隔离。

④相关成员迅速各就各位,各班班主任迅速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检查,看有无异常情况,并安顿学生情绪。

⑤学校应急防疫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现场维持秩序,对现场进行再次消毒处理。

⑥上级及医院救援力量到位,接走发病学生做诊断隔离治疗。

⑦组长作总结,宣布演练结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