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护理流程课件

急诊护理流程课件

急诊科护理_应急处置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重点病种急救护理流程

目录 1、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 2、急诊科护士抢救配合程序 3、重点病种护理程序 1)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程序 2)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程序 3)脑血管意外急诊护理程序 4)脊柱骨折急诊护理程序 5)经消化道途径中毒急救护理程序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 为保障患者安全,确保紧急情况下迅速调配护理人员到位,特制定本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 1、在护理部领导下,建立科室护理人员应急调配小组(抢救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 2、凡遇到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抢救、特殊急危重病人护理、病房突发意外事件等等,当班护士应及时向组长汇报,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配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科室参与抢救、护理工作,并视情况向护理部汇报(组长不在时,该项工作交由副组长全权负责,小组成员及其他护理人员须服从副组长调配安排)。 4、应急小组成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若离开市区须向组长汇报。并服从调配安排,本着以大局为重的原则,及时赶到参与应急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科室其他护士若接到紧急通知也应服从安排迅速赶到参与工作。凡接到通知后不能及时到岗者,将追究责任到个人,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与医院年度考核,情节严重者根据医院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处置。 5、具体调配方案根据紧急事件情况、危重病例数、病情严重程度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制定,必要时全科护理人员参加,统一服从调配,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6、科室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对护理应急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

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风险防范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 急诊科护士抢救配合程序 一、护士一人抢救程序 1、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通知医生。 2、测量生命体征。 3、有活动性出血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4、建立静脉通路。休克、出血、复合伤患者必须建立两路静脉通路;需 大量输液(血)患者,用留置针穿刺;内科病人(除糖尿病患者昏迷)首选5%葡萄糖液500ml,外科病人首选5%葡萄糖液500ml、平衡液或林格氏液,以后遵医嘱。 5、备好心电图机、吸引器、呼吸机、除颤器、气管插管用物、抢救车等。 6、遇中毒病人如无禁忌症立即洗胃;如需急诊手术,立即备血、备皮、 皮试、导尿、术前用药。 7、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心脏按压及伤口缝合,遵医嘱使用抢救药物。 8、通知会诊医生,通知家属,维持秩序。 9、及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登记和各种护理记录。 10、做好收费及抢救结束后药械的清点、补充。 11、负责病情交班及与住院科室的交班工作。 二、护士二人配合抢救程序 (一)抢救护士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 重点病种急救护理流程 目录 1、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 2、急诊科护士抢救配合程序 3、重点病种护理程序 1)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程序 2)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程序 3) 呼吸衰竭急救护理程序 4)脑血管意外急诊护理程序 5)脊柱骨折急诊护理程序 6)经消化道途径中毒急救护理程序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 为保障患者安全,确保紧急情况下迅速调配护理人员到位,特制定本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 1、在护理部领导下,建立科室护理人员应急调配小组(抢救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 2、凡遇到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抢救、特殊急危重病人护理、病房突发意外 事件等等,当班护士应及时向组长汇报,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配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科室参与抢救、护理工作,并视情况向护理部汇报(组长不在时,该项工作交由副组长全权负责,小组成员及其他护理人员须服从副组长调配安排)。 4、应急小组成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若离开市区须向组长汇报。并服 从调配安排,本着以大局为重的原则,及时赶到参与应急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科室其他护士若接到紧急通知也应服从安排迅速赶到参与工作。凡接到通知后不能及时到岗者,将追究责任到个人,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与医院年度考核,情节严重者根据医院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处置。 5、具体调配方案根据紧急事件情况、危重病例数、病情严重程度等各种因素综 合考虑后制定,必要时全科护理人员参加,统一服从调配,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6、科室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对护理应急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包括理论 知识、操作技能、风险防范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

护理接诊流程

一、平诊病人入院护理服务 1、一站式服务中心护送病人至病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人员协助病人拿物品。 2、首问(接诊)护士迎接病人实行首问(接诊)负责制,一站式服务中心人员问到谁,就由该护士热情接待病人,并将病人送交给接诊护士。(首问护士:“您好!请随我来”) 3、接诊护士接待病人护士应热情、亲切地迎上去:“您好!请让我看一下您的住院通知书(详细查看科室及收治床位),您住在我们XXX科XX床,请跟我一起到病房去(酌情协助拿行李物品)。并协助放好物品。 4、协助病人坐床边椅休息请您先坐下休息一会儿。 5、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放下护栏和餐桌板,将备用床单位及用物。 6、入院介绍经管护士:“我叫XXX,是负责您护理工作的负责护士,请将您的入院病历资料给我,您的交费收据请保管好,不要丢失。现在给您做入院介绍:我先带您熟悉一下病房环境好吗?”为病人介绍:床单位、病区环境;探视、作息、陪伴制度,热水开放时间;管床医生、护士长;消防安全、微波炉使用常识、呼叫器的使用等相关内容。 7、测量生命体征、体重“我先给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您的主管医生马上就来看您,请您稍事休息。” 8、填写有关表格填写住院病历及病人一览卡,将测得的生命体征数值填写在体温单上。 9、通知医生看病人责任护士:“XXX医生(教授),X床来了一位患XXX 疾病的新病人(简单汇报病情),请您看病人。” 10、护理体检、填写护理文书评估病人,行卫生处置,落实“三短六洁-、指趾甲、胡须短,头发、皮肤、口腔、会阴、肛门、手足清洁”,协助病人更换患者服。 11、通知配餐员及护工根据病情需要订餐,及时送开水至病房。 12、反馈责任护士应对病人说:“您好!现在您对病区的环境制度有一些了解了吧!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或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请随时与我们 (下图)。 →倡导用语:您好!请让我送您到XXX科 倡导用语:您好!请随我来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 作者:霍晓丽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20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与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00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方式),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方式的应用能够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使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急诊胸痛;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8(a)-004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use value of optimizing emergency nursing procedures for emergency chest pai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acute chest pai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00 cases, using optimized emergency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100 cases,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observe the rescue efficiency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rescue, the degree of pain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急诊科护士工作规划书3篇

急诊科护士工作规划书3篇 Work plan for nurs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急诊科护士工作规划书3篇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急诊科护士工作规划书 2、篇章2:急诊科护士工作规划书 3、篇章3:急诊科护士工作规划书 篇章1:急诊科护士工作规划书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急诊人次。参加抢救人次。配合急诊手术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三甲医院-急诊护理操作流程评分标准1(全面13个)

入院护理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分值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等级 得分 存在 问题ⅠⅡⅢⅣ 目的4 1.协助病人了解医院环境。 4 3 2 1 3 2.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 3 2 1 3 3.做好健康教育。 3 2 1 评估和观察4 1.了解患者入院原因,并观察患者目前的疾病 情况。 4 3 2 1 3 2.评估患者皮肤、意识状况、饮食、睡眠及大 小便情况。 3 2 1 3 3.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2 1 操作要点8 1.安置新病人,扶住上床休息。8 6 4 2 8 2. 通知医师,必要时,协助协助医生为病人进 行体检、治疗。 8 6 4 2 8 3.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8 6 4 2 8 4.填写住院护理病历。8 6 4 2 7 5. 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7 5 3 1 7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7 5 3 1 7 7. 完成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制度,床单 元及相关设备使用方法。 7 5 3 1 7 8. 按护理程序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完成护理 评估。 7 5 3 1 指导要点5 1.向患者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5 4 3 2 5 2.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探视制度。 5 4 3 2 注意事项5 1.对急诊入院的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医生并 做好抢救准备。 5 4 3 2 5 2.同时接待多个住院病人时,按病情的轻重妥 善安置病人,注意病情的观察。 5 4 3 2 出院护理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分值考核评价要点评分等级得分存在

ⅠⅡⅢⅣ问题 目的5 1.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 5 4 3 2 5 2.使病人了解出院手续办理流程。 5 4 3 2 评估和观察5 1.评估观察患者疾病恢复状况,护理需求,心 理状态及转运方式。 5 4 3 5 2.了解出院医嘱、出院带药和结账情况。 5 4 3 2 操作要点10 1 执行出院医嘱,撤出所有卡片,10 8 6 4 10 2.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告 知出院休息、饮食、用药、功能锻炼及复诊等 方面的注意事项。 10 8 6 4 10 3.征求家属及病人的意见。10 8 6 4 10 4.根据病情用轮椅、平车或步行护送病人离开 病区。 10 8 6 4 10 5.开窗通风,床单元终末消毒,铺好备用床。10 8 6 4 10 6.按要求整理病志。10 8 6 4 指导要点4 1.完成出院健康宣教。 4 3 2 1 3 2.针对病情,进行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 饮食及功能锻炼。 3 2 1 3 3.告知复诊的时间及地点。 3 2 1 注意事项4 1.执行医嘱后应停止一切医嘱。 4 3 2 1 3 2.传染病人离院后按传染病人进行终末处理。 3 2 1 3 3.对住院费用有疑问的病人,应协助查询解释。 3 2 1 病室环境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分值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等级 得分 存在 问题ⅠⅡⅢⅣ 目的5 1.保持病室整齐、舒适、安全、安静、美观。 5 4 3 2 5 2.促进患者疾病痊愈与健康恢复。 5 4 3 2

多发伤护理的急救流程

多发伤护理的急救流程 发表时间:2016-04-29T10:56:09.1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作者:洪璐[导读]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 400042)总结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急情况,以及对规范急救护理流程提供参考。 洪璐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 400042) 【摘要】目的:总结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急情况,以及对规范急救护理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目前现行的急救护理流程,阐明其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结果:针对严重多发伤危重、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急救护理流程需等多方面考虑制定严重多发伤的护理流程。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开展急救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但其涉及的面广,需要各个科室的联合,因此合理的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多发伤急救至关重要。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255-02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造成机体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包含两个)部位的组织或器官严重创伤,即使其中一个也可危及生命。多发伤可给人体造成严重损伤,由于伤情复杂且各部位损伤相互影响,故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多发伤患者的低温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休克,故增加了急诊救治的难度,容易漏诊,急救处理上的矛盾等临床特点。因此,赢得急救时间,优化护理流程,抢救中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有效执行急救流程。 1.一般护理流程 1.1入科后伤情评估 1.1.1颅脑外伤评估主要是伤员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各种神经反射,是否有呕吐等。 1.1.2呼吸评估根据患者的体征对以下指标进行判断,如有无呼吸、呼吸困难表现、呼吸道是否通畅和胸廓运动度以排除反常呼吸。重点是排除呼吸困难是否由中枢损伤导致,同时可结合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辅助评估。 1.1.3循环评估通常通过血压,脉搏,皮肤色泽及湿润度,末梢循环,颈静脉充盈程度,是否出现口干、尿少等现象。 1.1.4休克评估评估休克程度的指标有血压、心率、末梢灌流状况、尿量、意识状态、休克指数等。 1.1.5皮肤状况评估查看全身皮肤有无破溃、出血,瘀青 1.1.6肢体评估四肢、躯干有无骨折,关节畸形、肿胀,指(趾)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 1.2救护措施 1.2.1一般措施(1)心电监护、末梢血氧饱和度监测,无创或是有创血压监测。(2)给氧鼻导管或面罩,严密关系呼吸情况。出现呼吸窘迫患者立即建立人工气道。 1.2.2留置尿管、胃管:严重多发伤患者常规留置尿管,观察尿量、颜色变化;疑有腹部损伤的患者,胃管的置入应观察胃液的颜色,减低胃的张力。 1.2.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患者鼓励自主咳嗽咳痰,咳痰无力者可放置口咽通气道,经口、鼻腔吸痰。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运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时经导管内吸痰,防止痰液堵塞管道,观察痰液的性质及量。肺挫伤、血气胸患者会出现鲜红色血性痰。 1.2.4休克救护①迅速安置病人,保持仰卧中凹位。②迅速建立深静脉通道,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监测值进行补充血容量,防止循环负荷过重。③遵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循环系统监测。④纠正酸碱失衡。⑤对于内脏实质性器官破裂出血者紧急作好术前准备。 1.2.5颅脑外伤救护严密监测瞳孔变化,控制输液速度,防脑水肿。双侧不等大时要立即进行脱水治疗。观察是否有耳、鼻漏,脑脊液流出时不可用棉球堵塞,让液体自然流出,防颅内感染,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作腰穿。在维持较好的呼吸,循环功能的前提下立即进行检查,如条件许可应立即行CT检查。 1.2.6腹部外伤实质性器官损伤救护观察有无腹膜刺激征(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留置胃管,观察胃内是否有出血。观察大、小便性质,是否有血尿和血便。测膀胱压,监测腹腔压力,腹腔穿刺、B超检查,必要时手术探查。 1.2.7骨盆骨折救护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血液循环情况。对于骨盆粉碎性骨折,必须卧床,禁止大幅度翻身,防止骨折错位损伤邻近脏器器官。病情平稳后安置骨盆外固定支架,可给予正常翻身。 1.2.8对于四肢开放性损伤或头皮撕脱伤等体表伴随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结扎出血点厚敷料加压包扎伤口,必要时使用止血带(注意记录时间,小时放松次,累计时间不超过4小时)夹板固定畸形的患肢,所有多发伤患者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体液丢失并由于大量液体或血液输入导致体温下降,增加死亡率所以注意多发伤患者的保暖措施(去除患者湿冷衣物适当加温输注液体提高室温等)。 1.3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凡是多发伤患者需要手术的均应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如备皮胃肠减压术前护理记录必要的术前检查手术部位标识腕带标识通知手术室等,并相应做好配血准备,护送患者前往手术室途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通道管理、给氧、生命体征监测等,争分夺秒,井然有序抢救患者生命。 多发伤现已经成为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对于严重多发伤的急救必须迅速、准确、有效,程序化急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急救护理工作需要快速的反应意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这些同样也是提高急救成功率。 制定护理急救流程,并针对实施,能够对急救患者的病情观察,有效进行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梁秀兰,邓淑芬,廖永红,等.启动应急护理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 21-22: [2] 徐蕾,俞瑾.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2014,4(8). [3]陈美华,梁洁,韩溟.125例多发伤急救护理体会[J].现代医院,2013,3(13).

院前急救的护理程序

---------------------------------------------------------------范文最新推荐------------------------------------------------------ 院前急救的护理程序 1对急诊护士的素质要求是前提条件参加院前急救的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良好的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业务方面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方面的护理知识,熟悉掌握救护车单元,同时具有娴熟地使用抢救器材和各种急救措施的技术,掌握院前常见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技术、各种常用药物应用与观察技术及各种创伤抢救的敷料应用技术。2救护车单元的完整性是重要保证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应随时检查、补充救护车单元内物资、药品、设备处于应急状态,并纳入交接班内容。3连接“120”迅速调度是首要环节“120”电话是院前急救的首要环节,“120”电话必须24h 专人值班随时接听,须用简练和蔼的语言在最短时间内问清伤员的详情地址,伤病员人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及时调动相关人员出诊。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交通事故应报告有关领导,并通知医院抢救小组出诊抢救和援助。4争分夺秒迅速出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电话了解,迅速出车、及时抢救,从接到急救电话到出车整个过程应在5min内完成,要争分夺秒赢得最佳抢救时间。5途中联系患者确保通讯通畅是中间环节在途中联系患者,清除患者紧张情绪,告之患者我们正以最快速度前往,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简单有效的自力救助,对哮喘发作的患者指导患者采取端坐位,发现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比较特殊的患者,应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患者到院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患者。6准确进行病情判断果断采取抢救措施是关键环节当 1 / 3

急诊护理流程绿色的通道医患沟通讲课稿

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科(室)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 由于急诊病人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因此,急诊护理工作要突出一个“急” 字,必须分秒必争,迅速处理,争取抢救时机;由于急诊病人来诊时 间、人数及危重程度难以预料,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尤其是发生意 外灾害、事故、急性中毒、传染病流行时,更显得工作繁忙。因此, 平时要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工作忙而不乱;急诊病人病种复 杂,还常遇有传染病人及无主的病人,也有涉及到法律与暴力事件的 病人,与其它部门相比,工作要复杂得多,因而,急诊护士要有管理 协调能力,使复杂的工作变得有序,提高院内的急诊急救质量。 第一节急诊流程 一、接诊 预检护士对到达急诊科的病人要热情接待,将病人快速接诊就位。一般急诊病人可坐着候诊,对危重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安置就位。如果 由救护车等运输工具送来的急诊病人,应主动到急诊室门口接应,并与护 送人员一起将病人搬运到合适的位置上。 二、分诊 是指对来院急诊就诊病人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分科,并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 入册(档),时间一般应在2~5分钟内完成。对急危重病人,应做到分诊与抢救同时进行。高质量的分诊能使病人得以及时救治,反之,则有可能因 延误急救时机而危及生命。所以,做好这项工作对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 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资料收集 1.询问:通过问诊,得到病人的主观资料,即主诉及其相关的伴随症状,并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感受,心理状态与行为反应及社会情况,了解与 现病史有关的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等。在问诊过程中应注意识别病人 及家属倾向性的表述,根据病情有目的地进行诱问、使收集的资料真实全面。 2.观察:护士运用眼、耳、鼻、手感官来收集病人的客观资料,即主

急诊科抢救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无锡四院2016年急诊科抢救室护理质量考核表 考核日期:考核者:得分: 1、共查急救药械件,合格件,急救药械合格率:。 2、护理人员理论、技能培训率:,理论考核合格率:,急救技能合格率:。 3、护理人员急救流程知晓率,执行率。 4、身份识别制度执行率:。 5、坠床/跌倒/压疮评估、报告、处置等制度、流程执行率:。 6、应知应会知晓率:。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及扣分标准扣分依据扣分 人员 管理(10分)1、按照《江苏省急诊科建设管理规范》要求合理配置急诊护理人员, 满足急诊工作需要。(1分) 2、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 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1分) 3、急诊护理人员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有考核记录。 (1分) 有年度的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1分) 有急诊护士定期技能再培训及培训考核相关制度及考核原始资料。(1 分) 4、对轮转的护理人员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与教育的记录。(1 分) 5、本科室全体护士的执业证书复印件定点放置,人人知晓。(1分) 6、急诊科抢救室无毕业三年以下护理人员独立执业。(1分) 7、护理人员按标准准入,固定的护理人员≥75%,护理人员梯队结构 合理。(1分) 8、护理人员仪表规范,坚守岗位,热情接待,文明用语,挂牌上岗。 (1分)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培训内容、培训签到、考核等) 人员配置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分。 未进行专业培训扣2分。 培训不符合要求扣2分。 护士长资质不合格扣1分。 固定的护理人员不达标扣0.5分。 护理结构不合理扣0.5分。 查看急诊科护士专业训练资质,与排班表上 担任急诊班资格相符,一人不符扣1分。 查看急诊科培训计划及考核原始资料、轮转 护士培训考核记录,一项不符扣1分。 随机问一位护士执业证书存放地点,不知晓 扣1分。 查看排班表,有三年内护士单独上抢救班扣 1分。 1

门急诊工作流程

目录 一、护理质量工作流程 (3) 1、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流程 (3) 2、护理单元质控流程 (3) 3、护士长护理质量控制流程 (4) 4、护士应检、受检操作流程 (5) 5、突发事件护理急救流程 (5) 6、护理人员紧急调配流程 (6) 7、护理临床小讲课流程 (7) 8、护理行政查房流程 (7) 9、护理业务查房流程 (8) 二、门急诊工作流程 (9) 10、门诊护士长工作流程 (9) 11、采血室护士工作流程 (9) 12、急诊科护士长工作流程 (10) 13、急诊观察室护士工作流程 (11) 14、急诊分诊护士工作流程 (12) 15、急诊留观室护士工作流程 (13) 16、急诊处置室护士工作流程 (14) 17、急诊抢救室护士工作流程 (15) 18、急诊抢救室工作流程 (15) 19、急诊输液工作流程 (16) 三、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17) 20、气管插管术配合流程 (17) 21、电除颤配合抢救流程 (18) 22、机械通气配合流程 (18) 23、复合外伤配合抢救流程 (19) 24、气管切开术配合流程 (20) 25、静脉剖开配合流程 (21) 26、输液反应处理流程 (21) 27、注射泵操作流程 (22) 28、呼吸机拔管配合流程 (23) 29、气管切开换药流程 (24) 30、伤口换药流程 (24) 31、心电监护流程 (25) 32、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26) 33、过敏试验操作流程 (27) 34、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27) 35、血糖测试流程 (28) 36、输血操作流程 (28) 37、保护用具应用流程 (29) 38、新药特药给药流程 (30)

急诊患者入院护理流程

急诊患者入院护理流程 一、非手术科室急诊患者入院护理流程 1、急诊科电话通知病区。急诊科护士:“您好,有一位患××疾病的患者马上要收入您的病房,请做好相关准备(根据病情提醒准备吸氧、吸引等急救设备)。” 2、病区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接到电话后,护士应根据病情安排抢救床位,准备好抢救用物(如氧气、中心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抢救车等,不能翻身的患者酌情备气垫床)。 3、支助服务部人员护送患者至病区。危重患者应由医生护士陪同,护送途中保持输液通畅,注意保暖,确保患者安全。 4、责任护士迎接新患者。将患者安置妥当必要时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皮肤、输液、引流等情况,填写急诊科《入院、转科交接班本》,与护送人员做好交接班。 5、通知医生查看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救治。 6、采取治疗、抢救措施。根据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采取护理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上心电监护等),根据医嘱用药及采取各项治疗措施。 7、填写有关表格。填写床头卡、患者一览卡,打印手腕带并双人核对,为患者规范戴上手腕带。 8、为患者、家属行入院介绍。护士应对家属说:“您好,我叫 xxx,

经过我们的抢救处理,现在患者的情况暂时稳定,我来给您做入院介绍。患者暂时由其他护士照看,我先带您熟悉一下病房环境,好吗?”为患者、家属说明手腕带、床单位、病区环境;探视、作息、陪伴制度、订餐、热水开放时间;管床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消防安全、微波炉使用常识、以及呼吸器的使用物资保管等安全须知。 9、护理体检、填写护理文书。行卫生处置,落实“三短九洁”,协助患者更换患服。评估患者,家属协助提供资料,完成护理病历的书写。 10、通知配餐员及助理护士。根据病情及其需求为患者订餐,及时送开水至病房。 11、反馈家属。“您好,经过抢救治疗,患者病情现在相对稳定,请您不要担心。”如病情危重,正在抢救之中,应告之家属:“患者病情较重,医生和护士正在尽全力抢救,请您先休息,有情况我们随时告知您”、“刚才为您做的介绍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如果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二、手术科室急诊患者入院护理流程 1、急诊科电话通知病区。 2、病区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根据病情安排抢救床位,准备好抢救用物根据病情提前准备氧气、中心吸引器、心电监护、抢救车等,不能翻身的患者酌情备气垫床。 3、支助服务部人员护送患者至病区:危重抢救患者由医生护士陪同,护送途中保持输液通畅,注意保暖,保护患者安全。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作用探讨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作用探讨 目的研讨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按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救治,实验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救治,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急救情况。结果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分诊时间、总救治时间上均有显著缩短,在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上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服务总满意度上有显著提升,达到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开展系统的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可行急救方法,能够优化急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 标签: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急救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内动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狭窄加重甚至彻底闭阻,使组织无良好的血氧供应而引起的一组脑血管疾病,也是目前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因此,重视对急性脑梗死的及时救治与护理,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疾病预后均至关重要。我院急诊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尝试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开展急诊护理流程救治,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接受急诊救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统计观察,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9岁,平均(64.2±8.6)岁;所有患者均经系统检查(包括头颅CT、MRI等)确诊,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依据吻合,知晓且同意参与本次实验。对患者进行随机非盲实验分组,常规组、实验组(30例/组)各项基线数据经统计对比(P>0.05),满足研究对照条件。 1.2 方法 常规组按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救治,患者通过家属或急救车送至院内,经基础病情评估后,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并给予生命体征监护、溶栓准备等处理。 实验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救治,具体包括: 1.2.1 优化接诊救治过程 急诊人员在接诊≤3 min及时对患者病情展开评估,在接诊3 min后利用绿色通道将患者第一时间送往急诊室,同时联系相关科室(如影像科、神经内科等)医师,以共同完成对患者的急诊救治。此后再协助患者家属前往办理挂号、住院等手续。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5-15T15:37:11.8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作者:张玲 [导读] 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率的抢救,也提高了神经细胞活性,优化了抢救过程。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包括:急诊护理流程小组的成立,患者评估及分诊,脑卒中救治单元的建立,转运途中的相关护理。结果观察者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后,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者患者的NGF和NT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可协调抢救过程中各科室之间的关 系,为患者提供最高效的救治,为溶栓治疗争取了时间,确保了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抢救 急性脑梗死是对一类缺血性脑病的统称,多发于老年人,病死率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老龄化的加剧,急性脑梗死患者逐年增多[1]。恢复梗死灶的血液供应,减少梗死面积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溶栓治疗法。在溶栓治疗的实际操作中需要一套规范的,系统的护理流程来辅助治疗[2]。建立合理的急诊护理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诊断,治疗,转运的时间,为溶栓治疗争取了时间,确保了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改善了预后。我院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制定了急诊护理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患者临床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资料为:男26例,女19例,年龄47-78岁,平均(59.5±15.3)岁,病程为4-36小时,平均(15.3±4.7)小时。包括21例单灶性脑梗死,14例颈内动脉系统梗死,7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多灶性脑梗死。观察组患者的资料为:男24例,女21例,年龄46-79岁,平均(57.9±16.1)岁,病程为5-36小时,平均(13.7±5.8)小时。包括22例单灶性脑梗死,16例颈内动脉系统梗死,4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多灶性脑梗死。 1.1.1纳入标准 符合临床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过MRI和头颅 CT确诊;均进行溶栓治疗;首次发病时间不超过72小时; 1.1.2排除标准 入院后死亡患者;血管性痴呆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出血者;严重的心、肝、肾并发症。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包括抽血化验,心电监护等。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如下 1.2.1急诊护理流程小组的成立 急诊护理流程小组的组成人员有专科医生,影像科医生,检验科医生,护士长,急诊预检护士,责任护士。对全组成员进行培训,人员之间需要有相互配合的能力,小组成员共同制订护理流程图,在设定的时间、顺序下开展救治工作[3]。 1.2.2患者评估及分诊患者病情评估需要在3分钟内完成,然后分诊至急诊抢救室,开启绿色通道,迅速启动溶栓治疗应急流程,迅速联系各相关科室,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1.2.3脑卒中救治单元的建立为患者溶栓治疗准备病床,准备溶栓药物和心电监护,制定该单元内药物准备规范,剂量换算表等。 1.2.4转运途中的相关护理患者送入抢救室后2min给予心电监护、吸氧,5min内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查生化。护士长负责整个转运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F)的含量。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X2的方法进行比较,P<0.05时,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的比较 观察者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后,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详见表1。 表 1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的比较

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流程(总3页)

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流程 (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电击伤的急救护理 1概念 电击伤俗称触电,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甚至死亡。 2原因 1)违反用电操作规范 2)意外触电? 3电击伤的急救 现场急救? 1)脱离电源、拉开触电者 2)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纤缠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 跳。应该等医生到达后或病人完全清醒后在搬动。 院内抢救?

1)支持呼吸功能的护理给予鼻导管吸氧,在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准备气管插 管用物和人工呼吸机。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接好呼吸机维持正常通气。按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 2)支持循环功能的护理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仪, 按医嘱予阿托品,电击除颤、持续心电监护,通过心电监护仪可以了解病人心跳是否能恢复及恢复后的的情况,了解是否因细胞损伤破裂,出现高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也能间接了解是否因呼吸功能不足,造成机体缺氧而引起心率增快。血压监测:定时测血压,通过调节输液的速度和补液的种类,维持血压在16/10Kpa (120/75mmhg)左右。监测电解质:及时抽血送检,密切注意血钾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尿量观察:留置尿管,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尿液颜色。保证病人尿量>50ml/h,同时使用甘露醇快速滴入,以使尿量增加,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及时使游离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排出,减轻对肾脏的刺激,预防急性肾衰的发生。 3)严密观察电击伤后继发性出血 (1)床旁准备止血带、备好静脉切开包及一次性手套。 (2)加强巡视,特别是在患者用力、哭叫、屏气时容易出血,夜间患者睡觉后更应严密观察。 (3)受伤肢体必须制动,搬动病人时要平行移动,防止因外力引起的出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