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每一课教学内容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本课的设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认识斜面、研究斜面的规律,再到生活中各种斜面的应用,都是来自生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信息加工和科学概念建构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且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科学课并不是要教师讲得好,而是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证实事物的本质属性,让学生主动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点拨、引领、启发、组织,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发现,经历科学概念获得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实验探究前,学生往往是冲动的,“动手”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学生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下去,我前后两次花了大量时间组织学生研讨如何进行实验探究,动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做一个“理性”的科学研究者。整堂课的教学,通过这样的一个训练过程使学生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方法、活动注意事项等,这样才会高效率的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本课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视角新,内容广,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同时需要教师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

教学方法、内容,善于取舍,不断反思,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应用斜面解决的问题高度经常是一定的,像建楼梯、修盘山公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搭建的斜面坡度更缓、更省力。因此我对教材后一个实验进行了修改,在研究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时,不是用同一块木板搭建高低不同的两个斜面来比较;而是用同一高度长短不同的两块木板搭建斜面来比较,这样更符合生活实际。

此外我感觉到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也是很大的。我校现在实现了班班通,可以说现在我们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方便快捷的。自从使用多媒体以后,我感觉到网络课件确实为课堂增添了新鲜血液。就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来讲,有的材料在现实中寻找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时很难讲清楚,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比一般教学手段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特征。它可以动态地演示事物之间的科学联系,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适合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因而它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消化和掌握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教版品德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2课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 学习目标: ⒈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⒉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⒊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⒋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第一课时 活动一: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⒈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播放短片) ⒉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⒊都是特别行政区。 ⒋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⒌学生互相讨论。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⒍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⒎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⒈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⒉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⒊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⒋小组讨论。 ⒌作业设计: ⑴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 ⑵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第二课时 活动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斜坡的启示

斜坡的启示 (教学设计) 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师:今天一上课,我们先来玩个游戏, 让老师看看谁的眼睛亮。这个游戏的 名称叫《大家来找茬》。 2.PPT展示图片,谁发现了它们的不同 之处。 3.生:下图多了一个斜坡。 4.师:斜坡,也就是斜面。(板书) 5.师:如果老师想把摩托车停放在车 棚,你会建议我从那边上呢?为什么呢? 6.生:从下图,斜面上去,因为那可以 省力。观察并解答 激发学生兴 趣,直接导入 主题 (二)、探究斜面是否可以省力。 1、师:使用斜面把重物拉上去或推上去 真的可以省力嘛?这些只是我们感 觉,该怎么样才能证明我们的想法是 否正确呢? 学生回答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来证明。 3、师:在实验之前,我们首先要搭建一 个斜面,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怎么 样的面就是斜面呢?(出示一块塑料 板,请一个学生上来摆出一个斜面)4、师:一块平面,像这样一高一低放置, 就是斜面。 5、师:等一下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身边 的书本,铅笔盒等,搭建一个斜面。 6、师:现在我们斜面有了,接下来,又 该怎么做呢?好,现在小组讨论下, 利用材料篮里的材料,你们将如何设 计实验呢? 7、教师引导,并出示示意图。问:单单 测量拉物体上斜面的力,就可以说明 它可以省力了吗?我们还需要测量 什么来比较呢? 8、引导学生知道还要测量小车的重量, 并完善实验方案。 10、复习测力器的使用方法。 11、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并以PPT 展示。 13、小结。使用斜面把重物拉上去或推上去真的可以省力。古时候的人们就想到用斜面把笨重的物体从低处推或拉到高处了。小组讨论解决 学生讨论,并将设计方 案画在记录纸上,并展 示。 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 实验结果。老师记录下 数据。 让学生自行 设计实验,激 发学生的创 造性。规范学 生的实验操 作,为下环节 实验做准备。 教师利用 excel记录下 学生的数据, 让学生通过 数据得出结 论,并利用这 个数据,让学 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3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_16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唤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深化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3知识目标: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知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胜利。 二、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了解革命先辈为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英勇斗争。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敬佩爱国志士,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培养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周恩来资料,感动中国视频,侵华图片等等。 五、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点明主题

师:孩子们,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史》曾这样说道: 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师: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孩子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生:周恩来 (二)看国之人——与恩来同行 (1)简介周恩来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2)感受中华不振 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路过外国租界地,想进去看看,可是他的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直到后来一次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然后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到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12岁小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到底曾经是怎样的中华不振,让周恩来小小年纪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我们一起一起去看看那些背后的故事看看。 (三)体国之难——走进背后的故事 (1)看一看国之难 (播放图片,音乐)当时,我们国家正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斜坡的启示苏教版练习题九十七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斜坡的启示苏教版练习题九十七 第1题【单选题】 利用斜面将货物装上汽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越长越省力 B、斜面越短越省力 C、在货物重量和汽车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斜面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 )越省力。 A、高 B、低 C、长 D、短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 A、跷跷板 B、扳手

C、购物商场的楼梯式电梯【答案】: 【解析】: 第4题【多选题】 ( )是斜面的变形。 A、螺丝钉 B、盘山公路 C、齿轮 D、弹簧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有时候斜面会让人费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斜坡只可以用来建设立交桥。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斜面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使用斜面会______,提升同一物体,斜面坡度______越省力。简单地说,斜面越______越省力【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______的变形。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宗旨是“绿色”和“人文”。在所有的比赛场馆都为残疾人(特别是乘坐轮椅的)建立了专用通道,为残疾人上下台阶提供了方便。它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我们所学过的简单机械--______,它的好处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解答题】 阐述螺丝钉省力的原理。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斜面是省力还是费力的?斜面的坡度和这又有什么关系? 【答案】:

2019-2020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单元测试卷(I)卷

2019-2020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单元测试卷(I)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清政府被迫签下的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2 .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孙中山C.李大钊 3 . 到1835年中国已有()万人吸食鸦片。 A.100B.200C.300D.400 4 . “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是()第一次提出的。 A.孙中山B.李大钊C.周恩来 5 .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留下了铁的证据是()。 A.鸦片战争B.圆明园的毁灭C.人民生活在困苦中 6 . 以下哪一时间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A.1945年9月2日B.1946年6月1日C.1949年10月1日 二、填空题 7 . 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__________精神。 8 . 1928年4月,_________等领导的湘南部队和__________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发展成燎原之势。 9 . 孙中山主张通过____________的手段彻底改造中国。

10 . (________)年夏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1 . 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是______。 12 . “祖国陆沉人有责,开涯漂泊我无家”是革命志士__________的著名诗句。 13 .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施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 14 .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 15 . ________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16 .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______)事变,开始侵华战争。 17 . 在鸦片战争的四十年里,英国走私运入中国的鸦片共有(_________)箱,从中国掠走大约(_______)银元,因吸食鸦片而死亡的中国人有(_______)人。 三、判断题 18 . 吾辈从军爱国,早置生死于度外。这是邓世昌的名言。(_______) 19 . 1862年10月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并烧毁了它。(______) 20 .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舰开始的,他们不宣而战。(______) 21 . 英国向近代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是为了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掠夺中国的财富。(______) 22 . 面对外国列强的野蛮行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_______) 23 .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______) 24 .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腐败,它的老百姓就会饱受屈辱,任人宰割。(_____) 四、简答题 25 .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 26 .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革命精神是怎样的?他对革命的贡献有哪些? 五、综合题 27 . 阅读下面的歌谣,回答问题。

《斜坡的启示》教学实录

《斜坡的启示》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就是一面斜坡。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揭示规律。 3.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4.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5.能发现身边一些利用斜面省力的事例。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发现斜面的角度越小越省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材料(小车、光滑的木板、测力计、螺丝钉、铁架台、实验记录表)开瓶器等具有斜面的实物 学生准备:螺丝钉、直角三角形的纸片、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斜面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出示图片),人们想把油桶搬上卡车。你有什么办法吗?请同学们动脑筋帮他们想个办法好吗? 2.生:个别回答 师:抬上去?可以呀!但是会很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找一块木板搭上去,将油桶推上去。 师:谁的办法好呀?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省力、方便…) (如果答不上来时,小组交流解决办法或提示:借助某个物品)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热心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骄傲,我们看看人们是怎么做的(课件播放)人们在利用一块木板很轻松的将油桶搬上卡车。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思维进入积极状态,通过学生生活经验比较那种方法省力?激发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使用斜面。

3.小结: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它有什么科学奥秘?在生活中会带给我们那些启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斜坡的启示》(板书课题) 师:(课件)讲解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就是坡度。(板书:斜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斜面是否省力 1.师:刚才大家已经猜测利用斜面能省力。(出示图片)斜面真的能省力吗?(板书:省力?)如何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生:实验证实 师:哪我们得先有斜面呀?大家能利用桌上提供的材料搭建一个斜面吗?请各小组动手搭建斜面吧,教师巡回指导。 师:哦,这个小组搭的最快,选个代表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现在呢,我们桌上还有小车、测力计,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 生:汇报(小车放木板上用测力计拉一拉) 师:嗯,大家同意吗?谁上来演示一下。 2.师:用测力计拉的目的是什么?(看读数)你觉得什么时候看读数准确呢?(生:边拉边读数) 师:这样拉行吗?(斜拉)必须怎样?(生:测力计与木板保持平行) 师:演示突然快拉再慢拉?行吗?(生:速度要缓慢、匀速、沿直线拉)这样操作才够才精确。 师:好了,现在我们来读数。板书:0.5N,这样就知道斜面省力了? (出示课件)还必须测出什么呀? 生:回答 师:对了!(出示图片:先要测出小车的重量)我们的目的是要?(比一比)哪个所需的力大?哪个所需力小?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真为班上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3.师:下面我们要用到测力计,谁还记得如何使用测力计吗?(生…) (出示图片)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1.3《斜坡的启示》D卷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1.3《斜坡的启示》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 (共5题;共5分) 1. (1分)下图中()最省力。 A . B . C . 2. (1分)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 A . 越费力 B . 越省力 C . 难以判断 3. (1分)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A . 跷跷板 B . 扳手 C . 购物商场的楼梯式电梯 4. (1分)人们利用斜面搬运重物是为了() A . 费力

B . 省力 C . 少移动距离 5. (1分)利用斜面将货物装上汽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斜面越长越省力 B . 斜面越短越省力 C . 在货物重量和汽车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二、判断 (共5题;共5分) 6. (1分)斜面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7. (1分)斜坡只可以用来建设立交桥。 8. (1分)有时候斜面会让人费力。 9. (1分)自动扶梯是运用了斜面的原理。 10. (1分)螺丝钉是应用了斜面能省力的原理制成的。 三、填空 (共3题;共3分) 11. (1分)使用斜面会________,提升同一物体,斜面坡度________越省力。简单地说,斜面越________越省力 12. (1分)相同的高度时,斜面的长度越________,越省力。 13. (1分)斜面的变形有________。 四、问答 (共3题;共3分) 14. (1分)斜面是什么? 15. (1分)斜面是省力还是费力的?斜面的坡度和这又有什么关系? 16. (1分)阐述螺丝钉省力的原理。

道德与法制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单元测试卷D卷

道德与法制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单元测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1661年,民族英雄()带领两万多名将士,经过八个月的浴血奋战,收复了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岛。A.林则徐B.郑成功C.戚继光 2 . 爱国人士()写了一组诗歌“七子之歌”。 A.邓世昌B.闻一多C.郑成功D.李大钊 3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万人。 A.20B.30C.40 4 . 以()事变为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 A.七七B.九一八C.西安D.推翻蒋家王朝 5 . 1919年北京的“五四运动”,()是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毛泽东B.李大钊C.刘少奇 6 .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天津条约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A.123B.132C.321 二、填空题 7 . 抗日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在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 9 . ______年 _____月 ______日晚, ______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 10 . 回顾过去,中华民族蒙受了__________,我们的国土有的被_______________,有的被们_______________,四散飘零。

11 . ______是清朝北洋舰队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他指挥______奋勇作战。 12 . 《马关条约》,中国割让_______、________给日本,并赔款______两白银。 13 . 抗日英雄有赵一曼、杨靖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1894年,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变法主张,史称_____________。 15 . 1937年,(_________)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制造的又一惨案。 16 . 鸦片战争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年。 17 .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______)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三、判断题 18 .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于1951年。(________) 19 . 如果光绪帝有实权,戊戌变法就可能成功(___________)。 20 . 1862年10月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并烧毁了它。(______) 21 . 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反清斗争迅猛发展。(______) 22 .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_____) 23 . “戊戌变法”又称“辛亥革命”。(_____) 四、简答题 24 . 从1894年起,旧中国历届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先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至少写出5个) 25 .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五、综合题 26 . 探究题。 19世纪,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20世纪,中日战争,初期,中国战败,在中国军民的奋力抵抗下,在美、苏等反法西斯盟国国的帮助下,中国最终战胜了日本;

最新《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每一课教学内容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本课的设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认识斜面、研究斜面的规律,再到生活中各种斜面的应用,都是来自生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信息加工和科学概念建构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且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科学课并不是要教师讲得好,而是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证实事物的本质属性,让学生主动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点拨、引领、启发、组织,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发现,经历科学概念获得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实验探究前,学生往往是冲动的,“动手”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学生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下去,我前后两次花了大量时间组织学生研讨如何进行实验探究,动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做一个“理性”的科学研究者。整堂课的教学,通过这样的一个训练过程使学生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方法、活动注意事项等,这样才会高效率的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本课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视角新,内容广,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同时需要教师认真观

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善于取舍,不断反思,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应用斜面解决的问题高度经常是一定的,像建楼梯、修盘山公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搭建的斜面坡度更缓、更省力。因此我对教材后一个实验进行了修改,在研究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时,不是用同一块木板搭建高低不同的两个斜面来比较;而是用同一高度长短不同的两块木板搭建斜面来比较,这样更符合生活实际。 此外我感觉到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也是很大的。我校现在实现了班班通,可以说现在我们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方便快捷的。自从使用多媒体以后,我感觉到网络课件确实为课堂增添了新鲜血液。就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来讲,有的材料在现实中寻找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时很难讲清楚,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比一般教学手段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特征。它可以动态地演示事物之间的科学联系,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适合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因而它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消化和掌握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上册应背课文: 识字1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3、斜坡的启示

课题1-3、斜坡的启示课时安排1课时 目标科学探究 1、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进 行观察记录,揭示规律; 2、能发现身边一些利用斜面省力的事例。 科学知识 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就是一面斜坡; 2、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发现斜面的角度越小越省力。 教具准备斜面、小车、弹簧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一、认识斜面。 1、老师要把这桶矿泉水搬到桌面上,怎么办?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2、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要将电动车推上台阶、工人师傅将家具搬上卡车都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3、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4、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5、出示古人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的图片:其实这个方法古人也经常使用。 6、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1、提出问题:运用斜面这样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学习新课 2、学生设计实验: 3、引导活动:这是一辆小车,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 4、学生讨论实验做法: (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2)搭建斜坡,用测力计拉起小车,读出读数。用测力计在斜坡上拉小车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测力计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 (3)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教师必要时可以演示) 5、学生分组体验活动:垂直提升小车与搭建斜坡提升小车 6、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7、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8、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 9、思考:为什么每组坡度省力不一样呢? 10、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1、发现新问题:大家通过上节课的研究除了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提示:老师还发现每个小组用一样重的小车,但是测得的数据是不一样的,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也就是说:每一组的斜面省力多少也不一样,那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2、根据你的判断,认为哪个可能性最大?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⒉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⒊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⒋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要从“破碎的山河”“被掠夺的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三个方面搜集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数据等具体的资料。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从“破碎的山河”(被侵占的领土)、“被掠夺的国宝”(重点了解圆明园)、“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中国人民“亡国奴”的悲惨生活)这三个角度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史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破碎的山河”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的教材内容。第2课时 教学设计 A.活动一: 被掠走的国宝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的调查收集进行反馈交流:看到昔日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夺走我们的国宝?你还知道哪些流失的国宝?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用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是什么?(板书:被掠走的国宝)小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空前的浩劫。不只是圆明园,那一时期还有无数个园林遭到毁坏,众多的国宝流失。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曾经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时,它们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以史为鉴,才能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板书:以史为鉴) B.活动二: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从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境况到命如草芥的生存境况交流研讨。(板书: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小结:每年的9月18日夜晚,在沈阳市的上空都会响起撕心裂肺的警笛声,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1931年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除了鸣警笛,每年到了“九?一八”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到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九?一八”博物馆、召开报告会等纪念活动,用各种方式牢记国耻,从民族的血泪中汲取力量。 2.阅读教材的两个典型事例,通过讨论“原日本731细菌部队的士兵为什么要为中国受害者作证”及了解“8?4”事件的原委,让学生从中认识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不容置疑的罪行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圣人和智者很早就看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其实,反思就像实验的结论一样重要,没有反思,就没有收获。下面是我对我的基本功赛的授课《斜坡的启示》的教学反思。 一、反思备课 备教材。此次我做到了一字一句熟读教材和教参。 备学情。我提前在两个班磨课,熟悉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心理特点和知识储备情况,并与承担此次公开课的五5班提前交流磨合,增进感情。 备课标。《斜坡的启示》一节课的实验是小学生必考实验题之一,因此,我特别重视对实验常规、实验完整流程的强调,从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规范实验操作,到填写实验记录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为了给学生示范标准的实验操作,我提前亲自练习,在两个班的磨课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时发现实验操作中容易犯的错误。 备德育渗透。这个我自认为比较在行,从斜坡联系到人生,人生有时要迎难而上,不能只图省力,我讲了残疾人登珠峰第一人夏伯渝的故事,并赠送学生励志古诗,激励学生不畏艰难,努力奋斗,勇攀高峰。我还觉得不够,在示范实验操作时又把小车沿斜坡向上和做人类比,引出做人要正直、不卑不亢。

备问题化学习。分两点说。 1.这是最难的,我缺乏经验。我认为此次学案设计在落实问题化学习上的亮点在导入环节,将原来的图片加问题变为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我不提问,只是说:“我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们,我期待什么呢?”我在期待学生主动提问,我觉得教师不该剥夺学生的这个权力,否则就太可惜了,剥夺这个权力,是任何一节课的遗憾。为什么?我给学生解释:“苹果掉下来的时候,是没有人提醒牛顿去思考和提问的,牛顿是主动提问的,科学家区别于我们的地方正是在这一点。”好,由于是学生来主动提出第一个问题,这节课从一开始就是真正属于学生的。 2.其次一个亮点在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斜面省力一环节,让学生设计实验是教参中要求的,但我发现很难落实,因为一个实验中包含着很多步骤,很多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教师毫不费力地甩给学生四个字“设计实验”学生怎么可能一下子都想起来这么多?怎么可能接住这个大招?在前期磨课中,学生甚至一点头绪和思路也没有。经过我反复思索,寻找解决办法,噢,步骤和注意事项背后的本质就是——问题,这么多小问题构成的大问题学生当然解决不了,只有发现这些小问题,把他们个个击破,才能发现实验设计方案这个大问题的解决办法。我实际上给予了学生“化整为零”从而“以小见大”的启发,使他们不会一脸蒙圈,有抓手(就是小问题) 以上两点也算是我在问题化学习探索之路上的小收获。 备课堂常规。我提前训练学生怎么向老师问好,在课上提醒他们

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中国人(作者张璐)

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中国人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天黑了,月亮像被天狗咬了一口的饼,高高的挂在如黑屏障一般的天空。四周静悄悄的,在这样宁静的夜晚我细细地读着《历史的选择》这本书,当我读到钱学森不顾个人得失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的那一刻我的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这是多么朴实又有穿透力的一句话呀,在美国钱学森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有着丰厚钱财,可以说自己的小日子是红红火火的。发达的美国与中国相比可是天壤之别呀。中国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优厚的待遇,更不能给他舒适的生活。但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的祖国——中国,经过千辛万苦回来的动力就是五个字“我是中国人”也就是为了这五个字他付出了常人不能体会的代价,受到了美国当局的迫害。可他没有退缩,辗转回到了祖国。 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像钱学森这样可歌可泣的中国人,如:拼了命也要拿下油田的王进喜,把生命投入到有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邢艳子……这些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们都为祖国添了光增了彩。 与为祖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相比我显得是多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现在的我只有好好学习,今后才能为祖国出一份微薄之力。只有这样我这个21世纪的新少年才能担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重任;只有这样我才能做一根支起祖国未来房屋的栋梁;只有这样我才能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中国人。 夜更深了,月亮也成了一个玉盘,闪闪发光的星星眨着眼睛。伴着窗外沙沙作响的叶子这篇文读完了。但书的内容仍萦绕于心,我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的热情关爱;有少先队学院的共同努力,星星火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一定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斜坡的启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体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5、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的图片。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

2019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斜坡的启示拔高训练四十九

2019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斜坡的启示拔高训练四十九?第1题【单选题】 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 A、跷跷板 B、扳手 C、购物商场的楼梯式电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 ) A、越费力 B、越省力 C、难以判断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们利用斜面搬运重物是为了( ) A、费力 B、省力 C、少移动距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利用斜面将货物装上汽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越长越省力 B、斜面越短越省力 C、在货物重量和汽车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中( )最省力。 A、 B、 C、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斜面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 )越省力。 A、高 B、低 C、长 D、短 【答案】: 【解析】: ?第7题【多选题】 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 )等。 A、刀 B、螺丝钉 C、针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斜坡是一种斜面,但不是一种简单机械。(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斜坡只可以用来建设立交桥。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自动扶梯是运用了斜面的原理。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判断题】 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2题【判断题】 斜面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中国人,永不屈服

中国人,永不屈服 (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当一个难民的躲避地点被发现,面对敌人即将刺下的刺刀,想到身后的同胞,他会怎样抉择? 当残存的部队突出重围,即将出城时,面对被日本兵追赶的女学生,他们会如何抉择? 当南京沦陷,这个女学生本可以靠父亲逃离,但面对没钱买船票,滞留在学校的同学,她会怎样抉择? 当日本人闯入教堂,已全身而退的秦淮女,面对着无路可逃的学生和学生背后穷凶极恶的日本兵,他们会怎样抉择? 当女学生已到达地洞的入口,面对身后渐渐迫近的追兵和眼前的十几个妓女,她们该如何抉择? 穿上教服也许能救女孩们,但面对日本人的屠刀时,本不是教父的他该怎么抉择? 已料定前往便有去无回,面对十二个即将遭遇噩耗的清纯少女,秦淮女会如何抉择? 一个有一个的生死抉择串联成《金陵十三钗》的故事,而在一个有一个的抉择中,我的心被一次有一次的撼 动。影片的开端,便是硝烟弥漫的的废墟和无尽的逃亡,那时,南京已无险可守。 百姓慌乱地躲藏,却仍有人被发现,而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南京变成了人间的地狱。 越是危机的时刻,越能发现人的本性,在死亡边缘,我们会发现英雄。那个躲藏的难民是英雄,为了保护身后的同胞,她选择了坚强,活活被刺刀刺死,也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那名军人是英雄,他放弃了撤退的路。愤怒的子弹淹没了日本兵的邪恶,却也招致了死神般的装甲车。面对刀枪不入的机械,装备落后的中国军人让我眼前一片朦胧。他们为了让投弹手更接近装甲车,排成一字长队,用身体掩护战友...... 队伍败了,生还的只有队长和一个受重伤的孩子。但队长没有退却,他把孩子交给教堂后,就继续履行军人的职责。当日本兵闯入教堂胡作非为时,他解救了他们,以一己之力消灭了敌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智慧终结了那队日本兵罪恶的生命。 这支队伍虽然消失了,但他们的身影永远烙在我的心里。这,就是中国的威武之师!这,就是中国军人的信仰! 那个女同学是英雄,她选择了同学,还让父亲帮助弄船票;那位父亲也是英雄,他为了女儿留在地狱般的南京;那

《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科学素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斜面省力规律,斜面是变形的螺旋。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测力计、平板两块、重物、实验记录、 2、演示实验材料:平板、测量器、小车、50本书、多媒体。, 3、学生准备:螺丝钉、铅笔、三角形纸。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出示:

填 空 1、能够帮助人们( )或( )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2、有些机械较复杂,它是有( )或(

)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 )。 3、杠杆是( )的机械,自行车是( )的机械。 二、情景导入: 1、 观看录像。 2、 谈话:工人师傅推着摩托车上这么高的台阶,遇到了困难,我们班哪位同学最聪明,能帮他出个主意?

学生回答。 4、 观看录像。 5、 讲述:通过录像情景,我们发现用木板斜搭在台阶上,省力了许多。像这样斜搭的木板装置叫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6、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斜面。 7、板书:斜坡的启示。 三、实验探究斜面的秘密。 (一)、探究斜面的省力作用。 1、谈话: 工人师傅用木板斜搭在台阶上就很容易把摩托车推上去,那么斜面到底省力不省力呢?你能否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呢? 2、介绍实验材料及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二)、探究斜面省力的规律

斜坡的启示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2、能够对斜面坡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并发现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坡也叫斜面,斜面也是简单机械; 2、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3、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4、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3、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 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并通过实验发现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 教学准备: 测力计、小车、木板(三块长短不同的木板)、螺丝钉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认识斜面。 师:同学们好,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麻烦。瞧,(播放短片)工人师傅要把这些桶搬上车很费劲,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吗? 师: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斜搭一块木板就构成了一个斜坡,斜坡可以让搬运工作省力很多。我们把斜坡也叫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师:那用木板搭个斜坡就可以让我们省力吗?怎样来验证? 二、验证斜面省力。 师:我们用小车代表重物,那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

师:实验中要注意什么?搭建斜面提升小车又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出示温馨提示,生齐读。 师:现在请大家选择一块木板进行探究,实验时请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并将你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1中。 表1 学生分组实验。(各组的坡长板不一样,支撑高度各小组自定。) 师:哪一组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及发现? 学生汇报,师板书。 师:埃及的金字塔高176米,石块有的一块就有几吨重,当时没有先进的机械,你能猜想古埃及人是怎么建造金字塔的吗? 学生根据斜坡可以省力的知识,猜想金字塔是用斜面的原理建造的。 师:为什么我们使用同样的小车,但各组提升小车所用的力却不同,这是为什么么呢?可能和什么有关? 师:那斜坡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呢?谁来试着猜测一下。 三、探究坡度的大小与拉力的关系。 师:大家都认为坡度的大小是影响小车拉力大小的直接因素。可这只是我们目前的一种猜测,要想验证我们的猜测,还需通过什么来验证? 师:你们能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 师:怎样合理的使用材料?怎样设计实验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设计。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小组是如何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师:在你们的实验方案中哪些条件是要改变的,哪些条件是保持不变的? 生说,教师视频展示:1、改变木板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