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马世忠!编辑!曾湘华!!作者简介!阎百泉"#"B#>#$男$博士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方面的研究:大庆油田萨北二类油层非均质特征阎百泉#!张树林#!施尚明#!邵立明!"#: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CC#D!!!:中国石油集团测井" />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庆油田萨北二类油层非均质特征

大庆油田萨北二类油层非均质特征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第!"卷第#期!$$%年!月&’()*+,’-.+/0*1234)’,3(50*6404(43789:!"*8:#-;<:!$$%

收稿日期!!$$C >#!>#!!

审稿人!马世忠!编辑!曾湘华!!作者简介!

阎百泉"#"B #>#$男$博士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方面的研究:大庆油田萨北二类油层非均质特征

阎百泉#!张树林#!施尚明#!邵立明!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C C #D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

陕西西安!B #$$$$#

!!摘!要!

根据二类油层的界定标准$将大庆油田萨北油层分成高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内前缘枝状三角洲砂体沉积%内前缘过渡三角洲砂体沉积%内前缘坨状三角洲砂体沉积%种类型$分析了各类砂体的非

均质特征:结果表明&

该储层有效厚度和渗透率均较小$分布零散$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形成’死油区(!多相带组合$多旋回沉积$河道切叠$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单层突进(!受沉积相带控制$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平面舌进(!由此影

响剩余油的分布:

关!键!词!非均质性!剩余油!二类油层!萨尔图油田

中图分类号!43C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D "#"!$$%#$#>$$#%>$C

#!研究区概况

萨北开发区位于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纯油区内$处于该油田北部背斜构造西部$地层倾角约C O

$地形平坦$地面平均海拔高度约为#%$F:该区断层较多$断距较大$共发育断层#D 条$

均属正断层$断层走向为北北西向$断层延伸长度最大为?:?E F $最小为$:%E F $断距最大为"!:$F $最小为#:!F $断层平均倾角为%!O :研究的目的层为萨尔图油田北部开发区的6)和6*油层组:

萨北油层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垂向上6)分#B 个小层$6*分##个小层:沉积成因分属%种类型)#$!*$即&高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内前缘枝状三角洲砂体沉积%内前缘过渡三角洲砂体沉积%内前缘坨状三角洲砂体沉积:6)与6*各油层发育状况统计结果表明$

平均单井钻遇有效厚度不小于#:$F 的油层有?:C $个$砂岩厚度为!?:%F $砂岩有效厚度为!$:=F $油层钻遇率为

!$X !=$X $平均渗透率为$:=(F !:

6)与6*油层沉积环境变化大$

从泛滥平原到分流平原%三角洲内前缘$不同沉积环境下各类砂体组合发育的油层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研究区二类油层的划分标准&渗透率介于$:$D !$:?$(F

!$有效厚度介于#:$!!:%F $单元间渗透率级差在#:=!C :%:统计分析表明$6)与6*油层组主要为二类油层:与泛滥平原河流相沉积为主的主力油层相比$二类油层呈现河道砂发育规模小%层数多%厚度薄%渗透率低%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特别是内前缘沉积砂体$由于河道砂体规模变小以及表外层和尖灭

区的发育$砂体的连通性极差$平面非均质性相当严重)C $=*:

!!二类油层沉积类型及特征

$:"!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

萨尔图油层以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为主的有=个单元&6)#%\#?H $6)#%\#?<$6)#\!<$

6)#C \#=<$属于分流平原相沉积!河宽为$:%!#:%E F $在河道拼接带砂体宽度大于!:$E F:发育决口

河道和废弃河道$砂岩钻遇率在?%X !B $X $

尖灭区较为发育$该沉积单元决口河道连续性较好$并出现分叉与合并的特征:主体河道砂体边界圆滑流畅$曲率较低$河间砂分布于河道砂体两侧:侧向上砂体连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