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0高三语文(文)(第2节)《文言文考点阐释》(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43.00 KB
- 文档页数:69
文言文阅读Ⅱ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总体要求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
简释:所谓“浅易”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能读懂的。
分项考点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简释:①“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意谓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
②“常见”意谓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
③“文中”说明这些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解释,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简释:“常见虚词”主要指上面列出的十八个,这是考查的X围。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意义”指的是该词在文中的具体解释,“用法”指的是该词在语境中的词性及语法功能。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简释:“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是考查的重点。
而且重点放在运用中,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与辨别,且能在翻译中译出。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简释:所谓“文中句子的理解”,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分析。
所谓“文中句子的翻译”,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X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X简明,通顺畅达。
这一考点实际上把上面的四个考点全都包容进去了。
5.文某某息的筛选。
简释:它要求在基本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语言、行为举止、性格特点、思想感情、道理启示等相关信息。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简释:它指对文某某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准确归纳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