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编

一、名词解释

1.常规决策: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这类决策往往是根据经验做出的,迅速而不假思索的做出决定。

2.扩展性决策(广泛性决策):无先例可循而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被称为广泛性决策。这类决策的特点是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而且缺乏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

二、小题

1.简述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感情过程→意志过程

A.认识过程:指人获取各种知识、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认识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完成的。

B:感情过程:旅游消费者在认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我们常会观察到喜、怒、哀、乐等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

C:意志过程:为实现预定目标,有意识的支配和调整人的行为的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2.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其基本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表现个人独特的心理活动和独特的行为表现,具体表现在气质、性格和能力上。

在旅游消费者个性心理中,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影响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又是制约个性倾向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三、大题

1.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个人因素:知觉、动机、学习、态度、个性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参考群体、社会阶层、文化与亚文化

第二编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知觉防御:是指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或那些在个性上和文化上难以接受的事物拒之于门外。

2.刻板:指对刺激进行分类、概括,即对人、行为、物体和事件的认识是根据“陈规旧习”得出的。

3.知觉失真:当一个人所面临的外界刺激与其态度、价值观或原有信息发生冲突时,他对外界刺激的解释有可能与客观事实相违背。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要使外界刺激更迎合其自身的爱好与信念。这样的过程被称为“知觉失真”。

二、小题

1.知觉过程往往被称为一种过滤过程,谈谈这种过程是怎样起作用的?

A.旅游者的知觉过程:是指人们对于施加给自己的信息,只是注意其中的一小部分。

B.知觉过程步骤:接触,选择性注意,理解,选择性保持。

C.

a接触:是人们在其感官接收范围内对刺激注意的程度。消费者集中注意某些刺激,而忽视其它刺激,甚至竭尽全力护士某些信息。影响接触程度的因素①选择性接触②适应性。

b选择性注意:有选择的注意是知觉防御的一种形式。知觉防御指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或那些在个性上和文化上难以接受的事物拒之门外。例如:可能大多数乘客不再注意飞机上的安全设施,其部分原因是他们不再把航空旅行想象得那么危险。

c理解:知觉失真现象特别容易在一个消费者接受广告信息时发生,有三种表现形式:①曲解和误解广告,使其与自身态度相一致;②带有偏见性地抵制广告信息与信息来源;③接受广告中切实的信息,无视诱导性的广告。

d选择性保持:人们的心理倾向引起有选择的接触,有选择的注意,理解和现象有选择的保持。而这些现象反过来有增进原有的心理倾向。

三、大题

1.举例说明感觉刺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途径。(无标答)

视觉:商家在广告设计、营业场所的设置及产品包装上,非常倚重视觉视觉因素,因为视觉充分表明一种商品的属性,通过对商品的规格、风格、明亮度及区别于其他竞争商品的特色等的介绍,商品的价值就通过视觉渠道得到了传递。

嗅觉:酒店、旅游景区洗手间的味道影响旅游者的心理

听觉:饭店、餐馆、商场的背景音乐能创造适宜的购买情绪;导游通过改变语速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等。

触觉:人们通过对衣料、寝具或室内装潢品的材料感觉,来判断其华丽程度及质量。

味觉:饭店的餐厅、餐馆、食品店总是忙着开发新味道的食品来迎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味。

2.举旅游业实例说明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无标答)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是从一系列刺激的整体而不是从任何个别刺激得出含义的。

A.闭合原理:指当一个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补缺失元素的倾向。Eg.“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已被人们所熟悉,只要说出上半句,人们自然会想到下半句话。

B.相似原理:指人们在感知各种刺激时,容易将具有相似自然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Eg.许多旅游者倾向于将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和浙江的天目山视作同一类型的旅游地,尽管这三个地方有其独特之处,但人们还是认为它们同是高山避暑圣地。

C.接近原理:指人们在感知各种刺激时,彼此相互接近的刺激物比彼此相隔较远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组合在一起。Eg.人们倾向于把彼此地理位置接近的旅游点,如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南京等视为一个游览区。

D.图形—场地原理:该原理又被称为背景原理,是指刺激的一部分居于主位(图形),而其余部分退为背景。Eg.同旅游线路一广告被放在不同声誉的旅游杂志上,消费者往往将高声誉杂志中的广告排在比低声誉杂志高好多的等级上。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指个人学习去做那些能产生正面结果的行为,而避免产生负面结果的行为。

2.观察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记录以得到强化过程。

二、大题

1.叙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要点,并讨论它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也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个人学习去做那些能产生正面结果的行为而避免产生负面结果的行为。

工具性条件反射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发生:

a环境以奖励的方式提供正强化,加强了反应并使消费者做出适当的行为。b负强化也会加强反应,并使消费者做出适当的行为。c与人们做某事是为了避免不高兴不同,惩罚是指一种反应导致了不愉快的事件发生。

作用主要是促销作用

2.举旅游业实例说明观察学习理论的过程。(无标答)

观察学习原理: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记录以得到强化过程。

过程:对象→注意过程→记忆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程

Eg.旅行社业通常竞争激烈,当某一旅行社推出一条线路时,他家旅行社也会纷纷效仿并加以改进以迎合消费者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动机: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动机是在人希望其

需要得到满足时被激发产生的。

二、小题

1.动机产生的条件

个体的内在条件——旅游需要

外在条件——刺激物

2.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应当最先得到满足的需要,如食物、睡眠、住所、御寒等需要。

②安全的需要:安全指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

③社交的需要:社交需要又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人们既希望受到尊重,也希望有自尊。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

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马斯洛系统地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层次模型,在每一层中,动机得以具体化。

在马斯洛看来,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到来。但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出现而消失,只是高层次需要产生后,低层次需要对行为的影响相对变小而已,各层次的需要呈相互依赖与重叠的关系。

马斯洛还指出,各种需要层次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三、大题

2.描述三种类型的动机冲突,并针对每种情况从旅游市场活动中举出一个例子。

①接近-接近冲突:又称双趋冲突。在一个接近-接近冲突中,一个人必须在两种期望中进行选择。如一个学生在假期是回家,还是与朋友去滑雪旅行。

②接近-回避冲突:当人们期盼着一个目标而同时又想回避它时,便产生了接近-回避冲突,或称趋避冲突。例如当人们买一件显示身份的旅游产品时,会有犯罪感和炫耀感;当人们凝视一大盒小吃时,会觉得自己像一个贪食者。

③回避-回避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是一种左右两难的心理困境。当个体发现两个目标同时具有威胁性,便产生二者都想要逃避的动机,只是迫于形势,两难之中必须接近其一时,即形成回避-回避冲突。例如,一旅游者有少量金钱想去旅行,他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用少量的钱现在就去旅游,或者是咱更多的钱去其他高级旅游目的地

3.用单一性、复杂性需要理论说明人们的旅游行为。

单一性(一致性):人们总是寻求平衡、和谐、一致、没有冲突及可预见性【案例:旅游者喜欢去那些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关顾那些有名的参观网点】

复杂性:人们对新奇、意外、变化和不可预见的事物的追求【案例:人们在旅游中要走访的

是那些从未到过的地方,旅游者可能选择偏僻的小路,关顾地方性的饮食店而不去有名的参观网点】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态度: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二、小题

1.态度的构成

三元素观点:认知、情感、意象

一元素观点——态度就是情感

2.情感:心境(指持久的、稳定的、具有渲染性的一种情感状态。)、激情、应激

三、大题

1.如何促使消费者的态度发生转变,进而影响其行为?

一、经营方自身的调整

(一)通过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改变态度(实质)

有形的设施:从行、游、住、食、购、娱来分析

无形的服务:微笑、语言表达能力、技术水平、效率及其它超常、延伸服务

(二)改变可感知的外界符号(形式)

产品名称、外包装

营业地点、营业时间

二、经营方对旅游者的引导

(一)激发潜在动机

(二)改变消费者判断标准

(三)亲身实践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个性(人格):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二、小题

1.简述个性类型的划分。

一、四种气质类型——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

胆汁质(行为直率、热情、精力充沛、易冲动,心境变化强烈,外倾)

多血质(好动、反应迅速、爱与人交往、兴趣易变,外倾)

粘液质(稳定、反应迟缓、善于忍耐、沉默寡言,内倾)

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察觉细小事务,内倾)

二、温顺型、进取型和孤独型——英国的霍尼

温顺型(朝向他人型,愿与人合作,恪守公允的行为方式)

进取型(难于循规蹈矩,好竞争,不惧怕冲突,崇尚权力、地位、荣耀)

孤独型(疏离他人,不愿与人合作,不愿和人分享各种体验)

三、内倾型与外倾型——瑞士的荣格

内倾型:重视自己和自己的主观世界,看待事物通常以自己的观点为准则,不善于适应社会环境和表达情绪。内倾者耽于白日梦和自我思考,喜欢独处、沉静、畏缩、多疑,对他人存有戒心,所以这种人通常要经过反复斟酌才下结论,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愿意服从领导和他人的安排,在压力下常常会退缩。

外倾型:性格外向,心理活动倾向于他人和外在的客观世界,用客观标准评价事物,易于对外界刺激起反应。这种人善于交际,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适应能力强,喜欢活动,乐观开朗。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的能力,易于冲动。

四、安乐小康型与追新猎奇型——美国的帕洛格

2.为什么说帕洛格的旅游者个性类型和旅游地类型间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相对的、不稳固的联系?

1.旅游地逐步商业化

2.旅游经验的增加使人变得勇敢

3.资金问题限制旅游行为

4.有人陪同增加安全感

3.简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本我

个性结构自我

超我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特殊性的方面。

二、大题

2.简述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对旅游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4.不同社会阶层在旅游消费决策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点?对旅游企业经营者有什么启示?

不同社会阶层的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1)消费水平和消费内容不同;

(2)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

启示:旅游产品要划分档次(豪华团、精品团)、推销时要使用不同媒介

第三编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能力:心理学所说的能力是指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2.气质:是指某个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和时间方面的特点。

二、小题

1.管理心理学包括那几部分?

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2.能力的内含和构成

3.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有何主要特征?

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行为直率、热情、精力充沛、易冲动,心境变化强烈,外倾)

多血质(好动、反应迅速、爱与人交往、兴趣易变,外倾)

粘液质(稳定、反应迟缓、善于忍耐、沉默寡言,内倾)

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察觉细小事务,内倾)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系统类型与气质关系

2.在旅游企业管理中,如何对待员工的气质差异?

根据员工的气质类型,为他们安排适当的工作;在安排工作时,注意不同气质类型人员的适当搭配;从员工的气质类型出发,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

二、小题

1.关于激励类型的划分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行为矫正型激励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三、大题

1.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对经营者的启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理论)

保健因素:大都存在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外在奖励)

激励因素:工作内容本身具有挑战性(内在奖励)

启示:优厚的待遇及工作条件固然重要,但还要注意给员工额外责任和控制工作的权利,分配他们喜欢的任务。

4.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及其对经营者的启示。

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群体:能够为达到一个或者数个共同目标而定期相互沟通和共同工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二、小题

1.列举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类别。

第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沟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

二、问答题

1.列举沟通的形式与方向及其优缺点和特点

一.沟通的形式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①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

②职员之间

优点:严肃、约束力强、易保密、权威

缺点:刻板、速度慢

非正式沟通:私下交换意见、谣言、小道消息

优点:速度快、了解内幕

缺点:易失真、影响人心稳定、内聚力

(二)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

书面沟通:电子邮件、传真、文件、通知、刊物、广告、调查问卷、招聘启示。

优点:易保存、严肃、详细

缺点:时效有限、不能及时反馈、应变力差

口头沟通:谈话、会议、演讲、电话联系、口头调查。

优点:充分迅速交换意见、应变性强、增加亲切感

缺点:范围有限、无关信息干扰、心理压力大

(三)非言语沟通

1.体态语言: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

2.语调

二、沟通的方向

(一)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单向沟通:指示、命令、作报告

优点:速度快

缺点:缺乏反馈

双向沟通:座谈、谈心

优点:正确性高

缺点:速度慢、心理压力大

(二)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纵向沟通:①下行沟通:(优点:及时了解组织目标和领导意图;缺点:领导者高高在上)②上行沟通:(优点: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缺点:怕遭打击报复)

横向沟通:高层间、中层间、部门间、一般员工间

优点:加速信息流动、增进各部门间相互了解,培养员工间友谊

缺点:头绪过多,易传小道消息、发牢骚

第十三章

一、名词解释

1.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承担指引任务或发挥影响作用的个人称为领导者。

二、小题

1.领导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三、大题

1.简述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的主要内容。

强化理论——以下属的成熟程度作为权变变量

下属的成熟度——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人的能力和意愿

分类:A 无能力且不愿意——低任务低关系(授权型)B 无能力但愿意——低任务高关系(参与型)C 有能力但不愿意——高任务高关系(推销型)D 有能力并愿意——高任务低关系(指示型)

2.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一)良好的认知品质(观察、记忆、想象、思维)

(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三)当机立断的胆识和魄力

(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广泛的兴趣

(六)情绪乐观而稳定

第十四章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指由许多目标相同、功能相关的群体,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

二、大题

1.简述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对员工心理的影响。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特点

减轻主要负责人负担,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

防止多头领导,无人负责

对人的心理影响

管理者注重研究和论证,易形成讲究稳妥的管理作风

按部就班工作,员工易产生安于现状的心理

2.简述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对员工心理的影响。

矩阵式组织结构

特点

使集权与分权较好地结合

有利于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和重要任务

横纵双重领导,易造成矛盾

对人的心理影响

(1)管理者的工作作风更注重分权和下属参与

(2)员工行为方式灵活,人际适应性强

(3)员工易产生不稳定感和迷茫感

第四编

一、名词解释

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观察者在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为所得的综合性与评鉴性的判断。

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时,人们常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的信息

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3.服务补救:是指企业在对顾客提供服务出现失败和错误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补救措施,旨在快速解决顾客的问题,纠正差错,重建顾客满意、维持顾客忠诚,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

二、小题

1.旅游者及服务人员的心理状态可以划分为哪几种常见类型?

三、大题

2.如何在旅游服务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何意义?

3.在旅游过程不同阶段旅游者的心理会如何变化?服务人员如何提供相应的服务?

6.旅游者产生挫折的原因是什么?受挫后旅游者会有哪些行为表现?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名词解释: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 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 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成人自我状态是人格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 处理部分,它对储存于父母的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中的信息加以检验,看其是否适合具体的情况。 心理风险指旅游产品或服务能否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自尊心或改进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问题。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 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规范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 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 服务态度是服务人员对旅客和服务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组织结构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或指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态度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象事物、具 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群体压力指群体规范对其成员所具有的无形的约束力。旅游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以得到某种满足的感受状 ^态。 性格一个人对待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惯常的行为方面的心理特征。很大程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标志。刻板印象 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印 象。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到达一定目标的动力。 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 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 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成绩: 本试题卷共五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横线上)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 和组织心理。 4、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交易滞后性、、不易测量性、应有效用的主观放大性的特性,再加上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有短而浅的交往,旅游者往往会对旅游服务抱有超值期望,向旅游服务人员提出一些与他们所付的费用不相称的、过高的要求。 5、服务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要以“情绪谱”上的为情绪基调,可以有所变化,但一般向上不能超过向下不能超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心理学家认为,群体冲突是有害无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人际交往: 3、认知:

旅游心理学复习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产生标志: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2、第一次从行为科学角度考察旅游和旅游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揭开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序幕的书籍是:1981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中心大学老师迪克·波普、旅游研究所所长小爱德华·J·梅奥和商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兰斯·P·贾维斯编著的《旅游心理学》。 3、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测量法; (4)个案研究;(5)实验法;(6)评价法。 4、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三大学派:(1)精神分析心理学(2)行为主义心理学(3)人本主义心理学 5、科学的心理观:必须解决涉及心理学的二个基础性问题。 (1)涉及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的基础问题,即人脑与心理的关系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论证: ◆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与人脑的关系; ◆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随着脑成熟,心理发展也不断成熟; ◆从生理学和临床诊断的大量事实说明,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 (2)涉及心理学的哲学基础问题,即心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论证: ◆客观现实是心理反映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一种主观反映。人的主观世界不同,同样的客观现实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第二章旅游者消费心理 1、旅游决策的类型:从理性角度划分可分为冲动型与理智型 2、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分为旅游的倡导者、策划者、影响者、购买者和使用者五类 3、旅游者消费计划根据其选择和使用旅游产品的多种属性分为两类:补偿型和非补偿型。补偿型决策包含两个决策法则:一种是总体态度决策,第二种是加权决策。非补偿型决策有三种法则:临界水平法则,临界水平以上法则,重要性排序法则。 4、旅游者消费前对旅游的期望:一是个体从旅游中能获得的预期的利益,是否真的身心受益;二是这次旅游消费中付出的代价和努力;三是这次旅游的社会效益,这次、旅游对其他人的影响,期望他人表述肯定性评价。 5、旅游者在旅游后的感觉:这次旅游与白己期望目标一致,就会自我强化。反之,则会认为当初决策错误或不够明智。 6、影响旅游消费的社会因素:文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亚文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社会阶层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社会群体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家庭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7、社会群体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通过从众心理影响旅游消费行为 (2)群体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定的需要: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属于一种群体。旅游者加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卷)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12X2=24分) 1、心理活动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3、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产生的对刺激物整体的反映是感觉。() 4、注意有两个特点:一是注意具有指向性,二是注意具有集中性。() 5、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是人的最基本的四种情绪表现。() 6、旅游服务人员的意志与情感互为动力或互为阻力。() 7、思维的敏捷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兴趣为前提的。() 8、技能是通过练习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 9、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 10、动机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驱动力。() 11、挫折是一种心理感受。() 12、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二、选择题(6X4=24分) 1、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人的个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4、“处事谨慎、深思熟虑、顾虑多、遇事缺乏决断力、交际面狭窄”的人属于() A、内向型性格 B、外向型性格 C、情绪型性格 D、意志型性格 5、气质的典型类型有:()几种类型。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6、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应该包括:()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D、道德健康 三、简答题 1、对旅游服务人员美感的要求有哪些?( 6分) 2、游客的餐饮心理需求有哪些?餐饮服务的心理对策有哪些?(10分) 3、游客购物的动机有哪些?(10分) 4、游客的游览心理活动有哪些特点?导游服务应采取哪些心理对策?( 13分) 四、论述题(13分) 什么是自信?自信的表现有哪些?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旅游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旅游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名词解释(5×4=20分) 1、旅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2、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现象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这种客观需求既包括人体内的生理需求,也包括外部的,社会的需求。 4、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5、服务是指是指一方能向另一方提供的、无形的并且不发生实物所有权转移的交易活动。 6、旅游动机激发通过提高人们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刺激旅游者的兴趣,以促使潜在旅游者积极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 7、激励: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即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8、人格特质是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作出相同反应的心理结构。 9、消费态度是消费者针对某一特定的旅游活动对象用赞成或者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10、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填空题(10×1空=10分) 1、旅游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与心理状态。? 2、知觉的心理定势有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和刻板印象。 态度的强度指赞成或不赞成的力量程度。 3、旅游需要是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 4、心理活动过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其中认识过程是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

旅游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形完好,却不能瞧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 )。 A 就是人脑的机能 B 就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具有选择性 2、“博鳌”现象反映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 )。 A、“酒香”效应 B、“酒好”效应 C、“口碑”效应 D、“名人”效应 3、“寻根问祖”归因于( )。 A、安全需要 B、社会交往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反映旅游态度形成中( )因素。 A、知识经验 B、深刻经历 C、需要的满足 D、群体态度 5、“桂林山水甲天下”反映了旅游态度的( )。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舆论因素 6、提出16PF的心理学家就是(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奥尔波特 D、卡特尔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出旅游者( )的情绪情感。 A、喜悦 B、激情 C、热情 D、心境 8、理智性强,对推荐商品与广告宣传具有很强评价能力就是( )的购物心理特征。 A、青年旅游者 B、女性旅游者 C、知识分子旅游者 D、高收入白领阶层旅游者 9、( )就是非胆汁质的行为倾向。 A、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运动 B、不达目的不罢休 C、兴奋的事情常常失眠 D、反映敏捷、头脑机智 10、在《西游记》取经团队中,( )在团队中起着润滑剂作用。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僧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 )。 A、旅游者心理活动 B、旅游者个体心理特征 C、旅游服务心理 D、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2、错觉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例子有( )。 A、“海市蜃楼” B、怪坡 C、“巫山神女” D、云南石林的“千钧一发” 3、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主要与( )因素有关。 A、起飞时间 B、中途着陆次数 C、运行速度 D、沿途经过的旅游景点 4、下列需要中,( )属于精神需要。 A、工作环境 B、信仰 C、空气 D、友谊 5、入境团的外国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有( )。 A、有潜在的不安感 B、“锦上添花”心理 C、新鲜、好奇 D、疯狂购物心理 6、旅游态度的特征有( )。 A、情感性 B、可变性 C、对象性 D、稳定性 7、外倾型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有( )。 A、喜欢驱车前往旅游点 B、高活动量 C、选择非旅游地区 D、喜欢正规的旅游设施 8、( )体现出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A、激动与平静 B、浅与深 C、弱与强 D、积极与消极 9、旅游者对酒店服务的一般心理需求( )。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

2011-2012年第二学期《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们的需要总是指向于某种具体的事物,是对一定对象的需要。这是指()。 A、需要的选择性 B、需要的指向性 C、需要的周期性 D、需要的发展性 2、从气质的类型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 3、应朋友之邀请而作访友旅行的动机是()。 A、业务动机 B、交际动机 C、文化动机 D、购物动机 4、在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环境影响 D、文化因素 5、培养各种技能的基本途径是()。 A、练习 B、模仿 C、思考 D、尝试 6、一个情绪爱激动的游客,在旅游途中可能爱发表意见,吃饭时可能热情好酒, 而在等待时可能最不耐烦。这表现了气质的()。 A、先天性 B、稳定性 C、可塑性 D、两极性 7、中国古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说()。 A、味觉的适应作用 B、视觉的适应作用 C、听觉的适应作用 D、嗅觉的适应作用 8、当员工发怒时,心中默念“息怒!息怒”,常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这叫()。 A、躲避刺激法 B、自我暗示控制法 C、转移注意法 D、照镜控制法 9、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智力 10、吃酸苹果之后再吃点心,点心格外甜,这是()。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选择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 11、为了进行政府间的事务交往而外出旅行的动机是()。 A、业务动机 B、交际动机 C、文化动机 D、购物动机 12、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主动地去感知、思考某一事物,并竭力去观察、研究这一事物时,我们就说这个人具有某方面的()。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情感 13、某旅游者对事敏感、体验深刻、孤僻畏缩,可以推断他的气质类型是()。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忧郁型 14、在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气质、性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 起着核心作用。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智力 15、在旅游过程中,有些游客对当地的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很感兴趣,特别注意搜集当地人文、历史、传说等方面的资料,这类游客属于哪种类型的客人 A.探险猎奇型B.交际型 C.观光型D.研究考察型 16、酒吧服务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同一时间内要清楚地注意到客人 的需要,也就是说要具有()。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分散 17、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动机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18、骨骼与肌肉活动相联系的技能的练习是指()。 A、心智技能练习 B、操作技能练习 C、分段练习 D、综合练习 19、旅游者要求住宿的酒店环境优美,房间布置考究雅致,餐厅装饰富丽堂皇或清幽典雅等,这是旅游者()。 A、认识的需要 B、美的需要 C、宗教信仰的需要 D、增加人生经历和体验的需要 20、()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能够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去达到预定的目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毅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按照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旅游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 特征。 3_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4( .知觉) (选择性) 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5.封闭_原则是指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6晕轮现象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7.旅游消费的学习,意指人们学习正确地使用旅游产品。 8.态度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是旅游消费__偏好_形成的重要依据。 9.卡特认为,人格由16种各自独立的特性因素构成。 10.典型的家庭形态有两类:核心式家庭和延续式家庭。 11.儿童自我状态其典型的行为模式有两种:自然式和服从式。 12.从市场营销角度,一些专家将旅游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活动型。 13.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意志的要求必须具备: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14.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15.强化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6.群体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 17.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沟通。 18.1964年美国的布莱克博士和莫顿博士提出了管理_方格理论。 19."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企业管理的四条原则。 20.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多血质人的行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外倾。(√) 2.依据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动机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3.任何旅游决策都包含有风险和不可知因素。(╳) 4.文化是旅游消费者环境中影响旅游消费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5.注重实用、追求档次是中年消费者的心理。(╳)

旅游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与理论基础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第二章旅游者的感知觉1.感觉的含义:在心理学上,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只负责接收、传递、整合信息,不能解释信息。2.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感觉阈限)感受性:感受性就是人体对于外界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受能力。不同的感觉器官有不同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其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感觉阈限:是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能识别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2)适应性:是指刺激物对感受器官持续作用,使感觉器官的敏捷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对比性:是指同一感觉器官在接受不同刺激时会产生感觉的对比现象。感觉的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4)联觉:是指一种感觉见而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3.知觉的特征:(1)选择性:主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客观事物总是有选择地以其中的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2)理解性: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刺激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表示出来。(3)整体性: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4)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而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4.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1)旅游对象的组合(2)旅游对象和背景的对比(3)旅游对象的活动变化(4)新奇独特的刺激物(5)他人的言语提示主观因素:(1)兴趣(2)需要与动机(3)个性(4)情绪(5)知识与经验(6)生理条件(7)社会阶层 5.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1)旅游者对旅游时间的知觉(2)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3)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4)旅游者对旅游点的知觉(5)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知觉6. 旅游风险知觉的种类:(1)功能风险(2)资金风险(3)社会风险(4)心理风险(5)安全风险(6)时间风险7. 风险知觉产生的原因:(1)购买目标不明确(2)购买报酬不确定(3)缺乏旅游经验(4)信息不充分(5)相关群体的影响8. 消除风险的方法:旅游者减少风险的方法:(1)广泛搜集信息,认真比较衡量(2)重复购买相同的旅游产品(3)适当降低对旅游产品的期望(4)寻求高价格,购买名牌旅游产品旅游企业降低风险的对策:(1)做好提醒工作(2)树立自身良好形象(3)注重广告和口碑的宣传(4)兑现承诺(5)注重与客人直接沟通9.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10. 旅游服务中社会知觉的偏差与效应: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也就是说,它是在对人产生认知之前,就已经将对方的某些特征先入为主地存在于自己的意识中,使认知者在认识时不自主地处于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对知觉对象常以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映。(1)第一印象(2)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3)晕轮(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指认知主体对客体获得的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这种印象扩大为对象的整体行为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4)刻板印象:刻版印象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某类事物、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笼统的、固定的看法和印象。它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群体的共识。既可以帮助人们对某一群体的特征作概括的了解,同时又可以阻碍人们对个体的正确知觉。形成刻板印象的原因: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民族、国籍、宗教信仰等。(5)移情效应:移情效应是指人们在对对象形成深刻印象时,当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对对象今后及其关系者(人或物)的评价的一种心理倾向,即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引起他人的同类心理效应。第三章旅游者情绪和情感 1. 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1)

学年旅游心理学期末习题完整版

学年旅游心理学期末习 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卷) 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12X2=24分) 1、心理活动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3、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产生的对刺激物整体的反映是感觉。() 4、注意有两个特点:一是注意具有指向性,二是注意具有集中性。() 5、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是人的最基本的四种情绪表现。() 6、旅游服务人员的意志与情感互为动力或互为阻力。() 7、思维的敏捷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兴趣为前提的。() 8、技能是通过练习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 9、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 10、动机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驱动力。() 11、挫折是一种心理感受。() 12、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二、选择题(6X4=24分) 1、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人的个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4、“处事谨慎、深思熟虑、顾虑多、遇事缺乏决断力、交际面狭窄”的人属于() A、内向型性格 B、外向型性格 C、情绪型性格 D、意志型性格 5、气质的典型类型有:()几种类型。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6、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应该包括:()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D、道德健康 三、简答题 1、对旅游服务人员美感的要求有哪些( 6分) 2、游客的餐饮心理需求有哪些餐饮服务的心理对策有哪些 (10分) 3、游客购物的动机有哪些 (10分) 4、游客的游览心理活动有哪些特点?导游服务应采取哪些心理对策( 13分) 四、论述题(13分) 什么是自信自信的表现有哪些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旅游心理学复习题

旅游心理学复习题

旅游心理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就旅游企业而言,服务质量优劣的关键取决于旅游服务设施的好坏.( ) 2,单一性需要指人们在期望出现某一事情的过程中不再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寻求平衡,和谐,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的心理需要.( ) 3,人们进行行为决策的第一步是寻找信息.( ) 4,复杂性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惧".( ) 5,旅游目标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程度.( ) 6,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的信息可以弥补旅游者的知觉漏失现象.( ) 7,记忆是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 8,人们解决旅游问题所需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 ) 9,输入新知识是改变人们态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10,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 11,在旅游企业中,员工的情绪越高,工作效率就

A,个性心理特征B,信念C,世界观D,个性倾向性 15,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他的( ) A,气质,能力和性格B,需要,动机和兴趣 C,理想,信念和世界观D,需要,信念和价值观16,促成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是( ) A,旅游目标B,旅游动机C,旅游需要D,旅游兴趣 17,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 )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D,社交需要 18,马斯洛认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 ) A,自我实现需要B,社交需要C,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 19,人的生理需要的社会保障是( ) A,安全需要B,社交需要C,成就需要D,尊重需要 20,选择故地重游或去著名旅游区的旅游者是为

旅游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核心:心理支配=反映行为 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旅游者心理)2)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所反映出的一般心理和行为规律(旅游服务心理) 3)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心理保健、员工劳动心理、企业领导心理。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 3.现代心理学三大流派 4.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测量法 投射技术 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条件下,直接察看、了解和分析他人言谈举止等外部表现以探求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种的方法。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所观察到的情况直观,真实 缺点:太过表象,很难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或因果规律 调查法是通过收集被调查者的有关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它包括谈话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最为广泛。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被调查者根据个人情况填写事先拟定好的表格、问题等形式来研究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 1.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1)相同点:都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2)不同点: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其产生来自感官的生理活动及其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而知觉纯粹是一种心理活动,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知识经验影响。 3)两者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感觉越丰富、越精确,知觉也就越完善、越正确。 2.旅游知觉的定义 旅游知觉:旅游者为了赋予旅游环境以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3.知觉的特性(小题) 1)选择性: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 (2)对象的运动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比不动的物体更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3)对象的组合 相似组合: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容易被人们组合在一起。 2)理解性 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经验力图解释它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人的知觉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知觉的理解性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表现。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需要不同、期望不同,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 3)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完整性)。例如,一株绿树上开有红花,绿叶是一部分刺激,红花也是一部分刺激,我们将红花绿叶合起来,在心理上所得的美感知觉,超过了红与绿两种物理属性之和。 4)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4.时间知觉对旅游服务的启示 旅游服务中要注意: 旅宜速 游宜慢 提供各种交通工具要准时 5.社会知觉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旅游产品分为整体旅游产品与单项旅游产品 2、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 不可感知性(也称无形性、最主要,最基本)、不可分离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差异性(异质性)、不可贮存性(易逝性)、缺乏所有权 3、亚文化群体包括民族、宗教、种族、年龄和地域亚文化群体 4、澳大利亚旅游学家波乃克把旅游行为分为休养、体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旅游 5、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就是态度,个体的态度决定其将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和做到什么。(丹麦朗格) 6、大五人格: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 7、旅游业的三大支柱:酒店,旅行社、交通运输 8、导游语言是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的融合。 9、态度的三因素模型:认知、情感、意向,态度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罗森伯格) 10、罗伯逊把消费者可觉察到的风险分为功能风险和心理社会风险。 11、卡普兰把觉察风险分为功能风险、身体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心理风险。 12、奥尔波特假设知觉经验的方向受心境、态度、价值观念、需要以及类似中间变量的影响。 13、态度的功能:功利性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自我防卫功能、认识功能 二、判断 ●旅游会成为社会风尚 ●一旦离开家,进入幻想世界 ●温顺性,进取性的个体通常会对旅游感兴趣 ●国际旅游者轮船是其主要交通(错) ●旅游是人们逃避厌恶,寻求刺激的最普遍的方式。法国社会学家乔弗里认为 旅游是一种使人们暂时逃避到“第二现实”中的游戏 ●态度不如情绪稳定 ●如果降低自己的知觉栅栏,人们就能得到更多的享受 ●人类有强烈的探索需要,这种需要仅仅用冒险尚不能充分概括,因为人类的 大多数探索是没有明显的实用价值的 ●笑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产业,石油产业是第一大产业 ●度假旅游者比不度假的人更加活跃、更有信心,更好奇,更善于交际和心情 更开朗。 ●对很多旅游者来说,选择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扩展性很大的决策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与感觉有有机的联系 ●人们常说经销旅游的人在做愿望与幻想的买卖。 ●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D )。 a.人的心理 b.个性心理倾向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2.由于总服务台对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影响,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他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属于知觉的哪种心理定势?( A )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3.某人早上出门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不小心却被身边疾驶的自行车撞了一下。这可以用哪种知觉原理来解释?( C ) P49 组织性的相似原则 a.组织性 b.解释性 c.选择性 d.关联性 4.以下哪些是属于旅游动机中的社会原因动机?( A ) a.自我提高 b.学习知识 c.宗教信仰 d.闲暇和消遣 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态度的特性。( D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情感性 d.价值性 6.当你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B ) a.控制积极性、继续服务 b.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c.控制积极性、暂停服务 d.提高积极性、暂停服务 7.下列( C )不是客我交往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a.不稳定性 b.有利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8.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对客人不够热情、不主动、不耐心,这使客人产生情绪波动,心理冲突加剧。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什么功能来解释?( C ) a.感化功能 b.感召功能 c.激化功能 d.逐客功能 9.小张爱发脾气,在小李认为这是他的个性,他并不介意,并能和小张保持经常的来往。他们的这种关系属于以下哪个人际关系形成阶段?( D ) a.定向阶段 b.探索情感交换阶段 c.情感交换阶段 d.稳定情感交换阶段 10.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 C )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资历因素 d.感情因素 11.旅游者在作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___的双重影响。( D ) A.旅游环境与个性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C.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 D.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12.一位旅游者刚进入饭店就遇到了一位服务态度恶劣的行李员,于是该旅游者就认为这家饭店其它方面的服务肯定很糟糕。这属于(B ) A.首次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13.著名的____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C )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4.旅游行为的社会限定因素主要指( C )

旅游心理学复习总结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 .感觉、知觉、记忆、性格、行为的定义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叫记忆。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行为: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与自然需要相联系,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类独有的。 .人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以及个性倾向等人的心理现象的总称。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气质的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 血液多血质快乐、好动、反映迅速敏捷,喜欢与他人交往、兴趣易变换,外倾粘液粘液质安静、稳定、反映迟缓、沉默寡言,情不外露,善于忍耐,内倾黑胆汁抑郁质孤僻、

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觉察细小事物,内倾黄胆汁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充沛,情绪易激动、心境变换激烈,外倾 .行为的决策过程 一般决策重大决策 多对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的了解和认识少 低对了解情况的必要性的认识高 短做出决策所需的时间长 . 动机、需要、需求的概念 动机:是指引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 需求:用来满足一种需要的特殊消费方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①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分、空气。 ②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稳定的职业、参加保险、受保护、有秩序、免除恐惧和焦虑、婴儿无力应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时安全需要强烈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并获得某种地位。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心理因素和_ _社会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双重影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觉的组织性主要体现在接近原则、 ___封闭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相似原则_____ 三原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___和__作用 _______ 。_ 4.____ 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___定向环节;_ __行动环节_____ ;_ ___反馈环节____ 。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格倾向是人格特征之一,主要有___外倾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 _ 内倾型______ 。来源网上 6.___________________ 纵向服务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 售前服务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售中服务_____ 和_ 售后服务____ 。_ 来源网上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意志品质:自觉性、___果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自制力 _____ ;____ 坚韧性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旅游企业家来说,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_领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处理事 ______ 和__ 掌握时间_____三_ 个方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认定组织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______ 和_ __组织的社会责任 _____ 。 10.导游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提前为游客安排好离开的准备工作和__征询游客的意见和真诚地向游客道别_和_致欢送词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 ___个性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心理状态。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觉的心理定势有首次效应、晕轮效应、_经验效应和刻板印象。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内含的旅游动机____________________ 两_ 大类。 14. _______________ 态度的___强度指_赞成或不赞成的力量程度。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客我交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 _ 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意志、_感情 ______ 、应付社会环境、感受社会影响与品格。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诱导 ______ 。_ 20. ___ 非正式团体_____ 是_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决策行为包括:规范

旅游心理学复习题

《旅游心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活动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行为主义心理学于20 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华生从人和动物的行为中所找到的基本因素是刺激和反应。 3、期望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在生活中人们的真心期望会变成现实的现象。 4、三亚是个环境整洁优美、海滨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当某游客对三亚作出了评价,有了印象后认为“三亚是个美丽、可爱的城市”,从态度构成看,这里包含着积极的情感成分;该游客对三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后,其在心理上就做各种准备,一旦外部条件成熟就下决心来三亚旅游,从态度构成看,这又属于意向成分。 5、某人准备到A旅游胜地去度假,当其看到游客在此地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报道后,就决定到别的地方去旅游。此事反映了态度的调整性这一特点的要求。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诗句之意是诗人杜甫看到花上的露珠认为是花在流泪,听到鸟叫也心惊。这是美学中移情说的情感观点。 7、导游人员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兴趣、性格、意志和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行为改造型理论的选项是(D )。 A、强化论 B、归因论 C、挫折论 D、期望理论 2、旅游心理学的产生距今不过为( A )。 A、二、三十年 B、一百多年 C、十几年 D、一百年 3、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是( C )。 A、马斯洛 B、詹姆士 C、冯特 D、卡特尔 4、人总是先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后是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这说明需要具有(B )。 A、对象性 B、层次性 C、驱动性 D、发展性 5、下列有关旅游动机的分类中,不属于奥德曼对动机的分类的是( C )。 A、健康的动机 B、寻找乐趣的动机 C、文化动机 D、自我尊重 6、弗洛伊德认为,导致心理上的病态的原因是( D )。 A、心理失常 B、性冲动阶段 C、攻击的冲动和性冲动 D、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 7、旅游者往往把苏州和无锡,山海关和北戴河知觉为一条旅游线路。这 种组合就是( B )。A、巧合B、接近组合C、相似组合D、封闭组合8、一般说来,比较沉静、富于想象、爱思考、害羞、防御性强等性格特点属于的人格类型是( D )。 A、外倾 B、自卑 C、女性气质 D、内倾 9、愤怒从弱到强的变化是( A )。 A、轻微不满—愠怒—怒—愤怒—暴怒 B、轻微不满—怒—愠怒—愤怒—暴怒 C、轻微不满—怒—愤怒—愠怒—暴怒 D、轻微不满—愠怒—愤怒—怒—暴怒 10、旅游者对某个景物在开始的时候感到新奇,情绪处于积极状态,兴致很高。当到达顶点后,兴致逐渐减退。再后来如果感到疲劳的话,旅游者会感到厌倦。这是旅游者情绪特征的鲜明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