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分析

《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分析

《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分析
《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分析

《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分析

作为培养幼师师资的幼师高专学校,《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是幼师高专美术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设计与布置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隐形课程”,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本文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设计理念、授课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及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全面、详细、深入地分析。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1.课程定位。《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是本校美术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理论、幼儿园各种教育环境以及玩教具制作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及区域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实用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

2.课程目标。本课程参照本校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将课程总目标定位为:基于幼儿园对毕业生的需求,以培养高素质的、具美术专长的、能独立承担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等工作的应用型幼儿园教师为目标。本课程的分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即本专业的学生能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幼儿园各类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方

法,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和技法进行幼儿园环境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与方法目标,即本专业的学生能以幼儿园具体工作要求为引导,紧密结合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与制作适宜的教育环境,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本专业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工作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提高其美术实践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快速适应项目等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自创立以来,以培养学生进行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综合素质为主线,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不断探索实用性的课程结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与布置工作的岗位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摒弃陈旧内容,同时将教学内容带入职业岗位任务中进行检验,不断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本课程设计理念的最终目的是寻求课程的特色与创新,培养学生设计和布置幼儿园环境的综合能力。

三、授课对象分析及解决措施

本门课程面向的学生是美术教育专业大专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处于学程的第四和第五学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

完成手工基础、造型基础、绘画基础的课程学习,因此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和技能操作能力,同时也已经对幼儿园的教学有了初步了解。学生群体中包括单招学生和统招学生,其中单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但是其美术基本功差;统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较好,但是两类学生对于手工课的学习兴趣都较高。

针对以上学生学情状况的分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包括:运用情景导入模式和多媒体手段,增强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的趣味性、生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鉴赏+思考+解说”的模式,使得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模拟幼儿园环境,进行一定的设计和制作;教师要尊重学生多元智能的需求,按照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项目制订及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教师在模拟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和制作中,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以上的解决措施中,教师可以重点将精力投入在第一项措施,即采用情景导入模式,将幼儿园的真实环境设计引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南京某幼儿园的主题环境创设《龙》作为典型案例,为学生提供图片进行欣赏和讲解,使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结合本校美术教育的课程标准、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必要的市场调研等四个方面。其中,为保证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本课程的教师团队也会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作为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典型课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变化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风向标。市场调研包括调研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调研幼兒园环境创设需求、调研学前儿童美术培训市场、调研毕业生实习工作反馈等。本课程处于学程中的第四、第五学期,由四个教学模块组成,具体内容如下表。

五、课程教学模式及考核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幼儿园教学需求为导向,以任务内容为驱动,围绕幼儿园的实际应用进行的课程教学活动。在教学模式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此外,教师也要注意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态度的“三位一体”。另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应用讲授法、观摩法、练习法、操作法、总结归纳法等。

成绩考核主要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成绩为辅,既看结果,更重过程,突出平时训练的重要性。作品考核的各元素包括: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需要、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否具有审美性、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进行团队合作等。在

这里,环境设计与制作的传统理念,即突出作品的审美性,已经不能作为考核的重要元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考核元素,要更加突出其设计或制作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否具有创造力等。

六、教学保障条件

1.教学师资条件。本课程教师团队一般具有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以及平面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教学经验丰富,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此外,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幼儿园学习或实习辅导经历,熟悉幼教行业的发展现状。另外,本课程教师团队在不同活动中获得诸多奖项。各位教师利用深造、观摩、交流的机会,将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更新。

2.教材使用情况。本课程使用的指定教材是《美术》设计应用卷,第三单元第一章幼儿园环境创设,辅助教材是《幼儿园环境创设》联盟

3.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教师提供幼儿园实景或照片、网络文章、图片、视频、校内实训楼等。本课程实现网络课程资源化,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起在线教学系统,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式、开放式学习。

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

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 对任何一个项目都要对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做出选择。所以对于项目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将涉及到一些基本经济要素,如: 投资、成本费用、销售收入、税金、利润......。 基本经济要素数据来源—评价人员的预测和估算。 工程经济分析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基础知识。本章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了解投资与实物资本的关系;熟悉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企业销售收入、利润与税金的概念、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做到对企业从投资开始到盈利整个过程的基本了解,为以后各章分析方法(工程经济分析)的学习做好经济理论准备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 第一节投资 一、投资的概念(Investment) 投资是人类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人们的一切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 狭义: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生产目标而预先垫支的资金。 同时见,书上P11下方定义。 工程经济学中所说的投资主要是指狭义投资。狭义投资是所有投资活动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投资。投资活动是投资主体、投资环境、资金投入、投资产出、投资目的等诸多要素的统一。 这些将在深入学习当中,能够很好的理解。 二、投资的特征: 见书上P12 总结一下:1、目的性:获得未来报酬 2、时间性:投资是个过程,过程越长,未来报酬获得越不稳定,风险就越大 好理解,例子:上班后借贷给同事,当然主要不是为了收益,也类比投资。提到时间数量利息。 3、收益性:企业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不赚钱投什么资?赚了钱,扩大生产,为了更好的赚钱。(例如:民营企业美的,从电风扇做起,现在各个事业部,生产各种小家电(什么电吹风,微波炉),电冰箱,电视机,目的很显然,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和公共项目的投资不一样,那些有社会效益,那些公共投资项目资金来自于公共部门,同时,它们都是对社会有益的,虽然,很多项目也是由个人或者说企业来承担完成,但那种投资和完全的私人投资是不同的,鉴于我们去的多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一般我们只研究以能够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的这种投资。 4、风险性:见书上论述。 比如:为了赚点利息(收益),借给别人,人家跑了,或者人家投资失败了,还不上了。 5、书上没有,扩展一下,还没学成本这节。投资(或称作资本)一般都向成本较低的地方流动。例子:暂时,中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原因中国成本低,尤其劳动力密集型或者高污染的行业,国外限制严格,成本高,这些行业,外资投入到中国。比如东莞600万人,150万当地人(数据不准),珠三角也称为了中国的制造业基地。但是随着工业用地、劳动力成本不断加大,环保控制更加严格。珠三角也逐渐出现成本较高的态势,很多投资悄然变化了,一是地域上往西迁移,那里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更好的国家政策,更低的成本,假如再有良好的交通的话,我就往西部迁移。投资的方式上也逐渐由劳动力密集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证明一个投资的特点。资本往往会往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动。也有报纸称,印度因由更低廉的劳动力,和大量英语优势的科技人才等等因素,在4、5年内将取代中国的地位。不知是否危言耸听。 三、投资的作用: 见书上P13(自学) 四、投资的分类: 见书上P14(自学) 第二节投资估算与资产

回归分析课程设计

应用回归分析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巩固应用回归分析的理论知识,掌握其思想精髓; (2)运用回归分析研究方法,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熟练使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二、设计名称:研究货运总量y (万吨)与工业总产值x1 (亿元)、农业总产值 x2(亿元)、居民非商品支出x3 (亿元)的关系 三、设计要求 (1)正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正确分析数据,尝试选择不同的模型拟合数据 ( 3)课程设计中,遇到问题要翻阅课本去努力解决问题 (4)要有耐心,对于模型的显著性和回归系数都要进行检验 ( 5 )认真并独立完成 四、设计过程 (1)思考课程设计的目的,寻找来源真实的数据 ( 2)上网搜集并整理数据资料 ( 3)根据数据确定研究对象 ( 4)应用统计软件来处理数据信息 ( 5 )选择通过各种检验的线性模型 (6)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五、设计细则 ( 1 )搜集数据阶段,数据不能过于繁杂,也不能太少; (2)做课程设计前,认真看书和笔记,及平时的实验报告,掌握丰富的理论; ( 3)有耐心,不紧不慢;要细心,一丝不苟; ( 4)写报告书时,语言简洁易懂又不失完整,尤其操作过程要正确完整,要 清楚明了。分析结果要正确与实际问题背景相符。 六、说明 (1)书写报告时,有些特殊的数学符号需要利用Mathtype (公式编辑器)这款小软件进行编辑; (2)有些spss输出表格不整齐,需要导出在Excel中,然后在复制到word文 档里; ( 3) 认真仔细的完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名称:研究货运总量y (万吨)与工业总产值x1 (亿元)、农业总产值 x2(亿元)、居民非商品支出x3 (亿元)的关系 日期:2011年11月13日 (1)设计内容:研究货运总量y (万吨)与工业总产值x1 (亿元)、农业总产值)x3 数据见表如下: x2( 2)求y关于x1,x2,x3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 (3)对所求的得方程做拟合优度检验; (4)对回归方程做显著性检验; (5)对每一个回归系数做显著性检验; (6)如果有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将其剔除,重新建立回归方程,再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7)求出每一个回归系数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8)求标准化方程; 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1)巩固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对多元线性回归问题的模型选择; (3)对软件输出的结果要学会分析 要求:(1)熟练使用SPSS软件对回归数据进行模型拟合; (2)认真独立完成 设计环境或器材、原理与说明: 设计环境和器材:计算机,Mini tab软件,课本,笔记 设计原理与说明: (1)多元回归分析中,检验回归系数是否为0的时候,先用F检验,考虑整体回归系数,再对每个系数是否为零进行t检验 (2)t检验:

电气14级四个班级虚拟仪器课程设计题目2015秋季2016.1.18-22

12级《虚拟仪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及任务 学生按分组组别从以下对应题目号中选择一题进行设计。 1.粮仓管理系统设计(利用labVIEW)(3-4人) 1)一个粮仓系统有五个独立的粮仓,假设粮仓中各有一个控制节点,用来测量其内部温度及湿度,并有两个执行机构,分别用于打开通气窗口及打开风扇。 2)假设五个粮仓的数据都汇聚在一个集中节点,该节点将数据传至上位监控计算机(串行口)。(数据协议自定,要将五个节点区分开) 3)设计一个监控界面,用于实时监控五个粮仓的实时数据。并保留每天的数据。可以按日期及指定的粮仓来查询数据,并显示历史曲线。 4)用户可以设置报警线,当温度超过报警线时,要求下传数据,启动相应的执行机构。 并在控制面板中有所显示。 5)要求用实际串口完成。(可以在另一个电脑上用串口调试助手,模拟集中节点) 2.利用声卡的数据采集与输出(LabVIEW)(3-4人) 1)通过话筒,利用声卡采集一段声音 2)显示该段声音的频率分析,分析特点,并存储起来。 3)试着根据存储的声音特色,区别不同的人。 4)存储不同的声音,利用声卡实现回放。 3.虚拟仪器的网络控制(3-4人) 1)设计一个程序控制8个外设小灯的点亮方式,要求两种方式A:每个小灯间隔时间T,依次亮,时间T可调,并循环。B:先1.3.5.7.9亮隔时间T,2.4.6.8.10亮,并循环,T 可调。 2)要求主面板与硬件的8个小灯同步。 3)通过网络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控制此程序的运行(利用LabVIEW的DateSocket技术) 4.基于NI数据采集卡的虚拟示波器(3-4人) 1):波形来自外来的信号发生器(可以外接,也可以仿真) 2:通过采集此信号(波形采集) 3):主界面要求为一个典型的示波器界面,各个调节按钮的功能应该均具备。 4):要求显示波形的特征量。 5:)存储并回放波形。 5.动态分析仪(3-4人) 1):设计一个典型系统的动态响应的过度过程的分析仪。 2):输入为:单位阶跃、单位斜坡、单位加速度、脉冲输入、正弦。 3):系统为典型的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相关参数可调 4):当用户在主界面输入不同的输入及系统时,要求输出其动态响应的时域及频域分析。 5):如果在上述系统中加入延时环节(延时时间可调),对应的动态响应应如何? 6.基于NI数据采集卡的虚拟信号放生器(3-4人)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

姓名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题目武科大城市学院后勤集团综合办主任岗位分析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 2011级人力2班 姓名漏斗户主 指导教师廖宇 2013 年12 月12 日

一、需求分析 (2) (一)课程设计题目 (2)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2) (三)课程设计思想 (2) 二、企业背景 (2) (一)企业简介 (3) (二)、面对的问题 (3) 三、工作分析的流程 (3) (一)工作分析的必要性 (3) (二)工作分析的目的 (4) (三)、工作分析的方法 (4) (四)、信息的收集 (5) (五)访谈记录表 (5) (六)、问卷调查表 (9) (七)、工作信息的分析 (11) (八)工作分析结果—工作说明书 (13) 四、应用—招聘 (15) (一)招聘广告 (15) (二)招聘结构化问题 (16) (三)人员测评评定表 (18) 五、心得 (20)

一、需求分析 (一)课程设计题目 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在武科大城市学院的应用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工作分析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分析问卷的设计制作以及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 实验要求: ⑴熟练使用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工具; ⑵掌握工作分析的工作流程设计的基本操作; ⑶掌握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运用; ⑷掌握设计并编制职位说明书的方法; ⑸掌握工作分析在定编定员、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三)课程设计思想 收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后勤集团的组织结构相关资料绘制组织结构图进行分析,确定进行工作分析的必要性;然后,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等对组织岗位进行调查,编制职位说明书:最后将编制的职位说明书在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录用、培训计划、绩效管理、薪酬设计等方面投入应用。 二、企业背景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设计_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 数理统计是具有广泛应用的数学分支,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总会遇到多个变量,同一过程中的这些变量往往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以分为确定性关系和相关关系。变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和相关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本来具有函数关系的变量,当存在试验误差时,其函数关系往往以相关的形式表现出来相关关系虽然是不确定的,却是一种统计关系,在大量的观察下,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函数称为回归函数或回归方程。回归分析是一种处理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最常用的统计方法,用它可以寻找隐藏在随机后面的统计规律。确定回归方程,检验回归方程的可信度等是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按回归模型类型可划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概率纶与数理统计中的所学的回归分析知识,对用切削机房进行金属品加工时为了适当地调整机床,测量刀具的磨损速度与测量刀具的厚度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数据做出刀具厚度x关于时间y的线性回归方程,并MATLAB 与EXCEL软件对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线性回归系数与拟合系数等数据,并用F检验法检验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用分布参数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问题,得出了刀具厚度x关于时间y的线性关系显著,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小样本常用分布参数的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统计量法;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线性关系;回归分析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问题 (1) 三.设计原理 (1) 四.方法实现 (5) 五.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1.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2.课程代码: 3.课程类别:实践教学环节 4.课程性质:必修课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6.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课总学时:256总学分:16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学时:3周课程设计学分:3 7.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各专业 8.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CB电路设计一、课程设计简介 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是着眼于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初步实验技能;毕业设计是针对本专业的要求所进行的全面的综合训练;而课程设计则是针对某几门课程构成的课程群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群中所学到的理论学以致用,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包括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方案的论证、方案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板电路(即PCB)设计、元器件的选型、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安装与焊接,电路的调试,撰写设计报告等实践内容。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讨论和研究相结合为辅的方式进行,着重就设计题目的要求对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形成、电路调试和参数测量等展开讨论。 由指导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学生自选题目需要通过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共同审核批准),讲解示范的案例,指导学生各自对自己考虑到的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行

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并进行论证,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电子产品,撰写设计报告。需要注意是,设计方案的原理图须经Proteus软件仿真确信无误后,才能进行印刷电路图的制作,硬件电路的制作,以避免造成覆铜板、元器件等材料的浪费。电路系统经反复调试,完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后,再完善设计报告。设计的整个过程在创新实验室或电子工艺实验室中完成。 二、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升从事工程设计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思路、内容、步骤和方法。使学生能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设计、安装、焊接、调试等实践过程,使电子产品达到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性能指标的能力。 3、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转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工程设计的程序和实施方法;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可以给毕业设计提供坚实的铺垫。 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调工作能力。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撰写科技报告和技术文件打下基础。 5、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基本要求: 1、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路分析、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的工程设计能力。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能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问韪、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实习-工作分析课程设计

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8级 2009—2010第二学期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新宏昌重工业集团大区经理工作分析小组成员:成员—张艺蓝学号:021******* 刘伟伟学号:0812080209 刘岩021******* 杨婷婷0812080221 严志玮0812080118 (小组成员按姓氏排列) 目录

企业背景与存在问题分析 (3) 一、企业背景: (3) 二、存在的问题: (3) 大区经理工作分析的流程 (4) 一、工作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4) 二,工作信息的收集 (5) 三、工作信息的分析 (17) 四、工作分析的结果 (19) 大区经理工作说明书 (20) 应用及反馈总结 (22) 一、工作说明书的使用培训 (23) 二、工作说明书在绩效方面的反馈 (23) 三、启发与总结 (24)

企业背景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背景: 新宏昌重工集团是一家集专用车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企业。总部位于京、津、唐黄金三角地带的河北省三河市,现有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三河市新宏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云南宏昌天马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三河市新宏昌重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五家分公司,集团现有员工近3000名,年产值逾20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机械500强”和“河北省交通运输业10强”企业,现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具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专用车生产企业,是中国专用车行业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新宏昌重工集团坚持以“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铸就品牌”为企业信条,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使命,坚持“干才、人才、将才、帅才”的用人理念,吸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不断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和营销创新。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树立了新宏昌重工集团特有的“快乐服务”的服务理念,努力让用户从购买到使用享受一个快乐的过程。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宏昌重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晓冬紧紧围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时俱进的创新勇气、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带领着新宏昌人为“建成中国最大的改装车生产基地,打造中国改装行业第一品牌”而不懈奋斗。 作为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新宏昌这一类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迎接新的挑战,销售部门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且销售的成败还影响着企业运行的效率,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发展。 新宏昌重工集团把销售部门作为重中之重,市场销售部下设职位的岗位有销售总监、销售经理、销售经理助理、大区经理、办事处经理、店面经理、渠道经理、销售代表、销售统计员等,环环相扣,相互协作。本质上,按照区域的分支机构大区经理是销售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行使该地区的销售职能。在隶属关系上,大区经理对总销售部负责,受销售经理的直接领导和监督。大区经理由销售经理提名并报批后任命,向销售经理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区域分支机构主要从事当地市场的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市场调研、促销等各种市场营销活动,是厂家与当地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但是新宏昌集团的区域分支机构存在以一些问题,大区经理对工作职责缺乏全面了解,导致销售缺乏计划性和策略性,表现在不同地区公司层面反应程度不同,缺乏对区域市场的灵活操作,体制上没有活力,运作模式全国一盘棋,没有针对不同一市场采取不同策略等等。现在就这些问题进行工作分析。

数理统计课程设计一元线性回归

二氧化碳吸附量与活性炭孔隙结构的线性回归分析 摘要:本文搜集了不同孔径下不同孔容的活性炭与CO2吸附量的实验数据。分别以同一孔径下的不同孔容作为自变量,CO2吸附量作为因变量,作出散点图。选取分布大致呈直线的一组数据为拟合的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参数确定,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利用ma tl ab 的r egress 函数进行直线拟合。结果表明:孔径在3。 0~ 3. 5 nm 之间的孔容和CO2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字:活性炭 孔容 CO2吸附量 m atla b 一、问题分析 1。1.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本文主要研究同一孔径的孔容的活性炭和co2吸附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有关实验数据是借鉴张双全,罗雪岭等人的研究成果[1]。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硝酸钾为添加剂,将煤粉、添加剂和煤焦油经过充分混合后挤压成条状,在600℃下炭化15 min,然后用水蒸气分别在920℃和860℃下活化一定时间得到2组活性炭,测定了CO2吸附等温线,探讨了2组不同工艺制备的活性炭的C O2吸附量和孔容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孔分布与CO2吸附值 编号1~12是在不同添加剂量,温度,活化时间处理下的对照组。因为处理方式不同得到不同结果是互不影响的,可以看出C O2的吸附量的值是互相独立 编号 孔容/(11 10L g μ--?) CO 2吸附 量 1/()mL g -? 0。5~0。8nm 0.8~1.2nm 1。2~1。8nm 1.8~2。2nm 2.2~2。2n m 2。5~3。0nm 3.0~3。5 nm 1 7.18 16.2 24.4 75.2 70 96 115 64 2 6.59 14.4 18.4 53.7 50 85。6 91 55.1 3 4.5 4 11 18.9 71 6 5 78.3 91 53.7 4 5.13 13.4 29。9 10。3 90 7 6 122 53。 7 5 4.16 10.5 18。9 83.8 78 80。5 113 61。7 6 4。92 12。1 23.4 81.6 72 56 99 53.6 7 5.0 8 12.6 23.8 93.5 86 77.8 122 65。5 8 5.29 13 25。1 88.4 69 66.4 107 57。7 9 7.47 16.9 26.9 46。4 78 93.2 107 58.2 10 5.44 13 21.4 44.1 91 98.6 137 76。6 11 1。81 64。6 18.3 53.1 114 110 142 75 12 1.24 27.7 39。5 126 114 98。6 183 98.7

应用回归分析

第五章 自变量选择对回归参数的估计有何影响 答:全模型正确而误用选模型时,我们舍去了m-p 个自变量,用剩下的p 个自变量去建立选模型,参数估计值是全模型相应参数的有偏估计。选模型正确而误用全模型时,参数估计值是选模型相应参数的有偏估计。 自变量选择对回归预测有何影响 (一)全模型正确而误用选模型的情况 估计系数有偏,选模型的预测是有偏的,选模型的参数估计有较小的方差,选模型的预测残差有较小的方差,选模型预测的均方误差比全模型预测的方差更小。 (二)选模型正确而误用全模型的情况 全模型的预测值是有偏的,全模型的预测方差的选模型的大,全模型的预测误差将更大。 如果所建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应该用哪个准则来衡量回归方程的优劣 答:应该用自由度调整复决定系数达到最大的准则。当给模型增加自变量时,复决定系数也随之增大,然而复决定系数的增大代价是残差自由度的减小,自由度小意味着估计和预测的可靠性低。应用自由度调整复决定系数达到最大的准则可以克服样本决定系数的这一缺点,把2 R 给予适当的修正,使得只有加入“有意义”的变量时,经过修正的样本决定系数才会增加,从而提高预测的精度。 试述前进法的思想方法。 解:主要是变量由少到多,每次增加一个,直至没有可引入的变量为止。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全部m 个自变量,分别对因变量y 建立m 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分别计算这m 个一元回归方程的m 个回归系数的F 检验值,记为 111 12{,,,} m F F F ,选其最大者 1111 12max{,, ,} j m F F F F =,给定显著性水平α,若 1(1,2) j F F n α≥-,则首先将 j x 引入回 归方程,假设 1 j x x =。其次,将 12131(,),(,),,(,)m y x x x x x x 分别与建立m-1个二元线性 回归方程,对这m-1个回归方程中 23,, ,m x x x 的回归系数进行F 检验,计算F 值,记为 222 23{,, ,} m F F F ,选其最大的记为 2222 23max{,, ,} j m F F F F =,若 2(1,3) j F F n α≥-,则 接着将j x 引入回归方程。以上述方法做下去。直至所有未被引入方程的自变量的F 值均小

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含源网络-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含源网络 周全(5030309773) 结点电压法是一种运用范围较广的分析方法,用结点电压法分析含源网络时需要注意的是: 1.列方程前,应把实际电压源模型等效变换为实际电流模型; 2.理想电压源去路中的电流不能忽略 3.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应看成短路; 4.将受控源按独立源处理,并用结点电压表示其控制量 一、常规题: 例:列出图中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解:取与理想电压源去路所连的两个结点之一的①为参考结点,这时结点②的 电压=1V ,可作为已知量,因此不必列写结点②的结点电压方程,对结点③,④的结点电压方程为: 2322341(11)330.5111(11)30.50.20.51n n n n n n u u u u u u ?+++=+??++++=???????? 2?4 补充方程 2n u u =? 把 u 2=1V 和 u 2=-u n4 代入方程组,整理即得 3434293 n n n n u u u u +=???+=??

二、用结点电压分析法求解电路时碰到的非常规情况: 用结点电压分析法求解的常规情况很多书上都有相应的题目,但我在做题时发现了一道用节点电压法解。 例: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图示电路u 和u 3 解:选结点③为参考结点,对①,②列方程 121211(21)2(11)5n n n n n u u u u u u +?=???++=??=? 1u 0 整理以上方程可得 12123262n n n n u u u u ?=???+=? 可以看出,该方程无解,此题说明,当电路中含有受控源时,有可能解不存在,而对一个实际的物理系统来说,解应该是存在的,这道题当时做时很容易想为什么解不出,却没想到这题模型本来就是不合实际电路的,而答案正是要我们发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这道题还是很巧妙的。

工作设计说明书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 目的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本次工作分析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学习再明确了工作分析的原则、内容、工作分析的流程、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设计与评价、工作分析的结果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安排了此次课程设计。通过此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所学工作分析的理论知识,检验工作分析学习的效果,锻炼和提高社会调研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小企业在工作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1.2意义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2)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3)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4)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 5)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2、工作分析为组织职能的实现奠定基础 1)通过工作分析,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圆满实现职位对于组织的贡献; 2)在工作分析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组织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3)借助于工作分析,组织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责空缺现象,并通过职位及时调整,提高组织的协同效应。 二企业存在设计工作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一个重要起点,也是现代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石,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都要以工作分析作为为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了职位分析,才能为职位设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募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乃至组织结构诊断等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在中小企业中实施工作分析往往不像在大企业中那样顺理成章,而是会遇到在相对成熟的大企业中不存在或者是表现不那么明显的很多问题,这就使得在中小企业中实施工作分析工作,可能要比在大企业中遭遇更多的难题, 2.1工作分析在招聘与录用中的问题 2.1.1.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不到位 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部门设置的时候并没有单独设置人力资源部,而是由办公室或行政部等部门兼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重视性不够,忽略了人力资源部是现代企业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其日常工作也仅仅局限于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工作,没有行使到人力资源管理应尽的职责。 2.1.2 对招聘工作不够重视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对人员的招聘较为随意,更多时候是在人手紧缺或者员工大规模流失的情况下仓促进行招聘,缺乏人力资源计划做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对招聘结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他们而言,

应用回归课程教学设计

应用回归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应用回归分析 题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析年级:11金统 专业:金融统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徐州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家 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析 摘要:收入分配和消费结构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课题居民消费的主要来源 是居民收入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将通过多远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特点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检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标准。本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研究对象,选取可能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增加额、国民总收入、职工基本就业情况、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个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先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求回归系数再对方程进行异方差、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诊断,用迭代法消除了自变量之间的自相关。对于多重共线性问题,先是用逐步回归和剔除变量的方法,最终转变为用方差扩大因子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增加额剔除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解决多重共线性,建立最终回归方程 432108.0039.0012.0470.5305x x x y +++-=∧ 标准化回归方程 ** 3*24108.0863.0031.0x x x y ++=∧ 以其探究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几个变量在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孰轻孰重,达到学习与生活结合的效果。分析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原因,并对模型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以供国家进行决策做参考。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 异方差 自相关 多重共线性 逐步回归 方差扩 大因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但居

用矩阵方法使网孔分析法通解-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用矩阵方法使网孔分析法通解 黄明康 5030309754 F0303025 在网络电路的学习中,我们一般使用结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我们知道他们有各自的用途,但其实如果使用得当,只用其中的一个方法就可以解所有目前已经可解得网络电路。而在我看来这得当的使用就是巧妙运用数学。之所以如此,我认为是因为结点分析法的基础KCL与网孔分析法的基础KVL是相容的,即可以用结点分析法的地方就可以用网孔分析法解题。 先来看个例子,从网孔分析法说起,如图(1)所示,是一个非常适合用结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解题的网络。 正如上课时所做的,我们用网孔分析法解之,以im1、im2、im3为支路电流列出回路的矩阵方程,方程如式(2)。

最左边的矩阵是各回路的电阻矩阵,解出此方程,再根据VCR就能得出整个网路电路的各个参数。由于篇幅所限,也由于这已是大家皆知的常规方法,对于为何使用这种方法及其可用性、使用方法等在此不再冗述。 而我关心的是,这种方法是在这么一个可以说是完美的电路网络中运用的,所以一旦电路中的某个器件变了,可能使这种方法不可用。而其实上课时已经提出了这种问题,也给出了改进了的解题方法——运用网路电路的一些性质化解电路成可用网孔分析法的电路。 但这种方法在解题中会使不熟练的我不经意中掉入“陷阱”。我更愿意用以下的方法用数学解题,这样可以使我们不必太过计较概念。 对于我的方法,也请先看一个例子,如图(3): 这样,这个电路就不能单纯的运用网孔分析法了。那么按之前所述,运用网路电路的一些性质化解电路成可用网孔分析法的电路,然后解之,正如图(4)

a 和图(4) b 中所示过程。 然后得出电阻网络矩阵方程,解出所要的量。 对于以上的例题,也有所谓的虚网孔电流法如式(5): 其实,虚网孔电流法仅仅只是根据我们在网孔分析法的引出中得出的规律重新又列出了简单的方程组,这跟我们最初想要使用结点分析法和网孔分析法的初衷不符,初衷是按给出的网络电路图直接写出矩阵方程。这样就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网络。 当然,也正是虚网孔电流法使我想起了网孔分析法的一般矩阵解法。仍就看图(3):

工作分析实验

实验一工作分析与职位说明书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与实战,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动手能力,通过学生团队的协作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位分析技术和方法,学会职位说明书的编写与运用。 二、预备知识 1.不同类型组织的组织架构; 2.组织职位的性质; 3.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及其关联; 4.工作分析的通用方法和综合方法; 5.职位说明书的结构和常见体例。 三、实验内容 1.分析不同性质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 2.构思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并制定工作分析程序; 3.利用工作分析方法搜集职位信息; 4.团队协作对职位工作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5.对职位的工作内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分类; 6.撰写职位说明书,包括不同层级的职位。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 1.表1-1工作分析计划; 2.表1-2工作分析的具体项目及要点; 3.表1-3工作日志表; 4.表1-4工作分析观察提纲; 5.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6.工作分析面谈样本: 7.表1-5职位信息分类汇总表; 8.职位说明书范例(一); 9.职位说明书范例(二)。 以上均为纸质材料或电子文档,一般要求每人一份。 五、实验程序和步骤 1.教师讲授实验内容及实验要求; 2.教师发放实验材料; 3.教师进行工作分析小组安排; 4.根据市场环境对模拟企业进行组织结构的构建,并对各个工作分析小组成员进行职务分工; 5.根据不同职位的性质选择与之对应的工作分析方法并展开分析; 6.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和汇总; 7.编写各层级职位的职位说明书并加以完善。 六、实验考核方法 1.实验内容:在完成实验后,考核学生填写的信息是否充分、完整,是否反映了该职位的实际工作职责与任职资格,所采取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否恰当等。 2.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实验问题的解决对策等主要内容,根据报告的撰写质量进行考核。 七、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1. 如何理解工作分析在人力管理职能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2.你认为工作分析过程中在收集信息的环节可能会有哪些遗漏?应该如何克服? 3.如何对收集到的工作职位信息的准确性进行评判,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八、附录 (一)工作分析计划 表1-1 工作分析计划

回归分析课程设计(最终版)

回归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 (副标题) 指导教师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 设计提交日期年月

目录 1.课程设计简述-------------------------------------------------------2 2.多元线性回归-------------------------------------------------------3 3.违背基本假设的情况------------------------------------------------5 3.1 异方差性-------------------------------------------------------5 3.2 自相关性-------------------------------------------------------6 3.3 异常值检验-----------------------------------------------------6 4.自变量的选择与逐步回归--------------------------------------------7 4.1 所有子集回归---------------------------------------------------7 4.2 逐步回归--------------------------------------------------------8 5.多重共线性的情形及其处理-----------------------------------------10 5.1 多重共线性诊断------------------------------------------------10 5.2 消除多重共线性------------------------------------------------11 6.岭回归--------------------------------------------------------------12 7.主成分回归----------------------------------------------------------14 8.含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9.附录(程序代码)-----------------------------------------------------

第一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图的绘制 现金流量图的绘制作用:使分析计算者对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收支一目了然,便于校验,避免差错。 绘图具体画法: 1.画一条带有时间的水平线,表示一个工程项目,每一格代表一个时间单位(一般为一年),时间的推移从左向右。 2.画与时间坐标相垂直的箭线,表示现金流量。其长短与收入或支出的数量基本成比例。箭头表示现金流动方向,箭头向上表示现金流入,箭头向下表示现金流出。为简化计算,一般假设投资在年初发生,其他经营收入或收益在年末发生。 图1- 1 第二节 投资 一、投资的基本概念与构成 工程项目总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之和。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税、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流动资金是指维持生产占用的全部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指使用期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其特点是连续为多次生产周期服务,以折旧形式分期分批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去。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实体,但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主要包括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经营特许权、商誉权。 递延资产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值,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投资改良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等;它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例题1:拥有者能长期受益,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称为( )。 A .固定资产 B .递延资产 C .无形资产 D .流动资产 【答案】C 【解析】流动资产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二、投资的估算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 1.生产规模指数法 n Q Q k K )(1212= 当规模扩大是以提高工程的主要设备的功率、效率等达到,则7.0~6.0=n ;n ≈0.6-0.7 当规模扩大是以增加工程的机器设备的数量而达到,则1~8.0=n 。 2.分项类比法估算 (1)机械设备的投资 (2)建筑物、构筑物的投资 (3)其他投资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要求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要 求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要求 (以数字电子钟为例) 1、封面(按以前的封面格式) 2、任务书 3、正文 一、数字电子钟总体设计方案 依据数字电子钟的任务要求,设计的总体方案如图1-1所示 图1-1 数字电子钟总体方案 (下面对总体原理进行说明)。。。。。。 二、各模块原理设计和分析 1、时基电路模块设计 本设计的时基电路模块由两个独立分模块组成,一个是由555定时器和RC 构成的秒脉冲电路;另一个是由的晶振和CD4060构成的振荡器,分频器构成的2Hz时基电路。 (1)555构成的秒脉冲电路 设计的555秒脉冲电路如图2-1所示 (电路工作原理阐述。。。。。。) (画出555振荡波形参考课件,给图标2-2) 参数计算 (列出振荡周期表达式,给定R80、R81和C10参数计 算周期) (2)晶振和CD4060构成的振荡分频电路 本设计采用频率为的晶振和CD4060构成精确的时基电路,见图2-3。 电路原理。。。。。。

由于晶振的频率为=215Hz,通过CD4060的14级分频输出为2Hz,必须再经过一次2分频才能实现秒脉冲,设计的2分频电路如图2-4所示。。。。。。。 图 2-4 晶振秒脉冲时基电 路 2、计时电路模块设计 该模块分别由” 秒”计数电路、”分”计 数电路和”小时”计数电路构成;秒和分都是60进制,小时是24进制,设计采用CD4518做计数器。 (1) CD4518计数器分析 CD4518是双8421-BCD编码同步加法计数 器如图2-5所示。 。。。。。。 列出CD4518的功能表和时序图(2-6)和 文字说明 (2)60进制电路设计 分和秒都是60进制,电路原理和 结构相同。60进制电路如图2-7所示。 电路原理。。。。。。 (3)24进制电路设计

应用回归分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应用回归分析学号: 姓名: 班级:12金统 教师:周勤 江苏师范大学 科文学院

《应用回归分析》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加深理解本课程的研究方法、思想精髓,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 练掌握SPSS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 2. 通过学习达到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建模过程,熟悉一元线性回归建模 步骤;掌握模型选择,参数估计,模型检验,模型优化和模型预测的方法。 3. 掌握诊断序列自相关性(或异方差性)的方法,并能给出消除自相关性 (或异方差性)的方法。 4. 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走势作出预测;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经济问 题。 二、设计名称: 检验1949年-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业产值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要求 1.数据来源要真实,必须注明数据的出处。 2.尽量使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说明算法或过程。 3.必须利用到应用回归分析的统计知识。 4.独立完成,不得有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设计。 四、设计过程 1.思考研究课题,准备搜集数据。 2.确立课题,利用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方法搜集数据。 3.利用机房实验室等学校给予的便利措施开始分析处理数据。 4.根据试验结果,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5.对实验设计报告书进行完善,并最终定稿。 五、设计细则 1.利用的统计学软件主要为SPSS,因为其方便快捷,功能也很强大,界面美 观。 2.对Word文档进行编辑的时候,有些特殊的数学符号需要利用Mathtype这 款小软件进行编辑。 3.数据来自较权威机构,增加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力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叙述简洁明了。 六、说明 1.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2013; 2.所选取数据可能不会涉及到所学的各种分析方法,本课程设计最后会对此 情况作出解释。 3.本课程设计中,取显著性水平为 =0.05,对于分析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做 加粗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