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设计者:萧山区夹灶小学罗海军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这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本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从观察恐龙开始,比一比恐龙模型的大小,我们也许发现学生对恐龙模型的大小仅仅是“一看”便有了定论,这个定论的潜在依据可能是比较恐龙的胖瘦,也可能是比较恐龙的长短,也可能是比较恐龙的高矮。对学生具有挑战的是,通过活动他们会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方法的不同结果可能也有所不同。另外他们还会学习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在活动的最后,需要展示所有组的比较结果,是学生养成关注他人信息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结果描述恐龙的大小。

如果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把恐龙对齐后比长短或把他们放在同一桌面上比高矮,这是“公平比较”的行为表现,也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只有公平的比较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果。在研讨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比较过程,引出公平比较的话题。比较需要公平和准确的话题也将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通过观察、比较、排序,发现恐龙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运用不同比较(标准不同)观察方法,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

1.鼓励学生能从多种角度(长短、高矮、胖瘦等)观察和比较物体。

2.在恐龙模型排队伍的活动中,学会序号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记录观察到的比较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利用照片恐龙模型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具有对探索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

在交流恐龙模型排列顺序的时候首先愿意倾听他人意见,再乐于描述自己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苹果、草莓、木棒2个(长短各一)、笑脸卡通片、课件、汇报图片若干、大小恐龙模型4组(每组四只,长短、高矮等不同)

学生准备:大小恐龙模型12组(每组四只,长短、高矮等不同)、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比大小、比整体。”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和一个草莓。

谈话:认识这2个水果吗?哪个水果大?

预设苹果大,因为苹果比较圆(或则胖)

请2位同学上台合作(一高一矮,一位站在凳子上,一位平地站着)

谈话:同学们这2位同学哪个大?

预设XX同学比较大,因为他比较高。(句式:谁比谁大?一定要有比较对象)

谈话:我们比的是整个人,不是单个部分。

教师出示2个木棒(一长一短)

谈话:哪个木棒比较大?为什么?

预设:长的这个比较大?因为它长。

设计目的:引出比较公平对比,而且比较要完整。孩子们心中的大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可能是长、高、胖的多种混合标准。剖析孩子的前概念。学生在比较恐龙模型的时候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单纯的从脖子比较,有的单纯的从尾巴比较,在课前谈话出示这个环节,就是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比较现象。

一、创设情境(3分钟)

1.出示课件,播放视频。

谈话:小朋友们,这是哪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恐龙

2.出示课件(恐龙宝宝要去上学了)

谈话:恐龙王国要开学了,你看都走来了哪些恐龙呢?他们打算排队去学校里,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他们排排队伍吗?

设计目的:用情景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将问题直接聚焦在谁大谁小,并引导用排序的方法记录。

二、初步对比(图片)、质疑方法(5分钟)

1.出示课件四只恐龙的照片

谈话:孩子们,观察图片中恐龙模型大小,你们觉得四只里哪一号恐龙最大?你怎么想的?

预设:1号恐龙最大。

设计目的:这个环节要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有很多想法,只要比较四只恐龙的都可以。教师要鼓励为主。

2.教师出示1号恐龙模型,你们是说它吗?

3.教师出示2号恐龙模型,

谈话:我们也请出2号恐龙模型来,和刚才你们认为的1号恐龙模型比一比,谁比谁大?好不好?追问:现在比一比,谁比谁大?你是怎么知道?

生:2号恐龙大。

设计目的:

质疑学生从而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对比过程。从而意识到从过“看”图对比恐龙大小是不科学的,因为近大远小。强调公平对比。必须统一标准

三、再次对比(模型)、强化标准(15分钟)

1.教师拿出3号4号恐龙模型。

谈话:现在我们把这队的四只恐龙模型都请出来,你们觉得他们从大到小排队去上学,你觉得要怎么排。并追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排?

谈话:请你选择一个标准进行排序,哪位小朋友上讲台试着排一排。

设计目的:

让孩子们说想法,肯定想法,并引导孩子们统一标准去排序。并鼓励,有没有其他排法?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是为了有一定的指导。

2.发放记录单(出示课件4指导记录单)

从长到短

其他方法:

谈话:等会大家一起都给各个小队的恐龙排排队,并把他们的排队顺序记录下来。大家请看这张记录单,恐龙身上都有序号的。

3.发放恐龙模型!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会记录了吗?那就让我们帮助恐龙们从大到小排好队去上学吧!但是请大家注意安静观察比较,注意公平!别忘记记录哦!音乐响起,请立刻将恐龙放回袋子,送到讲台前!”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工具,可以帮助同学们比较,如果有需要可以找老师要。教师出示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6.教师巡逻指导,并将记录好的拍照,方便汇报。并发放恐龙卡片让排的最快孩子们上讲台贴一贴。

四、汇报交流(15分钟)

1、整理材料,鼓励快的小组

谈话:请这一组的小朋友带上你们恐龙上讲台,排排队。

交流方式:我们的排列顺序是④③②①,我们小组按照从高到矮是这么排的。

预设1:我们把恐龙放在工具上,站在同一个位置,然后看他们最高的地方在哪里?这样比出来他们的高度不一样。如图:

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请小朋友直接上台摆一摆说一说!以此类推!

预设2:我们把恐龙放在工具上,站在同一个位置,他们的头抵住前面的屏,然后看他们最长的地方在哪里?这样比出来他们的长度不一样。如图:

预设3:学生会按肚子最大的地方来排序,只要能说出道理排除顺序教师就要积极的肯定他们的方法

。。。。。。。

学生活动:每个模型都清一组上讲台演示汇报比较方法和结果,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直接上台纠正。

设计目的:

在投影出示每个小组的结果时候,高矮不是特别方便呈现,建议用侧面投影的办法,帮助更清晰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结果,并可以更好的鼓励孩子懂得听别人的发现,讲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提高,铺垫(2分)

谈话:同学们,我们看黑板,我们有2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预设:不一样

谈话:那怎么办?这些恐龙都不高兴了,他们谁也不听谁?看来我们还得更科学更公平的标准,让我们下节课再来探究吧!

设计目的:比较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也不同,引导学生思考,为第

二课起点和终点做铺垫。

板书设计:

在观察中比较

标准:高→矮长→短标准不同

排序:④③②①②③④①顺序不同

板书设计意图:板书要简洁明了,课题展示是必要的,把标题写在板书上,是因为本课的重点,标准不同,结果也将不同,体现比较的意义。“→”箭头的意义是比较的顺序,学生也比较能够理解。

从长到短

其他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