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绘画教案评析

中班绘画教案评析

中班绘画教案评析

【篇一:中班美术活动课后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课后反思

张筱雪2012年10月

前不久,我执教了一个中班美

术活动《瓶子的花衣裳》。本活动的活动目标是:1、学习给瓶子“穿衣服”的方法,尝试用点、线和各种图案装饰瓶子。

2、感受水粉晕染的效果,在游戏中体验操作的乐趣。活动前,我

请幼儿收集各种饮料瓶,然后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来。我还准备了许

多操作用品,如:四色颜料盘、面巾纸、海绵、棉签、一盆水、照

片人像等,这么多的东西摆放在桌子,如何使每个幼儿都能方便地

取用,成了我伤脑经的事。后来我想到,把幼儿的每一样都分好,

最终桌子中间只放一盆水、一套颜料、一个放有头像图片的篮子,

虽然放得少了,但是活动中还是发现有幼儿在蘸颜料时,显得不方便。活动第一环节是给瓶子穿衣服。我直接引出活动主题,出示瓶

子说:“今天瓶子要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可是没有新衣服,这可怎么

办呀?”。请幼儿讲述自己的

办法,幼儿看到桌面上准备了餐巾纸,他们想到了用餐巾纸做衣服。接着,我示范做新衣服的方法:(1)先用海绵吸水淋湿瓶身,给瓶

子洗个澡。(2)再用餐巾纸把全身包裹住,露出脑袋(瓶盖)

(3)然后用海绵亲亲瓶子,使餐巾纸紧贴瓶身。活动第二环节是把瓶子的衣服变成五彩衣。这个环节我本来的设计是

打算把准备的头像图片贴到瓶子上,给瓶子赋予人物的身份和衣服

相吻合,还准备了两个范例,让幼儿的作品变得更丰富。但是在这

个环节中,我把这两个设想忘了,导致活动最后,幼儿呈现的作品

不够丰富。后来,到幼儿作画的时候再想到要补救,给幼儿再看范

例意义已经不大了,真正听懂老师用意的幼儿不多。在幼儿的作画

过程中,幼儿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所以老师的每个提醒,幼儿听

得很认真,如:给瓶子穿衣服的时候要轻轻地、画画的时候也要轻柔、蘸颜料时要小心,保持衣着桌面的干警等。

当然,在美术活动中,评价也很重要,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

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

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

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这次执教后,组内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和保贵的建议,如:活动中对瓶子的称呼要统一,不能一会儿“瓶子”一会儿“瓶子宝宝”,最后评价作品时要加情景氛围和加音乐等。通过大家的讨论,进行反思和修改教案进行了第二次执教,本次执教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相

较前一次的执教效果好了很多,这就是进步,是反思的结果。

活动反思对于我们来说如同一面镜子,成功的失败的,尽在反思中显现,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加得心应手。反思在教学上指引我们前进之路,在业务上指导我们更完善,更成熟。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幼儿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幼儿生活的综合能力,发挥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我们积极为幼儿营造一个美术创作的乐园,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篇二:画味道教案及反思】

画味道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1.看到不同的色彩能想到不同的味道、感受和情绪。

2.能够运用色彩构成的知识,运用丰富的色彩表达出不同的味道。

3.感受到色彩的神奇,体会用色彩画出味道的快乐。

活动准备:色彩知识ppt、各种味道的食品(软糖、话梅、辣条、莲子心)纸、

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了解色彩知识

1. 出示图片引发兴趣(ppt课件)

问:小朋友,你们今天开心吗?(开心)考考小朋友,哪幅图代表开心呢?看这颜色就很开心了。痛苦是哪个?愤怒是哪个?忧伤是哪个?轻松的是?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色彩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情。

问: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之处?(两幅橙子的图)你看了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一个热、一个冷)

2.讲解色彩知识

(1)讲解冷暖色调知识

(2)(两幅橙子的图)问:看这两幅图的橙子,哪个更甜?为什么?总结;色彩有许多秘密,它会让我们感受到冷暖、还能让我们联想到

味道,今天我们要用色彩来表示味道,下面让我们看看常见的色彩

让我们联想起哪些事物和味道。

(3)(逐幅出示红黄绿色的幻灯片)问:红色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黄绿如是提问)

总结:红色会让我们想起喜庆的、浪漫的,想到甜甜的草莓苹果和

火辣辣的辣椒。(每张图片后总结)绿色会让我们想到平静的、舒

服的、有活力的,想到酸酸的柠檬和青苹果。黄色让我们想起温暖的、华丽的,想到酸酸的柠檬、酸甜的橙子,还有梨。下面我们来

尝尝味道画画色彩吧!

二、品尝味道,教师示范

1、集体品尝苦味。问:品尝完味道后,说说你尝到什么味道,你想

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样的装饰画线条?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范画

3、强调作画要求:用马克笔勾边,油画棒涂色。用两种以上的色彩。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赏析

【篇三:中班美术教案:我眼中的的桥】

课题:中班“桥这一家子”

一.设计理念

此活动根据活动命题,结合《纲要》中在艺术领域的教学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幼儿表现美、

创造美的情趣。桥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特别是随着我

们南京这座城市不断发展、优化,二桥、三桥的先后建成、通车,

如“海等,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的便捷条件,从这个视角,这是幼儿

能感触到的,离幼儿的生活比较近。让幼儿运用绘画形式表现美和

创造美,也是中班幼儿喜欢的表达形式之一,因此,我选择了这一

活动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设计思路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大多通过视觉的感

受获得的。在孩子们的眼中周围生活环境中的桥,是那样的神奇和

具有吸引力。根据中班幼儿现有的绘画能力,我运用直观的多种桥

的课件来激发幼儿绘画桥,意在通过幼儿参与设计绘画自己喜欢的桥的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名称:水粉画“我眼中的桥”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交流和讨论,动作模仿等方式,感知桥的特征及造型美。

2.尝试使用水粉表现一座桥(有桥墩、桥面)

3.在活动中,体验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使用水粉表现桥的特征。

活动准备:

课前欣赏过长江大桥;

课件(桥的图片)画家的作品“桥”;

刷过背景的铅画纸;水粉颜料:灰色、白色、蓝色;排笔;抹布;活动过程:

1.通过欣赏初步感受桥的外观及造型美

(1)播放若干幅桥的照片,感受桥的不同造型美。

教师小结:这些桥有的看起来高大、壮观;有的看起来很美丽都有桥面和桥墩,但是每座桥都不一样,斜拉桥两边有许多的线叫斜拉索,像许多手拉住它,长江大桥下面有很多粗粗壮壮的柱子,让大桥坚固,看起来很高大;石拱桥桥面弯弯的,桥墩有半圆形圆孔。

2.欣赏立交桥、斜拉桥、石拱桥的不同姿态。

斜拉桥的身体和拱桥一样吗?像什么?我们再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畅想“我心中的桥”。

3. 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我心中的桥

(1)欣赏画家的作品,激发创作兴趣并了解绘画材料。

(2)共同讨论构图方法和表现方法,提出绘画要求。

幼儿绘画创作。

进一步丰富幼儿使用水粉笔的方法和经验,尝试用不同粗细的线条表现桥面、桥墩和栏杆。

4. 作品展示,共同欣赏与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