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含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如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

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 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 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2.学校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

A. 20dB以下

B. 50dB以下

C. 70dB以下

D. 90dB以下

3.威风锣鼓是山西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时,鼓、锣、铙、钹共鸣齐奏,鼓声响彻云霄,

气势恢宏,下列关于锣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靠空气传入人耳

B. 鼓声“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区分出鼓声、锣声主要是靠音调不同

D. 铿锵的鼓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4.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 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完全失去听力

B. 此处的噪声能损伤人耳听力

C. 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 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5.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个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 让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 每个同学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 在教室周围植树

D. 禁止城市使用汽车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一定是不同的

B.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 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响度

B.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C.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

D.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B.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

B. 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声

C. 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

D. 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

10.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A. 30分贝

B. 50分贝

C. 90分贝

D. 110分贝

11.如图中,表示噪声的波形图的是()

A. B.

C. D.

12.以下描述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 飞机起落时的轰鸣声

B. 深夜,邻居家传来钢琴演奏声

C. 清晨,教室内朗朗的读书声

D. 波形为的声音

13.对于一般人来说,有利于学习、休息的理想环境是()

A. 0dB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

B. 30dB?40dB的较安静的环境

C. 80dB?90dB的环境

D. 100dB以上

14.下列有关声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上图所示,笛声是由于笛管振动产生的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优美的笛声可能是噪声

D. 在10m2的小房间里听不到笛子的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

生回声”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 人们根据音调可以判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16.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呐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原理工作的

C. 在英语听力考试时,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地震后,用音频探测仪来搜集废墟中幸存者发出的电磁波信息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A. 教室内的门窗尽量关闭

B. 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 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 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9.(双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dB就是没有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C. 我们可以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D.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

20.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

D.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1.(1)如图所示,小明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A”或“B”)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刻度尺____(选填“A”或“B”)精确度更高。

(2)2019年10月1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们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

的阅兵式,如图所示,阅兵场面宏大,令人振奋,当习主席检阅部队时,官兵用力喊出响亮的口号是由声带____产生的,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

分列式中士兵们步伐统一,若以方队中某位士兵为参照物,那么同一方队中的其他士兵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如图所示为同学们自制的小乐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玻璃瓶,发出的声音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

或“音色”)不同。若用大小相同的力对着8个玻璃瓶瓶口分别吹气也会发出声音,此时音调从左至右逐渐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小区禁止机动车鸣笛。如图中的禁止鸣笛标志是在

_______处控制噪声。在考试过程中,传来了一首动听的歌曲,这__噪音(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图中还有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则该物体的运动速度是

_____m/s,它在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m/s。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同一时间由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行驶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s?t图象)。从图象分析得出:在此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_____;若甲乙两物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保持不变,当t= 120s时,两车相距_____m。

(7)某公共汽车从甲站经过乙站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1200m,乙、丙两站相距

2160m。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用2min,在乙站停车1min后再开往丙站。再经过3min到达丙站。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这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汽车从甲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保留2位小数)

22.2018年4月22日,辽宁男篮成为了CBA历史上第七支总冠军球队。如图所示,当

球员扣篮时,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彩声通过__________传到球员耳中,使球员们士气大振,此处喝彩声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23.如图所示,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

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

种装置.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

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

“信息”或“能量”上同);在校园内多种植树木可以在________

减弱噪声,噪声的传播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24.(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

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

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得到此结论利用的物理研

究方法是_________。

(2)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

空处理,请你从声学角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

的铃铛,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2)他又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

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运用了_________(选填“推理”、“归纳”或“控制变量”)的方法。

(3)小刚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

____________,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___________(填减弱噪声的方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征以及声音的利用,属于一道基础题。

(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3)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环保角度来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青蛙的背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故B正确;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到人们学习、工作、休息,则就是噪声,如果没有,就不属于噪声,故C错误;

D.声音能传递信息,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课本上的简单概念,注意识记就成。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地方,因此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课本上也提到了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

【解答】

根据课本知识: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要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要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要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所以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正常的听课和学习,学校的噪音不得超过70分贝,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特征,属于基础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三个要素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材料形状决定的;

(3)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靠空气传入人耳,故A正确;

B.鼓声“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区分出鼓声、锣声主要是靠音色不同,故C错误;

D.铿锵的鼓声有可能会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成为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强弱等级及危害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解答】

从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68分贝,它代表声音的响度。

A.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故A说法错误。

B.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8分贝,故B错误。

C.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8分贝,所以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故C正确。

D.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的理解情况,是中考的常考题型。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

【解答】

A.老师讲话声音大并不会降低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防治噪声的途径以及声音的特性,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决定。

【解答】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改变了音叉的振动幅度,则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同一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故B正确;

C.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 错误;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分析】

(2)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也具有能量;

(3)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

A.不同的人的音色不同,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A错误;

B.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的过程中,频率不变,音调不变,响度和速度一般改变,故C错误;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和噪声的控制,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3)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音调越高;

(4)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色一般不同。

【解答】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改变了振动频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我们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解:A、乐器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休息、学习,也成为噪声.不合题意.

B、把门窗关上,是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打开门窗,不能减弱噪声.不合题意.

C、噪声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习和休息,严重的还影响健康.不合题意.

D、植树造林不仅可以改善空气,美化和保护环境,同时在传播中减弱噪音.符合题意.故选D.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控制噪声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对生活中的噪声污染来源要了解,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10.【答案】C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强弱等级及危害的了解,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解答】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要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要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要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分析:

当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其特点是没有规律性,而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该题考查了噪声的定义,比较简单,但同学们要注意它与乐音的区别。

解答:

噪声指的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图可知,图A、B、C声音的波形都是有规则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图D的振动没有规则,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D 为噪声。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分析:

物理学中的噪声是指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但是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本题考查学生对噪声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讨论研究。

解答:

A、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发出的声音属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且响度大,对周围干扰明显,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深夜时邻室家的钢琴演奏声,对周围休息的人来讲造成了明显的干扰,属于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朗朗的读书声,是学生学习的手段,不属于噪声,故C符合题意;

D、D图声音振动没有规则,是噪声的波形,属于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C。

13.【答案】B

【解析】解:分贝是计量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单位,分贝值表示的是声音强弱的量度单位。0分贝大约是人刚刚能感觉到的声音。适宜的生活环境不应超过45分贝,不应低于15分贝。

按普通人的听觉:

0?20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0?40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

40?60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

60?70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0?90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故对于一般人来说,有利于学习、休息的理想环境是30dB?40dB。

故选:B。

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不同的环境对分贝数的要求不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等级划分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振动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噪音和乐音的区别,较为简单。

(1)笛子发出声音主要是因为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2)人耳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Hz到20000Hz,超声和次声人耳听不到;

(3)噪音和乐音没有明显的界限,杂乱无章的,使人厌烦的声音为噪音,好听悦耳的声音为乐音;

(4)声音反射都会形成回声。

【解答】

A.笛子发出声音主要是因为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而不是笛管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错误;

B.人耳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Hz到20000Hz,超声和次声人耳听不到;故B说法错误;

C.噪音和乐音没有明显的界限,杂乱无章的,使人厌烦的声音为噪音,好听悦耳的声音为乐音;故优美的笛声可能是噪音,故C说法正确;

D.声音反射都会形成回声,在10m2的小房间里听不到笛子的回声,是因为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太小,与原声混在一起,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声现象,较为简单。

(1)减弱噪音的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接收处减弱;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超声波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4)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解答】

A.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

D.人们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噪声的控制,此题的综合性较强,但是比较简单。

(1)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2)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控制、在传播过程中控制以及在人耳接收处控制;

(3)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解答】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呐,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

C.在英语听力考试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故C错误;

D.地震后,用音频探测仪来搜集废墟中幸存者发出的声波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17.【答案】D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听到声音的条件以及声与信息和能量的关系、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声学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

(2)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

(3)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的过程中;3.在人耳处减弱。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故A错误;

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故B错误;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A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利用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防止噪声的途径是解决本题关键。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

【解答】

A.把教室的门窗关紧,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故A符合题意;

B.学生戴耳机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合理,故C符合题意;

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9.【答案】A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与声现象有关的多个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与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是解答的关键。

(1)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

的声音。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

不同;且声速与温度有关;真空不能传声;

(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

超声波,因为它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4)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

A.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A错误,符合题意;

等自然灾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0.【答案】ABD

【解析】【分析】

本题通过不同的物理情景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噪声的控制,难度不大。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

(3)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

A.将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推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不到罩内的声音,故B正确;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ABD。

21.【答案】(1)A;2.20;A

(2)振动;空气;静止

(3)响度;降低

(4)声源;属于;速度不能超过5km/?

(5)6;6

(6)2:1;600

(7)10;9.33

【解析】(1)

【分析】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中学物理中有很多测量仪器,不同仪器使用方法不同,但首先都需要看清它的量程与分度值,刻度尺是需要估读的,这一点区别于其它仪器,应特别注意。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

二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解答】

①B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A刻度尺放置正确;

②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长度为2.20cm;

③B刻度尺的一个大格表示1cm,里面有5个小格,即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是2mm;

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A的分度值小,B的分度值大,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精度越高,因此A的测量精度高。

故答案为:A;2.20;A。

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③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

整齐响亮的口号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

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其中一辆车为参照物,其他车与这辆车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以其中一辆车为参照物,其他车都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静止。

(3)

【分析】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要知道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①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声音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②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

【解答】

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玻璃瓶,瓶子振动的振幅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声音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从左至右空气柱逐渐变长,振动的频率越来越慢,因此音调逐渐降低。

故答案为:响度;降低。

(4)

【分析】

此题考查了乐音和噪声的区分、减弱噪声的方法以及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①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②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或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③图中的限速是车速最大为5km/?。

【解答】

为了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很多城市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在考试过程中,传来动听的歌曲,对正在考试的学生来说,这属于噪声;

图中的汽车限速标志,表示的含义是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5km/?。

故答案为:声源;属于;速度不能超过5km/?。

(5)

【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也是最特殊的运动,一般物体的运动都是变速的。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利用公式v=?s

?t?

得到速度。

【解答】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v=?s?

t?=?30m?

5s?

=6m/s;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所以它在第2s末的速度也是6m/s。故答案为:6;6。

本题考查速度公众的运用,关键是从图象中求出甲乙的速度。

①甲乙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均为直线,说明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分别求出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从而得出甲乙速度之比;

②根据s=vt分别求出甲乙通过的距离,从而得出当t=120s时两车相距的距离。【解答】

①甲乙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均为直线,说明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

v 甲=

?s

?t

?=?60m

?6s?

=10m/s,v

=

?s

?t

?=?30m

?6s?

=5m/s,

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v甲:v乙=10m/s:5m/s=2:1;

②由题知,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行驶,若甲乙两物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保持不变,

当t=120s时,甲通过的距离:

s 甲′=v

t′=10m/s×120s=1200m;

此时乙通过的距离:

s 乙′=v

t′=5m/s×120s=600m;

故此时两车相距:

△s=s

甲′?s

′=1200m?600m=600m。

故答案为:2:1;600。

(7)

【分析】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是指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①已知甲站开到乙站的时间和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此段量程的平均速度;

②由题意可得,从甲站开到丙站的时间和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解答】

①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这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v1=?s1

?t1?=?1200m

?2×60s?

=10m/s;

②汽车从甲站开到丙站:

路程为s=s1+s2=1200m+2160m=3360m,

时间为t=t1+t2+t3=2min+1min+3min=6min=360s,

平均速度v=?s

?t =?3360m

360s

?≈9.33m/s。

故答案为:10;9.33。

22.【答案】空气;不属于;响度大

【解析】【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同时要掌握声音的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或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

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彩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球员耳中的;

此处喝彩声使球员们士气大振,不影响球员们打球,故不属于噪声;

“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

故答案为:空气;不属于;响度大。

23.【答案】能量;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析】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超声波型加湿器就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这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在校园内多种植树木主要是通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噪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

24.【答案】(1)减小;响度;真空不能传声;推理法;

(2)阻断声音的传播,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解析】【分析】

本题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组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中考常考的题型。

(1)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

物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①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

(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小,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这里用到的是推理法;

(2)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真空不能传声,这是在阻断声音的传播,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故答案为:(1)减小;响度;真空不能传声;推理法;(2)阻断声音的传播,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25.【答案】(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解析】【分析】

本题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组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中考常考的题型。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2)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

过音色能辨别;

物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①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

(1)当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响铃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声音变小,指声

音的响度小;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根据这个现象,我们推理真空不能传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以上现象都说明

了水和空气能够传播声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和气体能够传声;

小刚同学用棉球塞住耳朵,噪声就会传播不到小刚的耳朵了,属于在人耳处减弱了噪声。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响度;真空不能传声;推理;

(3)液体可以传声;人耳处减弱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2

课题: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控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一、自主学习 1、引入新课:为什么同样是声音,有的悦耳动听有的却让人烦躁不安呢? 2、学生阅读教材,个体学习,完成如下内容: (一)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给噪声定义 (二)噪声的危害 (二)噪声的防治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探究: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物理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时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的声音。 2.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 音叉声音的波形规则。 活动二:探究: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1.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声音强度在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声音强度 90dB,会破坏听力;声音强度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声音强度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认真阅读P43的人对不同强度声音的感觉的分类表;回答下列问题。 (1) Hz是人听到的最低频率; dB是刚刚引起人听觉的最微弱的声音三、分组实验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四、教师精讲:如何从波形图上区分噪声和乐音及声音的响度大小音调高低 五、达标检测 1、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2、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 3、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这三个环节。城市中心、居民小区设置“禁鸣喇叭”、“机动车禁区”的标志牌,是采取---------- 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板墙,这是采取---------- 的措施来减少噪声 4、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 5、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B.降低噪声污染C.缓解“热岛效应”D.绿化居住环境 六、教学反思: 该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八年级-- 物理郭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3、知道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能力目标: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 (1)噪声和它的形成;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怎样减弱噪声. 教材首先指出,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随后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 本节的重点是从环保角度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法建议 1、教学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较低,而这节教材的知识点虽少,但涉及到的是现今社会的敏感话题,是现实生活中正在面对的问题.所以,对于本节知识的讲解决不能照本宣科,必须联系实际.课前可让学生调查和查找一些本地、本校周围的环境、位置和当地政府的一些规定和采取的措施等。 2、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减弱噪声的几个途径.在这个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与第一节教材中相应知识相连系。例如:在第一节中,我们讲到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是: 声源的振动——介质(空气)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联系这个物理过程,带领学生总结出可以从三个途径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

第3节声的利用 一、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自然界的噪声:风雨雷鸣、地震、火山爆发 (2)交通噪声:引擎、汽笛、刹车 (3)施工噪声:搅拌机、打桩机、切割机等 (4)工业噪声:机器转动、切割、打磨、锻造等 二、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 1、噪声强弱等级用分贝数来表示,符号dB 2、分贝等级 0dB刚刚引起听觉——听觉下线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卧室或阅览室 50dB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最小噪音 70dB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最小噪音 90dB保护听力的最小噪音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突然暴露在这个环境内) 3、噪声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能造成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三、噪声的控制 1、人听到声音经过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针对训练 1、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2、人们以______(符号是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___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_____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______dB。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防止;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阻断;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防止。 5、(2012?株洲)“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6、(2012?吉林)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的产生.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 7、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 8、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 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 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D.悦耳的轻音乐也可能成为噪声 9、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 10、有这样一则笑话:“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请问,笑话中真正的噪声制造者是() A.甲B.乙C.邻居D.没有人制造噪声 11、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音 B.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C.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课题: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际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体验、探究实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和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设施 闹钟、泡沫塑料垫、空塑料包装盒、棉花、耳塞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请学生先听下列声音材料,再谈听了后的感受: 1.播放视频《茉莉花》 利用示波器展示并对比上述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使学生了解噪声波形。 2.播放课件你更喜欢哪种声音 教师指出:噪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本堂课让我们围绕“噪声”来了解三个问题: (1) 噪声的来源;(2) 噪声的等级与危害;(3) 控制噪声的途径。(板书本课题及小标题)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噪声的来源 (1) 播放噪声的来源课件,学生讨论、分析,找出噪声的主要来源: 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声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2) 师生总结、板书: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 学生自学活动: 阅读本课文第二部分,解决下面问题: ①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0dB的意思是什么? ②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怎样的? ③认真理解P26的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2) 教师板书: 常见的分贝值及噪声等级值:0dB、50dB、70dB、90dB。 (3) 师生游戏:测分贝值 教师使用分贝仪现场测出学生小声说话的分贝值、男、女生大声说话的分贝值。 (4) 学习反馈:分贝值连线练习 0dB 20dB 50dB 70dB 90dB 影响工作引起听觉的最弱声音悄悄话损坏听力影响休息、睡眠 3.控制噪声的途径 噪声污染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我们该如何减弱噪声呢? (1) 学生探究活动:如何减弱闹钟的噪声? 问题:教师提供一个吵闹的闹钟做噪声源,要求学生设计减弱噪声的活动方案。 学生方案1:…… 学生方案2:…… 学生方案3:…… 学生现场实施:…… 学生交流实验效果、总结减弱噪声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2) 教师板书: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 教师补充介绍:实际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和工具(如:耳塞、隔音屏、防护林、摩托车的消音器等)。(视频材料) (4) 学习反馈:找出上述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到了什么? 知识: 1.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噪声;(3)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 2.常见的噪声值:0dB、20 dB 、50 dB、70 dB、90 dB.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授课人:郭凤华学校:芝灵初中 授课人:郭玲学校:潍坊外国语学校 面向学生:初二学生学科:物理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手提电脑、示波器、音叉、耳罩、闹钟、纸盒、废弃的泡沫塑料、铁钉、玻璃罩、 学生准备:网上搜索噪声、乐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完成预习学案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噪声和乐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6、本节课的调查及对防止噪声的改进措施可写成一份议案提交环保部门,增加学生参政议政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1)噪声和它的形成;(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3)怎样减弱噪声. 【教学重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真正有效的在实际生活中降低噪声 【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手提电脑、示波器、音叉、耳罩、闹钟、纸盒、废弃的泡沫塑料、铁钉、玻璃罩、 教学过程 连接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3416579456.html,/v/b/2542172-1291783542.html(来源、预防)https://www.doczj.com/doc/3416579456.html,/v_show/id_XMjYzOTAxOTY4.html(街头体验) :这是什么声音? :噪声 :好听吗

到地什么样地声音才是噪声?是不是所有噪声都对我们有害呢?有害的噪声应怎样预防?这就是本堂课要讲的内容。 板书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小组内交流完成以下内容 1.是分别从物理学的角度、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用什么计量? 3、优美的歌曲一定是乐音吗?(举例说明) 4.上课时间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5.你知道城市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6.你知道噪声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 7.我们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些,试举例? 8.你对你的住所、学校环境改善有哪些建议? 学生阅读后,进行讨论 25分钟后,教师总结; 1、噪声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 [师]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两块泡沫摩擦时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生]仔细观察. 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2、等级表示:分贝 db。几个等级及意义;0db、30——40db、70db、90db、150db。 3、https://www.doczj.com/doc/3416579456.html,/hyqj/201112/05/t20111205_22891241.shtml(新 闻:胎教:按性格选择胎教音乐 https://www.doczj.com/doc/3416579456.html,/programs/view/gxmKQBJnOm8(胎教乐声) 4、5、噪声来源:学生回答(提示:可从工业、农业、居所、学校周边谈起) 6、https://www.doczj.com/doc/3416579456.html,/GB/188502/17348907.html(新闻:车间 噪声大女工产聋儿 https://www.doczj.com/doc/3416579456.html,/health/2012-03/02/c_122783365.htm(新闻:噪声是造成我国青少年听力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7、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传播过程中阻断、接收处防止进入耳朵 即防、隔、阻 把闹钟定上铃、用纸盒和玻璃罩分别罩起来、体验铃声大小,并分别带上

5《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噪声的等级. ●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生甲]噪声从哪里来? [生乙]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 [生丙]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生丁]噪声有什么危害? [生戊]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 [师]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25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物理: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等级 三、学习活动: (一)噪声的来源和分类 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 我们觉得这些声音怎么样?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音乐声和钉子刮玻璃声,你喜欢听哪种声音? 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听音乐,音乐声对听老师讲课有没有影响?说明理由。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分别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总结出噪声的概念,并尽量多地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有哪些?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仔细研读课本第二部分,并对照小资料中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记住噪声的等级单位-_____,回想在这些环境中你的感受。

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先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展示) (三)控制噪声 自学课本,完成下列题目:(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展示) 1、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2、说出27页图中分别是在哪个方面减弱噪声的? 3、说出在你家附近有哪些噪声,并说明如何减弱这些噪声的影响。 小组合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环保应该做点什么? 四、应用训练: 1、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在____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是在____处减小噪声;戴上防噪音耳塞是在___处减小噪声。 2、下面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的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期间,居民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五、课堂小结: 1、以自己对声音的感受,说出什么是噪声? 2、列举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弱噪声采取的一些措施,并分析分别属于从哪个方面减弱噪声。 六、达标检测: 1、关于噪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

§1.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体验,了解防治噪声的方法;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1、噪声的危害;2、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小段轻音乐,感受一下音乐的美妙吧。(手机播放一段轻音乐)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刻的你正悠闲的躺在家里温馨的小床上,听着这样的轻音乐,很轻很轻……你就要睡着了……突然,你家隔壁传来这样的声音(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此时的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不舒服。 【师】是的。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心情舒畅,而吵闹繁杂的声音使得我们心情烦躁。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许多不悦耳或者说是影响了我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声音。通常我们会将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叫做——噪声。这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定义的,既是: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同学们翻开书25页,把噪声的概念勾一下。(板书: 噪声的概念:1、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师】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角度去定义噪声。第一节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只不过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板书:2、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师】由噪声的定义看来,噪声的来源是非常之广泛的,对吧?那么这些噪声是从哪来的呢?同学们了解的有哪些地方会产生噪声? 【生甲】街道上车的声音。 【生已】建筑工地机器运作声,还有工厂里的机械运作声。 【生丙】隔壁邻居开的过大的电视音量声。 【生丁】图书馆里人的说话声。 ………… 【师】对,同学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都是正确的。老师将你们说的这些噪声来源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板书:噪声来源: 1、交通运输噪音 2、施工噪音 3、工业噪音 4、社会生活噪音) 【师】同学们知道当今社会有几大污染吗?这几大污染指的是什么? 【生】有水污染、大气污染。 【师】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还有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噪音污染。既然是污染,不言而喻,对我们,对社会环境,肯定就存在一定的危害。那么具体的噪音污染有哪些危害呢?它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科书25页至26页的“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师】噪声有强有弱,为了方便,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们规定0dB为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而较为安静比较适合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环境呢就是30dB~40dB左右,比如图书馆、卧室这些地方。如果当某个人说话的声音到达70dB的时候,就会影响干扰其他人的谈话,甚至影响别人的工作效率了。因此呢同学们要注意,当有人在学习或工作时,不要太大声的说话,这样会影响到别人的,好吗?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留意,一些长期生活在很吵闹的环境中的人,比如长期开拖拉机的人,或是长期在机械厂车间工作的人,他们的听力会比一般人的听力要弱一些,就是我们说的耳朵比较背。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

§3《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用处。 知道噪声的来源、等级和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了解噪声的两面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观看视频等方式,从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中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噪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给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学习法制意识。 学习重点: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以及相应的事例。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学习难点:声音的利用 减弱噪声的途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44-47声的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的利用包括哪些方面? 2、除课本上的内容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声音的利用的例子?试举出三个 继续学习 阅读课本P48-51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3、什么是噪声?噪声是如何产生的? 4、分贝的符号?0分贝表示? 5、噪声对人有哪些危害? 6、控制噪声的措施有哪些? 7、噪声可以被利用吗?试举例 预习检测 1.声音可以传递和。 2.请分析以下事实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还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l)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5)利用超声波洗牙 (6)利用超声波使药液雾化,直达患处 3.为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有效合理的是: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二、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同台PK,正确答案多者胜 1、声的利用知多少 2、噪声知多少 三、点拨提升

初中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 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等级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器材】 玻璃片、铁钉、音叉及相应的图片、示波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播放录像 师: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

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我们如何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节的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板书) 二、进入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 〖实验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实验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学生做:两玻璃片摩擦时或铁钉擦地时 师: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老师用示波器显示。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 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师: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建筑工地的施工声音、房屋装修用电锯锯瓷砖、锯木料的电锯声、拖拉机行驶时的声音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学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的利用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学案 ——研究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的利用 一、声的利用 1、回声定位: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蝙蝠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蝙蝠采用的方法 叫做回声定位。 2、声呐:根据__________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来探测____________。 3、天坛的回音壁 看书P39<声音与建筑>部分,思考是利用了声的_________。 声音经多次_________,可在围墙任何位置听到。 【练习一】 1、声波可以传递_____,也可以传递_____。 2、蝙蝠靠发出得_____波并用_________法 来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3、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__________。 4、利用声呐探测海深的方法: (1)声音在海水中的___________。 (2)声音在海水中的___________。(3)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 5、举两个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1)医生用______检查病情。 (2)利用_______探测鱼群。 6、举两个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 (1)利用_______清洗精密仪器。 (2)利用_______击碎病人的结石。 二、噪声得危害与控制 噪声污染是当代世界的四大污染之一。四大污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噪声超过70dB时,人就会心烦意乱、神经紧张,学习与工作的效率下降。 (2)若长期在80~100dB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听觉就会迟钝,严重时还会致聋,噪声还能诱发某些食物的多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噪声产生和传播的过程是: 声源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 人耳听到声音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减弱噪声呢? 【练习二】 1、从物理的角度看,噪声是由于声源做_____的_____振动而产生的。 2、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 、_____和_____的声音都叫做噪声。 3、控制噪声应着眼于_____ 、_____ 、_____这三个方面。 4、减弱噪声可通过三个途径: (1)在_____减弱:防止噪声的_____。 (2)在_____中减弱:___噪声的____。 (3)在_____减弱:防止____进入人耳。 5、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减弱噪声的实例。 6、如何变噪为宝?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稿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之后学习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噪声的来源;(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控制噪声. 本节内容物理知识不多,但是教材联系实际,与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从环境保护出发,要求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减弱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环境保护教育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初学物理,好奇心较强,但实验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故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要悉心指导。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直观演示法则是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学法:新课改精神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积极主动乐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六、教具准备 铁钉、示波器、闹钟、玻璃、录音机、磁带、投影仪、相关噪声视频 七、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于声音打交道。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听两种声音,听完后请大家告诉我有什么感觉。 首先,播放一段优美的“天籁森林”开始今天的新课。 【让同学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开始我们今天的新课,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再让同学们听一段铁钉刮玻璃的声音。 推进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老师此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乐音”和“物理学中噪声”的概念,乐音是优美,让人心情舒畅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并用示波器展示敲音叉发出的声音和用铁钉刮玻璃的声音这两种声音的波形。 【让学生从视觉上认识乐音和物理学中的噪声,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举例:刺耳的刹车声、机器的轰鸣声、电锯锯木头的声音都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 【新课标不要求学生对物理学角度的噪声的环境保护角度噪声的概念划分的太过清楚,所以这里没有安排学生举例。】 老师引导:平时,大家都很喜欢欣赏的歌曲,听歌让大家心情舒畅,但是要是在夜晚,当你正在睡觉,我再来播放动听歌曲你还会觉得心情舒畅吗? 学生:不会心情舒畅了,这个时候也会让人心烦意乱!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出环境保护角度的噪声:“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我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大家仔细寻找一下,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噪声的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 2、工业噪声 3、施工噪声 4、社会生活噪声 学生举完例以后,老师接着引导,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噪声,那么噪声都给我们造成了什么影响。

最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汇编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合理、适时地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沉寂的物理课堂也可以充满生机。 反思二: 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定危害。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立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课后整理起来觉得在教学上,比较空谈,联系实际进行STS教育做得不够。这本是物理与科技社会联系的好教材。这样做,不知道会不会把学生引进以知识为本的思路中去了。 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中要从环境保护出发,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方法。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材既从物理学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紧密的环保角度对噪声作了说明,教学中不应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深刻的体会。 这节课进行了点评,优点有几条:1、电子导学案和板书设计规范2、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环节。不足之处有几条:1、渗透德育教育,可以结合自身的体会谈噪声带来的危害,对于下一个控制噪声就水到渠成。 2、时间有预设,但是不够精细且没有落实。 3、本节课能够很好的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需要在知识拓展方面多下功夫,留心生活、联系生活。 4、小组合作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 1.噪声: 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 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我们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用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用符号来表示。 (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 3.控制噪声: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 传声介质→ 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控制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控制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控制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随堂练习】 1.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为了减少城市噪声,很多城市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处减弱噪声的.在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传播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这噪音(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2.正在家中复习功课的小明,听到窗外传来了音乐声,他根据听到声音的判断处这是钢琴声,于是便关上了窗户,这是在减弱噪声的。 3.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引起的。教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减弱噪声。 4.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1); (2)。 5.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的特点。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关闭门窗可减弱声音传入,从声学上讲,是在减弱噪声的。不少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的人来说是。 6.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7. 贵港又称荷城,南广高铁穿城而过,高铁两旁的隔音墙的作用主要是减弱噪声。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传播过程 B.声源处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芦集二中毛金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噪声的等级.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五、教学用具 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小黑板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2、师: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关于噪声的哪些问题呢?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噪声呢?(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提出了很多问题。如:) 生甲:噪声从哪里来? 生乙: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 生丙: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生丁:噪声有什么危害? 生戊: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 ……… 师: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际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体验、探究实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和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设施 闹钟、泡沫塑料垫、空塑料包装盒、棉花、耳塞等。 教学方法 `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请学生先听下列声音材料,再谈听了后的感受: 1.播放视频《茉莉花》 利用示波器展示并对比上述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使学生了解噪声波形。 2.播放课件你更喜欢哪种声音 教师指出:噪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 本堂课让我们围绕“噪声”来了解三个问题: (1) 噪声的来源;(2) 噪声的等级与危害;(3) 控制噪声的途径。(板书本课题及小标题)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噪声的来源 (1) 播放噪声的来源课件,学生讨论、分析,找出噪声的主要来源: 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声等。 !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2) 师生总结、板书: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 学生自学活动: 阅读本课文第二部分,解决下面问题: ①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0dB的意思是什么 ②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怎样的 ③认真理解P26的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 (2) 教师板书: 常见的分贝值及噪声等级值:0dB、50dB、70dB、90dB。 (3) 师生游戏:测分贝值 教师使用分贝仪现场测出学生小声说话的分贝值、男、女生大声说话的分贝值。 (4) 学习反馈:分贝值连线练习 0dB 20dB 50dB 70dB 90dB 影响工作引起听觉的最弱声音悄悄话损坏听力影响休息、睡眠, 3.控制噪声的途径 噪声污染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我们该如何减弱噪声呢 (1) 学生探究活动:如何减弱闹钟的噪声 问题:教师提供一个吵闹的闹钟做噪声源,要求学生设计减弱噪声的活动方案。 学生方案1:…… 学生方案2:…… 学生方案3:…… 学生现场实施:…… 【 学生交流实验效果、总结减弱噪声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2) 教师板书: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 教师补充介绍:实际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和工具(如:耳塞、隔音屏、防护林、摩托车的消音器等)。(视频材料) (4) 学习反馈:找出上述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到了什么 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