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是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

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

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

【答案】 B

【解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

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道试题较易,只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作出正确解答。首先这个学说“企图毁灭上帝”,然后是这个学说被严复推崇,联系教材可知,进化论否认上帝造物说,严复翻译《天演论》在中国宣传此学说,故B项正确。

3.(2011·临沂)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 A

【解析】《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相对论提出于20世纪,均在诺瓦利斯之后,故首先排除B、C两项;A、D两项相比,显然A项更符合题意。

4.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乘火车旅行B.打越洋电话

C.用电灯照明D.网上购物

【答案】 D

【解析】乘火车旅行始于工业革命,打越洋电话、用电灯照明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5.最早把“嫦娥奔月”神话和“腾云驾雾”遨游太空的神话变为现实的国家分别是()

A.美国、苏联B.苏联、中国

C.法国、苏联D.中国、美国

【答案】 A

【解析】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是美国,最早进入太空的国家是苏联。

6.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世界首次克隆动物成功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答案】 B

【解析】1999年,中国加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7.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

①电子计算机②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③人造地球卫星④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答案】 C

【解析】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出现于1946年、19世纪

末、1957年、1973年。

8.“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大步。”最能体现这种说法的是()

A.莫奈创作印象派绘画

B.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C.卓别林演绎《摩登时代》

D.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答案】 B

【解析】这是1969年美国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所说的话。

9.(2010·吉林模拟)上海文广新闻传播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A.数字化B.多元化

C.网络化D.日常化

【答案】 B

【解析】结合题干所给的材料内容,即可得出“多元化”的趋势。

10.20世纪90年代,我国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投入商业运行。这表明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

B.提高军事战斗力

C.和平利用核能

D.成为核武器强国

【答案】 C

【解析】“投入商业运行”说明我们和平利用核能。

11.下列烟标反映的史实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Ⅰ”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答案】 B

【解析】依据“卫星牌”这一信息可判断出。

12.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A.邓稼先B.焦裕禄

C.袁隆平D.汪道涵

【答案】 C

【解析】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指的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3.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排除含①选项。

14.(2010·淄博)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①“神舟”五号②“南优2号”

③月球漫步④“两弹一星”

A.①②③④B.②④

C.①②④D.①②

【答案】 C

【解析】中国并没有实现月球漫步,排除③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15.(2010·宣城)2009年7月12日,“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大型活动如期进行,看过演出后,宣城市民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最便捷的方式是利用()

A.电视B.报纸

C.广播D.网络

【答案】 D

【解析】网格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信息传播与交流便捷,是市民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的最便捷的方式。

16.“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图中的“他”是()

A.杨利伟B.费俊龙

C.翟志刚D.加加林

【答案】 A

【解析】“中华飞天第一人”是杨利伟。

17.55岁的老王经常向他的孩子谈起他的高中时代:同学们都认为“读书无用”,老师一个个被打倒,混完高中就上山下乡去“插队”,自己的学业都被耽误了。据此你可以判断出老王最有可能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高中生()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答案】 C

【解析】材料体现了“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据“55岁”这一信息可推断出老王上高中的时间。

18.小华已年满六岁,他的父母欲把她送到当地的学校学习,可学校以种种理由拒收,于是小华父母把学校告上法庭。他们依据的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宪法》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

【答案】 B

【解析】保护青少年享受教育的相关法律是《义务教育法》。

19.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

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

【答案】 A

【解析】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B项的说法不正确,对传统文化不存在全面清算的问题,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

20.“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是()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争论

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斗争的自由

【答案】 D

【解析】学术问题不能当作政治问题。

21.1957年2月,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这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全本在新中国公演。这主要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答案】 D

【解析】A项是1949年,时间相差太晚,排除;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排除C项;B、D两项,D项是与文化有关的方针,因而符合题意。

22.1978年,舞剧《丝路花雨》的出现引起极大轰动,并创造了中国民族舞剧巡演世界的纪录。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A.“文革”结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

C.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

D.中共中央强调坚持贯彻“百花齐放”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选项A“文革”结束只是新时期文艺繁荣的重要前提,不是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的“改革”主要指改革经济体制,“开放”是指引进外资、技术,

学习管理经验,而不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因此答案选D项。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学创作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这归功于()

①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

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双百”方针的提出

④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

24.从1996年至今,我国开展了“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是指()

A.文化、艺术、科技B.文化、科技、卫生

C.文化、文艺、卫生D.文艺、科技、卫生

【答案】 B

【解析】考查对“三下乡”内容的理解。

2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此后2000多年却是“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

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决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争家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答案】 B

【解析】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起决定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和宗教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试举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教会神学的?(4分)

(2)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观察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的应用对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图二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图三的出现有何负面影响?(6分)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科技的发展。请举例说明,新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答案】(1)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达

尔文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4分)

(2)蒸汽机:积极:解决了棉纺织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消极:资源的大量消耗,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等。

发电机:电灯的发明使人类告别了油灯照明的时代;电话、电车等的发明使信息交流和交通更便捷;各种家用电器既减轻了家务劳动,又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互联网:出现了信息泛滥、网络犯罪等许多新问题;部分人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工作和学习。(6分)

(3)袁隆平培植出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2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

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3分)

(2)据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4分)

(3)2007年,中国成功启动探月工程,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美丽的现实。分析中国从事这项战略活动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6分)

【答案】(1)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3分)

(2)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4分)

(3)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科教

兴国”战略的推动下,科技不断进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

意义:推动中国科技向新的层次和高度发展;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6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联(8357人)、东欧(共925人:东德273,捷克238,波兰160,匈牙利88,罗马尼亚75,保加利亚68,阿尔巴尼亚23、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

材料二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

材料三据统计:中国工程院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均摘自《百年接力留学潮》请回答:

(1)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大规模组织留学教育,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9代和第10代留学教育的高潮。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扼要分析出现以上

留学高潮的原因。(4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留学主要目的地不同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分析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3分)

【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科技落后,恢复经济和进行工业化建设急需大量人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分)

(2)建国之初,主要以苏联、东欧国家为主。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敌视政策;中国和苏联东欧国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70年代末以来,主要以西方国家为主。原因: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显著改善;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6分)

(3)留学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3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

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汉时期走向终结,

新中国的“百花齐放”局面也曾遭遇过寒流。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4分)

(2)秦汉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结束过程中的两个重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百花齐放”局面遭遇寒流主要是在什么时期?(4分)

(3)由此你能得出什么认识?(4分)

【答案】(1)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4分)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革”时期。(4分)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处理好文学艺术和政治的关系。(4分)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精品教案《梭伦改革》

(一)梭伦改革 课标要求 ⑴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⑵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⑶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落实课标 一、社会背景 1、必要性(原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实行贵族政治。政治上,贵族垄断国家政权,缺少民众监督和制约,崛起的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经济上,贵族大肆盘剥平民,社会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外部环境上,外邦乘机侵略雅典,雅典面临内忧外患。 2、可能性(条件): ⑴城邦制:独特的地理环境把希腊半岛分隔成200多个城邦国家,各邦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为民主政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⑵贵族集体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世纪雅典的贵族政治取代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的君主制度,建立了集体协商、选举制、任期制的法治原则; ⑶雅典工商业发达,殖民扩张活跃,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 ⑷梭伦凭借崇高的个人威望和中庸的政治原则,临危授命,于前594年实行改革,以期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二、主要措施 1、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用法律保障了平民的人身自由; 2、积极发展工商业和农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经济实力; 3、政治上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途径; 4、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改革,通过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民主权利。 三、主要特点

1、折中性:从改革的必要性来看,梭伦要着力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革命性:改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体上改变了雅典的社会结构; 3、民主性:改革开创了城邦民主政治体制。 四、民主制的发展脉络 1、开创——梭伦改革(BC594); 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8):把四百人议事会改为五百人议事会;500名议员按照比例代表制和抽签方式选举产生;创立“陶片放逐法”,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牢固确立了民主制体制。 3、完善——伯里克利改革(BC443):取消高级职官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定;政府发放津贴激发平民参政的积极性;文化成就辉煌,国力鼎盛。 五、社会影响 1、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工商业和农业发展,增强了国家实力,为雅典的振兴和富强开辟了道路; 2、深远影响: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保障平民的政治经济利益,使下层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获得参与国家事物的政治权利,开创了雅典民主政体; 3、局限:梭伦改革带有明显的折中色彩,没有解决平民与贵族的根本矛盾;开创的民主政治仅是奴隶制国家内部少数公民的民主。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6单元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教案2)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6单元第24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 的时代主题(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自主学习】 (一)知识导航 一、时代主题的历史演变 1:你认为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什么?有哪些历史事实为依据? 2:为什么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时代主题会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呢?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2、为什么说和平时发展的前提? 辨析:有人说战争也加快了科技研发的速度,比如电脑、原子能、火箭技术的雏形都诞生在二战前后,因此,战争对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3、为什么说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三、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和平力量不断增强 1、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有什么特点? 2、当今世界潜在的战争因素有哪些?

3、和平力量的不断增长有何表现? 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有效制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止战争; 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促进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的需求; 思想: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平与人道主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二)知识达标与迁移 1、多极化国际格局的确立,最终将取决于 A 各国经济实力 B 军事实力 C 政治上的影响力 D 各国的综合国力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冷战”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位 B “冷战”后局部战争频发改变了世界总体和平趋势 C 当今的时代主体是和平与发展 D 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主题 3、当今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②经济全球一体化③世界格局多极化④西方国家新的强权政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是 A 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形成 B 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 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的建立 D 联合国的建立,东欧的剧变 5、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②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③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④南北差剧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Ⅲ)试卷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 D.“君轻民贵”的思想 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内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内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自叙帖》 A.隶书楷书小篆 B.行书隶书草书 C. 行书楷书草书 D.隶书楷书草书 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必修三知识点| 第4课宋明理学 一、兴起背景 1、危机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3、北宋儒学家复兴儒学,抨击佛道,但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从而形成儒学。 二、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基本主张 程朱理学程颢 程颐 朱熹世界本原:“理”是世界的本源 方法:格物致知 个人修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王阳明(明)致良知 三、宋明理学的特点 1、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来源学科网 2、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3、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来源学科网ZXXK] 四、影响 1、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2、积极: (1)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影响深远 (2)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消极: (1)用纲常礼教维系专制统治 (2)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必修三知识点|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背景 1、经济: (1)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2)统治者重农抑商、海禁[来源学+科+网Z+X+X+K] 2、政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市民工商阶层壮大 3、思想文化: (1)程朱理学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2)文化专制加强[来源学科网Z X X K] (3)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李贽 (1)明代思想家、号卓吾,代表作《焚书》《藏书》(2)主张: ①批判孔孟权威 ②揭露程朱理学的虚伪 ③否定“天理存在”[来源学_科_网][来源Z x x k.C o m] ④男女平等 2、明末清初三代进步思想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高考海南单科)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 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 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 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 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 思想 2.(2009高考海南单科)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 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 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 D.伏尔泰 3.(2009高考四川文综)哥白尼日心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 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4.(2009高考广东单科)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5. (2009高考广东单科)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 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6.(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7.(2009高考江苏单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8.(2009福建文综高考)“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 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古代史(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 政治: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商鞅变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三公九卿) 汉朝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加强(郡国并行、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推恩令、察举制、东汉纸的发明)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革) 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唐后期的藩镇割据、火药应用于军事) 宋朝(二府三司制、设判官、地方割据矛盾的基本解决) 元朝(一省制、行省制)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海禁) 清朝(设南书房、军机处闭关锁国清末鸦片战争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经济:上古时期(养蚕缫丝、陶瓷) 西周(工商食官、井田制) 春秋战国( 小农经济的出现、牛耕的运用、私营手工业的出现、铁器的使用、重农抑商) 汉朝( 小农经济的初步发展、土地兼并的加剧、租佃关系的出现、东汉青瓷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白瓷的出现、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 隋唐(唐朝曲辕犁、经济重心的继续南移、陶瓷业的发展、坊市制、对外经济的发展) 宋朝(经济重心的完全南移、小农经济的成熟、交子的出现、商业的发展、打破坊市制、制瓷业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元朝(彩瓷的出现、黄道婆脚踏三锭纺车) 明朝(粉彩、麻的广泛运用、土地兼并的激烈发展) 清朝(鸦片战争钱前的经济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秦朝的法家思想西汉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道教对儒家的冲击隋唐时三教合一思想两宋理学的创立及发展(二程、朱熹、陆九渊的心学) 明朝(理学占统治地位明末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医圣张仲景) 书法(相关朝代的书写主体书法名家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 绘画(帛画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出现顾恺之画圣吴道子宋朝文人山水画的出现及代表画家马夏的残山剩水明末的八大三人的奇特画风) 诗经与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政治上:主要是古希腊的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即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及其演进过程);古罗马的三个历史时期(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及其代表性法律文献; 经济上:了解古罗马、古希腊的工商业发达以及海商业繁荣; 思想文化上:认识古希腊哲学家的哲学成就(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起源、智者学派中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苏格拉底的道德与知识的联系和认识你自己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其对哲学的发展 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由于中国近代史与中国当代史的具体分界线争论不休,我这里就采用课本的观点,即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我国近代史和当代史的分界线。其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政治上:了解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具体时间,过程和战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影响和主权的破坏,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记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时间点和《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颁布及其主要内容和地位,最后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总体影响),了解辛亥革命的具体时间和过程以及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专题1:梭伦改革 课标要求 ①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②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③③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背景: ①公元前7世纪,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政治上,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运作;经济上,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的制约,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平民与贵族尖锐对立,内战一触即发。 (3)梭伦中庸思想在改革中的体现: 梭伦使工商业奴隶主以第一和第二等级而获得掌握政权的机会,把他们上升为统治阶级。对贵族也并非彻底的打击,因为贵族以其财产仍可列第一和第二等级,只是他们的特权受到削弱,不能再独占政权了。 他给与平民的政治权利却是有限的,反映了他的改革始终保持着他自以为荣的“中间路线”。他自称既遏制富人的贪婪,又要抵制穷人过分的欲望。“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这句话就贴切体现了他的中庸思想。 (4)梭伦改革的影响: 积极:缓和了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 局限:①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②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③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克里斯提(梯)尼改革 (2)进一步完善——伯里克利改革 (3)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积极性和局限性) 积极性:①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的民主政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讨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对群众负责,受社会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④创造了灿烂的希腊文化与科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主要成就 1、19世纪的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有: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卡列尼娜》等。2、20世纪文学 (1)西方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2)苏联文学:“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所著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 (2)现实主义: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主义: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荷兰“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是“现代绘画之父”,绘有《向日葵》。 (4)现代主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国对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的出现: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2、电视的发明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英国出现;后来出 现彩色电视机和卫星传播节目。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 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 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 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 “至圣”。 2、早期儒学: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 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1希腊(自然哲学→社会领域→人)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 2、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 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公元前5世纪: 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4、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区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智”强调实际功 用;“苏”强调作用;但都强调知识,否定权威。 5、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 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 顶峰。 2文艺复兴 【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 1、背景: (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

(政治)政治分裂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思想)教会的精神阻碍; (阶级)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 (社会因素)黑死病; (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3、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4、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5、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39部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 6、影响: ①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 ②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 ③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 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 3宗教改革 1、背景: (政治)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剥削人民;德国长期分裂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 )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啊,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 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 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 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 总之,使世界进入资 本主义时代。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 )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衡等。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测评3岳麓版选修1

单元综合测评 ( 三) ( 时间: 60 分钟 分值: 90 分 ) 成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西班牙官员说: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 总是看见神父和 银钱商在一 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材料二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 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 成立。被告 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2) 根据材料二,列举宗教裁判所在历史上对科学压制的罪行史实。 (3)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10 分) 解析】 第(1) 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第(2) 问,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 不受任何人管辖。马丁-路德说,你若明白了 这一层, 就必知道: 你需要那为你受苦而复活的基督; 你既已信他, 就因这信可以成为新人, 使你一切的罪都得赦免; 并且你因另外一位的功德, 就是单因基督的功德, 得以称义了。 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 定沉沦。“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鼓吹俗权至上, 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 则鲜明地反映了 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⑴ 概括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共同观点及其核心内涵。 (4 分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教改革运动是如何推动欧洲社会变革和历史进 步的? (11 分) 【解析】 第(1)问,“共同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一中“因这信可以成为新人……得以称 义了”并结合所学知识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内容比较作答; 核心内涵” 应联系宗教改革所处时代的人文主义复兴这一主体思想的背景归纳回答。第 (2) 问,从思想 解放、民族独立、经济发展、政治革命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 (1) 共同观点:因信称义 (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 。核心内涵: 人文主义。 (2)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 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教派还 (1) 天主教是用什么手段维护统治和奢侈生活的? (3 分 ) (2 分 )

2019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含答案

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4.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5.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2.知道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3.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概括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4.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情景导学] 材料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中华文明史》 思考:材料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教材导学]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3)阶级上,“士”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 (4)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表现 (1)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影响 (1)诸子百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轻巧识记] 百家争鸣

岳麓版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看,春秋时期“楚王问鼎”的故事从根本上反映了() A.楚王公开向周王挑战 B.分封制受到公开挑战 C.封建制度逐步确立D.当时政局非常混乱 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3.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的做法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4、“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5、《辛丑条约》中,表明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的条款是() A.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B.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外国人派兵驻守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D.严惩义和团运动中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反帝组织 6、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 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段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①将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②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④将反清与反帝有机结合在一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 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上述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重视军队建设 B.周恩来忽视军事装备的作用 C.周恩来认为军队是取得胜利的根本D.中共实行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8、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会场,正中间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在主席台的顶端,是12个红色的大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会场的后墙是“同心同德”4个大字,两边是“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两条标语。会场两侧,插着24 面红旗,代表着中国共产党24年的奋斗历程,插放红旗的木座特意做成了“v”字形,意思就是“中国共产党的24年是胜利的24年”。该代表大会应该是() A.中共三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广东省江门市广德实验学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5课 明清进步思潮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学案总编号5 第5课明清进步思潮 【学习目标】 简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课前预习案】 【模块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时代背景 (1)明代晚期,以____________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社会风尚在____________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 2.思想主张 (1)对____________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 (2)提倡个性解放,提倡男女平等。 (3)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了“________”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模块二】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1.背景: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____________”,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具有________、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王夫之 ①强调“____________”,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②在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____________可以得到正确认识。 ③颠覆程朱理学“____________”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④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____________和私利的合理性。 (2)黄宗羲 ①大力批判专制暴君政治,从根本上否定陈腐的____________。 ②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____________,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3)顾炎武 ①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②主张为学应求________,应关乎国计民生。 ③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 3.影响 (1)____________思潮影响深远。 (2)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3)对__________________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4)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重难点突破】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推荐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说课稿 辽宁省大连二十三中学 霍玉侠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连二十三中学的霍玉侠。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我说课的思路如大屏幕所示。 ●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历史课程要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即: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说课标: 对于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电影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应该能讲述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掌握导致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并形成一定的认识。 ●说学情 经过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他们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12课,本单元的前5课是以经济近代化为主线,介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则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如大屏幕所示):(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阅读、分析教材,了解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深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识,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总结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总结一、春秋战国时期...总结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总结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儒家 孔子 "仁"和"礼";"为政以德";私学,"有教无类";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大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 仁政、重民;性善说; 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荀子 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性恶论; 儒家重要代表人物。 墨家

高中历史岳麓版最全目录(包括选修)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3 选修6本 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必修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第1 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1 课走向民主政治 第2 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第2 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3 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第4 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第5 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第6 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第7 课忽必烈改制 第8 课张居正改革 第3 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 课欧洲宗教改革 第10 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1 课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 第4 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 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 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4 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第15 课戊戌变法 第16 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化改革比较 第5 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 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选修2:《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广东考纲要求) 第 1 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1 课欧洲的君主专制 第2 课为君权辩护 第3 课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 第2 单元民主专制的搏斗 第4 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5 课美国独立战争 第6 课法国大革命 第7 课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 第3 单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第9 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第10 课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 第11 课综合探究:政体比较 第4 单元“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第12 课宪章运动 第13 课国际工人运动 第14 课综合探究:工人阶级是如何进行日常斗争的?——英国工会个案研究 第5 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5 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第16 课亚洲第一共和国 第17 课为了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第18 课综合探究:反思民本与民主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 1 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 课战云密布的欧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