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浅谈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浅谈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浅谈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浅谈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主讲:郭祚华

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名教师从入职到走向成熟的过程,小学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应把握好三个重要途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提高入职标准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面对新课程的挑战,现有的小学教师队伍年龄渐趋老化,出现思想保守,教育教学能力下降,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应加快教育改革步伐,适量补充新任教师,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既要保证经过严格选拨被认定合格的人员长期从事教师职业,又要坚持将不合格的人员及时开除出教师团体,延长教师的培养年限,实现小学教师的终身教育。

二、加强职后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

1、引导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教师应逐步转变教育理念,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优化师德,再铸师魂。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小学教师的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心理素质,做到团结协作,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

3、积极探索,努力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①通过帮助、引导,实现“以教促学”。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或激励,要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气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合作探究。

②认真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艺术。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③学会尊重、赞赏,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将赞赏、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④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构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真情地、公平地对待学生,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4、加强合作,以“知识共享”来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知识共享,是指教师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理解与共同提高。目前学校里提出的共同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共同上好示范课等形式,实际上就是重视教师知识共享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方式。

5、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现代教育是创新教育,教师必须在研究和创造中进行教学,教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研究工作是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教师虽然身处第一线,但他们的工作视野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校本教研难以深入进行。另一方面,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使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部分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还较低。针对这些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应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小学教师也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校本教研及时得到交流和理论指导,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三、完善考评制度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学校的日常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完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真正促进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性质和角色

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再次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将学校视为学习与发展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努力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究的历程中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