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

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

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

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

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

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

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

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

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

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

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

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

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1 、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实验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

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烧杯、水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

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2、鼓面上放少许

豆粒,用鼓槌敲鼓,观察现象。

3、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

象。

实验现象 1、皮筋在振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震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玻璃钟罩、抽气机

实验步骤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把闹钟放在真空的玻璃钟罩内是否能听到声音。

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

这时听到声音吗?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在水槽中;将耳朵贴在水槽

上,你能听到声音吗,

实验现象除了在真空玻璃钟罩内听不到声音外,其余都能听到声音。

实验结论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纸筒、橡皮膜、火柴、细线、小镜子

实验步骤 1、纸筒去底当外耳道;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绷紧后

固定,当做鼓膜;把火柴棒固定在橡皮膜中央。对着镜子

说话,观察火柴棒的变化。

2、将橡皮膜扎破,在对着镜子发出声音,观察火柴棒的

变化。

实验现象 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

实验结论 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声音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鼓、碎纸屑、木梳、硬纸片。

实验步骤 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观察鼓面

上纸屑的振动。

2、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声音

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 1、响度越大,纸屑跳动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

2、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波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

说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实验结论 1、响度越大,纸屑跳动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

2、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波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

说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研究木材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电池、

导线、小灯泡、水槽等。

实验步骤 1、用酒精灯烧木材,看哪种容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

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比较软硬。

4、将木材放在水中,看木材的浮沉现象。

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实验现象 1、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等)3、木材软硬程度

不同。4、木材有沉有浮。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有较

弱的导电能力。

实验结论 1、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等)3、木材软硬程度

不同。4、木材有沉有浮。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有较

弱的导电能力。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研究纸的吸水性实验

实验材料长宽厚相同的各种纸、胶水、尺子、水槽、水。实验步骤1 、将各种纸条依次粘在尺子上。

2、把尺子水平放在水槽上方,使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观察

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好。

实验现象不同纸的透光性、吸水性、坚硬程度、粗糙成都等有所不

同。

实验结论不同纸的透光性、吸水性、坚硬程度、粗糙成都等有所不

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研究陶瓷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

电池、导线、小电珠、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

冷热水等

实验步骤1 、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软硬。3、放入水槽,看浮沉。4、放入热水,看是否传热。

5、把陶瓷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6、从高处扔下,看是

否易碎。7、用陶瓷碎片切纸。

实验现象陶瓷不易燃,硬度较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

不容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

实验结论陶瓷不易燃,硬度较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

不容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研究金属的特点

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电珠、酒精灯、放

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实验步骤 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

软硬。3、放入热水,看是否传热。4、用砂纸打磨,看是

否有光泽。5、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6、从高处

扔下,看是否易碎等等

实验现象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金属较软),容易传热,有

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

实验结论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金属较软),容易传热,有

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研究玻璃与塑料的实验

实验材料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酒精灯、镊子、天平实验步骤1 、用天平分别称量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

2、分别透过玻璃和塑料看书上的字。

3、让玻璃和塑料在同一高度落下。

4、用镊子夹着玻璃和塑料在火上烧

实验现象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易碎、不易燃烧。实验结论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易碎、不易燃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实验材料瓷盘、湿巾、支架、酒精灯、火柴、水。

实验步骤 1、两个同样的瓷盘,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一个放置在

桌面上,一个放在火上加热。观察哪个蒸发的快。

2、两块同样大的湿巾,一块展开,一块折叠两次,观察

哪块蒸发的快。

3、两块同样大的湿巾,一块放在阴凉处,一块放在通风

处,观察哪块蒸发的快。

实验现象加热、增大蒸发面积、有风都可以加快蒸发。实验结论加热、增大蒸发面积、有风都可以加快蒸发。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给水加热水温的变化

实验材料铁架台、圆底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彩笔、表实验步骤 1、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放一个盛水的烧瓶。

2、吊一个温度计,使液泡刚刚浸入水中。

3、用酒精灯加热,记录水温的变化

实验现象水的温度在不断增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水

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随着给水加热时间

的延长,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水里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

会很快从水面冲出。当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沸点)时,

水不停翻滚,不断减少,水的温度不再上升实验结论水的温度在不断增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水

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随着给水加热时间

的延长,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水里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

会很快从水面冲出。当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沸点)时,

水不停翻滚,不断减少,水的温度不再上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水蒸气凝结的条件

实验材料两个玻璃杯、两块玻璃片、酒精灯、铁夹、火柴、热水

实验步骤 1、把两个玻璃杯装上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水。

2、将其中一块玻璃片用酒精灯均匀加热。然后将两块玻

璃片同时盖在烧杯上

实验现象冷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热玻璃片上不会出现小水珠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测定水的冰点

实验材料大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内放入冰块,倒入适量浓食盐水。

2、把装有一小半水的试管放入大烧杯中。

3、仔细观察试管内水的变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实验现象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水结冰时的温度

为零摄氏度。这就是水的冰点

实验结论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水结冰时的温度

为零摄氏度。这就是水的冰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模拟雨的形成

实验材料烧瓶、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

烧杯、碟子

实验步骤 1、在烧瓶里装1/3的水,用橡胶塞塞住,装在铁架台上;

另一个铁架台上倒放一个烧杯,玻璃弯管出口正对烧杯。

2、用酒精灯加热烧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瓷盘底部滴出的水滴就是雨。

实验结论瓷盘底部滴出的水滴就是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模拟露的形成

实验材料毛巾、不锈钢杯、碎冰块。

实验步骤 1、将碎冰块倒入不锈钢杯。

2、下面放上一块湿毛巾。静置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这就是露实验结论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这就是露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模拟霜的形成

实验材料冰、水、食盐、深色搪瓷杯、毛巾

实验步骤 1、先倒半杯冷水,在加入冰块

2、在冰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待食盐溶化后在测定杯内

的温度

3、将搪瓷杯放在是湿毛巾上,观察杯外壁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杯的外壁有一层白色粉末出现,这就是霜实验结论杯的外壁有一层白色粉末出现,这就是霜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材料广口瓶、温水、冰块。

实验步骤 1、在广口瓶里倒入温水。

2、用冰块接近瓶口。

实验现象把冰接近瓶口,瓶口有“白气”出现,把冰移开则“白

气”消失。

实验结论“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滴。

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

成了雾(云)。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学生实验报告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 1、观察沸腾时水中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 2、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器材】 烧杯、铁架台、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板、酒精灯、温度计、钟表、水、火柴 【方法点拔】 1、想一想:如何缩短实验时间? 2、记录数据时,同组同学要注意分工合作,一个以观察现象为主,一个以记录数据为主。【实验步骤】 1、按书14页图1-19组装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边观察边记录现象 (1)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2min后为止,将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2)仔细看仔细听,描述实验中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 ①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②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3)移走酒精灯,沸腾(继续/停止)。 3、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数据分析】 如右图所示,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 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 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 即可得到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通常把它叫做水的沸腾图像。观察水的沸腾图像,它有什么特点?水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用刻度尺测长度 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 2、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学习进行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一副三角板、铅笔、硬币、细铜丝、物理课本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3、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 4、测细铜丝的直径; (1)把细铜丝在铅笔紧密排绕若干圈; (2)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 (3)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5、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 6、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表2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内容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 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二、渗水实验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三、实验名称: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器材试剂: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 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剖析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1.组装模拟装置 1.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 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探究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3、昼夜交替 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1.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1.讨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3、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由西向东 2.模拟昼夜变化1、在地球仪上某一个国家插上人物模型;2、由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与 投影的距离不能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3、缓慢转动地球仪, 边转动边观测; 3.实验总结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 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3.27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 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 实验步骤: 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关节还有缓冲的作用。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07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 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 实验步骤: 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 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 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21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 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 实验步骤: 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比正常步 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 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备注

2020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全套)

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怎样让倒立的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实验器材小丑卡片、卡纸、环形磁铁、棉线、安全剪刀、钢丝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在小丑模型的尖脑袋剪一个小口 2、拉直棉线,将小丑模型头部开口处放在棉线上,上下调整棉线的高低 3、给小丑的手掌对称的地方各贴上一样多的环形磁铁 4、延长小丑的手臂 实验现象给小丑的手掌对称的地方各贴上一样多的环形磁铁,小丑更稳固;延长小丑的手臂,小丑更稳固 实验结论重心下移,重力低于支点,小丑就会更稳定

实验指导老师:组长:组员:

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测量一天中的气温实验器材气温计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用温度计测量倚天中不同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实验现象 一天中的气温中午的气温高,傍晚的气温低实验结论一天中的气温随着太阳越大,气温越高

实验指导老师:组长:组员:

中心小学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风向标并测定风向 实验器材剪刀、铅笔、吸管、硬纸板、大头针、指南针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3、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4、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实验现象 风从北方叫做北风,风从南方叫做南风 实验结论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doc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 实验报告单

化学实验报告 上册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过程: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过程: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篇一: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化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指导教师日期: 实验内容:氧气的制取及其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器材: 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水槽、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并在管口塞棉花。 3、固定装置并加热。 4、用排水法收集三瓶氧气并标上1、2、3。 5、检验氧气。 6、氧气与木炭的反应。 7、氧气与细铁丝的反应。 8、实验结束,洗涤仪器,整理器材。 现象: 1、加热高锰酸钾,导管口有均匀连续气泡产生。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3、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1、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2、氧气具有助燃性。

班级指导教师日期: 实验内容:CO2的制取及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CO2的实验室制度。 2、掌握CO2的检验及验满方法。 实验器材: 铁架台、试管2支、集气瓶、酒精灯、小木条、澄清石灰水、大理石、稀盐酸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往试管中装入大理石,倒入占试管容积1/3的稀盐酸。 3、固定仪器。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瓶口盖上玻片。 5、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6、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石灰水,插入导管观察现象。 7、实验完毕后,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现象: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减小。 2、伸入集气瓶口的木条立即熄灭。 3、往石灰水中通入气体后变浑浊。 分析及结论: 1、产生的气体是CO2。 2、用燃着的木条做CO2的验满。 3、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6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 实验器材: 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 猜测: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实验过程: 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 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 3 粒绿豆; 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 4、将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填在记录表内: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评定等级:良指导教师:石娟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10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蚯蚓与环境 实验器材:带盖长纸盒2个、干土、湿土若干、蚯蚓6只猜测: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实验过程: 1、把一个盒子一端剪开一个较大的方口,可以透光,盒子的底部铺上一层吸水纸; 2、将捉来的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向。 3、在另一个盒子中,一端铺上干土,一端铺湿土 4、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观察蚯蚓运动的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第一次的实验结果是,蚯蚓爬向黑暗的一端;第二次的实验结果是,蚯蚓爬向湿土的一端。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评定等级:良指导教师:石娟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17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器材:塑料桶、沙子、小石子、小铲、漏网、水草、标签、记录纸、小鱼猜测: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实验过程: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2、在桶底放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自来水或域水; 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4、在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等小动物。 5、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评定等级:优指导教师:石娟娟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无关变量,仅仅单一变量改变。例如探究光照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应控制除了光 线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 二、实验器材: 黄粉虫(或蚯蚓、鼠妇)、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干湿土 三、实验步骤: 1.取个方形的纸盒,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2.将数条或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内,然后倒扣在纸盒线的中央,静置2分钟. 3.分钟后取走纸杯,迅速盖好纸盒,一半盖好纸板,一半盖好玻璃板。 4.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黑暗处的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 5.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内 6.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 黄粉虫的数目 环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总数平均数境 明 亮 黑 暗 四、实验现象及结论: 五、改进和建议: 六、注意事项: 1黄粉虫可以从花鸟鱼市上卖,随用随买;活蚯蚓可以选择腐殖质丰富、土壤肥沃、湿润、疏松的地方, 如菜园,用铁锹翻土采集.。 2实验室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震动、以免认为因素的干扰。 3确保除了实验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相同。 实验人员 年月日

练习和使用显微镜 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永久性玻片标本 三、实验步骤: 1取镜和安放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住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筒中取出。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边缘处7厘米处,安放好物镜和目镜. 2 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理前端与在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4)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反射光经过通光孔、物镜、目镜、镜筒到达目镜内。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正面朝上放在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得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 7)左眼向镜筒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练习将所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下标本,看看物象朝哪个方向移动。 9)换成写有“e”的标本,继续观察物象,描述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 四、实验现象及结论: 显微镜所成的是______(正立/倒立)、_____放大/缩小的像 五、改进和建议: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完毕后,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通光孔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然后把显微镜方进箱里,放回原处。 2如需要擦拭物镜、目镜,必须用擦镜纸,切忌用手直接触摸镜头。 3放置标本时,一定要将物体正对通光孔的中央,否则会找不到像 4转动粗准焦螺旋,不能旋转太快,否则会错过物象。 5几个人共用一台显微镜时,由于个人的视力有限,本来看的很清晰的物象别人可能看不清楚,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整。 6调焦时,要先粗后细。 7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要睁开,一边观察,一边画图。 8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图的大小要适中,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略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放注字和书写名称。 实验人员 年月日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 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 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 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 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 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 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 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 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 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 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 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 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1 、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 象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实验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 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烧杯、水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

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答案

九年级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 实验用品: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试管2支、试管夹、温度计2只、秒表、冷水、食用油实验步骤: (1)、组装好铁架台,将盛有等质量的水和 食用油的两试管底部紧贴在石棉网上,用同 一盏酒精灯加热,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通过温度计观察两试管中液体温度的变化; (2)、记下两种液体温度先后达到50摄氏 度时所用的时间; (3)、将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转换成吸收热量的不同; 实验结论: 物质种类质量初温末温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吸收热量水60 20 45 25 6 多 食用油60 20 45 25 3 少 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水吸收的热量较多,即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小组成员: 教师评分:

九年级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实验用品:学生电源灯座及灯泡单刀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 1、组成串联电路 (1)按上图的电 路图,连成实 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实验结论:串联并联 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同时(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会(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所有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不变__. 2、在并联电路里有多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单独(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不会(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所有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所在之路上的____用电器。 小组成员: 教师评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幸福路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师演示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二、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三、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四、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 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1.教师演示鹦 1.教师课前制作几只能站立的纸鹦鹉; 鹉站立 2.课堂上演示纸鹦鹉站立,让学生感觉到纸鹦鹉站立 在笔头上的神奇。 2.学生制作 1.发给学生卡纸,用白纸印好摹本发给学生,让学生 蒙在卡纸上剪出鹦鹉的形状,以降低制作难度。 2.学生自己制作,然后尝试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 3.寻找平衡点 1.学生失败之后,提供辅助材料——回形针 2.讨论:你认为回形针放在什么位置可以成功? 3.学生自己实验探究。 4.学生交流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发现。 5.实验总结要想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首先要找到能使鹦鹉得到 平衡的点,在恰当的位置上别上回形针。 6.整理器材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1.教师课前捕捉几只蜗牛蜗牛需要在雨后的花坛旁边寻找,如果条件不合适,暂时没找到蜗牛,可以将本课适当延迟。在上课前,一定要让蜗牛饿上1-2天,实验效果才可能比较明显。 2.观察蜗牛将捕捉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实验时拿出来放在小玻璃片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它的爬 行,并能从下面观察蜗牛足的移动。 3.蜗牛食性实验1、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盘子不宜太小。 2、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交流实验结果。 4.蜗牛对刺激性的反应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察其反应。(不要倒在蜗牛身上) 2、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5、实验总结填写实验报告,认识蜗牛的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 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1.教师演示染纸1、教师现场演示染纸,将白色纸巾的四个角的一端分别放入不同颜色的水中(不同颜色的水可以用不同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苏教版 实验名称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和太阳的关系 实验材料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验步骤 1. 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 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 实验现象: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结论:中午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早晚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 实验目的:昼夜变化变化的形成原因 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 实验步骤:1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2、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3固定电筒位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现象:地球自转会出现昼夜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名称:观察月相变化 实验目的:昼夜变化变化的形成原因 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 实验步骤 1.小电筒代表太阳; 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 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变化: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 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实验结论:月球公转形成月相变化。 实验名称: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研究光的行进路线 实验材料 :小孔板、手电筒屏 实验步骤:用手电筒横向照射小孔;从第三个小孔看手电筒的光来判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现象: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线能通过。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名称: 小孔成像的研究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小孔成像的原因 实验器材: 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

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杠杆平衡实验 班级: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杠杆尺、铁架台、钩码 我的猜想: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我这样做: 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态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 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 5.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得现象或测量结果: 1.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3.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注意不要把钩码乱丢乱放,不要砸伤。

实验名称:杠杆和轮轴 实验器材:螺丝刀每组一把、扳手每组一把。 我的猜想:杠杆和轮轴都能省力 我这样做:1.选几名力气小的同学握螺丝刀的刀柄旋转,力气大得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看谁能取得胜利。2让全班力量悬殊的学生进行游戏,再让同桌的学生试一试,让大家都当一回“大力士”。3.整理桌面 观察到的现象或者测量结果:使用轮轴和杠杆可以省力,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越粗,越省力。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使用螺丝刀小心,在相互比赛时注意安全

实验: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线绳、钩码、测力计 我的猜想:滑轮可以省力 我这样做: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测力计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2.按要求组装定滑轮,在线绳一端挂两个钩码重1N,在线绳另一端拉动线绳,用测 力计向下匀速拉动,测得拉力为1N 3.测出两个钩码加滑轮重量,为1.1N 4.按要求组装动滑轮,向上拉动线绳,滑轮随重物一起上升,用测力计向上拉动, 提起重物加滑轮0.55N的力 5.按要求组装滑轮组,向下拉动线绳可将重物提起,用测力计向下拉,提起重物加 滑轮用了0.55N的力 6.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1.定滑轮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不省力 2.动滑轮省力,不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3.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我的得与失: 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要归零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生姓名 实验名称设计实验研究太阳运动中影子的变化实验器材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等 实验记录 1.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东转动。 2. 影子随着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 铅笔长:cm。早上:影子长cm。 中午:影子长cm。傍晚:影子长cm。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姓名 实验名称设计实验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记录1.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 2.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 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 黑夜交替出现。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姓名 实验名称光沿直线传播 实验器材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硬板等 实验记录 1.把三张硬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 2.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3.用纸板挡住太阳光,光线就不会穿过纸板,形成影子。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生姓名 实验名称小孔成像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白屏、蜡烛等 实验记录 1.将蜡烛、硬板和白屏插入底座分别放在一张白纸上,使底座在一条直线上, 2.点燃蜡烛,前后水平移动蜡烛和硬板的位置,直到在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实验结论光沿直线传播,透过小孔可以成倒立的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姓名 实验名称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实验器材 小灯泡2个、导线若干、小开关一个、小电动机1个、小喇叭1个、电池两 节、电池盒两个等

分组实验报告单

分组实验报告单

表十六 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 名称 钟摆的秘密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钟摆的奥妙,懂得钟摆的工作原理。实验 器材 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等 步骤和方法 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 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细线正好等于20厘米; 3、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数; 4、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 5、重复3—5步再做一次。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现象: 测量次数测试条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每分钟摆 动的次数 摆锤相同 摆长相等 实验结果: 当的重量和一定时,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实验结论 一定,一定,也一定。 小科学家签名

表十六 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 名称 钟摆的秘密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钟摆的奥妙,懂得钟摆的工作原理。实验 器材 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等 步骤和方法 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 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细线正好等于20厘米; 3、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数; 4、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 5、把摆线缩短到10厘米后,重复第3—4步操作。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现象: 摆锤摆长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回形针10厘米 回形针15厘米 回形针20厘米 实验结果: 当的重量一定时,摆线越长,摆动的次数;摆线越短,摆动的次数。 实验结论 摆锤一定,摆长越长,摆的速度,摆长越短,摆的速度。 小科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 报告 五年级一班学生: 学号: 2016年 9 月 13日实验 名称 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 目的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种子 指导 教师 试验 评分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载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 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五年级一班学生:学号: 2016年 9 月 23 日 实验 绿豆芽生长条件 名称 条件不同,绿豆芽的生长情况会有不同 实验 目的 纸盒、绿豆芽、水、纸巾、阳光 实验 器材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载1、把两个培养纸盒,分别装上深约2厘米的土壤, 2、将上个实验中的已经发芽的绿豆芽,从纸巾里移植到这两个培纸盒里,每个里面种植2--3棵; 3、把透明饮料杯,一个罩在培养纸盒上,另一个用黑纸包严,罩在另一个培养皿上; 4、这两盆培养纸盒里的绿豆芽,放在相同温度的地方,浇上相同的水,每天定时观察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论绿豆芽在生长时,有阳光照射的,生长情况是正常,茎叶发绿, 没有阳光照射的则茎叶发黄,生长不旺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五年级一班学生:学号: 2016年 9 月 27日 实验 名称 设计制作生态瓶 实验 目的 通过制作生态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瓶、泥沙、自然水、水草、植物、小动物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二实验名称:渗水比赛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 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实验器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2、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三、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植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 器材: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实验现象: 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