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昌忠泽(中央财经大学)

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金融危机过后,都会有一个痛定思痛、检讨和变革的过程。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其成因和教训的研究立即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金融脆弱性说(Wolf,2008)、金融创新过度说(Krugman,2007)、政府监管失败说(Henderson,2008;Beenstock,2009)、货币政策失误说(Butler,2009;Taylor,2009)、流动性不足说(Elul,2008)、全球经济失衡说(Astleyetal,2009),等等。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当前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各种解释,大多都没有充分意识到金融危机中人的行为因素所扮演的作用。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与人的行为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人们所提出的各种金融监管框架方案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忽视或低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

本文尝试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进行解释,并以此为基础,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反思。

一、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在讨论人的行为因素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现代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作出简短的比较分析。

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假设——有效市场假说(EMH),限制了现代金融理论的运用,因为结构性金融产品市场大多缺乏足够的流动性(Avgouleas,2009)。

EMH的几个关键假设是:(1)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2)市场价格反映了市场中所有可获得的信息;(3)市场是信息有效的(information efficient),交易成本非常低。

从现代数量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还包括:假设金融风险遵循高斯分布(从而忽视了“肥尾”的重要性);假设相关系数是常数(忽视了金融危机中相关系数的急剧变化);假设在最需要流动性的时候市场流动性遭到破坏。这些模型设定错误导致风险模型过多地集中于考察“正常”市场条件的影响,而忽视了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发生的“异常”市场条件的存在(Dowd,2009)。

这些问题揭示了一个奇特的悖论存在于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现代金融体系越复杂,它就可能越不可靠。系统越复杂,意味着犯错的可能性、不透明性增加,以及更依赖于假设,但是任何假设都可能会出错。

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挑战:(1)市场参与者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Bounded RmionMiw)的。由市场非理性导致的行为偏差不是随机的(即不是市场噪声),而是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和系统性;(2)市场非理性导致市场价格的波动并非总是微小和随机的,市场并非总是具有负反馈机制。有时市场会长期处于远离均衡的状态,并有可能进一步发散;(3)市场参与者并不像竞争性一般均衡模型所假设的那样具有稳定的偏好,偏好随市场而变化。

行为金融理论主要讨论风险经理如何搜集、解释和处理信息。市场信号是复杂的,包括信息和噪声。风险经理已经发明了诸如走捷径(shortcuts)、拇指规则(rule of thumb)或者启发(heuristics)之类的概念来处理市场信号。这些基于信仰的启发引入了偏差(bias)或认识约束(cognitive constraints)等概念(Rizzi,2008)。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信条是:(1)市场中的某些异常现象不能由EMH来解释,心理学则能够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2)套利交易的矫正性影响(corrective influence)有限。行为金融学者利用选择和判断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市场之谜或异常现象(Barberis and Thaler,2002)。

大多数人所作出的金融决策似乎是理性的,但是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数以百万计的同样的金融决策的总的效应可能是灾难性的(Ely,2009),这是一种典型的合成谬误。

金融市场非理性的存在,构成了金融监管的行为经济学基础。

1.市场非理性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市场的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功能。行为金融学的大量研究指出,资本市场经常会出现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现象:投资者在趋势完全确立之前,通常不对信息作出反应;当趋势十分明显时,一旦信息的水平超过了临界值,投资者又会以累积的方式对所有以前被忽略的信息作出过度反应(由于代表性偏差、过度自信和羊群行为所致)。这种由于人类固有的行为非理性导致的市场低效性无法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因此金融监管是必要的,它是提高市场有效性和公正性的保证(刘东民,2009)。

2.非理性和非均衡的金融市场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缺乏金融监管会引发系统风险。由人类认知偏差引发的市场行为带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系统性,常常会导致金融市场泡沫的形成。希勒(Shiller,2008)基于市场中“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的观点,通过分析股票市场和其他资产价格周期,对投机性泡沫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危机之前房地产泡沫的风险积聚能够很好地解释此次金融危机。保罗·克鲁格曼(2009)也认为,金融危机的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非理性亢奋”。从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18世纪英国南海泡沫、21世纪初美国高科技股票泡沫到今天美国次贷泡沫的破灭,人类历史不断向我们展现出非理性巨大的破坏性力量——这是市场体制的固有缺陷,而作为危机预防的金融监管,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3.金融监管是拯救危机的必要手段。希勒(2008)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受到威胁,心理传染容易引发严重的正反馈效应,使得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并波及实体经济,从而引发全面的经济危机。越是

处于危机当中,市场的负反馈机制越是无法发挥作用,“自动稳定器”往往变成“金融加速器”,经济系统难以自动收敛于均衡,反而有可能继续发散。

二、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行为金融学试图解释金融决策中人类行为的作用。人性的某些方面对于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是非常重要的。

(一)后悔最小化与偏差

与预期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所采用的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不同,心理学中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假设投资者是预期后悔最小化者(expected regret minimizer)。

风险是向前看的(forward looking),而后悔是向后看的(backward looking)。后悔构成了几种偏差的基础。人们试图通过寻找证实性信息、隐瞒非证实性信息(disconfirming information)以及当其他人作出同样的决策时感觉心情舒畅等方式,来实现后悔最小化(Rizzi,2008)。

沉淀成本就是一种后悔偏差。沉淀成本偏差是指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遭受了损失,尽管证据表明损失已经发生了并且损失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典型的例子是人们不愿意以降低的价格出售受损的资产。其他种类的偏差主要有:事后聪明的偏差(Hindsight bias)。人们事后聪明(“事后诸葛亮”)的表现随处可见。

乐观偏差(Optimistic bias)。人有乐观的本性。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它也容易使人犯错误。即使被告知有风险存在,但大多数人总乐观地以为事态不会这么严重。面对危险时表现出的过分乐观,使得大多数人自信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概率一定比其他人低。

维持现状的偏差(Status Quo Bias)。人们喜欢维持现状,并且不断修正偏离现状的变化。尤为明显的是,对于所处环境的评价,人们总是以一个相对点作为参考的标准,从这个点出发,考察其得失。这便是“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最为核心的内容。

推断偏差。当前的事件或趋势被认为能持续到可以看见的将来,并且该事件或趋势独立于历史经验、样本规模或均值回归(mean reversion)时,推断偏差就会发生。推断偏差的表现形式为,人们相信美国的住房价格不会出现全国范围内的普遍下降。

(二)过度自信

当我们夸大了自己的预测能力,忽视了偶然事件或外部环境的影响时,过度自信现象就会产生。过度自信因自我归因(self-attribution)和事后聪明

(hindsight)而增强。自我归因包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化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外部化两个方面。事后聪明是指人们常常会选择性地回忆那些证实性信息从而高估他们预测正确结果的能力。

过度自信——作为判断心理学最经得起考验的发现,是各行业人士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刘东民,2009),而在监管者身上表现得更为严重。监管者往往武断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频繁地干预市场,使市场参与者无法形成对于政策的稳定预期,这不仅不能有效地纠正市场的非理性,反而干扰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加剧了市场波动。当监管者相信某种监管政策时,他会只收集有利于这一判断的证据,而忽视或者排除相反的证据;当监管者不相信某一监管政策时,他将只收集负面的证据,而忽视正面的证据。之所以存在金融机构“太大而不能破产”(Too Big to Fail)的现象,原因之一就在于监管者存在损失厌恶。当金融机构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时,监管者在关闭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时表现得比较果断,因为小型机构倒闭后造成的较小损失相对容易接受;而监管者不愿意看到大型机构倒闭时产生的较大损失,因此不能及时让它们破产,这就纵容了机构或市场的错误,最终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系统风险。

(三)羊群行为

当一群个人模仿其他人的决策时,就会产生羊群行为。通过羊群行为,个人基于社会压力,通过隐藏于人群中以获得安全感。

Bikhchandani,Hirshleifer and Welch(1992)提出了一种理性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如何导致泡沫产生的理论。Bikhchandani等人构造了一个个人基于他们自己的判断和其他人的行为作出决策的博弈模型。当市场中的个人观察到其他人采取的行动时,羊群行为可能会战胜理性个人的价值判断。这种“社会传染”(social contagion)可以用来描述房主、抵押贷款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持有人、市场监管者、评级机构等在泡沫经济发生时的种种狂热行为。

在美国的银行体系中,银行的绩效合约往往是以其他银行的相对绩效考核为参考依据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羊群行为(Rizzi,2008);基金经理关心他们的短期绩效、职业安全、报酬以及职业声誉等,将会导致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发生(Avgouleas,2009);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几年里,在“贷款、并证券化”模式下,金融机构的羊群行为发生了,造成金融机构在同一时间、同一领域投资太多。

羊群行为对金融机构造成的压力可以用摩根斯坦利的例子来说明。在它旧的管理团队的管理下,摩根斯坦利拒绝参与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造成它的业绩不如其他投资银行。因此,2005年,新的管理团队上任,发誓重新夺取与其同行相匹配的市场份额,然而事与愿违,摩根斯坦利在2008年遭受到了创纪录的损失。

当后悔和羊群行为两者相结合时,恐慌情形就会发生。危机发生时,整个社会均充满了悲观情绪,人们试图通过寻找坏的消息来证实自己的悲观看法。因此,为了实现后悔最小化,人们不甘落后地跟在羊群后面,进行恐慌性的抛售。这进

一步压低了价格,导致持续不断的恐慌性抛售,结果在2008年第4季度产生了负反馈循环(Rizzi,2008)。

与此同时,建立在相似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机制降低了金融市场与投资者行为的多样性,从而增强了“羊群效应”。不断透明的信息披露与相同的风险管理系统,导致了今天金融市场上的“羊群效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夏新斌、曾令华,2009)。

(四)群体思维

当个人与组织保持一致,不加批评地接受组织的行动时,群体思维就会发生。

专家往往倾向于群体思维。专家一般从其他专家那里获取有限的信息,因此他们往往会重复同样的论述。

就美国金融危机来说,投资者通过同样的咨询专家和模型(如评级机构给出的评分等)给出的投资建议作出投资决策。而咨询专家以他们的研究报告以及对投资者的调查为基础给出投资建议。一旦牛市的观念被牢固持有,牛市观念就会自我增强和接受。

2006年美国《商业周刊》的封面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包括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机构的风险官员都相信,尽管金融市场存在风险,但是金融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安全。这种安全的信念是基于复杂的风险模型和市场多样化而得出的。这种风险管理信念鼓励了金融机构增加风险投资,相信一切风险都在金融机构的掌控之下(Rizzi,2008)。

(五)过分外推倾向(Over-extrapolating Trends)

过分外推倾向在资产价格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人们喜欢听好的消息和新闻,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和财富在增长。因此,大多数人倾向于在经济繁荣的好时期爱听好的消息和新闻,不爱听坏的消息和新闻,而在经济萧条的艰难时期倾向于对好的消息和新闻视而不见,对坏消息则习以为常。这种过分外推倾向放大了经济活动的波动性(Ely,2009)。

(六)行为的顺周期性

在牛市中当住房价格上涨时,风险经理承担着较大的风险,而在熊市中住房价格下跌时,风险经理则只承担了较小的风险。当包含了盈利的风险时,人们不会太后悔,当面临资本损失的风险时,人们则会较为后悔。这种顺周期现象导致了投资者“高买低卖”(buy high and sell low)行为。

这说明了投资大师索罗斯所谓的“反射原理”(reflexivity principle)或“反馈原理”(feedback principle):市场影响心理,心理影响市场。正反馈是自我增强的,而负反馈则是自我纠正的。例如,在牛市中,投资者所拥有的

抵押担保品的价值将会增加,这增加了投资者获得廉价融资的机会,从而使投资者有可能获取更大的收益。

当不同个体的决策趋同时,羊群行为放大了信用周期效应。周期以信用扩张开始,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上涨,投资者争相购买资产以避免落后于人,同时以上升的资产价值作为抵押来申请更多的贷款。最终,当某一事件(如中央银行采取紧缩行动)发生时,资产价格开始下降。这会造成投资者损失,信用开始紧缩,市场流动性下降(Rizzi,2008)。

二、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美国金融危机有许多地方值得人们反思:

(一)增强信息的实质性披露,降低监管的顺周期性。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信息的充分披露并不能保证市场有效地运行。过多的信息经常会淹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阳光造成的失明”(刘东民,2009)。由于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无论市场的信息披露到何种程度,投资者往往只关注其中的部分信息。例如,由于代表性偏差,投资者往往过于关注近期的信息,在决策中对其赋予过高权重;由于确认偏差,投资者有意识地寻找支持或者有利于证实自身信念的各种信息,不再关注那些否定自身观念的信息。因此,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应该是推行“实质性披露”,不追求信息披露的数量,而是追求有质量的信息披露。

金融体系最迫切的监管变革就是,向公众提供有关金融机构在各种意义上破产的信息。这可以通过建立诸如“资本市场安全委员会”的独立调查机构或部门来实现。这种机构应该由具有奉献精神和经验的会计师、律师以及金融工程师等组成。在对各种金融机构破产案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使公众获取有用的知识,以避免将来这种破产命运的再次发生(Lo,A·W·,2008)。

金融创新产品设计过于复杂难懂,诸如次级贷款、CDO、CDS等概念只会产生更多的混淆和担忧。因此降低金融监管成本的另外一个有效办法就是,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应该建立在标准化的、简单的、令人容易理解的基础上。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由监管制度带来的顺周期性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批评。在经济繁荣期,资本监管的约束力自然弱化,导致银行放款增加,进一步推动了资产泡沫的形成;而在经济衰退阶段,资本监管的约束力自动强化,银行放款能力受到限制,从而加大经济衰退程度,并给经济恢复带来阻碍。监管的顺周期性反映了金融和经济系统中存在着正反馈机制,一方面,它反映了经济系统内在的特征;另一方面,现代金融监管制度(如资本充足率、公允价值会计标准、信用评级制度等)也显著扩大了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刘东民,2009)。

监管制度所表现出的顺周期性削弱了市场的自动稳定功能,因此,必须对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改革:(1)调整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监管框架,建立动态准备金制度,在经济上升阶段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而在经济衰退阶段则适当降低这一标准;(2)为了保持金融稳定,应修正现有的以VAR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方法,改进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以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的蔓延和传染(Hamilton,et al 2007);(3)监管部门应该对杠杆使用情况建立数量化的监督指标和约束机制,等等。

(二)应采取原则导向监管模式而非规则导向监管模式。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使金融监管者总是跟不上金融创新发展的步伐。因此,新的监管体系应该是适应性的,应该是原则导向的,而非规则导向的。

详细的描述性和禁止性规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套利机会,导致非合意的宏观经济后果。只要出现了新的规则,就会有律师、会计师和金融工程师等专业人员来寻求套利、规避监管的方法。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数量模型,使开发复杂的金融工具和交易变得越来越容易和便宜,从而成功地实现从现存规则中套利(Ely,2009)。

描述性和禁止性的管制规则,如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所面对的新巴塞尔协议的约束,只是粗略地反映了特定类型资产的信用和流动性风险。这种粗略性为监管套利打开了方便之门,“影子银行”的出现及其爆发式发展便是最著名的例证。

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是,既能够激励参与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又能够产生监管规则所期望的使所有参与者的总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因此,金融监管要适应创新和市场变化,不宜过分依赖具体规则的约束,而应采取更具灵活性的原则导向监管模式。

(三)不能忽视低概率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减少偏差对人们风险认识的影响。

由于一个事件的主观概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依赖于最近的经验,低频率事件(如公司倒闭或市场崩溃等)发生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低频率事件被严重忽略或者被认为根本不可能发生。当风险被低估时,这会导致不切实际的安全感。实际上,不可能事件很可能会发生,因为很多不可能事件已经发生过了。因此,时间越长,“黑天鹅”(Black Swan,指一旦发生就会有很大影响的非预期的稀有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Taleb,2007)。

行为金融理论证明了偏差如何对人们的风险认知(risk perception)产生影响,这种认知低估了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由于三个因素,使得认识和处理偏差变得复杂化。首先,由于激励不当(incentive misalignment)和群体思维,偏差能够在组织内自我强化;其次,人们一般会努力寻找能够证实他们观点正确的证实性信息,而不会重视与他们现

存观点不一致的信息;最后,偏差会导致不切实际的安全感,从而放松了警惕(Rizzi,2008)。

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是,不管低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如何的低,我们都不能忽视低概率事件,因为低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常常能够对一个机构、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生存构成威胁。

未来风险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前瞻性的动态管理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风险偏好包含着一个机构能够承受多大的损失,该损失经常由风险收益或潜在的评级下调所决定;通过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和压力测试,对金融机构面临的实际风险进行监测;当机构的风险面和机构的偏好发生错配时,应该及时予以校正。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20期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区别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爆发的原因 08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

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这次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相信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那么金融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对国际、国内的经济有什么影响?有有多大的影响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过度消费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其时,危机刚爆发时,很少有人预料到,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市场的这场疾患会迅速星火燎原;更想不到它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如此大的连锁反应。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所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美国的过度消费三个方面。 1、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2、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 仔细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发生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

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2011年05月财经视点 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文/张旭 摘 要:金融危机对于银行业的冲击力度不言而喻。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对美国银行体系造成的影响为例,得出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国银行体系;中国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3/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14-02 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质量和效益都有显著提高。2006年至2009年,我国平均每年的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13.5%,超过了G D P。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应该把发展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上,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第三,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的城乡差距、挖掘农村潜在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要因地制宜,实施“转型战略”、“扩张战略”和“升级战略”。“转型战略”指的是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农业发展道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扩张战略”为扩大农业发展规模与范围,建立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开发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村产业化。“升级战略”是指为了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物质支持和技术基础保障,贯彻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竞争实力。 (三)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城乡差距开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社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要调整城乡结构,减少城乡差距,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体制,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主要以“加快小城镇建设”来推动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发展。2009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2010年底,国务院又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进涌入城市生活居住,对于城市的基础设计与社会管理将会形成很大的挑战。 第一,小城市建设一定要以产业规划为重点,不仅要修路,盖房子,还要有利于农民实现就业。第二,要在当地资源的基础之上多发展一些龙头企业,将小城镇作为二、三产业的聚集地。第三,相关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对小城镇建设实施倾斜政策,市、县级人民政府要以镇为单位落实配套资金,建设形成适合居住与发展的小城镇基础设施。 结论:总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要促进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不仅应该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还要提速我国城市发展的步伐,来实现后危机时代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亚信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参考文献: [1]丁敬省.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8). [2]赵江超.经济发展转变与调整的战略思考[J].前进论坛,2011,(01). [3]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种子世界,2010,(12). 一、金融危机的发生 (一)金融危机定义 金融危机也称为金融风暴,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短时期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或土地的价格暴跌,商业企业银行业连续破产,国家经济严重恶化并伴随社会危机出现的恶性经济事件。金融危机按发生原因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等。但近些年来,随着金融产品融合性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危机的发生明显呈现出混合式的特点。 (二)金融危机特点 金融危机的特点是人们对经济预期的悲观程度不断加深,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货币出现大幅贬值,经济规模有较大幅度减少,往往伴随着大量企业倒闭,同时失业率不断攀升。当这些危机来临时,有时还会出现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不安。 (三)危机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以2008年9月由美国华尔街雷曼兄弟的倒闭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例展开下文分析。 此次金融危机主要源于美国的住房市场,并反映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空洞。而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新自由主义提倡市场自由,呼吁尽可能的减少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同时大力鼓励消费以转变经济滞胀局面。新自由主义推行之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经济停滞的状态,但是随着政府对于市场的放纵,美国经济社会的逐渐呈现出三大发展主流:一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盲目地鼓励超前消费;二是,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中产阶层的收入有所下降;三是,对金融部门的监管严重缺乏,诱导老百姓通过借贷消费,进入股市投机。 市场对于资金的过度需求,导致了利率随后走高,从而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造成直接影响。利率上升,贷款者的还款压力增加,对银行的违约开始出现,逐渐由小到大。由于次级贷款市场的运作来源于债款者所付的高额利息,一旦这些贷款者开始违约,那么资金链便会出现断裂,次级债 114 2011.05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2008 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 2008 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 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 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 10 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 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 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 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 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 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 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 1:20—30 甚至1:40—50。在过去的 5 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 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 40 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 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 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 还可将 CDS 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 33 万亿美元的 CDS 市场。 CDS 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 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 147 美元的天

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分析

金融危机后的美元霸权与美元走势 自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所谓的“牙买加体系”。由于在该体系中,美元扮演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因此该体系也被称为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的独特之处在于,尽管美元并未与任何实物资产挂钩(例如黄金或者商品篮),但其他国家依然对美元币值保持着高度信心,这或许是其他国家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规则能够维持较低的国内通胀率有信心。然而,正是因为美元的发行没有任何实物资产的约束,在牙买加体系中,周期性的美元超发、全球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就成为常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美元本位制有着密切的关联。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家,美国获得大量实体商品与资源的注入,通过经常账户赤字输出美元。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国家并未完全花掉出口收入,而是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将出口收入储存起来。这就导致外围国家持有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美国。换句话说,在第一重循环里,美国用美元换来实体商品与资源。在第二重循环里,美国用美元金融资产换回美元。以上双重循环意味着美国利用金融产品换回实体商品与资源,同时能够把美元数量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美国获得了征收铸币税以及避免恶性通胀的双重好处。 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导致美国净对外负债不断上升。一般而言,投资者对美国净对外负债与GDP之比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这比率超过一个阚值(例如100%),投资者将对美国偿还外债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拒绝继续对美国提供融资。因此美国不得不通过美元贬值来降低贸易赤字以及净对外负债规模。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经济学家们都对未来美国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忧心忡忡,认为未来的美元大幅贬值将引发全球国际收支危机。 除了鲁比尼这样的“末日博士”之外,很少有人能够想象,危机会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问题并没有出在美元贬值上,而是出在美国金融产品的质量上。随着房价下降与利率上升,建立在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基础上的若干衍生产品(例如MBS、CDO和CDS)的违约率上升、信用等级下调、市场价值瞬间蒸发。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不仅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而且拖垮了全球实体经济。美国政府出台的极其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尽管在稳定金融市场与提振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却给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埋下了若干不确定性。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政府的巨额开支造成财政赤字高居不下。2009财年的联邦财政赤字高达1.84万亿美元,约为GDP的12%。这远高于3000-4000亿美元的历史平均水平(约为GDP 的2-3%)。美国政府不得不通过大量增发国债来为财政赤字融资。问题在于,当东亚国家和石油出口国的出口收入下降导致外汇储备累积速度放慢,当美国居民投资者在次贷危机中损失了13万亿美元的金融财富,当美国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新追逐风险,美国国债市场可能出现持续的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意味着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未来可能显著下滑。美国国债的潜在风险,使其对外围国家的吸引力下降,这就意味着美元霸权的基础受到削弱。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由危机前的8000亿美元左右飙升至目前的2.2万亿美元左右。在负债方,增长最快的是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一旦美国金融市场回暖、实体经济反弹,而美联储出于维稳考虑而未能及时实施退出策略,那么这些银行准备金将在旦夕之间转变为广义货币和信贷,这意味着潜在的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难以避免。美元贬值的潜在风险,使得外围国家持有美元资产的动机下降,美元霸权的基础被进一步削弱。 为了维持美元霸权,美国政府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防止美元汇率大跌,从而永久性地损害外围投资者的信心。为了防止美元汇率大跌,美国政府就必须一方面及时实施退出策略,另一方面将经常账户赤字维持在可控范围内。目前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已经由2007年的6%以上下降到目前4%左右。推动经常账户赤字缩小的主要是美国居民储蓄率的上升,该指标已经由危机前的负值上升至目前的6%左右,并且可能继续上调。然而,一方面美国居民储蓄率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采取的政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一.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 含义: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类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世界,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关于对我国的影响大致如下: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我国已经截止到目前我国CP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 ,分别为10月4.0% ,11月2.4% ,而PPI为10月3.2% ,11月2% ,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9% ,11月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9%,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理论问题探讨

经济学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 理论问题探讨* 马红霞孙国华 提要|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是金融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有关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理论研究出现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紧密结合2007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特点,从 危机传染的内涵、传染原因和传染机制三个方面对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 价,旨在拓展我国危机传染理论以及干预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危机传染机制贸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 作者信息|马红霞,女,1965年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430072。 孙国华,男,1977年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430072。 *本文是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9BGJ015)“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与对 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R.Dornbusch,Y.C.Park&S.Claessens, Contagion:Understanding How It Spread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Vol.15,No.2,2000, pp.177 197. 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蔓延 进而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国际 传染性(contagion)再次令世人震惊。其实, 早在1926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 的学者米切尔(Mitchell)就撰文指出,金融危 机日益趋于国际化,既可能在各国同时爆发, 也可能以一种或几种方式从危机中心地带向 其他国家蔓延。但在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 危机之前,国际金融危机传染问题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接连 爆发了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 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 1998年亚洲 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1998 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 机、2007 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 危机。因此,这些金融危机在国家间的传染 机制理论问题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和 前沿课题。①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研究的目的 是说明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为什么以及如何传 染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该方面的研究内容主 要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原因、传染(或传 导)机制或渠道和传染程度的度量等。国外 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对较早,较为系统和深入,已经从宏观经济 传染机制深入到了微观金融传染机制层面。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才开始关注金融危 机的国际传染问题。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问 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危机传染

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_根源及其启示_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根源及其启示 —— —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程启智1,钟 伟2,王 忠3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具有复杂的过程、机制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学 术界对于本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解释。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较现有理论更好的研究本次危机的分析框架,并对危机进行了解释和反思。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图分类号: F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0)01-0070-04 收稿日期:2009-12-06 作者简介:程启智(1953-),湖北宜昌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政府管制;钟伟(1979-),广西桂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政府管制;王忠(1979-),湖北武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2010年1月(第1期,总第153期) Jan.,2010 (No.1,General No.153) 【经济新视野】 一、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和经济危机的过程、机制 (一)次贷危机的时代经济背景 2000年底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次年爆发了9· 11事件。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从当年联邦基 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周期。 此后经过13次降低利率,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 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同时次级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粉墨登场,充斥于经济体。资产泡沫不断累积,通胀压力陡增。 为了防止通胀,从2004年6月开始,到2006年6月间美联储连续17次调高利率水平,基金利率从1%调高到5.25%,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利率不断提高,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迅速增大,违约现象大量出现, 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贷款的违约率上升至13.3%。房屋价格随之走低,更进一步加大了违约率的上升。2007年2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 )也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亏损预警,并最终在4月2日宣告其破产。至此,这场次贷危机正式登场 (二)次贷危机的爆发:次贷证券化资产急剧贬值和全面的流动性短缺 美国房贷证券化资产如M BS (M 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担保债务凭证)的最终 投资者是保险公司 、养老金、投行、对冲基金等等。由于 房地产价格下跌,违约率上升,导致其证券化资产急剧贬值, 结果就是众多大机构投资者面临破产危险。此外,对危机推波助澜的还有被称之为结构投资机构 (SIV )的一种金融机构。SIV 是由大投资银行、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的投资机构。 其目的是持有M BS 和CDO 。但是SIV 不是用自己的钱,而是通过发行一种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 )来购买M BS 和CDO 。M BS 和CDO 债券的期限往往长达4~5年, 而从货币市场所融到的资金只能是短期资金,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 )的期限一般只有几个月。这就存在一个借短期债做长期投资的问题。 当货币市场流动性很强的时候, 不会出事。但是,2007年8月初市场突然间出现流动性短缺。于是SIV 求助于自己的资助者 (sponsors )大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这又导致银行间拆借市场的流动性短缺, 以及银行间拆借市场利息率的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之间的“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模式,学界称之为“伞形监管模式”。随着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高度混业经营的快速推进,这种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监管漏洞。虽然一直有加强监管的呼声,但美国依然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有其自我纠错机制,在危机爆发前对金融市场秉持着顺其自然的放纵态度。 第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大量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转移到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仅保留其中的高端高价环节,同时大力在美国本土发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昌忠泽(中央财经大学) 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金融危机过后,都会有一个痛定思痛、检讨和变革的过程。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其成因和教训的研究立即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金融脆弱性说(Wolf,2008)、金融创新过度说(Krugman,2007)、政府监管失败说(Henderson,2008;Beenstock,2009)、货币政策失误说(Butler,2009;Taylor,2009)、流动性不足说(Elul,2008)、全球经济失衡说(Astleyetal,2009),等等。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当前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各种解释,大多都没有充分意识到金融危机中人的行为因素所扮演的作用。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与人的行为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人们所提出的各种金融监管框架方案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忽视或低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 本文尝试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进行解释,并以此为基础,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反思。 一、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在讨论人的行为因素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现代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作出简短的比较分析。 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假设——有效市场假说(EMH),限制了现代金融理论的运用,因为结构性金融产品市场大多缺乏足够的流动性(Avgouleas,2009)。 EMH的几个关键假设是:(1)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2)市场价格反映了市场中所有可获得的信息;(3)市场是信息有效的(information efficient),交易成本非常低。 从现代数量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还包括:假设金融风险遵循高斯分布(从而忽视了“肥尾”的重要性);假设相关系数是常数(忽视了金融危机中相关系数的急剧变化);假设在最需要流动性的时候市场流动性遭到破坏。这些模型设定错误导致风险模型过多地集中于考察“正常”市场条件的影响,而忽视了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发生的“异常”市场条件的存在(Dowd,2009)。 这些问题揭示了一个奇特的悖论存在于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现代金融体系越复杂,它就可能越不可靠。系统越复杂,意味着犯错的可能性、不透明性增加,以及更依赖于假设,但是任何假设都可能会出错。

经济危机论文:谈凯恩斯主义下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应对方式与成因

谈凯恩斯主义下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应对方式与成因 1从凯恩斯主义浅析危机成因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不久,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作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熊彼特的"创造性的破坏"的理论的推崇者,认为自由竞争市场可以更好地促进竞争和经济增长,采取了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增加美国经济运行中的灵活性等措施。伴随着小布什的"居者有其屋"的计划,低收入者成为了房地产市场消费的"新宠",因此也就促成了次级贷款的大量发放进而导致了关于房地产次级贷款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产生,一层层的传导机制,只因买房者还不起房贷导致了次贷危机终于爆发。紧接着,一场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经济危机的产生难道不可避免吗?还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后知后觉?从目前学过的行情波动理论来看,这一次的经济萧条让人不得不联想到1929-1933年的美国的经济危机,那么不得不提及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言论,凯恩斯认为,在经济繁荣的后期,人们对资本品的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而随着资本品不断增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本边际效益递减,利率上升,当资本边际效率终于走向崩溃时,那么危机来临了,繁荣转入萧条,它很好地解释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由于生产过剩,资本边际效率低下,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消费不足和投资乏力最终产生了危机。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帮助就业,通过乘数效应最终使经济开始回升直至复苏。罗斯福新政很好地见证了这一点。那么,相对二三

十年代的经济危机,这一次的金融风暴,是异曲同工还是截然不同呢? 本人对此有以下看法: 第一,从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逻辑上看,大萧条与2008年金融危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即财富的两极分化与消费不足---超前消费与投机热潮---资产价格下降、泡沫破裂---通货紧缩、信用危机、债务危机、支付危机---更严重的消费不足---危机的不断蔓延。当然,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全球经济的高度一体化,使得本次金融危机来得更加迅猛和突然,其传播蔓延也较20世纪更加快速,更加广泛。 第二,从后续发展上看,2008年金融危机应该能避免出现"大萧条"的人间悲剧。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较之于大萧条时期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坍塌,这次金融危机虽然对美元本位制的现今国际货币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但还不至于使其崩溃;另一方面,各国吸取了20世纪大萧条的深刻教训,出现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合救市的局面,这一情况大大好于大萧条时期的"以邻为壑". 第三,失衡是两次危机成因最大的共性。财富的高度集中、产业结构的状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偏离和国际金融体系与世界经济格局的不相适宜,其共同属性就是:失衡。而大萧条和金融危机正是对严重失衡的自我修复,或者说调节机制。 回到之前的问题,这次经济危机是否可以避免,相信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且更倾向于不能。很显然,这是正确的,经济周期的循环是不可避免的,北大光华学院前院长张维迎曾对危机的特征作出

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贱卖、摩根斯坦利并购为标志的的“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发生了,并迅速席卷全球,波及范围广、冲击力度强、连锁反应快都是前所未见,是世界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法阵和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形成原因 1.1 次贷危机是导火索 美联储为了应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遏止美国经济的衰退,连续多年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形成了低成本的借贷环境,认为未来的房价只涨不跌,促使美国民众涌入房地产领域。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金融经济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金融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以房地产市场和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犹如空中楼阁,因次贷危机的发生而轰然倒塌。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金融危机,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1.2 美国过度消费和亚洲过度消费是实质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球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的状态:充裕的储蓄资金找不到与之匹配的投资项目。 1.3 国际货币体系缺失是前提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美国之外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石油输出国家和某些欧洲国家过度储蓄,这种区域消费和储蓄的不对称必须依赖一个因素才能实现,即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成为硬通货的代表,储蓄过度的国家和居民将美元作为财富长期积累。因此,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和上述国家的长期顺差可以通过美元的流动来平衡,美国长期用印刷货币来平衡全球实体经济中的非均衡,迟早要出问题。因

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摘要]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世界金融危机问题。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防止出现依附资本主义世界的现象。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努力使虚拟经济运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犹如海啸一般席卷了全球,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房地产的信贷危机发展到一般的信用危机,从投资银行的破产蔓延到商业银行的破产,从虚拟经济危机扩展到实体经济危机,从美国迅速地影响到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牵连。有人惊呼,这是继1 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面对着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全世界议论纷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中,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世界金融危机问题 现在,世界金融危机是一个热门话题,有关的文章很多,各种意见都有。然而大多数文章、尤其是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文章,往往停留在描述危机的种种表现上,即使谈到危机的原因也是找一些表面的、浅层次的、操作性的因素进行搪塞,诸如监管不力、贪婪成性、消费过度、金融衍生工具过多等等。他们不会也不愿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逻辑、思想方法来研究金融危机问题,甚至连语言也很少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他们是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者,分析问题跳不出西方经济学的框子,基本上跟着西方学者说话。这是由多年来我国一些学者迷信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所造成的。只有从西方经济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对金融危机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正确地吸取教训。 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世界金融危机问题。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次学术讨论会,会标是“《资本论》、《帝国主义论》与世界金融危机”,这就抓住了事情的本质。离开了《资本论》、《帝国主义论》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我们就看不到金融危机的本质及其根源。 有人提出,《资本论》讲的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的事情,今天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已经不适用了、过时了。毫无疑问,与19世纪相比,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资本论》揭示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使资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认识当今全球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这个词是源自西方,这个词诞生也不过几百年的时间,之前中国以及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上,这个词一直没有出现,而在西方在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特别是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开始逐渐代替人手工劳动的时候,经济危机出现了,大批的人失业,物价飞涨,生产停滞,企业破产,债务纠纷等等。看经济危机的原因,需要分析经济危机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这个时期与以前的时期有什么差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技术水平,组织形式,政权类型等等有什么不同。 经济危机的根源就在于工业社会(实体经济的多性)的发展之后,导致经济运行对虚拟经济越来越依赖的情况下,经济运行的权利主体还在西方的权力分散的基础之上情况下,就会出现经济危机,用马克思的话就是说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所以西方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之后,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加上虚拟经济层面的金融资本的出现,就出现了垄断金融资本。这些资本主导了美国经济的运行,其他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垄断金融资本来完成本国经济的整合与调整,协调经济的有序运行,这样在资本主义金融帝国主义阶段之后,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大大的减少了,这要感谢技术的进步导致的资本整合经济能力增强的结果。 经济活动是围绕着人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人的生活需要,以及分配和交换的公平性原则而展开的,只有经济活动符合公平原则,满足了提高人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情况下,经济运行才能持续,经济活动创造的是实物或者是服务西方社会在政府没有能力组织经济活动满足人民经济需要的情况下,贵族,商人等等大量通货的持有者组织一些经济活动,可是商人不具备国家政权的一个很重要的行政职能,因为国家的行政职能能够具备完成经济组织产品生产的功能,商人往往与政权结合,通过某些行政手段帮助其完成生产的组织活动。这样西方社会权力分散的结果,导致了在经济领域,私人资本的出现,私人资本不具备行政手段组织生产的职能,所以他们需要积累大量的通货来交换获得别人手中的资源,这样他才能通过获得的资源来组织生产,并把产品卖出去,获得更多的通货。这里就需要一个资源原始积累的问题,他们获得别的的资源往往也不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这就是马克思说的他们的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经济危机的根源一是:虚拟层面在人与人之间配制的不均衡。因为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大多数人都不是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而只是生产的某个环节,而且生产的产品也不是直接进入某些人的腰包,而是进入一个统一的交换平台—市场,每一个凭借自己在虚拟经济层面获得的通货来到市场上交换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通货通过产品交换又进入了资本家的腰包,经济得以运行的前提就是这个循环的资金流能够持续下去而不断裂,但是因为资本原始积累的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在财富的分配中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当过多的财富进入资本家腰包,而劳动者却获得很少的财富时,这样资金流在消费者购买产品完成资金回流这个环节就会发生断裂,经济危机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下,环节经济危机相对容易,因为资金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分配不均造成的,所以只要减少贫富差距,提高工人工资,扩大内需就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不过这需要资本家吐血。而且这种经济危机不容易对经济活动造成大的破坏,表现也可能仅仅就是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不高,社会产品生产减少,工人罢工,如果工人因为吃不上饭而罢工,这样的罢工是肯定会成功的,因为这种情况下罢工的激烈程度是很高的,资本家承受不了.另一种情况的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相对较大,就是虚拟经济层面的资金在经济的各个环节的投入不均衡造成的经济链的断裂,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危机对经济的打击是剧烈。例如众多的资本家为了赢得市场,在生产环节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大量的厂房,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