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焦裕禄事迹心得体会文档2篇(1)

学习焦裕禄事迹心得体会文档2篇(1)

学习焦裕禄事迹心得体会文档2篇Learning the deeds of Jiao Yulu

编订:JinTai College

学习焦裕禄事迹心得体会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学习焦裕禄事迹心得体会文档

2、篇章2:《焦裕禄事迹图片展》观后感文档

篇章1:学习焦裕禄事迹心得体会文档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焦裕禄精神在兰考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他的求实作风为后人树立了典范。“求实”是焦裕禄为人、为官、做事风格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xx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把焦裕禄的求实作风概括为“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把焦裕禄的奋斗精神概括为“敢

教日月换青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为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做人做事、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提供了参照和遵循。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半个多世纪前,为改变兰

考面貌,焦裕禄抽调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

“三害”调查队,带领兰考干部群众跑遍全县,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他用脚亲自去掂一掂兰考“三害”的分量到底有多大,寻求治理天灾的科学方法。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教育广大干部“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正是凭借这股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兰考人民找到种植泡桐等治理水沙碱“三害”的良策,从此走上根本改变兰考和兰考人民命运的新路。

1963年,为查风口,焦裕禄来到东坝头乡的张庄。当时,这里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那时候风大啊,沙土堆的坟头禁不住刮,我奶奶的棺材都露出来了。”5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用翻淤压沙来护坟的村民魏夺彬的儿子魏振中,依稀记得那时的荒凉景象。

就在焦裕禄为寻找治沙良方而日夜难眠时,在下马台偶

遇了正为父母上坟的农民魏夺彬。见魏夺彬从远处抬来淤泥封在坟头上,焦裕禄若有所思地问:“有用吗?”“有。你看,

封上一层淤泥,沙土就被压住了,再也翻不起来。”听了魏夺彬的法子,焦裕禄像是发现了法宝,他兴奋地说:“一个人一早上封一个坟,我们用人民公社的力量,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几万人,干一年、两年、三年,大人小孩齐上阵,大筐小筐往上端,担的担、挑的挑、抬的抬,凡是有淤土的地方,都采用淤泥盖沙的办法把沙丘封住,再栽上树、种上草,骇人听闻的沙丘岂不就变成了良田?”

谁也没有料到,魏夺彬的举动和这句话,竟给了焦裕禄

那么大的启发,以致最后形成了“贴膏药扎针”的一整套做法,成为兰考人民对抗风沙的不朽武器。焦裕禄还从群众实践中总结出了3条治沙经验: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

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3管齐下,根治风沙的危害。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焦裕禄经常这么说。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焦裕禄一直这么做。如今的东坝头乡,林田阡陌,绿草如茵,一座焦裕禄半身塑像,巍然挺立。魏夺彬为母亲固封胶泥的坟墓处,如今只有一座焦林纪念馆和一片郁郁葱葱的槐树林,还在述说着当年风沙弥漫的景况和人们艰难治沙

的场景,成为焦裕禄干部学院一处现场教学点,讲述着焦裕禄在群众中寻求到治沙办法的故事。

“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扛着”

1962年冬,焦裕禄怀着改变灾区面貌的雄心壮志,到了

兰考。正如穆青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描述的那样: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苦难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

寒风中抖动。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内

涝淹坏了30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面对重重困难,焦裕禄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

除了实事求是,凡事探求就里,面对兰考严峻灾情的考验,焦裕禄还有着一股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气魄。

为了救助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干部和群众,焦裕禄作出了

一个决定:派人到外地去购买议价粮。但是在当时,国家的粮食统购统销是条红线。面对可能面临的政治处分,焦裕禄斩钉截铁地说:“救命要紧,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扛着。”

“其实他心里很明白,当时这么做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

做赌注的,但是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他早已经把个人的风险置之度外。最后经过县委常委会讨论后认为,代食品和副食品是不受粮食统购统销政策限制的,县里可以买这些救济群众。”曾在兰考县总工会工作过的李国庆回忆说。就这样,焦裕禄让县供销社组织了148个人的采购队伍、十几辆大卡车,走了8

个省,采购了粉条、苜蓿片、红薯干、蚕豆等副食品30多万

公斤,将全县的干部群众从饥饿和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1963年3月,在一次县委会上研究造林问题时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把树种到沙丘上、风口上,防风固沙;有人主张

种到大路旁,绿化环境。焦裕禄总结时说:“两种意见都有道理,都应当实现,但有个步骤问题。我的意见是‘先顾吃饭,后顾好看’。”大家觉得这个总结全面周到,主次分明,扼要生动,争论双方都愉快地接受了焦裕禄的意见。

“焦书记是个有脾气的人,敢作敢当,每件事都能让人

心服口服,这样的事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李国庆老人言语中充满无限感慨。

兰考人都说,焦书记虽然在兰考只待了475天,但他却

给兰考找到了根治“三害”的方法和路子,给兰考人留下了一股精气神儿!

如今,“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这一宝贵的精神

财富,已转化为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强大力量,推动着兰考跨越发展。当年内涝盐碱严重的三义寨乡南马庄村,如今成了“荷塘绕村转,螃蟹荷下生”的中原“小江南”;含

金量与日俱增的泡桐树不仅改变了兰考的生态环境,也给兰考人带来了商机,成为80余万兰考人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昔日风沙肆虐的黄河滩地上盖起了一座座生态蔬菜大棚,初夏时节结出了一个个圆滚甘甜的绿皮西瓜……兰考人的日子,正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愈发甜蜜。

篇章2:《焦裕禄事迹图片展》观后感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

回目录】

——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当人民满意教师

焦裕禄精神是我党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一面伟大

旗帜,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认真看了《焦裕禄精神图片展》后,对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敬佩不已,更加明确了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明确人生追求的崇高境界,把握忠诚、爱民的本质,真抓实干、求实创新,把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争创一流业绩,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

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

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

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

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

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

学习焦裕禄精神,最重要的是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做好

教育教学工作。

一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加深对焦裕禄精

神的理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

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理论水平。在学校的管理中,要心中装着全体师生,转变工作作风,自觉践行好干部的标准,不断增强和提升服务师生的意识。经常反思,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求真务实,努力把学校素质教育做实做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工作争先创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路子;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我校的课改工作,正处在学习“24字模式”的关键阶段,部分老师对小组评价这块有畏难情绪,感觉费时费力,收效还不够明显。这时学校领导加大了教研力度,奋力克服难关,带头上好示范课,从而引领全体教师把课改深入进行下去。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