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后的专科护理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后的专科护理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后的专科护理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后的专科护理

1.急救原则在;就地抢救,分秒必争。

1)发现心脏骤停,立即胸前区叩击1-2次,如心脏搏动未恢复,则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mim.

2)通畅气道,取出义齿,迅速清除口、咽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导管或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

3)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物。

4)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意识、瞳孔、体温、呼吸、心律、血

压、肢体末梢循环、尿量等变化,发现病情恶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必要时给予除颤或体外起搏。

3.低温疗法可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

减轻或预防脑水肿,以头部降温(冰帽、冰槽)为主,保持肛温在32℃左右为宜(注意防止冻伤);若降温过程中出现寒战或体温下降困难者可加用冬眠药物,降温维持到病人一般情况稳定、脑皮质功能恢复时再逐渐复温(即听觉恢复,四肢活动协调等)。4.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协助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腔

分泌物;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5.心脏复苏成功后,应积极查找病因,加强病因治疗。

急救心肺复苏三阶段

急救心肺复苏流程 心肺复苏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生命支持阶段(Basic Life Support,BLS),指施救者在院前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为患者进行抢救;第二阶段是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CLS)是指患者从现场转入医院或者急救车,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由医务人员接手后进行的生命支持。病人的自主循环恢复后进入心肺复苏的第三个阶段,后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主要是脑复苏,和脏器功能支持的后续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本生命支持阶段(BBLS)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 初步的CPR按DRCAB进行。 D(dangerous 检查现场是否安全在发现伤员后应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 R 检查伤员情况在安全的场地,应先检查伤员是否丧失意识、自主呼吸、心跳。检查意识的方法:轻拍重呼,轻拍伤员肩膀,大声呼喊伤员。检查呼吸方法:一听二看三感觉,将一只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伤员是否有呼吸声音,看伤员胸廓有无起伏,感觉脸颊附近是否有空气流动。检查心跳方法:检查颈动脉的搏动,颈动脉在喉结下两公分处。 C (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按压伤员胸骨下1/2处。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急救员应跪在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10-25T14:48:16.0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作者:罗春梅[导读] 心肺复苏主要是对各类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进行急救和护理的过程,通过心肺复苏可以防止心脏骤停患者发生死亡。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临床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40例心脏骤停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与护理,总结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40例心脏骤停的患者,有25例死亡、8例成功、7例存活;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时,复苏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结论:由于心脏骤停患者极其容易发生死亡,因此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与护理,保证患者获得及时的救治,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临床急救;护理 心肺复苏主要是对各类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进行急救和护理的过程,通过心肺复苏可以防止心脏骤停患者发生死亡。在患者复苏以后,还要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应处理,防止患者发生并发症。本文以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4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临床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研究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的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40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8岁,平均年龄为(51 3.26)岁;20例患者为冠心病、3例患者为风湿性的心脏病、13例患者为脑卒中、44例患者为电击伤。 1.2心脏骤停诊断 第一,突然丧失意识,双侧的瞳孔散打且固定;第二,大动脉的搏动出现消失;第三,呼吸骤停;第四,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直线或是心室颤动。 1.3复苏时机与方法 (1)在10秒以内做出相应判断以后,及时进行心肺的复苏,每分钟按压频率需要超过100次,深度在4-5厘米之间,然后对胸骨的中下部进行按压,放松和按压比例是1:1,在必要时需要行气管插管,再连接上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呼吸和按压比例为2:30。(2)心肺复苏的时间。在40例患者中,复苏时间在5分钟以内的患者有9例、复苏时间在6-10分钟之间的患者有14例、复苏时间超过10分钟的患者有17例。如果患者出现室颤情况需要及时除颤,同时和心肺复苏进行交替。首次注射1毫克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后按照患者并且对剂量进行调整。患者心肺复苏结束并且恢复自主呼吸与自主心律以后,转到重症的监护病房,予以进一步护理与治疗。 1.4心肺复苏的成功特点 自主心律完全恢复;患者的面色渐渐红润;出现自主的呼吸;患者瞳孔从大变小;心音与大动脉搏动渐渐恢复,并且收缩压超过60 mm Hg,1mm Hg等于01.33 kPa。 1.5护理方式 1.5.1瞳孔和神智意识的观察 在心肺复苏以后,脑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心跳骤停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属于当前的一个难点与重点。因此,一旦心肺复苏以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对光反应、神志与瞳孔大小等,一些脑缺氧引发昏迷的患者,需要及时使用脑复苏措施,避免延误复苏时机。 1.5.2准确评估病情状况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体征、疾病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全方位检查,重点查看其肢体活动性、意识形态以及瞳孔状况等,同时对患者呼吸指数、血压指数、脉搏指数以及心率指数等进行监测,结合观察指标评估患者病情,再选定适用药品。 1.5.3呼吸干预及对症处理 第一,将患者转换成平卧体位,于其背部放置一块硬板,使患者皮带以及衣领保持松弛状态,确保其头部呈现出侧偏状,并充分清除机体口腔组织中的分泌物成分,避免误吸。第二,如果患者戴有义齿,还需将其义齿取出,再展开吸氧程序。第三,给予患者创建两条静脉通道,予以静滴250.0ml甘露醇+静注20.0mg呋塞米,确保机体颅内压指数维持常规水平。第四,如果患者血压指数出现异常,还需应用降血压类药品,在有效控制给药速率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避光。 1.5.4转运干预 第一,对患者进行转运时,需对其病情状况进行追踪观察,并对患者血糖指数以及瞳孔状况进行测定,确保机体呼吸道的通畅性。第二,对患者用药速率进行严密监测与控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调整给药速率,避免用药过快。第三,嘱咐司机保持车速的同时,需严格控制行车平稳性,防止过于颠簸加重患者病情。第四,加强与急诊科接诊医师的密切沟通,详细介绍患者状况与表现,并告知其救护车行驶方位,嘱咐医师做好各项交接准备,以提升急救工作有效性。 2.结果 2.1基本情况 40例心脏骤停的患者,有25例死亡、8例成功、7例存活。 2.2心肺复苏术开始时间和复苏的结果 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时,复苏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见表1。表1 心肺复苏术开始时间和复苏的结果(n) 3.讨论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拟急救情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诊模拟情景 1. 接诊环节。 病人家属按床头铃呼叫护士,护士及时到达病房,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摆正患者体位,解开患者衣领,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工作,轮流为患者胸外按压。同时绑上袖带,吸氧、上心电监护。 值班医生为患者查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心电监护显示:患者无呼吸、无心跳、无血压,考虑心脏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开辟静脉通道,给肾上腺素1mg 静推,必要时5-10 分钟重复一次。同时急查心电图。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请ICU、心内科医师会诊。 2.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处理。 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发病心脏骤停前有无诱因,既往有无心脏病、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苍白,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程度,有无震颤、心包摩擦音;心脏的左右浊音界;心脏的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目前患者病情危急,况且年岁已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措施,在救治过程中仍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死亡。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ICU治疗,救治更加方便。由于本院医疗技术和技术力量与上级医院有一定差距,您与其他亲戚商量,可以往大医院转院治疗,我们会积极陪护,但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如留院治疗,我们会积极治疗,现已告知上述风险,如果没有问题,请在病危通知单签字。 对病人处理: 1. 吸氧2.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体温、心律、血压、脉搏3. 开辟第二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脑水肿与缺氧、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治肾衰竭及预防感染。 护士核对值班医生医嘱,重复确认,执行医嘱。 值班医师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3. 会诊与处理。 ICU心内科医师5分钟到达病房。 心内科医师:继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与予以治疗。 ICU医师:患者病情危急,转入ICU进一步观察治疗。

第3部分 心肺复苏考题知识

第三部分心肺复苏考题 一、选择题 1.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80-100次/分;(B)100次/分;(C)120次/分;(D)60-80次/分 2.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 (A)30:2;(B)15:2;(C)30:1;(D)15:1 3.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C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2-3 cm;(C)4-5 cm;(D)6-7cm 5.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A (A)500-600ml;(B)600-700ml;(C)400-500ml;(D)800-1000ml 6. 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 (A)超过1秒;(B)小于1秒;(C)与呼气时间等同;(D)快速用力吹气 7.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B (A)6-8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12-15次/分 8.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D (A)5分钟;(B)3分钟;(C)10分钟;(D)2分钟 9.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200J;(B)300J;(C)360J;(D)150J 10.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100J;(B)100-150J;(C)150-200J;(D)300J 11. 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B)双手推举下颌法;(D)托颏法;(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 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 (A)1次;(B)3次;(C)2次;(D)4次 13.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D)电-机械分离 14. 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D (A)胸外按压;(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静脉推注胺碘酮;(D)立即除颤 15. 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A (A)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B)呼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C)马上寻找自动除颤仪;(D)先开始生命体征评估,再进行心肺复苏 16.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B (A)心前区叩击;(B)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D)先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再除颤 17. 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A (A)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B)行12导心电图检查;(C)建立深静脉通道;(D)准备电除颤 18. 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后应:B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9. 成人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用法为:A (A)1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B)1mg-3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

心肺复苏抢救医护配合及人员分工

心肺复苏抢救医护配合及人员分工 护士A: 1、当病人送入抢救室时,首先判断(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床边呼救或叫旁人呼救,使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 2、当病人平卧后,立即松开病人紧身衣裤,迅速行胸外心脏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即剑突上两横指)②按压深度:成人4~5cm,儿童3~4cm,婴儿1.3~2.5cm③按压频率:100次/分④按压与呼吸频率:30:2。(医生A、医生B、护士B进入抢救室) 3、由B医生接替按压后,推抢救车于床尾,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根据医嘱使用复苏药物(严格查对,复述2次,保留安瓿,记录用药)。 4、抢救完成后,同B护士一起核对空安瓿。完成抢救登记,和医生一起,携带急救物品和药品,护送病人至病房。 护士B: 1、将气管插管盘、呼吸气囊、吸痰盘放至床头治疗车或床头柜上。 2、使用简易呼吸器行面罩球囊控制呼吸(给氧12~15L/min,可使氧浓度达40~60%,与气管插管同样有效),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 3、连接吸引器、打开呼吸机,调节呼吸机参数,检测,连接呼吸机。 4、使用除颤起搏监护仪:了解心跳骤停类型,准备除颤和起搏用物。 5、准备冰帽,行头部降温,留置导尿,观察尿量。 6、保持呼吸道通畅。 7、维持抢救秩序。 8、抢救完毕,终末处理,补充急救物品及药品,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医生A: 1、再次判断病情,下抢救医嘱。 2、使用除颤、起搏仪了解心脏骤停类型根据病情给予除颤、起搏等处理。 3、气管插管。 4、医生A和医生B交替行胸外按压。 5、观察复苏效果。 医生B: 1、接替护士A胸外心脏按压。 2、做好用药、各项抢救措施及病人病情变化记录。

急救知识-心肺复苏

---------------------------------------------------------------最新资料推荐------------------------------------------------------ 急救知识-心肺复苏 (二)心肺复苏 1.什么是心肺复苏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作的抢救治疗叫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 2.心肺复苏的对象主要是意外事件中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病人,而非心肺功能衰竭或绝症终期病患。 在溺水、车祸、雷击、触电、毒气、药物中毒、摔伤等事件中只要患者或伤者一停止呼吸、心跳,就应在第一时间抢救(最好在4 分钟以内开始)。 3.心肺复苏的目的并不是以病人的现场急救苏醒为唯一成败目标,主要目的在于使病人的脑细胞因有氧持续供应而不致坏死。 4.心肺复苏急救步骤(1)看到病人,先检查意识(拍肩、查问怎么了)。 注意在判断病人意识过程中,拍摇肩部下手不要太重,以免造成病人有骨折而加重病情。 掐人中穴的时间不要太长。 判断病人意识的时间不能超过 5秒钟,以免延误救助时 1 / 5

间。 (2)确定病人没有意识,赶快寻求后续支持(喊救命啊,请别人帮忙打电话 120,呼叫救护车)。 (3)调整病人体位。 使病人平躺于硬地上。 (4)畅通呼吸道(一手掌下压病人前额,另一手拇指与食指成手枪形抬下巴)。 (5)看、听、感有无呼吸。 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以耳朵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以脸颊感觉有无出气。 (6)检查病人脉搏。 用食指及中指找到病人颈部中央位置喉咙处,沿着一侧下滑1.5~2 厘米处,微压来感觉病人是否有脉搏。 (7)若无脉搏,则需开展胸外按压。 5.胸外按压操作步骤正确的胸外按压位置: 由病人的胸部(近施救者侧),找寻肋骨下缘,沿肋骨缘向上滑动,至肋骨与胸骨交汇的胸窝处,即为按压位置。 将中指置于心窝处,食指紧靠中指,置于胸骨上定位。 将另一掌的掌根紧靠在已定位的食指旁,使掌根的位置正好放在胸骨的中线上。 掌根放好位置后,另一手重叠于其上。 将两手的手指互扣或跷起,以免压迫肋骨造成骨折。

实验一:心肺复苏

第一部分急救护理实验 实验一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项目背景】 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也是急救人员必备的急救医疗措施之一,因此,心肺复苏术是急救护理实验的重要部分。心肺复苏术是无数医学专家经过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发展而来,本节的知识主要是来源于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本实验课围绕一位在医院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60岁男性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展开,进一步学习现场心肺复苏和院内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 【理论知识简介】 心肺复苏 1.定义: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 2.分期: (1)基本生命支持期(BLS期):basic life support 紧急供氧期主要是向全身重要器官提供氧气使机体耐受死亡的时间延长。首先应判断患者是否心搏骤停,根据《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指出非专业人士可不用扪及大动脉的搏动,一旦意识丧失即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以下4个步骤: A: Airway 开放气道患者一旦意识丧失,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极易使咽喉阻塞,造成舌后坠。通过仰头抬颏法或托下颌法可使气道开放,托下颌法由于较费力且有一定技术难度,所以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推荐采用仰头抬颏法,怀疑有颈部损伤或已有颈部损伤的患者应采用托下颌法。气道开放是心肺复苏得以有效进行的基础,在开放气道前应该注意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保证气道通畅。 B: Breathing 呼吸支持呼吸支持是通过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借外力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出肺部,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排出,在进行呼吸支持前先判断患者是否呼吸停止,常用的呼吸支持的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图

枣庄市立医院成人CPR急救操作流程 (院一医两护)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术由医护人员(医生、护士A和护士B)完成。 一、病例设计 护士A巡视病房时发现某病房一位50岁男性患者躺在病床上,呼之不应,医护人员立即赶到患者身边,立即实施现场医疗急救。 二、物品准备 1、模拟人1具; 2、抢救车1辆(有手套、球囊面罩、输液用具及相关药品等) 三、操作流程 (一)识别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第1步—评估环境:护士A巡视上下左右四个点,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然后作看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 第2步—检查意识:护士A到达患者身边,检查意识:轻拍双肩,重呼双耳:“喂,你怎么了?喂,你怎么了?”患者无反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无起伏,口述“患者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 第3步—启动BLS:护士A立即让病人家属或手机通知医生、护士B抓紧时间来抢救,拿面罩-球囊、推抢救车!同时立即拨打,请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科协助抢救!(中午和夜间拨打院值班88020、88021)。 第4步—检查循环:护士A俯身,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右侧的颈动脉搏动,规计数“一千零一……一千零七”,判断时间应控制在5到10秒钟,护士A发现患者没有颈动脉搏动,口述“无呼吸、无大动脉搏动,立即开始心肺复。”

第5步—解开衣服,摆放体位:护士A立即将床往外拉开适当距离,去枕、解开上衣、松开裤带,充分暴露胸部;置于硬板床,呈标准仰卧位,理顺身体,必要时垫按压背板(口述即可)。与此同时,医生、护士B推抢救车到达床旁(抢救车放置在床旁左下方),护士B撤掉床头,装配好球囊面罩并接通氧气,站在患者的头顶部,告诉医生“我已到位!” (二)及时高质量心肺复 第6步—建立循环:医生立即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站在右侧,定位于剑突上两横指或两乳头连线中点,仅用左手掌根与患者皮肤接触,右手放在左手手背上,双手同向重叠并十指交叉相扣;只用掌根部与患者皮肤接触,左手五指翘起离开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用上半身的重量下压(要求双臂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同时下达口头医嘱:“检查清理口腔”;“开放气道、保持畅通”;“建立静脉通道、500ml生理盐水静滴、肾上腺素1mg静推”“固定面罩”;“球囊通气两次!”(具体要求:医生逐一下达上述口头医嘱,护士完成后医生方可下达另一个医嘱,护士完成后要复述一遍医嘱,并做相应操作)。 注意:医生边按压边计数,争取第一轮30次胸外按压结束同时护士能执行完成上述前两个医嘱。 (三)开放气道 第7步—开放气道:护士B站在患者头顶部,逐一执行医生下达

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

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救护理 多种危重病及意外造成的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本措施。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思维敏捷,有迅速的应急能力,观察病情有预见性,并在复苏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准确的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才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近年来,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复苏后仍需做大量细致的护理监测工作[1,2]。 1 迅速评估判断 要对心脏呼吸骤停者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常用一摸二视三听法,即摸颈动脉有无搏动,看胸部有无呼吸运动,听有无心音。对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者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 年提出,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做出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即使患者有偶然的喘息,救助人员也应怀疑心脏骤停,应开始心肺复苏[3]。 2 抢救用物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准备好气管导管、喉镜、金属导芯、舌钳、

牙垫、吸痰管、导尿包,同时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囊、除颤监护仪、氧气装置、吸引器、急救药品、呼吸机、冰帽或冰块等。 3 畅通气道 心脏呼吸骤停后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决定复苏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如能在心脏骤停后5min 内开始心肺复苏,生存率可达47.9%[4]。故一旦发现患者心脏呼吸骤停,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地板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去掉义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用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观察胸部起伏情况,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继以呼吸机支持呼吸。因心脏骤停后呼吸也立即停止,在心脏复苏的同时还要重视呼吸复苏。 4 选择给药途径 4.1 静脉给药在 CPR中给药途径有静脉用药和气管用药。静脉用药安全、方便、起效快,目前优选上腔静脉系统[5]。首先为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其次为肘关节或以上静脉,不宜使用手背、足背静脉。特殊情况时,如上肢受伤或烧伤选择下肢静脉,应抬高给药肢体,有利药物的快速回流。为了控制某些药物的输注速度或配伍禁忌,最好建立 2 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4.2 气管内给药气管内给药在无合适静脉通道时选用是明智的,用量是静脉给药的2~2.5倍[6],常用药物为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需将药物稀释到 10 ml,由气管导管注入立即接呼吸囊或呼吸机,注射后至少3 次过度换气以利于药物弥散,使药物尽快

关于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护理

关于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护理 心肺复苏后,患者心脏虽已恢复跳动,但心脏停止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尚未消失。由于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缺氧和代谢紊乱,抢救过程中挤压心脏,心内注射药物等引起机械损伤,心跳复苏后往往出现脑水肿、酸中毒、心律失常、低血压、肾功能衰竭以及感染等问题,甚至再次心跳停止,随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心肺复苏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复苏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是保证患者顺利渡过难关,早日康复的关键。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3岁,民工,既往因患预激综合征在当地医院治疗,用药不详,出院后即从事建筑部门体力劳动,入院前在工作中感觉周身不适,停止工作10 min后突然跌倒,意识丧失,面色紫绀,急诊来本院救治。体格检查:意识不清,呼吸停止,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到,双侧瞳孔等大散至边缘(8mm),对光反射消失,双眼球固定于正中,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四肢冰冷,心电图示:心室颤动。 2 心肺复苏 ①人工循环的建立及时有效的胸外心脏挤压,这是心肺复苏的关键,当诊 断患者为心脏骤停后,立即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头、颈、躯干在一条轴线上,无扭曲,进行胸外按压,频率≥100次/min,胸骨下陷5 cm,按压后心电图示心室颤动。 ②人工呼吸心脏挤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直至患者自主循环、呼吸建立。 ③恢复自主节律,药物入院后立即打开静脉通道两条,给予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碳酸氢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电击除颤:在给患者使用药物来提高心脏兴奋性消除室颤的同时还采用了电除颤。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第四次除颤后可听到心音,出现自主呼吸,呼吸9次/min,瞳孔缩小到6 mm,可触到大动脉搏动。 3 复苏后的护理 ①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建立抢救特护记录。及时补充备齐抢救用品和药物。如抽吸器、氧气、开口器、舌钳等。②观察血压及周围循环情况。并使血压维持在有效循环水平。一般不得低于80/50 mm Hg。③观察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是否规律,肢端及口唇有无发绀和缺氧现象。保持输氧管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予以呼吸兴奋剂。④观察心率、心律,心率过速或心律不齐均为病情变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1首先护士应独立或配合医师快速准确进行“ABC"步骤心肺复苏,即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 2 尽快建立心电监护与静脉通路、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复苏时首选取正中静脉,距心脏较近,可输入大量得液体。。中心静脉可取股静脉,虽距心脏较远,但复苏抢救工作可以不必间断,并发症也较少。 3 对于发生室颤得患者应实施有效得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复苏给药途径应首选静脉给药,其次选择气管给药,遵医嘱准确快速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 5 建立抢救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抢救用药、抢救措施、病情变化、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等。 6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潮红、多汗与二氧化碳潴留而致酸中毒得症状,并及时采取医治措施。 7维持循环系统得稳定,复苏后心律不稳定,应予心电监护。同时注意观察脉搏、心率、血压、末梢循环(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甲得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等)及尿量、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呼吸道湿化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应用人工呼吸机患者应注意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等)得监测与记录,吸入气体得湿化,观察有无人工气道阻塞、管路衔接松脱,皮下气肿、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现象。 9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部感染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得发生。 10 保证足够得热量,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11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1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终止继续接触毒物。 2 吸入性中毒,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给予吸氧与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接触性中毒,应迅速脱去患者得一切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污染部位。4洗胃,为减少毒物得继续吸收,神志清醒得病人,可采取口服催吐洗胃。昏迷患者以及服用大量药物者必须尽快采用洗胃管洗胃,一般在服用药物后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如果服用药物量比较大,或药物体内吸收较慢,即使时间超过6小时,洗胃对于服药得多数病人也就是非常必要得。 5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及类型、脉率、血压、瞳孔、尿量等变化并记录、详细记录出入液量。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 7 生活护理,急性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昏迷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应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口腔粘膜得变化、 8饮食护理,病情许可时,尽量鼓励病人进食,少食多餐,急性中毒病人得饮食应给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得无渣饮食,腐蚀性毒物中毒者应早期给予乳类等流食、应保证患者足够得营养供应,必要时给予鼻饲营养或静脉营养。

2017年心肺复苏培训方案

“心肺复苏”培训计划与考核方案为做好我院“心肺复苏”培训与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水平,强化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强化全院医务人员2015年版心肺复苏指南理论知识,人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技术。在全院营造“人人学急救,个个会急救”的良好氛围,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训对象:全院医务人员。(不含护理人员) 三、培训师资:***为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选一名带教老师为组员配合副组长开展培训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工作 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培训课件、考核试题、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等,准备培训和考核所需物资。 (二)培训方法: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 1、理论培训:采用医(技)师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下发培训课件、考核试题及心肺复苏操作视频等科室组织培训考核。 2、实践技能培训: (1)培训分组:分为临床组、医技组、药房组。 (2)培训内容:双人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流程。

(3)培训安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时间安排,各科室科主任根据培训安排,提前做好人员安排,按要求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三)、考核办法 1、理论考核:理论培训结束后,即时发放试卷进行理论考核。考试后专人负责收卷、阅卷及成绩统计。 2、技能考核:技能培训全部结束后,按照培训分组情况,分三组进行考核,每人每年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心肺复苏技能操作。由医务科、及考核教师依据“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公平、客观地逐项评分。(四)考核结果认定 1、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各为100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85 分则视为考核合格。 2、考核不合格者在考核周期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合格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合格,补考仍不合格者则视作本考核周期内业务考核不合格。 3、无正当理由擅自不参加考核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不合格。 4、考核结果直接与医师定期考核中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挂钩。 五、考核管理 1、考核工作结束后,由科教科通过院内平台通报考核结果。 2、科教科负责将考试结果如实录入医师个人医疗档案,作为职称晋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英文翻译 (2) 正文 (3) 一、心肺复的苏概 (3) 二、发病原因 (3) 三、疾病分类 (3) 四、临床表现 (4) 五、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7) 七、临床资料 (8) 八、病情观察及护理 (8) 九、讨论 (10) 参考文献 (10)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内容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心肺复苏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的探讨,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 方法: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一组病例的分析得出相关的护理方法。 结论:加强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保证心肺复苏最终成功很重要。 【关键词】?心肺复苏 【Abstract】 Objective:In this crticle,through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and nursing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can better promote the nursing work.

Method:The basis of practical nurses work and refer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s of a group of related nursing mrthods. Conclusion:To streenghen the observation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 (CRP),nurs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 final success. 【Key words】CRP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一、心肺复苏的概念 (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二、发病原因 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三、疾病分类 心搏骤停时,心脏虽然丧失了有效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根据心电图特征及心脏活动情况心搏骤停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精编版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 情观察及护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英文翻译 (2) 正文 (3) 一、心肺复的苏概 (3) 二、发病原因 (3) 三、疾病分类 (3) 四、临床表现 (4) 五、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7) 七、临床资料 (8) 八、病情观察及护理 (8) 九、讨论 (10) 参考文献 (10)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内容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心肺复苏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的探讨,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 方法: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一组病例的分析得出相关的护理方法。 结论:加强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保证心肺复苏最终成功很重要。 【关键词】心肺复苏 【Abstract】 Objective:In this crticle,through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and nursing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can better promote the nursing work. Method:The basis of practical nurses work and refer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s of a group of related nursing mrthods. Conclusion:To streenghen the observation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 (CRP),nurs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 final success. 【Key words】CRP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一、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急救知识竞赛题

急救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仰头举颏法。 2. 抢救伤员时,应先救命,后治伤。 3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侧卧的方式 4 .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止血。 5. 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6.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伤员颈部动脉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7. 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法止血。 8. 止血带止血是用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伤员上臂上三分之一处。 9.大腿上的止血带的标准部位是大腿中下1/3交界处。 10.心肺复苏(简称CPR)术是针对呼吸、心搏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人体通过肺的呼吸与外界进行氧气交换,然后通过心脏收缩跳动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挤压到血管输往全身以维持脑和全身各脏器的正常功能。心肺复苏包括1初级生命支持 2 高级生命支持3持续生命支持3个阶段。 11.心肺复苏中的初级生命支持(简称BLS)又叫现场急救或初级复苏处理,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徒手抢救;包括的步骤是1 开放气道2 人工呼吸 3 胸外心脏按压。 12.遇有溺水者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水面,迅速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设法使其尽快倒出腹腔或胸腔积水.倒出积水方法包括: 1膝顶法 2 肩顶法 3 抱腹法

13.当重大疾病或伤情发生时,重伤患者往往危在旦夕,抢救者需迅速作出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的判断,判断意识可用拍打其肩部和呼喊其姓名;判断呼吸则采用: 1看-眼睛看其胸廓有无起伏2听-侧耳听其有无呼吸的声音3感觉-面部感觉病人有无呼吸气流。 14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15.胸外心脏按压位置定位是从急救者一侧的肋弓下缘往上滑,至两肋弓切迹上两横指上缘。 16.胸外心脏按压动作要点为双臂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肘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借体重下压。 生存链的概念:早期呼救、早期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7.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 18.心肺复苏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19.刀伤的处理,重要原则是不要取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20.现场复苏成功的判断依据为:自主循环恢复。 21.心跳骤停的病理生理:心脏骤停后3秒出现头晕,10-20秒出现晕厥,40秒出现抽搐,30-40秒出现瞳孔散大,60秒出现延髓抑制。4-6分钟,大脑出现不可逆损伤。 22.老年人的脉压差较年轻人为大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降低。

急救知识培训之三:心肺复苏

急救知识培训之三 第三章心肺复苏 【概述】 美国心脏协会(AHA)[每五年根据临床和科研的最新进展推出一个新版本的“心肺复苏指南”。该指南系统提供心肺复苏应遵循的原则并提供临床实践的操作指南。 1.含义 心肺复苏(CPR),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简称,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或其他方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2.心肺复苏的指证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2010年心肺复苏的步骤】从 A-B-C 更改为 C-A-B 2010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了变化:由A-B-C改为C-A-B,即: C (compression)胸外按压、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 1、胸外按压:只要判断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1)体位: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

人民医院护理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护理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按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 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溢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

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 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 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 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颌。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及时 清理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在开放气道。 (3)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处。按 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 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接触按压部 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 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4~ 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