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和其他科学一样,应该采取客观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等。19世纪以前,当心理学还处在哲学襁褓中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大多用思辨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这是造成心理学长期落后于其他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开始采用客观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这些方法不依赖于研究者对自己心理现象的描述或内省,而是采用了客观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因而使研究结果可以得到重复检验。这是心理学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人格的某些特征。又如,观察婴儿的言语活动,可以了解个体言语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①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②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③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近30年来,有些生态学家在自然环境下,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观察设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习俗进行长达1~2年的观察,为研究动物行为和心理积累了

宝贵的资料。借助于录音录像系统观察儿童,对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由于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象的真实状况。

观察法的主要缺陷是:①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②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③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④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二)心理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心理测验对发现心理过程的一般特性、它们的相互依存性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异性都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卡特尔,1890)。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高,那么,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这个测验时,就应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越完善。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有按科学程序严谨地编制出来的心理量表,才可能有效而可靠地测量出人的心理品质。

(三)相关法

相关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相关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都是在寻找相关,例如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某种人格特质和特定行为的关系,老年人的自我支配意识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在完成特定认知任务时脑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不同脑区的相关、脑的激活水平和行为的相关等。

两个事物(现象)的相关程度或强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它是从-1到1之

间的一个数值。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表示两者的相关很小,或者没有关系。大于0的相关为正相关,小于0的相关为负相关。例如,研究发现,学生的阅读、数学成

绩与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存在负相关,也就是说,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阅读成绩和数学成绩就越低。相反,吸烟与肺癌发生率呈正相关,吸烟的数量越多,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相关本身不能提供因果的信息,当两种现象被发现有相关时,甲可能是引起乙的原因,乙也可能是引起甲的原因,或者它们是以其他的方式产生相关的。

只从相关本身的信息,你无法推断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由于相关不同于因果关系,我们从相关研究中还不能得出行为变化的真正原因。如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太多,可能耽误了做作业的时间,也可能引起注意“惰性”或降低阅读的兴趣,这些都可能导致阅读和数学成绩下降,引起成绩下降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进行因果研究。

(四)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实验方法分两种: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为了研究加工深度对记忆成绩的影响,我们可以安排被试完成不同的任务。第一种任务是分析词形;第二种任务是比较词的读音;第三种任务是分析词义。第一种和第二种任务只要求被试做“浅层加工”,即记住材料的形状和读音,而第三种任务要求被试做“深层加工”,即了解材

料的意义联系。结果发现,被试对第三种材料的记忆成绩明显高于对第一种和第二种材料的记忆成绩。这说明被试对材料的加工深度能改善记忆的成绩。由于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控制,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间的因果联系,并允许人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实验室实验的缺点是由于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被试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例如,在教学条件下,由教师向两组学生传授相同的材料。其中甲组学生在学习以后完全休息,而乙组学生继续进行另外的工作。一小时后,再比较他们的回忆成绩。结果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成绩好。这说明学习后适当休息有助于知识的保持。由于实验是在正常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自然实验的结果比较合乎实际。但是,在自然实验中,由于条件的控制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心理学实验通常是通过不同条件的比较来进行的,如不同任务、不同被试、不

同年龄、不同社会职业、不同智力水平的比较等。在心理学实验中,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如记忆实验中的不同识记条件等。由这些条件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称为因变量或依从变量,如反应时的长短,记忆的成绩等。它们是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实验中除应控制自变量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如被试的个别差异,被试对实验结果的期待及实验者的偏好等。拿反应时的实验来说,被试的性别、疲劳程度、饥渴状态、气质和性格的特点、对实验的态度等,都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为了确定照明条件与反应时的因果关系,还必须控制这些因素。在有些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育控制,它对排除实验者的偏好有作用。

实验室实验需要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借助这些仪器设备可以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准确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其他生理或行为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例如借助计算机,人们可以通过预先编制的实验程序,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精确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保存大量的实验数据。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理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神经成像或脑成像技术已经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这些技术有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脑磁图和近红外光学成像等。与以往采用的一些研究技术相比较,神经成像的技术可以在无损伤的条件下观察有机体内正在进行的一些生物化学变化,如葡萄糖代谢或脑内血流量的变化,进而研究与此有关的心理现象(如记忆、注意、思维、语言活动和情绪等)。

(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例如,在临床研究中,医生发现某些失语病人,只丧失了词的命名能力,而其他语言能力是正常的;有的儿童智力发展基本正常,而语言能力有明显的缺陷;或者语言发展正常,而智力明显低下;或者智力正常,交往能力低下,而词汇阅读能力超常等。通过对这些个案的研究可以为揭示个体的心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证据。在研究正常儿童的智力发展时,个案研究也是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用个案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了重要的作用。个案法有时和其他方法(如

观察法、传记法、测验法等)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

由于个案法只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的结果可能仅适合五个别情况,因此,在推广运用这些结果或作出更概括的结论时,必须持谨慎的态度。一般地说,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要进一步检验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的帮助。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撰写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思维是核心。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性格是核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①观察法(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行为的外在表现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根据观察者的身份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②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的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③测验法(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④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和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 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实况详录法: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持续地、尽可能地详细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表现,包括与环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或互动 2.时间取样法:观察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方面特定行为或事件,并将结果记录到规定的表格上 3.系统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试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事件和行为表现 4.结构化访谈:又称专业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访谈 5.抽样观察: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记录 6.可证伪:一个理论或假说应该可能被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所否定,或者证明是错的 7.研究设计:为了能够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而指定出的周密的,科学的整个研究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简言之,就是为开展研究所做的方法学准备和计划 8.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是在较长时间内,对一个或若干个被试反复地、系统地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并随时间的进程记录他们心理的发展变化9.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个体的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探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0.外部效度:实验和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可推广性和可概括性 11.实验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操纵和控制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12.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它是由研究者操纵的,有意加以改变以影响因变量

的刺激物或刺激条件

13.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有刺激变量引起或改变的心理或行为方面的反应,是从属而发生改变的 14.无关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在实验中除自变量之外所有可能对被试行为发生影响的变量 15.测验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二.简答 1.心理科学的研究任务P11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旨在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①描述,主要回答“是什么”问题 ②解释,回答“为什么问题” ③预测,预知未来,对事件发生概率进行预测 ④控制,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或实际结果,操作某种现象本身或改变其发生条件,使研究对象朝着预期方向改变或发展 2.以人为被试的心理学实验,必须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P16 ①保证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②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③保护被试免受伤害 ④为被试保密 3.选题的原则P34

心理学研究方法练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练习题 内容介绍>> 自测题 一、填空 1. 按结构分,调查访问法类型有()、()、()三种。 2. 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分为()、()、()三种。 3. 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4. 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之间最好。 5. 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 6. 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选择();重视质的研究,可以选择();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 7. 通常内容不是太多,或者访谈对象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多次访问,可以采用();内容话题很多,或者要深入探究某个问题,由于一次时间有限,所以就需要采用()。 8. 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二、选择 1. 在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那几种叙述是正确的:()。 A 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 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 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 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E 提问时,应尽量回避那些敏感性问题 2. 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不正确的:()。 A 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 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 量表尺度越大,测量越精确 D 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E 题目叙述不宜过长 3. 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 A 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 B 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C 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4.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的回答时间? A 0-30分钟 B 30-40分钟 C 40-50分钟 D 50-60分钟 5. 对于使用问卷法的好处,下面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A 样本大,效度增加 B 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 C 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D 问卷回收率最高 F 邮寄问卷经费高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含哪些内容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含哪些内容? 选择研究的问题→选择实验的方法→数据的分析与解释→研究报告的撰写 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目标 ?做研究的消费者 能够更好地辨别媒体报道研究的质量和缺失的重要信息; 能够解读他人的研究成果,作出更有见解的个人和专业决策。 ?成为研究的生产者 学会如何去做一项研究,如何为心理学做出更多的贡献; 科学方法和非科学(一般)方法的特征和区别 研究问题的选择: 1.研究问题的来源。 2.社会和文化背景对问题选择的影响。 3.心理学伦理道德对问题选择的影响。 科学方法:目标: 描述——解释——预测——应用 描述性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研究 3行为的掩蔽测量 实验研究: ?独立组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复合设计 应用研究 ?个案研究法和单被试设计 ?准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估 观察法_百度百科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非干预观察:

?描述正常发生的行为 ?建立实验室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无道德和伦理上的特殊要求 干预观察 ?参与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 ?现场观察 一.☆参与性观察 ★无伪装的参与性观察常用来了解群体文化和行为; ★当研究者知道个体会因为被记录而改变行为时,通常使用伪装的参与观察;★观察不能被直接进行科学观察的行为和情境。 优点:研究者开始研究时不必使用特定的假设,因此能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假设约束,研究者无先入为主的偏见,结果可靠。2.效果较好,参与。。更深入梗真实的了解,并且能更及时地发现新的信息。3.观察者始终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因此不仅能收集动态信息,而且能收集静态的信息。 ☆参与性观察的的缺点 ★参与观察者必须意识到观察记录的客观性; ★观察者的行为对被研究者可能产生影响; ★被观察的群体越小,观察者的影响越大。 费时,费力,收集的资料琐碎且不易系统化。 二.☆结构化观察 ★用于记录自然观察法难以观察的行为; ★常用于临床和发展心理学研究; ★需要严格遵循相同的观察程序,控制变量。 ☆结构化观察的缺点 ★如每次观察不遵循相同的程序,则不同观察者很难获得相同的结论; ★未控制因素及未知变量可能对观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三.现场观察 科学记录的有效性? 内容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依赖对观察者所进行的培训→观察记录被独立观察者和其他研究 方法实证的程度 1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会导致在行为记录时产生系统误差。 2观察者信度:不同的独立观察者针对同一观察所作记录的一致性程度 3时间抽样:研究者系统地或随机选择进行观察的时间间隔 4事件抽样:当研究者对那些不经常发生的事件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对行为

自考心理学研究方法历年真题项选择汇总含答案

三、多项选择题 9.在非参数统计中,下列用于检验单样本的方法是(ABC ) A.二项式检验 B.X2单样本检验 C. 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检验 14.问卷法一般采用的项目方式为`:ABCDE A.是否式 B.选择式 C.排列式 D.填空式 E.量表式 13.下列属于经典心理物理方法的是( bcd ) B.最小变化法 C.恒定刺激法 D.平均差误法 2社会测量的方式的是( bcd ) B.社会测量图 C.靶式社会图 D.“猜测”技术 10.因素分析基本类型的是( abc ) A.R型因素分 B.Q型因素分析 C.P型因素分析 11.下列属于小N设计主要类型的是(abc ) A.反转型设计 B.多重基线设计 C.扩展式反转设计 1.元分析的主要特点有( BDE )。 B.元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D.元分析是一种全面的评价E.元分析寻求普遍性的结论 3.准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有(BCDE )。 B.回归间断点设计 C.不等同对照组设计 D.间歇时间序列设计 E.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6.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多元分析方法有( ACD )等。 A.判别函数分析 C.主成分分析 D.典型相关 7.下列各项测验中属于兴趣测验的有( CD )。 C.SCII D.KOIS 8.心理学研究中不常用的取样法有( ACE )。 A.计划取样法 C.顺序取样法 E.穿透重复子样本法 11.构建因果模型的具体步骤是( ABD E ) A.提出理论构思和初步模型 B.变量的操作化和处理 D.以实际数据支持函数方程 E.实际数据和结构模型相拟合 12.问卷测量的准确性包括( ABCDE ) A.效度 B.测量工具之间的相关 C.同质性 D.信度 E.测量分数的分布 13.实验室实验的特点有( ABD )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地研究方法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 什么? 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 法、个案法 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 “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 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 心理测验的信 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 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 产生并重复出 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 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 某人进行深入 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 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 式、精神分析学派 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 么?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 成。 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 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 比较静息的状 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 经冲动。 神经冲动的传导(单个神经元内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神经内局部产生的电位 差引起。 神经冲动的传递(两个或多个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要经 过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 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的运动,跟电流在导线内的运动不同。电 流按光速运动,每秒 30 万公里,而人体内神经兴奋每小时运 行的速度只有 3.2~320 公里。 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 梢时,有些突 触小泡突然破裂,病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 隙后, 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的分子受体(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 内某些离 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 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怎样?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 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 过程。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 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 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 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在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可能是不 同的。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 列中。可见,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像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 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什么叫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之上。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A )2、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 C )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 B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C )5、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结构主义 B.精神分析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 B )6、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法 D调查法 ( B )10、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 是。 A.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 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 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功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结构主义 D、精神分析 ( C)12、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 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 哪一个分支? A、生理心理学 B、行为遗传学 C、进化心理学 D、认知神 经科学 ( A )13、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呢? 科学是以有系统、有组织、经过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的重点不在研究的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只要所用的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体系,便可以算是科学。可见,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科学中的关键问题。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认识活动,是追求有关教育心理知识或解决教育心理问题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从事这种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便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要涉及一系列的内容:(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课题的正确选择;(3)有关资料文献的搜集和查阅;(4)研究计划的制定;(5)研究材料的编制和指标的确定;(6)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7)具体研究步骤或程序的实施;(8)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9)对研究结果的检验等。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运用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可以说,一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学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中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作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原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实际,又要合乎逻辑。理论不是空想,站得住脚的理论必须具有实证性意义。理论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第一,综合现有的知识;第二,解释已有的知识;第三,预测未来的知识;第四,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具有描述性和解释性,描述性重要,解释性也重要。教育心理的某些方面是可以用描述来认识的,如学习过程的结构、品德心理的成分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等。教育心理某些方面也可以用解释来认识,如学习动机理论、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学习迁移理论等。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理学这门科学之所以年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是一个根本原因,而研究方法之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同样是如此,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研究方法还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整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逐步改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大有改进。目前从事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采用。概括起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法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料,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使用起来方便易行。但是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同时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因而影响其准确性。为了使观察客观、准确起见,观察者宜注意下列几点:(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time

自考 心理学研究方法 历年真题 单项选择答案汇总

二、 7.ANOVA中最简单的设计是(单向方差分析)。 1.Q分类通常要求客体数目在(60-120 )。 14.Q分类技术以人为分析单位,其重点在于分析(人际关系) 2.自然观察有许多变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抽样调查和( 个案研究)。 3.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是(韦特墨)。 4.心理统计中用以表示分数离散度的主要指标有标准差和( 方差)等。 5.小样本研究范式的缺点之一是(研究的外部效度不易达到要求)。 6.控制变量是实验中保持恒定的某些潜在的(自变量)。 7.一致定位量表是以(心理物理测量)为基础。 8.访谈信度通常以(重测信度)作为评估指标。 2.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的心理学理论构建类型是(.归纳)理论。 3.费希纳等人提出了( 心理物理法),揭示了客观刺激量和主观感觉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5.建立“实验学校”或“基地”,对同样对象反复多次的进行心理学或教育实验研究,容易产生 多重实验的干扰,从而削弱研究的(外部效度) 6.用来表示“测验结果能够预测人们将来行为的程度”的是(预测效度) 7.观察者在评级中出现的过宽的倾向,我们称之为(正宽大)效应。 8.“原始报告分析”指的是( 口语报告法) 9.统计功效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犯或避免犯( .Ⅱ)类错误的概率。 10.多元分析的两种不同的策略是( .标准分析和层次分析) 2.心理学研究中,外源变量相应于(自变量),内源变量相应于(因变量)。 3.小N设计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多重基线设计)。 )。4.平均差误法又叫(调整法 )。5.方差也称为变异,一组分数的方差正好是其标准差的(平方6.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 判别函数分析)。 8.等比量表的特点是(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 9.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实验方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 10.简单随机抽样法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它们是(.抽彩法和随机表取)样法. 1.避免严重损害内部效度,在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控制,最有效的途径是采用(随机化程序)1 2.能够最有效运用实验控制策略的是(实验室实验) 14.问卷设计中的最高层次是(问卷量表的构思与目的) 15.两种常用的标准分数是标准九分数和(.z分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 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 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 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文献就 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 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 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 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 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学 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 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重要概念 1、研究的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 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3、外推效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4、半结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指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 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对象回答的方式、访谈记录的方式和访谈的时间、地点等没有具体的要求,由访谈者根据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5、混淆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 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 淆。 6、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7、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断。 8、统计回归效应:在第一次测试较差的学生可能在第二次测试时表现好些,而第一次表现好的学生则 可能相反,这种情形称为统计回归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的真正原因就是偶然因素变化导致的随机误差,

以及仅仅根据一次测试结果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 9、主体引发变量: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所引起的变量。 10、测量法: 11、研究的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12、分层随机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各种类型(或层);然后根据各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 13、研究的生态效度:生态效度就是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4、结构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结构访谈对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者回答的方式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15、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者(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处理。 16、主体存在变量: 19、匹配组设计: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前测,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 20、安慰剂控制:在实验中是指一种看起来象药物或其他速效物质,实际上是一种无效或非活动性的物质。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 位以及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 学研究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 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 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 文献就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 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 度来选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 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 样本的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 学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 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答案学习资料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 一、描述科学方法的两个重要特征。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变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 怀疑的态度、客观的原则以及科学的程序是所有科学方法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 两个重要特征,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从客观事实中寻找和发现规律,并且从客观事实到研究结论的推理要建立在逻辑规则上。 2、科学的程序: 提出问题和假设 ?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 ?处理分析资料 ?检验假设并作出结论 二、科学方法的四个目标是什么?简要描述科学方法每个目标相要实现的内容。科学方法的四个目标:描述、预测、解释和应用 一描述 ·心理上家试图描述事件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研究者用一般规律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 描述指的是研究者用来定义、区分、分类以及把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归类的过程。 常规法则研究法:心理学家试图建立适用于多样性总体的广泛概括和一般规律。 平均水平可能描述了组内个体的表现,也可能没有描述组内个体的表现。 运用常规法则研究法的研究者承认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然而,他们试图强调相似性而非差异性。 有些心理学家,特别是戈登·奥尔波特认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用平均值来描述,应使用个 人特质研究法,该方法的主要研究形式是个案研究法。 研究者会根据他们研究的问题来确定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有时两种方法都用。 二预测 相关关系允许心理学家对行为和事件做出预测,但不允许心理学家推断引起这些关系的原因。对事件及事件间关系的描述是预测的基础。 相关:当一个变量的分数能用来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分数时,或当相同的人、事或物的两个不同的测量指标一起改变时。也就是说,当一个变量的一列分数趋向于和另一个变量的一列分数相关联时,此时的两列分数成为“共变”。 有效的预测并不在于知道为什么两列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通过观察动物来预测地震。三解释 ·心理学家理解一个现象的原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共变、时序关系,以及排除其他貌似真 实的可能原因。 ·实验方法就是研究者操纵自变量以确定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研究者可借此建立时间序列关 系并清晰地确定共变趋势。 ·如果研究中没有混淆的因素,那么就可以排除其他貌似真实的可能原因。 ·研究者尝试对研究结果进行推广,以使其研究发现可以描述不同的总体、情境和条件。

第十一章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开展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并揭示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水平服务。同时,也为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的扩展和深化提供依据。因此,了解体、掌握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所说的器,是指方法和手段。进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解决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问题,掌握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先决条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尽可能严格地遵循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同时要具有严密性和严肃性。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研究者在心理现象自然发生的情况下,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进行详细观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是通过观察外显的行为去了解人的内隐的心理,所以国外有人将自然观察法称为行为观察法。 在应用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必须遵循一条基本规则,就是研究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去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和活动,必须使原来的活动条件不致因为观察者的出现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研究者不能改变环境中的变量。例如,我们到一所中学看一堂体育课,从中研究学生的运动兴趣问题,如果一群陌生人突然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观察到的学生运动兴趣的指标就不能说是准确的。因此,运用自然观察法,观察者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并依照一定的计划,准备适当的观察工具,并做全面的记录(可用单相玻璃窗,或暗中录音、录像等)。 自然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的行为未受干扰,比较真实,所获得的材料较为可信,符合实际,方法简便、经济、易行。但自然观察法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在没有仪器对行为进行记录的情况下,行为出现得快,消失也快,无法全面把握观察情况,所以观察容易肤浅,不能深入。由于自然观察法是在非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不能按照研究者的意图来变更行为,想要获得某些特定的行为表现,观察者只能被动地等待;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数量化,统计处理也比较困难。所以运用自然观察法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心理变化之间精确的关系。 二、自我观察法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有些时候也可以采用自我观察法。这是指观察者运用思辩的方法观察自己的内部活动或内部状态,省察自己的意识、思想、情绪、经验等,并用语言文字报告出来的方法。它通常是以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的形式出现的。自我观察法又称“内省法”或“主观观察法”。 心理学在独立于哲学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内省法。这种方法迄今一直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指责与抨击,但是,内省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仍为一种经常使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这是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但主要特点还在于它的主观性,任何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只有在产生这一活动的主体本人才能直接观察到,并且观察得清楚。因此,作为心理学这门科学的特殊性,不仅不应排斥自我观察法,而且应当给它以一定的地位,并使客观观察的方法和自我观察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真题(供参考)

中山大学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把题号和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3分,共45 分) 1.如果一个变量的所有数值都差不多相等,另外一个变量的数值之间却差异很大,那么这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接近 A. 零 B. 10 C. 1.0或-1.0 D. -1.0 2.一个实验中包含控制组或控制条件是为了 A. 为感兴趣的变量提供一个可比较的基线 B. 避免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 C. 估计实验者效应和要求特征 D. 增强结果的普遍性 3.要做一个真实验,必须至少有一个因变量和 A. 两个自变量,每个有两个水平 B. 一个自变量,至少两个水平 C. 两个自变量,每个至少一个水平 D. 一个自变量,至少一个水平 4.一个实验产生了零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A. 因变量产生了地板效应 B. 额外变量没有保持恒定 C. 自变量的几个水平间太相似 D. 以上都是 5.为什么艾宾浩斯要在他的记忆实验中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 A. 他在研究后摄抑制 B. 他不认为CVC这样的无意义音节难学 C. 他想降低刺激间可能的语言关联性 D. 他想减少第二次学习刺激序列的节省次数 6.为避免训练早期可能发生的较大的练习效应,实验者应该 A. 采用ABBA设计使得平均起来每种条件的测试时间相同 B. 给一半被试采用ABBA测试顺序,另外一半被试用BAAB C.为了使得被试正式实验的成绩比较稳定,可以在实验开始前让被试练习几次 D. b和c都正确 7.下列哪个结果体现出交互作用? A. 在回忆和再认测试中,语义编码的刺激都要比字形编码的刺激记得好 B. 在回忆和再认测试中J字形编码的刺激都要比语义编码的刺激记得好 C. a和b都正确 D. 在回忆测试中,语义编码的刺激要比字形编码的刺激记得好;而在再认测试中,字 形编码的刺激要比语义编码的刺激记得好 8.实验者让被试对生命物和非生命物既快又准地命名。他发现对生命物的命名时间短于非 生命物的;且生命物的命名错误率是2%,非生命物的是10%。这个结果说明 A. 没有速度一准确性权衡,因为错误率高时反应时也快。 B. 没有速度一准确性权衡,因为速度和准确性是正相关。 C. 没有速度一准确性权衡,因为没有测量准确性。

心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1、准实验设计:由库克和坎贝尔提出。伴随现场实验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特点:介于真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之间。从研究中对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出发,准实验设计差于真实验,但比非实验设计控制严格,一般准实验设计不容易随机挑选、分配被试,可能产生额外变量与自变量的混淆。另外,其外部效度不一定好。 →类型:①单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②多组设计:不相等组前后测设计、不相等组前后测时间序 列设计 2、实验研究: 定义:是在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的条件下研究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感兴趣。 特点:系统操纵或改变一个变量,观察这种操纵或改变对另一变量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3、决定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不同于宗教的先决论) 4、被试变量:又称被试特性,一般作为自变量处理。 一是被试固有的。(如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等) 二是暂时的。(如遭遇灾害否、吸毒否) 三是被试行为分类。(如喜欢早上锻炼还是喜欢晚上锻炼) 5、检查点:自变量的不同取值。 6、额外变量: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但是又不是研究者能够控制的变量。 7、混淆变量:无关变量的一种,该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系统性关联,并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这个影响的结果叫虚假效应。(PS.无关变量: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8、因果关系研究:一个变量为操作变量,另一个为随自变量变化的因变量,可以揭示因果关系。 9、相关研究:两个变量都没有任何操作,只是调查、测量、观察的结果。如两个变量均为被试变量。(eg.与父母共处的时间与儿童的抑郁水平) 注:相关研究对个体差异感兴趣,而因果研究关心某类人的普遍心理规律;相关研究只研究机体间的方差,因果研究关心处理间的方差。 10、交互作用:反映的是两个或多个因素的联合效应。或者说是因素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当一个因素如何起作用受另一个因素的影响时,我们就认为存在二重交互作用。同理,当一个因素如何起作用受另两个因素的影响时,我们就认为存在三重交互作用。) 11、简单效应:指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某个水平的变异。(如,噪音大小与竞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只考虑在竞争组噪音大小的简单效应) 12、简单简单效应:指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外两个因素的水平结合上的效应。(如,只考虑噪音强度在高难度和无竞争结合上的简单简单效应) 13、被试间设计:在不同被试之间比较。研究变量为被试变量时只能进行这种设计。 14、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全部的水平或者水平结合的处理,自己和自己比较。 条件1 条件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