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十年高考试题汇编之地理

(完整版)十年高考试题汇编之地理

(完整版)十年高考试题汇编之地理
(完整版)十年高考试题汇编之地理

十年高考试题汇编之中国地理

(00广东卷)1.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2.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A.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C.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

D.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3.台湾海峡

A.北部有北回归线穿越 B.平均宽500千米 C.沟通东海与南海 D.位于大陆架

(00山西卷)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的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4—6题:

4.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5.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A.灰化土 B.棕壤 C.红壤 D.砖红壤

6.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A.芒果 B.荔枝 C.龙眼 D.柑橘

(01

7.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8.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

9.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10.交通一直是限制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青海省单位面积铁路线为15km/万k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为改变此状况,“十五”期间将建成

A.青藏铁路 B.青新铁路 C.兰青铁路 D.川青铁路

11.为促进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行政管理职能 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C.大力吸引外部资金 D.组织劳力外出打工

(01上海卷)12.下列我国重点开发区中,经济结构逐步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贸为主的是

A 沪宁杭

B 京津唐

C 海南岛

D 辽中南

13.在沪宁杭地区区域开发的重点中,正开发的大旅游圈其中心是杭州、苏州与

A 黄山

B 庐山

C 泰山

D 雁荡山

14.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

A 西亚、中亚地区

B 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

C 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 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

(02全国卷)15.读下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 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回答:(27分)

(1)丙河的汛期在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7分)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7分)(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____(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10分)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3分)

(02上海卷)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

16.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A 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 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C 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

D 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

(03江苏卷)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17—20题。

17.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 沿山谷延伸

B 沿山脊延伸

C 沿等高线延伸

D 沿经纬线延伸

18.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不足

B 水分不足

C 土壤贫瘠

D 耕作粗放

19.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A 建小水电站

B 开采小煤窑

C 钻小气井

D 上山砍柴

20.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A 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 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 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 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03上海卷)21.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27分)

(1).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比较(10分)

相同点:①②

③④

不同点:①

(2).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5分)

相同点:①②

不同点:①

(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12分)

(04年全国卷Ⅲ)22.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6分)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6分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12分)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8分)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8分)

(5)图示区域中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分)

(04江苏卷)2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图中a、b、c、d所示的岛屿中,表示澎湖列岛和钓鱼岛的字母分别是和。

(2)图中台北到甲地的实地距离约为千米。

(3)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4)台湾岛盐场主要分布在,其主要原因是。24.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图16,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0分)

(05年全国卷Ⅱ)2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属于

高原,B属于平原,C属于山地。(6分)

(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12分)

(05年全国卷Ⅲ)26.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12分)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8分)

(05广东卷)27.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A.粤、闽、赣、黔、滇、桂 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 D.琼、闽、桂、滇、粤、黔

28.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29.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冲积形成的

B.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地区

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06广东卷)读右图,回答 30—31 题

30.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31.图中 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4 分)

(1)此地区地势总体特征为,气候类型为。

(2)月牙泉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近年来,其水位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由于。(3)此地区以壁画著称的旅游景点是。

(4)影响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有。(多项选择)

A.远离主要客源地 B.风沙影响

C.交通落后 D.景点单一 E.酸雨腐蚀文物

(5)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06天津卷)33.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26分)

(1)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4分)

(2)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4分)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8分)

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4)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 (4分)

(5)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6分)

(06上海卷)34、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18分)

(1).甘肃省位于我国部,西南以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走向,河流经本省省会市。(6分)

(2).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12分)

(07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

36.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7.火炬在中国境内传递过程中,将经过“乌鲁木齐―敦煌―银川―西安”四个城市。与上述城市相匹配的景观依次是

①大漠深处的丝路重镇②民族风情浓郁的西域名城③城池壮观的历史古都④渠水环绕的塞外江南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07上海卷)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据此回答38—39题。

38.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39.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07四川卷)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40—43题。

40.图3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41.关于图3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42.关于图3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43.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B.从②到④C.从③到⑤D.从⑤到⑥

(08江苏卷)44.《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其入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45—47题。

45.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46.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47.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08广东卷)48. 铁路建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铁路对应的线路特征描述最合适的是

A. 京哈铁路——以桥代路

B. 兰新铁路——起伏剧烈

C. 京沪铁路——迂回曲折

D. 成昆铁路——桥隧相连

49. 有一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发展了牦牛皮革、毛纺织品加工业。该城市是

A. 昆明

B. 兰州

C. 拉萨

D. 呼和浩特

50.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西北草原退化

B. 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C. 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 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51. 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是我国航空运货的三大中心。对我国航空货运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空货运量居三大货运中心之首

B. 三大货运中心也是我国的三大经济中心

C. 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航空货运的主要货源地

D. 我国航空货运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08海南卷)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52—53题。

降雨量降雨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mm)强度径流

量(L)泥沙量

(kg)

径流

量(L)

泥沙量

(kg)

径流

量(L)

泥沙量

(kg)

径流

量(L)

泥沙量

(kg)

33 弱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52.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草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有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53.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08上海卷)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据此完成54—56题。

54.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

55.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56.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

(08宁夏卷)57、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读图回答。(24分)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12分)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和环境效益。(12分)

(08北京卷)5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7分)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4)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7分)

(5)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8分)

(09辽宁,宁夏卷)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59—61题。

59.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 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

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60.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61.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

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09浙江卷)62.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09四川卷)根据表中资料,回答63—65题。

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耕地面积(万公

顷)

水资源总量(亿

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①34.3 532.5 1865.8 15.8

②53.5 1539.1 727.9 15.0

③51.9 542.4 404.4 0.4

④31.1 361.0 184.6 2.0

63.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64.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65.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09江苏卷)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66.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67—68题。

67.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68.以下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69—70题。69.P地与Q地相比,P地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70.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

态功能是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09广东卷)71. 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土壤肥力

B. 热量条件

C. 河流汛期

D. 降水总量

72. 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土

B. 发展旅游

C. 利于浇灌

D. 便于运输

73. 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 地质条件

B. 水文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气候条件

74.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

(09海南卷)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75—77题。

75.图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76.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77.该水库可能位于

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

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下图是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78—80题。

78.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79.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80.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09上海卷)81.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

益增多。下列选项符合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①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②气候受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影响

③基隆盛行东北风,降水量较多

④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桔与香蕉等

⑤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82.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消耗加大②城市人口剧增③水域面积扩大④市郊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83.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09广东卷)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4—85题。

84.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85.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09江苏卷)86.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B区域。(6分)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2分)

①资金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3分)

(09北京卷)87.读图Ⅱ,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6分)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8分)

(3)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5分)

(4)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分)

(5)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10分)

(09天津卷)88.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30分)

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

(1)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外,还有_________;工业集聚地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________.(6分)

(2) 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等;

京、津两城市都建有中心商务区(CBD)的共同条件是_________。(9分)

(3)图中所示调水工程建成后,将对调入区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6分)近年来,天津北部山区开发了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果蔬、吃农家饭等。

(4)山区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城市游客的原因是_________;这种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若游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___________,合理控制游客数量。(9分)(09四川卷)8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6分)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分)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6分)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4分)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分)

(6)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至乙地的主要原因。(12分)

(09广东卷)90.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共15分)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等。(3分)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2分)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3分)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4分)

(09上海卷)9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沙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制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1).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①,②。

(2).长江浩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

(3).乙地(见图I)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右图反映的是

A.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

B.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

C.a为凹岸堆积,b为凸岸侵蚀

D.a为凸岸侵蚀,b为凹岸堆积

(4).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地理优

势,发展了区域经济。“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

枢纽工程是;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是。

(5).“母亲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但是经

济发展使流域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读右图可知,该

时段内长江流量小、水位高;流量未达历史最高,而

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其原因是

(6).读图II,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填“南”或“北”)侧。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7).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第三产业

B.增加入海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

D.保护河口生态

(8).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它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发展与下列各项条件有关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