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奢侈品行业LVMH并购整合分析报告

2017年奢侈品行业LVMH并购整合分析报告

2017年奢侈品行业LVMH并购整合分析报告
2017年奢侈品行业LVMH并购整合分析报告

2017年奢侈品行业LVMH 并购整合分析报告

2017年9月

目录

一、LVMH: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 (10)

1、行业地位:奢侈品龙头地位稳固 (10)

2、业务构成:5大板块72品牌覆盖时尚生活方方面面 (12)

3、业务模式:主品牌LV全球生产、全部直营 (15)

(1)生产:主品牌LV在全球各地生产,其他品牌主要在发源地生产 (15)

(2)销售/营销:主品牌LV全部直营;CRM系统把握客户需求、联名合作增加卖点 (17)

①建立跨国CRM系统把握客户需求 (17)

②联名合作持续注入增长活力 (17)

4、地域分布:欧洲、亚洲和美国是最大的市场 (18)

5、股权结构与资本回报:股权集中,股价回报超同业 (20)

二、起源与发展:并购催生行业翘楚 (23)

1、起源:帝国的起步带有与生俱来的并购基因 (23)

2、发展阶段:并购带来3个收入增长高峰期 (25)

3、业绩表现:收入/净利/店铺数/店效增长,盈利性强 (27)

(1)业绩长期稳定增长 (27)

(2)店铺数量扩张、店效增长 (28)

(3)盈利能力较强且稳定、酒水和时装皮具部门表现突出 (29)

三、业务版块剖析:以服饰业务为核心、进行并购、优化业务结构 (30)

1、时装皮革业务:明星品牌+顶级设计师打造龙头 (30)

(1)行业地位:奢侈时装皮具领域龙头 (30)

(2)品牌矩阵:层次明显重点突出 (32)

(3)服饰并购:对内增强协同效应,对外提升集团竞争地位 (34)

(4)业务优势:行业最强大设计师阵容引领时尚潮流更迭 (36)

(5)业绩贡献:贡献集团过半利润 (38)

2、珠宝钟表业务:以并购补短板 (39)

(1)行业地位:世界第三大珠宝钟表集团 (39)

(2)业务发展:三阶段并购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精 (41)

①第一阶段:奠定根基(从无到有、以Tag Heuer为中心进行布局) (41)

②第二阶段:初露锋芒(收购Hublot;但品牌调性、知名度、体量仍逊色于竞争

对手) (42)

③第三阶段:夯实做强(收购Bvlgari提调性、扩规模,实现体量翻倍) (43)

1)收购概况 (43)

2)为何收购 (44)

3)收购结果 (44)

(3)业绩贡献:增势明显望成为集团第三大块业务 (45)

3、其他业务:稳定发展或逐渐弱化 (47)

(1)精品零售及其他:全渠道把控终端,全品类追逐利润 (47)

①渠道布局:Sephora、DFS为明星品牌 (47)

②其他业务:布局时尚生活衣食住行 (48)

③业绩贡献:快速增长、贡献超30%收入 (49)

(2)香水化妆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节奏较为稳定 (50)

(3)酒水:从辉煌走向平庸,弱化其集团中的地位 (52)

①行业地位:世界第三大酒水集团 (52)

②业务和业绩:逐渐弱化、贡献1/10收入 (52)

四、LVMH的收购法则和管理经验 (54)

1、LVMH是时尚并购最为成功的典范 (54)

(1)收购贡献业绩增量:明星品牌为主,成长期品牌为辅 (55)

(2)收购改善收入结构:强化时装皮具、珠宝钟表和零售/多元时尚业务 (57)

2、收购法则:恰当时点、精选品牌、布局分散、资本助力 (59)

(1)标的选择:注重品牌内涵,提升品牌矩阵调性 (59)

(2)收购时点:经济低迷/创始家族更迭/品牌经营困境 (60)

(3)分散布局:多元业务、全球布局对冲风险 (61)

(4)产业基金:140亿美元基金实现更加灵活的资本运作 (63)

①L Catterton:全球最大的消费品私募基金 (64)

②VC基金:5000万欧元挖掘新兴品牌 (65)

③LVMH产业基金的亚洲布局 (66)

3、品牌整合:品牌重塑、松散管理、共享资源 (67)

(1)品牌重塑:重塑品牌形象以改善困境品牌 (67)

(2)品牌管理:松散管理延续品牌个性 (69)

(3)协同效应:整合后台提效率、营销支持降成本、产业链整合增强竞争地位 (70)

4、绝对控制:收购后夺取成熟品牌绝对控制权、对成长期品牌较宽容 (72)

(1)极其重视:阿诺特重视集团绝对控制权 (72)

(2)区别对待:成熟品牌和成长期品牌区分对待 (73)

(3)行业规律:集团化商业运作是追逐商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74)

五、结语:师夷长技、期待本土王者崛起 (76)

1、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走多品牌并购路径 (77)

2、什么的品牌适合并购 (77)

3、如何运营好并购品牌 (78)

六、附录:旗下品牌背后的故事 (79)

1、Louis Vuitton中国之挫:高估中国市场过度扩张、关店调整仍在继续 (80)

(1)LV:最早进入中国的奢侈品牌、押宝中国市场 (80)

(2)过度扩张、假货泛滥稀释品牌价值;叠加诸多外部因素、LV在华遇寒 (81)

(3)2015年至今:关店调整仍在继续 (83)

2、Bvlgari发展之路:积累品牌内涵、谨慎渠道扩张 (83)

(1)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83)

(2)差异化设计风格 (85)

(3)保守经营、谨慎扩张 (86)

3、Loro Piana过人之处:资源把控、产品创新、保守营销 (86)

(1)资源把控:垄断南美羊驼毛生产 (87)

(2)产品创新:背后是对面料追求极致的精神 (87)

(3)独特营销:对马术运动痴迷、独特营销活动 (88)

近年来,以歌力思、维格娜丝等为代表的我国高端女装企业并购频繁,整合在即。同时,LVMH作为并购推进多品牌战略最为成功的典范,近期资本运作热度渐升引发市场关注。LVMH发展史就是一部并购史,研究LVMH起源发展、业务演变和经验教训,对于我国高端女装行业推进品牌并购具有借鉴意义。

并购造就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团,总市值超1000亿欧元。公司拥有72个品牌,覆盖时装皮具、酒水、香水和化妆品、钟表和珠宝、精品零售及其他等五大业务板块,各板块以明星品牌为核心、拉动板块发展。16年公司全球3940家门店,其中主品牌LV470家门店、全直营。

公司1988~2016年收入、净利复合增长率10%、9.6%。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现有品牌盈利能力提升、协同效应加强以及并购成熟品牌直接贡献业绩、收购成长期品牌培育壮大等。其中公司外延并购主要发生在90年代奢侈品行业并购高峰期、亚洲金融危机后期、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后期、带来三次收入高速扩张,其中品类从软奢拓展至硬奢、时装皮具并购贯穿始终。2016年公司收入376亿欧元、净利39.8亿欧元、店效766万欧元,毛利率65%、净利率11%、存货周转率1.26、存货收入比28%。

业务遍地开花,时装皮具业务为中流砥柱、珠宝钟表部门为后起之秀。1)时装皮具:除主品牌LV外均并购而来,形成层次鲜明品牌矩阵(含品类丰富的大而全知名品牌、聚焦单一品类/风格的小而美品牌)。2)珠宝钟表:通过并购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跻身世

最新奢侈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1.现象:全球奢侈品市场持续复苏,中国领跑 (5) 1.1全球:2017年奢侈品市场规模增5%至1.16万亿欧元 (5) 1.2中国:2017年奢侈品消费强势复苏,珠宝、化妆品、女装增速领先 (6) 1.3上市公司:收入增速自2Q16回升,亚太区更优,驱动股价上涨 (7) 2.原因:价差缩小、财富效应、海外动荡,促进国内消费 (10) 3.趋势:千禧一代成为消费增量主力,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11) 3.1千禧一代定义消费新趋势,数字化、个性化 (12) 3.2线上渠道增长迅速,品牌加强数字化 (13) 4.案例分析:奢侈品的数字化、街头化及新渠道 (16) 4.1Gucci:王者归来,数字化营销的成功代表 (16) 4.2Balenciaga:街头化、个性化吸引年轻消费者 (19) 4.3包先生:运营粉丝经济、打造个人IP的时尚博主 (20) 4.4天猫Pavilion:奢侈品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新趋势 (21)

图目录 图12017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分品类占比(%) (5) 图22017年全球奢侈品分品类市场增速(%) (5) 图3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增速(%,2008-2017) (6) 图4全球奢侈品市场分地区增速(%,2007-2017) (6) 图5分国籍消费增速(2012-2017) (7) 图6中国奢侈品市场分品类增速(%,2011-2017) (7) 图7国际奢侈品品牌季度收入增速(%,1Q13-4Q17) (8) 图8国际奢侈品品牌亚洲地区季度增速(%,1Q13-4Q17) (8) 图9Tiffany全球与亚太区收入增速(%,1Q13-3Q17) (8) 图10Hermès全球与亚太区收入增速(%,1Q13-3Q17) (8) 图11LVMH全球与亚太区收入增速(%,1Q13-4Q17) (9) 图12MK全球与亚太区收入增速(%,1Q13-3Q17) (9) 图13Pandora全球与亚太区收入增速(%,1Q13-4Q17) (9) 图14Tod’s全球与亚太区收入增速(%,1Q13-3Q17) (9) 图15华丽志指数(2016-2017年) (10) 图16中国各品类奢侈品价差变化(2011-2017) (11) 图17中国近年房价变化(元/平米,2014-2017) (11) 图18不同年龄段第一次购买奢侈品年龄(岁) (12) 图192017年受访者平均购买奢侈品次数(次) (12) 图20不同年龄社会财富拥有比例(%) (13) 图21各年龄段购买奢侈品渠道比例(%) (13) 图22你如何描述自己的奢侈品消费行为?(%) (13) 图23千禧一代更有主见 (13) 图24全球奢侈品线上市场规模及增速(2003-2017) (14) 图25全球奢侈品线上渠道占比(%,2005-2017) (14) 图26中国线上、线下奢侈品市场规模(亿元,2015-2017) (14) 图27时尚类奢侈品线上渠道使用情况(%) (15) 图28手表珠宝类奢侈品线上渠道使用情况(%) (15) 图29品牌社交媒体使用情况(%) (15)

某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 长虹企业战略分析 战略是企业在竞争激烈且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在对自身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关于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体现,是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中长期计划的依据。正确的战略是企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战略制定后,投诸实践,并取得成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层次支持。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如下图: 为了说明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实行战略管理,我们选择我国彩电业的“雁头”——四川长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战略分析。 一.彩电行业分析 1.行业竞争分析(PEST方法,市场结构描述与分析,集中度分析,基本竞争力量分析) 2.彩电业的出路 3.对未来彩电业的展望 二.长虹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1.资源分析 2.能力分析 3.核心竞争力分析 4.价值链分析 5.SWOT分析 三.长虹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战略) 1.产品、市场的扩张 2.企业边界的扩张 3.扩张途径 四.长虹的竞争战略----既总成本领先又差异化 1.从长虹的生产运营活动看其竞争战略 2.长虹作为成熟产业的竞争战略 五.长虹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1.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2.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调研

3.长虹选择的进入战略 4.对长虹全球化战略的分析与展望. 第一部分彩电行业分析 彩电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属于最早放开、最早引进技术、最早进行国产化的行业之一,曾经对我国电子工业和国民经济作出过巨大贡献,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而2001年统计则显示我国彩电业已经陷入困境。几家主营彩电的生产企业业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彩电业遇到的困境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困境,它的突破口又在哪里呢?价格战是罪魁祸首吗?不可否认,导致彩电业利润率普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炮声不断的价格战,据估算,5年来6次大幅度降价使全行业减少利润150亿元。但是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存在证明经济体的内部有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的自然要求。而价格战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价格战“后的中国彩电业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 2001年是彩电业变幻莫测的一年,普通彩电市场的饱和及利润率的下降,加入WTO 的巨大压力,技术与产品创新需求的增大,这一切让彩电业不堪重负。家电行业已步入了微利时代,整个行业的增长动力正在逐步衰竭,转型已经成为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重大问题。 几年前,长虹、康佳、TCL等国内品牌曾联手以价格优势在国内彩电市场上占了先机,中国彩电业由此迅速崛起。但如今,价格优势已无法弥补中国彩电业核心技术不足的致命弱点,中国彩电业不得不吞食着价格恶战带来的苦果。4000万台的生产能力与2000万台的需求量严重脱节,全行业库存600万台的天文数字发人深省。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彩电企业突出重围的必由之路。 下面,我们将综合运用PEST方法,市场结构理论,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分析我国彩电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行业竞争分析 (一)、用PEST方法分析彩电业 P(政治):从199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是供大于求的失衡,这以为人们所熟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已经从供给扩张转换为需求拉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启动了一系列扩张需求、刺激消费的政策。一方面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庭已不满足一台彩电,这就增加了彩电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废除和修订了一些经济法规,使投资环境改善,众多国外厂商纷至沓来,企图分得一杯羹。 E(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保持了国民经济总值年增长率7%的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众多国外企业都瞄准了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国际知名彩电品牌都在中国投资或者合作建厂,这无疑会给我国彩电业带来严峻挑战和沉重压力。另一方面,外贸的发展和外资的引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特别是加入WTO后,欧盟对我国彩电业的贸易歧视和贸易壁垒将逐渐被打破,而巴西、印度等中国彩电出口潜力极大的市场在入世前关税水平达到50%以上,加上贸易壁垒,可达100%;而在入世后,关税和贸易壁垒都会大幅降低,彩电出口将会进一步增长。 S(社会):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更趋个性化,多样化.对彩电行业来说,收入水平较低的,房屋面积较小的,可能要求21、29英寸的彩电就够了;收入水平较高的,房屋

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篇一】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购物动机从送礼为主转变为自用,购物地点也更多地转向海外。 报告中显示,两年前,超过1/3的中国消费者以购买送礼的奢侈品为主,品牌上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手袋等。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动机已不是送给上司或者官员的礼物,转变为自用或者给朋友代购。报告显示,“三公”消费受限,让购买奢侈品送礼的行为大幅缩减,致使大量中国游客减少在国外消费时的奢侈品购买数量,甚至匿名购买。 海外渠道的奢侈品消费已成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选择。调查显示,超过2/3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是海外消费,主要集中在法国、米兰、伦敦、纽约和日本这些奢侈品消费热门国家和地区。归功于汇率、税以及其他折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奢侈品以低于中国地区奢侈品价格的超过50%出售。调查显示,约20%海外消费为朋友自用而代购。 咨询公司贝恩(bain&co)驻意大利的danielezito表示,中国消费者曾经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炫耀财富,但现在他们想通过奢侈品展示品位,并倾向于选择奢侈品行业可以提供的奢侈品。“这也使规模较小但品质好的小众品牌得到了更多机会。”调查中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

奢侈品时选择服装品类和新品牌。 目的和需求的改变导致奢侈品行业也在发生变化。来自财富品质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电商和代购等新渠道的发展使很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购买到奢侈品。渠道大众化也在进一步加速奢侈品牌大众化。在传统奢侈品牌普遍大众化的同时,高端消费领域出现一定机会,这个机会属于高端定制服务。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查发现,XX年已有67%的中国富豪认为传统奢侈品不是真正的奢侈品,定制才是,并且开始钟爱更多领域的定制内容。【篇二】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昨天,杭州大厦b座二楼总服务台的边上,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士好奇地询问工作人员:“这里怎么又要开一家lv?”由于就在连廊的边上,所有从c座过来的人都会被这由巨大广告图包围的店铺所吸引。店铺的门还锁着,也看不到内部的动静,外墙上的字非常醒目:店铺升级改造中,路易威登专卖店于b座二楼继续为您服务。 “我们这家只是临时店,男装新店23日正式对外营业。”就在不远处,lv的男装店中,营业员看到记者进门,就很热情地介绍,“正式店铺比我们现在这大多了,也更好陈列,男装会丰富很多。”记者看到,由于面积有限,许多男装只是挂在一个衣物架上供客人挑选。 在杭州大厦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开两家店,还专为男士设店,这在奢侈品大市场唱衰的局面下显得很特别,其背后是奢侈品他势力的崛起。

奢侈品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分析——以LV路易威登为例

奢侈品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分析——以LV路易威登为例 第一部分:奢侈品分析 (一)奢侈品的定义及特征分析 (二)奢侈品消费分析 1奢侈品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2中外奢侈品消费特点的比较分析 3奢侈品消费潮流趋势分析 4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一、奢侈品分析 (一)奢侈品的定义及特征分析 奢侈品:在英文字典里,奢侈是Luxury、Luxus,形象点,就是“雷克萨斯”品牌的英文名。其实,Luxus是一个拉丁词,原意指“极强的繁殖力”,后演变为浪费、无节制。大部分欧洲语言都吸收了这个概念,确切地说,该词用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 现在,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牌首先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从商品学上讲,价格高并不意味着就是“奢侈品”,“奢侈品”的高价性也绝非是生产与使用过高过多的物质成本的积累与堆砌,而是在其背后有一个完美体系支撑和百年文化传承。而美学家则定义为,“奢侈品”是一种生活被艺术化的符号,是一种把生活追求变为美学的外在标志,“奢侈品”就是一种艺术美学的直接代表,它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和哲学涵义。“奢侈品”对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为它们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它是亲切的、细腻的、敏锐的、最人性化的,而

且奢侈品本身也在不断进化中。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奢侈品牌所具有的特点: 1、富贵的象征 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贵豪华的。奢侈品(Luxury)源于拉丁文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权力。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劳斯来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 2、精致、高级--看上去就好 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夏奈尔”时装也如此。 3、个性化 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手工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卡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巨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4、专一性 奢侈品牌是十分专一的,它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用。所谓品牌的专一性,指的是品牌只服务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类产品。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奢侈品牌分跨两个行业使用,而且还取得了成功。品牌多元化经营本身就是品牌管理的大忌,更何况是一个奢侈品牌呢?“皮尔·卡

奢侈品行业的渠道模式分析

奢侈品行业的渠道模式分析 (一)奢侈品及奢侈品行业的界定 1、奢侈品定义 “奢侈品”其实是一个舶来概念,指的是英文中的luxury。什么是Luxury?luxury的含义大致有三个重点:好的、贵的、非必需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奢侈品的特点,但是还是不能了解奢侈品的具体涵义。而国外学者则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奢侈品一个定义。例如维尔纳·桑巴特在《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他认为奢侈品包括贵重的衣服、精致的家具、珠宝等等,它们能够直接满足奢侈需求,是面向消费定制的一级商品[3]。维尔纳·桑巴特研究的重点是奢侈生活方式及其产生的作用,因此对奢侈品的界定显得模糊而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奢侈品的内在实质。 而Nueno和Quelch则将奢侈品定位为“功能性价值”占“价格”比值低的产品,也是“有形价值”占“无形价值”比值低的产品。此定义重点突出了奢侈品的无形价值特点。 本文则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奢侈品定义,国际上将奢侈品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不过,奢侈品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其内涵是变化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奢侈品行业界定 关于奢侈品行业,麦肯锡公司则将奢侈品定义为定价高于一般大众消费品的商品。认为奢侈品市场的分类包括香水、珠宝、钟表、服饰、红酒、礼物制品、汽车、高级餐具等八个产业[4]。 奢侈品行业,是指专营或兼奢侈品业务的公司的聚焦,包括奢侈品工业、分销业和服务业等。奢侈品工业是指从事奢侈品设计和生产,以及销售的公司的聚集;分销业是指专营或兼营奢侈品批发和零售业务的公司的聚集;服务业是指从事奢侈品服务业的公司的聚集。 奢侈品行业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第一,销售规模和人员规模很小,但是利润率较高,2006年丰田三个汽车品牌年销售额可达2011亿美元,路威酩轩集团的50个品牌仅为187亿美元,前者纯利率为6.9%,后者为12%; 第二,收支平衡点很高,高投入高产出; 第三,推出新产品和改变原有风格需要更长的时间,公司可能需要等待3~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赚到钱; 第四,延续着一定的手工制作。 奢侈品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是一个有着独特的公司规模、财务特征、生命

下半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新编调查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879 下半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新编调查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半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新编调查 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本文有第一范文网整理!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购物动机从送礼为主转变为自用,购物地点也更多地转向海外。 报告中显示,两年前,超过1/3的中国消费者以购买送礼的奢侈品为主,品牌上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手袋等。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动机已不是送给上司或者官员的礼物,转变为自用或者

雀巢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雀巢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雀巢集团的相关简介 (一)背景分析 雀巢咖啡这个名称,用世界各种不同的语言来看,都给人一种明朗的印象,和消除紧张、压力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而在汉语中,“雀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和“家”有强烈的相关性)。70年代在日本,“了解差异性的男人”的广告运动表达这样的概念:“雀巢金牌咖啡所具有的高格调形象,是经过磨炼后的'了解差异性的男人'所创造出来的”。广告营造了“雀巢咖啡让忙于工作的日本男人享受到刹那的丰富感”的气氛,至今让许多日本人印象深刻。 雀巢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77亿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 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哥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而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美国人办的另一食品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1949年为另一家瑞士公司购进,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公司1990年销售额达333亿美元,主要产品为速溶咖啡、炼乳、奶粉、婴儿食品、奶酪、巧克力制品、糖果、速饮茶等数10种。 (二)雀巢集团的愿景和使命陈述 雀巢集团是致力于营养、健康和幸福生活的世界领先公司。作为拥有140多年历史的世界着名奶品和营养专家,雀巢一直致力于食品尤其是乳制品前沿领域的研发,包括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方面。在所有食品和饮料企业中,雀巢有着庞大的研发网络。雀巢毫不妥协地严格管理“从奶牛到消费者”的乳品供应,20多年来为中国家庭提供世界水平的优质、营养和美味的产品 功能定位的实质就是为了突出商品的新价值,强调与同类商品的不同之处及其优越性,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利益。“雀巢”奶粉、咖啡具有“雀巢”的内涵和,带来了婴儿哺育后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众多消费者的“舒适”、“安逸”。情感定位则突出产品对消费者的象征意味,利用它唤起消费者同情、信任、爱等感情的共鸣,适应消费者或改变消费者的心理。“雀巢”品牌名称及图形所注入的情感及意象,树立了品牌和企业良好的形象。

2020中国人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2020中国人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购物动机从送礼为主转变为自用,购物地点也更多地转向海外。 报告中显示,两年前,超过1/3的中国消费者以购买送礼的奢侈 品为主,品牌上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手袋等。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动机已不是送给上司或者官员的礼物,转变为自用或者 给朋友代购。报告显示,“三公”消费受限,让购买奢侈品送礼的行 为大幅缩减,致使大量中国游客减少在国外消费时的奢侈品购买数量,甚至匿名购买。 海外渠道的奢侈品消费已成为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 选择。调查显示,超过2/3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是海外消费,主要集中在法国、米兰、伦敦、纽约和日本这些奢侈品消费热门 国家和地区。归功于汇率、税以及其他折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奢侈 品以低于中国地区奢侈品价格的超过50%出售。调查显示,约20%海外 消费为朋友自用而代购。 咨询公司贝恩(Bain&Co)驻意大利的Daniele Zito表示,中国消 费者以前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炫耀财富,但现在他们想通过奢侈品展 示品位,并倾向于选择奢侈品行业能够提供的奢侈品。“这也使规模 较小但品质好的小众品牌得到了更多机会。”调查中显示,越来越多 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选择服装品类和新品牌。 目的和需求的改变导致奢侈品行业也在发生变化。来自财富品质 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电商和代购等新渠道的发展使很多消费者能够有 更多机会接触和购买到奢侈品。渠道大众化也在进一步加速奢侈品牌 大众化。在传统奢侈品牌普遍大众化的同时,高端消费领域出现一定 机会,这个机会属于高端定制服务。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查发现,2020年已有67%的中国富豪认为传统奢侈品不是真正的奢侈品,定制 才是,并且开始钟爱更多领域的定制内容。

中国奢侈品进出口状况

摘要 近年来,奢侈品消费与贸易在全球呈上升之势,其中中国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世界奢侈品市场的增长率至少是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两倍,奢侈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但表现在消费文化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奢侈品更是被新富阶层的消费者所热义和向往,甚至达到一种迷恋的程度。2010年,我国的奢侈品消费额达到1556亿元,增长率高送10.35%。根据麦肯锡咨询么司的预测中国可能将在2015年成为全球奢侈品的第一大消费国。虽然奢侈品的消费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增加我国的就业人数,但是我们化要看到,在这种奢侈品消费的热潮之后,逐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中国是一个奢侈品的进口大国,全世界前100强的奢侈品的品牌中国一个化没有,现在国内消费的奢侈品的品牌化乎全部的来自于国外的进口,一方面造成了我国自已的奢侈品品牌巧竞争为得不到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关税巧原因导致了很多的国内奢侈品消费得到了流失,它们都通过境外消费等的方式流向了国外。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探讨我国奢侈品消费的驱动机制,进而研究我国奢侈品贸易及政策选择,并为促进我国自主奢侈品品牌发展提供参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奢侈品; 消费行为; 奢侈品贸易; 中国奢侈品品牌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its unique mode of operation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method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quite part ignored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key position, and management thoughts, make enterprise administration rigid backward production operational management pattern to the role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no into full play. Meanwhile,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hanges and system,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encountered some resistance. Here mainly from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modern financial management as the ba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ddle-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methods, improve finan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enhanc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On this foundation, discuss enterpris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Key words : Luxury ; Consumer behavior; Luxury trade; Chinese luxury brands

集团发展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福建和盛集团有限公司 进展战略 (征求意见稿)

二○○四年九月1 / 2

第一部分集团背景 福建和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盛集团)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9月的福建和盛实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完成集团化组建。 现有注册资本金3亿元,是以集体资产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紧经营范围包括:1、能源开发;2、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监理;3、电气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4、电力技术咨询与服务;5、输变电工程融资建设与租赁电力产品和设施;6、物业治理、旅游业等。 集团公司本部现有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控股子公司10家,包括福建和盛高电压设备有限公司、福建和盛正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福建亿力电锅炉有限公司、福建和盛旅游有限公司、福建和盛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福建兴闽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闽能经贸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市泉港德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泉州市泉港德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参股子公司5家,包括大唐宁德发电有限公司(6×600MW)、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4×600MW)、上海国电投资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阳光进展(000671)等,协议总投资金额已超过100亿元。 1 / 2

第二部分战略分析 2-1外部环境分析 2-1-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电力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其进展历来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不是随着近期电力短缺情况的加重,以及能源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战略地位的提升,电力产业的进展更受到了多方关注,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巨大的进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政府宏观政策层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为电力产业的进展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 (2)经济环境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打算纲要》中指出,“十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同时,居民生活质量将有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我国的电力进展弹性系数一般在1.1左右,因此国家经济的快速进展将极大地促进电力消费,从而带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上世纪90年代,模仿着香港半岛酒店的格局,北京王府井的王府半岛酒店将地下1、2层改建成精品廊。 1992年,LV进驻精品廊,意味着一个开端。此后多年,尽管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进入中国,但大多数专卖店依然聚集在豪华酒店的大堂里,针对的也主要是外国人。 2000年前后,奢侈品牌将目标转向中国大众人群。 不乏这般景象:月薪不过三四千元的白领,吃咸菜、泡面,省下几个月薪水换来一个LV包,再背着包去挤地铁、公交。 新闻则说,由于中国买家越来越多,法国奢侈品商店不得不限制人流量,并改变多年惯例,周末继续开门营业。 满城尽是LV 2004年,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的欧阳坤回到中国。“那时的富人,还觉得奢侈品就等于浪费。也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现任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的欧阳坤说,当时,市场上还是假货横行,“满城尽是LV”。 高昂的关税导致中国市场上的奢侈品比国外贵,在巴黎的LV门店里,商品价格会比北京门店低40%,比香港门店低30%,离境时还可以享受12%的消费退税。但现实却出乎欧阳坤意料,价格劣势根本不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障碍,“谁都没想到,中国二三线市场居然爆发得如此激烈。” 2009年,奢侈品品牌在世界各地均受重创,欧洲的奢侈品销售分别下跌了4%,美国的下跌了20%,欧洲下跌了15%到20%。唯独中国的销售上升了20%。 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 截至2011年12月底,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全球居首。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说,在2012年,元旦、春节、情人节带动的持续消费高峰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将达146亿美元以上。 法国里昂证券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到近1700亿欧元,全世界44%的奢侈品将卖给中国人。 2010年,LV在中国的28个城市拥有35家门店,销售额已占到全球销售额的近四成,而传统奢侈品消费市场欧洲和美国,所占份额分别是19%和23%。

奢侈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今商品全球化、市场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大趋势引导下,奢侈品的生产、宣传、销售、售后服务的工作内容渐渐影响着商品市场的动态变化形式。文章主要针对奢侈品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在市场营销方面上奢侈品市场应该改进的地方和几种营销手段,让奢侈品在市场中游刃有余,继续做大做强。 一、奢侈品市场的现状 (1)改革开放后,奢侈品消费再次回到中国。中国成为了奢侈品消费大国,中国经济的腾飞吸引大批国外奢侈品牌踊跃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加速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壮大。奢侈品种类包揽了我们的生活的每一部分,由于我国目前的奢侈品市场处于发展中,有钱的人越来越多,对于奢侈品来说,它们是富人的骄傲,它们是地位的象征。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大牌们的“宠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就创造了一个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最为庞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2)奢侈品市场发展潜力比较大:随着我国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二三线城市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奢侈品主力消费人群中青年一代人数的增加,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不断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在全球时尚界举足轻重,特别是近几年在中国的市场上翻云覆雨,这些奢侈品具有醒目的品牌标识、特色的品牌文化、高端的产品定价、精致的广告策略、差异的品牌优势、时尚的产品研发与创新等特点。 (3)年轻人成为奢侈品的消费主体。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市场,年轻人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有经济实力消费奢侈品,一些经济能力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为了圆奢

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奢侈品市场发展迅速但却暗藏诸多对市场的不利之处。 (4)很少有人在大陆地区购买奢侈品。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消费大国,在奢侈品的消费领域上看,大多通过境外的大型商场和境外旅游来实现购买回家,我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偏重于境外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奢侈品的垄断地位逐渐升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与日俱增,这里主要总结了奢侈品市场存在的三大问题。 二、奢侈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奢侈品的销售渠道较为单一。近年来,诸多大牌公司都看上了中国这块消费能力极强的市场,他们市场调研,考察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中国经济当中的消费市场吵得火热。然而我国现在处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奢侈品在国内高消费区中的销售渠道还比较单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仅仅满足于能在高消费区有所销路,这还不足以扩大销售范围,对于奢侈品市场的供应以及需求上还没有做到完全匹配。现今我国奢侈品市场大多存在于门店经营,因此,单一的销售渠道不利于扩大市场营销,不能够使奢侈品被更多人所熟知,不足以满足奢侈品在人们心中的需求,这也恰恰证明了奢侈品市场存在第二个问题。 (2)奢侈品质量要求及售后服务跟不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实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大幅提高,但之所以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就是我国的居民还有很大的贫富差异。普通人对于奢侈品的要求,希望一件奢侈品能够用的长久,因为普通人要购买一件奢侈品对于他们的经济能力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在他们眼中总希望质量能够比普通商品要好,售后也要有保证。虽然对于富人来讲选购一件奢侈品像普通人选择普通商品一样简单,因为他们的消费能力要比普通人高,但是他们也很看重商品本身质量和售后问题。在新闻媒体的报导里,众多奢侈品

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最新调查报告范文

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最新调查报告范文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购物动机从送礼为主转变为白用,购物地点也更多地转向海外。 报告中显示,两年前,超过1/3的中国消费者以购买送礼的奢侈品为主,品牌上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手袋等。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动机已不是送给上司或者官员的礼物,转变为白用或者 给朋友代购。报告显示,三公消费受限,让购买奢侈品送礼的行为大幅缩减,致使大量中国游客减少在国外消费时的奢侈品购买数量,甚至匿名购买。 海外渠道的奢侈品消费已成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选 择。调查显示,超过2/3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是海外消费,主要集中在法国、米兰、伦敦、纽约和日本这些奢侈品消费热门国家和地区。归功于汇率、税以及其他折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奢侈品以低于中国地区奢侈品价格的超过50嘱售。调查显示,约20嗨外消费为朋友白用而代购。 咨询公司贝恩(BainCo)驻意大利的Daniele Zito表示,中国消费者曾经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炫耀财富,但现在他们想通过奢侈品展示品位,并倾向于选择奢侈品行业可以提供的最好奢侈品。这也使规模较 小但品质好的小众品牌得到了更多机会。调查中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

消费者在购头奢侈品时选择服装品类和新品牌。 目的和需求的改变导致奢侈品行业也在发生变化。来白财富品质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电商和代购等新渠道的发展使很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购买到奢侈品。渠道大众化也在进一步加速奢侈品牌大众化。在传统奢侈品牌普遍大众化的同时,高端消费领域出现一定机会,这个机会属于高端定制服务。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查发现,2018 年已有67%勺中国富豪认为传统奢侈品不是真正的奢侈品,定制才是,并且开始钟爱更多领域的定制内容。 3 月中旬,为了仔细了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 生活和生存状况,该镇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驻镇政协委员对全镇3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进行调研,对彭王、长王两村进行重点调查,以寻求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保障的良策。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还普遍面临看病就医、农业生产投入、人情往来等经济压力,同时子女外出务工还导致不少老人接替子女承担农业生产、人情往来等责任,加重了经济负担。 但70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缺乏生活照料,他们在吃饭、穿衣、入厕、上床、洗澡、走动等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尤其是两位老人同时得病,或一位老人独居更为困难。

万科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上

万科集团调查分析报告 ---宏观因素分析及行业竞争分析 一、政治要素 最近几年,国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法律来限制疯涨的房价。而这些具体的政策也给房地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有: 1、政府调控采取了平稳的步骤 (1)前期----营业税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二手房市场 (2)部分城市的房价和成交量一直飙升,市场已经显得过热,房地产优惠 政策适当退出。 2、限制房地产开发的的贷款管理。 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或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对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对其发放贷款;限制了房地产商的资金来源,规范了房地产行业。 3、加强住房消费贷款管理 商业银行应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中小户型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且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包括本外币贷款,下同)不得低于20% ;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增加了投资者投资房地产的成本,减少了消费者购买房屋的成本。 二、经济要素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依然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国内房地产的周期与GDP增长有明显关系,波动基本一致,但波幅前者大于后者。但不管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的改变对于房地产这个对于经济政策敏感的行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家的经济环境变化如下: 1、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2020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3篇

2020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3篇 【篇一】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购物动机从送礼为主转变为自用,购物地点也更多地转向海外。 报告中显示,两年前,超过1/3的中国消费者以购买送礼的奢侈品为主,品牌上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手袋等。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动机已不是送给上司或者官员的礼物,转变为自用或者给朋友代购。报告显示,“三公”消费受限,让购买奢侈品送礼的行为大幅缩减,致使大量中国游客减少在国外消费时的奢侈品购买数量,甚至匿名购买。 海外渠道的奢侈品消费已成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选择。调查显示,超过2/3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是海外消费,主要集中在法国、米兰、伦敦、纽约和日本这些奢侈品消费热门国家和地区。归功于汇率、税以及其他折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奢侈品以低于中国地区奢侈品价格的超过50%出售。调查显示,约20%海外消费为朋友自用而代购。 咨询公司贝恩(bain&co)驻意大利的danielezito表示,中国消费者曾经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炫耀财富,但现在他们想通过奢侈品展示品位,并倾向于选择奢侈品行业可以提供的奢侈品。“这也使规模较小但品质好的小众品牌得到了更多机会。”调查中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选择服装品类和新品牌。 目的和需求的改变导致奢侈品行业也在发生变化。来自财富品质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电商和代购等新渠道的发展使很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购买到奢侈品。渠道大众化也在进一步加速奢侈品牌大众化。在传统奢侈品牌普遍大众化的同时,高端消费领域出现一定机会,这个机会属于高端定制服务。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查发现,XX年已有67%的中国富豪认为传统奢侈品不是真正的奢侈品,定制才是,并且开始钟爱更多领域的定制内容。 【篇二】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昨天,杭州大厦b座二楼总服务台的边上,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士好奇地询问

奢侈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6A20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6A20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奢侈品的消费份额也越来越大,凭借着稳定而又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在成为世界经济中国的同时,也逐步发展了奢侈品消费大国,将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购买力计算在内,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趋势分析报告认为:诱人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引得众多国际奢侈品品牌纷纷“抢滩”中国,连原本只在摩纳哥等“奢侈国家”举办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会也改在中国举行。近年来,奢侈品牌所看中的几个市场因素,逐渐也开始在二、三线城市中显现出来,加之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市场份额早已被瓜分的七零八落,浙江、四川等省市一跃成为各大品牌新宠,杭州奢侈品市场排名也已经超过广州,位居全国第三位。成都、贵阳等中西部城市也已经开设了奢侈品牌的专卖店。 就中国市场而言,除了白酒、烟草、红木家具等传统行业以外,中国的奢侈品市场都是被国外品牌占据的。从贝恩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奢侈品行业各品类中前5大品牌约占一半的市场份额,其中大部分均为国外品牌。 《2015-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趋势分析报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奢侈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并对奢侈品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报告首先介绍了奢侈品行业的相关知识及国内外发展环境,并对奢侈品行业运行数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奢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