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总复习全套[1]

高三生物总复习全套[1]

高三复习—问答题
必修1
第1章 走进细胞
1、什么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①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②多细胞生物→各种分化的细胞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③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3、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哪些层次?是否所有的生物都具有这些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不是(如:单细胞生物无系统、器官、组织;植物无系统)。
4、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5、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是?遗传与变异的基础是?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代谢;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6、病毒的结构与生殖特点是?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的核酸通常是一种DNA或RNA分子;
病毒增殖的培养需在活细胞中。
7、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是?
使 用: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为止。
注意事项: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时,要注意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②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8、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倍数小;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放大倍数大
9、 在视野内有一异物,若要判断异物在何处,采取的措施有那些?①
①转动物镜;②移动装片;③换用物镜
10、调节视野亮度的措施有?调反光镜和光圈
1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是?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根本
区别 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有,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 拟核:大型环状DNA
质粒:小型环状DNA 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 基因 编码区是连续不间断的 编码区是不连续的 举例 细菌、蓝藻 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 12、蓝藻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13、细胞学说的内容是?
所有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

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14、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5、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是?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6、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
科学发现是有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
C、H、O、N、P、S等,主要元素是指在细胞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可以是大量元素也可以是微量元素。
2、人体细胞在干重和鲜重状态下哪种元素含量最大?分别是C和O元素
3、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4、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5、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常常通过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6、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乙液:0.05g/ml的CuSO4)与
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B液:0.01g/ml的CuSO4)的使用方法区别是什么?
斐林试剂中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需水浴加热;
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
7、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
8、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上。
9、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同,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平时在饮食上我们需注意什么?
饮食要多样化、不偏食,保证必需氨基酸的摄入。
10、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在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担当重要的作用,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DNA与RNA有什么异同?
五碳糖和碱基种类的不同(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有T,而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有U无T)
12、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有什么关系?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生物的遗传信息
13、细胞中的糖类有什么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4、细胞中的脂质主要有哪几类?作用是?有脂肪、磷脂、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脂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并维持第二性征的发育;维生素D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15、动物冬眠时靠体内

什么物质提供能量,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
动物在冬眠前大量取食获得营养,有相当多的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
16、水在细胞中的作用是?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①细胞内生化反应的良好溶剂;
②运输营养和废物;
③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
17、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大小与细胞的代谢活动的关系?
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细胞代谢活跃,生长迅速;
结合水比例增加时,细胞代谢强度下降,细胞及生物体的抗寒、抗热、抗旱性则会提高。
18、为什么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很少,作用却很重要?
许多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①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②维持细胞的酸碱和渗透压平衡。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基本骨架是什么?
答: 组成成分: 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基本骨架: 磷脂双分子层
2.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什么有关?细胞膜上与识别功能相关的物质是什么?
答: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识别功能:糖蛋白
3.细胞膜的功能有哪些?其中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3种?
答: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信息交流的方式:(1)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相连两个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3)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
4.生物膜系统包含哪些膜结构?功能是什么?
答: 构成成分:核膜和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功能:(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
(3)把各种细胞器分开,使细胞内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相互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5.哪些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此过程需要能量吗?
答:胰岛素,抗体和消化酶等都是分泌蛋白。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此过程需要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
答: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7.哪些实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细胞的吞噬作用,变形运动及细胞分裂中膜的分割
8.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答:成分:纤

维素和果胶.作用;保护和支持
9.请比较主要细胞器的机构和功能
答: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 棒状,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2、叶绿体:只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类囊体薄膜上)上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3、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与蛋白质, 脂质的合成有关,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4、液泡:单层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5、高尔基体:单层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7、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脱水缩合成多肽链从而形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10.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11.细胞器的相关总结:
1.产生水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
2.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3.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
4.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
5.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6.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液泡.
7.含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
12.细胞核的结构包括哪些?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
答: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上面有核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和染色质
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1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区别是什么?
 答:染色质和染色体是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14.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中,叶绿体本身是绿色的不用染色,而线粒体用什么试剂染色?
答:健那绿染液,它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蓝绿色.
15.观察叶绿体时为什么选用藓类的叶或黑藻的叶?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

表皮并稍带些叶肉为什么?
答:因为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菠菜叶下表皮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16.注意实验过程中临时装片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的状态,为什么?
答:因为细胞或叶绿体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
17.观察线粒体用什么材料?
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较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 ? 水,气(二氧化碳,氧气等),脂溶性的物质(甘油,乙醇,苯,脂肪酸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 ?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等 2.发生渗透现象必需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的两侧具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发生渗透现象是怎样满足这两个条件的?
答: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膜的两侧具有浓度差.
4.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要发生渗透现象是怎样满足这两个条件的?
答.由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和外界溶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差.
5.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植物细胞表现出什么现象?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表现出什么现象?
答: 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有大液泡(2)有细胞壁;
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时表现出的现象:液泡缩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液泡由小变大,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
6.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7.细胞膜上的糖被的作用有哪些?答: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7.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答:胞吞(内吞)、胞吐(外排) 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什么是新陈代谢?什么是细胞代谢?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

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与代谢最为密切的两种物质是ATP和酶。
2.什么是酶?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作用场所:细胞内外都可以)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也有少数是RNA(由DNA转录过来)。
3.什么是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4.酶有哪些特性?酶为什么这么娇气?
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


温度 PH值

温度 PH值 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没有变.高温,强酸强碱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不可恢复;而低温使酶是活,可以恢复。
6.为什么说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的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效率高得多;细胞内化学反应需要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条件下进行,而无机催化剂常常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下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7.什么是ATP?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8.同样是储存能量的分子,ATP与葡萄糖具有不同的特点,请概括出ATP具有哪几个特点?
储能少,一分子ATP只约为一分子葡萄糖的1/94;ATP所含的是活跃的化学能而葡萄糖分子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只有转变成ATP中的才能被利用。
9.能源物质的区别?
根本能源:太阳能 储备能源:脂肪,淀粉,糖原
主要能源:糖类 直接能源:ATP
10.ATP与ADP的转化关系?






ADP中文名称叫二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

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代谢越快,相互转化的速度也越快。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2.ATP与酶的关系?
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是蛋白质或RNA类物质,他们的合成与生物遗传物质有关,因而具有物种差异性;不同生物体内ATP的有机结构是相同的,不具有物种差异性。
13.何谓呼吸作用?
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呼吸作用。
14.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15.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或酒精对细胞有害吗?
一般来说,乳酸或酒精过多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如酵母菌在无氧及其他条件适合的情况下,随发酵产物的增多,营养物质的减少以及PH发生变化等的影响,它的繁殖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酒精发酵最终停止。
16.有氧呼吸过程?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17.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18.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取决于什么?
决定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乳酸;植物:除甜菜块根,马铃薯块茎和玉

米胚等其余为酒精)
19.有氧呼吸的生物是否一定有线粒体?
不一定,如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有些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蓝藻)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20.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21.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哪些?
(1)作物栽培: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中耕松土等。
(2)粮油种子贮藏:干燥、低温(不能过低),低氧
(3)水果、蔬菜,鲜花保鲜:低温,低氧(高CO2/N2),低湿
(4)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有机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累,常把下部变黄的已无光合能力,仍然消耗养分的枝叶去掉,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的转运到有经济价值的器官中去。
(5)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无氧呼吸
(6)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
(7)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8)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9)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10)酿酒:先通气后密封
22.某些生理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1)种子萌发:有机物减少,种类增加,水分吸收
(2)土豆发芽:有机物减少,种类增加
(3)胚胎发育:有机物总量减少,DNA总量增加,单个细胞体积减小,总体积开始基本不变
(4)鲜奶制成酸奶(发面):总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增加,营养价值升高
2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关计算?
(1)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2)酒精量等于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3)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4)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多余的CO2来自无氧呼吸
(5)酒精量小于CO2释放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24.何谓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5.光合色素分类?
叶绿素a (蓝绿色)最多 (最宽)
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最慢
色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最快最少(最窄)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什么颜色玻璃透什么光
26.实验中几种化学试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无水乙醇用于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3)二氧化硅用于充分研磨
(4)碳酸钙用于防止色素被破坏
27.叶绿体的功能是什么?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光合作用的指标是光合速度。光合速度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叶面积吸收CO2毫克数表示,一般测定光合速度的方法都没有把叶子的呼吸作用考虑在内,测到的是净的光合作用速度,而总的光合作用速度还要加上呼吸速度,关系式是:
总的光合作用速度=净的光合作用速度+呼吸速度
一般习题当中,通常告知净的光合量(如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同时也告知呼吸量(如在黑暗中测得的数据),而要求求的是总的光合量(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释放的氧气)。
(1)光照
光合作用是一个光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光合速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度的增加转慢,直到不再增加,这是因为光照促进的是光反应过程,而暗反应的能力(CO2、酶的催化效率等)是有限的。光强与光合速度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注:a点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点表示光合作用速度到达饱和点。
虚线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实线曲线表示阳生植物。
(2)二氧化碳
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它的浓度高低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在一定范围内提CO2浓度能提高光合速,CO2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这是因为光反应的产物有限。CO2浓度与光合速度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3)温度
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是由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而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温度与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实则上就像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最适温度。
(4)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例如:
N:是构成叶绿素、酶、ATP、NADP+等的元素。
P:是

构成ATP、NADP+等的元素。
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
(5)水分
水分是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缺乏时可使光合速度下降。
(6)日变化
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一般是中午较高,但在炎热的夏季,中午光合作用速度下降,出现“午休”现象。
29.植物正常绿叶上下表面颜色一样深吗?为什么?
不一样,上表面颜色深,下表面颜色浅,因为上表面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含量多,下表面海绵组织疏松,含叶绿体少。
30.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萨克斯: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照(一半爆光与另一半遮光),因变量为颜色变化。
恩格尔曼: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照(照光处与不照光处;黑暗与完全暴光),因变量为好氧菌的分布。
鲁宾和卡门:相互对照,自变量为标记物质(H218O 与C18O2),因变量为O2的放射量
普里斯特利:缺少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
31.增强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哪些?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32.光合作用的过程?




段 条件 光、色素、酶 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物质变化
水的分解:H2O → [H] + O2↑ ATP的生成:ADP + Pi → ATP 能量变化 光能→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暗



段 条件 酶、ATP、[H] 场所 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CO2 + C5 → 2C3
C3的还原: C3 + [H] → (CH2O) 能量变化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CH2O)中的稳定化学能 总反应式

CO2 + H2O O2 + (CH2O) 33.C3和C5的变化规律?
CO2减少,C3减少,C5增加 光照减弱,C3增加,C5减少
3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
C6H12O6和O2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CO2和H2O
35.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什么?
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的能量是整个生物界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的最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36.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的主要区别?
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

第六章 细胞分裂、分化
1.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真核

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同点:都有DNA复制)
无丝分裂: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过程:核的缢裂,接着是细胞的缢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而得名。例蛙的红细胞。
原核细胞,如细菌:二分裂。(不属无丝分裂)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 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
2. 什么是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分裂间期的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主要变化为:
前期:(1)核仁解体、核膜消失(2)形成纺锤体(3)出现染色体。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1)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
要点: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染色单体上。当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原来的一个染色体成为两个染色体。
染色体有两种形态,细丝状的染色质形态和短粗的染色体形态。染色体在前期高度螺旋化,转变为染色体,染色体有在后期解螺旋,恢复成染色质。因此,前期和末期有染色质和染色体两种形态的转化,而中期和后期只有染色体一种形态。
3.动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区别:
植物有丝分裂 动物有丝分裂 前期 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 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4. 细胞分裂、分化
5. 细胞生长到一定的时期受到细胞体积增大而相对表面积减少的制约,进入到分裂状态。绝大多数生物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按下列方式进入到其后的生命活动状态:
 受精卵-------→多个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单个细胞多次有丝分裂) (经细胞分化) (正常体细胞)
(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
异的过程。是持久性变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干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理解:①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②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③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2)细胞的

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和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细胞核具有。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生殖细胞仍有较高的潜在全能性,植物体细胞具全能性,动物体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具全能性(核移植)
细胞全能性的基础:细胞内含有该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

※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及相互比较
细胞分化 细胞全能性 原理 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 含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特点 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普遍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离体和一定营养、激素等条件)和动物细胞核具全能性。 结果 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 形成新的个体 大小
比较 细胞分化程度有高低之分,
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 细胞全能性有大小之分,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关系 两者遗传物质都不发生变化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具有的全能性越小 ※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

5.干细胞及其医学上应用
1、概念: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发育潜能的原始细胞,机体内的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都是由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2、类型
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3、应用:为器官移植提供新的思路,为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根治带来希望。
6.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
中期: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向两极移动
末期: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减少一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同有丝分裂
后期:
末期:

7.精子、卵细胞形成比较
精子形成 卵细胞形成 细胞质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产生生殖细胞 四个精子 一个卵细胞 生殖细胞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相同点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8、请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变化曲线图







间 前 中 后 末 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






 间 前 中 后 末 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Ⅱ末
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次数 一次 两次 子细胞性质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与体细胞相同 减少一半 产生子细胞数 两个 四个或一个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无 联会、四分体彼此分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检索表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1.2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2.1有同

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2.2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9.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


1、同源染色体:1、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2、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过程中联会。这样的两条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图中1和2;3和4是同源染色体。哪些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1和3;2和4或1和4;2和3。
2、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图中A和a;B和b是等位基因,A和B、A和b或a和B;a和b是非等位基因。
3、基因的分离规律是指: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过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4、自由组合规律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互不干扰,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在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受精卵属于是体细胞。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的来源于精子和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0.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1、一个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①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4个2种类型的配子,且两个染色体组成相同,而不同的配子染色体组成互补。
②如果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若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中亲本类型2种、重组类型2种。若有m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以产生4m种配子。
1、 有多个性原细胞,设每个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
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能产生2n种配子
11.与生殖相关的概念辨析

1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四分体时期)
13.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过程: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接着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最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

到亲代细胞染色体的数目。
14.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答: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分散开。
必修2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一、杂交育种:
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过程:
现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何获得矮秆抗锈病的新类型?
步骤:(1)先让两纯种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
(2)再将F1进行自交,得到F2。
(3)将F2种植,从中选育出矮杆抗病新类型。
(4)将矮杆抗病类型继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
 状分离。






二、诱变育种:
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再经过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意义: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育种的重要方法。
3、优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拓展:


①种子 返地种植 多种变异植株 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 F1 F2 性状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③甲品种×乙品种→F1 幼苗 若干植株 新品种


④正常幼苗 植株 新品种


⑤甲种生物某基因 乙种生物 新品种 (基因工程育种)

育种方法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依据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处理方法 去雄蕊、人工授粉

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 秋水仙素加倍 优点 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提高变异的频率,短时间内大幅度的改良某些性状 缩短育种年限 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缺点 不能创造新的基因,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烦琐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材料 方法复杂,成活率低 发育延迟,结实率底 举例 小麦高(易倒伏)抗锈病的纯种与矮茎(抗倒伏)易染病的纯种进行杂交,培育出矮茎抗锈病小麦品种 青霉素经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出高产的青霉素菌种 抗病植株的育成
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

工程概念:
基因工程的别名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结果 基因拼接技术(DNA重组技术) 基因 分子水平 生产出人类所需的新品种 (二)基因工程基本工具
1.基因“剪刀”:
①剪刀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②特点是: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③切割结果是形成粘性末端。
2.“基因针线”:是DNA 连接酶。
①“缝合”的DNA来源有2种。
②“缝合”的两个DNA的黏性末端有何特点?
连接的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DNA骨架的缺口。
3.“基因的运载体”:
①作用是把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种类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三、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如何理解基因工程是把双刃剑?
(1).基因工程的开发对发展育种、制药、环境保护等均有直接的关系,其研究成果将使人类生活发生革命性变化。
(2).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基因工程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也能带来祸害。
如战争狂人、恐怖主义者可制造难以制服的病菌、病毒,进行讹诈和大规模毁灭人类的生物战争;
转基因动、植物的出现引发物种入侵,有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对原有物种产生威胁;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 ”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什么区别?
答: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拉马克认为:原来的长颈鹿脖子很短,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长颈鹿不断伸长脖子,结果脖子越来越长。长颈鹿的进化是不断伸长的结果(主观能动性)。达尔文认为:长颈鹿本来就存在变异,脖子有长有短,由于食物缺乏,短脖子的长颈鹿被淘汰,留下脖子较长的,经过逐渐积累,才形成现在的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环境”起到主导作用。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什么进步意义?
(1)对自然选择的研究已经从以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单位。
(2)对遗传和变异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3)达尔文没有认识到隔离的作用,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种群和物种有什么区别?
答: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物种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4、生殖隔离:不同物种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5、基因厍: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的基因库。
6、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

, 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比如:A的基因频率是A/(A+a) %
7、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什么?
答: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其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8、为什么说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答;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因此它们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
9、为什么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不断进化。
10、什么是共同进化?
 答;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进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 ,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的内容?
答: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必修三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血液pH值如何维持相对稳定?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血液中含有许多酸碱缓冲对,如H2CO3/NaHCO3。当碱性物质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当酸性物质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分解成CO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相同点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

点 存在的部位 血管内 组织细胞之间 淋巴管中 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 各种血细胞 体内各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等 所含的化学成分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蛋白质很少 3.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什么?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一种反馈调节。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

坏。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细胞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变化。
4.什么是稳态?实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实质是稳态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稳定状态,是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动态的稳定。
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引起组织水肿即组织液过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3)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组织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4)肾小球肾炎时,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降低,水分重吸收降低。

第2章 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 什么是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在中枢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向中枢)、神经中枢(对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到效应器)和效应器(产生相应的活动)。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感受器是指游离的感觉神经未梢(复杂的感受器叫感觉器官,其结构包括感觉神经未梢及其附属结构);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未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一个神经元包括哪些部分?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神经元的功能有哪些?神经元按功能分为几种?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神经元按功能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3.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
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

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什么是兴奋?兴奋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神经冲动?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的实质是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是什么?
传导过程:在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当受到刺激时,在刺激点上变为膜内为正膜外变负,产生兴奋。邻近的未兴奋部位膜外的正电荷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内的兴奋部位正电荷向未兴奋部位移动。这种在兴奋部位与相邻未兴奋部位之间的局部电流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会引起未兴奋部位产生兴奋,这样兴奋就传递下去了。而原先兴奋的部位又恢复原先的静息电位。
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
①生理的完整性:神经纤维的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冲动就不能通过断口继续向前传导;即使不破坏神经纤维的结构上的连续性,而用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和化学药品(如麻醉剂)等因素使局部功能改变,也会中断冲动的传导。
②双向传导性: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纤维向两侧方向同时传导。
6.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和特点是什么?
(1)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不是直接接触的,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
(2)突触的结构:





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电信号→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3)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是: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即:



(4)细胞间兴奋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即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较多,说明兴奋的传递是一个耗能的主动运输过程。
尽管兴奋在神经纤维可以双向传导,但由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最终是单向的。
(5)递质: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信使功能的化学物质,对相应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作用。同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泡只能释放一种递质,或是兴奋的,或是抑制的。
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后膜的膜电位发生改变,使突触后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7.脊椎动物和人的重要的神经中枢及特定的生理功能?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能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活动。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下丘脑:有调节体温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有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脊髓:调节身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8.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功能和功能障碍是什么?
中枢名称 别名 受损后的病症 病症的症状 运动性书写中枢 书写中枢
(W区) 失写症 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说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和绘图能力。 运动性语言中枢 说话中枢
(S区) 运动性失语症 病人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听觉性语言中枢 (H区) 听觉性失语症 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视觉性语言中枢 阅读中枢
(V区) 失读症 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9.什么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反馈调节?
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组织胺、CO2、H+等)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

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例如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0.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分泌器官或结构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主要生理功能 下丘脑 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肽或蛋白质 促使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使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③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收集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垂体 ①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肽或蛋白质 促进相关腺体正常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②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的衍生物(含I)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 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 胰
岛 胰岛
A
细胞 胰高血糖素 蛋白质 强烈促进肝糖元分解,促使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B
细胞 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促进糖元合成、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变成脂肪;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性
腺 睾丸 雄性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 固醇类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和精子生成,激发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卵巢 ①雌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发育和卵子生成,激发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②孕激素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作准备
11.尿液中含有糖就是糖尿病吗?
尿液中出现糖有三种可能:一是正常人是一次食糖过多,多余的糖随尿排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二是人的肾小管出现病变,其重吸收能力减弱,原尿中的糖也可能随尿排出。三是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持续较高,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糖便会随尿排出,即糖尿病。
1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有何区别?
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腺体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各处发挥作用。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腺体的分泌物一般由导管运输到身体的一定部位发挥作用。
13.为什么说下丘脑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下丘脑中有些神经元不仅能传导兴奋、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而且能分泌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