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定方程 教学

不定方程 教学

不定方程  教学
不定方程  教学

不定方程

所谓不定方程,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个数,且未知数受到某些(如要求是有理数、整数或正整数等等)的方程或方程组。不定方程也称为丢番图方程,是数论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历史上最活跃的数学领域之一。不定方程的内容十分丰富,与代数数论、几何数论、集合数论等等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不定方程的重要性在数学竞赛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年世界各地的数学竞赛吉,不定方程都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数学竞赛中的不定方程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对初等数论的一般理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更需要讲究思想、方法与技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本节我们来看一看不定方程的基础性的题目。

基础知识

1.不定方程问题的常见类型:

(1)求不定方程的解;

(2)判定不定方程是否有解;

(3)判定不定方程的解的个数(有限个还是无限个)。

2.解不定方程问题常用的解法:

(1)代数恒等变形:如因式分解、配方、换元等;

(2)不等式估算法:利用不等式等方法,确定出方程中某些变量的范围,进而求解;

(3)同余法:对等式两边取特殊的模(如奇偶分析),缩小变量的范围或性质,得出不定方程的整数解或判定其无解;

(4)构造法:构造出符合要求的特解,或构造一个求解的递推式,证明方程有无穷多解;

(5)无穷递推法。

以下给出几个关于特殊方程的求解定理:

(一)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组)

定义1.形如(不同时为零)的方程称为二元

一次不定方程。

定理1.方程有解的充要是;

定理2.若,且为的一个解,则方程的一切解都可以表示成

为任意整数)。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教学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 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操作天平: a 、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板书:50+50=100 50×2=100) b 、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粉笔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粉笔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板书:x+20=100) 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20+x>50等) (3)出示小黑板 30+20=50 2x+50>100 80<2x 3x=180 100+20<100+50 100+2x=50×3 x-18=24 60÷20=3 x÷11=5 (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小组讨论,写下来)

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生说师在小黑板作记号) 80<2x 2x+50>100 100+20<100+50 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谁再来说几个等式?同桌互相说几个等式。 30+20=50 3x=180 100+2x=50×3 x-18=24 60÷20=3 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书:等式) (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分类的标准?(同桌讨论) 30+20=50 60÷20=3 3x=180 100+2x=50×3 x-18=24 x÷11=5 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方程) ①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②再举几个例子,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 游戏练习: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卡片出示)是用“√”手势表示,不是用“×”手势表示。 6+x=14 3+x 50÷2=25 6+x>23 51÷a=17 x+y=18 (6)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刚才我们是从等式中找出方程的。这说明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生画,请他们黑板展示并同时说说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将书上的图与学生的图做对比,指出:有时可以借助简单明了的图来帮助理解深奥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很重要性的学习方法。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泰来县江桥镇中心学校潘艳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 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旧知 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之下共同回忆以下内容: (1)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什么方程吗? (2)你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吗? 例如:3x+7=2 0.5x-0.7=6.5-1.3x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个问题让学生投入到方程的世界,也为学生能够自己通过知识的迁移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做一个铺垫.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情境:小明与小亮进行百米赛跑。当小明到达终点时,小亮离终点还有5m ,如果小明比小亮每秒多跑0.35m ,你知道小明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吗? (1)设小明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x m/s,那么,小亮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2)小明跑100m 用的时间等于小亮跑_____________m 所用时间。 师: 同学们,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激发兴趣,初次探究 (学生交流、讨论,板演所列方程): 解:设小亮的速度是 x 米∕秒,由题意得:x 5100- = x +35.0100 师:这种类型的方程,我们以前接触过吗?那我们以前曾学过哪几类方程?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1:我们学过一元一次方程; 如:1653=+x x , 13 2253-=+x x ,等。 生2:还有二元一次方程;如:402=+y x ,214332=+n m ,等。 师:仔细观察,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怎样的式子? 生齐答:是整式。 师:我们把这些方程都叫做整式方程。那么,我们刚才所列的方程 x 5100- = x +35.0100与这些整式方程有什么区别? 生1:这个方程的未知数在分母里。 生2:这个方程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2教学设计(青岛版)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珍稀动物》——简易方程情景窗2 二、目标设定: 1、明确方程的意义,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姐简单的方程。 3、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和梳理概括能力 三:重、难点 重点:1、理解等式的性质2、会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动物,这是老师喜欢的动物(课件出示——黔金丝猴的图片),你们认识吗? 生:金丝猴。 师:对,它是金丝猴的一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在世界上仅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名字叫“黔金丝猴”。

师:知道为什么叫“黔金丝猴”吗 生:不知道。 师:因为贵州省的简称是“黔”,并且这种金丝猴只在贵州有,所以叫做“黔金丝猴”。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吗?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 师:哪个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学生读相关文字)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993年有600多只,2004年有860只。 师:经过人类的保护,黔金丝猴的数量有所增加,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2004年的860只。看到这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增加了多少只? 师:你会解答吗? 生:860-600=260只 师:你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吗? 生:600+x=860 师:你这是用的什么方法? 生:方程。

师:那你能说说这里的x表示什么吗? 生:表示增加的只数。 师:那600和860各表示什么呢? 生:1993年的只数和2004年的只数。 师:也就是根据“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的只数”列出的方程,是吗? 生:是 师:在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为了让所有人都明确x表示什么,我们通常要把x表示什么写出来,像老师这样写解:设增加了x只。师:那怎样来求未知数x呢? 师:有困难是吗?因为方程是一个等式,下面,我们就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好吗?大家看屏幕。 (二)、探究感悟,理解归纳,解决问题。 1、操作体验,理解等式的性质。 (课件出示一架空天平) 师:现在天平怎么样了? 生:平衡。 师:也就说明了什么? 生:左右两边是相等的。 师:大家继续看,(课件出示:这是左盘放上一品啤酒)怎样了?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解简易方程教案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 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 (2)4x<36+17 (3)234÷a>12 (4)72=x+16 (5)x+85 (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出示57 页天平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 =150. 生3:100+X =250=100+150,所以X =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 =150.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 =150。 小结:当X =150时,100+ X=250这个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 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7页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自学后汇报。(板书)齐读两个概念。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 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完成课本P57页做一做:X =3是方程5X =15的解吗?X =2呢?(完成后汇报) (二)解简易方程 1.师:前两天我们学会了等式的性质,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2、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个皮球加起来共有9个) 根据这种关系怎么列方程? X+3=9 3、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1)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 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 式的基本性质求出方程的解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x+3-3=9-3 (2)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1头猪=( )只羊 1把蕉=( )个苹果

简易方程教案教学提纲

课题:等式与方程(第一课时) (总第1课时) 备课日期: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教材P1~P2例1、例2、练一练及 P6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从具体的操作中抽象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意义;正确判别方程和等式。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和一些砝码,简单介绍天平的相关知识。 天平左右盘分别让入50克和40克的砝码,提问:天平会出现什么现象? 课件分别演示两种不同情况。 当左盘放40克、右盘放50克时,提问:左盘中再放几克砝码,天平就会平衡? 课件出示:再添10克砝码,40+10=50,左右重量相等,天平平衡。 二、认识等式 1、教学P1 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你能举例说几个等式吗? 三、认识方程 2、教学P1例2 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提问: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 2、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标准分成两类。 (1)按照等式和不是等式分成两类; (2)按照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分成两类。 (3)找出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的“X+50=150、2X=200”。 介绍: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 ..叫做方程。 ...的等式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 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用图形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2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先在等式下面画线,再把方程圈出来。 集体交流: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追问:y-28=35、5y=40为什么也是方程?(说明: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用y等其它字母表示。) 8+x、x+4<14为什么不是方程? 2、完成P2练一练第2题。 (1)说明:每个等式中的图形表示的是未知数,能改写成字母表示吗? 集体交流:你写出怎样的方程?还能用什么字母? (2)让学生举一些方程的例子。 追问:方程是怎样的式子? 说明:方程是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式子,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完成P6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看题,想想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看线段图列出方程。 集体交流。 4、完成P6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说数量关系,并集体交流。 引导:会用方程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看图写方程。 集体交流,追问:你觉得看图正确列方程的关键在哪里? 指出:方程表示的是具体情境里的数量关系,所以关键是找准其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依照数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内容?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解方程(二) 教学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 ±b=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可能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3x +4=40 解:3x =40-4 3x =36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36÷3 x =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五(1)班上课时,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接着让学生自学得出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最后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比较解方程与求未知数X的解题过程有什么异同?让学生了解解方程的步骤。本节课从课堂效果上来看,不错,因为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向来是不错的,课堂习惯比较好,学生的思维清晰,会说。 而在五(6)班上课时,我考虑这堂课的概念多,“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而且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教学想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新旧知识(求未知数x)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点考虑的是方程意义的教学。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如:近期的“用字母表示数”“用方程解应用题”、远期的解较复杂方程或方程组时用到的“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集合”知识等。 这次,我在处理教材时,删繁就简,让学生做“分类游戏”: ①按自己的标准把下列各式分类:

分式方程教案

§3.4 分式方程(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式方程解法的过程,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根的合理性; 2.经历“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解分式方程要验根 教学目标 一. 复习旧知 1、分式方程的概念 2、辨别下列方程是什么方程622213--=-x x 和452600480=-x x 二.讲授新知 你能设法求出分式方程 622213--=-x x 的解吗? 解方程6 22213--=-x x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 6*)622(6*213--=-x x 3(3x-1)=12-(x-2) 解这个方程,得x=1017 三. 例题教学

仿上例完成 1.解方程: 452600480=-x x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2x ,得x x x x 2*452)2600480(=- 960-600=90 x 解这个方程,得x = 4 检验:将x=4代入原方程,得 左边=45=右边 所以,x=4是原方程的根。 例2. 解方程 22121--=--x x x (解略)解得:x = 2 检验:将x = 2代入原方程中分母为0,那怎么办?带 着问题看 .议一议:P81 在这里,x=2不是原方程的根,因为它使得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零,我们称它为原方程的增根。产生增根的原因是,我们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了一个可能使分母为零的整式。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 五.想一想: 解分式方程一般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六.随堂练习 1. 解方程:(1) 132x x =- (2)341x x =- (3)542332x x x +=-- (4)x x x x 215.111 22-=++-

简易方程—解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解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可能有几个球呢?(学生思考后会说,可以是任意数。) 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补充条件,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 并用等式表示:x +3=9(教师板书) 二、互动新授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 的值。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 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 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 (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 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 +3-3=9-3 x =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3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 3.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 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简易方程教学实录

简易方程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一)、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回顾概念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意义以及会解简单的方程,谁能说说方程的意义。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谁又能说一说? 生: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师:很好,大家鼓励一下(大家鼓掌) 2、复习训练 师: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谁给大家展示一下? ①x+24=73 ②4x<36+17 ③234÷a>12 ④x-16= 72 ⑤x+85 ⑥5+y=10.6 生:①④⑥ 生:因为它们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情境迁移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珍稀动物黔金丝猴的有关信息,这节课老师还想给你们介绍一种美丽的世界濒危动物——黑鹳。 (1)老师用课件出示教材黑鹳的情境图。 师:黑鹳是世界濒危动物。目前,国外仅存1500只左右,约是我国现存黑鹳只数的3倍。 看到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生:我国有多少黑鹳? 师:你能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吗?并能列方程吗? 生:我国现存黑鹳的只数×3=1500 生:解:设我国现存X只黑鹳。 3X=1500 2、独立思考探究方法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先独立思考,算完后说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生:可以用等式的性质2 生: 3x=1500 3x÷3=1500÷3 X=500 师:你们说的真好,祝贺你们。

3、师生交流验证方法 师:刚才同学用到的方法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学生小组合作) 引导学生验证: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1)动态演示初步感知 ①课件演示:借助天平来研究(课件演示动态效果: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 X x20 20 X 20 x x 20 20 ------------------------ --------------------------- X=20 x×4=20×4 师: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右边托盘应该有什么变化? 生:应和左边的变化一样 师:能用方程来表示等量关系吗? 生:可以,4x=80 ②再次课件演示: X x x 10 10 10 x 10 --------------------------------- --------------- 3x=30 3x÷3=30÷3 师:观察天平的变化,看图列出方程.(组内讨论) 生: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师:下面我们做一下这些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3×4=12 (3×4)×2=12×() 3×4=12 (3×4)÷2=12÷() 4、师;同学们知道东北虎吗?下面我们看看和它有关信息: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 师: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谁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生: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 生:解:设2003年繁育基地有东北虎x只。 3x+100=1000 师:观察这个方程的形式和前面学习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方程。 生:可以把3x看作一个数,运用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3x+100=1000 3x +100-100=1000-100即把方程转化成3x=900这类形式的方程 生:在运用另一个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求出方程的解。

分式方程教案

课题:分式方程(一) 学习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学习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学习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知: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方程?是怎样的方程?如何求解?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 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是 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步骤是: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如解方程: 16 3 242=--+x x 2、探究新知: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100千米所用时间,及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 得到方程: v v -=+2060 20100.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及整式方程的区别在哪里?通过观察发现得到这两种方程的区别在于未知数是否在分母上。未知数在分母的方程是分式方程。未知数不在分母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前面我们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分式方程中分母

含有未知数,我们又将如何解?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 方程,具体的方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如解方程: v +20100=v -2060 …………………… ①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20+v )(20-v ),得 100(20-v )=60(20+v )……………………② 解得 v=5 观察方程①、②中的v 的取值范围相同吗? ① 由于是分式方程v ≠±20,而②是整式方程v 可取任何实数。 这说明,对于方程①来说,必须要求使方程中各分式的分母的值均不为0.但变形后得到的整式方程②则没有这个要求。如果所得整式方程的某个根,使原分式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分式的分母的值为0,也就是说,使变形时所乘的整式的值为0,它就不适合原方程,即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如何验根:将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0.如果为0即为增根。 如解方程: 51-x =25 10 2-x 。 分析:为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55x x -+, 得整式方程 510x += 解得 5x = 将5x =代入原方程的最简公分母检验,发现这时分母5x -和225x -的值都是0,相应的分式无意义。因此,5x =虽是整式方程的解,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实际上,这个方程无解。 二、课堂展示 解方程: () 5312 22x x x x -=--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2),方程两边同乘x(x-2),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简易方程总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内容简易方程总复习 二、教学要求 (一)知识方面: 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公式、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代人求值。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简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确地求简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二)能力方面: 正确解方程,提高解题能力。 (三)思想教育: 通过解方程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⑴订阅《中国少年报》五年级订了320份,比四年级多订了X份,四年级订了()份。 ⑵比X的5倍少的数是()。 ⑶路程S、速度V、时间t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当 V=32(千米) t= 5(小时) S= ;当S=120(千米) t=小时,V= 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不具体回答是多少,但是一旦字母数值确定了,它就可以得到具体的值了。 二、巩固 教材第 128页整理与复习第1、2 题 三、复习简易方程 1.等式与方程,下列各式中是等式的打上“√”,是方程的打上“△”。 ① 3+5X()② 2X一1=0() ③1+=()④15<1十X() 第②题同时出现了“√”和“△”记号,说明了什么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先说说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怎样解简易方程根据什么怎样检验又根据什么 3.解下列方程。 ①54—X=48 ②54—3X=48 ③13X+2X= ④6×9+3X=70。⑤6(l一X)= ⑥+X= 小结:解简易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多步的问题要进行转化处理,根据四则计算的关系求解。 4.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时,首先应“设要求的数为X(题目中出现了未知数X的,可以不设)”,再把文字叙述的形式“翻译”成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即方程),题中怎样叙述等式就怎样写,顺序一般不要改动,列出方程后按简易方程的解法才解,如: (板书)一个数的5倍减去37等于18,求这个数。 解:设要求的数为X。 5X一37=18 5X=18十37 5X=55 X=11 四、练习 1.解方程〔第⑴、⑵要写出检验〕 ⑴2X一×6=3 ⑵3X十=

解简易方程(一)_教案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教学设计一、复习准备(一)口算下面各题.30+()=50()×2=10 (二)列式.1.一支钢笔元,2支钢笔多少元?2.与4的和.二、新授教学(一)方程的意义1.介绍天平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2.引出方程(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教师板书:20+?=100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100.(3)出示图片:篮球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教师板书:3.方程的意义.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

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二)教学例 1 1.方程的解教师提问:在中,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在中,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是方程的解是方程的解2.解方程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教学例1 例1.解方程-8=16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2)教师板书: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检验:把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左边=右边所以是原方程的解.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三、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四、巩固练习(一)填空1.含有未知数的()叫做方程.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是方程的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简易方程教学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时安排: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系统接触代数知识。这一单元学生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初中代数知识的学习。因此,我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反馈出学生C与S不分。为此,我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摸图形的周长时就要用手沿边画一周,所以是C;摸面积是时就要用手把物体的

表面全部都摸到,所以是S。通过这种动作形象记忆法,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区别这两个字母的含义。 今天十分紧张的在一节课内完成了全部教学内容,但从作业反馈来看却差强人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省略乘号写出各式子问题较大。如b×1应该简写成b,而学生却常常会写成1b,没想到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x×x应该简写成x2,可学生却往往习惯于只省略乘号写成xx;(a+b)×2应该简写为2(a+b),而学生却常常会写成(a+b)2,忘记将数字放在字母的前面。 2、作业格式错误。部分学生求图形周长和面积时列式结果均正确,但却不喜欢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公式求值的格式。看来,这中间还需要一段适应调整的过程。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探讨老师与郑X同学之间的年龄关系,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亲近数学,激发起他们对新知的学习热情,拉近了与新知的距离。学生在草稿本上由郑X同学的年龄计算老师年龄时,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自然而然地想到用更简便的方式来表示老师的年龄。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由数到式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后,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约美,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的理解。 困惑:教材50页第5题“鸟的骨骼约是体重的0.05~0.06倍,人的骨骼约是体重的0.18倍。一个人重a千克,骨骼约是()千克。”按以往老教材的说法,这里只能说人的骨骼约是体重的18%。因为不足1倍,所以只能说是几分之几或零点一八,为何在这题还能以“倍”自居?不知道是否与老教材有所区别。 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三)教学反思: 对照人教社老教材,发觉学生不仅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等常见数量关系式烂熟于心,而且在解答相关应用题时也总能得心应手。但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的反馈却令我大跌眼镜。第12题是有关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填空题,全体学生竟然告诉我从未听说过这三个词(由于我今年刚接触新课标教材,不知学生所言是否真实)。在平时解答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等需逆向思考的问题时,也有部分学生对数量关系式是启而不发,这不得不令我深思。教师和学生应该如何面对教材的变化? 2. 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小记: 为突显方程的意义,在例题前增加了用天平演示50+50=100的过程。别看小小的一处改动且用时不多,但却为本课的教学增辉不少。当黑板上出现了4个式子后,我引导学生将100+X=250与上面三个式子比较,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观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了50+50=100虽然是等式,却不含有未知数,而100+X>200、100+X<300虽然含有未知数,却是不等式,从而明确一个式子如果是方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教学效果非常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方程 教案 (1)

分式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 2.能力目标: 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2.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 3.疑点及分析和解决办法: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思想),基本方法是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而正是这一步有可能使方程产生增根.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从而理解、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学生依照第31页的分析,完成填空.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等”这一相等关系列 出方程 )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 则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20+v )千米/时,逆流航行的速度为(20-v )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60-小时。可列方程v 20100+=v 2060- 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所见过的方程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种方程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分式方程.板书课题: 16.3 分式方 程(1)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探究: (1)方程 与以前所学的整式方程有何不同? v v ?=+206020100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简易方程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和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解方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预设: ●一、情境创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文峰大世界推出学生用品大展销,这里是选取其中的几件。 商品上标价分别为(字母表示的为商品价格不知道的): 上衣65元巧克力y元 钢笔40元皮鞋60元 书x元文具盒20元 如果拿100块钱去买商品,用钱的结果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三种情况,大于、小于、等于) 如果请你自己购物的话,你准备选择什么 把你的购买情况与用钱结果用式子表示出来。纯茨隳苄炊嗌伲?br>选取生列出的算式:65+40=100 65+x<100 y+60 x+y等等 ●二、观察讨论:把上面的式子分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 1.小组讨论,介绍如何分。 2.教师指出:像这些用等号连起来的算式我们都叫它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师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方程。(板书课题) 4.提问:这里哪些算式是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集合圈圈出方程。 知道了什么是方程,你能写出一些方程来吗?试试看,在随练本上写出一个方程。 5.汇报:说说你写的方程是怎样的?

提问:如65+x是方程吗?为什么? 由此看出:具备方程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师:65+x=100、65+58=123都是等式,一个是方程,一个不是方程,方程和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可以用一句话或者图来表示吗? ●三、方程史话 说起方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都知道《九章算术》是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是十部算经中最重要的一部。《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是它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方程的解法,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九章算术》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它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四、解方程 1.师:大家知道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练习求未知数,指名板演。(两题) 师讲解:这是我们学过的求未知数x,当x=?时这个方程两边才相等,所以我们把x =?就叫做是这个方程的解。提问:另一道方程的解是多少? 刚才我们求这个方程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因此,我们在解方程时写个“解”字。师补充写解。 其实我们以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方程。 2.选出方程的解,并画上横线。 x+8=30 (x=38 x=22) x=5是方程()的解。15x=3 6x=30 12-x=8 (x=4 x=20) 提问:你是怎样找出方程的解的? 3.检验

简易方程教案知识讲解

简易方程教案

课题:等式与方程(第一课时) (总第1课时) 备课日期: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教材P1~P2例1、例2、练一练及 P6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从具体的操作中抽象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意义;正确判别方程和等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和一些砝码,简单介绍天平的相关知识。 天平左右盘分别让入50克和40克的砝码,提问:天平会出现什么现象?课件分别演示两种不同情况。 当左盘放40克、右盘放50克时,提问:左盘中再放几克砝码,天平就会平衡? 课件出示:再添10克砝码,40+10=50,左右重量相等,天平平衡。 二、认识等式 1、教学P1 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你能举例说几个等式吗?

三、认识方程 2、教学P1例2 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提问: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 2、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标准分成两类。 (1)按照等式和不是等式分成两类; (2)按照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分成两类。 (3)找出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的“X+50=150、2X=200”。 介绍: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 ..叫做方程。 ...的等式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 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用图形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2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先在等式下面画线,再把方程圈出来。 集体交流: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追问:y-28=35、5y=40为什么也是方程?(说明: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用y等其它字母表示。) 8+x、x+4<14为什么不是方程? 2、完成P2练一练第2题。 (1)说明:每个等式中的图形表示的是未知数,能改写成字母表示吗?集体交流:你写出怎样的方程?还能用什么字母? (2)让学生举一些方程的例子。 追问:方程是怎样的式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