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一)实验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适用对象:本科(学分:3 学时:54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为数字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理论教学部分、基本要求与课时安排(一、数字电路基础(6~8学时1、数制和编码要求掌握常用的数制:十进制、八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等,并熟悉其相互转换。
掌握常用的编码如8421 BCD码、5421 BCD码、2421 BCD码、余三码、Gray 码等。
2、逻辑代数基础要求掌握逻辑函数的基本定律和常用公式,能应用这些公式证明逻辑函数式子。
3、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要求掌握用代数法和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重点掌握卡诺图化简法。
4、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要求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重点和难点:常用的数制(十进制、八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等及其相互转换。
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二、集成逻辑门电路(3~4学时1、TTL逻辑门电路:TTL与非门、OC门、三态门。
2、MOS门电路:CMOS反相器、CMOS传输门。
因在此之前没有学过二极管、三极管,所以这章讲述时略去门电路的内部结构,重点放在外部特性上,要求掌握门的符号、逻辑功能及一些外部特性。
重点和难点:TTL与非门。
CMOS反相器。
难点:CMOS异或门。
(三、组合逻辑电路(4~6学时1、常用组合逻辑单元电路: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
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要求掌握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等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符号及功能,以及它们的功能扩展。
能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实现逻辑函数。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时间: 2005 年 1 月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Ⅰ(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Ⅰ)课程负责人:胡国庆课程分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课程类型:必修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分:实验学时: 28 实验学分: 1开课单位:通信工程学院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与要求: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脉冲与数字电路的实验技能,掌握集成电路的使用规则和实验电路的布线方法。
要求学生在实验原理指导下,熟悉和掌握常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功能和在实际中应用的方法,具备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检查与排除电路故障、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分析误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双踪示波器、脉冲信号发生器、数字频率计等常用电子仪器的能力。
还必须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组织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的设计,包括选择设计方案、进行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
要求学生学会查阅集成电路手册,使学生能根据电路的技术指标选定电路形式和集成电路等元器件。
三、教材(讲义)、参考书:1.《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及其应用》任绍发编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王毓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四、考核方式从纪律、实验过程检查和实验报告三方面综合考评。
五、使用说明1.本课程可在学生修完《数字电路》课程后开出,也可两课程同步进行。
2.可根据实际学时数在上述基本实验中自行选择。
大纲制定人:胡国庆大纲审定人:黄扬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为了规范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言数字电子技术是指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的处理、传输和存储的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因此,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能够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1.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1.2 二进制数系统及其表示方法1.3 逻辑代数与布尔运算1.4 数字电路的分类和特点2.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2.1 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特性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2.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2.4 存储器的原理和应用3.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3.1 简化逻辑函数的方法3.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3.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3.4 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4.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4.2 数字通信技术4.3 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4 FPG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4.引导学生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闭卷考试,检测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2.实验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成绩,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3.课程设计评价:通过课程设计报告和答辩,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4.平时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大纲格式1. 大纲封面格式上边距6cm××××专业(居中, 黑体小1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教学大纲(居中, 黑体初号, 字距加宽1磅)××××××××学院(居中, 仿宋体3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二〇〇四年四月下边距6cm2. 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样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技术基础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学时学分: 总学时24 总学分 1 实验学时24 实验学分 1应开实验学期二~三年级三~五学期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一. 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 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 将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 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
前两个层次实验, 只给出实验任务, 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 拟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第三个层次, 由学生自拟题目, 自选器件, 独立设计电路并付诸实现。
实验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实验室利用硬件电路进行实验,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EDA技术手段, 使学生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
经过多层次, 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 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 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 查阅手册, 通过独立思考, 深入钻研有关问题, 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 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掌握测试原理, 熟练运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4.能独立撰写设计说明,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5.课前做好预习,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二. 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数字电子技术实验I》是继《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 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可作为通信类、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开设是为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分析、设计数字电子电路,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应用能力,本门课程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专业基础。
2.目的任务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槪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
熟悉典型基本单元电路及数字系统读图。
3.学习本课程的前设知识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知识和初步的电路分析能力。
4.总体目标与要求《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熟悉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数字电路的安装和调试,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专业课的能力。
5.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杨颂华等编著6.课程总学时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12学时;总学时:66学时。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数字与编码[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数字量、数制的概念及不同数制的互化。
掌握编码的概念。
[教学内容]1.1数字逻辑电路概述1.2数制1.3编码[教学建议] 数制之间的转换和编码是本章重点,尤其是编码,应通过实例详细介绍。
[作业]1次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概念及逻辑问题的描述。
[教学内容]2.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2.2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运算规则2.3 复合逻辑和常用逻辑门2.4 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2.5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教学建议] 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卡诺图化简是本章的重点,尤其是卡诺图,应详细介绍。
[作业] 2次第三章集成逻辑门[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其电气特性,特别是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75113B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英文名称: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及核心课总学时:16总学分:0.5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二、实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电路调试和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4、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写出严谨的、有理论分析的、文字通顺且字迹工整的实验报告。
课程任务: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如双踪示波器、万用表等;2、掌握数字电路基本测试方法,如组合、时序电路逻辑功能测试等;3、掌握数字电路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数字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4、掌握数字电路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学生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2、学生应熟练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等;3、实验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包括电路设计、测试步骤与方法等;4、实验后能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准确分析实验结果,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5、每个实验完成后,需按时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集成门电路(2学时)【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数字电路实验箱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74LS00的使用规则。
3、掌握反相器的电气特性。
4、掌握74LS00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内容提要】1、采用74LS00设计反相器电路,画出电路的接线图。
2、根据接线图连接电路,测试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
3、绘制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4、测试74LS00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分析逻辑功能。
【所需主要仪器设备】数字电路实验箱、74LS00芯片、数字万用表实验二SSI组合逻辑电路(2学时)【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74LS10的使用规则。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 学时/学分:72/4.53.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4. 面向对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5. 开课系:机电工程系6. 教材、教学参考书:【1】余孟尝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候建军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候建军主编《电子技术基础重点、难点、试题》高等教育出版社;【4】杜清珍主编《电工电子实验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测控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包括:逻辑代数的基础知识、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A/D与D/A转换电路。
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1)掌握二进制、十六进制数及其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2)掌握8421编码,了解其他常用编码。
3)掌握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定律和定理。
4)掌握逻辑关系的描述方法及其相互转换。
5)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第二章门电路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和MOS管的开关特性。
2)了解TTL、CMOS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典型TTL、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特性、主要参数和使用方法。
4)了解ECL等其它逻辑门电路的特点。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1)掌握组合电路的特点、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2)掌握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了解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责任教师冯乃光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各专业及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初步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并从理论电路逐步过渡到实际电路,真正解决实际电路的中的有关问题。
2、教学任务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电子电路分析和应用的知识,做到学有所用,并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到达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的开关特性、数的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及逻辑代数的公式及图形法化简;(2)掌握门及MOS门电路的入、出关系;(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4)掌握触发器的特性及在时序逻辑电路中的应用;(5)初步掌握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的构成特点及应用;(6)了解D/A、A/D转换器的电路工作原理。
二、以哪些课为基础、与哪些课相配合、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1、本课程以《电工基础》课程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应先学习《电工基础》课程。
2、本课程与《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相配合,共同组成“电子技术基础”,它们分别从连续和间断的角度分析电信号,且采用的元件均以半导体元件为核心。
3、《电工基础》与本课程衔接、配合关系主要体现在电路基础分析电路的中心是导体元件,而本课程分析的电路是以半导体元件为核心的,同时离不开电路的基本原则,其配合关系体现在从一般的导体电路过渡到半导体、导体混合电路上。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及对一些问题的特殊说明1、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设置应是多样化的。
教学媒体主要以教师面授为主,还应配有录像辅导,习题讨论,实验与实作等教学媒体和手段,还可播放有关的CAI课件以加深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61302301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总学分:1总学负荷:28自主学习:12课内实验学时:16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性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实验课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甚至更应该加强的重要教学环节。
任务: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熟悉各种数字电路与脉冲信号的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的工作作风。
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测量、调试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方法;学会使用各种集成数字电路元器件,使学生对基本数字电路具备初步分析、运用、设计的能力,具备分析检查与排除故障、解决和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运用电子电路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并仿真,为后续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学生必须在系统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同时,修本实验课。
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数字电路基本概念,TTL、CMOS基本逻辑门,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电路等理论.三、实验类型与要求12、实验要求实验一、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与参数测试1、掌握TTL集成与非门的逻辑功能和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2、掌握TTL器件的使用规则3、进一步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会用数字电路实验箱测试基本门的逻辑功能;掌握基本门电路电压传输特性及参数测试方法。
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基本门输入与输出波形的方法。
实验二、加法器学习用异或门组成二进制半加器、全加器,并测试其功能。
实验三、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掌握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学习用数据选择器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实验四、触发器及其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电路结构及逻辑功能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各触发器不同的触发方式。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教学-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技术基础实验教学课程适用专业:电子、通讯、机电、信息类编写单位:电子基础实验室编写日期:2004年2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1 地位与作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弱电类、机电类、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是建立在《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逻辑代数》、基础上的一门为数字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奠基的基础实验。
它对学生完成从模拟电路,逻辑控制知识到数字电路知识的迁移,学习掌握常用集成门电路的功能与应用起着画龙点睛,举一反三的重要作用,是学生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的深化;兑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移的一条十分捷径的道路。
对此应有刻骨的认识。
2 目的与任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常用集成门电路的功能,熟悉集成门电路的用途,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设计简单的逻辑控制电路和专用的单元电路。
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完成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迁移;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培养学生正确地进行科学实践;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使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认识教育。
二基本要求1 巩固示波器、数字万用表、连续可调稳压电源等仪器的使用。
学习使用逻辑实验箱,逻辑测试笔、联系可调方波发生器、单次脉冲发生器等教学电路专业级的仪表的使用方法。
2 巩固已学电参数的测试方法,学习掌握I iL、I iH、V oL、V oH、t pd、f、T、t、q、U p-p等数字电路中常用电参数的测试方法。
3 学习掌握查阅相关资料手册,阅读理解集成门电路功能表及其相关技术参数的能力。
4 会用逻辑分析法分析功能电路的饿性能,正确使用集成门电路,并能用门电路进行电路设计。
5 实验采用分组或单位实验的方式进行,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
并编写学生实验报告书。
三实验项目1 集成门电路测试2 极电极开路门与三态门研究4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5 优先编码器研究6 集成触发器研究7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8 计数器及应用9 555定时器的应用10 0809ACD模数转换的研究11 Ce7520DAC数模转换的研究以上实验要求在做完《电工学》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一)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具体实验题目的开设依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一)》教学大纲。
二、本实验的具体安排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实验将学到的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学生自行搭建电路,并结合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设计电路,调试电路。
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1.通过实验学会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需用的仪器及设备的使用。
2.了解TTL、CMOS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型号系列,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及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3.学会分析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并能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和相应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
4.学会分析和设计时序逻辑电路,并能用触发器或中规模计数器实现。
5.初步具备设计、安装、调试数字电路的基本技能。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实验一TTL集成与非门电路
基本内容:
1.测试四输入与非门74LS20的逻辑功能
2.测试异或门的逻辑关系
3.测试采用74LS00组成电路的逻辑功能
4.测试采用与非门组成与门、或门、或非门并测试其逻辑关系
5.测试与非门对脉冲的控制作用
基本要求:
要求查找所用芯片的管脚图,学会分析实验中电路的逻辑功能,掌握电路连接、排除故障和调试的方法。
实验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数字万用表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
器件:74LS00 两片74LS20一片74LS86一片74LS04一片
实验二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
基本内容:
1.测试2-4译码器74LS139功能
2.测试利用74LS139扩展的3-8译码器的功能
3.测试数据选择器74LS153的逻辑功能
基本要求:
要求查找所用芯片的管脚图。
掌握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译码器的扩展,掌握电路连接、排除故障和调试的方法。
实验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数字万用表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
器件:74LS00一片74LS139一片74LS153一片
实验三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基本内容:
1.用74LS153构成全加器
2.测试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1的逻辑功能
3.用74LS151和153设计三人表决电路
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数据选择器实现逻辑函数功能的方法,并学会电路连接、排除故障和电路调试的方法。
实验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数字万用表一台;
器件:74LS151一片74LS153两片74LS04一片
实验四双稳态触发器
基本内容:
1.测试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测试JK触发器的逻辑和计数功能
3.测试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4.测试用JK触发器组成的应用电路的逻辑功能
基本要求:
要求查找所用芯片的管脚图。
掌握基本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并熟悉采用JK触发器组成计数器的方法,掌握电路连接、排除故障和调试的方法。
实验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数字万用表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
器件:74LS00一片74LS74一片74LS76一片
实验五计数器
基本内容:
1.用JK触发器构成同步二进制加法、减法计数器
2.测试集成计数器74LS161的功能
3.利用74LS161设计一个其它进制的计数器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掌握集成计数器74LS161的逻辑功能和采用
74LS161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并学会电路连接、排除故障和电路调试的方法。
实验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数字万用表一台;
器件:74LS001片74LS1611片74LS762片
六、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为必修课程,以学生课前预习成绩、课堂实验操作成绩和课后实验报告成绩按25%、50%、25%的比例计算学期总成绩。
七、主要参考书
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自编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阎石主编第五版2006
3.电工及电子技术实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魏清海第一版2001
制定人:
审定:
批准:
年月。